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传承路径浅析

乡土文化传承路径浅析

【提要】乡土文化是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价值基础,是与农村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而文化认同是使得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农村乡土文化因其文化认同受到威胁而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产生系列问题。本文就此对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建立乡土文化传播机制,以乡风文明建设重塑文化认同,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方法路径,从而使得乡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文化传承;传承;路径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也为多元文化的产生提供价值基础与文化精神。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并且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农民对土地的热忱,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是强烈而有力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蔓延,经济的高速发展,乡土文化慢慢被割裂和忽视。因此,我们应通过提升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一、文化认同语境下的乡土文化传承意义分析

(一)乡土文化传承是以乡土文化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为基础。乡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而生的,深深扎根于土地和乡村,通过农民这一主体得以传承与发展。而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农耕文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农民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实践活动中也融合这样的精神与价值观。乡土文化与其价值观相辅相成,是乡土文化传承的基础,促进农民对乡土精神文明的理解与传承,在言传身教中得以将乡土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其文化中。换言之,如果没有数千年以来农耕文明精神和价值观的积淀,乡土文化也无法继续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认同是构建文化自信的根本路径。乡土文化是由千百年来生活在农村土地上的千万农民生活生产的经验积淀,也是他们对传统农耕文明的敬畏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对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而随着外来文化入侵,乡村文化传承主体缺失,导致乡土文化逐渐在农民心中淡漠与消失,同时使他们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对自身乡土文化认同感缺失,对自身价值身份感到自卑。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农民在生活生产的实践方面与乡土文化更好地融合,可以加强个体在家族与氏族的伦理体系中获得家族身份与认同,进而利于自身构建和完善乡土文化自信。

(三)乡土文化传承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价值基础。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和民族印记,是我国繁荣发展的文化基础与精神支撑,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乡土文化在不同载体中的传播,有助于增强乡土文化在多样文化中的竞争力。乡土文化既有有形的物质载体,也有无形的精神内涵,具备其他文化类型所缺少的乡土气息和质朴情感。因此,传承和发展蕴含农耕文化、家族氏族习俗、村规民约等元素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发展文化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价值基础,使文化切实扎根于土地与乡村。

二、文化认同危机导致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分析

(一)乡村“空心化”架空了乡土文化传承的根基。长期以来,国家战略发展的“城市偏向”所造成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和乡村衰败使得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感疏离和道德失序,形成了乡村主体对城市的追赶,大量劳动力选择城市移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更多的农民不得不抛弃原有的依赖土地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再者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及儿童对传统农耕生产和乡村文化也逐渐抛弃和脱离。传承乡土文化的主体不断流失,乡村数目不断减少,形成乡村“空心化”,进而造成乡村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空心化”,架空了文化传承的根基。

(二)乡村伦理价值解体动摇了乡土文化传承的核心内涵。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一般是由家族构成自然村落,伦理性的公众舆论往往会约束人们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形成重信讲义、亲邻善邦的道德原则。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村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乡土社会中的家族与氏族慢慢解体,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城市化与隔离化,从而导致处于家族与氏族长老地位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被消减,家族与氏族的凝聚力下降,传统的乡村伦理价值体系逐渐解体。乡土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对乡村伦理价值的灵活运用,其内涵是建立在乡村伦理价值体系之上的,因此乡村伦理价值体系的崩溃与解体,容易动摇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去农文化”造成了乡土的文化隔阂。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建设不断加快进程,城市周围的村庄成为城郊,建立社区,即使一个村庄都在一起,但是由于失去耕地,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深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生活和生产方法发生了改变,使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被城镇文化取代。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在进行乡土文化资源开放时,缺少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照搬其他地区的文化,容易导致当地传统乡土文化被亵渎,失去本土文化特色。乡村建设逐渐将乡土文化商业化,破坏了文化的原始性,进而使乡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受到局限。

三、通过重建文化认同传承乡土文化的路径探析

(一)多形式、多主体开发建设乡土文化传播机制。在形式上,可以通过乡村教育,将乡土文化正式化地传承,帮助青少年从自己所处的乡村文化中获得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数字乡村传播构建数字平台,使乡土文化传承与科技相结合,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媒体理念指导数字乡土文化建设,有利于激活乡土文化发展内在潜力,推动乡土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建设风貌。在主体上,掌握乡土文化的老一辈不仅是文化的体验主体,更是传承发展的主体,因此需要坚持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文化自信,激发参与热情,建设乡村文化队伍,营造传承乡土文化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对外出务工与农村青少年需要正确引导,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帮助他们切实感受乡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从而积极主动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

(二)以乡风文明为价值导向重塑文化认同。传统乡村会有属于自己特定的乡规民约,通过乡约维护乡村的秩序,调节乡土中日常人际关系,规束乡民的行为,涵养文明乡风,形成了本土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乡约文化。乡风文明在乡村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农民生活生产方面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约束价值行为,有利于提高农民在乡村文化传承的凝聚力,因此通过乡风文明正确引导农民重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传承乡土文化。

(三)规范统筹城乡文化,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土文化需要在传承中向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因此乡村文化基于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满足乡村多元的文化需求,而不是以城市文化为模板重构乡土文化,注重城乡文化之间的相似点与矛盾点,将乡土文化优势诠释与突显。在乡村面临城市化现象的同时,需要加强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多元文化供给方,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与社区供给,以刺激多样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生,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达到平衡。同时,在面对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产生矛盾与冲突时,认真分析矛盾形式,取文化之精华,规范城乡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保持文化多样性。

作者:彭赵星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