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例6篇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转型期;应用技术大学;精品课建设

十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改革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期。为了扭转我国学术型大学比重过高,应用技术型大学比重过小的教育结构失衡局面,针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无门的现实难题,2013年6月我国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该联盟的成员单位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促进联盟成员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

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的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展开。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统计信息,截止2011年, 我国本科院校的部级、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数量分别为2582门,5648门,6003门和1门学校推荐课程,总计14234门;而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应数量分别为1041门, 2636门, 2166门,总计5843门。[1]

高校开展精品课建设,必修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基于学科的发展特点,针对现有的教学对象,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实践特色创新之路。精品课建设的内涵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是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锤炼教艺,实现自我突破,获得较大发展的过程;其次,它是增进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创造优质教学效果的过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精品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即要与学术型的高校相区别,专业课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以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精品课“俄罗斯概况”的迫切性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的信息,我国俄语学科部级精品课为6门,省级精品课6门,校级精品课7门,总计19门。俄罗斯概况课不在其列。然而,俄罗斯概况课的重要性对于学习、从事俄语的人不言而喻。俄罗斯概况课是我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之一,目的是要求学生对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习俗、外交等基本状况和国情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它的知识内容涉及语言对象国的很多领域,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因此,建设俄罗斯概括精品课是俄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概况课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体系,但是作为一门实用性超强的学科,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跟随信息更新的步伐,陈旧的知识与现实国情出现脱节。过去的语言讲授式、以一本教材为纲的方法在被许多教师运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传统知识和当下内容不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矛盾严重,学生知识面狭窄和专业综合技能要求很高等缺点。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组合式的教学方法是构建立体型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俄罗斯概况课程体系。

三、构建俄罗斯概况课精品课的路径

1.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构建起以“媒网”结合,完备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的基础教学平台。这里所说的“媒网”结合,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任务式、互动式和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共同构成的立体式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旨在构建一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加强课件建设,注重直观式教学法的导入和应用,注重任务式教学与活动教学环节的建设。制作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的“俄罗斯概况”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图片、音频、视频、文字资料等以灵活,实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在师生充分地互动中完成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展示的多媒体资料需要更鲜活,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获得学生的共鸣。然而,目前教师由于精力、公共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等原因,展示的多媒体资料往往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感觉,而不能唤起学习兴趣。这一点,需要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2)网络化教学。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任课教师可以随时修改教案、更新教学内容。网站还应该设置师生交流BBS平台,加强教师、网站、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对俄罗斯概况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适时动态更新。网络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内网的强大功能,除授课外的其他教学工作都通过网络来实现,例如向学生提供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课件、教学日历、教学扩展资料、复习提纲、参考资料等,设置国情知识讲解、问题与测试、与俄罗斯著名站点连接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2]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以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在该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打造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精品课建设也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陈旧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发展的桎梏。精品课建设要求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精品课的构建过程中树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3]牢记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2)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大批青年教师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过教学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因此教学和科研能力亟待提升。由于精品课的构建过程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所有参与精品课建设的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审慎对待自身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提升科研水平

教师在大量的教学活动中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独特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源于教学活动并为教学活动服务的科研。精品课本身就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教师要不断深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凝练科研方向,提升研究水平。教师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科研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是高校积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同时,科研成果必须进行推广使用,才能更广泛更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3.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根据高校俄语专业的传统,“俄罗斯概况”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考核内容都是客观知识点的记忆,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书面考核对于知识覆盖面极广的俄罗斯概括课来说无法考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考核面过窄,导致学生看重卷面分数、忽视学习过程,重视背诵知识点、忽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主张期末考试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俄罗斯概况课应该将过程教学管理和期末考评结合起来。任课教师应严格考勤、课上主动参与、课下延伸学习、期末考试四个层面的课程考核新体系,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评定能力的不科学的考评方式。

1)重视过程能力,过程管理成绩占总成绩的40%

过程管理成绩(100分)=出勤(20分)+课堂表现(40分)+课外延伸学习(20分)+完成作业情况(20分)。

出勤:由于俄罗斯概况课课时少,每周2-4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严格记载。

课堂表现:该门课程授课内容丰富,学生的能力可以在改门课程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积累,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每次上课都要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对于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记载。

课外延伸学习:通过俄罗斯概况精品课网站,给学生布置课外延伸学习的作业,包括当次课的基本知识点,重难点,相关的扩展资料等,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下学习情况,便于考核。

作业:教师在当次课结束前布置口头作业,下次课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检查,对完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记载。

2)实行上机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鉴于俄罗斯概况课的特殊性,该门课程采取上机的方式进行考评,这样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用于考核中,这样多样化的题型设置和考核方式可以被视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考试方式的全新突破,大胆尝试。它的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加全方位。

四、精品课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精品课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随意“跟风”,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构建精品课需要妥善处理两对现实矛盾,即受条件的限制,青年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水平难以提升,科研能力的相对滞后制约课程发展的现实。

3.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精品课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精品课建成后,还需要不断的后续更新,这就要求教学团队不能间断对精品课的建设。

4.精品课的建设不是个人行为,需要教学团队通力合作。需要建立权责明确,积极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2] 刘娟.精品课建设――俄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综合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个案.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第4期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301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力实现着“中国梦”。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与此形势相适应,光荣地肩负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筑梦人”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必须努力构建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构建高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可采用以下五个策略。

一、高效的课前准备是教学的前提

要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首要条件。课前准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合作备课

所谓合作备课,就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分,将其划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安排给相应的教师,让教师根据任务进行备课,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以得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教案。合作备课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备课质量。

2.小组集体讨论

这种备课方法一般都是以课程安排的实际需要为依据,组织教师对某一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继而总结出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这样就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侧重点的讲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集体专项讨论

这种备课方法就是学校的教务组安排一个时间,将教师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将教师的讨论意见进行整理,形成教学方案。如此,就能够使教学方案变得更具代表性,所概括的知识也更加全面。

4.个性化教学研究

这种备课方法就是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以及班级学习氛围的不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精心的课堂导入是教学的良方

有效的教学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导入,例如用故事、音乐的方式来进行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使教学导入生动有趣,导入的材料便不能过于抽象,应该具有真实性,能够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大胆创新。

三、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有效性有巨大的影响,若学生不愿意去学习,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基础,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予以关注,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此外,教师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以改变单一枯燥的传统课堂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如教师在讲助人为乐这方面内容时,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助人为乐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对主人公的表现进行评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将课程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即可。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说教模式更具说服力,更能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四、精彩的社会实践是教学的升华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W中,实践性是其突出特点。例如,江苏省所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较好的课外作业形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印证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五、及时的复习是教学的保障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3

1、 强化精品课程教育的意识

精品课程指的是以当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条件、通过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建设的课程体系[3]。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教学理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精品课程的意识则决定课程教学的结果和产生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意识,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目标、内容以及方式,通过系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2、 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1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关键,也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我课程小组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其中拥有教师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1人,教师队伍的年龄架构分布非常合理,平均在39岁,其中大部分的教师理论教学经验超过8年,课程小组中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与课程开讲。基于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以及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

2.2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也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4]。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二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两方面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影像学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当前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逐渐成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影像不但能够显示出宏观的生理结构,还能够指示分子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过去的形态观测发展到功能的观测,由之前的诊断进步到治疗。在本校,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内容放在:医学影像学的总论,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疾病诊断。

2.3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总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影像学课程最为注重的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课程小组基于教学理论,配合各种参观教学、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丰富资料储备,建设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使用多媒体设备实施集中讲课,辅以实践操作的演示,有目的的教会学生临床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新技术相关理论;实践教学采用见习和实习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在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读片、参观设备以及学习教师的实际操作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掌握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而后者则是指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对影像学实施读片诊断、实际操作和检查以及书写临床诊断报告书等,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不论是见习还是实习,都应当重视对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分析的教学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水平。

2.4成立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评价一定突出体现精品课程的变革与教学研究活动,强调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该得到体现。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调课程的特殊性。教师要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流程,积极讨论和探索问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制定的学生的评价内容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投入一定的热情和经历,着装和谈吐是否得体;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维护教学活动的秩序;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与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一致;授课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够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善于引导学生,利用问题和其他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够掌握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

2.5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相结合

医学影像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着各个学科的内容,尤其是医学学科和理工科,完整的医学影像学拥有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以及医学影像工程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医学生进行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训,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以及相关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使用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敢于创新和批判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医学影像学的工作,顺应学科的发展而进步。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4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精品教学资源创新基本模型的构建,离不开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四要素:教师、教学知识、过程管理和信息技术支持。其中,教师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学知识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客体;过程是教学知识交流创新的途径;信息技术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在理清四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管理的重要关键环节(知识习得、分享、整合、存储、创新),建构出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管理的基本模型。该基本模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和四项主要促动因素。具体见图1:

一、五个基本环节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模型包含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反思教学问题”“群体阅读”“课堂实践”“总结与提炼”“教学实践与反思”。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这五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反思教学问题出发,分析并明确教师对教学知识的需求。然后通过群体阅读方式,获取教学知识。再通过课堂实践中应用及领悟教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并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反思和总结其中的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的经验、诀窍等,提炼并生成新观点,进而产生新的教学知识;最后再迁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转变教学行为,内化教学知识,并成为教师知识系统的一部分。上一轮探求结束后,将促进下一轮的教学知识探求,不断螺旋上升,促使教学知识不断的共享与创新。

(一)反思教学问题

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找并确定现阶段教师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教师教学问题所在就是教师教学知识缺失的地方。找到阅读教学问题的根源后,便找到了研讨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寻求与分享老师所需的教学知识。

(二)群体阅读

当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阅读。我们通过教师群体阅读的方式来补充教师的教学知识的缺失。群体阅读指的是组织者从问题出发,根据教师的需求而开展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的互动阅读交流活动。教师把群体阅读与个人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分享与传递个人的理解与思考。这种“理解与思考”实现了教师价值观念、个人实践知识的转化与更新。

(三)课堂实践

群体阅读在于获取需要的教学知识。如何应用及发挥教学知识的价值,需要课堂实践,教师们通过群体阅读,获取了新的阅读教学知识后,便尝试应用在课堂上引导教师应用教学知识。通过课堂实践,老师们才会有如此多的体会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理解和领悟教学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渐转化成个人的教学知识的过程。这是实现教师教学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

(四)总结与提炼

经过课堂实践后所产生出来的教学知识,是零碎的,杂乱的,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统整,才便于教师对这些教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精品教学资源管理不应只停留在获取和应用所获得的教学知识上,而应更深入去思考和总结,进而产生新的想法,或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或提炼出新的有效教学策略等课程建设成果,这是精品资源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其价值体现。

(五)教学实践与反思

通过老师应用和团队所产生的教学知识,进一步领悟和内化,进而转化为个人知识。同时,团队成员间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批判。因为只有进行深入的反思、批判与重构,教师才能创生出对教育问题深刻而富有个性的见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W问题,以及促进教学知识的持续创新。

二、四项促动因素

精品教学资源创新四项主要促动因素包括群体对话、信息技术、互动场和学习型组织。

要实现对精品教学资源的创新,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活动空间中,通过对话交流产生知识,然后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让教师与知识之间产生联结,再利用分享的组织文化加速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并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促进教师持续地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价值增值,提升教师素质和组织的竞争力。

(一)群体对话

教师是教学知识的载体,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主体。教师优质的隐性知识能否有效提取,教学知识能否得到共享与创造,实现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均的转移,依赖于教师间的对话与互动。因此,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群体对话,才能有效地推动知识共享到知识创新的迈进。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职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基本模型探析

(二)互动场

著名的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场”的概念。“场”就是一个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他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忽略“场”的建设。

互动场是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的“场所”,是教师教学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空间。教学精品资源创新中,组织者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有利于教学知识传递的“知识场”,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或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场”,才能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知识共享和创造的平台。可以说,没有“互动场”,教学精品资源创新无法进行。给教师创设了各种教研的“场”,如实地集体备课、网络集备、课堂教学观摩、网上论坛等,逐步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智慧生成”的教研活动机制。由此可见,教研活动,就是给教师创造各种各样对话互动的“场”,使教师知识流动起来,并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造。

(三)信息技术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精品教学资源创新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教师个人层面,其二就是组织层面。我们从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管理系统平台架构与教师知识管理的工具两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1.精品教学资源知识创新的管理系统平台结构

我们以通信工程概预算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例,建设该专业的精品教学资源创新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团队、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更新与共享、实训条件、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等。教师对各个模块信息进行管理、更新操作,学生根据各个模块进行学习,能对相关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虚拟的研讨空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QQ等。具体如图2 所示。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 会计学科; 精品课程; 实践课程; 实验条件; 案例分析

会计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也必须与会计学科培养人才的定位相适应,充分体现重视具体操作能力的思想。但目前会计学科精品课程的实践环节建设相对薄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要有一个定位准确的建设目标。具体而言,精品课程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前沿性,能够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和科技成果,要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能体现课程发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灵活使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多元化的系列精品教材;建立现代化的网络教学环境,完善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具有科学的教学管理与组织机制。

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强化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精品课程不仅要站在学科的理论领域前沿,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是影响会计学科精品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自从2003年国家决定推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工程以来,各高等院校对此做出了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会计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在各类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得到了高度重视。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会计学科已经有11门课程通过评审,成为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其中,部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处于领先位置。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实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正在逐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目前,精品课程建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精品课程被建设成“迎评”工程,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无论是申报材料还是网络平台都体现了创新理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体现精品课程应有的价值。这一问题在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实践环节薄弱,实验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不够规范,没有确定的课时比例,缺乏规范的专用教材,实验工具比较简单化。缺少实践特色的精品课程对会计学科而言,显然是不容回避的缺陷,所以,完善实践教学是提高会计学科精品课程质量的核心环节之一。

三、关于强化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实践环节建设的建议

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不仅能够满足基本教学要求,而且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主讲教师应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根据会计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发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和案例教学数据库,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1.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理论与实践并重,重在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水平,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对于非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在讲授内容和方法上也充分考虑他们的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完成不同的教育目标,会计学科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其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的培养、训练。

2.实践教学条件要满足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

第一,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结构合理,满足工作需要。应设有专门的会计教学综合实验室,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实验的教师应由从事教学的教师担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尽职尽责地进行实验室的全面管理,而且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承担某些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转贴于

第二,规范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而言,实验教学的学时应占教学总学时的30%以上。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实验室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会计教学实验活动,这对于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实验设备要满足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实验的内容能够紧密结合会计改革的实际,实验内容先进。

3.大力开发综合性、创造性和研究型实验:

为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务,可以在校内安排实验,实验的方式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和网上模拟实验两种方式。手工模拟实验主要在实验室中完成,由于手工模拟实验有时会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设计“会计网上模拟实验”课件。网上模拟实验不仅可以解决手工实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而且实验内容可以随意组合、实验过程中计时考核和计分考核相结合,还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这种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研究型实验。

为了使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相关工作有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学习,聘请实务界的专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发现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之间的差异,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东北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原理》精品课程为例,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院与大连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诚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成立资产评估实验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资产评估事务所实习,使他们学以致用。灵活多样的实践课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鼓励任课教师参与资产评估咨询,接触更多的实践工作,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业务水平。

(二)实践性课程的具体形式

1.灵活多样的实验课程:

随着会计学科教学方法的发展,模拟实验将成为会计实践课程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的具体方式是:按照会计学科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不同单元,在每单元结束后设置相关内容的实验课,及时将教学内容同业务实践联系起来,避免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脱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零时差”和“零距离”。

2.实地学习:

为了使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有更直观的认识,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基地和相关单位进行参观,并与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以便发现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间的差异,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条件允许时,为学生创造机会直接参与会计实践工作,让学生获得会计实践的切身感受。

3.期末案例分析与实验: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课程所在学期期末,可以在校内安排期末案例分析与实验。期末案例分析与实验在总结学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并进行模拟实验。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主讲教师收集和编写的案例为素材,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并将理论分析的结论与经济现实进行对照,从而增强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应届毕业生直接派往实习单位参与会计实际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会会计实务操作,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二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会计循环的模拟操作,以会计手工操作实验教材为基础,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会计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手工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电算化业务模拟实验。

总之,会计学科精品课程应体现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不同性质的高校存在着培养目标和学科结构的差异,所以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也应该因校、因课制宜,采取灵活的形式,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真正提高会计学科精品课程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柳萍.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宁德师专学报,2006(8).

[2] 董晓平.基础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7).

[3] 王芝庆.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三江学院学报,2007(5).

精品课程活动总结范文6

首先,强调美术与文学、历史、音乐、德育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国画时,我告诉学生古代文学作品写作的角度和方法与国画绘画艺术的创作与表达是不可分割的,“书中有画,画中要诗”几乎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的特别喜好,成为了中国美术的独特追求,几乎唐朝的诗里面,每首都是一副生动的生活场景图。引导孩子们从美术的角度欣赏古诗词。当然,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

其次,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树立成功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不总是“照猫画虎”,对优秀的习作不吝表扬,有条件尽量到大自然去观察、去欣赏、去想象,实践证明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美术欣赏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应该特别重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毕竟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美的“鉴赏者”。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欣赏,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欲望及对美的追求。同时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青少年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我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艺术意象的资料,有时甚至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课堂上鼓励大胆发言讨论质疑,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新知,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最后,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激发和维持美术学习兴趣。比如在指导学生赏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我给大家播放了纪录片《山里的日子》,这部片子用镜头语言记录当初因作者创作《父亲》而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小山村,展示了一幅20世纪末中国大巴山农村的乡居生活画卷,对理解《父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内涵很有助益;在条件许可下,我觉得还应该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电脑软件设计美术作品,并大胆在网络上交流探讨,从而开阔视野,提高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总之,要真正推行美术素质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而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上接第84页)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

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声音响亮,精神饱满,由此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自强不息,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勤奋学习。

5.音乐陶冶法

前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思想品德课运用音乐结尾,不仅能增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主题鲜明的歌曲还能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例如,在讲完九年级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以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结尾。“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睛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优美的歌词和旋律激荡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情绪很快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学生因歌曲而共鸣,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难和挫折,美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由此教学内容也因歌曲而得以升华。音乐结尾,余味深长,潜移默化。

6.解疑质疑法

这一方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解疑,即解答学生在课前或课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前预习或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疑问,而整个教学过程的解惑相对较为分散,因此教师在结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所遇问题逐一列出,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系统地回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解疑的过程可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第二,质疑,即启示学生联系所学内容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质疑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有些人认为在结课过程中质疑不切实际,质疑了又如何解疑呢?其实学习是一个过程,质疑并不是简单地为了一个答案,更多地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黄宗羲曾说过:“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一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仅凭一节课就讲透所有的知识,解答所有的问题,结课过程中的质疑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启学生的好问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以上谈到的结课方法以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巩固练习法,即教师抓住重点和关键性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习题进行知识回顾,从而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达到理性的升华;设置悬念法,即在结课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结束教学,并提出下一课的联系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前后课时相互联系形成整体;此外,还有信息反馈法、社会调查法、小品演示法等。

三、对于结课的反思

结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方法科学,顺理成章,做到灵活运用,不可牵强附会。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结课过程应注意有明确的目的。结课不仅是对一堂课所授知识的概括总结,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不断探究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陶冶学生的心灵,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