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例6篇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1

作者简介:贾云杰(1982―),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刘林霞(1980―),新乡医学院图书馆馆员;浮肖肖(1984―),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循证医学 (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又称实证医学,是遵循临床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和理念。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t D 教授将 EBM 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病人的治疗措施”[1]。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与现代信息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相结合的典范,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临床医疗决策的制定都应以最新的系统评价结果为科学依据,而不能单凭医生的临床经验或依据少量相关文献信息来决定病人的诊治方案。循证医学主要方法是检索关于某种疾病诊疗方案的随机对照实验,运用现代信息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或分析(Meta―analysis),得出评价结果,为临床研究和医疗决策提供可靠又准确的科学证据。临床医务人员要依据循证医学决定诊疗决策,需要医学图书馆员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娴熟的检索技术和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辨别和评判,筛选确切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凝练,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产品,从而更好地帮助医生获得最佳的医学证据。因此,循证医学研究应该一种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协作的跨学科科研模式,在这种研究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机构为临床医生提供的循证医学情报信息服务,就必须适应循证医学这种新兴学科的特点,所需的情报资源必须经过多学科人员协同式的信息挖掘、信息整合,才能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

1 国内循证医学情报服务的现状

“国外循证医学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开展较早,目前已形成一定的模式。我国对于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发展模式的探讨尚处于初步阶段,发展机制还不健全,亟须在循证医学实践中逐步完善”[2]。

我国循证医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99年,我国在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并加入了国际循证医学(Cochrane)协作网,这些举措使循证医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循证医学领域的发展。循证医学研究有自己固有的模式:“以建立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咨询中心为服务基础,以部分中心成员进入病房主动参与临床实践为辅助于段。服务过程分为;获取问题、查询证据、服务质量评价等三个阶段,通过服务质量评价阶段,中心成员既可以跟踪所提供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有用性,也可以根据反馈对临床情报服务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3]。在循证医学信息服务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主要体现在临床证据的检索、评价和提供整个过程,最终满足医师的临床需要。

医学图书馆及情报信息服务机构充分认识和掌握循证医学的三个阶段模式,有利于在循证过程中深入了解循证医学中存在的信息转化障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信息服务,促进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循证医学研究中涉及医学信息技能、临床信息技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生物信息学及卫生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为循证医学提供信息服务就需要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多学科纵深背景的复合型知识人才。但作为一个学科馆员或者情报人员往往达不到多学科知识的要求,这就需要按照以上几个方面的需要创立协同化科研情报服务团队,从团队的学科建设、服务模式、服务途径等几个方面来创新现有的情报信息服务策略,从而为国内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组建循证医学协同化情报服务团队及创新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提供参考。

2 组建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及完善相关信息资源

2.1 组建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

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情报机构的人才结构配备不合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不完善、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模式缺乏新意、信息服务内容不深入、服务范围狭窄等[4],这些误区容易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成为形象工程,影响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因此,对组建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完善相关数据库信息资源系统进行研究,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2.1.1 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素质人才。①选择具有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②根据高校的学科优势或者学科特色选择对口学科背景深,熟悉相关专业发展动态、发展前沿的人才。③选择既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又熟练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可塑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性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

2.1.2 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开发,提升其综合水平。在现有情报人员潜能开发方面,高校情报服务机构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有限的条件下,必须不断加强现有人才的开发,提升其综合水平。①从现有的人员中选拔既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又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报人员进行开发和培养,强化信息服务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对馆员工作中的主动性、个性化、增值性服务意识的培养;提升情报服务质量的业务培训,包括知识发现、知识挖掘、数掘融合、推送技术、智能搜索等能力的培训,为用户提供所急需的、个性化的、深层次的循证医学信息等。②情报服务机构应为情报人员提供相关学科知识学习的机会,加深其对相关学科的了解,特别是医学、生物信息学、卫生统计学等,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并树立他们终生学习的理念,确保情报人员的知识和能力不落伍,能及时掌握科研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

2.2 循证医学相关信息资源的建设

围绕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调查统计不同科研团队的特色信息资源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循证医学科研团队信息需求为前提,建设具有特色的数据库信息资源,他是开展面向循证医学协同化情报服务的基础。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本校特色数据库资源体系时勿追求“ 大而全”,而是从学校或者附属医院的优势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相关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的信息需求等方面,要以“协调匹配、彰显特色、成本节约、合理配置”为原则[5],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同时,要尽可能地加强对数据库、网络资源的整合,建立一个集所有或大部分数据资源的网络化平台、检索界面,方便科研人员熟悉、利用数据库资源[6]。[HJ1.25mm]

3 创新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3.1 组建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

医学情报服务机构组建成协同化循证医学服务团队,完善相关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以后,利用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情报信息服务,建立循证医学情报信息汇集与分析平台与机制,运用信息推送技术为循证医学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及时全面地传递、交流发展态势,为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学习、合作和制定计划的平台。

3.2 为循证医学科研团队提供个性化情报信息

情报服务人员通过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全面客观地分析医生的循证医学信息需求,通过相关信息情报收集、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所收集情报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统计分析和系统评价,为循证医学科研团队提供必要的、个性化的情报信息。通过交流反馈,持续跟踪医生的信息需求,定期向医生提供最新动态的循证医学实践信息和医学信息分析评价等,为循证医学发展提供多方位的循证服务支撑。

3.3 为循证医学科研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知识服务

情报服务人员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应快速、准确地为循证医学科研工作的各阶段,提供必要的知识服务。从循证医学科研项目的定题、实施、系统评价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为循证医学科研团队提供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情报信息服务。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医药文化;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循证医学;大数据;信息问题

1信息素养与临床医学

在现阶段,人类对事物的控制、使用必须首先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能间接实现。信息行为成了人类实践的先导乃至主导部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人—信息—事物”的间接关系甚至是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医学临床诊治中,获取医学诊治的证据并不是循证医学的最终目的,还需要对证据的可靠性、客观性、契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直到获取能够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最佳证据”。新时期的医学信息素养教育要强化引入循证医学教学理念,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将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信息查找”与循证医学的“信息求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信息开发与利用中的高层次批判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能力,这样才能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具有高度准确、极具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也极大地提高了新时期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2医药文化视角下的信息问题探索

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医药卫生信息领域的不断洗礼,笔者对当下信息社会暴露出的主要医药信息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医学信息素养教育也应对此进行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医药文化领域中的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两个方面的问题。

2.1医药信息超载问题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医药卫生信息超载问题的产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首先,从“人”本身出发,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上来看是有限的,而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量急速增加和快速流动,这使得人本身有限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无法与信息的增速相匹配,造成信息超载的高频率发生。其次,从客观环境来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信息搜索和信息获得的渠道得到有效的支持,大量信息可以无成本、快速度地进行传播,但互联网发展的模式较为自由,缺乏有效的管制和约束,使得无效、低价值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因此,信息超载现象所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信息迷航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改善。

2.2医药信息污染问题

随着医药卫生信息空间的不断扩展,信息资源中混入了具有欺骗性、误导性的大量信息。信息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信息失真、信息垃圾、信息文化侵蚀、信息误导、信息干扰、信息恐慌、信息病毒等。信息污染现象的存在会降低医药信息资源利用的效率,长期存在会使搜寻信息的成本大于获得信息的价值,造成临床实践中的证据有失公允和准确,不利于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科学性和公信度,阻碍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网络普及性的加大,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大众的价值观,网络具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功能,大量不良信息的长期充斥和散播会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和社会导向的不适宜。

3医药文化视角下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3.1对于医药信息用户来说,应进一步提升临床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医学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元,如何识别信息、获取实用有效的信息成为信息超载问题解决的根本手段。因此,应不断获取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相关信息,积极学习信息获取的最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鉴别以及信息管理的能力,善于运用信息处理的方式,明确需求信息的方向和类别,并且从心理上正视、重视信息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避免面对信息过于多元情况下的心理问题,才能使信息问题影响最小化,进一步避免信息危害的扩散。

3.2对于医药信息承载方来说,应进一步优化医药信息搜索引擎,净化医药文化素养教育环境

比如信息过滤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就可以有效缓解信息负荷的问题,从信息传递源头上尽最大限度杜绝不良信息、垃圾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技术的进步开始追求对信息搜索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从网络技术研发的角度来说,应紧跟信息快速增加的现状要求,推动可操作、可兼容的搜索引擎,避免无效、不良信息的随意散播,有效减少可能会造就污染的信息随有效信息通过传播途径进行扩散和相互传递。同时,信息犯罪的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备,应对这一系列信息危害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和不断创新发展。

3.3对于医药信息监控方来说,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宏观管制

医药卫生环境下信息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信息市场秩序的相对混乱和信息交易的缺乏统一规范,因此,一方面应规范、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同时应在网络管理制度上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工作和运营信息交易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规章法律制定的基础上,应加强信息安全和信息伦理的思想教育,普及大众信息伦理的意识。可以进一步从知识产权、避免歧视、诚实可靠等几个角度给计算机用户制定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在硬性规定的基础上培养对信息规范的意识。

4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循证医学的深入发展为现代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升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已成为科技领域发展进步最迅速的学科,医学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医学知识“老化”进程和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日趋广泛应用,临床医疗和医学相关科研工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医生及研究人员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工作领域和日益复杂的临床诊疗和科研等工作。以医学信息获取、评价和利用等处理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大数据时代医学人才综合素养的核心,信息素养能力将成为今后临床医疗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素养。立足当下,面对医药文化环境中的信息问题,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在信息开发与利用中的高层次批判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能力,这样才能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具有高度准确、极具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从而推动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辑哲.信息社会的信息问题[J].档案学通讯,2005(6):1.

[2]柯平.全球信息问题剖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3(2):3-7.

[3]刘金玲.信息生态建设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6):34-37.

[4]张云秋,冀惠玲.医学本科生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9):8-10.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3

1 大数据对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影响

现阶段,不少综合性,强实力的医院都注重学科建设。利用内部挖掘、人才引进的方式来构建核心力量,以便于能够构造重、难、疑、危症需求的跨学科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团队。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大数据背景下,明确学科服务化医院图书馆的方向,建设科学的医院科室,充分应用互联网+,提高分析数据的力度,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便于能够为医院和科室的决策和技术业务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持,知识服务,达到依据以用户驱动信息为主知识深层次服务。

2 大数据基础上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理念

2.1 用户驱动预测性情报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预测性情报十分重要,从医院图书馆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就是在特定时间内,依据用户和调查需求来为医生临床试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于能够朝着知识服务、情报服务方向发展信息服务。学科数据是预测性情报服务的基础,利用新的方式量化处理多样化、高增长的信息,依据此来未分析提供科学的预测报告,促使操作人员能够在低成本、短时间中发现科?W趋势。

2.2 利用好医院管理大数据加强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制度是维持公共秩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强化后勤、科研、教学、医疗等水平和效率,避免医疗纠纷,注重医疗安全。利用好医院管理大数据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任务、目标、职责的明确,提升工作人员使命感和责任心,构建以人文本的医疗理念,形成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提高认识健康理念的力度,改变医学服务方式,对医院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好医院管理大数据重新修订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在医院目前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编制科学的《医院工作管理制度》,推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医院。

2.3 科研嵌入式服务

社会发展中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对世界最新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掌握,全面研究信息文献是研究所有学科的起点,主要指引就是世界最新医学活动,最终目标为促进科研成果朝着实践方向发展。医院图书馆如何参与科研、医疗以及教学,是医院馆提升竞争力的前提。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利用思考、观摩、聆听、学习思路和文献的方式,来分析和收集大数据信息,制定合理、科学满足实际情况保障措施。科研嵌入式服务需要相关人员深入撂跤医院科学分支,在,没有足够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建设具备一定潜力的学科,然后收集、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并且与专家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为整合专题文献提供信息依据[2]。

2.4 利用和发掘循证医学资源

基于循证医学资源的基础上,医院图书馆不管是角色,还是功能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变,为阅读人员提供医学证据是医学馆员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并且需要传递和评价证据的临床实用性和可信度,构建循证医学资源信息导航机制,对网络循证医学资源进行整合,为阅读人员您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充分研究循证医学资源背景下的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理念的时候,学科化循证医学资源具备很大的评价和检索空间。

2.5 知识重组模式

信息含量增长是大数据的基本特点,以至于出现情报危机和信息爆炸的问题,影响医院用户使用信息。图书馆员应该在原始医学资料中有针对性阅读、收集以及整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筛选、评价、归纳,重组知识信息,对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发掘,构建高质量、高浓缩的精文献精品,尽可能发掘文献隐藏价值。医学文献重组以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阅读信息的时间和数量,同时也能够提升科研学术的前瞻性、指导性、时效性以及创新性,有机融入微信、微博等传递和信息的技术。大数据环境下知识重组的学科化是有效措施[3]。

2.6 区域性联合方式

现阶段,医院图书馆综合系统建立中,缺少宏观统一管理协调机制,仍然是业务运作和分散管理的模式,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不少医院图书馆还是使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严重影响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自身管理的创造性。随着深入研究科学发展和现代化医院体制,应该在学科化服务理念基础上对医院图书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相比较高等院校图书馆来说,在信息资源、人才储备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是具备一定差距,不能有深度、全方位的管理信息服务。基于目前大环境下,在省级医院图书馆构建学科化服务理念,保障有效利用和共享医院优势资源。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起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服务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科研创新发展。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医案;叙事医学;循证医学;标准化体系;复方配伍研究

1医案研究与激活数据学

医案是医生记录临床诊疗过程的文献资料,是承载中医上千年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著名医药学家以象为主体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指导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疑难急重症临床经验积淀汇总的论著。毋庸置疑,发展中医药事业医案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设已成为重点之一。从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个体化治疗的中医医案为大数据技术融入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学习运用激活数据学,对于设定与随机,必然与偶然,以非线性不确定性的数据展现天道自然一体的混沌运动,但混沌不是混乱的、无序的、无用的,数据背后隐匿着看似简单原因所导致的复杂的后果。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许多数据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周期性次序的混沌,激活数据学就是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及混沌研究的关于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假说。数据在搜集、融合、激活与碰撞转态下,某一个临界点的扰动就会导致某种全局性的后果。我们要把“大”的数据激活成“活”的数据,因为只有激活,大数据才有生命力。中医医案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相对于证候与复方两个复杂巨系统,在理法方药关联的背景下学习某位临床医家的特色用药,譬如于湿郁证治法在甘淡芳化之外加用肉桂启动一点真阳改善全身气化则可喻为临界点效应,似是激活数据而获得的全局疗效。诸如此类以象为主体为始端的象、素、候、证、病、治方药一体化的本体论与际联反应,通过读医案,简洁地仿效医案,启迪思路,验之于临床诊疗获效,进而发掘医案的创新思维,把握学术特色,沟通临床经验,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医临床医学,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激活数据应用于中医医案研究以及中医师临床病例的发掘研究,重在疗效评估,朝向规范标准有望逐步形成国际通用的语言表达,让世界了解中医。在2014年编写出版《医案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后,于2018年召开了医案大数据关键统计问题的研讨会,制订了医案大数据工程方案(草案),希望整合多学科人才参与,逐步展开大数据技术对中医医案学的研究工作。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5

一般而言,医院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另一个便是软件服务质量的建设。具体来说,循证医院管理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循证医院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建设

在循证医院管理中,其主要力量便是管理者,且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必须有着较好的业务能力,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相关管理人员也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发展过程中,医院也必须具备单位文化,不断地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为此,需要设置专门性机构,用以全面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全面地实行责任制,不断地完善考核制度,此外,也要加强行业内外交流,以全面地掌握循证医院管理的相关最新的动态。

1.2循证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

在循证医院管理中,制度建设指的是各种处理程序,也包括各种处理章程,主要涉及行政管理和医学研究这两个方面。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及时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相关指标体系的建设

在循证医院管理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注意构建多种评估标准,并配备以相应的指标体系,要全面地追踪决策的落实情况,做好评估工作,以及时地修正问题,不断地提高决策水平。

1.4循证医院管理的具体信息化建设

一般而言,循证医院管理的证据来源主要包括:首先是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法律、政策等;其次是相关的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成果;再次是国际医疗卫生部门设计的新模型;最后是各个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所总结的经验。在互联网时代,上述证据均能够以信息化的形式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能够在实际决策中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1.5医患关系的建设

为了显著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要努力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就要求医师、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要注意密切配合,要互相尊重,以形成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2循证医院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循证医院管理的证据颇具新颖性,且往往是借助于互联网手段进行证据的广泛搜集,因此更具系统性。此外,循证医院管理的中心和终点始终是广大患者,其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为本,并始终追求良好的医患关系。但是在循证医院管理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

2.1决策环境的竞争性和复杂性

一般而言,管理者的决策主要是包括决策的提出、决策的讨论以及决策的确定等环节,因此,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决策的结果。在各个医院的管理层中,不同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此外,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全面地考虑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常见的包括医院长远利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等因素。

2.2制度的滞后性

如前文所述,以人为本是循证医院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医患双赢,也即既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要兼顾医院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循证医院管理中必须坚持决策的科学性,要始终坚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医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相关卫生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是制定各项决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一些政策法规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所以难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继续推进医疗改革,特别是要注重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增强其实用性。

2.3证据的可及性

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范文6

一、新医改背景下做好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医改精神要求医院从纯福利型转变为体现政府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公立医院以非盈利为目的,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福利性、公益性的医疗服务,体现社会和政府赋予的使命。因此,就需要党务工作者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明确责任,充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医改精神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同时,新医改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这就需要医院党务工作者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扬敬业奉献精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仁心仁术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新医改背景下做好党务工作的思考

当前,医院党务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医改背景下,做好医院党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找准定位,完善机制。在新医改背景下,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发挥党组织在医院整体工作中的政治保障能力,加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医院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积极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党务工作服从服务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服从服务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从服务于临床科室的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广大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大局,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务,抓好党务促发展。医院党政班子成员可通过重任分担、交叉管理、双向参与等形式,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使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地促进医院党务工作的发展。

完善和创新医院党建、党务管理机制。这是医院党委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点。医院党委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科学有效、激励和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其次,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起抓,创造性地开展干部人才工作,建立多渠道、多视角发现和任用干部人才的用人机制,建立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成才创业环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最后,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党务工作责任制,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班子”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务干部抓落实、层层有责任的工作机制。推行党务工作目标管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基层党务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强化自身,提高能力。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务工作的成效,因此医院党组织要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培养与培训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把加强党务工作者的理论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根本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务工作者把学习理论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研究解决医院当前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转化为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转化为破解医院发展难题的具体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理论武装的实效。真正使党务工作者做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三,内容形式,改革创新。新医改背景下的党务工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党务工作者要围绕新医改精神贯彻落实、核心制度的建设、责任制医疗护理的设施、医患关系的处理、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等医务人员关心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工作实践中与他们交心,摸准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鼓励医务人员脚踏实地干好工作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始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党务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