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与研究范例6篇

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1

【关键词】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教育改革 现状 结合方法 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0-02

前言:

科学教育是我国以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共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应用与分析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来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又可以发现科学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科学教育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育改革。

一、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一)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英美等发达国家提出科学教育研究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形成,因为缺少科学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对于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对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1]。

(二)课程设置的问题

1.缺乏对自然学科的重视

就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而言,过度的强调数理化等主科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往往忽略了对生物、体育等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使得数理化等科学范畴内的学科在考试分数中比例过大,另一方面,对自然学科教育的忽视也减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限制了我国中学生对科学理念的形成、思想观念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文理分科现象严重

中学教育中高中与初中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从高中开始出现了文理分科的教育方法。对于文理分科的时间一般是从高二学期开始,而文科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地理、历史和政治,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理科学科的学习基本结束在会考,反之理科的教育课程亦然。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们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同时也与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相悖,严重的阻滞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

3.教材编写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各个高校,但教材在教育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任务和地位却没有变化。相关教育部门在撰写教材时,通常根据具有权威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以及历年教材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出版,忽略了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和学生们对教材的编写的意见和建议,这使得教材编写产生了盲目性,增加了教育科学的改革工作的困难。其次,教材的编写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忽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未能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这使教育改革工作难以进行[3]。

二、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对科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科学教育研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本着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宗旨加强对科学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在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素质,使国民的思想、道德、身体、科学等各方面素质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得以良好的形成和发展。

(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完善了我国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发现科学教育工作中的盲点、重点,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对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课程设置

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弊端进行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上级教育工作者到基层学校听课的方法,来尽可能多的发现和收集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来提出切实科学的解决办法进来推进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的进程、推动科学教育改革。其次将科学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加强对科学教育学的重视程度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4]。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良好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中来,通过加强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等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科题目的选择需要更加地贴近自然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科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完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完善为科学教育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提倡教学设备的自动化和人性化,提高教学设备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教师群体中提倡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实践,通过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来促进科学教育改革。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施教者,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的专业性可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通过定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考察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培训的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完善教学理念。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科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我国应加快形成科学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完善教育工作体制,通过不断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水平上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考核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42-02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从事机械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必需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方面。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如果学生还用学习基础课的方法显然是不适用,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培养目标认识不清、教学方法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实际的具体问题,如缺少液压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和故障分析等内容;(2)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因材施教,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被动,缺乏自主学习,应试;(3)缺乏实验课与理论教学内容的呼应,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专业的成长;(4)“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基于上述原因,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此本研究推行教法、学法、考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能力为先”注重实践教学―“实践为上”,课堂教学“互动为基础”,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淡化理论、强化应用、知识适度够用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问题。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的能力。

改革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应与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招收生源紧密结合,内容上更新新技术、新观点,增加专业课实践环节。如根据煤炭企业对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优先选择注重实用、贴近实际的教材或是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编写校内教材和讲义。普通本科教材大多理论性强,并且与生产实际脱节。《液压与气压传动》这本教材,第三章液压泵,书中介绍了泵的压力、流量、效率等性能参数的定义和公式,接着用大量篇幅介绍各种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笔者认为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应适当增加与此相关的例题,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各参数的定义和单位。泵的种类很多,在课堂教学中可选择工程机械中常用的做详细介绍如叶片泵,其它类型建议以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其它类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特点。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充分体现“因材施教”。课程开始阶段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课程的深入进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将工程项目交给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讨论最后得到结论,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方法是多样性的,应该有组织有针对性学习、研究、总结、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经验,深化教学改革。

(1)讨论式教学。

教师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境,激发疑问,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这种教学法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探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应避免离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避免过难或过易的问题,教师应注重总结和评价即在讨论结束时老师及时归纳各方观点,肯定正确的,剖析错误的。这种方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传统听课到独立的思考,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最宝贵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2)对比式。

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的学习,知识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善于总结,归类知识,对学习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液压泵工作原理的学习时,根据结构的不同泵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齿轮泵又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齿轮泵,教师讲授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啮合的工作原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特长,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新的问题,讨论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最后老师补充分析重难点。分小组讨论时对课堂人数有一定要求最多不要超过60人。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小组同学间的讨论更有利于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探究式教学形式。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为此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工程项目中,设想为设计者,工程师,而乐于学习,乐于研究。例如掘进机是采煤的主要设备,掘进机液压系统存在泄漏又是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如何解决泄漏问题呢?在课前将问题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组讨论,派代表汇报,先汇报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结果,再汇报通过查阅文献,参考书等资料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分析和质疑进行解释,特别注意对于工程实际问题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有重点、难点,在研究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开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思路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多媒体教学。

在之前的专业导论中学生已对厂矿中的大型设备、机械零部件、机床有一定感性认识,给学生编制有实景、有动画、有图像的课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大大的改善教学效果。在编写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每章ppt上的文字不要太多,尽量多用插图、视频、动画,使其生动形象。例如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关于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用文字叙述很繁琐又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动画就非常形象,直观,易懂,使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 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理论学习的有效手段,实验可以很直观看到液压系统的各个元件,及其回路组成,因此增设实验课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实验多数为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安装,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的完成,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基本缺失,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实验学时,使各个实验之间有关联,有持续性,使实验与理论课相互呼应;(2)改进实验项目,如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学生既可以结合工作原理又锻炼动手能力;(3)实验室开放,增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外科研活动的一部分,组织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梳理相关信息,自主选题,设计、搭建典型回路,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中遇到问题,通过教材,文献,询问指导教师找到答案,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核方式

液压传动课程考核以“重过程、轻结果”为指导思想,通过将平时成绩、分阶段成绩、技能考核和卷面成绩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监控。

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即通过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考核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的参与的课堂中来,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被动听课到独立思考的转变,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阶段成绩以交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即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技能考核是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卷面成绩则是考核学生对知识全面性的掌握及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5 结语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出发,决定了专业课课堂教学应不断剔旧补新,突出工程需要、注重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参与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飞升.以科学发展促进教育改革[J].教育,2015(3):36.

[2]张兴元,魏晓华,李凤平.非机械类机械制造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217.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72-02

早在18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展开对电磁场的研究,逐渐形成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并应用于实际。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猛速发展,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不仅局限于自身领域,而且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还逐步形成了生物电磁技术以及电磁隐身理论等。可以说,电磁场的应用已经深入几乎所有信息类学科。[1]信息时代在不断发展,高频电磁波―微波应时代要求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在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雷达等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1.课程特点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矢量分析、静电场、恒定磁场、恒定电场、时变电磁场、均匀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辐射等。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但是该课程的学习讲究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两者的结合,不仅概念抽象、公式复杂多变,而且需要一定的数学推理过程,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教学者在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2]

2.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直接向学生灌输事实性知识,即课程内容是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什么”和“为什么”,而缺乏电磁场与电磁波“怎么做”和“怎么用”,教学过程过多的偏重理论,对理论的实际应用介绍甚少。

(2)总体来讲,教师只采用板书和多媒体幻灯片相结合教学,一门课程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疲于记笔记和用大脑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没有一个系统的去理解思考的过程,教与学过程分离,这样便不利于学生原创性思维的有效发展。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反映电磁场太抽象,无法生动的想象实际不存在的电磁场,也不能像电路可以直观的测量,还反映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而且公式多,许多地方需要将工程应用数学灵活运用。[3]

(4)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有一些弊端,一般情况下采用的还是“一刀切”模式,即“考试分数定高低”,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异,同时又过分强调了对理论知识推导的考核,仅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

二、教学改革方法

1.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根本,确定实际教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节、修订,弱化理论讲解,重视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用什么理论,讲什么理论”和选学、自学内容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又可以让对该课程深感兴趣的学生得到深层次的学习和提高。

2.上好绪论课。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以上好绪论课作为良好的开端。“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绪论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相当关键,课中除了讲授电磁场理论的发展过程――经典电磁场理论阶段与计算电磁场理论阶段,也可适当讲述其实际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及兴趣。

3.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依然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应该考虑适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显得丰富、形象,能够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合理的运用Matlab软件。Matlab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它集许多功能和诸多的工具箱为一体,在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通过编写较为简单的Matlab程序语句,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规模电磁场数值计算问题的演示。

4.注重案例教学。比如,讲解静电平衡与静电屏蔽原理时,选取的教学案例是有金属外壳的汽车能够避免雷击的应用事例;讲解法拉第感应定律时,选取的教学案例是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变压器的应用事例;讲解电磁波辐射和接收时,选取的教学案例是雷达与隐形飞机之间的对抗的应用事例。[4]在讲解电磁兼容问题时笔者常采用1982年著名的英阿马岛海战作为教学案例,由于阿根廷海军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从而导致了被英国导弹击沉的悲惨结果。

5.注重对比,善于分阶段总结。“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多且较为抽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5]因此,分阶段进行课程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将书本的相关知识点归纳并对比,便于学生连贯理解,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也提升了教学质量。

6.结合实际,改进教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又与工程应用数学结合紧密,公式多且推导繁杂,一直被认为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纯理论讲解,注重实例分析、习题课相结合;提出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还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

7.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市场需求,了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及相关人才市场需求,了解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就业前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摒弃传统的考核模式,开辟科学的考核制度。经过“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后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平均获得总评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在平时成绩中,除了出勤率、作业质量以外,还将课堂问答作为额外的项目加入考核,对回答问题态度积极踊跃、对课程有着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奖励,最后的总评成绩可以适当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为了分数投机取巧,仅为高分而去学习课程。

三、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通过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与优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课程的根本,从而少走弯路,节约了大量的学习时间,避免学生在学习时陷入复杂繁琐的数理推导之中,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从而顺利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技术型人才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避免了学生纠结于该课程中一些难而无用的知识,更加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得课堂上的气氛更加活跃,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全面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合格率达到了96%以上,优秀率将近30%,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从事相关工作;在飞思卡尔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3名同学选择了该方向的科研设计,因设计创新超越其他设计而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该方向的考研率也有很大提高,从2010届开始,五届有数十名应届毕业生选择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作为硕士研究生报考方向,其中31名顺利考取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有近六成的学生参加了该课程的研讨式学习和科研课题研究,多位同学在国内外知名科技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我校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经过教学改革以后,可以较为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四、结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在电类专业的学科地位举足轻重,是学习电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程,如何把这门课程上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与改革,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种新颖的尝试,科研教学相结合使得教学多样化,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以及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 注 释 ]

[1] 李长胜,林志立,冯丽爽.“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容的修改建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11-15.

[2] 肖春燕.“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29-31.

[3] 李丽华.论三本院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0(9):64-65.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目前国内外高等农业院校都开设有种子科学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调研我校种子科学实验教学运行的现状和学生对实验课反馈意见后深深感受到,种子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关系到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和技术、农学等专业的目标定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反过来影响社会对相关专业的认同,从而造成就业难的被动局面【l~。

    1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农学院农学专业中开设了“种子学”课程,随后学校又于2003年分别在植物科学和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专业设置,并相继增加“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学”等专业相关课程,现每门课程平均总学时48学时。相应地,“种子学实验”、“种子生物学实验”、“种子检验学实验”等分别附设在各有关课程之中,实验学时l6学时,实验课程教学一直以来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按阶段、分科进行。

    国内其他高等农业院校的情况基本类似。

    我们在多年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1)严重影响了相关学科间内容的互相交叉、渗透与融合,使学生对学科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变化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观察与认识。(2)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教学,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相对较少,使得一些应用性、设计性强的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了对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3)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采取教师首先准备好所用的实验材料、调试好所需仪器并将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学生甚至不了解实验原理而盲目操作。因此学生对实验课往往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对实验课投入的精力较少。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方面限制了学生对“种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挥和创新力的开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随形势的发展而变革。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合理的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模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2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优化种子科学和技术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独立开设种子科学技术实验课,基本形成符合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要求的实验种子科学和技术教学体系,将基本理论学习、实验技能、综合能力训练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建立新的教学体制打破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对种子生物学实验、种子检验学实验、种子学实验等三门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学科间教学内容的互相交叉渗透,设立一门独立、完整、系统的种子科学实验课,独立考核。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本着“删重、增新”的原则,优化实验内容,淘汰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操作性、应用性、设计性强的实验和一些综合性实验。编写《种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分三阶段进行:(1)基本技能实验阶段,仅保留少数经典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媒介;(2)综合性实验阶段,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3)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阶段,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研工作的体验。教学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并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3开设多层次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我校农学院的专业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增加。我校现有的农学专业、植物科学和技术专业、种子科学和工程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种子科学和技术基础课,但不同的专业对种子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就要体现出来。如将种子科学实验教学分为“实验学1”和“实验学2”两部分。

    “实验学l”,授课对象是各专业的本科生,其内容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通过综合实验和部分设计性实验,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验学2”是在学习“实验学1”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实验方案设计训练,授课对象是植物科学和技术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2.4建立种子科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体系采用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讲解仪器设备的设计原理与使用规程,演示实验方法及标本制作,对指导、帮助学生应用实验仪器。将主要作物种子发育过程、种子生产过程、种子加工重要环节、种子质量田间检验资料等进行录像播放,提高对这些实验的直观、具体的认识,并加深印象和理解,还可以避免因生产季节的影响造成的部分实验环节的延误。同时利用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演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可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3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特色

3.1针对性和实用性强通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种子科学技术实验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中。

    3 2系统性和综合性突出

从种子科学和技术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实验课程建设、能力培养以及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实践改革。

    3.3实践性和实效性强

改革实施的各个方面(包括方案的制订、实施、运行机制、并上升为实验模式等)都要纳入具体的实践中进行,以便取得经验、解决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意义4.1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师资水正种子实验课独立设课,有利于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改革后的种子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宽,现有教师可能很难承担全部的实验内容,结合学校和学院建立的资队伍建设机制,将会更加有效地激励在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4.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种子实验课程的从属地位,可以克服学生只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验的倾向,有利于建立新的教学体制,同时回避了教学内容的的不必要重复,节约学时,有利于提高种子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3有利于建立教学新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实验课的合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实验资源和教学经费的利用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4 4有利于学生的联动性。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种子科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角度看,该研究将对我校种科专业、植科专业、农学专业2008级、2009级近300名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整个高等农业院校种子科学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5结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推进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改革又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和具体情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探索刨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促进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构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5-61。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强。随着科技进步,地理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升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日益重要。然而,长期不变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进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研究,这是地理学所特有的。由于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地理学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实践,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因此,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两大部分。长期以来室内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野外实习以观测、观察为主,后者是前者的综合与提高。地理学实践课并非独立存在、自成体系,而是相关课程的实践性部分,依赖其理论课的存在而存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不适应当前培养学生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1,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到认知的阶段,合理安排实践课是巩固和反馈理论课的重要手段。然而实践课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也受到多方面原因限制,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学时占绝大部分,实践学时只有一小部分。这种长期存在的以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已不适合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

2,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忽略创造性实验。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通过实践验证教材理论知识,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忽略了开设创造性实验,不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创造性实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基地作用。

3,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实验课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设计好实验步骤,并讲解清楚实验内容、步骤,学生则按部就班,更有甚者则干脆省去实验环节,照抄教师的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缺乏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实验能力差。教师成为实验课的主体,实验效果也仅局限于验证,难以提升到认知阶段。

二、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依据与原则

(一)依据

1,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以知识为惟一的质量标准,这种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近年来,一种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被提出来。库姆斯指出:“这里所说的‘质量’还包括教和学的‘相关性’问题,即教育如何适应在特定环境与前景下学习者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还涉及到教育系统或准系统本身和其输入端(学生、教师、设备、设施、资金)的性质的重要变化,以及目标、课程和教育技术及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等。”教育质量“不仅包括其教育产品或服务(即培养人才、创造的科研成果以及提供的社会服务)的质量,而且还包括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的质量,例如教师的质量、课程的质量、科研的质量、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因此,依据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应从教师、课程设置、科研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

2,学科发展的需求。目前,地理学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实验化趋势,二是理论化和工程化趋势,三是全球化趋势。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学科,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的资料主要来自于野外考察,地理数据的处理、各种地理现象的实验室模拟的迅速发展,使现代地理学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已经逐步从定性研究、半定量研究走向定量研究,要求在具备传统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观测、实验与分析技术。

3,人才培养的要求。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实干型人才,因此,强调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型”到“创新型”、“智能型”的转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和发展的焦点。现代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学科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心。

(二)原则

1,探究性原则。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美国最为普遍的两种教学模式,通过确定研究项目或对不明确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达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2,开放性原则。实践教学以开放学术前沿,强调科学研究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淡化同一性和确定性为目标过程,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开放性原则实现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个性化原则。每个人的学习方式、进度、知识积累存在差异,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突出个性,使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和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个体发展,并且重点突显学生个人的优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个性化原则符合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一)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创新,积极引进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综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地理学科学术性、应用性、技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课程、专业阶段性实习、开放性实验、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课程为主线,形成验证性、基础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探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 综合一创新,循序渐进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验证性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是该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验证和训练。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试验,是经过常规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后的高层次实验。

综合性实验课是理论课程与实验课完全脱离,是各门单独课程实验部分的整合。我们设置了自然地理

学综合性实践课程,该课程包括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实践课中植物地理部分的综合性实验采取室外综合性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掌握本实验方法与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进行植物地理的实验实习。野外实习选择代表性、典型性和操作性强的区域,综合运用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一段时间的野外实习。此外,近年来已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还有《GIS软件与应用实验》、《地理CAI课件制作实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实验》、《GIS三维建模实验》、《地图与测量实验》、《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等,这些实践课程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且是单独考核。

探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是以“项目为中心”,一般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学生根据个人知识的储备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形成科研小团队,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二)革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下进行创新,实现了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开放实验室、网络资源,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环境。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环节中融合、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

对一些特殊的实验项目,通常无法在正常的上课时问内完成,可采用开放性买践教学模式,例如日月食、行星大冲以及其他特殊天象观测等项目。依托教师科研项目进行的探究性、创新性项目通常采用该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实践基地进行科研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接触生产实践,接触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又使学生明了学科发展前景,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进行开放性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学生除在实验课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外,也可在课余时间做实验,可以不只一次地反复练习,直到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

(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目的不仅只是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1鼓励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可以不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自行设计实验,或者是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用品、实验方法及步骤等。如调查某区(地段)小气候,先让学生思考,设计观测气象要素、观察步骤,思考如何完成实验报告等等。然后再由教师指导修改方案,学生的方案不断改进、完善,直至符合实际操作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提出意见并解释原由,学生根据教师提议再改进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直接参与实验设计,理论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并上升到认知阶段,是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2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对实验课感兴趣的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对实验由准备到完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的重要性,更好地维护实验仪器和设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基地建设,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共建实习基地的目的。与多所中学建立了以师范生技能综合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舞台,磨练教学技能。在野外实践教学中,经过多年的积累,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罗浮山野外实习基地。注重罗浮山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为景区展览室提供标本。通过不断积累,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资料,罗浮山野外实习基地也成功晋级为校级实习基地。

(五)编写实践课程教材

实践教学指导书是教学大纲实践性部分的具体化,是根据开出的实践课程来选择适宜的教材或是由教师、实验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由于实践课不被重视,有些实践课开出后,没有实践教学指导书或实践教材过于简单或是不完整,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编写实践课教材。一本体系完整的实践教材能指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制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各门实践课程的具体特点而定。实践指导书的编制一般可分为二大部分:一是实验常识。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注意事项、常见的实验方法等;二是具体的实验项目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用具、用品(材料),实验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要点,实验步骤、结论,实验报告的要求。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药剂的,可附上常见的实验药剂的配制方法等。

(六)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改革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32-02

《市场营销学》理论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独立学科,但是,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在这半个世纪里,《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观念不仅在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而且已经完全地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国防、卫生、教育、宗教、慈善以及家庭。尽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与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基本无缘,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来,一直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不断演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便达到学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教授《市场营销学》的经验所得,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可从突出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分析、学科特征等几方面加以讨论,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1 消费者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且在不同学期对其他专业如中药学、农学、动物科学、家政学、资源环境、外语专业等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专业选择、学时和学分上都呈扩大化的趋势。

1.1 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21世纪,高等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理论功底基础上,注重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或实用性人才,适应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某些农资产品的销售,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因此,从事新兴职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2 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且各专业所开学期、学时、学分均有差异,即使管理学院各专业也有不同,如工商管理为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为8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现状

2.1 教材体系

目前课程所应用的教材是以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为核心,辅之以赵春雷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吕一林的《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等,基本能够做到难度适中、覆盖面宽、层次合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创新理论添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最新理论观点,并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重点突出、难易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主体内容包括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的4P策略等。各章节在讲述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伴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演化,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营销理论需求的日益突出,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宽了市场营销的含义,改变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市场营销理论多局限于售中、售后环节的局面,因此相应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兴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更注重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并进行改革,如沙盘模拟技术、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案例实验的推广等。

2.3 课程结构

经济管理类学生中,《市场营销学》开课学期多为2~5学期,而其他专业分布不均衡,但大多数都开在后期,希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3 改革措施

3.1 改革的指导思想

3.1.1 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应用和分析、策划方法在社会各层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考察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努力的方向。

3.1.2 教学改革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做铺垫;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只有三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不断从改革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重组课程结构

要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基础类课程进行讲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学期尽量提前,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尤其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进行指导,而且要由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且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主讲,有利于学生以后结合本专业学习其他基础课,并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前接触《市场营销学》,能够开发其思维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为其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及跨学科发展做准备。

3.3 选择优秀教材 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要根据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要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辅助教学资料,资料来源途径要更加广泛,除正版印刷教材之外,还应从网络、企业内部、教师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处不断更新教材辅助资料,使教材体系更加丰富、新颖、与时展接轨。

3.4 关注理论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就知识基础平台而言,有一部分知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或重复的。而对那些今后在本领与学习、研究和开辟新的领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即所谓有效知识要强化。

3.5 内容选择合理 推行模块教学

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解决好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4P策略等内容;而涉及《市场营销学》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

3.6 加强案例教学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风险,并作出决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要做到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和正确引导讨论,并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喻立文.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

[3]刘臣.《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31-33.

[4]邹长明,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学报,2007(1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