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例6篇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 林木 病虫害 特点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80-01

位于海拔高程640~1010米的农十师186团垦区,总占地面积8.2万亩,林木业对该团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冬季严寒时久,夏季短而干旱的典型大陆性北温带气候,林木病虫害也表现出其特征性,如冻害突出,红蜘蛛、杨毒蛾、沙枣木虱病虫害严重等等。本文就林木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结合186团具体情况作简要阐述。

一、林木病虫害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林木病虫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质:第一,常发性的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仍居于高位,且呈出上升的趋势;第二,偶发性的林木病虫害暴发面积大;第三,危险性病虫害蔓延迅速;第四,多种次要害虫在某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第五,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第六,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

1.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众多因素促成了林木病虫害的高发。首先,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森林中的病毒、细菌和寄生性种子类植物的数量增加,导致害虫大量生长繁殖,继而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大;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林业被耕地所占用,耕地面积增多且林地与耕地的交接带扩大,导致了病虫害更易向森林蔓延且种类增多;另外,林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工林木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纯林面积的增长也大大降低了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

林木病虫害按致病因素可分为理化因素损害、微生物致病和各种虫害。

理化因素致病主要有以下几类。例如,干旱导致的树木萎蔫、干枯;酸雨使树叶出现魔块、槐色等树木酸害症状;农药使用过量时树木可能叶子枯焦、落花、落果;针对这些理化损害,浇水补充水分、污染源消除、农药被降解稀释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

微生物致病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菌质体四种。细菌和真菌发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出现斑点、溃疡或萎蔫、畸形以及附着霉状物、白粉、锈粉等;病毒损害树木症状主要包括叶片发黄、发皱、畸形、坏死等;菌质体病害树木可出现黄化、丛枝等病症。

林木虫害种类众多,按侵害部位分主要可分为根部害虫、干部害虫、枝梢害虫叶部害虫四类。

根部害虫生活在土壤,以刚发芽的种子或者幼苗的根、茎、幼芽为食也可蛀入幼树根内取食;干部害虫常在林木受自然灾害而生长趋弱时乘虚而入,可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枝梢害虫包括刺吸害虫和钻蛀害虫,主要引起树木枝叶萎缩和枯黄,主干扭曲畸形,顶梢丛生,影响木材利用价值,甚至造成林木枯死。叶部害虫则受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灾害发生有明显的周期性或爆发性,蔓延速度快、范围广。

二、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预防林木病虫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增强林木保护意识,把林木病虫害防治与保护森林资源,减轻社会经济损失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积极研究应用先进管理制度、技术方法与措施预防林木病虫害。首先,完善林木病虫害防治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全面铺开森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森防应急需求。第二,重视预测工作,害虫的发生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科学方法正确推断的,完善的预测网络需要各级林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各单位必须加强合作形成群防群治。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森防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需要积极探索,改良苗木品质,增强人造林木抵御病虫害、调节生态环境的能力。

面对森林病虫害,我们也需要进行积极地应用防治措施,做好日常的维护以及保养,确保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出现,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

1.树干涂白法。针对186团可以预防多种病虫害,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既可延迟萌芽,在秋冬避免萌芽受冻害,夏日还可预防日灼,以及防止害虫在树干上产卵,预防溃疡病和腐烂病。

2.农药埋藏法。可预防各种林木虫害,药效持久,一年只需春夏两次,不受树高、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施用方法为在树木根部距树干 60cm 以外土层挖3~4 个半米深的坑,埋入杀虫药呋喃丹及复合肥,填平灌水,加速根系对药水的吸收,根部吸收药水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片,补肥的同时杀死取食的害虫一举两得。

3.树干涂胶法。针对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春尺蠖、扬毒娥,松毛虫,朱砂叶螨等害虫,可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方法无毒、无污染、成本低、作用时间长,经济环保,应用前景广泛,推广价值高。具体操作为:先将 1.5~2cm 宽的胶带于树干平滑部位缠绕一周,再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胶带上,也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

4.注药法。注药法主要针对防治不易除治的蛀干害虫天牛、吉丁虫等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及食叶害虫、煤污病、树毛毡病等病虫害。操作简单,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空气,用药少,耗时小,疗效显著。同时,使用注药法应也应当注意农药的选择应根据不用树种和虫害,用内吸性较强且不影响树木生长的药剂,施药可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整个生长期内任意时间进行,但不能在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施药,注药完毕后,要用泥巴、蜡或胶布封口。

5.树干疗伤法。林木枝干及苗木因各种灾害造成的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常给病虫的入侵有了可趁之机,及时处理林木创伤是防治病虫侵害的重要手段。对于轻伤枝干要及时处理,保证切口光滑,切口处涂以保护剂,对于己经干枯腐烂树皮及枝干要刮净病灶,则需涂消毒药剂后再涂以保护剂以促进伤口愈合。

结语

森林是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否能够保证健康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刻认识到林木病虫害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为此做出良好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

1.防治技术落后

由于林区工作人员对病虫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林区的工作只围绕经济利益进行,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意义,使得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依然以传统落后的模式为主,病虫害防治技术停滞不前,从而造成了病虫害现象反复性、经常性发生。

另外,病虫害工作存在着经验、经费严重不足,防治措施难于全面落实,人力组织难于到位。防治中药物施放、病虫木伐除、除害处理、需高空作业,风险大,且防治工作量大,施药安全没有相应保障,为以后长期安全防治留下隐患。

2.防治难度增加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但造林对象主要以纯种林为主,混交林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了病虫害的放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此外,由于农药的不科学使用,造成害虫的天敌减少,也是增加防治难度的一大因素。

3.灾害监测不力

灾害监测制度、监测预报网点的不完善使防治工作无法与林业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最终造成林场生态防御系统的破坏,一旦爆发病虫害,林区管理人员便无法有效遏制快速的蔓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4.基层对防控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森林病虫害被称之为“无烟”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步巴,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

二、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森林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虫情发生蔓延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虫口密度会急剧增加,一旦疫情扩散蔓延,将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破坏森林群落结构。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和今后能更好开展顺利,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林区管理制度

建立林区病虫害防治的奖惩制度,对消极态度的治理人员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防治工作有重大贡献的治理人员加以奖励,以此规范和激励治理人员。加强治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求在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和适当的监测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力度。对治理人员实行防治理念再教育措施,从意识形态入手,使其首先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再让意识指导实践,让治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平常的治理防护工作中。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对病虫害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林区带来的损失。林区管理制度是防治病虫害活动的有力督导,完善林区管理制度能有效改善林区病虫害现象,对林区工作人员工作开展具有一定指导和约束作用。

2.革新防治技术

对强危害性的病虫害制定针对性的应对计划,优化防治技术,禁止外来生物和害虫的人为传播行为,可以有效避免害虫对林区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科学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降低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森林的危害程度;采用生物科学技术,对病虫害的天敌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让天敌对病虫害的繁衍起抑制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

3.强化防治意识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秉承能预防不治理的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在整个防治活动中。在林业部门内部进行改革,加大防治工作管理力度,使部门人员对防治工作引起重视,从而逐渐建立病虫害防范机制,以此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

林区的管理经费决定了病虫害治理的投入力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大约每年有6.67万hm2森林病虫害现象严重,且无法得到有效治理。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投入,在财政投入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地方补助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原则。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林区防治的方方面面进行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投入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筹资投资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收入,从而才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大扶持力度。融入政府职能原则。各级政府要将林场的病虫害防治归入到当地的综合防灾减灾计划中,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防治、预测和监管等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使林场的病虫害的治理手段更加有力有效,治理工具的选择也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5.加强林木检疫

为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根除,为森林植物灾害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提供嗜返那捌谠けāS建立有效的疫情报告制度,确保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有效控制虫害发生和蔓延。对引种的植物进行跟踪监测。发现疫情区域,经扑灭后,要持续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制度,把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人员固定、地点固定、任务固定。

严格实施苗木检疫工作,对调入的苗木实行初检及复检,防止疫情传入。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对病虫害频发地区和城镇植物产品集贸市场加强检疫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对引进的树木新品种及其森林产品实行双重检查,力争林木检疫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结语

树木具有存活时间长,生长周期久等特点,短则几十年,长则达百年之久。树木在漫长的生长发育期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界有害生物会随时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林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即使病虫害现象发生,也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危害在可控制范围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国森林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良性的提供森林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松树;常见病虫害;类型;防治措施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林业行业的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而建筑行业与林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松树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如何保证其健康生长,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实现突破,已经成为当代林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也在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虽然小有成就,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1松树常见病虫害类型

通过近年来对松树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因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同的病虫害现象,若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松毛虫病、松干介壳虫病、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蚜虫病、松针褐斑病、松树赤枯病、松疱锈病等。病虫害类型众多不仅对松树产生影响,也对病虫防治工作方面带来了困难,本文仅针对上述松树常见病虫害的几种类型进行介绍,并将防治措施进行阐述[1]。

2松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松毛虫

森林害虫种类多不胜数,而松毛虫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种,其繁殖能力强、生存能力强,因此其往往会遍及各个地区,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松树患上此病的周期较长,除秋季外任何季节均有可能染上此病,而一旦松树被松毛虫侵害,不仅会使松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更有可能导致松树的死亡。另外,松毛虫自身带有毒性,其不仅会对松树造成伤害,也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如若松毛虫刺伤人类的皮肤,即会立刻引起皮肤红肿。

防治方法:在此方面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在春季时利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的功效,将益鸟吸引到松树上或松毛幼虫上进行捕杀;二,松毛成虫对光有一定的向往性,因此可以利用黑灯光的优势将虫吸引到同一个地方,进行集中处理;三,冬末春秋时,在松树主要的枝干上涂抹药物,主要以菊酯为主,如此一来当幼虫碰触到药物时即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四,营造防护林,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松树的抗细菌能力,通过对林木的抚育和改造来杜绝病虫害的侵袭[2]。

2.2松干介壳虫

松干介壳虫的出现会对松树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树梢方面,其会造成松树树干的弯曲,也会使针叶逐渐变得枯黄,此种病虫害往往会在春秋季大范围发病,并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很有可能导致老树的死亡,虽然幼虫通常较为活跃,但其不会对松树造成过多伤害,而成虫后则不然,其会对松树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在防治时应尽量在幼虫时期将其消灭。

防治方法:最佳的防治时期是幼虫的发育期,防治方式多以化学方式为主,可以将相关的药物以喷洒的形式来消灭害虫,也可以将其涂抹在松树的枝干上。50%的杀螟松溶液,或是40¥氧化乐果等均能够在此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若在发育期没能及时将介壳虫消灭,也可以选择在繁衍期进行捕杀,如用50%的杀螟松乳油200-300倍进行喷洒。

2.3松材线虫病

该种病害是所有病害中威力最强的一种,甚至可以说其带有毁灭性,因一旦有松树感染此种病症,即会在40-50天内死亡,亦带有传播性质,因此当松树感染此病枯死后,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检疫。此种病害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松褐天牛在此方面即带有了一定的传播功能,另外,如今建筑行业对松树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对松树进行运输也是常见的事情,而在运输中也有可能会将带有病菌的树木与其他树木有所接触,从而导致病害的传播[3]。

防治方法:在松树生长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抗细菌能力,并且大范围种植松树,式害虫没有可乘之机,同时要对已经枯死的树木进行处理,伐桩工具要进行集中消毒,避免其中沾染病害细菌,在砍伐其他树木时将虫害传播。另外,对松褐天牛进行捕杀也是此方面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松褐天牛消失殆尽也就意味着此病虫害的传播方式少了一种,在此方面往往会利用诱捕器,或是引诱剂等。

2.4松针褐斑病

此病症在发病时极容易被发现,因此其也是防治最为及时、方便快捷的虫害类型之一,如其在发病初期会导致松叶的颜色发生变化,也会在松叶中出现褐色的斑点,而当虫害逐渐严重时,会导致松叶表面出现大范围的病害斑纹,且颜色较为冗杂。通过对该虫害的研究可以发现,能够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降雨方面,一旦遭遇大幅度降雨天气后,该病症的潜伏期即会缩小,发病频率大大幅度增加[4]。

防治措施:此方面的防治可以从根本入手,即在进行松树的选苗、种植时加强检测,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或是抗水能力强的树种,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在培育期发生感染。另外,也可以利用混交林的方式斫行防治,此种方式具有多种优势,如见效快、成本低等,若已经发现松树感染此病,则需要利用化学方式来进行遏制,如使用百菌清药物,或使用退菌物药物等,如此一来可以很好的遏制病害蔓延。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松树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松树的生长,也关系到整个林业、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使松树的生长得到更好地保障,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松树的病虫害种类较多,而不同的类型其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防治措施方面也会存在差异,若无法在此方面选择更为合适的防治方式,极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影响松树的生长,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韦雪刚.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2)05:118.

[2]祁永利. 松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4,(02)02:79.

[3]吴仲勇.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2016,(06)12:100.

[4]石龙彪.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J]. 吉林农业,2011,(11)08:87-88.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防治

Abstract: Landscape beautification, purification with responsibility of city appearance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is attention from all circles of society,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good or bad also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pest control; problem;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大量的花草树木被种植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景观效果,在花草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枯萎、腐烂、甚至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园林植物绿化防治的过程中,应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提倡因地制宜地协调好各类防治措施,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不成灾的目的。

一、病虫害防治指导思想

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段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 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通过改进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及其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发展的环境,直接、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生态城的环境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园林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园林植物品种繁多,生长周期长短不一,小环境、小气候呈现多样化。加之其周围人为活动较为频繁,这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2.随着国际之间的贸易或国内地区问贸易的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跨地区、跨国传播日趋严重。

3.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影响,使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或废水,影响着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削弱园林绿化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给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园林绿化植物多栽植于庭院、公园等人口稠集区附近,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

在自然情况下,病虫害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可以借助人为因素的传播,由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由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随着我国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常常引进一些本地尚无的花卉、树木、草坪、种苗等,给各种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渠道。某些危险性病虫一旦传播到新的地区,原来制约其发展的环境因素被打破,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扩展蔓延,猖獗成灾。例如,葡萄根瘤蚜由美国传入法国后,经过25年,就有10万公顷的葡萄园归于毁灭;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由日本传入我国,使我国许多园林景区蒙难。在引进或输出花卉等园林植物种苗和繁殖材料时,对一些本地尚未发现、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危险性大、又能随着种苗及园林植物繁殖材料传播的危险性病虫害,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发现传入,须及时采取措施就地封锁或消

灭。

2.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园林绿化植物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改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改变病虫害的适生条件,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栽培上要使园林绿化植物的特性与栽植点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从而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树势,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树种搭配方面,应避免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花草配置在一起。而且树种单一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危害。在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害的问题。

3.搞好监测预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

针对各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制定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4.采取综合除治,提高防治水平

一旦发现疫情,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并辅以生物药(制)剂防治,采取诱杀成虫、剪除网幕、药防幼虫和收集虫蛹的方法,抓住幼虫为害期的三个重要时期,以及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关键环节,组织多形式、多环节灭杀。

5.其他预防工作

1)中耕除草:进入夏季雨水较多,绿地内杂草生长快,与其它地被植物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因此要及时修剪和清除杂草,防止杂草结籽和蔓延。

2)施肥:除施氮肥外,根据季节和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适时适量追施磷、钾肥料,保证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

3)松土保墒:雨后和灌溉后及时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墒力,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4)汛期排水防涝:对低洼地块植被,根据雨水情况及时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5)修剪:对部分花灌木及时疏稀、截短;球类和绿篱类植物及时整形修剪;草坪植物适时修剪,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

6)扶直:汛期对发生倒外倾斜的树木及时扶正,必要时设支撑。

7)维护巡查:及时对绿地进行巡查、维护、看管,对树木外斜、病虫害情况等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园林病虫害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园林公司配备打药车和防治药剂,以预防生态城区域内大范围的虫害疫情的发生。要求各施工、养护单位准备打药设备和有关的生物或化学药剂,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打药防治,对重点已经发生的部分要求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杜绝任何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科学防治,综合治理。

全面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准确虫害信息,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将疫情区封锁,防止疫情扩散,并采取以人工、无公害药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3.联防联治,统一行动。

防治责任按属地管理落实防治主体,坚持“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部门联动,建设部门与各施工、养护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治局面。

4、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各防治单位应固定专人管理,发现虫情,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应及时组织防治,阻止虫情扩大蔓延。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北方园林生态科学技术研究所 《天津园林绿化技术》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 防治 森林病虫害 措施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7-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现阶段,为了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防治森林病虫害。

二、河南省林州市的基本情况概述

林州市是河南省安阳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辖境东与安阳县、鹤壁市鹤山区、淇滨区接壤,南邻辉县市,西界与山西平顺、壶关两县接壤,北与河北涉县相连,总面积2046平方千米,其中山坡、丘陵占86%。林州市地处太行山南段东麓,境内多山,山坡、丘陵占总面积的8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区海拔高度为306.8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有漳(浊漳河) 、洹河、淅河、淇河4条河流以及红旗渠。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资源丰富。

三、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森林病虫害号称“森林的三大灾害”之一,在民间更是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森林林木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这一过程中,林木随时都可能遭受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森林病虫害爆发之后,会使林木生长减缓,森林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使树木枯死,导致森林大面积受损。我国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十分繁多,加上复杂的环境条件,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1.森林害虫害的传播能力极强,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病虫害很难被消灭干净。

2.人工林面积大幅上升。

3.现代林业的发展,树苗、木材的频繁运输,导致不少病虫害在大面积内传播。

4.随着防治工作的推进,森林病虫害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近年来,由于发展的需要,人工造林的面积在大幅提升,人工造林往往种植单一树种,这也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

2.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造成的影响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病虫害种类被发现,极大地危害着森林。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各地之间运输林木,传播了大量的病虫害,其中有一些十分危险,对森林的危害极大。

4.森林病虫害顽固,难以根治。很多病虫害都是突然暴发的,危害较大,形成灾害,有时候现实的监测不到位,很难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就及时发现,以至于到发现时已对森林造成极大危害。

五、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治理和预防相结合,防治与营林相结合,全面防治森林病虫害。

1.积极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报告情况,进行必要预测

采用各种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监测病虫害,结合林地的气候及树木发育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作出决策,采取必要措施,根除害虫,避免造成损失。

2.重视营林防治,全面防治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尽量控制纯种树林的面积,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在重视营林防治的同时,也要采用其他的防治方法,不可偏废。以护为主,保护与繁殖相结合,全面防治病虫害。

3.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

这两者各有优点,协调好可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化学防治可以迅速高效地消灭病虫害,能够弥补其他手段速度不行的缺点。另外,要建设防疫站,专门控制病虫害。化学防治有时候会使目标生物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埋下隐患,在应用时还可能会误杀天敌生物,给环境造成危害,而生物防治可以改善这一缺点,神武防止也有缺点,现实中往往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总之,这两者各有优缺点,因此,要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和协调,已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

4.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加强法律的作用,严格防范人为破坏;加大设备和资金投入,应用先进技术,治理害虫,加强技术投入,积极进行监测,提高防治的效果;积极宣传,加强防治意识,引导广大人民进行群防群冶,可以积极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扩散,保护森林资源。

六、结束语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每一个地区不同,所采取的治理手段就会有所区别,病虫害种类不同,也要采取类别相应的对策。总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总原则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在防治过程中要加强监测,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协调运用不同的治理手段,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明辉.叶加惠会泽县森林病虫害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

[2]唐晓琴.卢杰森林病虫害现状及其控制措施[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

[3]王蓬. WANG PENG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榆树;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

榆树曾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寿命长、抗风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地分布在我国淮北和华北平原。但榆树容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不仅影响到榆树的外形和美观,还危及榆树的正常生长。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榆树病虫具有重要意义。

1 榆树主要病虫害分析

榆树容易遭受多种虫害的侵扰,如点眉夜蛾、榆毒蛾、榆潜蛾、榆白长翅卷蛾、榆凤蛾等,不是每种虫害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榆树黑斑病就属于轻度危害。榆树主要病虫害包括以下4类:榆紫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榆紫叶甲成虫后会大量取食榆树的嫩芽和幼叶且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将榆树的叶片全部吃光后会群体进入休眠状态;榆蓝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榆蓝叶甲一般在每年4月开始啃食榆树的嫩芽和幼叶,在5月幼虫开始为害,严重时会将榆树的叶片全部啃食干净;榆四脉棉蚜,同翅目棉蚜科昆虫,榆四脉棉蚜1a发生10多代,但只有干母1代在榆树上为害,干母潜伏在虫痊中刺吸为害;榆树木?蛾,其是榆树主要的蛀干虫害,榆树木?蛾会在榆树树干上留下大量的蛀孔。

2 榆树病虫害预防和治疗措施

2.1 榆树病虫害农药防治措施

2.1.1 榆紫叶甲预防和治疗措施

不同农药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毒死蜱10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绿色威雷200倍液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这几种农药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施药处理时间48h后,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毒死蜱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9.2%;施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100.0%;施用绿色威雷2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2.7%。可以看出,阿维菌素1000倍液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要优于毒死蜱1000倍液和绿色威雷200倍液。

不同农药浓度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毒死蜱1000倍液、2000倍液,阿维菌素1000倍液、1500倍液,绿色威雷200倍液、500倍液处理48h,研究不同农药浓度对榆紫叶甲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明,施用毒死蜱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9.2%;施用毒死蜱2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6.3%;施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100%;施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8.3%;施用绿色威雷2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92.7%;施用绿色威雷5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86.4%。可以看出,随着农药浓度升高,榆紫叶甲幼虫死亡率逐渐上升。

2.1.2 榆树木?蛾预防和治疗措施

不同农药效果分析:选取病虫害严重程度相当的若干榆树,分别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90%敌百虫1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处理96h,研究这几种农药对榆树木?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37.3%;施用90%敌百虫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25.8%;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70.6%。可以看出,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对榆树木?蛾的防治效果要优于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和90%敌百虫100倍液。

不同农药浓度的效果分析:分别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50倍液,90%敌百虫100倍液、5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200倍液处理96h,研究不同农药浓度对榆树木?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37.3%;施用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46.7%;施用90%敌百虫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25.8%;施用90%敌百虫5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43.9%;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时,幼虫死亡率为70.6%,施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倍时,幼虫死亡率为35.3%。由此可知,在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着农药浓度增加,榆树木?蛾幼虫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2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榆树病虫害爆发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生态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杀虫效果不如农药稳定、不易批量生产、起效比较慢等),但是其对植物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影

响较小,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必然趋势。在榆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利用微生物,即通过利用病毒、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利用寄生性天敌,即通过利用寄生蝇和寄生蜂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利用捕食性天敌,即通过利用以虫害为食物的捕食性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如瓢虫、蜘蛛和螨类等)来防治榆树的病虫害。

2.3 化学农药的合理利用

由上所述,化学农药对榆树的不同病虫害有着不同的杀灭效果,如40%氧化乐果乳油对榆树木?蛾具有最佳杀虫效果,这就要求在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化学农药种类,并尽量选用低残留、高效和低毒生物性农药(如苦参碱、bt乳剂等),以减少对环境和植物的破坏。传统农药喷洒方法效率较低,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可以使用静电喷雾技术、树干注射与涂抹技术等新型农药喷洒方法。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