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前沿热点范例6篇

遗传学前沿热点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1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开发;协同发展

2013年9月、10月,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从国家层面看,该战略的实施旨在利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特质,重新打造中国与古丝绸之路和古代海上贸易路线国家的合作关系,与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民心相通、文化建设是该战略的题中之意。它不仅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平台,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非遗资源开发与非遗传承保护不冲突

非遗资源开发与非遗传承保护这两个问题并不存在本质冲突。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的商业开发。虽然资源开发的方式在当下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学界所担忧的“产业化”问题,但是从商业开发的路径看,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之间是不矛盾的。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自加入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至今,结合中国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新的保护手段。2012年2月,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专门界定:“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简而言之,其逻辑起点就是通过非遗项目的手工产品和手工产品市场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的获取来可持续地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由于现实开发中大量出现的去手工化、机器化生产现象,学界对于非遗资源的开发、非遗产业开发一直存有比较大的异议。这事实上不是非遗资源开发的内在问题,而是全社会对非遗资源开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律问题,需要由政府主导予以监督和管控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负面问题的存在,而本质上否定非遗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延续,重在传承,也重在发展。唯有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知与更深层次的社会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迫切需要融入社会生活,需要广泛的社会消费,唯有如此才能催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一带一路”为非遗资源开发、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框架看,它贯穿了亚、欧、非大陆,连接了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沿线有65个国家,人口总数达44亿,占全球总人口比重的六成之多。尽管各个国家之间在种族、民族、宗教、社会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上存在各种差异,但是古丝绸之路悠久的贸易历史,也说明这些地区之间有着心灵相通的文化基础。从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产品走出去来看,这些沿线国家在消费中国非遗文化上不仅有历史基础,更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开拓并抓住这些市场机遇。

(三)非遗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实现民心相通的战略目标

自2013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文化建设一直是该战略重要的题中之意。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就明确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成为该战略实施的文化目标。因此,如何推动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对话,在尊重客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加文化间的相互认知与彼此认同,则成为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的活态表征,有利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文明对话与相互认同。从文化间关系看,文明或文化的冲突在今仍真实存在。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对话,正是为了达成多元文化主体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尊重乃至理解,增进文化间共同情感的交流和确认。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同民族、种族、族群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在其意义结构中事实上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的。一方面,共同的文化源头或亲近的文化血缘为不同地区的文化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历史基础。我们在追溯一种文化或文明的源头或流变脉络时,总会发现这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没有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对的独立;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于生命、爱情、自由、正义等价值的共同体认,是不同地区人们能够跨越民族、种族、国籍、语言进行交流并相互认同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承载了这些普遍情感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不同地区文化交流或交融的产物。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很多文化的形成、演变都受到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往来的影响,或者是经由外国传入,或者在中外互通的基础上受他国文化影响从而流变演化。可以说,这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古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因此,要推进民心相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所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事实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助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在新的文明周期开始的时候,与各国人民共同开启新的文明之窗。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非遗资源共享性开发的对策路径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如何积极利用其战略机制,针对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则是本文思考的主要方面。具体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一)在国际开放视野下,科学规划制定非遗资源共享开发的协同机制

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国家),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的广阔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提出,事实上正在重塑国内沿线区域的社会地理空间关系,重塑区域之间的空间文化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文化资源,就是被重塑的空间文化关系的重要方面。沿线省份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产业培育以及非遗产品走出去等方面做好区域协同的一体化规划。

而就协同一体的规划制定看,首先要考虑资源禀赋问题。既要立足经济带整体性资源优势做好战略的系统定位,还要兼顾各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做好战略的空间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和广西。这些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情况,就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以及“麦西热普”,青海的热贡艺术,甘肃的“花儿”、皮影戏。而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前三批)的数量和资源类型来看,这些地区的非遗资源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方面,其中,尤属传统手工艺和民间美术资源的数量甚为丰富。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仍需以保护为主,因此,从文化走出去,尤其是依托“一带一路”经贸平台走出去的路径看,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的资源开发是比较契合的。当然,就各省份自身的战略开发选择看,还需要再分析具体名录项目的传承基础与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从而确定其开发重点。

除了现存资源禀赋,各省份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历史互动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沿线省份在地理、社会、经济环境上的差异客观影响了历史上贸易路线、贸易方式、贸易内容的差异。相应地,文化往来互通的方式、内涵以及层次也有差别。今天,重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就不得不搞清楚古丝绸之路的跳动脉搏,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明晰沿线省份的战略分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这就要求沿线省份积极做好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挖掘和研究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历史脉络,理清该地区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确定与新丝绸之路的契合方式。

在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历史互动因素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话机制更是不可或缺。没有出于顶层设计的协同机制,或者说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的协同机构、协同制度,没有跨行政区域的对话、合作乃至监督评估平台,不利于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整体规模经济,容易导致资源的重复开发、同质化资源开发的恶性竞争等一系列后果。沿线省份的政府机构应加强这方面的对话,切实推动有关非遗协同开发与走出去管理机构、制度的建设工作。

(二)在政府积极主导下,科学搭建多层次、高质量的非遗产品国际贸易平台

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推动非遗资源开发并以此促进非遗文化走出去,需要特定的贸易渠道。作为经贸战略,“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入,这也为非遗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客观有利的条件。然而,不同于工业、生活消费品,非遗产品不是大宗消费必需品,沿线国家的市场有待深入挖掘,国际化的产品展示和贸易平台是必需的。艺术节、文博会、项目推进会等平台的建设应当成为战略重点。

目前,我们已有一个综合性主题的部级平台,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是由我国政府批准,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面向沿线国家的国际流合作平台。2016年9月20日举办了首届“文博会”,从参与国家和代表团的数量看,规模非常大,文化和经济效应后期会逐渐显现出来。

除搭建综合性部级文博会平台,主题类文博会、艺术节平台的建设则具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沿线省份不要在综合性平台建设上同质化竞争,而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特色文博交易平台,努力做好品牌建设,为当地特色非遗产品的走出去发挥实质性引导作用。

(三)在社会协调基础上,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中社会参与的主体性和广泛性

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间民心相通、文化交流,其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企业,还要积极调动社会公众、基层的文化参与。就这些区域而言,多数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主要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传承,非遗资源的商业或者产业开发对于当地民众而言,不仅是其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更是增加自身收入改善经济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出于保护地方文化生态、加强文化传承的考虑,要特别保障这些地区的社会参与权利并构建参与机制。

从目前看,一是要扶持、建立一定数量的民间手工艺专业村,将这些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智力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积极有效地整合到非遗资源产业的开发建设中,引入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战略的实质性推进中。二是继续发展并优化“农户+协会+公司”的协作发展方式。一方面,强化协会在非遗保护与非遗资源市场开发关系协调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协会统筹个体农户、个体传承人集体参与地方非遗资源开发,从而加强实现整体规模经济效应。

(四)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牢固确立非遗资源开发的创新意识,不背离非遗传承保护基本原则,鼓励非遗产品走出去

非遗产品的开发需要创新意识。从我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出去,尤其是文化艺术商品的外销经验看,积极的文化创新、文化调适是其关键因素。既然要打开沿线国家的文化消费市场,就必须做好融入国外文化市场的准备,审美取向、价值偏好的调适,技艺的创新,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些都必不可少。换言之,既要保持有中国特色,也要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外国消费者接受。这与非遗的传承保护是可以调和的。只有不内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不背离该非遗项目传承流变的文化特质,不改变手工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工艺流程,在产品开发的外观、样式上有充分的创新空间。

从我国古代年画产业繁荣期大量外销的情形看,其中就有丰富的年画题材革新,尤其是针对外销地区的审美趣味、世俗信仰等创作了丰富的专门满足当地热门需求的年画产品。同样地,从我古代瓷器的外销经验看,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狭隘地将非遗的传承保护理解为固守现状、一成不变。诸多非遗项目流传至今,正是在不断地创新与调适的节拍中保留其社会生命力。从这一点而言,积极抓住沿线国家的市场空间,绝不是用非遗去牟取所谓的经济利益,而是要依托新市场的打开,提高非遗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非遗产品的社会消费来提高其创新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谈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产品走出去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2

关键词: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65-03

1 前言

木麻黄(Casuarina)属于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群岛等地区,具有速生、抗风、耐干旱、耐盐碱、耐瘠薄和生物固氮等特点[1-2],在世界上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广泛应用于沿海的防风固沙、固氮改土、困难地植被恢复和建立农林复合系统等,也是我国华南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在沿海前缘干旱沙荒地带的防风固沙和植被恢复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木麻黄是外来树种,引种到我国已有100a以上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广东等大面积营造木麻黄防护林用于防治沿海地区的风沙灾害,获得巨大成功。但由于自然灾害袭击、人为破坏、病虫害频发等原因,加之经营措施不当,木麻黄林木长势衰弱甚至成片枯死,很多地区木麻黄防护林的断带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沿海防护林生态防护效益的发挥[4]。

现就惠安县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对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惠安县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台风破坏 惠安县是受台风影响较严重地区,每年对惠安县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有4~5次。如2007年的“圣帕”台风在惠安县崇武镇登陆,对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的木麻黄防护林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一些抗台风性能较差的无性系,3~4a生木麻黄遭受台风毁灭性的损毁,影响了木麻黄防护林的防护效果,同时增加了防护林的建设成本。

2.2 病虫害 木麻黄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黑粉病、溃疡病、白粉病和立枯病等,另外还有一些生理性的病害如盐害肿枝病等[5]。青枯病是危害木麻黄最主要和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木麻黄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它原发生在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和其他作物如马铃薯、甘薯、烟草、花生等,通过土壤、雨水等途径传染到木麻黄,能够堵塞寄主树木的输导组织,造成整株木麻黄的干枯死亡。1964年我国首先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发现青枯病危害,随后在很多地方陆续有该病发生的报道[6]。20世纪70~80年代我省的长乐、平潭等地发病较严重,林分枯死率高达20%~40%,特别是台风袭击后发病率大幅度提高,对木麻黄防护林造成了重大损失,且目前尚未有很好的治理办法。

木麻黄的主要害虫包括有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其中主要蛀干害虫有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多纹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和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lbarana),主要食叶害虫有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和棉蝗(Chondracris rosea)。星天牛是木麻黄害虫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害虫。该虫的主要危害来自于幼虫,被成虫产于木麻黄树干基部的虫卵孵化成幼虫后,在木麻黄树干基部中蛀食韧皮部,使得树体和根系的养分和水分吸收和传输功能受破坏,造成被害树体干枯死亡,更重要的是因为树体基本被蛀食,遭遇强风或台风时极易从基部折断而死亡。在惠安地区的研究发现,星天牛对不同年龄的木麻黄的危害程度不同,木麻黄不同无性系的危害率为0~85.0%[7]。

3 困难地恢复

惠安县共有139.9km的大陆海岸线,其中泥质海岸有33.2km,沙质海岸有52.0km。在这些困难立地中营造木麻黄防护林时往往面临着盐碱、沙埋、风折、干枯等难题[8-9]。

沙荒风口造林特别困难。在沙荒风口营造木麻黄常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冬季干冷强风的危害。据多个风口的观测表明,沙荒地风口大多是面朝正北、东北和西北3个方面的干冷风侵袭,每年冬天8级以上大风约有60~110d,尤其是连续的冬季干冷强风卷起的细沙对幼树的树皮、树枝和枝干的击打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造成树木韧皮部受伤,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上下传送,导致幼树局部缺乏水分和营养而形成枯梢或死亡。风口的木麻黄幼树不但被强风扬起的飞沙严重伤害,同时还受到沙埋致死的威胁。据福建省林科院的观测数据,在秋冬强风的吹袭下,风口地带海沙的移动能力极强。在秋冬4个月时间内,风沙在沙障前堆积的高度可达0.93m,平均每hm2堆积海沙4 290t。由此可见,风口地带海沙的移动性极强,在强风的吹袭下,常有飞沙埋幼林的现象发生。另外,沙荒风口的强风裹带的高盐分也造成了木麻黄小枝受盐分胁迫而肿胀变形,形成生理性病害(肿枝病),严重影响了木麻黄幼树的生长[10]。

4 遗传多样性

木麻黄新品种缺乏和无性系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单一是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20a来沿海绝大部分新造木麻黄防护林均使用木麻黄无性系,近年营造的木麻黄防护林绝大部分使用主要几个木麻黄无性系,如“惠安1号”、“平潭2号”等,虽然木麻黄林的生产力被大大提高,成林速度大大加快,但长期大面积使用单一的无性系使木麻黄防护林的抗性不断减弱,病虫害不断增加,生产力不断下降,迫切需要选育一些新的木麻黄品种或无性系,改变木麻黄遗传多样性单一的问题。木麻黄无性系没有主根,根系分布浅,使得它在遭遇台风时易被连根拔起,或遭遇较长时间干旱时易被旱死,且无性系木麻黄防护林提早衰退现象也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木麻黄防护林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对策

5.1 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引进 20世纪80年代营造的实生苗人工林由于衰退老化、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大部分已经被木麻黄无性系林所代替,造成木麻黄的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贫乏、近交衰退较严重等现象[4],再采用原有的方法进行无性系选育已很难行得通。要开展木麻黄遗传改良工作,首先要改变我国木麻黄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缺乏的现状。因此,开展我省乃至华南东南地区尚存的木麻黄遗传资源收集工作,同时从国外引进新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对拓宽我省木麻黄的遗传基础,开展木麻黄的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2009年开始,我县从福建、广东等地收集了48个木麻黄无性系,在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建立了木麻黄基因库约1.3hm2,用于木麻黄速生、抗风、抗虫、抗病等性状的选育[7];2014年,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帮助下,从澳大利亚林木种子中心(ATSC)引进了11个国家的短枝木麻黄种源27个,家系143个的种子,在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建立了种源家系测定林和种质资源保存林。这些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引进为木麻黄的多世代遗传改良奠定了材料基础。

5.2 开展抗性选育和杂交育种 针对木麻黄面临的遭受台风破坏、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木麻黄的抗性选育和杂交育种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木麻黄青枯病初次爆发的时候,梁子超等[11-12](1982,1984),郭权等[13]曾从粗枝木麻黄和短枝木麻黄×粗枝木麻黄杂交品种中选育了几个速生抗青枯病的木麻黄无性系,大规模推广后成功地控制了青枯病的扩散和发生。李茂瑾[14]发现木麻黄无性系和实生苗间的抗虫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黄金水等[15]发现不同种木麻黄的抗虫性具有显著的差异。聂森等[7]在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对48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了速生性、抗风性和抗虫性的比较,发现这些无性系在这3个性状间都有极显著差异,并从中选择了速生、抗风和抗虫无性系共10个。木麻黄种内的不同种源间也有较大的遗传差异。不同种源的生长和抗逆性状表现差异很大,如所罗门群岛种源的耐盐性显著高于马来西亚和中国海南等种源或次生种源,所罗门群岛的种源、中国广西的次生种源的耐旱性显著高于澳大利亚和肯尼亚种源。利用木麻黄种间和种源间杂交可亲和的有利条件,对木麻黄开展种间或种源间杂交,有望把它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速生、干形优良和具有特定抗性的新品种或无性系。已有的研究表明,木麻黄种间杂交在苗期已开始表现出较显著的杂交优势,经过苗圃和田间的遗传测定和选择,有望从子代中获得同时兼有父母本目标性状的个体用于生产推广。

5.3 改良造林和经营措施 沿海的困难立地多,这些困难立地中营造木麻黄防护林时往往面临着盐碱、沙埋、风折、干枯等难题。针对海岸前沿干旱风口沙地的特殊困难生境条件,福建省林科院研究获得了一整套沙荒风口的造林技术。该技术采用抗旱造林和防风固沙防海潮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配套技术,即选用抗逆性强的种植材料,冬季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和磷肥、春季雨天造林,客土拌泥浆、容器大苗深栽30~50cm,分层填土踩紧,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或浇水保苗,海滩低地筑沙堤防海潮,秋季设1~2道风障防风固沙。造林方式视微地形变化,采用篱式、丛状、团块状、岛状或行状三角形配置等多种造林方式,造林密度6 000~8 000株/hm2,起苗时先浇水,栽植后将苗木侧枝修剪至1/3~1/2,并浇足定根水。该技术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抗逆功能,如苗木成活率较常规方法的提高了35%,风倒率降低了19%[16]。

5.4 引进其他抗性木麻黄种和其他沿海树种 除了沿海已有的短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外,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也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短枝木麻黄亚种因卡那(Casuarina equisetifolia ssp incana)。该亚种为小乔木,高6~12m,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地区,小枝疏散下垂,能抵抗沿海的强风及冬天的干冷风,(下转117页)(上接66页)同时能耐沿海最前沿的盐沫和沙击对小枝的侵害,防止木麻黄小枝的肿枝病等生理性病害。因卡那木麻黄对沙荒风口的植被恢复和治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赤湖林场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些适合于沿海沙地生长的植物进行生长和适应性试验,包括有白千层属的绿花白千层(Melaleuca viridiflora)、黄金香柳(M.bracteata)、下垂白千层(M.armillaris),红千层属的柳叶红千层(Callistemon salignus)、串钱柳(C.viminalis),松柏属的澳洲柏(Callitris rhomboidea)、蓝丝柏(C.columellaris),相思属的耳果相思(Acacia salicina)等,还从台湾引进海岸防护林树种台湾海桐(Pittosporum pentandrum Merr)、海檬果(Cerbera mangamia L.)等,试验表明这些澳洲植物和台湾海岸防护林树种在我省沿海沙地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且一些品种具有优美的树形或漂亮的花序。利用这些树种在我省沿海后沿营造防护林,不仅可以增加沿海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也可以丰富其景观多样性。

参考文献

[1]Beadle NCW.The vegetation of Australia[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Dilcher DL,Christophel DC,Bhagwandin HO and Scriven LJ.Evolution of the Casuarinaceae:morphological comparisons of some extant species[J].Amer.J.Bot.1990,77:338-355.

[3]仲崇禄,张勇.我国木麻黄的引种培育和经营[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2):3-5.

[4]张水松,叶功富,徐俊森,等.木麻黄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更新方式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0,专刊1,41-50.

[5]黄金水,何学友编著.中国木麻黄病虫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6]梁子超,岑炳沾.木麻黄抗青枯病植株的无性系繁殖法[J].林业科学 1982,18(2):199-202.

[7]聂森,张勇,仲崇禄 等.福建沿海木麻黄速生抗性无性系选育[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32(4):300-304.

[8]林传凤.木麻黄无性系在沙荒风口的造林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 2006,20(5):81-82.

[9]吴逸波.海岸沙荒风口建立木麻黄防护林关建技术研究[J].海峡科学 2007(2):62-63.

[10]邱广昌,梁子超.木麻黄盐害肿枝病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8(2):49-56.

[11]梁子超,王祖太.粗杂木麻黄对青枯病抗性的测定[J].热带林业科技 1982,1:31-34.

[12]梁子超,陈小华.木麻黄抗青枯病品系的筛选[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4,5(1):53-59.

[13]郭权,梁子超.木麻黄抗青枯病品系的筛选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J].林业实用技术,(4):7-9.

[14]李茂瑾.木麻黄无性系及实生苗间抗虫性差异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5):56-58.

[15]黄金水,何益良,郑辉棋.几种木麻黄抗病虫性调查报告[J].福建林业科技1985,50(2):41-45.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3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教学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今天的社会对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部分,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表观遗传学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表观遗传学是我们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模块的主干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笔者主要针对研究生表观遗传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生物医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的技术知识层次能跟上生物医学实验技术推广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我们在研究生的表观遗传学教学中,随时进行文献调研,密切关注最新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的相关信息,不断补充传达的最新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研究活跃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表观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营养、环境、应激、细胞代谢在表观遗传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机制。这些新知识非常受研究生的欢迎,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研究生的学习视野,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献调研和学术研讨的习惯,逐步形成和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反过来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

与经典遗传学以研究基因序列决定生物学功能为核心相比,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于染色质事件对于这些“表观遗传密码”的建立和维持的机制,及其如何决定细胞的表型和个体的发育。在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导研究生关注表观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密切注意学科的交叉和延伸,紧跟表观遗传学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的突破点。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表观遗传学学科领域发展最活跃最富潜力的研究方向上,例如表观遗传机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细胞代谢与表观遗传变化的关系等。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研究领域。它不仅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免疫、病毒感染复制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表观遗传学概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siRNA与miRNA介导的调控,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表观遗传学与癌症,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的发展对表观遗传学的展望,表观遗传学的治疗进展。上述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选择地插入一些小型专题讲座及相关的研究历史背景资料的方式,介绍和强调学习和掌握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既活跃了课堂,又把课程从枯燥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同时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相关的知识面[2]。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前沿进展内容的加入,如代谢、营养、环境等影响因素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进展。

3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所授课的对象是已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科学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表达个人思想见解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本课堂选课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小班授课。由于是小班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增强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参与研讨、学生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讲授、研论、文献调研、学术讲座、论文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方式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让研究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研讨,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为研究生迅速进入科研工作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同时采用图片、视频播放、动画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倡导启发式教育,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科研最新进展情况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由于受学时限制而不能在课堂上详细介绍的前沿内容可使用讨论法,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得到解决。还可以在部分单元结束后,要求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结合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撰写小专题报告,组织交流讨论,以便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倡导自学,组织讨论,是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4 多种考核方式结合,检验教学效果。

在研究生的考核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内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采用综述、专题小报告、PPT汇报、模拟课题设计等综合考核方式,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研究生即打好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其重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增强。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保证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充足,又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教育只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不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表观遗传学既是目前迅速发展的学科和热点领域,在生物医学各种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也是我们学院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4

一、大运河江苏段“非遗”现状及与沿线城市旅游互动基础分析

第一,历史时期,大运河特定环境孕育产生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民俗、民间信仰等。传统音乐如运河船工号子、传统戏剧如丁丁腔、民间信仰如金龙四大王崇拜、民俗如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等均由大运河特定环境孕育产生,是典型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以运河事物、运河生产生活为内容或描述对象的民间文学、传说、古诗词等。例如宿迁大王庙供靳辅的传说、淮安吴棠和慈禧清河县治水的传说、扬州高邮八景传说之耿庙神灯等。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有关大运河的诗词和文章,构成了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康熙皇帝的《过宿迁》、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徐凝的《忆扬州》等。第三,历史上形成的涉及运河发展建设、水工设施的地名;具有悠久历史,并有着一定知名度的与运河相关度较高的政区地名。较为知名的如:瓜洲渡、西津渡、枫桥、清名桥、古末口、山塘、清江浦等;后者如镇江的京口,宿迁的皂河、泗洪等政区地名。第四,运河商贸、文化交流推动形成、发展或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并不是由运河生产生活方式孕育产生,但其存在、发展或传播却有赖于运河环境。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例如:常州的篦箕巷、扬州的运河游船等。目前,大运河“非遗”与城市旅游,在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的驱动下,二者间的互动机制已经形成。根据互动原理[2],现阶段仍处于过渡阶段,即:想要互动却尚未互动起来的阶段。但二者间的互动发展已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首先,旅游开发使“非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非遗”的生命力,更有利于“非遗”的宣传推广和保护传承。其次,将“非遗”作为城市旅游的依托资源,并纳入全市旅游业产业链,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

二、“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对策

江苏段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旅游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方面创新了许多经验,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载体,为“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构筑新平台。“非遗”与城市旅游互动的前提是将“非遗”融入城市旅游体系,并随城市旅游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国内众多中央商务区(CBD)、中央游憩区(RBD)、中央欢乐区(CHD)的建立,可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其具备的文化内涵,不仅将促进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增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的时代内涵[3]。第二,有针对性、适宜性的选取发展模式。“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模式选取首先要科学合理,其次是重视适宜性[4],可根据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传说、音乐、戏剧、舞蹈等形式的“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可采用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通过小说写作、影视制作、媒体宣传等形式把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搬上舞台,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可采用博物馆式旅游开发,如:在运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收集并集中展示和运河有关的古诗词、民间文学等文学作品;建立大运河传统音乐博物馆,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诸如录音、录像、数码化存储等方式保留运河传统音乐,等等。商贸文化交流推动形成的“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可以通过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开发,需注意的重点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品牌化、本真化,注重参与性和商品的文化内涵。民俗、节庆、仪式等类型的“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互动采用节庆式旅游开发,如建立专门的民俗体验村,保护当地文化环境的完整性,尊重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本真特征;依托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运河游船、戏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仪式的举办选取特定的日期,还原历史时期的原真面貌[5]。第三,重视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引进与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培养人才相结合。以手工技艺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发展为例,首先,鼓励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和具有表演技艺的“非遗”艺人招收新继承人,要重视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采取发放补贴、授予荣誉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对列入各级名录的手工技艺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以及给民间手工技艺人评定职称和命名“大师”、“名艺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6],使手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避免出现宝贵技艺因后继无人而失传的状况;其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重视对“非遗”手工技艺的人才选拔和支持政策。培育组建一批热爱手工技艺、专业技术精湛、业务素质过硬、乐于奉献、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手工技艺保护工作者队伍,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

作者:杜文娟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5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升级,“一带一路”持续成为国民经济的热门关键词。发展建设“一带一路”需文化先行,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进一步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政治学科的教学与考试必然会关注这个重大热点。本文试图通过编制的一道综合性模拟试题,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一重大热点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热点问题试题解析

李婉华,女,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这是因为,建设“一带一路”是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热点试题

近年来,“一带一路”持续成为国民经济的热门关键词。

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由中哈吉三国联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1)简述中哈吉联合成功申报“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2)丝绸之路项目跨国申遗,本身就是国家之间合作多赢的典范,不但是对历史贸易往来、互利互惠的回放,也是对建设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向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我国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3)结合材料,选用“部分的作用”或“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建设“一带一路”。

(4)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国应如何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来发展自己?

丝绸之路的魅力不仅是一条经贸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5)“一带一路”建设,必将遇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我国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主体,提出正确对待各民族多元文明碰撞的建议。

二、试题分析

这道试题视角多维,首先围绕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从文化、经济、政治角度创设“为什么”层面的两个问题,接着围绕怎样建设“一带一路”,从哲学、政治、文化角度创设进一步思考“怎么做”层面的三个问题。设问多角度,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探究性、选择性等特点,既考查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四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又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不同层次的能力。

设问(1)立意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多国联合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意义,这是进一步理解“一带一路”如何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侧重考查学生基于对中哈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发散思维,调动文化模块和经济模块相关知识,阐释文化价值和经济意义。从文化角度看,构建答案要调动第一单元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单元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第三单元中华文化等相关知识。从经济角度看,要从资源、品牌、新经济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散思考和梳理阐述。这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宏观驾驭模块知识有较高的要求。

设问(2)立意在于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跨国申遗这一合作多赢的典范,认识到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原因,理解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合作的基础和发展所需的良好政治环境和国际新秩序。构建答案需从两个层次考虑,一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要,二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以及国际地位。

设问(3)立意是使学生在思考多国联合成功申遗丝绸之路的文化、经济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进行“一带一路”建设。试题设问限定的知识具体、明确,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可以用“部分的作用”,也可以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说明。很显然,这种考查方式侧重点不是调动知识,而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学科方法,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我国利益与沿线国家共同需求相结合,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等语句为构建答案铺路架梯,但其本身不是答案,需要根据所选知识角度,结合情境材料对应分析。

设问(4)立意是使学生不仅认识我国建设“一带一路”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侧重考查《经济生活》中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面加以说明。

设问(5)立意是使学生在宏观思考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往中如何对待多元文明碰撞”的具体问题,设问形式以学生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要求学生跳跃思维,调动所学文化模块相关知识,为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主体提出正确处理问题的建议。侧重考查第二单元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构建答案包括课本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相关时事。

三、参考答案

(1)文化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研究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进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经济意义:有利于引导并推动遗产地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遗产保护,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遗产的品牌效应,促进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为遗产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进而提升遗产所在地人民生活水平。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设。

(3)从“部分的作用”、“联系的多样性”角度,建议如下: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建设“一带一路”,要牢牢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也要关注事物外部条件,全面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从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4)互通有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6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改革;自主学习;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41-03

21世纪被誉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在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如何培养适合21世纪生命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遗传学(genetics)从创立至今,不过百年历史,但是其发展非常迅速,它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是高校生命科学系列的重要主干课程,在整个生命科学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内容得到极大充实,作为核心学科的遗传学无论在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技术等方面更是日新月异。新世纪的遗传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具体表现为遗传学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同时根据目前本科生培养的要求,课堂授课时数不断压缩,这就要求遗传学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整个体系的学习,并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前沿及研究方法。根据这一要求,遗传学教学必须采取更具体、更有效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目前,遗传学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知识体系的重组,逐步实现课程综合化。新型的综合课程不仅包含传统的遗传学科学课程,更大程度接纳了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课程、分子生物学课程以及细胞遗传学课程。二是在传统的遗传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实验课教学内容,使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补充到原有的实验课程中;三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现代化步伐加快。本文在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支持下,对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遗传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求寻找出适合我国新形势下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具有特色的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的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尝试。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1.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所谓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珍妮特指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所以,教师通过鼓励热情,就可以使学生把刚学到的东西融入到深度记忆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讲授经典遗传学部分时,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制作课程ppt,在课堂上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内容的讲解,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课下讨论学习和ppt的制作,同时通过课堂讲授也锻炼了他们讲解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参与,使授课过程有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个班级的实施,这一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

2.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遗传学被认为是生物学中覆盖面最广,学生最感兴趣,同时由于其特有的逻辑思维体系,也被认为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重要的理论和定律,除了做出全面的描述和证明之外,鼓励学生多方查阅资料,剖析著名学者创建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积极创新的思维。例如:我们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孟德尔要采用测交证实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为什么DNA是遗传物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浅显的推论吗?”等遗传学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各个角度认识问题,提出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还始终注意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改变学生在学习时割裂看问题的方式。例如:讲授DNA复制一节的内容时,讲到所有生物的DNA复制均是从5'到3',无一例外。然后提问“为什么”,并提示:主要从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来探讨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将已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以此学会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理解所学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思维,敢于创新的思想。利用学科发展的典型案例,吸引学生对学科热点发展的兴趣,启发学生对学科研究重点问题的科研创新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学术发展进程中的不足与缺陷的讨论与质疑。从各个不同角度分析学科前沿问题。例如:教师提出的“垃圾DNA的生物学功能”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注意,并对有关这个领域的学术观点提出质疑和批判,提出了虽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垃圾DNA”的功能,但是它的生物学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可以通过生物信息方法和实验来检测。

3.开展课下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采用课下小组学习结合“课堂讨论”的互动式教学。将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列成多项小标题,由学生选择,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文献,分小组讨论学习,并制作PPT在课堂上作中心发言,其余的同学提出各种相关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最后由主讲老师总结。这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课外的相关知识的能力;小组讨论学习,使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课堂讲解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数量性状遗传这一章后,让学生课下完成“你认为目前QTL定位研究的瓶颈是什么”这一题目的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后,学生们提出了自己查阅到的观点,如:分子标记数量、做图群体大小、亲本的选择等。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性状考察的难易程度、性状与环境的关系等。教师点评时对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予鼓励。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遗传学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单一地从视觉或听觉获取的知识分别为25%和15%,但是如果听觉和视觉相结合,记忆效果将会提高到65%。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使学习效率降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向学生提供新颖、生动、直观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在遗传学教学中尤为突出。遗传学中的许多内容抽象、微观,学生深深感到看不见摸不着,学习起来非常枯燥,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微观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官理解所讲授内容,比如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基因交换的机理等内容,通过视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理解效果。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然而教学手段的应用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须是具有合理的内容结构、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通过两年的研究和不断改进,我们总结出了有关遗传学教学方法的一些经验,包括多媒体制作、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等方式。其中遗传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展示现代遗传学的魅力,同时添加部分与遗传学内容有关的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我们还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醒目,内容清晰,概念准确,使学生条理清晰地理解所学内容。(2)充分运用字体、颜色、着重、斜体等手段,体现所要表达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重要性。重点突出,以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把握。(3)尽量使用与讲述内容密切相关的彩图,并附加我校教师相关的科研图片,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在讲授到目前的研究热点时,则给学生布置相关题目,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并通过课下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和课堂制作PPT汇报学习内容,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时数大大缩短,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增加了学生对遗传学学习的兴趣。

三、科研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

1.建立教学与学科发展的紧密联系,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的内容。遗传学教学内容紧紧跟随学科发展前沿,在教学中加入本教学团队开展的与遗传学相关的科研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感受到科研的氛围,学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使教学内容随着科研的进展不断丰富和深入。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敢于探索的勇气。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对学科前沿有了深刻了解。如在讲基因工程一章时以我们承担的棉花转基因项目为主线,从立题思路开始讲起,介绍为什么要实施转基因?转基因可行吗?怎样实现高效转基因技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并踊跃提问,与专家学者主动交流。彻底改变遗传学理论课程教学中自我封闭、照本宣科的状况。

2.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遗传学发展关键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过去在配套的实验课教学中,以验证型和演示型实验为主,内容陈旧,方法简单,效果差,同学们没有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对现代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为使学生在实验课时中学到更多的现代遗传学知识,充分结合本系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尽力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内容,例如将基因工程编成几个主要的实验内容,从目的基因的分离到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检测等一系列的实验,这些实验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前沿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手段,同时还能和课堂所学的内容紧密结合。在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制作实验课课程视频,拓展课堂,把实验准备的前期工作等等做成录像,在上课时播出,让学生了解课堂外的实验内容,实验课程结束后则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对取得的成果加以评述,让学生从“眼睛看”、“动手做”和“脑子想”三者结合中,加深对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直观认识,实验课促进了学生对理论课教学的理解,大大节约了课时数。

3.建立遗传学教学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达的网络,将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为课后讨论题目,由学生在网络上收集相应的文献资料,课余时间分小组讨论学习,并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写成课程论文或者制作成PPT,同时向学生介绍目前我校遗传学研究的工作,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利用现有的研究条件,为学生提供研究场地。这种训练形式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制定新的考核办法,通过学习过程考核学生

1.改变传统的笔试方法,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重的理论课考核方法。长期以来,遗传课考试期末笔试成绩占到70%以上,导致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考完忘完的现象,遗传学学习流于形式,很难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督促学生,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建立肯于钻研、积极进取、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我们尝试了对考核方式变革,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向平时,淡化期末考试。例如前述的课后学习小组的学习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旨在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阐述观点功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课堂提问和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另一部分,占总评成绩的20%,旨在检查学生的听课能力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评成绩的40%,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分数。

2.建立课程小组学习的考核办法,促进学生自学。设置5~6人1组的课后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推举组长,由组长组织课后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老师指定的学习内容和课后布置的作业题目,教师制定的学习内容,以课程论文或制作PPT的形式汇报,由课程学习小组组长指定的学生,在课程讨论课上发言,汇报学习结果,其他学习小组的学生提问并根据学习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同时教师也参与打分(分为A+,A,A-,B+,B,B-,C+,C几级);给出的平均分数是该小组的最高分,小组组长再根据这一分数给出小组其他成员的分数。该门课程共设置4次讨论课,由于是所有学生参与,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不仅促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并表述出来的能力。

3.建立实验课考核办法,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实验课成绩纳入到总评成绩中,加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以笔试、随堂考察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给出实验课成绩,实验课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验课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提高,促使学生对实验课加以重视,对实验课的重视反过来又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实现了双赢。通过总评成绩=实验课成绩20%+课程小组学习成绩20%+平时听课及作业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这一模式的操作,使学生更注重平时学习,改变了学生为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的弊端。

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核心的两个方面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改革必须充分地推进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行为过程中,使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完善,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批能更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农业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确定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充分体现综合与交叉,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改革紧扣教学质量这一永恒主题。我们本着以“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知识全面、突出创新”、“培养终身学习型的学生”为目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创造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进平,郑成木,庄南生.遗传学的兴趣教学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191-194.

[2]汤泽生,彭正松.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356-359.

[3]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4]李婉涛,王文静.遗传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3,06(6):61-62.

[5]石春海,肖建富,吴建国.构建优质教学体系,促进《遗传学》精品教育[J].遗传,2012,08(30):1-5.

[6]李亚娟.终身学习背景下高校课程设计的理论探讨[J].高教论坛,2013,02(2):81-84.

[7]Bethany Vice Bowling,Erin E.Acra,Lihshing Wang,et al. Genetics Education[J].Genetics,2008,01(178):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