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例6篇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生涯设计

强烈的进取心是大学生必备的,有了进取心,大学生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步,实现人生的价值。但纵观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毫无进取心,整天浑浑噩噩,上课玩手机,课后打网络游戏,作业抄袭,没有目标,没有计划,那慵懒、迷茫的眼神透出了一种失去人生方向的无奈。怎样帮助学生走出迷茫、顺利就业,成为摆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凭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帮助学生从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作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剖析自我,确立职业目标,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式、方法,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明确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的困扰,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方向,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是大学生人格成熟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对自我的认识从个体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已经开始,但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青少年课程繁重,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中,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被推迟到了大学阶段。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你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作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所以,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即“知己”。通过对包括个人职业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价值观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纠正认识偏差和心理误区,形成鲜明的自我定位,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知己”,会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树立信心,确立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目标;会使学生内心真正具有要求上进、渴求知识、追求理想和接受教育的愿望。

2.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

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要清楚地了解就业环境的特征,即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渠道、所需的能力、行业的特性、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等,总的来讲就是要学生确切了解社会。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教育,高职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使得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已成为高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经调查发现,现在我们所提的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是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而且我们也看到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同时社会高技能人才严重紧缺。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尤其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就业的外部环境,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

3.帮助学生确立和实施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环节是职业目标的确立。在对自身和外部环境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将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美国有一本名为《无限的能力》的畅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1953年有人对耶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你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统计结果有3%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97%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目标。20年后有人追踪了所有参加了问卷学生的状况,结果是那3%的人拥有的财富比97%的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得多。职业生涯规划,它引导学生科学地为自己确立一个高低适度、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学生学习知识理论的兴趣、潜能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的重要阶段,对其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作职业生涯规划,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消极态度。

2.学生自我认知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盲区。

调查发现,在被访的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等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35.0%;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20.4%;对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16.3%;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对未来3―5年职业发展计划设计实施措施的占总数的10.3%。但当进一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访谈时发现,被访学生很少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3.学生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间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学生有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缺乏将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并且认真执行的能力或毅力。

4.学校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没有建立。

有效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资质队伍,他们必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了解他们指导的学生专业和职业方向,熟悉学生,掌握就业政策。但事实上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这支队伍,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一般由年级辅导员兼任。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很多人没有真正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即使想做规划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是可以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内容来操作的。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领域专家的观点,再结合本人多年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经验来看,一个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确定自我剖析与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职业生涯目标策略实施和反馈评估这七个环节。

1.自我剖析与评估。

自我剖析与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剖析与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2.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对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评估。

3.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职业选择必须考虑到是否与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和内外环境相匹配。

4.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2)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3)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5.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四野茫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作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6.职业生涯目标策略实施。

职业生涯策略指的是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的行动计划。当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达成此目标。策略实施的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计、教育培训安排、实践计划等。

7.评估与回馈。

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绝大部分变化是难以预见的。现实社会中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原定职业生涯目标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这时需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反省、修正规划目标并调整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更大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这种发展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天之骄子”的优越性已经不复存在,作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如何适应当前环境变化,并针对自己所学的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结合自身的优势规划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跨入社会谋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岗位,这是摆在每一名高校大学生及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

1.1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基础上,确定其跨入社会的工作目标,并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在不同时间阶段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工作内容的总体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可行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筹划,否则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2)适时性:要确定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各项主要活动的实施及完成的时间和顺序;(3)适应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规划应具备适应性,能适时而变;(4)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每一个发展阶段应相互连贯体现其持续性。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念。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现状,以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迷茫,未能对自己准确的定位及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不清晰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拟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本体系从知己、知彼及抉择三方面进行进行设计。“知己”包含: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智能、情商、气质等方面;“知彼”包含:要了解组织环境、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

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步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步骤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需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为自己确定一个工作目标;其次,在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目标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智能、情商、气质等特点,进行自我评价分析;第三,对自己选取的职业生涯目标,基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第四,在综合自我评价和职业生涯目标评价基础上,综合分析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第五,根据所选取的职业做出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分析目标实现的步骤,和如何合理安排步骤实现自己的目标;第六,在综合以上的基础上,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并根据具体形式进行校正。

1.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应综合自己的目标定位、能力定位、机遇定位三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目标定位方面,大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智能、情商、气质等特点,分析自己适合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毕业后自己适合走哪一条路的问题,是自主创业、进入企业部门还是考取编制等;能力定位方面,大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智能、情商、气质等特点,分析自己有哪一方面的能力特长,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适合走哪条路的问题;机遇定位方面:在目标定位和能力定位基础上,根据实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抓住当前的机遇,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就是可以走哪条路的问题。

1.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直接反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质量的显性因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犹如高校的一套标准化人才制作“机器”,高校大学生经过这一“机器”制造后,产出其产品,真对这一产品的质量,需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确定这一产品是否合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的确定需综合高校人才质量培养标准、社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经分析认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综合发展潜力、思维创新能力、综合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工作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指标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2.1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实施模式。建构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框架极为重要,在这一框架内,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没有大学生的参与,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摆设。家庭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保障,通过家庭的保证,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学校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平台,通过学校这一平台,使职业生涯规划正常展开。社会是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检验场,学生通过社会的实践,才能检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为最终跨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2建立多元成长与发展模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建立多元成长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良学习环节,形成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模式。在选择了职业生涯目标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自导进行确定;在技能能力培训和反馈调整过程中通过训练模拟模拟相结合,以促进自己的能力提高;分享体验自己的阶段总结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实践,以此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学生自评。对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学生自评调查,认为自己专业能力、发展潜力得到很大提高的达到80%以上,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都在85%以上,认为这些能力没有变化的都低10%。

3.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教师评价。由十五名高校教师组成的教师评价组,对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教师评价,结果显示:七大评价方面有很大提高,分别为82%、85%、80%、85%、79%、78%和82%,这与学生自评结果大体一致,说明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

3.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社会评价。通过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员实习单位及课外实践基地调查,所考察的七大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都有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的不足,通过社会实践评价,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这几项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设计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被高校所重视。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1],要求从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发展平台。但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自身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却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虽然日益壮大,但是存在着四大方面的问题:数量不足、工作头绪多,使得辅导员整日忙于应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思想不稳定、工作热情不高,影响着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年纪轻、经验少,阻碍着辅导员作用的发挥;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乐观,影响着辅导员积极性的发挥。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辅导员认识不足、定位不清及自身原因三方面。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众说纷纭。随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职业生涯规划学说的传入,引导高校辅导员自我设计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成为一种广为认同的方式。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个人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广泛涉猎教育学、成功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辅导员展开设计的前提,必须对上述学科有所了解,甚至掌握。其次,可以有效挖掘潜能,开发自我。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大多数人从事某项工作不仅是为谋生,提高其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辅导员想在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中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职业理想同样也是他们的迫切愿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最大限度发掘自己的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再者,提高优化人力资源,发展自我。职业生生规划可以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设计途径

(一)知己(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辅导员通过三问自己,深入了解“我是谁?”首先,清楚“我在做什么?”是在得过且过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时而迷惘、时而清醒的做着辅导员工作。其次,考虑“我能做什么?”这部分内容有两点:一方面,通过橱窗分析法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全方位了解自我。另一方面,了解辅导员或者相关感兴趣工作的职业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未来发展前景等。最后,知道“我想做什么?”辅导员之所以定位不清,多数时候不是因为外界没有指明道路,而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二)知彼(了解环境)

辅导员面对的环境有两类,一类是大环境,也就是社会环境;一类是小环境,校园环境。当前,社会上对辅导员愈加重视起来,通过各类相关文件的出台可窥一斑,但整体上来说,相比较于国外,仍然存在定位不明、作用不清、发展方向不确定等问题。而对于校园环境,由于各大高校文件制度执行力的强弱差别显著,辅导员待遇、考核机制、晋升途径等等差别更加巨大。比如教育部2007年12号文件要求各大高校三年内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必修课,当前很多高校仅仅开设全校公选课,甚至有的高校还没有开设相应课程。基于此,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清醒认清这两类环境。

三、定位

(一)职业化

终身辅导员方向。这是充分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获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最佳效果的辅导员发展方向。虽然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完全职业化的社会环境,但是一些高校已经尝试通过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和提供相关科研项目使他们能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成为“ 终身辅导员”。

(二)专业化

专业化是另一种主流发展趋势。目前可行的主要有心理咨询师和职业咨询师两个方向。心理咨询师方向是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专业选任辅导员, 或从喜欢心理咨询工作的学工线人员中产生,在学生工作中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工作。职业规划师从就业指导转变而来,主要指导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职业倾向及业内情况,协助学生制订就业方向及计划,锻炼学生求职技巧,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和培训,架设社会与大学间的桥梁。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必须通过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或国家职业咨询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向咨询师方向发展。

(三)过度化

过度化包括行政化、教师化和其他。高校各级党政管理人员方向是传统的辅导员发展方向, 也是实践证明与辅导员工作接轨较好的方向之一。辅导员熟悉高校的工作规律、行政法规,基层锻炼出来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等可以直接无缝衔接到高校各级管理工作岗位。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突出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逐步提拔到校内各级领导岗位上,或向地方政府部门推荐、输送,或者鼓励高校辅导员考取公务员及其他事业单位。辅导员本身编制属教师系列,兼任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其他课程教学任务,并结合思政工作开展相关学科研究。目前条件下,教师职务晋升主要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尤其是的质量与数量, 现实中辅导员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 由辅导员转为相关专业教师也是可行的方向。当然也有不少辅导员自行创业,攻读MBA学位,或者投身其他行业的。

四、发展

辅导员为实现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必须通过每一天的实践,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两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和培养。同时,由于环境和自我都在变化,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所以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循环过程而非固定不变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辅导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具体的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作进一步的分析,修正不适合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断验证后进入到下一循环的职业发展规划中。

总之,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清晰自我定位,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发展模式;而且也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资料】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职业生涯;员工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既包括企业对员工进行的职业规划管理体系,也包括个人对自己进行的个体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在结合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长期职业发展上的规划设想与计划安排。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体所处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联系,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对于企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它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体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等诸多方面;同时,随着个体的经历、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是员工和企业,分别承担个体职业生涯计划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功能。这两个主体彼此之间互动、协调和整合,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以使员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了解并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企业为员工提供多条晋升通道,给员工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机会;企业鼓励员工向与企业需要相符的方向发展,并辅以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给优秀员工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职业发展引导,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使个人在职业起步阶段成功就业,在职业发展阶段走出困惑,到达成功彼岸。

很多人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觉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投入大,收益低的工作。其实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着员工的流动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用职业生涯的规划留住员工的心。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献身精神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其能否为员工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得员工在获得物质回报的同时,得到获取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机会。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是员工和企业,分别承担个体职业生涯计划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功能。这两个主体彼此之间互动、协调和整合,共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以使员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了解并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企业为员工提供多条晋升通道,给员工在职业选择上更多的机会;企业鼓励员工向与企业需要相符的方向发展,并辅以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

1.成立职业生涯规划领导专组。由其负责全公司或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领导与指导,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组织保证。企业还可以聘请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家和顾问来给员工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专业化的建议。

2.提供专业的工具和技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条件是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员工的个人特征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测验的方法和自我反思的方法。公司或企业可向员工提供自我评估的测评表格、量表等测评工具,比如《个性特征问卷》、《鑫项人格物质测验》、《职业举六边形测验》、《职业生涯规划表》等,帮助员工进行价值观、兴趣、技能的自我测评。

3.提供信息支持。公司或企业可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向员工提供企业对其能力和潜力的评估信息。企业向员工提供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的信息,其中主要提供的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信息,包括:企业文化、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状况,即目前的人员年龄、专业、学历结构、人力资源发展等。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员工分析环境因素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等,使员工职业规划设计更加合理。

4.设计多重职业生涯路线。企业为帮助员工确定职业发展道路,可设计不同的晋升路线,向员工展示不同的发展路径。公司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务发展层次,设计“三线推进”的晋升系列,包括管理系统晋升系列、技术系统晋升系列和业务系统晋升系列。每一系列都设置由低到高的职务晋升路径,并明确每一职位的职责及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技能。

5.提供咨询帮助。公司可定期举办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研讨会,分别就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估、目标设置、行动计划等进行研讨;公司举办主题为现代企业员工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理念、管理者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等专题的讲座。

6.组织相关培训。企业应以员工终生教育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继续培训,实现人才的持续发展;深化职工教育改革,建立以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多功能培训体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并加强对青年技术员工的培养。

7.建立激励机制。

对公司或企业中表现良好,业绩突出,通过积极完善和提高自我,不断学习进修并给公司创造了效益的员工给以物质和精神伤的激励。

8.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电脑软件系统来辅助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如今,软件工程的发展使得提高改善组织的职业计划过程变成可能。例如,德克萨斯州欧文城的Criterion公司发明了劳动力视窗(workforce vision).它帮助公司分析每一个员工的培训方向。只要点击员工的名字,就可以得到他或她的工作历史、能力、职业历程以及其它信息。每种能力(例如领导力和客户关注量)都会在一个“横断面分析”中以图表数据分析的形式体现出来。可以直接看到本人的优缺点,以这个人为中心的发展计划随后也会被制定出来。

企业在开展了以上几个方面工作后,还要注重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注意不能简单地运用激励理论,一味地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众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特质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某酒店为了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给每个员工都设计了职业发展方向,其中:员工的方向是领班;领班的方向是主管;主管的方向是部门经理等等。而酒店的管理者们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只一味地凭借自己对员工的认识来为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忽略了员工的不同特点。企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做法,很多企业都在使用,员工在入职时,直接领导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其岗位就是该员工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孤立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当以发现员工的特质作为提高劳动效率的首要工作。

可以看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由员工、企业共同设计的一个整合,其中员工个人应在其中承担50%的职业发展责任;而公司的职责主要是明确职业发展通道,提供发展空间并给予培训等支持,应承担约25%的职业发展责任;另,主要辅助员工制定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的员工入职引导人和部门直接上级,应承担约25%的职业发展责任。

(一)职业通道体系设计。

系统化的职业通道设计旨在减小组织的刚性对人力资源的制约,释放员工的潜在能量,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愿景相统一。具体内容包括:

1.组织目标梳理:分析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预测组织规模与组织资源的变化,由此分析组织发展所能带来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晋升机会、新增职位机会、职责扩展机会、价值提升机会、能力提升机会等。

2.岗位体系梳理:以现有岗位体系为基础,结合组织发展趋势,综合梳理组织未来的岗位体系,进行职系、职类的划分,为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提供框架。

3.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设计各类岗位、各个岗位在组织内的多种发展路径,明确每一个路径的实现条件与步骤,为每个岗位设计出多元化的发展通道。

(二)自我评估体系。

为了帮助员工更客观、全面认识自己,选择各类自我测评工具,并编写成为统计表格,下发全员进行自测评。例如:职业满意度测验、职业锚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卡特尔16PF性格测验等。测评之前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示范,测评过程要统一开展、实时指导、全程封闭,测评结果要点对点反馈并作必要的解释,对外要严格保密。

(三)编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确定职业目标。

在充分认识组织环境及自我的前提下,编制《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模板,组织员工完成设计书,引导员工确定自身职业目标。在员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的过程中,需组织自我战略分析引领练习、职业规划研讨小组等活动,使员工更准确、更客观地确定职业目标。

(四)开展员工评估,明确与职业目标的差距。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依据职业目标岗位的胜任要求,对员工进行综合素质评估,找到员工与职业目标的差距和短板结构。

(五)依据自我差距,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员工编写《职业发展行动计划表》,制定针对性的行动计划,并明确行动的内容、时间要求、检视方法等内容。《计划表》编制完成后,要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辅导、跟进、反馈、检视。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生涯规划 计算机 体验式

大学阶段是生涯发展历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面临着很多重大抉择,如,课业、职业、婚姻家庭等。在我国大学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下,很多大学生的生涯选择由父母或老师帮助甚至替代其作决定,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普遍缺乏自主决策意识,更缺乏自我决策的能力。而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职业不仅仅是保证人们衣食无忧的手段,更多的是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而进行职业选择则是一种重要的人生管理的能力。

有一项美国的研究表明,职业目标越清晰的人,其成功的几率越大。台湾有学者研究表明,“职业成熟度愈高,代表对职业的规划与执行能力愈强,能够做出最适当的职业选择,进而获得最成功的职业发展。反之,职业成熟度愈低,则表示对职业的规划与执行能力愈欠缺愈有可能做出不正确的职业选择,进而迟滞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当前计算机类学生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以职业目标为导向,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类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认识不够客观、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自我分析与实际不符。很多学生期望到“三大”(大城市、大企业、 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对自己职业定位不准确。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位和证书作为发展主路径,还有些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规划过于理想化,没有立足实际和对自身估计不足,造成与实际脱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盲目参加过多实践,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性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做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选择考证来 增加“筹码”,还有的很多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或者参加各类协会, 以期望参加更多的协会来增加自己的实际经验,但这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而缺乏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应该多参加相关公司的实习锻炼。

(三)坚持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职业规划缺乏与时俱进一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没有重点,缺乏最相关事情的取舍抉择,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盲目等待不知所措。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周围条件的变化和就业环境的改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

二、计算机类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体验式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界认为:“所谓体验学习,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国内学者认为所谓体验学习,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即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体验,唤醒学生体验,引导学生表达体验的过程。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包括三大主要因素,即生涯探索的活动与情境是教学载体,学生的参与、体验、分享是核心,学生的应用与升华是结果。在体验式生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生涯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创设探索生涯问题的情境,设计具体的生涯探索活动,并在课堂上组织和管理生涯规划活动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并切实提升生涯意识和能力。在体验式生涯教学中,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涯探索活动中亲身体验反思,尝试为自己生涯发展作规划,从探索的过程中了解进行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的来说,在生涯规划的教学中,教师是生涯探索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习者是参与者、自我规划者。此外,在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特别鼓励小组合作的学习,通过在小组中的对生涯问题的探讨、沟通协调的过程,达到意义的分享,r值的澄清,能力的建构。在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中,不强调学习者系统的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而强调学习者的生涯规划意识的激发,自我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的增强。以下用列表的方式对体验式教学和讲授式生涯教学进行分析区别。

(二)有目标的参加社会实践。进入大学,应该分阶段来规划好大学的几年时间,大学生涯规划的成败,将决定自己今后大学学习的方向并决定着未来发展的高度,在计算机类大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出发,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学习能力,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打造自我就业竞争力。

大学普遍都有很多社团,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性地加入一些社团。通过参加社团,会认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同学,使自己对其它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社团与有共同兴趣的人交流,也会促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认识更多的朋友,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还可以尝试去竞聘学生会的职务,参加学生会的一些工作,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里还会常举办一些计算机专业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在有空的时候尽量多去听听。特别是一 些学长们的经验和现身说法都很值得学习。还有一些计算机方面最新的知识讲座,大家通过这些交流,及早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做好该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活动―体验―领悟―内化” 使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树立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是该课程老师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来半分,张建国.基于体验式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0(01)

[2]吴祠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

环境设计个人职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它是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工具。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社会、学校和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历程

在1916年我国就开始了职业生涯教育,但是由于复杂的世界形势和我国当时的社会背景,职业生涯教育一直没有发展下来。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进入中国,随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落地生根。但是一直到2007年教育部才要求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并对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进行系统的规划,至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正式在高校得到了开展。而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则是一种常规化的教育,每一个大学生在入学之前都必须做一整套职业规划书,甚至在一些国家的小学就开始注意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外已经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与职业相关的所有行为和活动,是与工作相P的态度、愿望、价值观等在职业中所反应的心理状态。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于大学的学习规划,大学的学习规划仅仅是针对大学阶段的规划与设计,而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着一个人一生的设计,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职业生涯规划是外部环境、自身特点、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会造成职业发展的不断变化和变迁。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组织或个人把客观组织的外部因素和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观等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把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全面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各专业的走向,然后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一个保证职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的措施,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及时调整,全面的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使自身的职业发展顺利进行,并获得最大的成功。

3.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大学生要想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取得成绩,必须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提高认识自我和分析外部环境的能力

高职大学生要善于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以及定位,认识自我并了解自我。性格在职业的选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同的职业对性格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是不可能相同的,但是我们要根据大学生自身职业理想的特点进行适时的开展有倾向性的培养,发展与职业理想相适应的职业性格。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高职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分析所处的环境特点,环境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环境当中对自己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等。外部环境的分析要切实注意组织环境的分析,也就是要注意所在单位的发展战略,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方向和自己晋升的空间等等,还有政治环境对职业发展的问题,这些弄清楚后,有利于大学生更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3.2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职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之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很有必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的不断积累有助于大学生的成才,这往往也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的标准之一。高职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充分合理的知识体系。在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本身的需求,将现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作用。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时候,除了要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对将来从事岗位的相关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3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