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学;观念更新;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在教学观念与课程设置上也亟须创新与完善,体育教学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学生主体性、基础性、全面性发展的有效措施,体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现阶段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国家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关键性意义,虽然新课改的提出对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它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如果一味地像其他科目理论知识的纯粹性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反感,降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下内容将详细分析现阶段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体育教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丰富,但是仍然存在授课教师对讲课内容一带而过的现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依然循规蹈矩,毫无创造意识,教学课程缺乏科学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的先进之处,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比如体适能与体育教学结合、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是体育教学效率下降的关键要素。

2.师生关系不平等,缺乏有效的沟通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要素,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科学地调节教学进度,从体育实际操作到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都应审时度势,做出合理变动,直到适合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实现学生体育学科的共同进步。然而现阶段,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无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要素。

二、体育教育观念更新与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进行体育教育观念的创新与体育课程的科学合理化设计,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给出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施策略。

1.加强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

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上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练习投篮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分组,进行小组比赛,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索学习,制订比赛规则,最后由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做知识的服务者、引д撸体育课程创新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2.建立趣味课堂,保障体育教学方案科学性

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构建趣味性课堂,利用对话式教学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在体育实践中,因为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教师应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案,如体适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适能”理论体育教学方法相比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案,具有灵活教学的优势,“体适能”理论体育教学方法强调了个性化与自主化的教学特点,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在教学课程上,教师应该做好课节的穿插,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一项关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学科,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法上的创新,保障教学方案的科学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在体育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体育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保障体育教学课程的科学合理性,努力创新教学手段、建立趣味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课程改革对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2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改革;创新

《管理学》课程是高校管理类、工程类、经济类等专业(方向)学生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尤其近几年受益学生数较多。但是,不可姑且乐观地审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我当前,《管理学》课程在教师教学实践与学生培养实际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

(一)部分《管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滞后,教材选用模式化。

目前,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

(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学时安排不完善,且部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新意与创新。

(三)部分《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单调,依旧保持在一张试卷、一份作业的笔试答题考核的模式阶段,出现学生应付上课、应付考试,教师任务型组织教学、任务型考核学生的模式化考核范式。

(四)《管理学》课程教学依旧属于任务型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教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完成课时目标的制度化模式中,无法对从专业角度对《管理学》课程作出新思维、新趋势的研究与探讨,全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既没有精品课程与核心师资,也缺少对教学资源整合与师资后续培训的跟进。

(五)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缺乏相关的学生实训机制,管理活动的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鉴于以上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再结合我院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等,我们务必针对《管理学》课程教学做出改革与创新。《管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综合层面的指导与微观层面的操作。以下从微观层面的六大可操作性的构思出发,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学、实用之处。

一、创新《管理学》教材的新知识体系,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院部分《管理学》教材选用脱节。各系(部)选用的诸多《管理学》教材,在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上大体上沿用国内本科院校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教程,存在着理论体系前后脱节、知识层次构造单一、案例借鉴较为空泛、教材内容难易不定等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缺陷。

因而,我们需要从我院归属于高职高专类的职业技术型高校层面出发,在学生层次、专业设置、师资储备、教学资源等层面作出调整,建构我院最贴切的《管理学》教材体系。在管理学大类核心师资的主导下,我们需要从《管理学》教材编写入手,打破传统的教材框架尘封固定的模式,专注编写一本我校各专业必修与选修最实用、最客观的《管理学》教材,坚持在新教材中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为特色,适合于不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教学需要。

二、创新教学内容,全面重构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体系与范畴

现有部分《管理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覆盖面广、知识层面较为空洞,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编排上延续一下流程:管理的相关概念――管理学思想――管理环境与道德――管理的基本职能细说――管理学新发展学说与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

首先,我们需要从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开设的教学宗旨出发,从教学学时、理论体系、实务框架、案例探讨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些建构将会呈现在第一步改革中新编写的《管理学》教程中。在动态、静态、整体、局部等涉及到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的知识面立足,运用知识框架的总述――分述――总论等知识建构模式,对我院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作出改革。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学》专业知识讲授时,我们必须保证传授专业知识要精,增加相关知识要泛的目标实现。必须要使专业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所传授专业理论的正确、清晰。必须将专业化的知识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语言,深入浅出,必须开阔专业视野,增加相关知识的实践讲解,随机增加相关现实案例分析。比如增加相关诸如企业文化、战略管理、MBO、企业战略、HRM等相关实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有趣,从而保证知识层面的深化与丰富,不能把课堂教学理解为简单的专业知识传授。

另外,我们要坚持在内容上以管理思想启蒙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引导学生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培养优秀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改革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法,践行新的指导模式

目前,部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延续高校课程的教师主体、学生辅助的课堂教授方法,缺少新意与创新,理论体系与管理活动的实践操作脱节。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主讲、学生细听、教师主论、学生静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一本《管理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辅导、领悟《管理学》知识的全部,已经完全违背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院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务必在教学方法与方式范畴中进行改革,打破现状弊端,做到教、学、行一体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受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材内容为主线,案例探讨为辅线;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素养为主导;讲授为中心,案例教学为延伸。

其次,我们需要实践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第二,分层(目标)教学法;第三、专业(方向)区分指向教学法;第四、能力导向教学法;第五、实践教学法等。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传统的书面习题作答的考核办法

目前,部分教师选用《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与枯燥。现有《管理学》课程在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中,延续着书面纸质的闭卷考题的形式,简单的圈题、背题、答题等脱离《管理学》教学目的与意图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教学检测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对《管理学》课程考核机制与方式作出改革,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与衍生模块。

我们需要作出以下的考核方法与方式改革:

第一,课堂案例探讨考核;第二,章节实训作业考核;第三,管理实务的项目策划考核;第四,知识风暴与头脑风暴考核等。

五、整合师资与教学资源,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力量不足。绝大部分相关专业的教师属于理论型、学院型的教学人才,基本上延续“高校专业学习――高校教学岗位就业――高校教学科研”的人才发展路径。这样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化、理论化的阶段,不明确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新发展,不清楚社会对于管理实操型人才需求的标准。同时,缺乏对教研活动与交流的导向性认识。

鉴于此,我们务必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现状,作出以下改革与探索。

(一)整合师资,打造实务型师资队伍。结合我院实际,重提《管理学》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与实战经验,尤其对于实际管理活动与流程务必清晰与熟悉,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团队协作、MBO、ERP、TQM、JCM、CI、文化建构等诸多最前卫、最重要的管理实操技能方面,重新对专业教师提出实务型培养建议。

(二)培养教研综合性师资队伍,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方法改进、教材教案编写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核心管理学教学团队。

(三)制度化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扩展《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综合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院管理学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现状,务必要求教师依据综合知识型教师的目标要求自己,保证自身不断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输入新的知识血液。在规范的备课环节之外,我们应该从书籍、网络、电视、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必须增加最新、最全的实践管理活动的知识,以备随机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传授给学生。

(四)联系校外一线管理实务型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引入利于我们管理学教学活动借鉴的经验与模式,提升管理学教学与指导技能。

六、创新校企合作与学生实训机制,进行教、学、行一体化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务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需要在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中贯穿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我院,《管理学》课程属于专业课基础课,但是在部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上没有紧紧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此,我们需要坚定做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到人才市场、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从而对《管理学》课程作出以下的改革与探索。

(一)在这一模块的改革期间,我们务必做到三个原则: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准的原则;督导教师参与实训为依托的原则;实现校企互赢为目的原则。

(二)依据经管类、工程类、狭义的管理类等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差异性,由各专业结合实际的实训背景下,动态的渗透管理学实操知识的训练,不可以模式化与范式化。

(三)尽量与我院的就业导向机制联系,做到系部指导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学院毕业就业为一体化的实训机制。在项目期,我们会从管理系教学实际出发,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全面践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宗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与接收管理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之路在微观层面上渐趋清晰。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系部、学院在宏观层面上作出制度支持与资源调配的保障,这一系列的鼓励与支持也将是一项持久的创新工程,属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范畴。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8.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类高中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教师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课堂,不难发现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并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当今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并没有取得多在进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平时只注意“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教学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人或事;同样道理英语课堂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全方面。那么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应根据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施教对象以及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选择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育者平时只注重课堂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高中学校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在平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有的高中学校鼓励教师搞课堂教学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过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英语教师平时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系统原理”,只有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的整体联动,英语课堂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英语学科是一个与实际接轨且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语言学科,教师教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应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相适应。

二、高中教育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有效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为首要原则。

对高中英语教育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每一堂课的教学要严格按照即定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所以对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重新认识。

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英语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只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了,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高中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三、高中英语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全面更新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观念

就目前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来说,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但对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较少。从这看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重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每一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有现代课堂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观念得到全面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的教学时空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2.着重革新英语课堂设计思路

各专业有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但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无论是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英语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要能着眼于“能力”。很多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不够。

对于每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的教学思路,在备课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融于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结合。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等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着手创新课堂教学科学评价机制

从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规范”与“创新”本身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一种交替发展的过程。“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其涵盖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作相应调整。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要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要不断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提倡多法并举、古为今用,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4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创新 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

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虽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大家克服,但只要大家共同来呵护这棵小树,用爱来浇灌,用心来关爱,用汗水来培植,这个创新与发展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陈妙娥.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 教育研究. 2003(03)

[2] 赵昌木,徐继存. 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 课程.教材.教法. 2002(01)

[3] 王文静. “九五”期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12)

[4] 顾明远. 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J]. 教育研究. 2001(07)

[5] 丁念金.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 课程.教材.教法. 2001(05)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现状

教师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教师的培养最主要是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教师没有合格的学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许多拥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更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显著障碍。

(二)教师教育的模式单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但是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保守,不利于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教师主要依靠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等职后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这种脱离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职后培训使学校和教师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根据学校的文化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来进行教育,导致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不强,不利于教师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始终认为只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才合格,也把师范院校当成是培养教师的主要途径,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独立封闭。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不健全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是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重大事业,各方的职责必须明确,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和学习经费等不能完全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1]

(四)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统一考虑;基础教育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等等。

(五)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

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也一直是制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首先,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投入不足造成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其次,在极有限的国家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中,用于教师教育的比重更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2]

总之,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模式单一、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经费不足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以“课程”为核心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都进行了重大转变。然而,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质量怎样,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书匠、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构建者、实施者、参与者、研究者、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二)对教师教育模式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还应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的模式,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起来。

(三)对教师教育体制的要求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关起门、脱离中小学实际办教师教育的状况。要建立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共同办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步调。高校的教师教育要经常深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建立两者的双向互助互动机制,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3]

(四)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课程理念都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

(五)对教师教育投入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关乎着新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求提高教师教育培育师资的质量,要求倾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师教育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功。[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了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办好教师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改革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新课改的成功,培养合格教师的教师教育改革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师教育机制、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和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的观念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树立教师教育的发展观和终生教育观。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扩充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满足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树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这一职业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的的专业化师资应从“经验型”、“教学型”转化为“研究型”、“创新型”,从只注重学科专业教育转向注重学科间交叉的整合式教育形式。[5]

(二)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为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育培养要求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模式。一个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其职业发展是一个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的过程。教师教育具有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应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开始,这一阶段实践环节薄弱,但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在职发展奠定基础;职后培训实践性强,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只有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教师教育培养的教师才能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制

为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由独立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博学多才,具有较强的、对不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的教育学科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这种多学科性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相结合,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打破师范教育垄断师资培养的格局,促进教师教育行业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我国教师教育的总体水平。[6]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合格师资,使符合教师资格标准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师队伍的来源,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施者、创造者,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进行教学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有关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是教师教育应达到的目标,由此决定了教师教育的相应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职业技能化等等。

(五)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教师教育投入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保障,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大批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发展投入的政策,保证教师教育发展的经费充足,为教师教育发展与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政策保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学习条件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晓杰.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王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1).

[3] 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4] 陶志琼.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09(2).

新课程改革教学观范文6

当前,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到高中课改阶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各界评论好坏参半。但有一点达成共识: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的许多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是教师,一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但是,我们一直都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忽视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象――中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新课程改革培训。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主导权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落实。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学生――新课程改革成效的体现者。“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线教师的一头热,则根本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生培训,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新乐章。

二、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内容

(一)新课改理念培训,重塑学生朴素的课程观。

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种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巴西籍葡萄牙学者保罗・弗莱雷说过: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这其实就是压迫。但是,许多中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却不以为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并乐于完全倾听老师的独自讲授,乃至于当一些老师私下和一些中学生交流他们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的意见的时候,许多学生竟然表示并不知道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不喜欢老师的设问,更不喜欢和同学讨论,压根儿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些和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朴素的课程观,形成了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观,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仅拥有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一般都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形成了封闭的课程观,学科界限分明;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分数意识,许多学生仅仅将分数作为自己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偏重于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朴素的课程观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影响了他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由于中学生在自身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朴素课程观与我们当前新课改的很多理念不相符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时就很难得到中学生的理解。因此,新课改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理念培训,帮助他们重塑朴素的课程观,从而逐渐重构新的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新课改教学方式培训,引导学生重构新的学习方法。

1.自主性学习

主体性教育指出,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丰体的教的活动,又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中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里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建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要求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进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独立的意志,能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要求中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恰当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

2.合作性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因此,合作性学习是当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性学习注重中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从而达到最大化效果。Jonson和Johnson认为,教师在运用合作性学习织教学时,必须包括积极的相互依靠、个体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社会技能和小组过程等五个要素。因此,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就要求中学生相应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从以前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要求中学生习惯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习惯于向同学请教并习惯于耐心向同学讲解,从而培养当前社会要求中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培养交往能力。

3.探究性学习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向中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兢兢业业履行的职责。但是,在向中学生传递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中学生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要求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让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过程。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对话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中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因此,对话式教学要求中学生将自己与老师放在平等位置,敢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建新的对话式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实施

(一)社团活动的组织。

社团是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所,是中学生在学校的归宿。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组织中学生交流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请新课改的相关专家来学校给中学生开设关于新课改的讲座,促使他们加深对新课改的了解并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教师的积极引领。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对于新课改,教师自身已经参与了很多次的培训。教师有责任将自身领会的新课改精神与学生分享,积极引领学生向新课改理念靠拢。教师应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和学生探讨他们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从而促使他们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