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范例6篇

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范文1

关键词:周长圆 乡土情结 浓郁诗味

“朗诵诗”是专为诗歌朗诵活动或者一种文艺节目所撰写的一种新诗文体,按赵心宪先生的说法,它以满足听众当下社会心理需要为主要创作目标,以群众性听觉艺术接受需要的空间为传播方式,具有大众化和民族化语言表演形式的特征,是语言表现的视觉艺术与语言表演的听觉艺术在诗美形式上的完美整合。[1]今天,陕西诗人周长圆通过其诗集《朗诵安康》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美丽的收获。

本世纪初,作为诗人的周长圆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2001年,他先后在《诗刊》上发表了数首西部题材的长诗;2003年出版《周长圆诗选》并荣获中国作协诗刊社“优秀诗集暨诗歌贡献奖”;2011年,他再次重磅出击,带来了文气磅礴、风格多样的《朗诵安康》诗集。《朗诵安康》带给大家的都是惊喜,我们惊喜于诗歌中所表达出的一个诗人对家乡的赤子之心,我们惊喜于其宏大主题下依然浓郁的诗味。

一、浓烈的乡土情结与厚重历史文化的统一

鲁迅曾经说:“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2]乡土是任何人都摆脱不了的精神纠缠,也是人类永远的文化情结。诗歌,作为一个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艺术,无不自然、深切地从本原意义上联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陕西安康诗人周长圆“朗诵诗”的魅力当然也首先与其浓郁的乡土情结和民间情怀密不可分。他生活于秦巴山区,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由此,家乡的一草一木、乡土的经验、民间的想象、对家乡生命的体恤就成了支撑他诗歌创作的基石。

周长圆首先把笔触延伸到了汉江、秦岭、安康等地域的各个角落,对秦巴山区展开了热情的讴歌,汉水、秦巴山、油菜花装扮的汉阴、太极文化流传的旬阳、被民歌声缭绕的紫阳等尽收笔下,从来没有哪个诗人像他一样如此准确、真切地传达出如此独特的西部经验。“铺开西部这张报纸/我看见长江与黄河这两条/醒目的标题下面/在这两页鸿篇正文之间/汉水则是征婚广告/被羞涩地夹在报纸中缝(《汉水》)”,独特的描述展示的是诗人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在《我是安康的女儿》中,诗人浓烈的乡土情结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他再次热忱歌唱自己的家乡,“我爱安康的春天/春天里的汉江春心荡漾/一江两岸藏着生命的秘密/野鸭大雁以及温润的南风/他们从大海归来,溯流而上/还有从南方动身的油菜花/从东到西,从山间到盆地/为我的家乡铺开/一副辽阔的版画/300万安康儿女/在这一副版画中茁壮成长”,对自己家乡的毫不吝啬的热情讴歌,表达的正是诗人对于这片乡土的赤子之情。也正因为诗歌涉及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从而使之呈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以及宏伟的气势和粗犷的美学品格。

除了对秦巴地域自然山水的热情讴歌,周长圆还把自己怜悯的目光,投向了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秦巴人民。他写了《农民章志强》,“农民村支书章志强/这一辈子注定走不出我们省/更见不到他的中央/一条沟就是他的国度/一个家就是他的首都/农村支书章志强/只有回到遥远的百忍沟/他才是一颗直起腰身的树/这令我的内心无法平静而又悲伤”,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而诗人对于家乡亲人的怜悯情感也深沉感人。他又写了《南方南方》,表达对于家乡外出打工的女孩子的漂泊命运的关注和怜悯,“他们去了南方 他们不扎根/他们不结果/他们只在自己的身上/开放四朵花/一朵寄给父母/一朵寄给弟妹/一朵寄给哥哥和他的新娘/还有一朵/自己贴身藏下/直到枯黄”,如泣如诉,让我们充满辛酸,还有什么感情比这对家乡亲人更深沉更真挚的呢?

从诗歌的表面而言,周长圆诗歌歌颂了汉水、安康,表达了对于家乡亲人的怜悯和喜欢,而就诗歌的深层蕴含来说,诗人对秦巴山水的吟唱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感情体验层次。诗人除了对家乡单纯地吟唱,同样也有着深沉的历史思索,“我打开记忆的盒子/走进时间的深处与我的童年对望/也是乡村的老家如同一只干瘪的蚂蝗/叮在祖国的毛细血管上……如今旬阳的乡村/在我的目光中开始上升/如一个准备远行的人,正在走出陕南的屋顶(《擦亮旬阳》)”,诗人一边回望曾经的贫穷和落后的乡土,一边展示今天的崛起。但是,无论怎样,对于自己的乡土,诗人始终是不离不弃,“西康线上我仅仅是个过客/我将回到/长有先祖的骨头的土地/夺一条路 不为出逃(《在西康线上》)”。同时对自己的家乡充满历史的期望,“北风吹过秦岭/长安长大不易/汉江两岸是鱼米之乡/白居易为什么不到陕南来……北风吹过秦岭/秦岭如果能够晕头转向多好/让汉江流进唐朝/让我与李白小酌”。

二、宏大的主题与浓郁的诗味

就像诗人在《朗诵安康》后序中说的那样:“我的朗诵诗大多是应邀之作,电视台、院校、军营、企业、也有政府和个人,找到你了,交代一二,限你拿稿子出来,有时真是勉为其难,实在无法成篇。”可能这也是今天所有朗诵诗歌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纯正的诗歌写作举步维艰,沦落为小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而诗歌如果离现实政治等太近,又容易沦为政治的传声筒,永恒的诗歌应提防被一时的政治之火所灼烧,以至于艺术标准被政治标准所压迫、所取缔,丧失了其本身诗性特质。但从周长圆的诗歌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别出心裁、选取合理的表现视角,运用新奇贴切的意象,从而使诗歌显得不落俗套,主题宏大,结合现实但又充满了浓郁的诗味。

首先,尽管诗人大部分的创作都是一些宏大的政治主题,但诗人却能够“大处着眼,小处切入”,精心选取“长袖善舞”的表现视角,从而使自己的诗歌自然具有一种独特性和个人风格。诗人常选用的表现手法有:剖析法,即把与诗歌主题密切相关的若干侧面剖析出来,最后总结升华主题。诗人的《紫阳民歌》就是围绕与紫阳民歌有关的历史、传说、情趣文化等展开,以“紫阳城野史”“我向你打听蒿草的下落”“晒山”等几个侧面加以剖析,最后以“紫阳没有边界/一个人一辈子/也走不出紫阳的一首歌”,对于紫阳民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宣传,同时由于剖析法的合理使用而能够不落窠臼。其次是反差法,把一些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造成较为悬殊的艺术效果,从而引人关注或思考。如“我们省有三个农民/陕北一个/关中一个/陕南一个//陕南的一个/土地让给了果树/儿子外出打工女儿远走他乡/一条汉江慷慨地借给了北方……陕北的一个/头缠白帕/羊皮短袄上/别一朵蓝花花/舞一条长鞭/赶牛羊和落日回家/东方刚刚泛红/他肩披褡裢开始起程/乘一首高亢的歌/像一朵天上的白云”,通过陕南陕北反差极大的对比描写,不仅写出丰富的民俗特色,而且把陕南对于这个国家、民族的慷慨付出表达得很深刻。

其二是诗人善用新奇贴切的意象来表达特殊的情感。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十分熟悉,各种事物随手拈来,几乎皆可入诗,且非常的贴切,如“一只蝴蝶用两翅/和大片的松林一起/抬起了安康盆地的天空(《在西康线上》)”,蝴蝶、松林、天空,三个意象,由近及远,生动新奇,把当时美景尽收眼底。又如“弯腰的稻谷手提金色花环/高挑的玉米方阵/这些勒紧胸脯的绿衣少女/黄瓜南瓜豆荚拉出长线/蜜蜂的电工在花间窃窃私语/本地的蝴蝶舞蹈/外来的燕子杂耍/三只豌豆雀飞去/又过来两只布谷鸟/轮到雄鸡独唱/牛羊开始了和声/萤火虫挥舞荧光棒/给唱民歌的青蛙捧场(《庄稼居住的地方》)”,通过稻谷、玉米地、黄瓜南瓜、蜜蜂、蝴蝶、燕子、豌豆雀、布谷鸟、萤火虫、青蛙等繁多的意象,把生活中身边的美写得独特、鲜活、亲切而又充满浓郁的诗味。

其三是诗人对于笔下的土地、人物注入了真挚充沛的感情,回环往复。诗缘于情,贵乎真,对于大部分与社会现实政治结合较紧密的“朗诵诗”来说,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甚至有的诗歌大讲假话、大话、空话,这不仅会损害诗歌的诗性特质,而且浪费读者的精力。由于周长圆对自己笔下土地、人物的熟悉和热爱,从而使得他的诗歌感情充沛,如泣如诉,诗味浓郁。如“你说你一辈子挪不开大巴山这个窝/我还是依你/我让你头枕青山脚踏稻田/到了明年 大片的水田/你的子孙们 每插一株秧苗/就会给你叩一次头/他们一边劳动/一边祭奠 多好(《掩埋父亲》)”,对于父亲的一往深情,令人动容。在纪念安康特大洪水赈灾晚会上的诗歌《生命至上》,“来吧!向七月的秦岭/要回我们被压弯的脊梁/来吧!向七月的大巴山/要回我们遮风挡雨的屏障/来吧!向七月的大地/要回我们被冲毁的住房/来吧!向七月的天空/要回我们被折断的翅膀”,紧扣当时社会现实,通过“来吧!向七月的……”句式回环往复,感情充沛激昂,展示了诗人扎实的写作功底。

注释:

[1]赵心宪:《“朗诵诗”的文体形式及诗学阐释——抗战诗歌朗诵运动的诗学反思之二》,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乡土情结范文2

关键词:广东纪录片 乡土情结 岭南文化

2007年,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南派纪录片的概念被提出来,这既是对广东本土纪录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广东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期望。纵观几十年来广东纪录片的发展,从早期的《珠江情》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潮涌珠江》以及后来的《龙船日记》、《祝福珠江》等,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情结:对岭南乡土的依恋之情。广东纪录片的这种乡土之情,不同于京派、海派、川派等纪录片流派中体现的对本土文化的探寻和反思,广东纪录片的乡土情结,消解了文化哲理的厚重和形而上的思辨,是一种发乎内心的直接的情感,它根植于岭南文化对乡土的思念。可以说,广东纪录片根植于岭南乡土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带有浓烈乡土情结的独特的纪录片创作方式。

乡土情结在广东纪录片中的表现

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现岭南风情。表现岭南特色风情一直是广东纪录片长盛不衰的主题。1983年,广东台拍摄的首批纪录片《广州好》、《水乡话龙舟》、《九江印象》、《漫话潮汕工夫茶》、《山水风物》等,都集中展现了极具岭南特色的风土人情,具有强烈的本土生活气息。之后创作的《客家妇女》、《荔乡行》、《广州名厨名菜》、《西樵布市》、《水乡鱼市》,将镜头对准了岭南乡土文化符号。1986年播出的《珠江情》,是第一部围绕珠江这一岭南乡土意象对沿岸风光进行的画卷式展现的纪录片作品。20世纪90年代,广东纪录片涌现了《大潮涌珠江》、《龙舟》、《客家风情录》等表现岭南文化物象的优秀纪录片。2002年广东电视台拍摄的《龙船日记》,看似延续对于岭南龙舟符号的表现,其实是巧妙地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在龙舟民俗中蕴涵的广东人的精神。广东电视台的《珠江纪事》、广州电视台的《南国纪事》等纪录片栏目,都对传统民俗、手艺等进行了展现。

以乡土视角思考本土人的生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纪录片开始关注个体,“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的特色,广东纪录片也涌现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聚焦于人物地域环境和主人公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地域作为表现人物的视角,也是广东纪录片乡土情结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如《超越故土》讲述了改革开放前沿农家的变化,人物被放置在独特的时代和地理背景下,叙事平淡朴实,地域特色明显。《古劳水乡奥运梦》,又名《龙吟水乡》,这部在200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评委会大奖的纪录片,讲述了全国少年游泳冠军李汉华因事故而双腿瘫痪,在家乡人民的全力支持和爱的感召下重回泳坛,决心冲刺2008残奥会的感人故事。编导的重点始终处于乡土环境和人物关系的视角,展现了水乡人在残酷的命运中互相帮助、顽强拼搏的龙舟精神。中山电视台制作的《海外中山人》,从2004年播出已经历时6年,该系列将中山人放在全球地域的背景下,讲述在乡情背后的个人奋斗故事,是传播香山文化不可多得的纪录片。

聚焦外来人员透视乡土情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成为外来人口最集中的省份,大量拥入的外来人口被称为“新客家人”,而正是在这种乡土文化的交汇中,广东纪录片导演透过对外来人口的关注和记录,诠释着新时代的乡土概念。2004年,人文类纪录片栏目《人在他乡》播出,《人在他乡》结合独特的广东省情,关注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两千万外来人口。正如《人在他乡》栏目制片人马志丹所说:“从故乡到他乡,从熟悉到陌生,从相聚到别离,构成了《人在他乡》节目内容的内在联系,也建构了节目内容的特异性、节目形态表现的稳定性。”①《人在他乡》栏目是乡土情结在异乡群体上的体现,这种情感,既包含着对人在异乡的伤怀,也有着对理想家园的怀想。

广东纪录片乡土情结的根源

岭南文化自身浓厚的思乡情感造就了南派纪录片中的乡土情结。岭南文化是一种混合的多元文化,自宋代以来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徙来到岭南,岭南人有着强烈的“故乡即他乡,他乡即故乡”的情感。而到了近代,很多岭南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到南洋甚至美国讨生活,跨越广东、香港、南洋等地域的粤语文化圈逐渐形成,这种在语言上相对隔绝的文化圈根植于岭南文化。在乡土情结的影响下,广东的纪录片有着比其他任何地域都更强烈的故乡情感。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传统观念和文化都不断变化更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广东纪录片创作者希望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社会变迁的过程,对岭南传统文化进行保存。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诞生了《珠江纪事》、《南国纪事》、《深圳30年民间记录》等纪录片栏目,它们关注飞速变化的社会,挖掘现代社会中即将消逝的传统和民俗。

广东纪录片是电视外宣主要阵地。纪录片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广东媒体历来非常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广东台于1984年组建对外部,当时第一批纪录片就是由对外部创作的。海外华人中有几千万人祖籍都在岭南,他们渴望看到故乡的乡土形貌以及变化,作为对外宣传最有力工具之一的纪录片,必然更侧重于乡土情感的传递。

乡土情结与广东纪录片美学风格的形成

市民化的叙述方式。广东纪录片在叙事上贴近市民口味,经常采用市民化叙述视角。广东纪录片提倡“抱素守朴”方式,以疏朗简约的语言去负载信息和情感。广东纪录片以普通人的视角引导观众,介绍岭南风情民俗,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平凡经验,追忆消逝的传统文化。另外,虽然广东纪录片经常采用格里尔逊模式的叙述,但语言具有很强的市民生活气息。岭南地域有着独特的市民话语方式,就是在以普通话叙述的纪录片中,也经常出现粤语讲故事的简洁、生动的描述。一些本地播出的纪录片经常采用粤语解说,本土生活中的各种俗语层出不穷,和本土市民风格融为一体。在叙述进度上,广东纪录片的叙事显得散漫自然,遵循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形态,表面看起来结构随意,却往往能在不断的叙事延续中,触及事件本身的内在情感。

朴实、平淡的视听语言。岭南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实用至上的文化,在广东纪录片中,镜头语言朴实、平淡,不露痕迹地服从于整体叙事。因为岭南文化尚实效、重功利的原因,广东纪录片更多注重镜头间的蒙太奇关系,镜头节奏也相对较快,使得普通观众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信息量更大更集中。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拍摄周期,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必然注重解说词的叙事作用。广东纪录片的解说风格活泼,口语化,地域感强。也正是在视听语言上的这些特点,使得广东纪录片缺少某种视听语言上的风格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影视语言不断探索变革、新的纪实观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广东纪录片较少受到全国范围的关注。而正是这种平淡、朴实的视听风格,使得广东纪录片很好地平衡了人文与商业的关系,在本地市场深受好评。因此,在全国纪录片栏目生存维艰的情况下,《人在他乡》、《南国纪事》、《海外中山人》等纪录片栏目收视率排于时段前列,历经多年而生命力旺盛。

重情感轻理念的表述风格。广东纪录片注重对直接来自于生活的喜怒哀乐的个人情感的表达。在情感挖掘上,广东纪录片注重表现个人的本土情感体验,在早期作品中,广东纪录片通过岭南物象承载情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又经常在个体人物的普通生活和人情世故方面展现情感。这些情感不是宏大的家国情怀,不是对人生终极命题的思考,而是细腻的个人对乡土的眷念、对生活的感悟。在表达方式上,广东纪录片经常直抒胸臆,跳出客观记录观念的束缚,由叙述者引领观众参与到事件中去,并表达个人的情感,阐述对事件的看法。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广东纪录片经常尝试各种叙述视点,如《龙舟日记》中虚拟水乡小孩的视角看待时代变化中的传统民俗。《龙吟水乡》采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更便于表现作为残疾人为梦想拼搏背后和乡土之间的感情。

乡土情结与广东纪录片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岭南乡土文化也并非停滞不前,越来越多的交流和融合,使其展现出新的气质,体现出其具有深度的一面。岭南乡土文化拥有很多值得纪录片创作者不断挖掘的题材,如客家文化、岭南民俗等题材都值得做成精品大片。近年来,广东电视台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6年推出了24集的《百年留学》,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是广东人,《百年留学》虽然起始于乡土情结,但却透过这个点,聚焦于百年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一代代学子救国图强的探索精神。随着纪录片创作者的不断探索,继续深入发掘能打动观众的本土故事和情感,广东纪录片必将在中国纪录片版图上散发出更灿烂的光辉。

注 释:

①马志丹、张步中:《〈人在他乡〉寻梦者的精神家园》,《南方广播电视学刊》,2008(2)。

乡土情结范文3

关键词:作文教学;乡土资源;乡土情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朱老先生的这两句诗,我便思考我们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写作题材比较狭窄,他们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进而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其次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其实,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草树木……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只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他们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也就乐于写作了。因此,我认为,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学的特定优势――乡土性,努力地培养他们的乡土情结,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乡土”二字,农村作文教学就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主要指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秩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实行一套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欣赏自然风光,激发乡土情感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园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美。例如:水稻、油茶、小麦、桑田、菜地……,无论哪景哪物,均能各见风韵,随着农村四时变化,何时都能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作文命题时,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家乡,从农村中最熟悉的、有兴趣的题材入手,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抒发所感。例如:我在教学生写《故乡的春天》时,我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家乡有的,也能观察到的事物,并且不怕失误,于是学生们便在作文中写进了绿芽、绿叶、柳枝、春花、春草,有些学生甚至把春水和蝌蚪带进了作文中,这些实物也就造就了作文的素材,他们的作文写出非常形象生动,不失为成功的作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领略民俗风情,增进乡土情结

孩子们出生在乡村,自有乡村的风俗,成长在农家,自有农家的欢乐。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买船造屋、庆贺开业的规矩等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清明挂清”、 “冬至祭祖”、 “做寿庆礼”、“母女哭嫁”、“上梁唱彩词”。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些都在学生的作文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增进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例如要求介绍学生写作家乡风俗的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深入农村或家庭,实际体会家乡风俗活动,然后请长辈介绍风俗的源由,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既有内容,也贴近生活和实际。如果教师加以点拔和引导,学生定会兴味盎然,写作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搜集民间故事,深化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范文4

【关键词】师陀;《结婚》;都市文化;乡土情结

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曾说:“长久以来,城市多是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因而,小说可能包含了对城市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能仅把它当作描述城市生活的资料而忽略它的启发性,城市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地,对城市地理景观的描述同样表达了社会和生活的认识。”①师陀的《结婚》同样如此。当我们跟随小说人物的视角去观照彼时的上海时,我们不仅领略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后的十里洋场景象,而且饱览了各色人物的命运沉浮。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人山人海、红尘万丈的大都市,人们纷至沓来,把它视为攀爬人生之巅的起点。胡去恶,一个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员,在深切地体认了这一职业的低微和无望之后,怀抱着改道困窘生活,重拾自我尊严的冀求,纵身跃入投机发财的滚滚洪流中。生活的挤压和年轻的傲气激荡起他对金钱的魇求,雄雄野心急速膨胀并成功背叛和压制了淳朴本分的特质,威逼他一步步走向沉沦毁灭的末日晨昏。为完成去恶这一疼痛的精神蜕变,师陀有意安排了小天堂咖啡馆、股票交易所、大东茶馆等都市空间。

首先是小天堂咖啡馆。这是钱亨第一次约见胡去恶商量借债事宜的场所,也是去恶真正贴近上海肤脂的首次尝试。在这里,去恶业已深入骨髓的自卑和孤独显露无遗。他为了表示自己也是老顾主,不敢看饮食单,甚至自觉女招待和茶房只对他傲慢,而对其他客人周到如“医院里的看护”。可以说,去恶这种自我施加式的不公感是他积习已久的自轻自鄙心理的无形投射。他在投寄给恋人佩芳的信中,真实地倾吐了自己在上海的生存姿态:“两臂夹紧,尽量缩小自己,使人家不看见我的丑样;我的脚也忽然害羞,似乎觉得它没有踩马路的资格。它应该钻进小胡同,找个地缝躲起来。”切肤的自卑感如影随形,刻骨的孤独感也步步相随:“在几百万人口的上海,他举目无亲,像条断缆人船,载浮载沉,被卷来卷去。他冷了,饿了,病了,死了,谁关心他?谁想到他?”困守在此番孤苦无依的境遇下,人心是柔软的、脆弱的、渴爱的。当去恶不小心将茶水泼到“老处女”的衣服上时,遭到“老处女”喋喋不休的怪罪,田国秀巧妙地替他解了围。在人人自顾不暇已成为现实逻辑的上海,去恶意外接收到的这份温暖的人情,稀薄却能让人松弛戒备。因而他轻信了钱亨等人,一头钻进他们设好的圈套中,落得个血本无归,债务累累的下场。

其次,弄堂也是上海公共空间的重要成分。弄堂里的股票交易所虽然简陋、陈旧、污浊,却挤满了梦想通过投机股票来发财的旧式商人、银行职员、无业游民、小报记者等各色人物。在这里,去恶的投机欲望也被迅速挑拨起来,他不愿再去学校教书,而是沉迷在投机成功的幻想世界里:“现在我也是上海市面上的人,说不定从今天起,就日高月升,发达起来。”当钱亨帮他净赚了二百元时,他更是认同了金钱至上的生活观念:“钱真是好东西,有了钱便有了快乐。”此时的去恶,高升发达的热望置换了投机成功后欲与佩芳结婚的初愿。

最后,大东茶馆在去恶的精神蜕变中同样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现阶段的去恶已被城市法则同化,他全然褪弃了自卑拘谨的交际缺陷,取而代之的是谈笑自如、老练圆滑的处世策略。当他赴约迟到时,仅凭三言两语就使自己顺利跨越了尴尬的屏障:“你想我敢不来?既约下你,还有张小姐、打可特黄,三位大贵客,你们肯赏脸,就算看得起我来了。管他刮黑风下雹子,我也不能爽约。”从这番客套话中,我们看到,去恶以前低到尘埃里的卑微相荡然无存,反让人错觉他是交际高手。酒足饭饱,去恶酩酊大醉,醉酒对其而言,是一场彻底的解脱,也是十足的沦落。它消弭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解构了过去生活的痛苦,稀释了未来谋生的艰辛,与此同时,它钝化了脆弱的意念,催眠了残缺的情感。之后的去恶自觉地绵延了这场迷醉,他转而追求田国秀而自动疏离昔日的恋人佩芳(一个乡下的穷小学教师)。然而,他们的爱情也只是为了各取所需:去恶是国秀离间佩芳,报复表哥钱亨的工具;国秀是去恶跻身上流社会,实现金钱梦的人梯。爱情神话在这种秘而不宣的契约关系中彻底消解,沦为裸的交易品。当国秀与钱亨和解,去恶金钱梦灰飞烟灭的时候,他们互相利用的价值也一同被摧毁。

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陆沉论》中提到西方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称为亚普罗式,一种称为浮士德式。亚普罗式的文化安于接受既定的秩序,浮士德式的文化则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把生命看成阻碍的克服,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②胡去恶在都市中摸爬滚打,凭靠的正是这样一种浮士德式的精神,但由于他缺乏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和适应都市文化进步因素的健全心理,使得钱亨吞没了他的款子,两部书稿被田国宝署名出版,田国秀与他也终成陌路。物质世界轰然倒塌,情感宝塔也彻底崩溃的去恶再次被这个世界毫不留情地中伤了,他走投无路,绝望之下,迷狂地捅死了钱亨,自己也被巡捕当场击毙。师陀择取了上海的诸多公共空间,轮番上演了小人物夹缝求生的垂死挣扎,揭示了人在上海这一“毁人炉”中的心理焦灼,精神异化和人性扼杀。

自1931年离开故乡河南后,师陀先后寓居在北平、上海,对都市的异化功能存有深刻的洞察和体会。然而,在他的反城市心理的表象下,始终潜隐着深重的乡土情结,他毫不避讳地说:“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说来可怜,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③师陀的乡土情结使他于内心深处隐隐抗拒着都市,因此当他将小说的创作视点由乡村生活、文化风俗乃至社会生态的书写摇摆到都市社会时,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乡村的追念便成了这一抗拒心理的外显者。小说中,林佩芳的纯朴自尊与田国秀的浮夸轻薄,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城市,传统/现代,爱情/欲望之间的多重摩擦。佩芳实则代表了一种恬淡、静谧、诗意的田园生活,与田国秀指涉的浮躁混浊的都市构成了二元对立。去恶最终面对的是佩芳与国秀的全面落空,这也从侧面彰显出师陀的矛盾心理:既不能认同现代都市,也无法认同自己原初所属的那片乡土。

去恶在都市魇求与乡土情结的拉锯中两败俱伤,此番终局正如唐所言是“乡村与都市的两种性格的纠缠与争持的结果,也就是作者对乡村的留恋与对都市失望的表现,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不能调合,重合;乡村不能进入都市,与都市融合,和静的乡村时代不能与冒险的都市时代并存。”④这样,作者及其笔下的人物在走向都市的同时,眷恋着心中的故土,一同遭遇着诗人叶赛宁所说的“走出了乡村,却走不进城市”的身份认同问题。

注释:

①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62-63.

③师陀.《黄花苔》序[A].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49.

④唐.师陀的《结婚》[A].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305.

乡土情结范文5

从数据分析看,乡土文化植根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学生观赏着家乡的自然风光,游览者历史遗迹,感受和体验着民风民俗;乡土文化融合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学生学习乡土知识,运用乡土素材抒写着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乡土文化渗透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学生关注、关心着社会,改变着乡村的生活。

5、通过问卷调查、作文查阅和座谈等方法,调查“农村初中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的意识及需要”并写成调查报告。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的现状令人担忧。xx年6月14日,课题组成员对柳泉镇中心中学九个班(七年级一个班,八年级三个班,九年级五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回收率达93.6%,有效卷率100%。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乡土素材在写作中的运用情况

从调查表反映的数据看:乡土素材在写作中的运用情况为偶尔运用,学生对待乡土素材的态度为想运用,对乡土素材在写作中的运用的认识是想用但不知如何用。

从与教师座谈的结果看:教师认为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重视作文教学的占100%,在写作指导中重视乡土素材运用的约占50%,有意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的占10%,约40%的教师对乡土素材在写作指导中没进行过思考,特别欣赏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的教师占80%以上。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对乡土素材的不理解,概念模糊,不知道如何运用。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新鲜的题材充实自己的作文,以写出新颖的、生动活泼的、有实在内涵的创新性作文。学生需要对乡土素材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乡土素材介绍与运用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搜集利用乡土素材的方法,培养其细致观察、灵活运用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加强对乡土素材广度和深度的认识以及培养搜集筛选乡土素材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掌握指导学生运用乡土素材的方法。

6、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我镇乡土资源的类别及分布,并写成调查报告。

采用文献查阅、访谈、实地考察等调查法,组织学生和课题组成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及春节假期走访各村,调查我镇过节习俗、节日文化等;xx年7月5日主持人召开阶段会议,回顾了前期研究工作情况,交流了三个调查报告(《乡土文化对农村初中生生活的影响》《农村初中生在写作中运用乡土素材的意识及需要》《柳泉镇乡土资源类别及分布的调查报告》),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安排课题组成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向阳渠,并组织学生沿主干道调研,考察这一水利工程的兴衰;利用寒暑假休息日到我镇大山名湖游览、考察;联合语文组举办“乡土资源调查大赛”,发动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乡土素材的搜集,并编写《乡土资源文选》。2010-2011年六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九年级班主任学期末工作总结

2012年文化新闻出版和人体育局工作总结

对于奖助学金的工作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工作总结

中学“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乡土情结范文6

关键词:乡土资源 化学课程 挖掘利用 课程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必须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地域、学校差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乡土资源,与化学新课程相整合,结合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乡土资源热点或经典问题,在化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运用乡土资源材料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乡土资源的含义、作用及价值

1.1乡土资源的含义

乡土,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乡土资源是某个区域拥有的独特的素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社会发展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等。具体而言,是指我们出生、成长或生活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社会发展等。如:泉州形成的以南安水头为中心、包括石井和永和的石材产业等矿产资源集群区,晋江磁灶、内坑和南安官桥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区,惠安崇武、洛阳等石雕产业走廊,这些的形成与泉州的自然地理资源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晋江各镇都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如:陈埭鞋业、英林服装、磁灶陶瓷、内坑拖鞋、安海机械、罗山食品等这些是晋江社会发展资源的重要体现;从古至今形成的具有各个地方特色的,保存下来的历史价值的人文历史资源都是乡土资源。

1.2乡土资源的特点

乡土资源具有地域性、亲和性、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乡土资源的地域性,是指乡土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弘扬本土文化或产业,这些的形成都与所在的地域特点密不可分;乡土资源的亲和性,是指乡土资源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最为具体直观的,是学生最为了解熟悉的资源,也是学生最为自豪的资源;乡土资源的社会性,是指乡土资源的大众化,是学生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载体;乡土资源具有丰富性,乡土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角度理解,其所涉及的范围广,种类繁多等体现出丰富性。乡土资源具有这些特色,因此,将乡土资源与课程相结合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3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开发与整合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科的德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如:内坑中学构建的以“红色德育”为主题的德育体系,该课题结合内坑镇革命老区特色,把内坑镇革命老区优秀乡土革命资源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结合,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在体现乡土特色同时革命传统资源也得到继承。学校同时也根据周边的产业分布情况,开发具有内坑特色的乡土资源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促进课题研究,彰显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2乡土资源在化学课程上的应用

2.1设置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导入

成功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化学教学中,导入得好,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或其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煤、石油、天然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沼气池在学校附近村里使用情况导入,材料为学生熟悉的题材,学生从自己常接触的燃料上,找到共鸣,引起兴趣和思考;《空气的质量》一课,从身边的瓷砖厂燃烧带来的烟尘及拖鞋制造厂燃烧带有高分子有机物质垃圾所产生的烟为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的严重,引起学生的关注及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和必要性;化学《必修1》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可从泉州地下资源相关报道导入,泉州已发现和探明了煤、铁、铅、锌、钼、高岭土、石灰岩、玻璃砂等一批大、中、小型矿床情况,结合目前泉州乃至晋江的矿产开况,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2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情境

采用适时引入乡土资源材料的办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教材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资源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才能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通过巧妙利用乡土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如:《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一课,结合学校附近的鞋材加工企业、拖鞋制造业、安海造纸生产情况,来设置一系列情景,让学生对塑料、纤维、橡胶、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有一个更具体真实的认识;在《硅酸盐产品》一课的教学中,水泥、玻璃、陶瓷都是学生熟悉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在学校周围也能找到生产厂家,我们的学生对这些都是比较熟悉的,在情景创设上启发学生思考身边的这些社会资源的用途,再迁移到这些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甚至组织学生参观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学生的乡土资源教育将更有效。

3化学乡土资源课程形成中教师的角色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化学教学的渗透中,教师应该成为乡土资源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教材、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地域,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加强了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能动的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乡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