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例6篇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河北廊坊

中图分类号 S4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83-01

近年来,廊坊市绿地率大大提高,大量引进苗木,开辟绿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游园、广场,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文明[1-2]。现存的规划不合理、植物配置不当、栽培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给植保工作带来难题[3-4],造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降低。调查廊坊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种类组成和发生危害情况,掌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为园林绿化工作保驾护航。

1 调查情况

对廊坊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危害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表2。

(上接第183页)

2 防治措施

一是因地制宜,采用人工及物理机械进行防治。包括人工捕捉成虫、若虫和摘除卵块;利用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设置黄胶版;及时打扫病落叶。二是合理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仍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应急措施[5],应结合测报适时进行,掌握最佳时间,选择合理的农药品种、剂型及施药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有益生物,保证人类健康,创建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

3 结语

总之,防治园林病虫害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注重维护城市生态[6]。充分了解各区域病虫害的种类,找出优势种类,搞好病虫害测报,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并保证措施得力。

4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 徐明慧,林绍光,丁梦然.花卉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

[3]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南京林业学校.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严重。病害和害虫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如干部害虫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害的媒介昆虫。病虫害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防治的目的就是使其在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以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1.1症状观察

林木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1.2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2.1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植物化学保护。优点:(1)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它即可以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减少病虫的危害,有客在病虫害发生之后作为补救措施,迅速消灭病虫的危害。(2)使用方便,受地区及季节性限制小。(3)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杀虫范围广,几乎所有病虫均可利用化学来防治。(5)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化学防治又有一定缺陷:1)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2)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3)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化学防治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要防止片面扩大其优点,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缺点。总之,把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同时应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2.3应用Bt防治

Bt是一种广谱性细菌杀虫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并且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不伤害天敌。目前国外生产应用Bt逐年稳步增加,北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多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国家也都注重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我国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在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胶囊Bt原粉和微胶囊悬浮剂两个剂型对马尾松毛虫等10多种农林害虫都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量1500-2250g/hm2情况下,毒效提高20-30%,林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成果。由于世界知识经济和环境时代的到来,生物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为主的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构建病虫害预测体系

病虫害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3.2强化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3.3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林业资源;病虫害;原因;措施

由于现代社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某些部门与人员不重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导致林业病虫害问题愈发严重。所以,如何及时找出我国林业资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不合理的人工造林

大规模林业病虫害的爆发就预示着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的现象,这与林区中栽培种植的林木品种单一、物种多样性简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大的,人工造林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但是,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和病虫害发生面积呈同步增长的趋势。人工造林的林木品种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破坏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致使生态系统脆弱,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依靠树木自身是很难抵抗的。因此,在进行人工造林时,一定要根据造林区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林木种类。

1.2防治措施不合理

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和农药来完成的,化学防治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学药品在大量杀伤害虫的同时也将消灭大量对林木有益的生物,化学药品的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长此以往,会使林木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降低林木的自愈能力,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还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此外,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根本不能满足我国林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林业病虫害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还有待提高。

1.3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林区中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大约有8000多种,比较常见有200种,每年都会爆发由3~5种害虫组成的大规模病虫害灾难,大规模病虫害灾难爆发的原因在于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所致。

1.4林业病虫害监测工作薄弱

由于我国不重视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关注,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相对较少,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检测工作十分薄弱,部分地区根本不能及时发现并预报当地林业中发生的病虫害灾难。只有在病虫害灾难大规模爆发时才会察觉出来。

1.5我国林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林业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需要拥有充足的防治经验,能够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规模,结合林木爆发病虫害区域的生态条件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但现阶段,我国专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1.6防治手段单一

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国的投入力度不够,欠缺对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力度,很多地方的防治手段落后单一,面对曾出不穷的林业病虫害的威胁,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且我国各林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情况脱节严重,在造林、育苗等林业工作方面缺乏统一的安排和协调,在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部分地区有关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机制存在极大的缺陷。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工作

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知是保护林木资源的重要措施。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危险性病虫害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如美国白蛾、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灾难都是通过从国外进口林产品带入的。所以,必须提高植物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从国外进口的种子、林木等执行严格的检疫措施,减少病虫害从国外引入的概率。同时,林业监管部门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监测工作。综合考察当地林木覆盖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监察工作,及时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做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林木保护措施,降低和减少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

2.2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和技术水平

面对日益严峻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形式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在防治过程中要逐渐禁止使用氧化乐果和甲胺磷等毒素含量较高的农药化学产品,提高对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及仿生农药和植物性农药的使用力度。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实施。例如,我国部门地区采用周氏齿小蜂来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赤眼蜂来防治松毛虫等病害,这些生物防治措施拥有十分辽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积极推广使用飞机、喷烟机等林业病虫害防治机械来综合治理病虫害;利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美国白蛾、松毛虫等害虫的监测。总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防治作用。

2.3因地制宜

地使用防治措施对林业病虫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首先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树立健康森林的防治理念,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始终贯穿在林业生产和发展的每个角落,降低或减少对化学药品的使用,积极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多重防治措施来综合治理林业病虫害,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应对林区内的温度、通风情况、生物种类及分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发挥林区内有益生物对病虫害的预防作用,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人类活动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和影响,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的研究来积极营造多树种直接和谐共存的混交林,不断优化林木种类的配置,丰富并提高当地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高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根本上降低或者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

3结语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林业建设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林荣斌.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69.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园林植物 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31-01

园林植物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美观的作用。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园林植物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要先调查本地区园林病虫危害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园林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要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危害方式等有充分的把握,同时,管理人员不能仅着眼于单一的病虫害防治,而且要把环境、资源、城市建设等外界条件综合考虑,将园林植物和外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使园林的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有全面的提升。

1 病虫害的现状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多样:城市园林为了增强景观效果,往往会栽植多种多样的植物,比如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混合种植。由于多样的植物,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事物和寄生条件,寄生的病虫也就多种多样。并且,由于复杂的生存环境,不免会产生一些变异的个体,这就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多样的结果,给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外来物种的危害增强:自然的条件下,物种的分布有其固定的区域,不易发生跨地区传播。但是为了丰富园林植物,就会从外地购买或者搬移一些本地区没有的植物,并且还有有些个人为了逃避检疫部门的检查,会走私一些植物物种,就会给跨地区物种的侵入以可乘之机。由于受侵之地没有控制外来物种的手段,这就导致了很强的危害效果。比如,美国白蛾都是就是从国外传入我国。有时还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1.3病虫害防治措施单一: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方法是比较重要的方法。由于其防治方法简单,见效快,并且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往往成为唯一的防治之法。但是,化学方法有其本身的弊端,比如污染大,易富集,易造成人畜中毒,长久单一使用还会造成病虫的抗药性,给以后的防治带来进一步的困难。

1.4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恶化:园林植物的景观美化功能决定其生长位置为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区域。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复杂,不免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园林植物往往会受到污水、废气等工业污染以及地下道、电缆等地下基础设施的影响。此外,城市内植物生存的小环境气候多样化,例如土壤湿度不足,采光效果差,导致小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就导致了植物植株不能健康生长,抗病性差,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1.5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针对以上病虫害的现状,要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有必要把园林与其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充分考虑植物、病虫的特性,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建立以园林植物健康生存为中心的一整套防治体系,以降低引起病虫害发生的条件,避免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2.1加强病虫害检疫: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检疫,是防治病虫害的根本之策。有危害性的物种会影响园林的稳定性、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移植植物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病虫害检疫,尤其是要加强与本地植物有较大区别的植物的检疫,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存在,就要立即进行处理和销毁,或者在其传入后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其继续扩散。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的侵入,减小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2.2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的生长是在园林管理人员的管理之下进行的。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园林生态环境的制约之下的。因此,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与园林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对园林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对植物定期进行养护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修剪掉老枝、病枝,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美观性,而且能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3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方法的简单性和快速性,从而成为防治病虫害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是,化学药剂在杀死病虫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着不良的危害。同时,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试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虫会长生抗药性,对以后的防治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选用低毒,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性小的药剂,同时要经常变换药剂,避免抗药性病虫的产生。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手段,例如对植物进行根施药剂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2.4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作用明显,效果持久,可以达到化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要安全,不会产生化学防治引起的化学污染,对人、动植物、环境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生物防治的类型主要分为: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当天敌建立了自己的种群之后,就能长久地对虫害进行防治。由于城市园林中植物种类较丰富,适合天敌的繁衍,同时,随着人类保护动植物的意识的增强,虫害的天敌易在城市中生存,这就为生物防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5做好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在进行园林的规划时,规划人员在考虑植物配合美观性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因为这将影响园林最终的整体性能。调查本地区易发生的病虫类型,减少引进其喜食的植物种类,多规划抗病性强的物种,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园林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因子,遵循生物共生、竞争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做好不同植物的搭配,利用生物群落的生物防治之法来进行防治,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而且还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来进行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园林的整体经济性。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建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作为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植物,对园林的整体布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园林植物大多都是移栽植物,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存能力有所改变,给病虫害以可乘之机。因此,染病的植物对园林的整体效果以及园林植物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当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使城市园林更上一个新层面。

参考文献:

[1]]袁夫早.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4).

[2]邱国伟.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病虫防治工作[J].中华居民,2011,(08):125.

[3]谢双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0,(4):13-14,23.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原理

园林植物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群:一是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坪等;二是主要以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盆花及鲜切花。城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是:(1)人的活动多,植物品种丰富,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种群关系被打乱;(2)城镇郊区与农作物、蔬菜、果树相连接,除了园林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外,还有许多来自农作物、蔬菜、果树上的病虫,有的相互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有的长期落户,因而病虫种类多危害严重。盆花及鲜切花病虫害的特点是:(1)品种单一,种植密集,而且大多数都在日光温室及各种塑料拱棚内栽培,环境湿度大,病虫重且易流行,防治难度大。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根据经济、生态和社会后果的预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控制方案进行选择、综合和实施的过程。

2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1 合理配施肥料

2.1.1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人粪尿、豆饼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无机肥如各种化肥,其优点是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会产生不良影响,故两者以兼施为宜。

2.1.2 多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钾是化肥中的三种主要元素,植物对其需要最多,称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钙、镁、铁、锰、锌等,则称为微量元素。在施肥时,强调多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多量元素中,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长,降低其抗病虫性。

2.1.3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用有机肥时,强调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带有大量的虫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虫的暴发危害。

2.2 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

使园林植物茁壮成长,提高抗病虫能力;消灭或减少病虫的来源,或改善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而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一切栽培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投资,而且又有预防作用,可长期控制病虫害,因此是最基本的防治方法。但这种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病虫害大发生时必须依靠其它防治措施。其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无病虫园圃育苗、无病株采种、组培脱毒育苗、适地种植、合理搭配、轮作、注意园圃卫生、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环境条件以及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的管理等。

2.3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园林植物预警预报体系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掌握疫情,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域控制站和基层测报点,开展疫情监测,不错过、不漏过任何一个疫点,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建立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确保不危害或降低为害。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以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乡镇基层测报点为主题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预防、控制植保体系。

2.4 生物农药的应用

2.4.1 微生物农药。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可引起昆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线虫等。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三类。

2.4.2 生化农药。 指那些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物,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主要来自于昆虫体内分泌的激素,包括昆虫的性外激素、昆虫的脱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等内激素。在国外已有100多种昆虫激素商品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我国已有近30种性激素用于梨小食心虫、白杨透翅蛾等昆虫的诱捕、迷向及引诱绝育法的防治。

2.4.3 以菌治病。一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它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抗生素,杀死或抑制病原物。这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5 物理机械防治

2.5.1 捕杀成虫。体形较大、行动较迟缓、容易发现、容易捕捉成虫群体,假死习性的害虫如蓑蛾、大蚕蛾等害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2.5.2 诱集或诱杀。①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并加以消灭。如利用黑光灯或高压电网灭虫灯、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②利用害虫的趋向性,以饵料诱集害虫称为毒饵诱集;或在饵料中添加杀虫剂予以杀灭。

参考文献

1 童勇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 , 2008(6)

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策略

森林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1.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拍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抬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船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1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种防治方案庀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1.2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2.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枢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电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孽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1.2.2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厩针对不同对氛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1.2.3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营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1.2.4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肘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土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2.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2.1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刘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2.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士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2.3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2.3.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一旦天敌庄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是城市林业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3.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刘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刺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2.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裉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5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计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