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范例6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1

1.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树、野花、青草、流水、鸟语、虫鸣……四处弥漫着原生态的气息;有着珍贵的人文特色,传统的农作方式、质朴的乡村农友、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方言民歌……洋溢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韵味。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将这些本土资源引入,那么课堂必然会变得生趣盎然,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行为,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接触更多的东西。同时,阅读还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或者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而乡土文化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整合乡土资源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营造乡土氛围,创设阅读情境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气息,营造出乡土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情节化的阅读情境。例如在阅读《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律・长征》、《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爱国情怀浓厚的课文或者描写革命年代的诗歌时,则可以结合家乡的有名的革命先烈或者著名的革命事迹等文化资源,营造出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在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游记类课文时,则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风光迤逦的大自然美景中再去阅读课本中的游记,更能引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还有在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故乡》、《社戏》、《端午日》以及《中秋咏月诗三首》等记叙民俗风情的课文或诗词时,则可以联想家乡的人文风情,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家乡的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惯或活动等等。这样,将家乡的本土文化与阅读文本进行了有机结合,借助家乡的本土资源营造出学生们熟知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更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家乡文化加强阅读学习。

2.联系乡土文化,加深课文阅读理解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整合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一般而言,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了学生们十分熟悉的地理地域风貌、人文习俗、经济建设、文化习惯等,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上,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感悟课文深意。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梁衡的《夏》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的夏季风光与作者笔下的夏景图进行对比阅读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们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所经历的夏季是什么样的景象?或者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夏季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有的说“夏季是阳光普照”,有的说“夏季是炎炎烈日”,有的说夏季是“绿树成荫”,还有的人说“夏季里田地都裂开了口、河流都干枯了”等等。那么,你们心中的夏季印象是根据什么得来的?“生活经验”、“我们家乡的夏季就是如此”,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根据学生们讨论家乡的夏季景象,教师再因利势导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分析之中,与学生一起对比探讨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季与我们家乡的夏季有何异同特点。比如作者笔下的夏季是有颜色的,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金黄色”。“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看到了一大片成熟的金黄色的麦田”。“那么我们家乡的夏季有颜色吗?”“有”“什么颜色”“我们家乡的夏季是绿色的……是白色的……是泥土的颜色……”作者还写到“密密的厚发……黛色的长墙……热风浮动……蝉儿长鸣……”,这些是描写什么的呢?我们家乡的夏季里有没有这些情景或景象呢?作者认为夏季人们的神经是紧绷的、呼吸是急促的,为什么呢?大家在夏季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呢?你的感受如何呢?通过引入本土资源,让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本课课文,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笔下那热烈、紧张而又急促的夏天。

3.挖掘乡土文化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情感

阅读是一门学问,浩瀚无边、永不止境。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农村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借机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对阅读文本的情感。

例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家乡有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并让学生们记录下本次参观的内容、写下参观感想。笔者发现,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仿照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手法描写游记。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定分析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为学生们推荐许多类似的文章,比如吴冠中的《桥之美》、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朱秀海的小说《乔家大院》等,让学生去阅读去感受、去对比学习和思考,扩大学生们的文本阅读范围,培育他们的阅读情感。又比如我们在学习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家乡节日大调查”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与村里的老人聊天,了解家乡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以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了解现在节日习俗有没有变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国其他地区与家乡本地的节日习惯有何差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节日本身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家乡的文化资源有了更亲切的感受,内心潜在的情愫或情结也开始汹涌澎湃起来。这些情感的激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文本中作者的各种思想和感情。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2

一、追忆过去,“画”出神奇

《故乡》中的“我”追忆起过去,便联想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故乡不仅只有景牵动人心,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鲁迅这段对故乡过去的追忆本身就极具画面感,它是一幅色彩鲜艳、绚丽浓烈的水彩画,浸润着“我”对故乡美好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边朗读着课文,一边让学生观察闰土在瓜田中刺猹的图片:“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在读完课文后,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鲁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有的学生根据图中闰土的穿着打扮与鲁迅的描述,指出闰土个性鲜明;有的学生从闰土刺猹的动作,指出这个少年勇敢与无畏。随即,我又抛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故乡》中的‘我’在追忆过去时寄托了怎样的情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图文感受到“我对过去的缅怀之情。

图与文的结合、图与情的融入,使得闰土的形象不再只是干涩枯燥的文本,而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画卷,为文本的解读搭建了一个便利、互动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图画在表达内容、传递情感上的优势,在恰当的阶段“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理解文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图画的神奇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审视现在,“画”出沉郁

视野转向故乡的“现在”,色彩鲜艳、情感浓烈的水彩画转变为一幅色彩阴郁、笔墨厚重的炭笔画。鲁迅在文字表达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中的故乡与追忆中的故乡存在着千差万别,再回“故乡”,已是深冬季节,一阵呜呜呼啸的冷风吹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幅画卷让人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萧瑟、荒芜之感,与“过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对这两幅图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故乡的变化,感知人情的冷暖,感知作者在文字与图画背后融入的情感。在让学生对比鉴赏完“故乡”的现在后,我才对文字进行解读。少年英雄闰土已经成长为迟钝、麻木、呆板的“木偶人”。那些记忆里鲜活生动的人一个个变了模样,变得或沉默寡言、麻木不仁,或泼悍放肆、尖酸刻薄。原本单纯美好的关系也变得生疏无比,中间夹杂的是世故与封建传统思想。这种环境与人情的变化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灰暗,衬托了“我”心中的悲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情感的变动,了解作者的写作宗旨,在解读完文字后,我让学生再次看图,此时学生所感悟到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看到了物是人非,还看到了“故乡”的变味,那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每个故乡的人都在苟延残喘。

在融情于画、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前后图画的对比,让学生反复看图,结合文字去看图,从中感受到作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变迁,让“故乡”的教学不再只是情感的附加,而是自身的感悟。

三、想象未来,“画”出朦胧

在《故乡》的最后,鲁迅憧憬、幻想出一幅故乡的美好画卷:“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与真实的故乡相比,“我”心中未来的故乡是美好的、梦幻的,即使是面对现实的阴晦,但是鲁迅仍然没有绝望,《故乡》中水生与宏儿就是鲁迅心中的希望,是重现美丽故乡的希望。

最后的“未来”是一幅极具浪漫色彩的印象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对文字进行解读,而是选择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前提条件下,观察图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我”在最后的情感发展变化,并整理出全文的情感变迁脉络。同学们纷纷指出,在前两幅画卷中可以感知到“我”从对故乡的憧憬、对童年的追忆逐渐转变为现实中美梦的破碎,感知到“我”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悲愤。而第三幅画卷则表现出了“我”心中的未来,那是与童年一般美好的记忆,是很多人走出的“一条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光芒。最后,我还让学生们根据图画理解《故乡》最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是直观的图画教学,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留下充分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幻想,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避免文本解读、图画教学落入俗套,才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故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贾平凹 乡土情结 小说 题材

一、贾平凹作品写作与乡土情结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当中为数不多的大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反叛特性的作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发表著作至今,他出版的著作版本业已达三百余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他首次登上向往已久的文坛,那个时期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说是风华正茂,写作的小说大多以展现当时环境变革与实际变化为主要内容,例如《水》《清河上的婚事》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贾平凹创作的《满月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荣誉,他也借此于我国文学界初露锋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写作的《商州初录》代表其在写作当中跨上更高一级台阶,之后写作的“商州系列”更是在我国文学界带动了一股寻根文学的潮流。随后出版的《鸡窝洼人家》与《腊月正月》数本著作中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下的商州展现于人们面前,同时令其确定了自己要于现实主义写作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其创作的著作展现了极为浓烈的神秘主义气氛,这是源自其对人生、命运与现状的思索与重视。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城市与农村间的距离逐渐扩大,浓郁风俗的农村文化吸引了他这样一位乡土作家的重视。这个期间他写成《白夜》这部作品,描绘了一名乡下青年来到城里找寻精神家园之经历,表现了城乡间的冲突状态。在之后其创作的《土门》则展现了于城市文明的笼罩之下,传统风俗坚定的守护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在不断地予以让步,直到最终消亡的历程。作者对生长自己的土地的热爱和家乡人民的密切关注,以及在文学艺术道路上的持续追求都融汇于他创作的小说当中。传统的乡土文学是作家凭借初生的记忆来描绘乡村的生活,作品里具有深厚的乡土氛围与当地的特色。贾平凹就是凭借自身故乡来作为重要的写作背景,且将农民当作其描述的重要对象,从而为我们带来丰富而天然的乡土之美的享受。

二、作品当中乡土情结源自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贾平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陕西省的丹凤县金盆乡,这样一个青山绿水包围的小村庄,由于其地理环境特殊,古代就一直为秦楚文化的交织区域。这里不但有北方的豪爽与雄厚,还有南方的秀美与内敛。在这块土地上成长的贾平凹,成年以后仍源源不断地向这块土地挖掘其写作蓝本,然后创作成作品呈献给阅读者,在他的作品里,阅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其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这块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的文学写作带去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令他把真实情况里贫苦偏远的故土用美妙的言语给予展现,表现出村庄秀美的自然景色与村民们勤奋淳朴的生活作风。这所有的一切均源自其对故土的怀念。

三、小说写作当中的乡土情结

(一)商州情结

商州作为贾平凹的出生之地是其作品写作的根本来源。商州就是现在的商洛区域,陕西省根据传统可划分成三部分:陕北、关中与陕南,而商州就处在关中与陕南两者间的秦岭南麓。秦岭乃中国南北分界,因此不管是气候与景观特征,均展现了显著的过渡特性,并且经历了楚文化、秦文化与汉唐文化,沉淀了数千年文化,早已渗入了当地人的普通生活之中。

在贾平凹的文笔之下,商州地域展现出秀美的景色,百姓朴实勤劳,不但具有西北的雄厚,还兼具江南的灵秀,看上去就像一处人间天堂。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竭力歌颂,正表明对这块故土的情感之深,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地方,已深深刻入了他的心中。他创作的商州系列作品中的各式各样的角色正是真实生活的表现,文中那特有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成为作者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来源。对他来说,那片土地不仅是地图上划出的边界,更是渗入其浓烈个人情怀的想象之中的故土,让他永久怀念、想往的大地。如今,他用自己的著作,去回馈养育他的故乡。

(二)乡土女性情结

在他的著作当中,他描绘出大批西北女子,这是一些被他注入了自己对故乡女子特有的理解的角色。在其笔触之下的每位女性均是如此个性鲜明、情感浓烈,她们或是俏丽,或是贤惠,或是柔情,并且均有着笃定的思想与追寻,对自己的追寻永不言弃。作者将故乡女性个性当中的良善、率性、泼辣之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就在这么多女子形象身后,展现了作者自己对于情感、道德以及命运的精神写照。例如《浮躁》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水,她看似柔情似水,可实际上却是内在十分刚强的乡下女人,她非常爱金狗,可是于当时那样的大背景之下,她无法和有着强烈现代意识的英英对抗,她无法像情敌那样奉献自己。可是她并未责备这两个人,而是真心实意祝福他俩。之后金狗患难,她还是一直守护在其身边,力撑他迈入全新的道路。从始至终,不管遭遇何种境地,小水都没表现出害怕的情绪,绝不向命运低头,她一直都对生活心怀憧憬。伴随时代的变迁,贾平凹小说里的女性角色的内在也发生了全新改变,例如《鸡窝洼人家》这部小说主人公小月不像作者从前作品里女性那样传统守旧,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月没有像从前的择偶观一样,而是积极争取理想当中的婚姻与爱情,这种变化符合新时代的气息。

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乡土女子于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作者十分准确地把握到了这点,且在自己的著作当中展现了这类女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行为与思想特点。他凭借自己小说当中对这样一类女性角色的塑造,表达了其对当前现状与人生的观点。例如《废都》这部作品中的农村小保姆柳月,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够迈出出生地这个小环境,投入到大城市的生活当中,可是她没读过书,毫无技能,所以只有靠屈身去做保姆这样一种服务属性的工作谋生,由于其怀有浓厚的危机感与金钱欲望,因此她想要改变命运,去改变自己现有状态。她很清楚自身除去身体与样貌,确实毫无所长。此后,她嫁给一个并不喜爱的人。这个角色折射出当前时代之下乡下女子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贾平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传统女性,或是追求实际利益的女性,阅读者均能体会到作者在刻画她们时花费的心力,而这也是其作品中乡土情结的关键展现。

(三)离乡以及返乡情结

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可是他的心却从未远离,在他的著作当中展现还乡就是其对故土怀念的一个表现。在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阅读者往往能够发现主人公离乡以及返乡之情节,这类情况均表现出其身为知识青年的现代感受与在这种感受带来的负面辐射之下的无可奈何与挣扎。在其初期著作当中主人公均为乡下年轻人,这些人由于不满只是种田来养家糊口,他们期盼着能够跨出村庄。《鸡窝洼人家》这部作品的主人公禾禾原本有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尽管经济并不宽裕,但是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睦睦,可他却不满于现有生活,被大城市传来的致富消息所引诱,于是抛弃了原有的生活,经过数次波折,他非但未挣到钱,还弄得原本幸福的家庭生活变得一地鸡毛。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其前进的步伐,他跑到城市去考察,向人讨教经验,最终在养蚕这个事业上获取成功,而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作者的眼里,青年人就是应当跨出大门迈向外面的世界去学习经验与技能,去改变原有的贫苦现状,从而带动家乡的发展,这也是其于写作之初对于离乡这一点的看法。可是伴随社会的步伐,其价值取向也有了很大改变。《浮躁》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金狗复员归家以后并未在农村耕地养家,而是去大城市一展身手。他作了职业记者,但是在他需要做出虚假性质的新闻与报道之时,他彷徨了,这和他心里想象的城市生活完全不一样,一个有着正义本性的青年,怎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为此开罪了不能得罪之人,最后入了牢狱。经历这些以后他开始反思,还是故乡环境最宜人,所以决然返乡。作者最新创作的《高兴》这部作品当中的刘哈娃,在老家盖屋房娶老婆,可是依然不能得偿所愿,所以毅然跑到城里追寻想象当中的生活。通过买卖交易,他摇身一变成为西安人,他改掉了原来的姓名,变成刘高兴,希望成为实实在在的城市人,与其老乡五福一块拾垃圾。可是最终,他非但未能赚到钱,老乡还付出了生命代价,他坚决将五福的尸身带回家乡,在他看来只有故乡才是其最佳归宿。去城里圆成为城里人的梦,为什么这样困难?究竟是什么令他们不肯返回故土?是故乡的贫困令人无可奈何,还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吸引他们甚至愿意赔上性命?作者对这些均展开了深刻探讨。

除了以上商州情结、女性情结、离乡以及返乡情结以外,作者的著作当中还展现了民俗情结、土语情结等。他怀着对自己故乡的怀恋之情,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语言、民俗,运用诚恳的言语与淳朴的故事展现在阅读者面前。作者带给阅读者如山泉一样的乡土著作,令阅读者对于淳朴的乡间有了崭新的理解,乡土再也不是原来想象当中的那样“土”气与“俗”气。尽管飞速发展中的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总是不能完全融合,可是作者并未因此而回避,他总在努力找寻契合点,他不但怀着深厚的感情回望那一片还没有被污染的土地,还期盼那片土地可以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之下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作者利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写作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表现了他对这块土地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参考文献

[1]许欣.对于贾平凹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3(26).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乡土历史素材 课堂教学 具体应用

笔者认为,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原则;摆正乡土素材和课本教材的关系,对课本教材进行补充;要真实可靠,还要生动可读。

一、对乡土历史素材的理解

乡土历史素材是以记述乡土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教材,从广义上讲包括当地从远古到近现代历史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科技、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和地域特征,狭义上主要侧重古往今来发生在当地而又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和历史古迹。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乡土历史素材,把课本历史知识和乡土历史素材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

金华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在文学、诗词、戏曲、书画、科学等方面人才荟萃、代有名家。在历史名人遗迹方面,有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革新词坛的张志和、诗僧贯休、抗金名将宗泽、南宋吕祖谦的“金华学派”和陈亮的“永康学派”名噪全国、元代名医朱丹溪创立滋阴学说、明代宋濂为文质朴、清代戏曲家李渔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近代的陈望道、邵飘萍、施存统、曹聚仁、冯雪峰、吴晗、艾青、黄宾虹、施光南、严济慈等都是世界级名人;在历史遗址和出土文物方面,有距今约10000~9000年的上山文化遗址、金华永康庙山遗址、金华永康太婆山遗址、金华武义大公山遗址、金华婺城区的山下周遗址和青阳山遗址、金华铁店窑遗址、太平天国侍王府遗址、金华八咏楼遗址、金华城隍庙遗址、金华天宁寺遗址等。这些乡土历史素材,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1.乡土历史素材要突出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思想原则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素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和应用乡土历史素材的过程中,这个目的要十分明确。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很好地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的原则。

如学习时,组织学生学习《邵飘萍和》素材,介绍邵飘萍在“五四”运动前后是与学生运动联系最紧密的报人。从运动的酝酿、爆发、经过、结局,邵飘萍无不参与其中,以其“铁肩辣手”的固有风格,为呼号鼓吹。通过学习这个素材加深了学生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要摆正乡土素材和课本教材的关系,发挥乡土历史素材的补充作用

乡土历史素材的设计和应用要明确并把握乡土历史素材和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乡土教材对课本教材的补充作用,这种补充应该是对课本教材主要内容的补充,要避免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对补充什么、如何补充,应仔细加以考虑,按照有利于突出课本教材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精选既富有教育意义,又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迹等作为乡土历史的素材。

如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内容时,组织学生学习“陈望道和《共产党宣言》”的乡土素材,补充介绍共产主义运动传播和发展的启蒙人陈望道及中国最早的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3.乡土历史素材要真实可靠

乡土历史素材的设计和应用要坚持科学性原则,要注意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一些带有地方色彩的事迹,经过长期流传,可能也会带有传奇和神话色彩。因此,对有疑点异议又尚未弄清的材料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素材的选用要防止因为家乡感情而主观杜撰,任意夸大或掩饰,更不要哗众取宠而作惊人之笔。

在介绍学习家乡文明初期的遗存时,要根据考古权威数据和发掘文物为依据,如实介绍金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金华永康庙山遗址、金华武义大公山遗址、金华婺城区的山下周遗址和青阳山遗址等早期文明遗存情况。

4.乡土历史素材要生动可读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5

“回家”在2005年第4期的《高原》杂志上,读着刘靖林君的一组题为“陈年旧事”的散文,我几乎变成了作者少年儿童时代的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同他一起放牛、拴牛、骑牛、喂牛,因那头被卖的老母牛而黯然神伤;同他一起闻着稻花和稻穗的香味,在渐渐变黄的稻田里怀念唧唧喳喳的闹林麻雀(特殊历史时期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同他一起停下陀螺抬头看天高喊“雁鹅雁鹅扯长,簸箕簸箕圆圆,铧口铧口尖尖,灯笼灯笼转转”;同他一起戴着斗笠冒着细雨到山上去拣毛栗或者摘酸杨梅或者看映山红和映山白;同他一起点着煤油灯或者做功课或者打草鞋或是看露天电影;同他一起走路回家杀猪推豆腐围着炉火吃年夜饭;同他一起在中秋月儿圆时闻八月桂花香……我应该感谢刘靖林君,是他用文章和文字帮我找回了童年。

刘靖林君和我是高中时的同学,又是相交了十几年的诗友文友。他的家乡在阴底猫场沟,我的家乡在长春堡王官屯,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贵州人。在发表近百万字的新闻报道、散文和诗歌的同时,刘靖林君的身体也越来越发福了。我根本没想到,在颇有几分“佛”相的靖林君的头脑里,会有这样一些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美好记忆。而他笔下的一切,对我这个在农村生活了30多年的毕节人来说,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家乡童年这样的词语,与我们这些“城市人”,离得是那样的近,却又隔得是那样的远……

靖林君的作文如同做人:朴实无华,情真意挚。“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养育了你,你的血液里自然溶入了家乡的不可更改的成分,我们对于家乡的感情,那就不是挥之不去的记忆所能简单地解释的了。”“偏爱家乡了,就会觉得家乡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平时泡一碗酸汤饭,烧一火洋芋吃,同乡亲们打几场扑克,感觉都会比其他地方爽心得多。”(《回家》)“童年的天空更蓝,童年的月亮更明,童年的山峰更高,童年的家乡更美。关于童年的回忆总是那样的亮丽,那样的让人激动不已。”(《童忆的霉点》)像这样朴实无华而又真情灌注的语言文字,谁读了不会在内心深处唤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谁读了不深受感动?

靖林君还是坦荡、诚实的。崇敬父亲,却老实承认“父亲的性格里传承了祖父的软弱和胆小怕事”;惘然若失地回忆“不属于城市”的斗笠、已经“消失”了的草鞋、“没有人家再点”的煤油灯,却不否认时代、社会、城市文明的巨大进步;热爱家乡,但“家乡在我心中的可爱并不影响我要用‘穷山恶水’这几个字来形容它……对于我的家乡来说,这几个字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家乡的无奈》);怀念童年,并不妨碍他真实再现记忆深处的一个“霉点”――-上小学三年级时蒙受的一次“不白之冤”。这种“竭力避开感情因素”的理智和客观,也得到了我这个读者的认同。

靖林君常言自己不太喜欢读书,实际上他是不喜欢坐在书斋里皓首穷经读死书当书呆子,但我读他的《陈年旧事》,还是读出了那么一股让人欣喜的书香气书卷气。《稻谷飘香》除引用李绅的《悯农诗》和“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的宋人诗句外,还引用了当代作家杨石对水稻扬花壮观情景的一大段精彩描写;《八月桂花》中引用王维的《鸟鸣涧》和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中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秋月儿圆》中四次引用唐宋人诗词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靖林君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可喜的一步!

读着刘靖林君的《陈年旧事》,我常常想起那本几年前曾在文坛轰动一时的《一个人的村庄》。在某种程度和某种意义上,靖林君已经像陕西作家刘亮程一样找到了自己的言说方式――叙述语言,但他在这方面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在我这个常常眼高手低的读者看来,《陈年旧事》里的一些篇目,难免有些单薄,有些稚拙,甚至还有些粗糙。可以预言的是,沿着这条路子往上攀登,靖林君一定能写更多无愧黔西北高原这方热土的优秀作品。

童谣,谚语,乡俗,民间传说,方言土语,旧时风物……这些带有浓烈乡土气息的东西,在靖林君笔下都美得如诗如画、牛影远去,稻谷飘香,大雁南飞,是没有人再戴斗笠穿草鞋点煤油灯了,但杨梅酸酸、杜鹃红红、八月桂花香、中秋月儿圆,我们毕竟有过那样的家乡,那样的童年,有过那样的困乏、美丽与自由。像靖林君这样写作,抢救、复制并且保存记忆,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责任一种必须――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人”后代,都不能失去记忆,都不能失去自己的生存之根、生命之根!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青海 乡土地理 兴趣 实践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95-01

近年来,青海省的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大等问题日益加剧。诚然,这其中存在自然因素、人为落实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但也与青海当地人们的地理科学素养不高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加强青海省初中阶段的地理教育,尤其是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以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对于乡土事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更加具体、生动,也更加熟悉,因此通过乡土地理事物教学能有效地抓住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地理感性知识,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所获得的地理基础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荒漠化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及当地人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挖采野生中草药(如冬虫夏草)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后果等。

二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地图作为使用对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当地地形的调查活动,从而让学生从中掌握相关方法、技能、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读图及综合分析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课后要求学生在平时观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青海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在课外阅读青海省旅游地图等。

三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拥有丰富的、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社会资源,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将乡土地理的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四 结合乡土地理材料,感触人地关系

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特征,而且要使学生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全球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念。提高学生适应、保护和改造环境的自觉性和能力。使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周围所存在的事或物。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生态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工程建设,如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地关系如何才能得以和谐。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人地关系有了更亲切、更详细的理解认识,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五 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换句话说,祖国在哪里,祖国就在身边,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对学生而言,“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本乡本土则是他们看得见的祖国。只有教育学生热爱家乡,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此方面,乡土地理具有独到的教育性和思想性,应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乡土特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地理要素的客观描述,通过归纳、演绎、综合等辩证分析,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找出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本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正确途径,激励他们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

五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它的实现必须依靠全民参与。所以,对未来的国家建设者、目前的初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地理学本来就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涉及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几乎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可以说,在基础教育所有的学科之中,地理课程是最适宜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科。而乡土地理教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初步分析,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解决当地面临的地理问题,又为地理教学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曹传道.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李茂林.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农村地区乡土地理教育探究[J].广西教育,2010(5)

[3]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J].读与写,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