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例6篇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1

人文自然景观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在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我们以人文自然景观为线索搜寻张掖本土的乡土美术文化,大致有以下特点:

以古代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其中包括:祠堂、庙宇、文塔、园林庭院以及古墓。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大佛寺、木塔寺、钟鼓楼,以及民乐的元通塔、升天寺、魁星楼等。在建筑工艺上,都是采用砖木结构,其构造方式基本上是以立柱组成屋架(俗称金钟架),立柱和构架之间采用榫卯和设置斗拱,起到“摇而不侧,晃而不散”的抗震作用,立柱承担着整个屋顶的重量。同时它的长短、粗细、装饰等还直接关系到整座建筑物的美观。柱的截面形状各异:方形、八角形、梅花形,而最具美感的圆形作为主要形式。有些建筑物柱上刻有龙纹图案,有些则雕刻书法对联。柱础也是加工装饰的对象,雕刻的图案纹理各异,精巧细致别具美感,柱头、斗拱、梁曲及雀替、驼峰均附以装饰的因素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建筑物的外形装饰集中于屋顶部分,门廊上的檐板全部雕有浮雕花纹图案,屋顶四角微翘,屋脊上做有两头翘起的“龙船脊”,脊上两边正面有花鸟动物灰塑。两侧山墙上的隔火墙,做成镬耳或镬铲形状(俗称镬耳屋)。镬耳两侧沿瓦翼线下面绘有“草尾”图案,檐内近瓦底处一般都有近60厘米的“艺术裙”绘有花鸟人物、山水壁画。大佛寺的睡佛形体庞大,约有数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门前及廊曲梁上有石狮,雕刻手法玲珑精巧,造型深邃威严,全部墙体均用青砖经水磨灰缝细湛的工艺,色彩斑斓,独特的造型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色,宏伟辉煌庄严肃穆,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装饰于一体。凡民间节日四周民众接踵而来,盛况非凡。在古迹之中还有许多雕塑、陶器及玉器等工艺美术文化。通过介绍这类传统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认识本地的民间美术,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使我们的民族美术更具有世界性。

在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新的生态环境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张掖市内的甘泉公园风光宜人,亭台楼阁造型别致典雅,整个园内布局合理自然。民乐公园更是巧夺天工,人工湖、喷泉,仿古建筑群雕梁画栋,彩绘色彩艳丽,新的人文景观无疑是时代的产物,从侧面反映了美术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新开发的景观还有海潮坝风景旅游区、大都麻风景旅游区和黑河山庄等将开发成为旅游度假好去处。向学生介绍新的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现代人文景观的发展方向和美术文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环境设计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设计思路。领略新一代领导人规划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树立现代环保意识,促进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热爱生活。并为我们本地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的环境,加强环保意识,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可以以人文景观为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乡土美术教学:

1.运用摄影摄像、搜集照片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地方特色美术素材,结合乡土美术教材,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电脑图形设计,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乡土美术。

2.组织带领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把美术教学移到野外,在游玩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要求学生在实地搜集美术资料,写生和记日记,把亲身体会写下来。以培养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把地方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与历史地理科结合,实地考察采集资料,然后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2

与我们的感性认识逻辑发展不一致的地方是,在我们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出于标准化和正规化的考虑,宏大的教育主题比如国家、人类、世界等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乡土、城市的内容往往缺乏,或者不够重要和系统。表现在历史教育方面,我们也许对国家和世界的历史津津乐道,但对于我们所在的城市和乡村的历史却说不清道不明。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培养他们人文精神的良好途径。但我们知道,许多青少年对历史课程兴趣欠佳。一方面,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为青少年接受的因素,同时,也有现有的历史教育体系中蕴含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的兴趣、特点的因素。

青岛市一些中学把学生领进档案馆,把历史教育的课堂延伸进档案馆,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材料,通过学生们的集体讨论和研究式学习,从熟悉所生活的城市的历史人手进行历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青岛第十九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胶济铁路附近,铁路职工子弟比较多的特点,在高一年级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时,教师把学生们带进青岛档案馆,组织学生分期分段进行胶济铁路简史的研究性学习。教师们体会到,依托档案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让学生走进档案馆学习历史,可以改善历史教育结构,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营造学生爱学历史、会学历史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对重视乡土教育的呼吁,有识之士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多年前就呼吁开展乡土教育,并身体力行,组织力量编写乡土教材,因而被认为是编写乡土教材最早的实践者之一。2003年,由他主持编选的《贵州读本》明确提出“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一理念,他认为,“乡土教材要承担起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让年轻人找回精神上的家园”。

青岛市一些学校的做法证明,档案馆在开展乡土教育,特别是开展乡土历史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档案馆是乡土和城市历史的载体,是乡土和城市文献的集中场所。在那里可以发现乡土和城市历史的线条和细节,可以感受乡土、城市先贤和英伟之士的精神,增进对地方和区域民俗及文化的了解,进而培育人们对乡土和城市的归属感、根源感和家园感。随着乡土教育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希望档案馆的角色更为鲜明,成为乡土教育,特别是乡土历史教育的课堂,把档案等乡土文献变成为乡土历史教育的鲜活素材。

担当起这一重要任务,不止是说说而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如何对待像中小学生这样的档案用户?在乡土教育和区域文化的传承中,档案部门还可以开辟出哪些有效的形式?档案部门不能一方面报怨没有人上档案馆,档案馆的社会知名度不高;一方面当人们真的来了,又疲于应付;或者叶公好龙,对普通的或者一些特殊的利用者、参观者进入档案馆快啧有烦言。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3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 In the 1980s, the rural landscape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tt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ntry, so far, the local landscape is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of growth, which adapt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a leading role.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 have lost the original style, people-land relationship has also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ocal conditions is also behind all over the country local flavorgradually devour.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research,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disciplinary genre studies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weight of the body discipline as the core path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search pro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hop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to further explore one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Local landscape; local villag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genre subjects; research path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 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 ,某一特定国度 ,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 ,经过漫长的岁月 ,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 ,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 ,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 ,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学报, 1993, (2): 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2.1 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2.2 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 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2.3 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2.4 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2.5 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 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 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J]. 建筑,2005/04,第23卷.

[2]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 [5]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4

小学乡土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如今,“教育”已逐步偏向“教”的意义。如“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学分制”“名次制”……可以看出,这些教育理论所关照的对象并非儿童的身心发展,而是成人的社会现实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文明的不断提高,以下的教育现状就越来越令人深思:

1. 传统文化下的传统特色教育正不断迷失。

现代社会,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进,我们的孩子已然无法知晓 “门神”“守岁”等这些传统文化概,他们只知道“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我们的孩子愿意听“圣诞老人”的故事,却不愿意听“年”的传说;我们的孩子不会剪纸,不会童谣,不会在乡土游戏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精神的解放,只知道玩电子游戏和上网冲浪,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个体的封闭和精神的压抑。家长们已经不舍得给孩子们花时间去玩了,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方针是:“我们过去没有条件上,现在有条件了,你还不好好学?”

2. 教材权威的不断慑服,已使学生逐步驯服。

“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抑制本能”(罗素《论教育》)。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无论哪一个版本都很难完整地寻找到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零零星星的几篇有着季节的影子的篇章也都是过了时节才学到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对于教材仅仅是走马观花,对于某一文化现象,某一民俗特征,某一乡土气息,某一自然景观……都不能让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教材根本没有对这些系统的自然审美进行选择与编辑,教材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3. 现代课程逐步走向一个新的误区。

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倾向于科学理性,缺乏人文关怀。片面地或盲目地跟随西方的教育理念,而忽略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的文化源泉;一味地夸大科学理论体系的作用与功能,学习的目的为了快捷地迎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忽略了作为人的存在与需要,学生大多被置身于一个单调枯燥、冰冷自我的知识世界,得不到传统与人文的“终极关怀”。

4. 应试教育让教师和学生都走向一条不归路。

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儿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戏精神,两者都是一种自由的、非功利性的精神。而应试教育追求知识理性,崇尚科学技术,这就远离了戏乐之趣,使得如今的孩子无法诗意地栖居在自己的天地中,应试教育的压抑让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退学,甚至精神紊乱,产生攻击性行为。

5.“都市化”“城市化”价值取向抹杀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技术化、标准化、虚拟化、商品化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城市孩子,过早地脱离自然,脱离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进入一种看似班驳陆离,实则抽象片面的,多少有些“异化”的城市环境,造成的局限对城市孩子具有一种巨大的慢性的“杀伤力”。

6.工业化智能化玩具正悄无声息地蚕食着学生的身体。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突出,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血压调节机能不良比较普遍。”该报告同时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原因:“网络时代,以久坐不动为特征的静态休闲方式,阻碍了青少年获得持久的、足够的运动乐趣并以此为基础的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不知不觉中,跳皮筋、跳房子、滚铁环等这些曾经给几代人的童年带来无限快乐的乡土游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2017年,我校开展了以“重拾乡土游戏,享受快乐童年”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我们整理出民间游戏近100则,汇编成“民间游戏集”,按照体育、竞技、益智三类详细记录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制作了民间游戏器械200多件,这些成果已对我校开展游戏课程产生了良好影响,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积极的反响。这一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大赛上,被评为省级一等奖。2015年该项目被中国科协、教育部评为全国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成果奖。

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将“乡土游戏”这一亮点放大,并且尝试努力挖掘传统乡土游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探索乡土游戏资源在教育中的价值,对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乡土游戏进行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小学生活动的乡土游戏的有效内容、形式和要求,使学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乡土游戏教案和游戏集可供教师参考使用。形成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同时,以科研帮助教师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深化我校教育改革。

二、核心概念界定

1.乡土游戏:乡土,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乡土游戏即有别于现代科技游戏,它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具有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娱乐性强、易学易玩的特点,几乎不受时间、地点、材料、人数的限制等等,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2.现代游戏:借助现代科技大量的运用声、光、电、集成电路等技术的智能化玩具而进行的游戏,如利用电动类玩具(遥控汽车)、益智类玩具(拼图、棋类、串珠)、角色类玩具(医院、娃娃家)、美工类玩具(涂色、剪纸、画画)进行的游戏、虚拟游戏(游戏机、电脑游戏)。

3.游戏课程:游戏课程是指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系列化、生活化、结构化、规范化、技能化的游戏活动方案。这一概念界定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游戏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其次,在形式上要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主;再次,在内容上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辅;第四,在要求上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和教师的参与指导相结合;第五,在评价上要以学生获得满足为基础,以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整体发展程度为评价规范。

4.乡土游戏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就是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本课题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展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和游戏等诸多方式去进行活动,还给孩子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理论依据: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乡土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组织者和游戏者的认知发展过程往往也遵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向新的水平的进化规律。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2.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是平衡的发展,由于乡土游戏所独具的一些特点,建构主义观点更具有指导性。

3.瑞吉欧的课程观

瑞吉欧教育理念核心就是真正的追随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灵;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另外,千万不要压制孩子,应让孩子充分表现其潜能。其主要特点是在新的儿童教育观念引导下,形成颇具特色的深入探索的主题活动(称项目活动)。在主题网络编制的过程中,尽管有教师预设的成分,但主题的开展往往是以小学生为中心的,小学生决定主题进行的空间与时间。小学生的学习也是教学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它往往为教师补充教育的资源、提供多元的选择及做出建设性的想法提供支持与来源。民间儿童游戏作为教师、教学的补充资源之一,更注重尊重儿童的个体愿望和游戏体验,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地介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教师不能过多地介入。

4.瑞典比吉瑞乡土游戏理论

瑞典比吉瑞在《电脑时代,还需要玩具和传统乡土游戏吗》(黄政一编译)一文中阐述:“玩具和传统乡土游戏是刺激学生大脑发育的重要媒介,是培养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向家长发出忠告:“为了让您的孩子健全发展,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沉溺于电脑,而把玩具束之高阁,把游戏撇在一边。”她的论述对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启示。

5.德国席勒游戏冲动理论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提出,“游戏冲动”。席勒认为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上达到自由,必须将它们综合起来。而如何综合起来就必须经过“游戏冲动”。

6.斯宾塞是快乐教育理论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他强调顺随孩子的天性发展,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法则被证明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揭示了人性和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教师在游戏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在游戏中要尊重小学生的愿望,关注学生的表现,热闹感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2.实践性原则。学生在实践游戏中,强调在“玩”中学,可通过游戏这一方式独立地了解事物,间接体验事物,从而达到对某一问题有目的的吸引与了解。

3.愉悦性原则。游戏必须富有游戏感,能被学生接受、娱乐性强、生动、对小学生某方面有促进作用。在游戏的设计与选择上,力求符合当今小学生的时代特点,结合本土实际,让学生在游戏中玩有所乐,玩有所学,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愉悦、活力、平和的氛围下享受游戏的喜悦。

4.发展性原则。本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促进发展的舞台,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身心发展和运动能力,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5.科学性原则。乡土游戏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开展乡土游戏,不仅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促进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校根据学生特点,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开展的且富有张掖地域特色的“拉爬牛”、“打马仗”、“绞花子”等四大类,50多项乡土游戏编纂成《江南小学乡土游戏》校本教材。

6.全面普及性原则。随着乡土游戏在学校、学生间开展的不断深入,学校不遗余力的把乡土游戏推向家庭,推向社区,推向社会。在乡土游戏运动会中特别设置家长参与的亲子游戏,指导学生设计家庭运动计划,邀请家长参加乡土游戏展示观摩活动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已悄然无息的让乡土游戏成为家庭、社区开展的活动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学校周边的街道、社区开展乡土游戏的人们随处可见。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与趋势

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和哲人把艺术、体育等起源归之于人类的“游戏本能”,荷兰人胡伊青加甚至提出了更为本源的命题:人是游戏者。即便是弗洛伊德的“性中心”说、“性本能”说,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游戏本能”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席勒的观点与庄子不谋而合,庄子所谓“真人”“神人”也正是“能游”的人,“游”之一字,让人类像只大鹏鸟一样“乘虚御风 ”“逍遥一游”呀!从席勒《美育书简》中不难看出,“游戏”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肢体活动,更是一种美育途径,并经过许多专家的探索与研讨,形成了“游戏文化”的广大资源背景。

在中国古代组构的一部长长的,色彩绚丽的中国游戏史画卷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人民在人类文化史上的独特创造和卓越贡献。从先秦时代的斗鸡、走狗、六博、踏鞠,到汉魏时期的官家游戏,再到明清的发展和麻将的诞生,中国的游戏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这其中所透析出的千丝万缕的生活和民俗不啻是历史对于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更是影响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文明。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精神和道家教育知识观。庄子在《齐物论》中这样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种“游无穷”“游乎四海之外”,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精神正是中国的乡土。在《西游记》里,我们就可以读到关于这种游戏的伟大主题。在《红楼梦》里,我们同样可以读到更为复杂丰满的游戏的伟大主题。

卢梭也曾把教育的来源划分为三个方面:“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事物”,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这与老庄的“自然无为”又是灵犀相通的。游戏,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乃至中国人特有的生存方式。游戏,不仅是文学文化的伟大而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命的伟大而永恒的主题,人类生存的动机、归宿和目的

纵观当前的教育界,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乡土游戏的深远的教育价值,将传统乡土游戏融入学校,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不少学校也尝试着在校校内开展一些传统乡土游戏项目,也有少数学校围绕“民间体育游戏”、“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了课题立项,实施了初步的研究。

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得知在近几年,许多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人士、父母和学生发展专家正努力复兴本国家的传统户外游戏,包括“弹珠游戏”、“跳房子”以及“学生足球”游戏等。这些国家通过举办各种游戏会议,开课讲授这些游戏的玩法,以及成立与这些游戏有关的俱乐部,让本国的传统乡土游戏得以传承。

但国内外对于传统乡土游戏在学校中的开发利用往往是零散的,指向的是当下的自然态生活,缺乏系统的梳理、整体的开发,往往停留在单纯的活动游戏层面。未见创编乡土游戏内容,生成学校课程内容的研究;未见传统乡土游戏引入学校课程的形式、途径、方法的策略的研究,以及对传统乡土游戏的发展与传承。

六、研究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构建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体系

对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传统乡土游戏进行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小学生活动的传统乡土游戏的有效内容、形式和要求,使学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乡土游戏教材和游戏集,可供教师参考使用。

2.探索乡土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探索传统乡土游戏资源在小学生教育中的价值,确认其在丰富小学生生活、愉悦小学生身心、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小学生参与传统乡土游戏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诱发小学生主动去玩,边玩边创造,使小学生在无尽的快乐游戏中锻炼体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感,充分发挥想像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小学生主动将探索的经验和积极态度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从而获得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构建乡土游戏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档案袋式、社会式等。

在评价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的展示方式。通过竞赛、汇演、表演、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如科技报告、演唱、演讲、舞蹈、模型和地图、画图和制表、摄影、表演剧等集中展示出来,供人品评。也可以运用文本、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4.构建了游戏文化特色学校

以校园人文环境,游戏环境建设为核心,以“童心,在游戏中放飞”为基本设计理念,大力推进“游乐大校园”的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环境的游戏文化含量。进行了游戏活动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培植功能:主要研究游戏文化环境建设对儿童的熏陶作用;德育渗透:主要研究互动游戏、情感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作用;发展学能:主要研究游戏化学习策略在学科中的运用——包括游戏化拼音教学,游戏化数学教学,游戏化音乐教学,游戏化作文教学,美术造型游戏的设计和运用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乡土游戏的搜集、整理、分类的研究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整理出适合在学校开展的学生民间游戏,通过比对各年龄段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民间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民间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民间游戏与学生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学校中民间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学生民间游戏在学生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学生民间游戏的有利性。

2.对适合小学生发展的乡土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的研究

考虑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在现在学生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还需要不断变化的实践操作,不断深入探究创新使其发扬光大。

(1)游戏器材的创新

游戏器材的简陋既是民间游戏的一大优点,也是现在开展民间游戏的一大缺点,为吸引学生参与民间游戏,我们要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民间游戏器具富有新意。

同时一些好的民间游戏器材可以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树枝、螺蛳壳、贝壳等。我们可以运用陈鹤琴的“活”玩具思想来使其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的好玩具。

(2)游戏规则、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大多使规则游戏,而学生玩规则游戏的年龄高峰期在7—11岁,而学校的孩子在7岁一下,如何使其会玩民间游戏,爱玩民间游戏,我们就要从改变其游戏规则开始,从减低难度等角度去思考如动作从简到繁、从低难度到高难度,循序渐进的进行。

(3)游戏童谣的创新

本地区民间童谣具有其独特的韵律与韵味,反映着淮河水乡的乡土人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乡土歌谣资源在慢慢地消失。本课题在发现其价值内涵丰富,对学生的各发面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发现有些童谣表现的主题低俗已不符合现代的学生。对于好玩的民间游戏,为了学生能更好的记忆,使游戏和童谣更好的结合,我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童谣的创编。

3.将乡土游戏与学校课程结合的研究

民间游戏具有生活的气息,风格各异。它具有多样性,手指游戏、体育游戏、民间童谣、顺口溜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体现随意性,游戏在学校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及空隙间被孩子们所利用;它富有科学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类游戏的开展,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更使孩子了解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弘扬了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程校本化是我们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如何利用民间游戏资源,构建自己的校本课程是本课题的一个研究重点。

理性思考在运用和组织民间游戏时能结合本土地域及游戏本身特点,为学生选择更适合的民间游戏活动。初步建立一个适合小、中、大班开展的校本课程。充分挖掘民间游戏资源,提高资源的教育实效和时效,是校本课程的构建真正起到适应和促进本地区学生发展的最大作用,让学生、课程与本土资源真正互动起来。

七、研究方法:

1.访谈调查法:通过走访,对乡土游戏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最具典型性和情趣性的乡土游戏集。

2.个案研究法:建立主题档案与小学生成长的个体日志,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翔实的一手直观资料。

3.日常观察法:教师及时关注学生游戏情况,观察并记录下学生在乡土游戏中的各种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来进行判断学生的游戏情况。结合开展的系列乡土游戏,观察研究小学生在乡土游戏中的表现,积累相关的课程经验。

4.文献法:查阅网络和纸质媒介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课程整合、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搜集大量的有关乡土游戏的书刊,来丰富乡土游戏的内容,以及寻取相关的专业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开展乡土游戏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5.行动研究法:让小学生愉快地参与到乡土游戏中去,在游戏中促发展。教师则对这一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

八、课题研究对象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学生

(二)主要步骤

1. 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制度、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任务,研究各组目标任务,调查问卷制定(附件二、三),进行本地民间游戏的收集与初步的整理。

2.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6月)

(1)调查研究阶段

1)明确要求完善活动方案

①学生按活动探究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调查研究这些问题?

②分组分工协作,去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研究自己喜欢的主题,初步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更易成功。

③小组探究活动内容

④实施交流完善实践方案

a.各小组同学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方案设计,围绕在设计过程中都遇到的困难,进行方案交流活动,就活动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①.这个方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可以克服吗?②.这个方案需要哪些人的帮助才能实施,他们会帮助我们吗?③.研究目标明确吗?④.研究的内容、相应的措施具体吗?

b.全体成员互相交流。各组组长简要介绍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并提出研究中预期产生的困难及未解决的问题等以获得帮助,并对其他小组的建议、意见或疑惑进行解答;在他们汇报时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并对该组详细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或疑惑;汇报小组其他成员记录其他组成员的建议、意见或疑惑,并以此为依据完善本组方案的不足之处。

c.再次修改小组活动方案.

2)校内调查

①调查一组通过观察、问卷(见附件)、访谈学生,收集学生现在的主要的游戏形式和玩具,他们对长辈童年游戏方式的了解情况等。

②调查二组通过问卷(见附件)、访谈,调查了解学校中青年教师童年的游戏娱乐方式和主要玩具,以及对现在学生游戏与过去的认识看法。

③调查三组对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在老师指导下写出调查报告(见附件)。

3)校外调查

①全体成员深入家庭、社区,通过观察、问卷、访谈家长,收集他们童年的主要的游戏形式和玩具,他们的孩子每年玩具花费。

②调查三组对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在老师指导下写出调查报告(见附件)。

4)阶段汇报

①阶段成果展示 各小组充分展示自己前一阶段的调查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交流中应重视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5)对传统游戏进行组织和实施

①我们的游戏和父母童年游戏的比较研究

②老游戏新编

③游戏道具制作的研究

④我游戏我快乐

3.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 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九.研究成效

(一)理论认识成果

1.深化了对游戏课程意义的认识

学校的课程载体是教材,目前,各种教材是由小学生教育专家、名师主持组编的。这些教材在内容和形式编排上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与国家的教育目标吻合,体现了课程的一致性。由于各地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整齐划一的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本土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内容、材料并非新工艺的城市化的、洋的才是好的。要让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乡土游戏引入校园课程后,让我们的本土特色的教材得到开发,让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过去被称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主要体现在: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找到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教育条件不足的有效途径;民间传统的、优秀的适应小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下一代。

2.深化了游戏课程育人功能的认识

3.深化了游戏课程智能童真作用的认识

(二)技术成果

1.构建了乡土游戏评价体系

儿童乡土游戏评价体系

内容

一级参照标准

二级参照标准

三级参照标准

得分

目标

20分

1.根据《纲要》及儿童年龄特点、本班儿童实际制定目标,目标具体明确,可查可检。(15分)2.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5分)

1.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文字表达清楚。目标基本符合本班儿童实际水平。(13分) 2.能根据目标选择教育内容。(3分)

1.有活动,但不够明确、具体,目标确定与本班儿童水平有差距。(11分) 2.选择的教育内容对完成目标不适宜。(1分)

准备

20分

1.能帮助儿童做好相关生活经验和有关知识的准备。(5分)2.根据目标和内容选择教具、学具,便于儿童操作和探究,便于儿童生活活动和互相学习,操作材料能反映对儿童不同层次的要求。(15分)

1.能帮助儿童做一些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但针对性不够。(3分) 2.教具和学具的准备便于儿童操作学习。(13分)

有教具、学具供儿童操作(11分)

过程

40分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规范,注意引导儿童感知、体验、发现、探究,为儿童留下探究、思考的余地。(15分) 2.正确诊断儿童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帮助儿童对活动结果及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注重儿童能力的培养。(13分) 3.活动过程能围绕目标进行,结构层次清楚,有灵活的组织形式,各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紧凑、重点难点突出。(10分)

1.教态亲切自然,注意启发儿童参与活动,为儿童提供操作与表现的机会。(13分)2.能帮助儿童进行总结,注重能力的培养。(13分)3.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有较灵活的组织形式,环节过渡自然、合理。(8分)

1.教态亲切,按事先备课程序进行教学。(11分)2.活动过程与教育目标有脱节现象。(6分)

效果

20分

1.绝大多数儿童能充分参与活动,有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多数儿童能基本达到目标,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15分)2.儿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5分)

1.多数儿童愿意参加活动,有学习兴趣,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多数儿童能达到目标。(13分) 2.有学习常规。(3分)

部分儿童达到目标,儿童能参与活动过程,能按教师要求做。(11分

2. 构建了乡土游戏策略体系

(1)乡土游戏资源库资源库建设策略

收集策略乡土游戏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和流传的,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有很多传统学生游戏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已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如打春牛、走五码子。虽然各地的民族风俗不同,也给乡土游戏烙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学生的游戏体验与其生活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脱离其生活体验,游戏的㈠一部分功能随即丧失。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趣味的、游戏的、符合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活动,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大多数的传统学生游戏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是公共的。因而在搜集整理、传承乡土游戏时,我们都是尽可能地考虑选择符合地域特点和小学生学情的,最大限度地体现乡土游戏的趣味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其过程为搜集——改编——创编——分类,充分运用了收集策略、分类策略、改创策略。

分类策略 我们发动课题组教师整理乡土游戏,对收集的几十种乡土游戏进行了整理,发现这些广泛收集来的游戏也有优劣之分, 我们进行整理去其槽粕,选其精华,让小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游戏;丰富游戏的玩法,使陈旧、单调、枯燥的游戏更具趣味性;强化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完整,使小学生能够多次转换角色。由于研究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所以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注意体现出年龄的层次性,如:在低年级学生开展以说唱童谣为主的游戏,充分利用各种活动间隙和区域活动、离校活动等时间,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草地喝露水---”等,还选择了一些较简单的游戏如:“炒黄豆” “拉大锯”“挤墙角”“木头人”“老鹰捉小鸡”等,让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初步感受乡土游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加乡土游戏的兴趣。中年级学生主要选择“踢沙包”、“丢手绢”“金锁和银锁”“城门城门几丈高”“揪尾巴”等乡土游戏,增加了小学生的户外活动量,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体能。中年级学生小学生也玩一些相对安静简单的游戏。如:“拍手歌”“炒黄豆”“抬花轿”等,这些游戏由于简单不用材料,小学生两三人就可以玩,所以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高年级学生小学生我们选择了“跳绳”“翻花绳”“攻城堡”“赛龙舟”“玩纸牌”“编花篮”、“挑棒冰棍”等难度较大的游戏,又增加了器械类的乡土游戏如“踩高跷”“推铁环”“跳竹竿”“抽陀螺”“舞龙”“跳皮筋”等,还有“玩泥巴”“围棋”等。

改创策略 我们还让小学生参与游戏的改变,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会不断生成新的游戏玩法;如“老鹰捉小鸡”,小学生由此想出了“猫捉老鼠”、“青蛙捉害虫”等新的游戏;在玩陀螺时,孩子们发现用鞭子甩陀螺有困难,就尝试先用手把陀螺转起来然后再用鞭子抽,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主动性也得到更好地发挥。

(2)内容整合策略

当乡土游戏经过筛选、改造、再造,再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后,乡土游戏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自发、自在和自足的自然活动,一旦乡土游戏进入校园,就不同于日常中那种完全自发的自然游戏。因为校园的环境带有自觉的教育性,“游戏在学生教育领域中运用的历史表明,游戏一旦进入学生教育领域,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活动,它受到教育价值观的规范,被打上了教育影响的烙印而成为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讲,系列化、规范化的游戏活动即是校园的课程内容。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实施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共性借鉴。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受其独特的形式所影响,乡土游戏可以通过主题设计、区域贯穿、环境渗透、家校互动等途径引入校园课程。

(3)目标延伸策略

《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将低年级教育内容纳入五个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从不同角度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乡土游戏资源库》提供学生需要的经验,着眼学生感性认识,在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纲要》精神,尊重学生学习特点,用整合的观念建构课程。如中年级学生的游戏《炒黄豆》,我们在课前安排了科学领域活动《有用的豆豆》,健康领域活动《豆制品有营养》,让孩子积累对豆制品的认知经验,再进行游戏活动。又如低年级学生的游戏《顶锅盖》,低年级学生孩子年龄小、手部小肌肉不灵活,在前期的健康领域《我的小手》的活动中,把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迁移孩子的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升。在课后艺术延伸活动《涂颜色》中,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增加感性认识。

(4)时间调控策略

在体育教学计划中,我们结合《小学生体育教育指导纲要》的发展目标,选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乡土游戏,例如:中年级学生上学期促进学生动作发展的目标之一为“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教师在制定活动时按班级的实际情况分别选择“老狼老狼几点了”、“地雷爆炸”等乡土游戏,它们能基本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的目的,且游戏的形式活泼有趣,小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的要求,我们对所选择的乡土游戏,每周安排一课时,并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保证游戏的质量。

在户外分散游戏中以玩运动器械、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期间我们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者培养小学生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乡土游戏,例如:“跳皮筋”、“炒黄豆”、“猜拳跨步”、“丢手绢”等,小学生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者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小学生来校后、离校前、饭前、饭后、各环节过度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拾器械的乡土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石头、剪刀、布”、“顶锅盖”、“虫虫飞”、“木头人”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5)教师引导策略

在小学生游戏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恰当地给予指导。当小学生自由地开始游戏时,我们认真观察小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和表现,把握好小学生的动作和游戏水平,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小学生的游戏中,和小学生平等地游戏,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让小学生体验乡土游戏的乐趣。

(6)自主探究策略

当教师发现小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为小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或降低游戏的难度,让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完成游戏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中年级学生小学生在玩抛接沙包时,我们发现他们不能按游戏要求完成连续抛接沙包的动作,而失去了游戏的积极性,于是我们让小学生先练习双手抛接沙包或者两人互相抛接沙包,重新调动小学生游戏的兴趣。

在开展游戏时,我们还注意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通过这些鲜活的个案观察记录,教师能对游戏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情况分析,不断调整指导方法,进一步提高游戏的指导水平。如:教师在观察小学生玩踩高跷游戏后,总结在练习踩高跷时我们应先组织小学生一只脚踩,然后在逐渐学习两只脚踩,当小学生学会后再进行动作组合;学习踢毽子,教师可在毽子上缝上布条,先练习拉着毽子踢,然后慢慢学会直接用脚踢;跳绳的难度教大,为让小学生尽快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教师通过观察后得出结论,可进行分步练习法,先练习空手甩绳起跳动作,等小学生的空手跳基本协调后再用绳练习,由单个跳到连续跳,由双脚到单、双脚交替跳,一步步加深难度,这样循序渐进让小学生逐步学会。

(7)分区活动策略

区域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空间,在区域活动中,小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乡土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内容。根据乡土游戏的分类,分别把整理、改造、创编的游戏分散到各种区角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目标,并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展相应的乡土游戏活动。

(8)环境渗透策略

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个渗透着教育者意图,充满智慧和学生生活情趣的空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空间,而是一个布局合理、材料丰富、小学生可以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为了达成这样的环境,教师需要根据乡土游戏的种类创设与之相关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从而让小学生便于自主、自由、充分地活动,进而获得发展的经验和体验。“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校园环境是校园课程的一部分,其“隐性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中,我们渗透了乡土游戏的因素,体现办校特色。我校有一处走廊布置的内容紧紧围绕“乡土游戏”,选取部分乡土游戏内容,制作成一块块的展板,上面详细介绍了乡土游戏的名称和玩法,并附有孩子们玩的照片,将它们作为雕饰,另外我们将孩子们绘画的若干乡土游戏的作品,配以玩法说明,布置成墙饰,当家长和孩子们走进这个走廊时,就会被乡土游戏深深吸引。

在校园的楼层地面,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画上了难易程度不同的迷宫、跳房子等,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游戏。如何将乡土游戏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一直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专家的帮助和实践中,我们开始尝试,如高年级学生主题活动“城市风景线”中,在乡土游戏“跳房子”的基础上,教师设置了数字的格子方块和我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小学生选择设计房子,自由创造大胆跳,看谁的花样多,这样一来便引起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不受任何约束和抑制,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从而使小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于是,有的小学生边跳格子边造房子、有的看格子上的数字跳,有的两人轮流跳,有的根据图片跳,边说边跳,既学习了有关数的知识,又对主题内容有了了解。

(9)家校共育策略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架起了家校交流的桥梁。每隔一段时间针对课题实施情况要向家长进行开放展示活动;有版面宣传(孩子活动照片、教师的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等),有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游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原来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画画、搭积木,很少进行体能锻炼,自从我校开展乡土游戏以来,许多孩子把校园的乡土游戏带回家与家长一起玩,有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也充分发挥了乡土游戏的作用。

(10)游戏节推进策略

每学期的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和六一儿童游园活动,我们都分别开设了益智类、竞技类、表演类等游戏版块:

每学期第三学月第一周,学校开展乡土游戏展示活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

每年举行“亲子运动会”,小学生和家长操作的就是乡土游戏的材料。

利用家长开放日,举行“家家乐”的乡土游戏大玩家的活动,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极大的推进了亲子关系。情感教育在乡土游戏的活动中也得到了升华。

每学期的棋类游戏比赛,推出“老小‘棋’乐无穷”的活动,既健身又益智。

每学期的“巧巧手”活动也是备受老师和家长关注的活动,每次活动后,都能看到大家别出心裁的制作。

(11)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策略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三)研究效果

1.乡土游戏体现了办校特色

与课题研究工作同步发展的还有校园的内涵发展,课题组汇编成册了《童年怀旧——乡土游戏资源库》,这本书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课题组还将教师执教的乡土游戏教案汇编成书,编订成《乡土游戏教案集》,这两本书为我校今后长期开展乡土游戏提供了有力的资料保障。我校教师在三年开展研究中,获得不少体会和心得,撰写了许多有关开展乡土游戏的心得论文,我们也汇编成《回到昨日的童年——教师论文集》。子课题《小学乡土游戏课程开发策略研究报告》《小学乡土游戏课程开发研究报告》都被评为南充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另外,在组织实施乡土游戏过程中,我校制作了游戏器械200多件,这些成果已对我校开展乡土游戏产生了良好影响,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积极的反响,我校通过“乡土游戏”这个载体逐步彰显出自己的办校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被教科体局表彰为小学教学质量优胜奖、年度目标工作一等奖。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乡土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不仅增强了小学生体能,开发了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生活,还能培养学生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能训练学生全身运动;《斗鸡》训练小学生单腿跳跃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耐久性;《老鼠笼》游戏训练小学生钻能力,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乡土游戏不仅保进了小学生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有些游戏则使学生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学生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

有些乡土游戏则可促进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学生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抓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

高、中年级学生开始重视游戏的胜负结果,所以我们每次游戏后都组织学生讲评游戏,对获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扔沙包等,对跳得多的,踢得多的,滚得快的,扔得远的进行奖励,在分组比赛中,对胜利的一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失败的学生找出落后的原因,鼓励他们争取下次获得胜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失败。

3.乡土游戏增进家校联系和亲子感情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游戏运动会,广泛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形式,增进了社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了解,让家长和热心的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经验对教育孩子的意义,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融洽了家校关系,提高了小学生教育的社会支持度。每年我们开展的“乡土游戏、体育节亲子活动”,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成为我校传统的运动方式。在家长反馈的信息中,他们一致认为开展传统益智游戏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把游戏带入家中,不仅给了家长与小学生沟通的机会,增进了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那份高兴劲儿是父母用其他形式无法给予的,他们强烈地要求我们班一定要多开展这样的游戏,把欢乐带给小学生,也带给家长。

4.乡土游戏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有利于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方面,我们有一定的研究。我们以“重拾乡土游戏,享受快乐童年”为课题的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评为省级一等奖。这一课题从学生科学研究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一课题只把乡土资源与科技教教育相结合,过于狭窄,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乡土化的校本课程,把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各科教学相结合,拓展和扩充了国家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能使学校从一般中凸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程设计通常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三年来,先后有250余人次在课题、赛课、论文等方面获奖或上级表彰奖励。

5.构建了游戏文化特色学校

以校园人文环境,游戏环境建设为核心,以“童心,在游戏中放飞”为基本设计理念,大力推进“游乐大校园”的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环境的游戏文化含量。进行了游戏活动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培植功能:主要研究游戏文化环境建设对儿童的熏陶作用;德育渗透:主要研究互动游戏、情感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作用;发展学能:主要研究游戏化学习策略在学科中的运用——包括游戏化拼音教学,游戏化数学教学,游戏化音乐教学,游戏化作文教学,美术造型游戏的设计和运用等。

十一、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部分家长盲目崇拜现代化的游戏项目和游戏材料,认为高投入就是时尚的,“洋化”的就是好的,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影响了乡土游戏的拓展空间;由于乡土游戏的操作材料一般取材于大自然和废旧物,市场上没有成品,需要人工制作,既要耗时,也要费力。现阶段,校园教师的人手紧张,教师平时的保教工作量很大,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

三年来通过这项课题研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理论功底还不足、科研还水平不高,与科学意义上的教育科研、与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研究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只有不断地寻找问题、思考对策,才会前进。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5

关键词: 德育 校本课程 体验

“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脉络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和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近年来,城四小以西庐文化为引领,致力寻找西庐文化与乡土德育的结合点,开展“西庐娃”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探索。通过多样化的乡土德育校本课程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乡土文明,传承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下面列举学校乡土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几个微镜头,谈谈乡土德育对学生心灵的浸润与影响。

一、“西庐娃”文化寻访活动

[镜头一]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开展了“我是西庐小主人”的主题探究活动,围绕西庐的历史、西庐的发展、西庐的环境、西庐的未来等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了解西庐的过去,大家走访西庐周边的居民;为认识西庐主人王时敏,同学们搜集了王时敏潜心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小故事,同时采访了市文化馆的资深画家……同学们走进西庐,进行实地考察,感受西庐的精致与和谐。

二、“西庐娃”麦秸工艺课程

[镜头二]在四年级的一节麦秸工艺研讨课上,只见孩子们六人一组,小组围坐。桌子中间的工具篮内放着麦秆、黑色的卡纸、白色透明的描画纸,以及剪刀、直尺、胶水等工具。老师首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麦秸工艺作品,大胆发表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接着复习巩固麦秸工艺品制作的方法:压麦秆、描画稿、贴麦秆、剪(刻)图案、贴图案等,让每个学生明晰制作的步骤;然后大家分工合作,有的用剪刀柄来回均匀地压麦秆;有的选择喜欢的图案聚精会神地创作或描摹;有的将已压平的麦秆小心翼翼地贴到卡纸上……不一会儿,一朵朵美丽的小花、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诞生了。虽然构图还略显单一,制作还不够精细,但孩子们用麦秸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会制作的乐趣,收获的是成功的自豪和喜悦。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了麦秸工艺,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更感受到了“一心一意”、“贵在坚持”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对家乡艺术的热爱。

“麦秸工艺”是我市江苏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家史仁杰老师,经五十年探索发明首创的太仓特色民间工艺。它以光泽透亮的金属质感,古朴自然、高贵典雅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工艺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是农民当成柴草、作为肥料的麦秸秆,可以说是一种环保艺术品。继承学习麦秸工艺,不仅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太仓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我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和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意识,是乡土德育资源的有效开发。

1.实施课程,强调“面”的铺陈。

学校制定了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纲要,创编了《麦秸工艺》校本教材,提出了各年级使用校本教材的不同要求。通过一二年级认识麦秸,三四年级学习制作,五六年级欣赏提高等方式,利用劳技、美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普及麦秸工艺制作,让学生认识麦秸工艺,了解制作的方法,激发制作的兴趣,形成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推动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的深入实施。

2.传承精品,重视精英培养。

在普及的基础上,通过全校师生报名选拔,成立麦秸工艺制作兴趣小组,每周二、三、五下午3:30以后学生活动时间,由史老师最得意的徒弟王月英老师定期为学生上课进行培训,通过技能性和创造性的训练,提升这批“精英”的实际制作水平,提升麦秸工艺的影响力。

3.立足乡土,丰富作品内容。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师生们设计创作了西庐园、南园、m山园、太师第、张溥故居等太仓乡土景观和“城四小”、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吴晓邦艺术馆、太仓港区等乡土建筑,以及郑和航海、娄东画派、牛郎织女、江南丝竹等乡土题材作品,用以陈列展示太仓的人文景观、城市风光、历史风俗,起到宣传太仓,弘扬文化,教育后代,热爱家乡的作用。

三、“西庐娃”好习惯培养项目

[镜头三]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正齐声诵读《西庐娃好习惯三字经》――诚实守信篇:“人相处,贵诚谦,不说谎,不忌妒。借东西,要归还,做错事,要承认……西庐娃,要牢记,讲诚信,受尊敬。”洪亮的声音,朗朗上口的节奏让孩子们对诚实守信这一道德习惯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好习惯三字经的内容是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内容征集,交流探讨,反复推敲而提炼出来的,共包含12篇,即校园礼仪篇、集会礼仪篇、诚实守信篇、遵守秩序篇、卫生清洁篇、文明就餐篇、爱护公物篇、阳光体育篇、安全习惯篇、听课习惯篇、读写习惯篇、思维习惯篇,涵盖了文明礼仪、行为养成、自主学习等多个方面,涉及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1.诵读“三字经”,知晓好习惯。

为使好习惯培养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学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制定出好习惯三字经诵读的具体目标,低年级以抓学生的生活习惯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理念;中高年级以抓行为养成、学习习惯为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结合校园学习生活,我们从班级、年级、全校三个层面广泛开展“诵读三字经,形成好习惯”的校园诵读活动。如班级诵读――根据每月好习惯训练重点,各班利用晨会、午间开展三字经诵读活动。要求班主任用足用好每天10分钟晨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根据年段要求将相应三字经内容熟读成诵,注意节奏,讲究韵律,并对照内容相互督促,规范自己的行为。

2.内化“三字经”,践行好习惯。

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互动体验等形式广泛开展西庐娃好习惯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各班以《西庐娃好习惯》三字经为主要内容,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相关的主题班会,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强化好习惯。在主题班会中,孩子们积极准备,主动参与,既增加了对三字经内容的认识,增加了道德感受,又获得了好习惯行为的训练,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课堂常规、作业等的细化要求,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评选“西庐娃”,激励好习惯。

为更有效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好习惯,学校制定了“西庐娃星级评比条例”,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西庐娃星级评比,从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形成。每学期经过学生自荐、班级民主推荐,全校共评选出500多名“西庐娃”,其中有礼仪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更有学习之星……评上的同学被授予“西庐娃”星级徽章,并也按年级、班级划分,将他们的照片分别张贴在颖悟楼的各个楼层,让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认识到好习惯益终生的道理。

四、“西庐娃”人文环境教育

[镜头四]:“请各班劳动委员把回收桶拿到红领巾环保公司……”每周四中午,校园的广播里总会传来这样一个充满童真的声音。毫无疑问,“西庐红领巾环保公司”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他们的回收统计工作。坐落在楼梯一角的回收公司内,放置着几个大回收箱,上面分别贴着废纸、塑料、金属、废旧电池等字样。只见各班的劳动委员把班级回收桶交给工作人员,由公司“经理”和“会计”进行回收分类放置,并及时做好各班的数据统计。回收完成后,由工作人员联系校外的废品回收站来校收购,所得款项全部存入“西庐娃”爱心基金,用于对学生的支助和奖励。自“西庐红领巾环保公司”成立以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有家可归”了。分类回收,定点收购,锻炼了学生参与环保、自主践行的能力。

总之,带有“西庐文化”烙印的乡土德育课程,使孩子们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心与家乡的心贴得更近,加深了对学校的感情。乡土德育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研究,亲历体验,增强创新和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的过程。乡土德育,浸润心灵重体验。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6

一、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县位于省南部沿海,属市南部县份,它东北与浦县交界,东南与东山县相连,西南与诏安县毗邻,西北与平和县接壤,地理座标:东经117°7′00″--117°23′00″,北纬23°45′00″--24°14′00″。县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根据1960--1999年的气候资料统计,年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0.2℃,最热月份为每年7---9月,年均日照2125.11小时,少照年均日照时数为1777小时,多照年均日照时数2574小时,年活动积温为7548.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14.5毫米,年最多降水量2493.2毫米,最少降水量1348.4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一日最大降水量达260.3毫米,全年降水≥0.1毫米的天数为138.5天,年均雷暴雨日数50.5天(最多75天,最少30天),多年平均暴雨日数7.4天,(最多13天,在1961年;最少2天,在1964年),年均蒸发量1718.4毫米,相对湿度79%。影响本县的台风每年平均4次左右,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发生时经常带有暴雨和大雨。

1.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区有六镇(即火田、陵、东厦、莆美、陈岱和列屿),三乡(即马铺、下河与和平)、一个经济开发区及国有园岭林场、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全县共有172个村、居委会,26个作业区。据二OO二年人口统计,全县总人口41.3135万人(男21.5014万人,女19.8121万人),10.009万户,其中农户8.1591万户,农业人口31.5537万人(非农业人口9.7598万人),占总人口76.38%,实有农业劳动力15.4167万人,占农业人口48.86%。完全可以满足造林季节所需的劳动人数.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8.0173万亩,其中水田12.9619万亩,旱地4.9548万亩。

1.3绿化现状

县属沿海少林的县份。全县总面积154.674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15.8690万亩,非林地38.805万亩,森林覆盖率60.1%,绿化程度75.4%。全县森林资源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2.3770万立方米,其中林分各林种各优势树种总蓄积量为41.7342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为0.1251万立方米,散生木为0.281万立方米,四旁树为0.2367万立方米。绿色通道建设,全县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和江河堤坝沿线绿化722.8公里,占可绿化里程894.6公里的80.8%。城乡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6.03%、绿化覆盖率达38.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平方米。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5个,省级园林式村庄2个,绿色校园10所。建成绿色开发区1个。创建绿色乡镇2个、绿色村庄73个,年我县荣获“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古树名木保护,全县一级古树(500年以上)27株,二级古树(300-499年)113株,三级古树(100-299年)495株;古树群35个。

二、建设背景及其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搞好城乡绿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年以来,中共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把“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年认真贯彻落实大造林绿化方针,超额完成了1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为我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2必要性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城乡绿化,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绿化事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要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碳增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抓好城乡绿化,增加森林植被,对于减缓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县地处沿海,生态系统脆弱,搞好城乡绿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县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是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搞好城乡绿化,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良好的自然生态,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也是展示我县良好形象和文明发展程度,吸引人才聚集和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三、规划总体方案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紧紧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县城”及创建国家森林县城的目标要求,以“扩大城乡绿量,增加森林总量”为出发点,推行“以绿隔地”新理念,按照“山上抓提升,山下抓拓展”的工作思路,依托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园林辐射乡村,城乡绿化同步发展,绿化水平显著提高,拓展农田、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初步形成城乡森林绿地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的全县生态景观系统。

3.2规划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分期实施,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的绿化目标。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宜居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海西交通网建设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四绿”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绿色通道、绿色县城建设。

生态优先,注重实效。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内容,大力推广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促进植绿富民。

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造低质低效林分,坚持科学经营,提高森林综合效能;加强城乡绿化,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设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四绿工程建设。

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相应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合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3.3规划依据

《森林法》、《公路法》、《铁路法》、《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中国人民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建设的通知》。

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造林绿化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二五”四绿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3.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5年,年至2015年。

3.5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围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以下建设目标。即:1、完成10万亩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包括种植名贵、景观树;科学经营,培育中大径材;建立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复合经营模式);2、完成79个绿色村庄建设工程;3、完成30个乡村公园建设工程;4、完成15个绿色校园建设工程;5、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100%绿化工程;6、完成沿江、沿路一重山100%绿化工程(含“青山挂白”治理)。“森林县城”建设目标,按照县城规划区4公顷、乡镇规划区1公顷的片林造林指标要求,采取规模化、公园化的造林绿化模式,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亩以上的乔木片林。森林公园:县城新建一个森林公园面积20公顷以上、有条件的乡镇新建森林公园一个,面积8公顷以上。

绿色城市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县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45公顷,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4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公顷。县城规划建成区绿地率38%以上,绿化覆盖率41%以上,人均公园面积11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县城、重点开发区、军营、校园的绿化示范建设,争创国家森林县城。

绿色村镇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荒耕坡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提倡并鼓励种植风水林,孝顺树,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

绿色通道建设目标: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绿化带30米,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绿化带10-20米,县、乡道路沿线两旁绿化带3-5米,可绿化地段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到2015年,全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绿化率保持100%,县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85%以上。

绿色屏障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沿江、沿海(临海、临江一重山)、环城(城市周边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将“三沿一环”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县主要交通干线一重山、重点流域一重山和沿海基干林带宜林地绿化程度达到100%,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分补植改造达到95%以上,沿江一重山和峰头水库、瓦窑水库、杜塘水库一重山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到90%以上。

四、工程建设方案

4.1绿色城市

4.1.1建设对象与范围

县城建成区内的各类公园、中心区绿地、街道、小区绿地、单位绿地、生产区绿地、开发区、校园、军营、河岸、拆迁新区、规划新区全部绿化以及建设城市片林等。

4.1.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各类公园:建设县城西侧的将军山森林公园及县城近郊的莆美水上公园、东厦海上公园、中柱乡村公园3座。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其中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公共绿地:每年新建300㎡以上中心绿地2处以上。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③城市主次干道、河岸两侧各种植2排以上大树,行道树间距、高度整齐,乔灌花草合理配置。船场和大埔高速公路出入口做好桥底绿化和垂直绿化。

④立体绿化:每年新增立体绿化20处以上。

⑤开发区绿化:全面完成陵工业开发区绿色开发区建设。以片林为主(乔木占70%以上,面积一亩以上)的森林组团,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⑥校园绿化:完成绿色学校15所。校园道路、操场周边种植乔木为主,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⑦军营绿化:完成礁美海军绿色军营建设。营区四周种植成片防护林,营区绿化以乔木片林为主,营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⑧城市片林:县城建成区每年新增4公顷以上,环城林带(片林)每年完成34公顷以上。

4.2绿色村镇

4.2.1建设对象与范围

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的“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非规划林地。路旁:主要是指乡村级公路两侧边缘,农田区域的道路、生产用道、机耕道;水旁:主要是指水塘、灌溉渠、排水沟的边缘。

4.2.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公园: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新建一座面积达1公顷以上的公园,其中创建森林乡镇,要新建一座面积达3公顷以上的公园。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其中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绿地: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建300㎡以上中心绿地2处,建成区沿路每500米有一处200㎡以上公共绿地,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范围内原则上要沿路每500米有一处300㎡以上公共绿地;

规划建设的绿色村庄每年新建200㎡以上中心绿地1处。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全县共创建绿色乡镇7个。

③片林: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000㎡以上片林,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500㎡以上片林。单片片林面积不少于500㎡。同时建成一定规模的环镇林带或片林。

④“四旁”:全县共创建绿色村庄79个。规划建设的绿色村庄,村旁、宅旁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比例占40%以上,户均种植5株以上;路旁、水旁宜绿化地段各种植2排以上优良乡土树种。

4.3绿色通道

4.3.1建设对象与范围

①新建和已通车的高速公路隔离栅内,国省道、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内。

②新建铁路、国省道用地红线范围内两侧10-20米,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内两侧3-5米的范围。

4.3.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通道绿化: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铁路、国省道、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两侧要因地制宜,在规划范围内的宜绿化地段建设以片林为主,乔灌结合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②通道绿化标准及树种配置: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靠路两侧各种植10排以上的景观乔木树种;国省道用地红线范围与主城区的通道两侧各种4-7排乔木树种,靠路两侧各种植2排景观乔木树种;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种植2-3排阔叶乔木。

4.4绿色屏障

4.4.1建设对象与范围

沿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红线外两侧,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沿江:重点流域江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河岸或干堤外,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沿海:沙岸从宜植树的地方起,向岸上延伸不少于200米,泥岸从红树林或宜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林带宽度不少于100米,岩岸指临海第一重山脊的临海坡面。

环城:县城建成区边缘,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重要水源地水库:峰头水库、瓦窑水库、杜塘库区范围内,尤其第一重山脊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

4.4.2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三沿一环”:沿线规划范围内的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中林缘空地(1亩以上)等无林地、疏林地、稀疏林分(郁闭度小于0.5)、稀疏经济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稀疏竹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和25º以上荒耕坡地、无林地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的合理密度;疏林地、稀疏林分、稀疏经济林、稀疏竹林应进行补植套种,达到合理密度。

②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和植被恢复区域: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江、环城一重山范围废弃矿山“青山挂白”,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③水土流失治理区:重要水源地水库库区内,尤其是第一重山脊的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树种,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合理密度。

4.5建设进度

按规划要求,年完成30%、2012年至2015年完成70%。

五、造林绿化主要技术措施

5.1山上造林绿化

5.1.1培育多功能森林技术。①速丰林与乡土树种(含生态林)形成“嵌合式”分布模式,工业原料林降低集中连片的生态风险。②提倡免炼山造林,实现造林工程二氧化碳零排放,培育土壤肥力。③提倡多树种复层混交、提高光能利用率。④使用良种壮苗、混系或无性系轻型基质苗上山造林,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⑤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适时适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土壤的破坏。⑥使用草甘膦除草、促进林下植被正向演替,加快培育林下植被多样性。⑦推行速丰林择伐、不炼山萌芽更新,减少采伐和炼山对林地的破坏,培育土壤肥力。

5.1.2山上补植,按照林分现状和经营方向补植,以相思、红锥、米老排等乡土阔叶树种为主,采用I级苗造林。

5.1.3矿区植被恢复,对废弃矿区采用客土回填和生态植被恢复。回填客土厚度一般为20-30cm,并施基肥。采取种子直播和人工植苗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森林植被。在弃渣坡面铺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毯含有草种、保水剂、营养土等材料,恢复植被。

5.1.4沿海种植相思、木麻黄为主,湿地种植红树林为主。

5.2山下造林绿化

5.2.1城市绿化。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以发展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为主。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应与城镇建筑、构筑物及其环境相协调,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多树种立体配置。乔木选用阔叶常绿、生长期较长的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栽植密度按城镇绿化相关标准设计,常绿苗木带土栽植。片林树种采用胸径3—8cm以上大苗,行道树胸径采用10cm以上大苗。

5.2.2乡镇绿化。选择生态防护功能强、美化效果好和经济效益佳的速生树种,以相思、香樟、芒果、桃花心木、降香黄檀、印度紫檀、金丝楠木等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

5.2.3通道绿化。绿化树种主选香樟、天竺桂、重阳木、芒果、鸡冠刺桐、美人树、黄花槐、水翁、高山榕、垂叶榕、盆架子等,栽植密度不低于造林技术规程密度下限,可以适当密植。一般种植2排以上,路边空地可多排种植,间距4m以内,苗木胸径3-8cm以上。

六、种苗规划

6.1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6.1.1国有苗圃。可以依托林下、亭下、岩溪、天宝、南靖、中西国有林场苗圃,马口林业组培中心,市农科所和邻县县林业局苗圃。

6.1.2社会苗圃。东南花都周边、浦赤土苗木集散地、本县个私苗圃等。

6.2绿化树种分年度需苗量

6.2.1年:上山容器苗10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20万株。

6.2.22012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5万株。

6.2.32013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6.2.42014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6.2.52015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七、投资估算

7.1估算依据。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专项绿化经费;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资绿化经费;社会、个人投资;农村投工投劳等。

7.2投资估算。年投入1000万元,省、市专项80万元;县财政专项200万元,县各部门投资100万元;乡镇财政专项100万元;社会、个人投资20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算320万元。

八、效益分析

8.1生态效益。按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5万亩计,至2015年底,全县净增有林地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4.8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净增37.5万m3以上,增加森林碳汇68.6万吨(人工造林每生长lm3木材,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

8.2社会效益。树木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CO2),释放氧气(O2),全球总碳量约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中。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森林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既能达到保障农业增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又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等作用。

8.3经济效益。预计20年后,已种植的珍贵树木和优良乡土树,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为木材战略资源储备创造条件。

8.4综合评价。植树造林绿化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宜居生态县的具体步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使城市逐步生态化,乡村不断园林化,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文明不断进步。

九、建设保障措施

9.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乡镇、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要把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本部门重要工作。成立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里已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组长,人武部、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农办、绿化委、经贸局、外经贸局、监察局、财政局、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公路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团县委、妇联、高速公路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绿化办。各成员单位要注重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做好规划、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9.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绿化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建设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化意识,形成植绿、护绿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各种工宣传工具,为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和创建“森林县城”建设宣传造势。各乡镇、开发区要分别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鼓励各有关单位、群众认养古树、认种名贵树木,引导农民根据本村特色投资投劳参与造林绿化。

9.3合理规划,确保质量。各乡镇、开发区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见缝插绿,挤地植树”和“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原则,结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规划。大力提倡以种植阔叶乔木(中大苗.胸径3cm以上)为主的意识。强化示范推广作用,打造一批半小时活动圈的绿化精品组团。要做好分类指导和植后管护,确保种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