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内涵范例6篇

乡土文化内涵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2

关键词:民宿;乡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当下的定义和发展状况

1.1 民宿的定义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分布于乡间的住宿形态。在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起步更早,学者们认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长期生活在内的经营性家屋空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1.2 民宿国内的发展状况

国内民宿的发展。种类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区民宿、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等。目前国内民宿特点: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主要分布在南方。从发展进度来看,民宿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成熟,整体市场行情火爆。从类型上来说,除农户自营的传统民宿外,外来者租赁经营的民宿占据较大比重。

1.3 民宿的发展背后的隐忧

许多国内学者对于“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尤其是乡村民宿总体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周玲强、黄祖辉(2004)指出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抄袭豪华饭店改善硬件设施,从而陷入了城市化误区。例如,王显成(2009)指出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等问题。

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2.1 乡村在地文化的内涵

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都市人对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回归情愫。这种回归不是单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对快速、嘈杂、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乡村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而回归乡村实际上是对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乡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在表现形态上,乡村在地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2.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民宿发源于乡村,乡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民宿的乡土区位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多数乡村民宿是在当地农民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态上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务,将客人视为到民宿来做客的朋友,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与细节关怀,这种人情味浓厚的主客互动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人际交往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乡土文化在农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种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人们转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民宿的服务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间产生一种很强的情感联结,很多游客乐于选择民宿也是出于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

3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达形态

乡土文化一般表现于乡村的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对乡土文化的回归就是将当地乡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通过民宿的载体予以传承,在运营民宿的同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构建,则是以民宿为平台,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态,在乡土生活范式、农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构建新型的乡土文化。

3.1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对乡村环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与农业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的环境,其周围要具有乡村意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尊重的态度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人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权,避免自然生物栖息地及迁徙路径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减少地形地貌破坏,用最少人为设计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3.2 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

作为民宿设计者,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乡村发展乡村民宿。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布局规划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重点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布局乡村特色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3.3 彰显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则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室内装饰,做好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和传承。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

乡村民宿在保护乡村历史建筑、维护乡村聚落形态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重新唤起农村居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挽救正在日益减少的乡村意象和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结构、风格、式样和材质上,既要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承受能力,体现当地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铭,咖啡知己.民宿:传统乡村新血液[J].中华民居-中国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赖红波.台湾民宿业品牌网络推广及对上海的借鉴[J].设计,2015(20):142-144.

[3]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4]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D].东海大学,2006.

[5]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龙肖毅.民居客栈概念评述[J].今日科苑,2009(14).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3

关键词: 乡土音乐素质教育功效

乡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它的纯朴、生机和亲和力,使它能于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途径,具有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种背景下,研究探讨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更具有现实性。

一、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

1.乡土音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乡土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研究价值。乡土音乐属于美育,美育的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包括: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并通过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而和谐的人格。具体而言,乡土音乐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丰富、健康的审美体验。

2.乡土音乐的素质教育功效。

(1)回归自然,禀赋纯净。

乡土音乐自然、单纯、真挚,它产生于田间乡野,是老农耕田时的畅喊,是老妇炕头缝衣时的低吟,几乎不需要伴奏,更不需要花哨的外表。它是歌唱者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羊群、面对心上人用心而歌的音乐,是歌唱者自己内心最真、最纯的表白。这种自然、纯净的东西往往能让一个人听了后,一下子勾起对自己民族根性的一种追忆,一下子唤醒生命中的某种感动,回归到人性深处千丝万缕的情感。而生活中我们发现最自然、最纯的东西才是最美、最有魅力和最易感化人的。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内涵就是要人们学会欣赏美、懂得美、创造美,原生态民歌寄托了人对美的追求,把美的标准具体化,把审美趣味具体化,它其中蕴涵着的与生俱来美的东西,在它的文化中彰显出的独特魅力,因而令人感动和震撼。这些都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为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起着积极的作用。

(2)以朴素人性为本,热烈奔放和自由。

乡土音乐具有人性化的特点,符合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尊严,表白人的需求。无论是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还是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海南的《天涯舞韵》《天籁之声》《印象・海南》等和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都表达了朴素的人性,不愧为结构精巧、韵味浓郁、风格突出、格式规范的精品。通过这些精品感染,学生可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将其制作为课程资源包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使学生了解乡土音乐及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喜欢本土音乐,喜欢乡土民间艺术形式。

(3)贴近生活,体现生活本色,是做人做事的好教材。

乡土音乐来自于生活,在它的歌词中总有一些内容是对人的教诲,宣传或排斥一些东西,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里,有许多优秀文化因子在里面,如歌颂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诚信的品德,教育人们要遵守传统美德,成为健康、高尚的人。如藏族民歌《丰收山歌》:“教会我才能象金鹿般聪慧,培养我才能象青松一样坚强。”这里所唱的内容,长期以来形成了当地主流的观念和生存模式,并受当地人的推崇,对维持稳定当地的生存模式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学唱这些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歌唱者自身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一方面学习了社会的礼仪、规矩,另一方面获得了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的通行证。通过乡土音乐人们还可以交流思想、看法,受到教育,并达成共识,从而建立和保持更协调、紧密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为塑造当地人的伦理道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乡土音乐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在庞大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虽然也推行多元题材的音乐素质教学体系,但尚未有将乡土音乐引入素质教育课堂的做法。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将乡土音乐纳入现行的教育体系。

学校音乐教育在采用指令性规范教材学水准的同时,应该规定一定量的自主性教学课时,由学校和教师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原生态民歌,从娃娃抓起,专门进行地域特色民歌教学,使幼儿、中小学生学习、演唱本民族民歌,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甚至第一节音乐课就应教本地区本民族的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让娃娃们了解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文化,并为此而骄傲。

2.开展乡土音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如组织以乡土音乐为主题的电视歌手大赛、学术讲座、音乐会、知识竞赛等,使人们受到优良文化和熏陶。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陆蓉举办了《绣荷包》个人独唱音会,搜集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绣荷包》,并从几十首《绣荷包》中精选了18首不同风格、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绣荷包》演唱。音乐会从歌唱到介绍荷包的文化、历史演变,还介绍了绣荷包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使观众受到很多传统文化的教育。

3.通过乡土音乐的家庭传承进行素质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歌都是家庭世代相传而流传下来,我们应借用这种形式,把祖辈积累下来的好的生活经验在乡土音乐中传下去。如云南丽江石鼓的洞经古乐会,到现在已历经五代人,一直在演奏《清河老人》、《吉祥》、《元始》、《浪淘沙》这些曲牌,这些曲牌的内容涵盖了庭院洒扫、待客、穿衣带帽、做寿祈福等方面的礼仪,起到了培育后辈、教习礼法、劝学励志的作用。

4.加强乡土音乐人才建设,并贯穿审美教育为导向的素质教育观。

对于优秀的乡土音乐人才,政府应视为国宝高薪聘养,让其安心传承乡土音乐、原生态民歌,开门授徒,使乡土音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同时要选择一部分人才到高等学府进修,学习系统的理论,起到保护和继承乡土音乐的作用,加强培养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与音乐人才。这些音乐人才为其所处地区或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收集、整理、介绍、研究与教学等诸多方面,将会起到桥梁和带头作用。

5.提倡以乡土音乐为核心内容的生态保护区,创建文明城市和乡村。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原生态民歌保护区,设立乡土音乐保护基金,投入资金保护原生态民歌的独特性和生存环境,激发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以乡土音乐提倡的真善美为行为准则,以推乡土音乐崇和歌颂的行为为美,以乡土音乐鞭挞和嘲笑的行为为丑,使居民的文明素质得以加强,创建文明城市和乡村。

乡土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塑造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人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独特性,创新教育观念和方法,生动活泼地对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言根主编.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3.7.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4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园景观,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

校园景观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校园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雷同化和单一化现象,在校园景观材料上忽视了对本土材料的利用,在文化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亲和力明显不足,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了地域和乡土文化的“外来者”。

一、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文化原义为对土地的耕耘和改良,植物的栽培。在《中国造园论》中将文化定义为“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之总体。”(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7)乡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是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乡土文化是在本土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存在于乡土自然风貌当中,存在于乡土特色建筑当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当中。充分了解校园所在区域的本土文脉、地域特征,挖掘乡土资源,从乡土文化中寻找设计语言,是设计出优秀的校园景观的前提。

校园景观作为本土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形象,是一个展示学校自身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平台。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使它既融合于当地环境又能凸显其自身的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这个学校和地域的“名片”。

二、新校区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的运用

1、项目概况及所处地域文化特质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校区基地原本是一个农村,到处是农田和农家,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文化成了场地固有的记忆。在其景观设计中,保留了场地原有肌理,显现了场地原有记忆。它倡导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利用乡土文化,挖掘乡土特色,保护乡土资源,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全国首创的“农村原生态”校园景观。

2、对乡土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某些时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6)。同样,校园景观中文化的展现也需要有它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是必要的。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农田密布,山水秀美,对此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利用是设计的一大重点。校门入口处种植两簇芦苇映衬左右,采用乡土化和艺术化的方式处理,别具一格;校园里有层层梯田、鱼塘,田园景观成了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冬到春,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从夏到秋,黄澄澄的麦穗、稻子和各色菜蔬。其设计有机的生长在原本的自然景观中,而原本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乡土文化内容,使得其景观也显得与众不同、趣味十足。

3、对乡土建筑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重庆民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地域特色,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景观亭、廊、架等都采用当地民居的形式,从乡土建筑形式上抽取和提炼设计元素成了其设计的亮点,使其有机的融合于自然的山水、农作物之间,充满了乡土气息。

4、对本土生活和生产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利用当地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塑造趣味雕塑和进行景观细部处理,是其景观设计中营造乡土氛围的关键手段。校内大量运用了本土原生态石材和生活用具中富有特色的陶罐以及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等乡土材料,通过艺术化处理,将不同元素调和在一起,将乡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有机的呈现了本土生活和生产文化,体现了乡土景观的艺术美。基于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设计师还通过恢复、再现生活场景和劳动场景,激发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通过景观雕塑和返聘农民继续在校园内生活和生产劳动,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乡土生活和生产文化,设计出生动形象的乡土校园景观,为师生营造一种田园式的氛围。

三、乡土文化对校园景观的意义

乡土文化的利用是校园景观凸显特色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景观彰显生命力的本质原因。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乡土文化,通过乡土文化元素的使用,使校园景观呈现年代美和时代美,凸显人性美和生态美,彰显地域文化。

1、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呈显年代美和时代美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文化,多以乡土材料来表达乡土文化的内涵,如木材、石材、陶罐等。这些本身来自于大自然的乡土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积累,形成一种具有古老感的艺术美,在逐渐附上青苔或者经过天然的风化的同时,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耐人寻味的年代美。在这个工业化批量复制景观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趋向于对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和生态景观的的追求,利用乡土文化设计出具地域乡土特色的校园景观,彰显着时代的审美特征,具有时代美。

2、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凸显人性美和生态美

利用乡土文化塑造的校园景观是融合于土地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它是通过人类干涉而得到维持的“二次自然、人工的自然”,它是人类化的自然、家蓄化的景观、驯化的景观、温顺的景观(日,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 编.李树华,杨秀娟,董建军译.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它是顺应自然界的生态景观,不但没有让自然环境产生大的变化,而且还使自然素材和土地条件得到活用,体现了景观的生态美。它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以人的归属感为出发点,是扎根于人性化空间尺度的景观,体现着人文的关怀,具有人性美的特征。因此,这样的校园环境具有亲和力,能让师生感觉亲切,产生舒适感、怀旧感和安定感。

3、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彰显地域文化

利用乡土文化元素设计的校园景观,是让人能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景观。它将本土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积累、沉淀,增强了地域的个性色彩。它是扎根于地域风土基础之上的设计,灵活运用乡土材料传递着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等信息,彰显着地域的文化。这样的校园景观才能起着辅助教学功能,才能作为地域的“名片”,才能在整个景观体系中起着指引作用。

四、结语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生态价值;地价;怀来

工业文明为人们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在短短100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比以前所有时期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人口也随之上升了4倍。也就在此时“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不容忽视,温室效应、臭氧层危机、水污染等现象开始出现。“经济”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的土地价格机制分析

关于土的价值构成的理论,国内现在比较流行三种说法:土地资源价值,土地成本价值,土地使用价值。

(1)土地资源价值论,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代表,它主要是从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稀缺性这个角度来解释的,传统的地租理论中提到地租包括随土壤的肥沃程度和距市场的远近而增加的级差地租Ⅰ,土地所有权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这两个地租共同决定土地的价值。

这个理论在我国农用地征收的时候有很好的体现:农用地征收价格是国家征用集体土地时,按照正常条件确定的征用补偿价格。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估价规程》:

农用地征用价格=农业地的资源价格+社会保障价格+附属物价格。

(2)土地成本价值论,是以要素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它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在土地上进行开发利用后的客观成本。可以理解为,土地的资本价值是以土地物质为载体,在土地自然价值上进行核算的成本投入。根据投入资本对形成土地价值的作用,把土地成本分成三类:①私人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及其其他权能的取得、维护成本;②土地开发的前期成本,例如,使用土地进行前期勘测和调查而投入的劳动;③土地开发利用成本,包括建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类型转换、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等。

新增土地出让金是土地成本价值的最好应用:新增土地出让金是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按规定的标准向国家缴纳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

新增土地出让金=土地产权收益补偿价格+农地投资管理收益补偿价格+土地增值收益补偿价格。

土地产权补偿收益就是农地征用价格;农地投资管理收益是指农地征收变为国有土地后,政府要组织进行土地前期开发,将生地变成熟地,并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所投入的成本;土地增值收益是指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改变,周围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提高了建设用地的价值。

(3)土地实用价值论,是以效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土地的使用价值包括直接的使用价值和间接实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承载功能,生产功能;间接使用价值包括调节功能,例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可以通过货币投票的方式来产生,而土地的间接使用价值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很难通过货币来表示出来。

土地使用价值论,在我们的土地转让市场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土地在进一步流转过程中,开发商根据自己对土地效用的评价,纷纷用货币进行投票,然后价高者得。他们仅仅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例如:交通、区位。

这三个土地价值理论之间存在一个递进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是与土地用途的转变相联系的,而土地用途的转变又是科技、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进城市,农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取代;“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被“机器化大生产”所取代;“第一产业”逐渐被第二、三产业取代。

当经济发展到今天,笔者感觉传统的土地价值理论已经完全不合适了。因为这些理论全部忽视了土地的一项很重要的用途: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工业初期,我们忽视了土地的这项功能,因为当时我们的生产力有限,人口数量比较少,“自然因素”远远大于“社会因素”,这时候土地的调节功能供大于求,土地的调节成本几乎为零。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化”现象加剧,生态调节功能的土地日益稀缺,其调节成本也在随之加大,土地的“生态调节价值”就需要考虑在内了。

2.研究区域概况

怀来县位于北京市西北、永定河流域上游,是北京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一侧。其区域功能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是其周边重点生态屏障区。区内有官厅水库水库建于1954年,先后经过4次扩建和加固。1989年扩建后,总库容41.6亿m?。水库的上游分别是洋河和桑干河。两河至怀来县朱官屯村附近会合后称永定河,注入官厅水库。2010年,怀来被规划为“京北生态新城”重点建设新城。

怀来县地貌趋势基本由中部河川分别向南北崛起,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字形地貌,中部河川区惯称“怀来盆地”。怀来下辖17个乡镇,县政府驻地在沙城镇,位于县境中部。怀来土地共有面积178232.2公顷,根据其可开发程度,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域:允许建成区、有条件建成区、限制建成区和禁止建成区。其中允许建成区规划建设面积是6930.0公顷,占全部面积的4%;有条件建设区规划建设面积5548.6公顷,占总面积的3%;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152016.3公顷,占总面积的85%;禁止建设区,规划面积是13737.3公顷,占总面积的8%。

3.研究区域价格分析

首先,笔者对地价最高的东八里乡和土木镇进行了分析。它们允许建成区和有条件建成区面积之和占乡镇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0%和13%,除东花园镇和沙城镇以外,没有其他乡镇的比例比这两个乡镇高,由此可知:这两个乡镇可建设面积供给比较大。根据供给和需求理论可知,供给大、价格高的唯一原因就是:需求旺盛。沙城、土木、东八里乡的乡镇交通设施便利,有直通北京的高速公路;离县政府所在地近,办事方便;生活设施便利,便于生活。

其次,对价格最低的王家楼乡、孙庄子乡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乡靠近南山、北山,交通设施不方便,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的比例总和几乎为1%,属于生态涵养地带,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为420750元/公顷。

其他乡镇土地价格相差不大,价格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紧邻官厅水库,其允许和有条件建设区之和占乡镇总面积的比例也介于上述二者之间(除东花园和沙城)。

通过分析,怀来县目前的土地价格构成机制仍然是以传统的价值构成理论为指导的。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手段,随着京张合作加速和怀来被规划为“京北生态新城”的定位,一些购买力弱的人或投机的人会向水库周边或者南北山的乡镇转移,外省市地方的人也会快速涌入这些地方,怀来的生态涵养功能可能会找到破坏。

表1 怀来县征地区片综合底价表[4]

区片编号 区片价 区片范围描述

Ⅰ 5761880元/公顷 沙城镇建制镇和规划区在内

Ⅱ 631320元/公顷 土木镇、东八里乡

Ⅲ 579060元/公顷 新保安镇、西八里镇、桑园镇、北辛堡镇、狼山乡

Ⅳ 541200元/公顷 大黄庄镇、东花园镇、小南辛堡镇、官厅镇

Ⅴ 483390元/公顷 存瑞镇、鸡鸣驿乡

Ⅵ 420750元/公顷 孙庄子乡、瑞云观乡、王家楼乡

4.生态地价

在生态涵养区,土地的主导功能就是保护环境,这时候土地的间接使用价值——涵养水源,调节大气等功能是不能忽略的。我们可以通过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将土地的这种间接价值计算出来,内生到土地供给的成本中,从而使生态涵养区的土地价格更好的反应土地的价值。

笔者为此引入生态地价的概念,生态地价是指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主体功能定位属于限制发展区,土地价值的构成除了传统的直接价值外,还包括调节大气、涵养水源等间接外部价值,涵盖了土地这部分间接价值的价格就是生态地价。

生态地价=土地传统价值+生态价值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计算这种生态价值:收益法,成本法。

(1)收益法

收益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确定土地的生态类型,根据土地的生态类型确定单位土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

表2 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6] 元/(hm?.a)

生态服务/生态类型 森林 草地 农田 湿地 水体 荒漠

气体调节(A1) 3097.00 707.90 442.40 1592.70 0.00 0.00

气候调节(A2) 2389.10 796.40 787.50 1530.90 407.00 0.00

水源涵养(A3) 2831.50 707.90 530.90 13715.20 18033.20 26.50

土壤形成与保护(A4) 3450.90 1725.50 1291.90 1513.10 8.80 17.70

废物处理(A5) 1159.20 1159.20 1451.20 16086.60 16086.60 8.80

生物多样性保护(A6) 2884.60 964.50 628.20 2122.20 2203.30 300.80

食物生产(A7) 88.50 265.50 884.90 265.50 88.50 8.80

原材料(A8) 2300.60 44.20 88.50 61.90 8.80 0.00

娱乐文化(A9) 1132.60 35.40 8.80 4910.90 3840.20 8.80

总价值(A10) 19334.00 6406.50 6114.30 41799.00 40676.40 371.40

V表示生态服务价值,由此可知,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B和土地的类型相关,和土地的面积(S)成正比和土地离生态涵养地的距离成反比,随着距离的增加享有的生态服务价值在减少。

(2)成本法

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思路去计算这种价值。成本法的思路:当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为了将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以前,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它应当由两部分构成:(1)直接成本投入,包括环境污染综合整治(B1)、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B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B3)、修建水利设施等项目的投资;(2)替代成本,为了达到环境效益不变的目的,在其他地方植树种草(B4)、退田还湖(Bn)的成本。

C=k(B1+B2……+Bn)

C表示恢复生态涵养区的成本,与各项处理污染(B1+B2……+Bn)的成本成正比。

综上所述,如果考虑生态价值,怀来县的土地价格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官厅水库周边的地价可能就要高于东八里乡和土木镇的地价。价格偏高将会降低消费者对水库周边土地的需求,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就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所以本文认为:考虑生态地价的土地价格构成理论是与生态涵养区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相契合的,是符合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时代要求的。

参考文献:

[1]沈秀峰.周生路,李春华.试论农用地估价的几个问题[J].土壤,2003,(1):12-16.

[2]张小燕,等.论农用地征用价格的评估[J].农机化研究,2003-3(2):69-72.

[3]李建建.试论土地构成与土地价值[J].理论经纬,2002(10).

[4]河北省怀来县土地局.怀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Z].2010.

[5]张贵祥.首都跨界水源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与机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11.

[6]谢高地.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

乡土文化内涵范文6

一、走进 港文化,放大“草根”科技的“田野性”

科技的母体是文化。文化是孕育科技的“沃土”。科技活动最具鲜明特征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行为。我校处于特定的 港地域。千年传承积淀的 港物质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我校基于“草根”科技活动“田野性”需求,对 港丰富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优化组合成满足学生“草根”科技活动的“文化板块”,即 港桥文化、船文化、宅文化、蚕丝文化、茶文化、太湖蟹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光电缆文化、农耕栽种文化等,开辟了学生科技活动的“希望田野”,“草根”科技的“田野性”同时赋予了学生参与的亲近性,揭开了科技的神秘面纱。

通过 港文化板块建构,我们建立了“草根”科技活动体系。文化板块生成主题,以溇港桥文化、船文化、宅文化为内涵,开展了《开发溇港文化资源,实践“三模”创意》的“草根”科技主题实践活动,以溇港的茶文化为内涵,开展“品赏家乡的熏豆茶”主题科技实践活动,依照文化板块序列,系统地、有序地、有层次地实施“草根”科技活动主题化策略。

由文化板块生成主题,由主题生成一项或多项科技活动。“草根”科技活动立于溇港文化板块背景下,围绕主题,呈现系列化。主题引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师生自由选择,建构活动载体,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个体的实地观察、调查采访、信息采集、动手实验、开展创意,亲身经历,体验过程。一项活动体验一个层次,一项活动再升一个层次,《放飞希望的风帆——走进溇港船文化》、《溇港的蚕桑》、《溇港熏豆茶之韵》等“草根”科技系列活动,满足了学生主体的心理需求,也迎合每个个体参与的愿望,使学生在以溇港文化为内涵的“草根”科技田野上,扎下了科技活动之根,在科技知识增长,科技实践能力发展的同时,孕育了科技创新的生命。这充分体现我校“草根”科技田野性的价值取向和本真追求。

二、深化“家乡好孩子”活动,彰显草根科技的“育人性”

科技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享受内涵丰富的文化熏陶。这就是科技饱含的育人性。发挥草根科技的育人功能,我们的草根科技凭借自身的特色,与“家乡好孩子”大德育和谐整合,与“家乡好孩子”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小公民社会服务活动密切结合,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万般艺,领万种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扣住“读”,我们通过与草根科技结为一体读科普、读科技文化经典、读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在做草根科技的同时,感受科技的人文,科技的品质,科技的美好人性魅力。紧扣“行”,我们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挖掘草根科技活动过程中潜在的育人资源,让学生感悟科技活动社会公民道德,社会责任感,社会的文明,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起科技造福人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万般艺,领万种情”。我们围绕“做中学”这一中心,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艺实践活动,走亨通电,学习现代通信的高新科技,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三模”,桥模、航模、宅模,制作生态瓶,实践家乡熏豆烘制和沏茶手艺等。一个作品,一种手艺,都承载着内涵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学通信高新科技,领略科技振兴家乡,造福家乡之情,领略“三模”蕴含的科技强国,科技富民之情,通过生态瓶体验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情感,通过熏豆制作、沏茶、走进溇港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人民的友好情感。一个作品的形成,又是探索和情感的深度体验。因此,科技制作让学生获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重享受,夯实爱科学、学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底蕴。

三、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发挥草根科技的“创意性”

草根科技实践活动以社会、自然、学生现实文化生活为背景,走进了本土文化,走进了生动可感的现实世界,走进亲切的生活情境,科技的文化视界被真实地拓展,课程界限被扫除,课程的空间自然放大,内涵更为丰富,渗透弥散力更盛。我们依据于草根科技的本质特征,将科技与劳技整合,以科技文化引领学生的劳技制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从物质和精神两大文化层面,开展裁剪、编织、陶制、泥塑、建模、沙盘、饲养、种植等,使劳技制作活动与草根科技活动一体化,既具有科技含量,又有厚重文化内涵,具富有情境性,情趣性。通过涉及文化生活的剪窗花、动画角色、编织中国结、运用制陶、塑泥制作笔筒、器具、装饰物,涉及本土蚕桑文化的养蚕,建防蝇“蚕山”,涉及自然生态的制作培植和饲养两用的生态瓶等,使劳技进入科技领域,让学生走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的境界。

课程引领。我们运用长线课题与短线课题结合的方式,置起了草根科技创意的另一道风景线。长线和短线结合使草根科技活动经历起始阶段,深化阶段和提升阶段,其过程持续生成,学生的科技创意思维触角也随之不断伸展。有了体验的深刻性,也有了创意丰富性。我们把一个长线课题,分解为若干短线课题,即小课题,也称之为“娃娃课题”。一个短线课题,确立一个研究项目,引导多个创意。“变废为宝,走进低碳生活情境创意”是一个长线课题。根据长线课题确定的科技创意主题,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可乐瓶的循环创意活动”,学生个体和群体自主选择创意项目,有利用可乐瓶进行航天科技创意、文化创意、生态环境创意、美化生活环境创意、娱乐、游戏创意。创意的作品与成果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乡里巴人”的朴素。高雅也好,朴素也好,都具有科技文化的品位,绽放着探索实践的智慧。

仿真与创意融合是张扬草根科技创意性的有效途径。我们从低碳节能、环保的草根科技创意理念出发,利用废旧纸板、塑料泡膜、线缆、木块等,开展各种仿真创意活动。师生、生生参与,或个体、或小组,从不同的领域,进行火箭、桥梁、船、舰、亭台楼阁、飞机、宇宙飞船、机器人等。仿真作品的科技品位高,从实践走向理性,使草根科技创意提升了层次。科技创意涉及的领域更宽,科技含量更高,文化内涵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