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例6篇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1

摘要:解决林业病虫害是林业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林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林业出现病虫的特点,分析实际林业发展中出现病虫害的原因,且结合实际发展要求提出优质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原因防治

在林业发展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这也是林业发展过程中重点研究方向。林业的无公害防治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背景下,科学预防和管理病虫害,提升林业环境的自主保护水平,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林业病虫害存在的特点

现阶段,因为环境影响和人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在不断提升,并且我国实际进行的病虫害预防工作,还存在检查方式过于老套、预防工作技能较低等问题,导致病虫害问题一旦出现就难以全面控制,这样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受到影响,由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强度是大势所趋。在实际发展中,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时间就可以获取成绩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者一起合作努力,并且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管理病虫害工作。在实际林业发展中,其出现病虫害问题具备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病虫害出现的种类较多,在实际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也非常严重。目前,因为林木种类单一和外来物种的影响,促使病虫害不但出现的次数增多,还丰富了病虫害的类型,但是因为工作者对外来物种的了解不多,导致实际预防病虫害的工作并不合理,致使病虫害大范围出现,严重影响林木的发展,为林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和物质损失。第二,顽固难治,容易大规模蔓延。病虫害的难管主要体现在治理工作后的反反复复上,很多病虫害问题在治理之后还会出现,多次反复,为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复发之后的病虫害拥有抵抗性,这样会更难治理。

二、林业病虫害出现的原因

⒈从人工造林观点研究病虫害出现的原因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人工造林工作中缺少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在国家植树造林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在植树工作中获取了一定的成绩,促使造林面积得到了拓展,但在实际种植工作中,栽种树种的类型过于单一,设计出现的人工林大都是纯林,这样单调的物种构成会导致生物的种类也非常的单调,物种的单一导致人工林系统防护水平不断降低,若是出现病虫害问题会大面积的推广,对林业造成大量的资源损耗,治理工作难度也非常的大。第二,在引用树种上没有全面分析病虫害这一问题。大部分区域在引用树种的过程中,并没有分析病虫害的出现和预防工作,以此导致树种在栽种之后,难以展现自身的影响力,更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出现病虫害的问题,这样不但没有提升森林的面积和治理质量,还致使森林进入到衰退期。

⒉从内检工作中研究病虫害出现的原因

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林业检疫工作并不完善。因为现阶段大部分区域的林业检疫工作中缺少有关法律规定或者是利益的影响,导致一定数量的森林逃过了实际检疫工作。结合实际案例的调查研究可知,我国西部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上百万从外地运到新疆的林种没有得到检疫,以此导致这些没有实施检疫的林木将腐恶病虫害带到了新疆。另一方面是因为检疫站的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因为我国现阶段建设全面的树种检疫站数量较少,且实际划分规律并不科学,因此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计算可知,依据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情况分析,其需要上千个检疫站才能满足发展需求,但现实进行工作的检疫站只有几百个。

三、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解决方案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实施优质的林业检疫工作。现阶段,我国在引用外地树种和不同区域之间交换树种的过程中,促使严重的病虫害随之爆发,这也需要我国林业部门全面关注树种检疫工作的推广情况,以此提升我国树种检疫工作能力,严谨控制病虫害问题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在已经出现病虫害的区域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病虫害问题大规模蔓延。同时,还要构建国家、省、市以及县的四级检测网络,结合常年监管和定期检查彼此结合的形式来优化网络建设工作。结合全面的监测与网络监察来构建病虫害检测预告系统,以此构建及时的反馈系统。第二,正确搭配树种,设计混交林。在建设我国重点林业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设计多样化的混交林,特别要大力栽种乡土树种,引导优质树种来实施树种搭配工作,不但可以引导树木正常生长,还可以引导病虫害实施有效的预防工作,混交林的比例不能低于三成。在退耕还林的工作中需要结合抗逆性强的经济树种进行造林,达到灌木与经济植物的立体化开发,促使病虫害预防工作有效进行。第三,引用新式技术防治病虫害工作。在新型技术引用的过程中,现阶段最为优越的就是GIS和GPS的有害生物记载系统。两种技术都可以在数字地图和GPS设施的导航上获取更多有关有害生物出现、预防等工作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分析其出现病虫害的原因和无公害防治工作是重点工作内容。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要对病虫害有深入的了解,在不影响生态系统和不污染生态环境的背景下,提升自然环境的自主整合和维护的水平,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7,06.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69-01

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林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该文就浙江省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当地林业工作的发展。

1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 人工林面积与病虫害同步增长

人工林生态结构单一,自身防御与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极易遭受病虫害侵袭[2]。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温州地区森林总面积为7 075.00 hm2,人工林面积为4 336.98 hm2,占61.3 %。在过去的30年内人工林面积增加了40%,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约40%。可见,二者大致为同步增长。病虫害的不断增加给当地的林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2 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

传统的林业经济主要依靠木材生产,因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的原始森林资源被人们肆意地砍伐、破坏。滥采滥伐影响到原有森林生物的多样性、林分结构等,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而导致害虫天敌的大幅减少,为病虫害的生长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3]。

1.3 营林方式不科学

在营林过程中人们过于看重林木的速生丰产,而极大忽略了营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林木管理方式不当,种植密度不合理,不抚育导致林间通风不畅,透光与透气性差,致使病虫害大幅度上升。

1.4 滥用化学农药,缺乏健全的防治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利用农药来治理森林病虫。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不少有益生物,并且害虫会逐步产生抗药性。因此,滥用农药制剂,极易破坏林业生态系统,使林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温州地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比较滞后,缺乏创新,未跟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要求。另外,当地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未切实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由于经费限制,使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还不健全,有关基础建设滞后,工作设施与方式滞后,监测预报环节比较薄弱。

2 开展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

无公害防治是指在森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借助生物技术达到防治病虫害、保护环境、维持林间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目的。通过构建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多重效益。同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也是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重要体现,大力倡导和谐、健康森林的理念[4-5]。通过这一举措,不但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而且不会伤害害虫的天敌,进一步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森林抚育与管理

首先,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开展造林工作,挑选长势良好、没有病虫害、抵抗能力强的品种栽植。林间生物应保证多样性,如配置乔、灌、草等植物,以提高林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抵抗能力。做好育苗消毒工作,应挑选适宜的场所作为苗圃,避开那些低湿的地方,避免引起苗枯病。此外,还需对苗圃实施轮流作业,防止引起病虫害,并及时进行翻土施肥。然后抓好封山育林工作,及时除草、施肥、修枝剪叶,将部分病枝及时除去,避免虫害进一步蔓延。尽量降低人、畜对林间环境的破坏,并适当增加害虫天敌数量,以起到防控害虫的目的[6]。重点保护害虫天敌及现有的天然林,不准随意砍伐树木,禁止所有破坏林木生态系统的行为。

3.2 重点完善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首先必须把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摆在首位,形成一套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报机制。要针对温州地区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监测预报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全面性,真正实现早发现、早防治的目标。同时,要抓好对林木的检疫环节,避免各种危险性病虫传入当地。

3.3 提高森防科技含量,综合治理

为实现温州地区林业生态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林分质量,强化森林对病虫害的自我抵御能力,采用微生物、生物、生物农药等进行无公害防治。一是引进昆虫天敌,达到防控虫害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确保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二是引进益鸟,通过鸟类防控病虫害,如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通常可利用造鸟巢等办法吸引益鸟前来,消灭病虫害。三是微生物防治。例如,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四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这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同时,对于部分严重的病虫害,该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但是使用农药防治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杀死有益生物。因此,如条件允许,应提倡采用无毒性、绿色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此外,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并大力推广新技术,借助各种生物物理技术、光、电、温度、器械等方式实施综合防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

总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求林业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法,掌握病虫害发

生的具体原因及特征,切实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实现温州地区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龚云华,黄国成,陈秀东.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科技向导,2012(12):207.

[2] 刘启斌,闫双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205-206.

[3] 张毅,孙兴全.上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2(7):145-146.

[4] 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149-150.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由于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给森林和林木一个良好生长环境,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巩固造林成果、完善提高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树种单一,是造成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森林病虫害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受到危害。究其主要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交通运输的便利,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二、主要的森林病虫害种类

以杨树病虫害为例,主要病虫害有:

1.蛀干性害虫。主要是: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等。

2.食叶类害虫。主要是:杨扇舟蛾、杨潜叶跳象、杨小扇舟蛾、刺蛾等。

3.刺吸类害虫。主要是:杨圆蚧、杨牡蛎蚧、青叶跳蝉等。

4.主要病害。主要是:杨灰斑病、烂皮病、杨溃疡病等。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ZU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人的,有的是我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天幕毛虫、杨扇舟蛾、青杨虎天牛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4.群众对防治重要性认识不高,工作发动难;对有关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认为防治是政府的事,舍不得投人。上级给多少药,就防治多少面积,政府不拿钱就不防治。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县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落实好林业措施。林业措施是治理森林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要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病虫害的治理问题。首先,要从育苗抓起,要选择抗病虫的苗木。造林时,要更适地适树;选用抗性强活免疫性树种,进行合力搭配,营造混交林,以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造林后,及时加强抚育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做好森林病虫害调查。认真调查森林病虫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和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人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5.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1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1.1对天然林的超负荷砍伐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而天然林的长期超负载砍伐,导致天然林质量与数量急速降低,森林独有的生态环境以及森林生物结构遭到严重的损坏,减少了天然林自身的病虫害控制能力,进而造成大量的森林病虫灾害的出现。

1.2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多

近年来,人工造林面积有很大的增长。充分地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木材的大量需要。可是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却发现森林病虫灾害也逐渐严重。其发展趋势与人工造林面积,有着同步增长之势。特别是人工造林多为单一树种,此类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故只要有成灾病虫害的进入,在短时间内,势必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爆发,从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全球经济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随着全球经济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森林成灾病虫种类传播速度逐渐加剧,松针褐斑病、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重大病虫害,最初均是从国外流入,而正是由于部分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引入,以制约虫灾发生初期,全国相关林业部门尚无法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形成系统的病虫害防治管理。

1.4长期以来化学农药使用不恰当

从出现森林病虫灾害以来,大部分人只看眼前的利益,盲目地依靠化学农药,尽管在一定时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可同时也杀害了大量的天敌,推动了病虫害自身抗药性的提高,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解决问题的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从保护我国及本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2.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地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展,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当前,部级中心预报点体系是建设的重点,省市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技术手段的提高,应达到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仪器设备现代化,让测报和监测能力可以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2.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必须有科技的支持,关于本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防治措施必须进行改进。

坚持做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条件下,造林应坚持适时适树,运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落实集约经营和工程造林等林业措施,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林业生产的每个环节,早期预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升林分自然抵卸病虫害的能力,找到一个病虫害防治与林业生产协调发展的方法。

2.4提高林木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传人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按照检疫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和技术性强的特点,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目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源头管理。加强产地检疫是重点,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无法设站检查和其它公路又少有检疫检查站的条件下,产地检疫应该提高。应提高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加工,仓储,销售单位及花卉,果品,苗木等生产单位的管理,阻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路径。二是提升《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推动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支持和理解。三是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可运到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还应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2.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增加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基础是提升资金投入,针对因经费投入不够,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未得到有效防治的状况,今后必须持续增加投入。

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特大;防治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并且相关林业工作者对此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林业工作的重点。因此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林业工作者要以可持续控制以及系统工程为工作指导,并且还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要原则,强化政府行为,积极贯彻方针政策,以此来实现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为我国林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林业病虫害造成的灾害往往是突发性的,在灾害发生之前很难对病虫害进行预测与防范。只要稍微疏于监管,没有在病虫害初期发现并治理,便会造成暴发性的严重局面,使防治工作常常陷于被动局面。现如今人造林树木种类单一,森林对病虫害的自身抵御、修复能力低,再加上河北省近年来的冬季气温偏暖,害虫越冬存活率提高,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与发生面积有所上升。由于人工造林,树木的种植往往是区域集中而种类单一的,所以通常暴发的林业病虫害都不是单单局部的灾害,病虫害传播速度非常快,会对林场内树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据林业调查显示,河北省林业外来害虫(如美国白蛾、柳毒蛾、杨叶甲等)已达100余种,这对林业森林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破坏了本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病虫害种类繁多并具有复杂性,对于不同种类的害虫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这也增加了林业防治难度。同时,在长年的病虫害治理下,虽然能够短暂地控制灾害的发展,但少数害虫在长期的药物压制下具有了抗药性,这些害虫会反复出现,并且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办法。林木类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单一医治可能导致其他病虫害的爆发,故无法针对单一虫害进行医治。其次是其生存环境复杂,制止病虫害的发生也不能破坏原有的林木生存环境,故只能从其的发生原因入手。而病虫害难以根治及其产生原因在以下几点:林业的病害多为有害菌类,虫害多为昆虫,而菌类和昆虫的繁殖速度快,也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进化,难以对其进行根治。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达80余种,其中包括美国白蛾、蝗虫、螨类、蛾蝶类幼虫、松毛虫等,都是对林业有着巨大破坏力的病虫害,而且这些病虫害绝大部分是凭借着大自然在进行传播,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办法

3.1提高园林工作者的专业性

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提高@林工作者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当地政府的防治意识,进而加以防治。其次,政府要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基本准则,尽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预防,缩小灾难范围。此外,对园林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来提高自身对病虫害种类和农药种类的了解,可在防治工作中,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选择相对应的农药。

3.2选用优良苗木

在造林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苗木进行仔细的挑选,并且要做好对种植苗木的检疫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苗木受到的病虫害的感染,此外还可以避免病虫害在种植苗木之间的相互传染,从而使树木健康成长。不仅如此,在造林的过程中,林业工作者还应该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苗木种类,对病虫害发生的趋势以及规律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在发现森林病虫害时林业工作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控制,以免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此外,在进行苗木种植之后,林业工作者还需要在苗木上喷涂相关的保护剂,以此来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3.3生物治理措施

(1)昆虫病原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是我国林业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病毒,生产上常将DCPV、BT和白僵菌等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昆虫病原真菌。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以白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实现有虫不成灾。同时,还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3)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是我国当前防治森林害虫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对天敌安全、有一定后效作用等特点,因此已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主要农药之一。(4)植物源农药。苦豆碱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灌木―――苦豆草中所含多种生物碱中的一种。据初步试验,苦豆碱对松材线虫具极强的杀线活性,而且其毒力随时间而逐渐增大。

3.4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站

在进行森林管理时,相关部门应该在病虫害的多发地区建立病虫害监测站,以此来对该地区的虫害的种类以及病虫害发展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其详细记录。于此同时,林业工作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踏查,必要时还可以设立一个临时的标准地,以此来改善标准地观察不足的情况,以便于林业工作者进一步了解整个林地病虫害的发展状况,并对此进行记载存档,为今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是林业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林业的发展。要针对各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林业病虫害所带来的灾难与损失,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做到在治理病虫害的同时对林业系统不造成严重性的伤害。本文详细分析林业病虫害问题,并列出相应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迪.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学,2016,7(9):110-111.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林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林业发展不仅能够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木材,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原生态林。由此可见,发展林业是当前我国必须要重视的建设事业。但是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其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或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病虫害侵袭就是最为严重的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林业资源受到病虫害侵袭的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病虫害侵袭对林业资源的巨大影响,我国加强了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在我国各级政府与相关技术部门以及广大职工的通力合作下,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森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不过,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分析了林业病虫害产生的特点及林业病虫害逐年加剧的原因,最后对病虫害防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1 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1.1 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近几年,我国林业病虫害受灾面积不断增加,很多次要害虫在某些地区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影响到各地林业资源的发展。

1.2 病虫害顽固难治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技术在进步,同时很多病害虫对灭杀药物的抵抗能力也在不继增强,某些病虫害顽固难治,一直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1.3 重大危险性病虫害不断涌现

很多地区暴发了重大危险性病虫灾害,导致当地林业经济出现了巨大损失,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往往暴发一次就可能会毁掉整个地区的林业资源。

1.4 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近年来,我国林业面积逐渐扩大,树种增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难度也有所增加,这是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

1.5 病虫害的种类增多

目前我国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很多病虫都是近年来出现的,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不同的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其中部分病害虫能给林业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损害。

2 林业病虫害逐年加剧的原因

导致我国林业病虫害逐渐加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树种单一、结构简单,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足;天然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森林林分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减少,原结构被破坏,这也是虫害猖獗的原因之一;跨国际的林木检疫工作使得国外病虫害传入国内;农药使用长期不合理,使得病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天敌被误杀;病虫害的检测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防治手段落后,相关的治理人员未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导致我国林业病虫害逐年加剧的原因之一。

3 防治对策

3.1 森林培育、管理方面的措施

在森林培育之初,必须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选择生长状态良好、抗病虫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林分结构要遵循多样性原则,结合乔木、灌木、草类等多种类型的植物,避免森林结构与树种过于单一,以此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虫害能力。在育苗的过程中,要重视苗木的消毒处理;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要增加病虫天敌的数量且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人畜对苗木造成破坏;保护好人工林周边的天然林,禁止胡乱砍伐,以天然林的生态系统带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3.2 加强对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工作

管理单位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配合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确保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全面性。同时,还必须做好相应的林木检疫工作,以防危险性病虫的侵入。

3.3 改进防治手段,加大科技含量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科学的发展观念,提高森林的林分质量,强化森林本身对病虫害的防御和控制能力。同时,杜绝农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改进防治手段,提高防治手段的科技含量,倡导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手段,如利用微生物感染病害虫,或是利用病虫的天敌对病害虫进行捕杀。另外,我国相关的管理单位还必须要加强对病害防治技术的研发,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效果。

3.4 增加防治经费,完善防治管理工作

要改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要增加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利用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筹备更多的资金,完善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体系中设备的购置与安装,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效率;政府单位必须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明确各领导部门的职责,将林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检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

4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了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逐年加剧的原因,从森林培育、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工作,改进防治手段,增加防治经费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