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例6篇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1

[关键词] 滇西北地区;永胜县;精品农庄;经营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B

云南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资源条件,这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高原特色农业新兴发展道路。永胜县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中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衔接处,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金沙江中段,在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中,永胜县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永胜县发展精品农庄的思路正是对云南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精品农庄的建设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现阶段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农庄发展的模式

(一)国外农庄经济的发展

国外农庄经济发展的时间较早,大约在12世纪的欧洲,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分工的深化,庄园农业开始出现。这些庄园按市场化原则,集中管理、自主经营,改变了过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态,为现代庄园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中期,现代意义上的成熟的庄园农业才开始在美国、荷兰等经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成熟的现代庄园。国外农庄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要目的的示范农场;二是以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主题的观光农场;三是向青年学生提供农业认知、体验等方面的教学服务的教育农场。

(二)国内农庄发展模式

我国最早的庄园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福建一带,以种植当地热带特色水果为主,真正的兴起是源于革命老区左权县。目前,涌现出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农业庄园。就经营范围而言,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庄园,如采摘园、花卉园、药材园等;二是开发型庄园,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三是以公司+农户形式组建的庄园。

二、永胜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基础

永胜县充分发挥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效特色引领永胜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一是农业与旅游结合。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将农业和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既推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促进了永胜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还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二是农业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投资重点和招商亮点的产业。外地企业纷纷抢滩永胜投资农业,永胜本地原来经营房地产、煤炭等企业也纷纷转向农业,投资农业;三是高原药材成为新产业。2015年,药材种植面积达5.5万亩,约占全市药材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均亩产达7000元左右,效益可比性较高。2015年,全县优质粮食面积达10万亩、冬早蔬菜面积达7万亩、特色生物产业基地面积达20.42万亩、生态产业发展面积100万亩;烟叶产量突破18万担,螺旋藻年产量达900吨。至2015年底,全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占丽江市的34%。全县龙头企业固定资产11.76亿元,销售收入17.75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4家,出口创汇1898.6万美元。

三、永胜县精品农庄发展现状

永胜县辖5镇10乡、147个村(居)委会、1366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39.6万元,乡村人口36.9万元,耕地45.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80.5万亩,粮食播种56.7万亩,粮食产量17.4万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丽江市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永胜县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优势,在成功打造程海保尔养生精品庄园、中源百菌园两个市级庄园的基础上,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六有”标准积极培育丽江三川循环农业生态庄园、金沙江太阳谷生态庄园、丽江安盛高原生态庄园。

第一是程海保尔养生精品庄园。其立足永胜程海天然螺旋藻资源和品牌优势,提出了年产1500吨程海螺旋藻技改扩建项目。保尔庄园努力打造一个集螺旋藻养殖生产、科技研发、产品营销、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吃住娱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其规划建设以一园、一道、一滨、一带、一站为主,以一店、一所、一餐、一购、一娱为辅的大型精品农庄。

第二是中源百菌园高原特色农业精品农庄。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700万元,是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近年来产量的大幅减少,市场价格逐年升高,中源百菌园高原特色农业精品农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发展中,把食用菌_发同农业观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食用菌生产精品庄园。

四、永胜县精品农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除程海保尔养生精品庄园、中源百菌园两个市级庄园外,永胜县精品农庄的经济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型农庄经济规模相比,差距较大。由于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很难实现种植、加工、旅游等综合开发,很难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产业链、生态链的延伸。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小规模的农庄经济很难准确应对、预测市场未来的变化,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就严重制约了农庄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很难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能力有限。

(二)资金匮乏,投入普遍不足

农业生产具有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不高等特点,极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加上绝大多数农庄以个人或家庭经营为主,很难从银行贷款,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而政府扶持不足,使农庄经济普遍存在资金匮乏,投入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农庄扩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多元化经营和产品的深加工只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许多农庄仍然是传统的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家族式管理,缺乏长远规划,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些农庄甚至连财务制度、核算制度、激励机制等基本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严重制约了农庄经济的发展潜力,很难与市场有很好的对接,不利于农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四)经营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除少数几个较大型农庄外,很多农庄经营内容基本以观光休闲的“农家乐”形式为主,没有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相互之间模仿、同|化现象严重。这样的经营模式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永胜县精品农庄发展模式创新及对策

(一)采用“公司+农庄”的生产经营模式

“公司+农庄”的经营模式是按照“市场主导、公司运作、农庄自主、农户自愿”的思路,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支付租金后,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组建农庄,将分散的地块、农户整合起来,公司向各个农庄提供生产经营所需的一体化服务及相应的技术设备,农庄承租人可在农庄内进行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娱乐等基本公共服务用地建设及规划。

“公司+农庄”的经营模式是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效率。

(二)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庄经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应充分认识到其战略地位,而不能仅仅作为农民增收的旅游业来发展。故政府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在土地流转、人才流动、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农庄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争取和兑现各项惠农、利农政策;同时,要加大金融服务农村发展的力度,多渠道引进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庄信贷、担保抵押等方面有所创新,切实解决农庄资金匮乏、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要积极推进“本草贷”、“林果贷”、“特色养殖贷”等金融产品,解决精品农庄发展融资难、融资小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二是要尽快制定和出台与品牌、规模、效益和税收相挂钩的财政贴息机制政策;三是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出台精品农庄发展税收、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

(三)加强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经营内容

要激发农庄经济的活力,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进一步明确农庄经济组织或个人的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农庄经济组织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按照“走出去”的思路,积极到农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考查观摩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措施,积极创新农庄经营内容,加大科技投入,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在精品农庄建设方面走出新的路子。

(四)建立示范精品农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针对目前精品农庄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辐射功能不足的问题,政府应重点扶持有竞争力的精品农庄,在招商引资、税收、人才流动、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使其发展为园区的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从而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对全县精品农庄的发展起带头示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吕伟斌,梁仕云,肖安宝.论现代农庄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10)

[2]吕伟斌,蒙绍荣,曹玉娟.论“公司+农庄”现代农庄经济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12)

[3]贾红海,袁秀芸.滇西北地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以丽江市永胜县为例[J].中国商贸,2014(3)

[4]曹加鸿,李世杰.永胜县三川镇清泉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2(4)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2

关键词:精品专业特征及内涵 农广校专业建设经验 推进专业建设措施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精品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进学校发展,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服务至关重要。

一、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

(一)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

精品专业指建立在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水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的优质专业。精品专业也可称为“亮点”专业。精品专业是教学稳定性和创建品牌的基本保障,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农广校的学员中2/3多是农民学员,因此涉农专业应是我们农广校精品专业的建设方向,

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专业的前瞻性、实用性、特色性和示范性等方面:

1.精品专业的前瞻性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创新导向功能。精品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预期和趋势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调整。精品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是建设精品专业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成为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的驱动力量和智力保障。

2.精品专业的实用性精品专业的实用性区别于学科专业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主要体现为“实用专业”,更加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迁移性。

3.精品专业的特色性精品专业必须具有独特的区别于一般专业的鲜明特色。所谓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的持续创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毕业学员则是推动精品专业特色建设良性循环的主要力量。

4.精品专业的示范性精品专业建设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示范能力提升为目标。因此,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涉农精品专业建设应体现在精品专业毕业学员是否是科学文化素质高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带头人,是否能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民。

(二)精品专业的内涵

精品专业的内涵关键是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是否高度一致:是否具有符合实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是否具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否具有保障教学质量要求的管理模式等。

1.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精品专业的基础,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全局性的影响。

2.与培养目标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精品专业的核心,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内容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3.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多次实践和探索。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精品专业的支撑,对学生进行答疑、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等,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培养目标。

二、农广校专业建设成效、经验和问题

(一)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效

农广校专业建设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从1981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尝试建设中等农学专业。1981年。中央农广校举办了第一期农学基础班,开设四门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农业基础课程,开始探索中等农学专业建设,1983年。教育部“原则同意给予农广校中专学历”。第二阶段是逐渐完善阶段,从1984年至1987年。1984年,中央农广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考试考核和办学组织管理,开办了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淡水养殖四个中等专业,并印发了教学计划。至1987年,共建设完善了10个专业。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1988年至2005年。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下发《关于改革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管理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中央农广校“积极为地方学校提供教学服务,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开设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的专业或课程”等,省级校“结合本地实际选开中央农广校开设的课程或专业,自办本地所需的其它专业”,即从1988年起,省级校开始自办本地所需的专业,农广校体系专业建设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体系共开专业近260多个。第四阶段是重点专业建设阶段,从2006年至今。2006年,农业部以农广校体系为依托,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根据“百万中专生计划”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广校体系逐步开始突出农业特色,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进行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广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如现代多树综合管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农村党建等专业,均是农广校独创的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的专业。二是积累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农广校积累的优质资源,文字教材近千种,声像教材近千小时,多媒体网络课程也建设了几十门。这些教学资源是专门针对农村成人教育开发的,具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特点,体现了前瞻性、特色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央校建设了专家级兼职教师师资库,各行各业专家近500人。这些专家为农广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国农广校体系建立了近10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保障了农广校教学辅导、实践实习的顺利开展。四是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按全面培养人才的要求,将课堂由教室转向与实践基地结合,学以致用,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通过全岗位的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基层农广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纷纷与企业联合,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培养模式等。截至2009年。农广校体系共培养中等学历教育学生400多万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经验

农广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的做法,如建设特色专业。科学统筹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专兼职教师,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

1.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特色专业农广校是行业办学,是农业部门主管的学校,在专业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市场导向办学的原则,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发展现代种植、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开设专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专业建设规划,逐步建设特色专业。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完善。

2.制定论证教学计划,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组织专家根据前瞻性、实用性和特色性的原则,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完成后,组织该专业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中央校指导教师、省级校及基层校有关人员召开论证会,论证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计划修改完善。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根据专业特色,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农广校的远程教学、技能培养、创业指导等特点。

3.突显远程教育特色,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确定教学计划后。组织知名专家建设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每一门课程配备文字教材、声像教材、教学辅导大纲和自测题等。部分课程建设了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审核,保证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农广校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如上所述,专业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广,从专业设置的论证到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到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必须有针对性,突出农业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的自身特点和亮点。目前。一些农广校的管理层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思维,专业设置主要沿袭普通职业教育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属性相对淡化、弱化,有的把农广校中职专业建设等同于普通中专或普通本科的学科建设,盲目套用普通学校学科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忽略了保持和充分发挥农广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精品专业建设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2.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亮点不突出 目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多在100个以上,在众多专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各专业的建设平均摆布力量,而对精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导致精品专业的亮点不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对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和提升力度不够,使耗费多年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的传统优势专业不同程度消弱。而新开专业往律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导致新开专业往往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推进精品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分析,总结农广校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农广校已取得的专业建设成效和经验基础上。按照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改造已有专业,开发建设精品专业。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指导示范,明确精品专业设置要求 中央农广校要加强专业建设管理,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地方专业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制度,做好专业建设论证相中报实施工作,及时设置新专业,建设、改造旧专业。并定期跟踪管理已开设的专业。在新增专业时,要确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需求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着眼未来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特色。通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贮备并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有一定影响、对其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模式等方面提供指导、示范和借鉴的精品专业。通过建设精品专业为其它专业建设提供成功的案例,其中精品专业配套的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备和其它资源的共享,将带动其它专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引导和带动全国农广校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扩大办学容量。同时,要鼓励扶持各地农广校发展具有一定需求前景的有地方特色的自开专业。

在精品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专业是农广校中职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因此,农广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时反映国家产业政策,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二是必须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广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且要紧贴市场的发展,认真研究人才市场,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并努力开展“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通过科学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来保证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的依据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部署。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若干年的过程,人、财、物等投入都较大,因此,必须先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学校也不能轻易地停办一个专业,否则,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2.突出重点,加大精品专业投入力度 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专业。日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达100多个,在众多专业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专业的精品建设,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特色。

对于精品专业的设置,除要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外,还要加大投入,在建设经费上,应该给予优惠和倾斜。通过重点建设,原则上使每个精品专业都建设3~5门精品课程,成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优质课程资源: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每个专业制作5~10门在线课程或质量优良的录像光盘:鼓励基层学校建设拥有设备较为齐全、能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满足上岗训练要求的综合实训基地。

3.整合资源、加强精品专业的实践教学 农广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充分挖掘和依靠农广校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提 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抢抓国家重视“三农”、重视教育的机遇,争取加大投资支持。加强实验室、实验场建设,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根据实践内容的要求,在需要和可能的原则下,确立实践场所,建设不同的技能训练基地。

四、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为案例的精品专业建设

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从建校初始到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广校始终将种植业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和示范,2006年将种植专业名称更名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下面就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阐述精品专业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具有全面素质和种植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基层种植业生产操作、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宽专业、活模块的能力培养模式,将培养的人才定位于种植业生产、推广、管理和服务领域,以作物加工贮藏和生产管理作为活动模块的拓展内容。二是探索教学改革。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将种植技术内容放在重点位置,提高学员的种植生产能力。三是倡导综合素质教育。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人才、人文、身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教育、安排了科学发展观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和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树立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即转变为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念,提倡重能力、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分为农作物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中药材生产技术五个专业方向。脱产班总学时数为297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50,技能学时132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4%;业余班为25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530,技能学时105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1%。本专业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员自主学习,组织学员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等,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农闲进行面授辅导等集中教学活动,要求每年辅导时间不低于30天,达到了农广校教学管理规定要求。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3

(1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针对湖北农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湖北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加工产品附加值;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农庄经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

关键词 :湖北农业;发展对策;具体建议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02

*基金项目: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BXY2013003)

作者简介:钟炎君(1982-),男,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长江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4-11-10

0 引言

湖北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猪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其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效,但仍然还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湖北农业务必因地制宜地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推动湖北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1.1 稳定壮大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

稳定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是湖北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要求,也是湖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湖北要壮大发展粮食优势产业,水稻以江汉平原与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产区、鄂中丘陵与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产业带、鄂东北优质粳稻产区为重点,小麦以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产区、江汉平原与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产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等措施,稳步推进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调整粮、棉、油种植结构,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补贴和收购价保护等支持政策。油菜要以提高优质产品素质、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产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以“两江”流域双低油菜生产为主体,以培植油菜籽加工业和油菜种子产业为“两翼”,充分发挥湖北双低油菜生产优势,做大做强油菜加工和种子产业,促进双低油菜产业做大做强。

1.2 大力发展小龙虾、河蟹、鱼类等特色优势水产业

近年来,水产业已发展成为湖北第三大农业产业支柱,要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一是通过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武昌鱼、小龙虾、黄鳝、河蟹、黄颡、斑点叉尾鮰、龟鳖、泥鳅、鳜鱼等重点名特优新水产品,努力提高水产品经济效益;二是集中整合全省水产资源,全力打造“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和“梁子湖”大闸蟹等代表性的名优精品水产品,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区域化的大宗水产品产销模式,形成湖北水产品市场优势;三是加快转变水产品加工方式,加长加粗产业化链条,大力培育水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充分运用水产科学创新技术,普及水产品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提高大宗水产品产量;五是利用自然水产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垂钓等休闲渔业,以提升特色优势水产品的发展空间。

1.3 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作物产业

一是调整优化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结构,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充分发挥主导品种的品质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和开发新品种,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二是扶持产区下大力气建设满足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要求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做好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的对接工作,突显产业融合,确保规模建设效益;三是深入开展果、茶、桑、药等特色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开发适销对路的高档次、高品质的特色优势产品,努力提升利用率,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四是实施品牌整合、品牌打造战略,既要按区域统一整合“母子品牌”,又要全力打造闻名全国的“公用品牌”,突显湖北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优势。

1.4 大力促进生猪、牛羊、禽类等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湖北的畜牧产业对于其农业的发展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湖北的畜牧产业,就必须改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从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一是优质瘦肉猪和水禽、珍禽以“两江”流域为重点,肉牛以汉江流域、大别山产业带为主,肉羊以清江流域、大别山区域为基地,奶牛以武汉1+8城市圈为中心,肉鸡、蛋鸡、肉鸭、蛋鸭、鹅等禽类产品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湖北产粮大省的饲料资源、水资源、品种资源丰富优势,在稳定提升传统畜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全力推进规模化养殖生产,提升畜牧产品质量,打造畜牧业知名商标品牌;二是加快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生产体系,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畜禽生产与饲料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畜牧产品经济效益。

2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加工产品附加值

2.1 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据统计,2011年湖北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但其中60%为初级产品出口,30%是初加工产品出口,精深加工产品出口仅为10%左右。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制约了湖北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湖北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深精加工产业,培育一批能引领、带动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创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一是在已建成的优质稻米、水产品养殖、优质三元猪养殖、速生林等产业带,优先发展优质水稻、水产品、生猪和纸品等精深加工业;二是在“两江”流域的“双低”油菜籽和棉花产业带,突出发展优质食用油和油脂、纺织服装等精深加工业;三是在梁子湖、洪湖等湖区及清江库区、丹江口库区等水产生态无公害养殖示范产业带,重点发展优势鱼类及蟹虾鳖鳗蛙珠莲等名特优势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四是在鄂北岗地、鄂中丘陵、鄂东弱筋专用等小麦产区,推动发展优质面粉与饲料等精深加工业;五是在鄂西全力支持发展茶叶、烟叶、柑橘、魔芋、蜂蜜、香菇、中药材,鄂东发展板栗、茶叶、苎麻、桂花、蚕丝、楠竹、蜂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2.2 努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总结推广湖北烟草加工产业整合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快推进湖北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的整合,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兼并、参股、收购、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的重组整合、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在国家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大力促进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乳制品、食品、饮料、酿酒、纺织、服装、轻工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农产品价值含量,形成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改变湖北长期以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对外销售与出口的不利局面;三是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实力雄厚与人才技术优势,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工艺和科技创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创新载体,争创名优产品,全面提升湖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民保收、增收、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保障。湖北要探索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3.1 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要整合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务、国土、扶贫等部门的支农项目,形成合力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多条腿走路、多举措并行、多渠道整合”的项目资金整合体系;二是建立财政政策、社会资金的引导机制,利用财政政策和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形成国家、社会、企业、农民四位一体的投入体系,引导社会、企业、农民把更多的资金和劳力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2 引导各方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一是积极筹措各项部级农业开发项目的配套资金,以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项目在湖北实施;二是打破地域、行业、体制的界限,积极开展资金的内引外联,鼓励企业、单位、外商、个人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各类农业投资项目;三是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辐射影响力,完善政府财政贴息制度,引导社会各界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支持农业发展。

3.3 加大政府对农业投入资金的整合力度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市)一级政府,要在现有的投资渠道与职能部门分工的基础上,打造农业资金投入的整合平台,明确职责、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确定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整合捆绑下达,通过对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确保项目建设一批、成功一批,提高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4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农庄经营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湖北农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当前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已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业耕地的分散,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经济效益低,促成了湖北农村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城镇化的推进发展,特别是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与本省二、三产业及城镇的转移,导致在一些地区大量农田、耕地荒废和闲置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使得土地利用效益降低,“三农”问题更为突出。

当前,要解决上述农业发展的瓶颈及其引起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通过土地流转措施,将现有的家庭责任田制度进行重组,实施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用企业化经营管理制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形成土地集约的农庄式经营。

农庄经营仍然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在整体上稳定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同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打破所有制、区域等多种界限,以多元投资为主体组成的承包、租赁、转让、买断等方式,所获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通过建立农村庄园开展种、养、加、销等经济活动。这种实行雇工经营、企业式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将耕地散、规模小、组织化低、产量小等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5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

科技兴农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之一。要实现科技兴农就务必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升接受、应用农业科学成果的能力。

一是政府要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建设农村中小学,做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二是根据湖北农村的现实情况,分区域和文化层次等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广大农民在熟练掌握常规农业技术的同时,接受、应用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科技成果;三是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乡镇宣传、指导农民学习、掌握、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以点带面,提高农民的实践积极性;四是合理设置农技推广普及机构,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突出公益性职能,改善农技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带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科技兴农还要重点推动农村信息化的普及,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县(市)政府要支持、引导当地通信、信息公司或合作伙伴,建立多层次的乡村信息服务站点,提供农业产供销等各种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使农业、农村、农民、市场、社会等多方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对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等问题给予科学的指导与解答;二是多方联合建立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重点覆盖农技、医疗、物流、产业链等相关农业信息,不仅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农产品收购信息和农产品种养导向,还要为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农资销售企业、农技服务企业、物流及其他商品供销企业等,提供精准化的生产经营服务,以全面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炎君.湖北农业发展成效与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4(12)

2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2~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3

3 钟新桥.中国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与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4

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城市人对回归大自然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向往环保生态的生活环境。大城市周边区域以及市区内适合农业生产的空间,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理想场所。青岛农业总体上已进入到现代都市农业时代。即墨毗邻青岛城区,区位优越,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农业有条件逐渐向园区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改变原来即墨农业的“城郊农业”定位,改变其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料的物质方面的单一功能,而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等多方面需求的现代都市农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即墨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不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的新功能,增进产业融合,使现代农业产业服务青岛,融入青岛,成为青岛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区聚集引领发展

近年来,即墨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发展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设施配套等多方面进行了倾斜扶持。特别是最近几年,日光温室、大拱棚、中小拱棚发展较快,设施农业园区不断涌现,让农业项目在园区“抱团”,把园区打造成项目发展的“洼地”,使农业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的设施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近10万亩,成规模的农业园区150多处。即墨市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出口甘蓝生产基地,大姜、华南型黄瓜、食用菌、设施西瓜等种植面积都居青岛市前列。

(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拓宽发展空间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优质果茶等高效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目前,以生态观光、茶果采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村、观光园20余处。全市有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3家,省级旅游强镇3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7家,青岛市星级农家乐12家,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最高可达100万元。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

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实施生态循环战略,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积极推广以生态绿色、节水节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发展蔬菜、果茶等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8个,面积22万亩;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54个。

(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品牌带动促农增收

即墨市以放心菜、放心肉、优质粮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此带动农户发展绿色种植,培育农业品牌。一是品牌农业逐步壮大,形成了以蔬菜和茶叶为代表的品牌农产品聚集区。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创建农业品牌。以品牌为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注册农产品品牌300余个。涌现出“白庙”芋头、“鳌福”绿茶、“金口玉芽”芹菜等青岛十大名特优农产品;“鳌鹤春绿茶”、“大任河粉条”等近百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出灵山韭菜、七级食用菌、华山甜瓜等一批区域性知名农产品。

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现代都市农业还在发展初期阶段,为都市居民提供的休闲、教育、体验等功能还不多,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名特优少,知名度较低,品牌农业发展差距较大。缺乏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品牌。二是园区档次不够高,科技和装备水平一般。缺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品产业,园区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产业链短。三是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意,精品少。缺少让市民在休闲观光过程增进对以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还不够。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有待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和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打造现代都市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即墨市现代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世界眼光谋划,国际标准要求,制定完善发展规划

即墨地域东、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层次,按照“东果茶、西蔬菜、中粮油”的空间布局,整合资源,带动现代都市农业整体突破。东部自然环境多样,交通便利,应结合蓝色硅谷建设,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高档次果、茶种植为主的精品农业,大力开发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生态功能,建设土地集约、技术密集的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农耕休闲文化、果蔬采摘体验、市民租赁农场等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形式,为人们提供优质鲜活的农产品,还可打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西部以大沽河为轴心,重点以发展高端设施农业为突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建设高质量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农业服务业发展。率先建成一批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二)设施农业引领,促进都市农业智能化、高端化,满足市民的物质需求

一是实施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工程,着力打造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引进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先导,切实做到示范一片、带动一方。二是统筹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培育产业特色,突出规模效益。加大园区科技示范作用的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好的政策、好的项目调动各方面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三)创新休闲农业,开拓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领域,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利用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们生活进行有机融合,重点培育农业果蔬采摘体验式旅游、休闲度假等模式的休闲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一是加快推进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民俗历史、乡土民情,通过设施栽培、生态立体种植、特色农业等模式,加强高科技成果集成示范,突出农味,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精品。例如,可利用田横祭海节和鹤山柿子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把即墨两千年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农业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成精品农业旅游品牌。二是发展创意农业提高效益。针对市民求异、求新、求特、求美的消费心理,如可种植五彩辣椒、迷你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以满足其“猎奇”需求。三是积极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挥农业在教育、生态等方面的功能,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节水优质作物品种,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的良好生态,建设成为青岛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高标准打造“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农业精品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产品安全的目标。二是加强品牌营销。发展初期,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扶持,注重通过新媒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以市场促生产,实现由单纯抓生产向抓市场促生产转变,建设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物流网和信息网,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大力营造品牌文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大企业文化的开发力度,对本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各种资源要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利,从更高的视角、更深层次挖掘企业和产品内涵,打造文化农产品,唱响“金口玉芽”芹菜、“鳌福”绿茶、“白庙”芋头等品牌,力争形成品牌优势,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选择一批重点农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吸引资金、激励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引进或培植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对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实施“园区+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以科技带动、订单拉动,大力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推广机械化生产,实现农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三是抱团发展闯市场。把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将“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闯市场”。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5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堡茶产业;共生共赢

2016年5月,国家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产业扶贫不断受到重视,被当做扶贫政策的重头戏。要“唱”好这一出重头戏,必须把握好“精准”和“特色”两个方面。苍梧县种植六堡茶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全国24种名茶,六堡茶之所以被选入全国24种名茶之列,是因为它独有的、特殊的槟榔香味。2013年区划调整后,苍梧县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属于典型山区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95%),是全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全县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村49个,贫困户8721户,贫困人口36968人,应如何因地制宜,建立精准扶贫。应把精准扶贫和苍梧的特色产业――六堡茶产业结合起来,把六堡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加快发展相关的六堡茶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把其作为主打产业的补充,纳入精准扶贫重要部署的内容,发挥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发展六堡茶产业助推扶贫,带动农民增收,探索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切合点,从而两者互为支撑,实现共生共赢。

一、六堡茶产业在助推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1. 六堡茶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经济效益不够高。当前,六堡茶产业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对资金投入、管理水平、发展规模的要求较高,且六堡名镇建设以及六堡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刚起步,要发挥六堡茶促扶贫的效益,需要形成一定规模效应。而且,贫困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

2. 精准扶贫程度不高。当前,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在六堡茶N植的扶持方面仅仅局限于实物性扶贫,以免费发放六堡茶种苗、化肥为主,往往忽略了六堡茶种植技术传授、销售技巧、六堡茶现代化制作工艺培训、六堡茶旅游文化开展等方面的精准扶贫、创新扶贫,六堡茶产业扶贫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贫困村扶贫不够精准、扶贫成效不明显。

3. 贫困户文化整体素质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各贫困村的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仅可以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这种情况越发突出。在贫困村,目前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在全县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农民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企业与贫困户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贫困户想从六堡茶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比较困难。

二、实现六堡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把六堡茶产业项目列入精准扶贫的内容

目前县委、县政府应立足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实际,每年要整合一定量的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基地建设,引导贫困农户发展茶园基地,扩大六堡茶种植,从苍梧县县情出发,着重体现“精准扶贫”的宗旨,抓好扩大基地、提高品质和强化品牌等方面的工作,把六堡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品牌效益,努力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为苍梧县的富民主导产业,更是苍梧县带动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主导产业。可以通过召开六堡茶产业扶贫专题分析会和产业扶贫讲座,重点讲授当前产业扶贫的特点和意义、传播产业扶贫的相关知识,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贫困村经济要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放在首位,以产业发展助贫困户增收,进一步提升扶贫成效。切实落实扶贫政策,出台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贫困户能充分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贫困户种植茶叶的立档建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对茶企、茶农的扶持方式是以奖,扶持标准为种苗基地2000元/亩,新建基地1000元/亩,老茶园改造500元/亩。注重对六堡茶种苗繁育母本园、苗圃基地等的扶持,特别是资金的扶持,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苍梧县仍坚持每年投入奖励扶持资金600万元;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建设,鼓励贫困户栽培无性系良种茶树,财政给予一定的扶贫资金,如茶农新建一亩茶园就可以得到补助资金1000 元;而新建的茶叶龙头企业,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000万元以上,验收合格后即可得到奖励资金10万元。要坚持把六堡茶产业作为富民主业来抓,围绕茶产业实施精准扶贫,抓好茶园基地的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加快附属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贫困农户增收、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新建一亩茶园约需投资6000~8000 元,一般3年开始有收益,产值约6000 元/亩,茶农纯收入可达 3000元左右,茶树具有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茶农实现稳定持续增收并不困难。2013~2015年连续3年,苍梧县每年开发种植六堡茶1000亩,相对连片开发种植六堡茶共3000亩,开发种植过程中把项目基地内的扶贫对象户作为重点,使贫困农户平均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二)因户施策,提高精准度,创新扶贫模式

因户施策,提高精准度。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实现脱贫致富。实施六堡茶产业扶贫,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尊重实际,立足贫困村现有的产业基础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突出“一村一品”的特点;为解决扶贫不精准、扶贫不够长效的难题,要设立专项的扶持基金,发挥引导作用,专门用来发展六堡茶产业,把财政信用担保融资平台搭建起来,充分撬动银行等社会资金来共同扶持、参与产业扶贫。区划调整后,苍梧县要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必须在特色产业(六堡茶)发展上下工夫,通过降低农村小额贷款门槛,增加小额贷款额度,设立六堡茶产业扶持基金,为贫困户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着力破解六堡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组织建设银行、邮政银行分别推出“助保贷”和“互惠贷”等金融产品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可在全县范围内实行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审核合格后可以取得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金额为3万~5万元,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茶产业。创新扶贫模式, 可开展“公司+农户”、小额信贷委托经营、“合作社+农户”、资产出租、党员干部或经济能人带动五种产业发展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以提供苗木、技术服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植六堡茶。为解决贫困户种植管理知识缺乏、资金缺乏的问题,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种植六堡茶时,六堡茶的种植、经营管理可由企业来负责,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种植六堡茶补助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目前,苍梧县贫困户与企业合作模式仅仅是购销关系,还没有形成农户入股或企业支付补助的方式。要鼓励农户采取以土地参股、出租、承包等多种方式,发展连片基地,促进农村土地集中,提高产出效益。各茶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企业采取提供种苗、技术指导,支持茶农发展基地,实行上门收购,设定保护价,实现利益共享。可按种植面积提供1000元/亩的资金扶持,保证不低于市场价回收茶农自产的茶叶,确保农户稳步增收。

(三)加强对贫困户培训,提高素质

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户的系统培训,培训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让贫困户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要加强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与“带头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可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人社、农业、移民、茶叶等部门联合培训贫困农户,举办“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班,从而使贫困农户的发展技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近3年来,累计有41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大部分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就包括3300多名贫困人口。正因为如此,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户逐渐回家办茶园、从事茶业生产;一些贫困农户通过程序获得扶贫小额贴息信贷(3万~5万元)投资茶产业,有的贫困农户则利用农闲时间到茶业企业务工,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仅以茶艺师为例,目前这种人才奇缺,是市场需求最高的,通过培训合格取得证书后的学员成为“香饽饽”,各大茶企抢着要人,开出的月薪基本在3000~6000元之间,使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四)加快示范区六堡茶文化旅游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是2015年自治区公布的18个第二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当中的一个。建设示范区,可以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要着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优质茶叶产品生产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展示平台、4A级农业旅游景区和现代特色茶叶产业园。示范区规划把六堡镇大中村作为中心,核心区面积3200亩,以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村庄和乡镇拓展、辐射,使拓展区面积达到10000亩,辐射区面积达到20000亩,项目建设涉及大中村、六堡村、合口村、理冲村、四柳村、塘平村、山坪村、公平村、不倚村等茶叶专业村,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进一步加快示范区的六堡茶文化旅游开发。据统计,示范区建成后,每亩六堡茶可增收500元;每年可加工毛茶1200吨,产值达1.68亿元。示范区可带动农民增收,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730元,核心区比拓展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23元高11.5%;核心区比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250元高16%;核心区比六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868元高21%。2016年10月苍梧县拿到了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称号,将进一步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六堡茶旅游商品化的开发。

(五)加快产品创新,研发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加快六堡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每个地方产业的发展,靠单一的产品去占领市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在全国各地以及国外不少的企业来看,在打造专业产品的同时拉长相关产业链,以开拓更大的市场。给传统茶产业插上的另一只翅膀是产品创新。六堡茶应当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向现代化的新型食品工业方向发展,开发更多的茶类食品、保健品、茶类化妆品、生活日用品等,如六堡茶饮品(包括瓶装、易拉罐饮品,速溶茶砖、奶茶、茶饼、黑茶软糖等)、保健品(包括茶冲剂、茶保健枕、姜茶、茶膏)等。相关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联合起来成立梧州六堡茶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研制、开发优势产品,实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实现茶叶的产业化,促使茶农的增收。

综上所述,发展六堡茶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苍梧县实施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只有把精准扶贫和苍梧的特色产业――六堡茶产业结合起来,把六堡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 六堡茶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 才能探索出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的切合点,两者互为支撑,实现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任璐.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商论,2016(19).

[2]杨彦芳.壮大茶业产业助推精准扶贫[J].新湘u论,2015(13).

[3]李柏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扶贫[N].梧州日报,2016-04-24.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范文6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产品 设备改善 自动化 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04-01

一、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定义:农业机械或者装备在自身运行期间或运作状态下不依靠人手操作或感官而独立的将其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农副产品的生产本金、减少农民劳作带来的疲劳、提高农副产品的生产效率等,而且还可以整体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农业机械的改善应从降低生产本金、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出发,不断的进行设备的完善,以达到高尖精的目的。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逐渐繁荣,机械自动化技术也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范围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扩大,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持整体发展的良好趋势。农业机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农业厂家的生产能力,随着农业机械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主要的市场有农机销售、设备维护与田间作业等。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市场的不断扩宽,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沟通与合作,我国的一部分大型企业用市场交换技术的形式,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国产农业机械的质量与生产效益。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仍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进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农业机械制造水平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有多种农业机械产品是仿造发达国家的机械产品。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中,仅仅对农业机械做了部分改进或是增加设备来降低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所以,开发符合生产需要的农机设备应作为我国农业机械设备主要的发展方向[1]。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不稳定

因为我国的农业自动化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在相关农业机械科学技术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利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监控系统与动态控制系统等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软件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发展需要。我国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对精准农业方面的研究管理强度还不够,导致我国农业发展不够成熟稳定。

二、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想要改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政府加强对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引导与扶持

我国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等政策,使农业机械的应用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并通过科技创新等奖励政策来鼓励生产机械的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应该结合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加强我国农业机械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的科研成果得到实际的应用。相关农业机械企业同样需要加强科研技术的投入,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内的农业机械产品方面的竞争[2]。

2.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制造的发展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可靠性。想要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机自动化控制技术。企业在生产农业机械产品的同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当前对农机产品的要求、农民的购买农机产品能力、采用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农业产品质量改善、农民保养农机产品的方便性[3]。

3.如何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进程

目前,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进程相对不够稳定,与一些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进一步提升我国精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不但能够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更能够展示出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我国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话语权。近年来,国际上的精准农业发展着重点在节约用水与节肥等相关农业技术方面,节约用水与节约用肥可以通过精准农业技术来有效实现,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我国相关人员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集中科学研发知识,实现精准灌溉与精准施肥技术,从而推进我国精准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发展。随着国际智能化发展与加强,农业机器人与智能化系统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已有了很大距离。所以,我国应该抓住新时代的机会,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自主研发精神,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自动化技术。

总结

目前,我国农业排名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技术与其他农业大国差距较大。农业机械化扩散程度和农机设备使用率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也相差较远,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同时也要加快我国科技技术的创新与管理,按照市场走向来运作,把握好机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跳跃式进步,为我国农业的整体实力提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胜强,浅析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和推进模式[J].科技风,2013,07(0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