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例6篇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1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图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法论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图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介入空间,新媒体艺术

 

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一条不容忽视的主旋律:对空间的利用与阐释。从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来看,来自各个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入空间。如荷兰Karen的《Stalkshow》探讨了通讯技术介入公共空间后,如何改变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人们在公共空间产生诸如恐惧感、孤独感等情绪。①又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Pensyl创作的《periphery》,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历史变迁中空间形态的变化作了发人深省的分析。再如,张尕教授的《People’s Portrait》中,空间性与地域性联系在一起,或者说通过新媒体艺术,空间可以打破地域间的距离与隔阂。,介入空间。②德国艺术家联盟GreenWorld的作品《WorldBench》,同样也是运用了类似的艺术理念。③艺术理论家Steve Dietz ④曾提出“新的公共场所”的特征:互动参与是推动力;创造了超出本地的空间形式;固有的公共场所成为公众行为、互动的媒介。不难发现,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手段很难实现这种“新的公共场所”的需求,这恰恰反映了新媒体介入空间艺术的优势与必然趋势。

但问题在于,为何会有这种新的公共场所特征?人们为何走向新的空间?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还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选择?

总体来说,我认为新媒体艺术对于空间的重视与新的理解,并不是因为新媒体艺术本身有利于表达空间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媒体艺术故作姿态的产物,相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程度后,自然生成的对空间的真实而自然的需求与渴望,带动了艺术的发展方向,从而自然生成了对新媒体艺术的需求。

德国艺术家波伊斯作为当代艺术的奠基人,提出了重要的“社会雕塑”的思想。⑤波伊斯的‘社会雕塑’具有与人类学意义上的联系。在他看来只有艺术家们才创造了历史意识,重要的是体验历史中的造型力量,因此必须立体的观察历史。历史即雕塑。在这里,“空间性”的意义与人类的思想层面联系在了一起。对此我得理解是,每当人类思想进步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就会思考更高维度的问题。艺术总是在创造人类的思想,因此更高维度的问题必定会产生更高维度的艺术创作形式。,介入空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历史时代,人类可能是在不同的空间维度思考问题,人们很难从较低维度空间想象较高维度空间。”因此我认为,当人类开始以更高维度思考的时候,原先二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就很难表达这种更高维度的思想。因此就出现了从二维的架上绘画发展到三维空间创作这一现当代艺术的形成过程。这种从二维走向三维的过程,即使由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博伊斯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先驱,他的这种人类学层面的想法虽然没有当时的社会完全接受,但整个社会的确在沿着他的思维温和的前进。社会虽然没有接受“社会雕塑”,但艺术慢慢沿着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的轨迹发展,这种过程恰恰是社会开始在更高纬度的层面中思考自我的过程。

但接下来的问题在于,既然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已经实现了由二维走向三维,由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那么为何会出现新媒体艺术这一覆盖面更广、形式更为丰富的当代艺术形式呢?

正如上文提到的,人类更高纬度层面的思考,带来了三维的空间艺术,但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雏形,仅仅是开始了对空间的认识与简单的利用。,介入空间。在贡布里希⑥曾谈到当代艺术中往往需要借助文字,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对空间把握的不彻底。,介入空间。而新媒体艺术,恰恰在这一问题上,迈出了很伟大的一步。我认为新媒体艺术使得艺术第一次与空间产生了真正的结合——因为艺术在这里不仅是得到了一个更高思维层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对空间思维层面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在文章最初提到的作品中,每一件作品都不再仅仅是艺术家自身艺术情感表达或是小范围社会问题的阐述(这一步,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足以完成)。如Karen的作品《Stalkshow》,利用新媒体中的通讯技术,来质问现代科技对于公共空间的影响,这种思维的方式,与其说是艺术家的思维,更像是一位社会学家。Pensyl创作的《periphery》同样如此。艺术家面对传统文化日渐消逝的情形,利用新媒体技术轻易的改变了空间的原貌,呈现出真实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就是新媒体艺术最具价值的地方——通过对空间的完全掌控,它可以一种更权威的姿态来思考社会学、人类学等超越艺术本身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新媒体艺术研究方式又不同于单纯的社会学、人类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可以更加开放、更加思维活跃、更加能够被非专家的大部分人群接受,因为它不需要文字的证据而是以直观的视觉呈现来表达思想。

常常有这样的讨论,在新媒体艺术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如何结合的并非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本质问题。,介入空间。其实艺术与科学共同参与新媒体艺术,是为了协助构造一种空间——这一空间不是我们目及的空间,而是一种更高的思维平台,以艺术的名义思考人类的问题。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3

关键字: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1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2.2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3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太平天国)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3.1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3.2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3.2.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

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

3.2.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

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作者:唐丽 黄文静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 戏曲艺术 传承 保护

戏曲艺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受到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经剧目与传统表演手段正在逐渐消失,如何保护与传承戏曲艺术,是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新媒体环境对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新媒体环境使戏曲的影响力增大。

现代社会,新媒体艺术已经遍布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生活、学习、交友各个领域。戏曲作为一门传承已久的艺术,受众群体多以中老年为主,极少有青少年对戏曲艺术感兴趣。要实现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环境下优越的信息条件实现戏曲的传播与互动,打破传统戏曲舞台表演局限性,通过互联网络、电视转播等新媒体手段,使戏曲的传播范围更广泛,影响力更大。

2、戏曲资源实与数字化整合,更科学的传承与保护。

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戏曲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数字化。通过对戏曲资源的有效整体与归纳,对戏曲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例如对戏曲的发展史,戏曲的优秀作品通过制作成数字资源,整理出可供大众在网络在线欣赏或者下载的服务,使大众对戏曲的接触形式更多样。同时,通过戏曲资源的数字化,给予了戏曲最科学的传承与保护途径。

3、新媒体艺术使戏曲的发展空间更开阔

在许多观众眼中,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及剧情脱轨于现代生活。戏曲要发展,要创新,要在时代的变化中求变,就需要通过新媒体艺术的运用,将传统戏曲与新媒体戏曲结合起来,两者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同时也丰富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对传统戏曲角色的运用,创作出的戏曲动画片,将有效的吸引一大批青少年关注,由此对青少年灌输戏曲艺术中服装造型、唱腔、伴奏的特点,有利于戏曲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传承与保护戏曲艺术

1、改变传播思想,发展创新戏曲传播途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戏曲要实现传承与保护,就要改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对戏曲传播的途径与模式进行创新转变。当前,新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戏曲在新媒中的应用却是屈指可数的。我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丰富且富有深意的优秀题材。通过对新媒体网络化、现化代技术的应用,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实现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通过戏曲网络传播,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例如:通过戏曲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将戏曲与动画创作融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外壳,打造出富有深度的民族文化精粹,创造出即好看同时又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优秀作品。还可通过建设戏曲网站,进行戏曲类手机软件开发,制作出满足戏曲爱好者的戏曲演唱、讲解等一系列戏曲文化成果。同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戏曲传播模式与戏曲资源进行不断的开发创新,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以多样化传播形式的创新,吸引青年人群对传统戏曲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2、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加强对戏曲艺术的保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彩。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戏曲的关注相对较高,例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戏曲形式在国际戏剧舞台上一度受到了热情追捧。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中国的戏曲艺术进行有意识的规范与保护,在注重戏曲传播的同时也要保护戏曲的版权,同时对戏曲表演者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持。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为京剧艺术的传播以及京剧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观众通过CCTV青京赛成为戏曲迷,而戏曲演员因其在荧屏上的优秀表现,为更多观众所熟知。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戏曲的艺术价值。还可定期的举行戏曲研讨会,加强戏曲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活跃于国剧戏剧舞台上,使更多人感受到我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3、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实现戏曲传承与保护

长期以来,中国戏曲的受众多以老年人为主,戏曲演员在剧目的表演上、表演的舞台灯光效果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受众对戏曲的审美习惯主要以演员的唱功为重点,因此我们常常说戏曲是“听戏”而不是“看戏”。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戏曲的表演与传播更丰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戏曲节目通过录制实现永久保护,同时在戏曲表演中能创造出更好的灯光、舞美等,使舞台效果提高。其次,一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许多老艺术的作品实现了良好的保护,例如一些优秀的老艺术家演出的优秀作品,虽然艺术家已经故去多年,但他们的优秀作品与表演风采仍然通过新媒体技术完好的保存,时隔多年以后,人们仍然可以通地新媒体手段欣赏到老艺术家昔日的风采。

结语

当前,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戏曲艺术是一代代艺术家不断传承与发展创造的结晶,代表着我国丰富的历史底蕴,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美学精神。因此,需要我们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不断研究探讨,对传统的戏曲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传统艺术;技术;多媒体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很多宝贵的传统艺术。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新兴技术不断快速发展,各种新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同时,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对于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年轻人缺乏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很多宝贵的传统艺术开始走向落寞。

2、课题的提出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可以快速传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多角度的了解事物。大数据的利用,使人们可以更加精确的了解个体与社会。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现状而产生。对于宝贵的传统艺术,也不应当孤立的存在,应当恰当的与时俱进,借助于新兴技术,基于原有艺术内容,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使得其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3、思路及方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相关信息,分析传统艺术的文化特点,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同时结合相关案例,整合信息。

二、中国的传统艺术

1、传统艺术的特点

中国历史长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包括陶瓷、书法、绘画、戏曲等,丰富多彩。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上下五千的历史文化,百家争鸣,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是仁、义、礼、智等内容。所以在艺术方面,我国的传统艺术也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谦虚、谨慎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态度。同时,我国的传统艺术偏向形象思维,讲究传神,注重一种意境的表达。由于我国地域的辽阔,我国传统艺术的丰富多样,这也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容纳性的。由于我国的传统艺术谦虚、谨慎,因此艺术语言表现多含蓄内敛,人们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了解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方法。

2、传统艺术的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受到近现代的一些战事以及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在走下坡路,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忽视。虽然政府、学校一直在引导,但事倍功半。中国的传统艺术,虽然在现代艺术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它与我们基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是受到我国传统思想所影响的。但是由于我们的传统艺术大多含蓄内敛,致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在表达方式上往往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比如我们的国粹——京剧,在表达程式上,多是虚拟、抽象的。可能一个左右摇摆的简单动作,就代表了走过了千山万水。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快速地今天,接受的传统艺术教育不多,大多数人都很难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我们的传统艺术。我国的传统艺术虽然久远,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传统艺术的的风格和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在新石器时代,艺术刚刚起步,人们只具有初步造型的能力,人们只能做一些简单陶制品,之后开始加入纹饰、花纹等。在元明清,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们可以开始进行山水、花鸟的绘画,以及制作精美的瓷器。俗话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国文化的延续性,也是通过不断地变化、改革来完成的。从陶瓷,演变为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再到绘画等,是一个在不断调整、变化、创新的过程。我们应当认可我们的传统艺术,并且承认技术带来的变革。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3、形成原因

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慢热的”传统文化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现代艺术,电影、话剧等艺术往往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于传统艺术,则需要人们慢慢了解,细细品味,对此很多人往往失去了耐心。新兴技术的引进,电影、动画、音乐的传播,使人们的可以接受的事物增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很少走进戏院欣赏京剧艺术,去博物馆欣赏传统书画。长此以往,社会传统艺术氛围的缺失。因此,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艺术的了解则少之又少。

三、新兴技术的介入

1、新兴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形成原因

技术手段是艺术的载体,技术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技法,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由来已久,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对艺术造成革命性的影响。图像、声音、视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不可能的艺术变为了现实。技术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艺术同样不能置身于技术化的的浪潮之外。艺术与技术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呈现出新的形态。新兴的艺术形式,就是像工业设计一样,可能会爆发的,会引起人们极大的热情。

2、技术发展的快速

通常,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出现和运用是相对缓慢地,似乎在等社会的消化和接受,等人们开始接受后,再进行下一变革。但是现在,新媒介技术突然没有了耐心,发展、改革迅速。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速度十分快。并且每一次改革,都会对艺术产生强大的影响。比如互联网提速、手机电脑的更新、新软件的开发,都会给艺术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力。比如,前段时间,“足迹”App的面世,引发了众多用户的参与,各种互联网平台一时间充满了电影风格的照片。相对于艺术思想,技术的发展更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欢,因为艺术的思想、观念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技术是以方便快捷为主,容易被青年人接受。技术的传播在取代观念文化过程中比较简单粗暴,新旧技术更新快,没有时间给大家思考与创作。缺少了思考,使新技术缺少了品味。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产生时间较短,致使技术缺少历史,没有传统,缺少深度。还有对技术极度痴迷的音乐控。他们对于音效的苛刻要求到了不惜工本,从材质到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极为苛刻。但是,大家有时对音乐的本身思想,反而没有那么重视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传统艺术的在复制技术面前开始崩溃。电子传媒和互联网的出现,很多人认为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必然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自由王国,是艺术独裁时代的完结。艺术不再只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每个人。事实上,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左右艺术的属性,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媒介是一种工具,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技术的进步直接关涉到艺术的进步,技术促进艺术走向平民,扩大影响,如对报纸广播、摄影等大众媒介的利用。所以对于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来说,技术与艺术的变革也会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3、技术与思想的脱节

新的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虽然比较重要,但是以往,每次新的艺术思潮都是由于新的思想所以引起的,技术手段只是辅助作用。比如文艺复兴、启蒙时代、浪漫主义等,都是由于新的思想所激发出来的新艺术。其背后的技术等因素都是隐形因素,只是支持艺术思潮的辅助工具,并不足以产生颠覆性的能力。但是现如今的艺术,往往都是由于技术的革新,对艺术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并且,技术的革新速度非常快,革新频率由几十年逐渐缩短到几乎每年都有技术性的突破。但是,艺术的观念却远远没有技术的步伐那么雄健和迅速,艺术背后的思想却缺乏了相对应的生命力。致使艺术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不协调。艺术是作品,技术是手段,当技术发展缓慢时,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以为世界从来如此。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旦加速,世界就变化了,手段也就由形式变成了内容。比如,电影艺术是导演自身艺术思想的体现,电影反映出了导演自身对某些观点、事件的一种主观看法。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影技术带来了福音,是一些过去不可能完成的镜头变成了事实。但是,当技术的过度发展,导演开始不考虑电影的艺术思想,而是一味的追求先进的技术,把电影变成了技术性展示。观众朋友们也开始适应这种技术电影,大家也纷纷去电影院,感受现代摄影技术和音效的体验。这使得人们,尤其是艺术家们失去思考的能力,而是一味的追求艺术的技术。同时,由于技术的过快发展,原来的老艺术家们开始感受到压力。新技术往往只和年轻人沟通与交流。青年人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并且逐渐称为新技术的主导力量、这种压力是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过快,老艺术家们担心被新技术所淘汰,并且从此被先进的技术所抛弃。同时,感受到压力的并不只是老艺术家们,还有更多地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新技术的冲击。

四、传统艺术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的引入,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文化的落后,外来文化的先进。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蒙上了西方的阴影,同时抹杀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性。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技术,应该是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人创造艺术,又被艺术所改变。新媒体艺术不是拼贴的文化,不是物理的反应,而是二者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反应,其生成物是极具活力的新文化,而不是死板拼贴的马赛克。数字化媒介时代,国家间进行文化的输出,往往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来组织和实现。具有穿越国界性的数字化大众媒介产品,如电影电视节目、音像制品、新闻及广告等形式可以对受众群体在思想上造成巨大的潜意识。比如,外来文化的输入,对思想意识带来了相应的变革,促使了之后的消费思想与观念。但是,数字化传媒、新兴技术同样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复兴的机遇。

五、总结

当今大众流行的艺术形式,大多都是与新兴技术相结合,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视听语言,我们看可以利用这种新兴技术与视听语言,整合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来发展我们的传统艺术。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状况大幅度底稿,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明显不足。同时,许多对艺术的研究并未能为传统艺术开辟道路,而是更多地关注西方现代艺术流行。我们现在更应关注于如何让新兴技术逐步深入的中现代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下的审美意识、视听语言结合,应借鉴中国和西方的经验,开创性地解决自身的困境,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无论是政府干预还是教育改革、大众参与,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都将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向其他民族、国家的流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使之被理解、被认可,中国的传统艺术才有希望成为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并使之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郑曙旸,聂影,唐林涛,等著.设计学之中国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蒋晓丽,石磊.媒与文化chuanmeiyuwenhua==Media&culture: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海阔.媒介人种论MeiJieRenZhongLun: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蒋原伦.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

[5](美),詹姆斯•罗尔著;,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MeiJie、chuanBo、wenHua: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编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8.[7]孟威.媒介伦理的道德论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综合化;互动式;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91―02

一、新媒体艺术教学的综合性和不确定性

新媒体艺术这种新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它伴随着网络普及应用以及数字影像媒体而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现阶段,新媒体艺术教育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所以,新媒体艺术教学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关注理论创新并有效指导实践活动。

新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技术词汇,因此,新媒体艺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首先,综合运用了多种影像技术,像电脑合成影像、3D模拟影像、现场即时影像、电子技术抽象影像、手绘动画影像等;其次,综合运用了多种媒体,包括网络、音乐、装置、超文本、空间分割等。考虑到新媒体艺术具有综合性特征,我们的教学工作应当更多地关注不同学科、技能、媒体的相互融合渗透,打破专业、科系限制,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项目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这也是新媒体艺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理念建构

1.基于人本主义理念,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思辨能力培养

新媒体艺术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理性看待新媒体艺术,深入准确把握新媒体艺术内涵,懂得观察社会生活,获得人生感悟,并运用新媒体来反映当前社会实际。所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要,学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后,能够深刻理解新媒体艺术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新媒体文化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关注人和媒体的相互关系,让大众传媒服务人们生活。所以,新媒体艺术教学必须坚持开放自由、多元化原则,辩证分析现代媒体技术发展,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2.以艺术观念为核心,增强创新意识能力

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运用思想理论来指导技术应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本质还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新媒体艺术教学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这里要明确一点,艺术创作才是新媒体艺术教学的根本,数字技术手段再先进,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说,它仅仅是一种工具,并非艺术根本所在。目前,我国新媒体艺术教育还是以技术为核心,基本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文历史教育、艺术创作精神培养、合作意识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学生创作更像是对一种工具的简单发展。

3.依靠科技手段,完善实验室建设,注重技能培养

新媒体艺术教学应当重视技能训练,正确认识看待科学,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新媒体艺术工作者应当同时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必须积极关注科技发展成果,把艺术修养和科学观念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应大力发展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建立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影像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音效处理实验室等。同时,要加强新媒体艺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开设一些专业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更多最新科技知识,关注艺术和技术的内在联系,从而指导创作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建立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实验室,有利于加强学科知识融合渗透,推进综合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打破学科界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多项目互动式教学措施和实施效果

1.基于文化导向要求,开设模块课程教学

新媒体艺术构建了不同时空环境,把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可以实行模块化新媒体艺术教学,即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创新思想、创作实践、社会实践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教师主要采取讲授形式,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美术史概论,以现当代艺术发展历史为主;新媒体艺术史介绍,以媒介发展史为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不同种类的新媒体艺术,像网络艺术、影响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视频装置艺术、远程信息艺术、全息摄影等;给学生介绍国际最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研究成果、教育、展览、机构组织等信息。

第二部分是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和学生一起查找资料、选定主题、设计方案,然后经过讨论形成最终方案,并开始创作。这一环节中需要考虑到题材新颖性、技术水平、方案可行性等多方面问题,对于创作成败和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职能不再是指导学生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给予帮助和建议。新媒体艺术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思想形成是建立在大量阅读、思考、实践基础上的,需要深入体验社会生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用特殊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第三部分是创作实践活动。这一环节需要根据方案要求,选择相应技术手段,在工作室、实验室中,教师指导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相互探讨交流,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体会艺术,思考艺术内涵,学会将现代科技合理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虽然当代艺术把创新思想放在首位,但不管是多媒体、影像,还是设备、装置,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影响艺术创作活动。目前,一些大型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多媒体艺术作品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但从本质上说,新媒体艺术并非完全依赖于科技手段,其根本价值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改变。

第四部分是社会交流实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实践能力培养摆到重要位置上,建立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合作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和美术馆合作,定期举办艺术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弥补理论教学的缺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形成良好艺术修养。另外,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让那些优秀学生作品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艺术展览,从而检验教学成果。

2.分组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整合不同学科知识

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要尽量争取获得政府、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确立研究课题后,学生分为不同研究小组,解决项目研究中的理论实践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延伸出新的项目课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教师和工作室。引导学生尝试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让他们和专业人士多沟通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艺术修养。

3.基于工作室教学平台,促进专业学科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利用工作室、实验室教学平台,教师应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新媒体艺术工作室主要用于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学术交流讨论,学校应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原来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通过工作室平台开展当代艺术教学,建立系统完善的学术研究体系,包括当代艺术研究、材料研究、学术展览、学术研讨会、艺术创作、案例教学等。这有利于弥补传统专业课程教学的缺陷,丰富教学手段,促进艺术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明田.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数码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苹果电脑国际有限公司.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白皮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3]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北京:神州美术出版社,2005.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