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例6篇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1

关键词: 拓展训练 辅导员 职业能力

1.引言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培训形式在中国内地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从培训形式和训练效果来看,目前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正被逐步推广到各个领域。拓展训练的实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遵循着“体验―分享―整合―提高”的学习流程,践行着“先行后知”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更容易被广大学员所接受和认可。拓展训练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受训者进行培训:一是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即熔炼团队;二是培养学员的积极心态,勇于挑战自我,即激发潜能。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职责,又担负着对学生的学业、生活等事务性工作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责,因此,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职业化的角度来审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借助拓展训练这种先进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

2.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是一种趋势

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关系着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关系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理顺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着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和工作定位,众多专家学者结合辅导员队伍工作的实际和职业成才需求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均认为辅导员应该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首先,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辅导员承担着更多包括学生学术事务指导、咨询,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救助、资助等方面的咨询和管理工作,[1]需要辅导员具备更多的专业化、系统化知识。其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成长空间。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群体,存在着缺乏成熟的是非判断能力、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内容不是凭经验和热情就能完成的,只有经过专门、系统培训的辅导员才能完成。再次,国家关于辅导员的发展思路为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最后,一些地方政府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探索和试点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上海最先酝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辽宁、湖北、广东等省也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可以看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需要我们围绕辅导员职业化能力提升开展相应的研究,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3.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发展路线已逐渐明朗,但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这些困难的解决对于加快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既有缺乏独立的职称序列及与职称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评价体制问题,又有对辅导员职业化认识的观念问题,还有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化素养和能力问题。对于辅导员职业化面临的管理体制、评价体制和认识观念问题,众多学者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此暂不作研究,仅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谈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问题。

3.1职业认识问题

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识问题决定了其在工作岗位上的投入程度和敬业程度。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辅导员还存在着对自身工作认识肤浅、职业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对教学和科研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一些辅导员常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副业”,认为“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更多的是扮演者“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2]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工作中也激发不起自身的潜意识和源动力,常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以消极、被动、随意的态度应付工作,导致辅导员自身职业意识淡薄,对职业使命的认知出现偏差,职业角色人格不够完善,自我意识消极,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来。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识问题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干扰,限制了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

3.2职业能力问题

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辅导员工作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如辅导员开展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学生学术事务指导咨询、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救助资助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工作,这些工作均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相关知识与技能。然而,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来看,辅导员不但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辅导员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处于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和学生中相互交错的一个关系链条中,面临着对上级汇报工作、服从安排,对同事沟通协调、有效配合,对学生有效管理和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3]辅导员还经常性地面对突发事件和大型学生活动组织工作。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就无法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辅导员业务工作比较熟悉,而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有时还因沟通方式的不恰当激化与学生的矛盾。对辅导员队伍来说,关于业务知识的培训较多,而关于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方面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3.3职业精神问题

把职业精神作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是基于一种综合的考虑,尤其是相对于职场的职业人士而言,辅导员的职业精神需要加强。辅导员从事的工作和环境决定了辅导员是作为“教师”的角色存在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对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职业化的辅导员来说,最大的职业精神就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学生,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开展工作。除了积极的心态外,职业化辅导员还应该做到注重细节、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团队精神等,这些精神状态恰恰是辅导员队伍在职业化进程中所欠缺的。当辅导员自身具备了这些优秀的职业精神和品质,那么他们的职业化发展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才能使学生懂得社会和市场真正需要什么品质的人才。

4.拓展训练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影响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团队训练手段,有其特定的培训目的和培训方式,目前通过拓展训练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可以看出,它训练的效果十分明显,对团队和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可以带来更深的思索。从职业化培训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拓展训练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会非常有帮助,会让辅导员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它将是一种以思维方式和理念为引领的改变。对于职业化的辅导员来说,拓展训练可以达到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培训的一种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可以强化辅导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拓展训练在培训的过程中,一般借助一定的活动载体,可以称之为游戏,也可以称之为项目,但大部分培训项目均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些项目一般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要求所有队员都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队员可以亲身体验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明白在团队中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感受到团队配合带来的成就感。辅导员在工作中处于不同的团队,既有本部门分工明确的小团队,又有与学院各个职能部门配合的大团队,还有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各个学生工作团队。因此,具备一定的团队配合意识对职业化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2可以使辅导员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意识

对于职业化的辅导员来说,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首先是对本职工作应具备积极的心态,树立坚定的信念。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需要辅导员积极面对。另外,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说,辅导员的心态对学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一言一行都反映着辅导员的心态,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在拓展训练过程中,队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困难,有些困难摆在大家面前可以让人有一种难以逾越的感觉,但是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完成,这就需要队员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念,不要轻易放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当很多队员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他成功的几率要大很多。因为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他会积极想办法,想着如何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或犹豫不前。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4.3可以增强辅导员的管理能力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更多的是从事了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参加比赛等一些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对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完成拓展训练项目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精神层面的职业意识,而且需要队员具备一定的管理技巧,学会一些管理的方法。训练项目就是一个现实情况的模拟,需要队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以有效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需要队员明白各种资源和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策划方案和合理分配资源,需要队员之前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在项目操作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可以说较好地体现了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极大地提升辅导员的管理能力。

4.4可以有效发掘辅导员的自身潜能

目前,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与日俱增,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对辅导员的工作心态和状态将产生较多消极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需要重新认识,需要重新发掘辅导员自身的潜能。在拓展训练当中,对于辅导员重新认识自己和团队有较大的帮助,队员通过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会有一种开始认为自己不能完成的工作,而后来却顺利地完成,他会发现自己本身具备这种能力,只是平时没有发现。很多队员在做完项目后,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在没有尝试之前,不要轻言放弃,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不敢做,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大胆尝试中来发掘和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拓展训练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影响更多的是心态上、精神上和职业意识上的影响,而这正是我们对职业化辅导员的最核心的要求,也是职业化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其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职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有效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课程

拓展训练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期间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拓展训练项目也五花八门,内容十分丰富,有地上项目、高空项目,也有水上项目,既有团队项目又有个人项目,既有大项目又有小的游戏项目。结合辅导员职业队伍的特点和自身的工作经历,我认为,为有效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宜采用两天一夜的培训课程,在课程项目设计上宜采用八个经典训练项目,分别为破冰、背摔、盲人方阵、断桥、电网、天梯、孤岛求生和毕业墙。拓展训练的项目是固定的,但不同的团队参与拓展训练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体验到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和有机结合。为此,以上项目在回顾分享上与职业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特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有机结合。

破冰:通过破冰环节,让辅导员对拓展训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白拓展训练学习的形式及与传统学习形式的区别,明确训练的目的,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另外,通过破冰环节来让辅导员组建各自的团队,了解团队的组成要素,展示团队的精神风貌,为培训奠定基础。

背摔:通过让辅导员队员体验背摔项目,来认识什么是信任,以及信任的重要性,明白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在项目中可以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相联系,使辅导员更好地理解与学生及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与责任的辩证关系,学会在工作中建立相互的信任。

盲人方阵:体验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有效地形成团队的合力,发挥团队的力量,明确领导、服从及沟通的重要性。在项目中可以与辅导员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大量突发事件和社团活动相联系,提高辅导员的组织领导及沟通能力。

断桥:此项目是高空项目,通过在高约8米的高空纵身一跃,体验“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的深刻含义,激发辅导员队伍自身的潜能。使辅导员明白在困难面前不能犹豫和退缩,要相信自身的能力,努力尝试,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破性地开展工作。

电网:通过体验穿越电网,可以让辅导员学会发挥团队各成员的智慧来群策群力,形成明确的决策和计划;使大家对执行力有深刻的了解,明确细节在执行中的重要性,明确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参与此项目对于从事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有着巨大的帮促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辅导员职业执行能力。

天梯:天梯是需要两个人合作的高空项目。通过参与此项目可以使辅导员更好地体验如何在小团队中工作,学会在工作中看对方长处,利用对方长处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明白付出与回报的辩证关系。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大多是在人数不多的小团队中工作,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小团队的工作。

孤岛求生: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理解组织层级的概念,要明确高层要做正确的事情,中层要执行好上级的决策,基层要做好执行工作并及时反映问题;更加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沟通,及时深入一线了解实际问题。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处在“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及“校领导―院系书记―辅导员”两个层级中,参与这个项目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明确自己在各自层级中的位置。

毕业墙:毕业墙是最后一个检验团队凝聚力的项目,通过参与此项目可以增强辅导员对团队内涵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理解什么是“团结就是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学会感恩,学会奉献,这是每个辅导员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理念。

6.结语

在当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已成趋势的情况下,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精神层面的能力,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团队培训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拓展训练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课程对策,希望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娜.职业化 专门化 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4).

[2]叶清.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8,(6).

[3]郭红保.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消费导刊,2009,(9).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2

【关键词】辅导员培训;问题;对策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水平,必须通过专业化来解决。辅导员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辅导员有效地服务学生与发展自己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培养是必由之路,它是促进辅导员专业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保持辅导员旺盛职业生命力的基本保障。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2006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指出:“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培训缺乏规划,针对性不够

高校都已经意识到辅导员培训的重要性,也加大了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但对辅导员培训缺乏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对经费支持、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渠道等缺乏系统设计与思考,也很少调查了解辅导员的个体需求,没有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设计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基本上是有什么培训项目就让辅导员自行报名、申请参加,甚至由有关部门直接指定人员参加,这种培训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培训方式,培训机会少,且不均等,难以实现既满足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又符合辅导员个人实际需求的统一。

(二)培训方式单一,创新性、有特色的培训较少

现有的培训中,许多高校及培训机构仍采用传统的模式,往往外请培训讲师采取“老师讲、学员听”的方式,即便是有关教育部门组织统一的培训,打破校际障碍,增强校际交流,其培训形式也偏于单一,一般都采用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辅导员的兴趣,而受培训资金缺乏、时间与空间限制,案例分析、团队训练、模拟练习等更具时效性和应用性的方法,在各类辅导员培训中均较少使用。

(三)培训缺乏考核,有效性不强

从目前培训的状况来看,执行辅导员培训的要求不够严格,缺乏评估和监督,辅导员参加培训后基本很少反馈培训效果、培训收获,这使得领导干部对此类培训知之甚少,不能全面了解培训后辅导员的工作行为与态度、绩效与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改善与提高。加之,部分辅导员认为培训仅仅是走形式、摆样子,缺乏实际内容的现象,使得培训趋于低效性。

(四)培训时间不充足,缺少长期保障

目前辅导员培训主要为工作训练,帮助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一般岗位职责、常规的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和规定等,培训时间短,培训较为零散。但辅导员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职业道德的形成、知识的更新与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能力的提升等,都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通过有规划的、持续不间断的培训,保证培训时间的充足,为推动辅导员专业化构建长期的培训制度保障。特别是对新辅导员而言,培训至关重要,为他们培养工作热情、提升职业认同度、提高职业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仅目前的培训来看,新辅导员培训较为薄弱,无法完全满足新辅导员的工作需求。

二、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路

(一)重点做好岗前培训,加强对新辅导员的培训培养

对学校的基本情况与规章制度的不熟悉,对学生工作的职责要求与工作内容的不了解,使得新辅导员在工作中不能应付自如,很难适应工作角色。因此,对新辅导员进行培训,从一开始就加强培养,才能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保障。保证所有新辅导员都能参加岗前培训,坚持校内的新辅导员培训与新老辅导员交流相结合,使新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及岗位要求,为他们尽快融入工作、适应新角色,做好学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积极组织辅导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专业培训机构的各类培训,这就需要整理现有的培训机会,包括培训机构、时间、人数、主题内容,根据既有的资源制订培训计划,以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确定培训目标,培养途径,通过落实培训经费、整合资源,统筹安排辅导员的培训次数与个体要求,形成辅导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三)注重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法

要增强培训效果,方法与手段是重要保证:从注重知识培训到注重应用培训,特别是综合能力的培训,提高培训内容的实际操作性;从侧重于“教”到侧重于“学”,提高辅导员在培训中的能动性;除常用的专家授课、分组讨论外,可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增加案例分析、模拟场景、团除合作、参观考察等方法,开展网络教育、网上交流平台,推动辅导员积极参加培训。

(四)完善培训进修制度,提升辅导员学习力

有些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也没有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工作往往停留在依靠经验甚至摸索阶段,这就难以满足国家、高校和学生对辅导员的要求。因此,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完善研修制度,有计划地选拔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或在国内外大学研修,引导、鼓励和要求辅导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站在实践的前沿,适应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 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3] 胡秀强,迟艳艳.“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理念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 王圆圆.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01).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3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一新生学习适应能力

正文:

一、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班级:2016级一班(高一新生)

人数:84人

时间:2013年9月13-14日

学生基本情况:该班学生中男生28人,女生56人。独生子女34人,占40.5%;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18岁,平均16岁.来自农村的占77.4%,毕业于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占82.1%。开学初,对该班进行访谈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谈到面对全新的面孔和全新的学校,不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如何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怎样去融入班集体,如何做一个感恩、自信的人等问题。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高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衔接阶段。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一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适应缓慢或者难以适应等困难。我们针对高一新生进行入学适应的团体辅导,希望通过团体辅导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以打造一个高凝聚力的班集体,让学生学会交往与沟通,更快融入团队,适应班级为起点,进而进行自我探索与感恩、提升自信等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中的新生活。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教师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班级内同学的人际互动,运用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活动,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行为方式,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活动[1]。

团体辅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对培养健康的个体、营造美满的家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还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都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有人群的地方,团体辅导就可以有用武之地,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既是一种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方法,也是一种促进人格发展和预防心理困扰的有效的教育活动[2]。

三、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内容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学初在高一新生中选择一个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采取集中训练方式,辅导时间为两天共15小时。

本次研究采取最受同学们喜爱的体验式活动教学辅导模式,对高一新生进行团队人际交往与沟通、自我觉察与感恩、增强自信的训练。

活动第一天旨在提高学员的团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建立规则,和谐团队,进而提高其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第二天的自我觉察与感恩、增强自信训练,可以让学员正确认识和反思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态努力追求,这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和团队精神训练的重要环节。

人际交往环节设计的思路主要是:从认识第一个伙伴开始,融洽整个团队的气氛,用自信分数来分组为后续自信训练埋下伏笔,正向互动融入小组相互介绍与了解对方,并与其它小组进行积极互动,对形成的各个团队进行建设,最后在浅度催眠的状态下闭眼静听关于珍惜友谊的一段朗诵――“特别情感给了你”。

人际沟通环节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从小组展示看小组内的沟通情况,对全体的倾听能力作一个测试,用实际的问题再次考验学生倾听能力。通过不看不说、只说不看、积极沟通等训练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最后让学生明白行为比说话更重要、更有价值,明白说再多不如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我探索与感恩环节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深入探索亲人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及自己眼中的我,思索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通过“我的五样”、“生命之舟”、“我的重要他人”“心有千千结”等进行自我探索,找寻心中的爱,反思成长,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的所有人。

自信提升环节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首先让学生回忆成长经历中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再寻找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让同学互相赞扬与欣赏。其次是找出自己需要锻炼的特质,并坚定不移、信心百倍的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通过观看视频明白永远不要放弃,意向百分百,努力的争取并展示自我。最后让每个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四、个案研究跟踪讨论

(一)班主任感受

班主任谈到:培训一天后去寝室查看时,发现寝室同学不再是各玩各的,而是全体愉快的在一起下棋、讨论。通过此次培训使得学生的沟通能力、感恩的心、自信心、班级意识大幅度提升,班级团队凝聚力明显增强,同学之间感情更深厚,交往更和谐。班级学生干部是通过两天的培训观察和学生积极上台演讲之后才推选出的优秀学生。

(二)学生感受

有学生这么写到:今天我上了人生中最奇特的课。认识了很多人,感觉班上同学很有人情味,同学们相处很融洽,相信本班一定会更加团结友爱,超越其它班,成为让别人都羡慕的优秀班集体。

五、个案研究结论与思考

通过为期两天的团体辅导,该班学生从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自我觉察、规则意识、班级凝聚力与自信心等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交往

人际交往的成败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的学业、生活、婚姻、事业等的成功与失败,如何创设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或让个体尽快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赢得友谊,为人生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是我们很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

本次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更快融入班集体,他们学会了主动争取,主动交往。有一位学生这么写到:进入安中这个新环境,校园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也是陌生的。我们面临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压力和紧张,为了更好的成为优秀的学生,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熟悉他、认同并接受他,尽快把自己融入学校这个新环境中。

(二)学会沟通

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非言语行为可能使你在交往中事倍功半。

情感沟通是联系人们内心世界的纽带,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桥梁。团体辅导的魅力所在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那道障碍,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去倾听他人的话语,与他们沟通的关键,如何团结合作,与朋友分享欢乐与痛苦。

(三)立即行动

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玄幻的狂想,没有高调的口号,没有虚伪的煽情,有的,只有行动,不断地行动,向着目标,坚定地走!学生如是告诉我。目标就是动力,目标就是希望,不要管其他人的目光,想做就做,路在脚下,目光在远方。

(四)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一个以清晰自己人生价值观,激发感恩与成长动力为目标的训练环节。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在生命旅程中是如何对待亲情、友情、健康、事业、金钱等,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多赢与感恩。学生谈到在自我觉察中体会到了心痛、真理与爱,懂得了要爱护自己,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千万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五)提升自信

自信提升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打破一些负性思维和消极暗示,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敢于追求,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并努力创造自己美好未来的一种积极心态,这是激发人成长动力挖掘潜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六)规则意识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制定规则来进行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守规则的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学生一时的行为违背了规则,一定要去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不要仅限于简单地用规则约束。真正的关心会比单纯的管束效果好得多。我们老师面临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也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和麻木不仁,任其发展。

通过这次团体辅导,看到了老师及学生对活动的喜爱,尤其是学生在团体辅导之后的明显变化,我们由衷的感到开心与幸福。

参考文献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4

关键词:维修电工;考证;教学策略

为了保证中职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更好地为各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服务。在中职教育中推行“双证”制度,让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考证的辅导课程。

维修电工中级证是笔者所任教的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的技能证书,也是学生专业学习上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它是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水平是否合格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如何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考证辅导,让学生顺利地考取技能证书呢?

一、结合课程设置,分析教与学实情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从入学到考证前,根据电子电器专业课程设置,已学习了以下相关专业课程:电工基础、机械与钳工、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器等。这些课程基本上涵盖了考证的相关知识点,而开设的考证辅导课,主要依据考证的各考点,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目前,进入中职就读的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教学进度,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学生对考证重要性的认识,是考证辅导的前提。笔者认为在辅导课程的一开始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在考证辅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阶段性引导工作,反复提醒学生考证的重要意义。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进,使他们在学习上达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考证辅导课程上重新掌握以前遗漏的知识,打消他们学不懂、学不好的念头,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

二、配合教学进度,分模块选用教学开展考证辅导

(一)理论模块,借用历届考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考试是通过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的,如果笔试不合格就无法参与实操考核。因此,在考证辅导中必须进行充分和系统的知识点复习,保证学生能够打好考证的首个战役——笔试。

理论考试涉及的知识容量大,知识面广。笔者通过让学生练习历届考题、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在练习中让学生了解笔试考核方式与真题试卷出题的大概方向,同时,让他们了解笔试的难度,引起他们对后面相关理论知识点复习的重视。接着,教师通过对历届考证题目进行知识点的归类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点复习。在教师的复习辅导下,让学生弄清各知识点的由来,帮助他们重新理解与掌握前面所学知识,补充未接触的考点知识,并让学生在复习中找到考证的自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实操模块,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富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根据劳动部门关于《专业技能考核鉴定》维修电工实操技能考核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按试卷题目要求完成操作,考评员会根据考试中整个操作过程与完成的结果进行评分。维修电工实操技能考核内容包括:电气故障检修、配线与安装、测绘与调试。

笔者通过近年的教学总结出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实操模块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1.实操演示,掌握规范操作步骤要领

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实操能力掌握参差不齐,虽然已初步掌握操作技能,但操作还不是那么规范,细节问题还注意不到,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实操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演示,要给学生清楚、明确的示范动作,强调规范操作的要领,保证全体学生能重新掌握正确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掌握操作的要领,进而规范操作细节,保证考证过程中能达到“操作规范、动作熟练”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电气故障的检修实训时,在实训前组织学生复习常用的检测故障的方法,如电阻法、电压法、电流法等。接着分析电路的常见故障,同时指出在检修中经常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强调正确使用仪表和检测工具的重要性。最后教师演示正确操作,并提示学生如何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通过教师的再次分析、强调与演示,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减少了学生的不规范操作。

2.分组合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要点

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监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操作要点。笔者在实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进行技能练习,让技能好的学生帮助落后的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解决了教师一个人辅导忙不过来的难题。例如,在元器件的检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对元器件进行质量好坏的检测。通过小组团队相互帮助、相互考核的实训方式,确保所有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类元器件检测的方法。

分组合作让学生有更充分的练习时间,在练习中互帮互考,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3.“纸上练兵”,辅助实训教学能加强操作技能的熟练度

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该做法为实操练习提供不受场地与器材的限制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复习知识及时地消化、理解和巩固,让学生在有限的实物实操中做到心中有数,大大提高了实操训练的质量和速度。实际教学中证明“纸上练兵”辅助实训教学,既能加强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度,而且能减少耗材,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2009届学生进行电拖板的安装与配线部分的复习时,采用“纸上练兵”辅助技能实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明显增多,同学间的相互讨论热情明显增加;实训操作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也明显增进。该部分的复习时间比前几届节约了三分之一的课时,而且学生掌握的效果也比前几届好很多。

总之,经过有针对性地进行各考点的理论复习与不断地实操练习,学生在辅导课中明确了考证的方向,树立了考证的信心。通过充分的考前复习,学生对考证已不陌生,并能带着自信去参加维修电工中级考证。

参考文献:

[1]邱和平.维修电工考证前的技能培训[J].机械职业教育,2005(7).

[2]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郭汉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7).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5

执教高三189、191两个理科班,总人数115人。189班学习习惯不好,边缘生特别多;优生少且普遍基础不好,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强;191班一些学生成绩极不稳定,191班培尖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重视多元联系,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教学设想

㈠总的原则

1、认真研读XX数学考试大纲及湖南省考试说明的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特别注意长沙的信息。根据样卷把握第二、三轮复习的整体难度。

2、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㈡.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2、注重联系实际,要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

㈢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2、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㈣改变传统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1、淡化各自为战,加强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2、坚持学生主题,教师主导。

3、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复习效率

(1)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复习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电脑课件和积件,突破教学难点。

4.注重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a类边缘生采用各个击破,b类边缘生抓基础,促能力,a类边缘生注意备课组集体研究,个别指导;b类边缘生手把手的教,主要课堂重点关注,课后重点辅导。㈤第二、三轮复习穿插进行

四、教学重点

1、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点、高考的热点

3、依据新大纲、夯实基础,突出新增内容,新课程增加内容中的向量、概率以及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的教学。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仍是重点。

4、注意以单元块的纵向复习为主到综合性横向发展为主。

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综合。

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五、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学习,多听课,探索第二轮复习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抓落实

(1)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必要的练习检查督促。

新思路辅导与训练范文6

第一,辅导员工作是一份良心上的工作。教育部第24号令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要求第一条便是“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将辅导员工作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这一服务性更加使我觉得辅导员从事的是良心活,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态度和处理学生事件的方法上。涵盖热心、耐心、公心、爱心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共同作用。

比如我现在带的是大一的学生,新入校门的他们是怀着无限憧憬走进大学校门的,对大学里的各项事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不知道怎么来规划大学生涯,不知道如何度过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这就需要辅导员下功夫进行正确的引导,特别是这个阶段正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上文化多元思想多流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时不时地会困惑,会迷茫,会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名人生导师来进行指引。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就需要来担当引路人这一角色。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拿出十分的热心,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学生困顿的时刻,在学生疑惑的时刻,在学生艰难的时刻,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还记得素质拓展训练中那段生命之旅,正是因为有一双无论在平坦的泥地还是在陡峭的山路,无论在铁丝网下还是在独木桥上都不松懈的手,才让广大女学员感动得痛哭流涕。我想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充当那双手的作用,陪伴学生度过大学四年。同时,在学生有思想问题找你解决的时候,要做一个最好的倾听者,同时给与真诚的建议。他们的思想可能比较天真,可能比较不成熟,这就需要辅导员耐心地听,耐心地讲,而不要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浮躁的情绪,真正做到情为学生所系。

之所以说辅导员是一份良心的工作,还表现在奖学金的评定、助学贷款的核实、助学金的发放上。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公心和爱心。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学年评优奖先,使奖学金真正落实到优秀的学生。同时认真核查贫困学生实际情况,关心困难学生的生活,使助学金真正发放到他们手里。鼓励贫困学生不自卑不心虚不攀比,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回报国家和社会。总之,真正做到利为学生所谋。

第二,辅导员工作是对能力的挑战性工作。这个能力包括了协调力、应变力、沟通力,具体指的是协调上级职能部门与学生之间上通下达的能力,应变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沟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就协调力来讲。从事辅导员工作两个月以来,虽然时间还很短暂,但已经真切地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助学金、越冬补助等贫困资助工作;新生入学教育、学校规懂校纪知校史、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编排班级、宿舍、学号,选任班干,组织活动等日常管理工作,这些都成了辅导员工作中的必修课。这就需要应对学生处、教务处、党委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布置,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若不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则充当不了桥梁这一角色。

就应变力来讲。学生工作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的,虽然日常管理还能找到一些固定的模式,但总排除不了突发事件的可能。面对突发事件,要求辅导员做到沉着冷静,第一时间上报,从大处着眼,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

就沟通力来讲。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需要交流的。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让学生满意,是否被学生接受,在学生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的情况下,就需要辅导员作为中间人协调。同时辅导员也应经常向老师了解学生的上课表现及出勤情况。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辅导员就要积极解决调和矛盾。维护年级学生的和谐、稳定。

第三,辅导员工作要求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我们从事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要求便是自身政治强。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国内国际时事政治,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迁;主动并经常学习理论知识,用正确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理论指引自身的行为。“学高仅能为师,德高方能为范”,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成为一名令学生尊敬和钦佩的大学良师益友。同时,科学文化的加强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先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作为与他们打交道的我们也要具备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学生有更多交流的话题,更准确地为他们引路。辅导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比如我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科班出身,就要在工作中把这一门课尽快补上,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掌握心理辅导技术,掌握教导方法,应用到做学生工作的实践中,指导工作有序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