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例6篇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1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29-04

大学是进行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大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1]。然而伴随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峻挑战。当各大高校在深化大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目标。因此,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的目标之一[2]。为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一)学生的个人原因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持不积极的态度,认为科技创新活动会耽误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应将时间与精力用在专业领域,而不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即使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也有许多半途而废,因为创新活动所运用的知识是综合的、过程是持续的,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所以部分学生选择了逃避。许多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有个别动机不纯的学生只是想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其本质和初衷,达不到科技创新的目的。

(二)培养模式落后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目前高校大多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

用,也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但总体看其人才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

为主,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尽管随着高校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认识的提高,课堂实验也不断增多,然而效果却不明显。除了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消极应付外,实验性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课内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不高。许多高校在开设新专业和制定教学计划时缺少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加上师资力量限制,部分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另外,有些高校,特别某些独立本专科院校发展速度过快,其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跟不上发展速度,也是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3]。

(三)教师的繁重科技任务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面临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的认识问题。现在高校教师的额定工作量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大量的科研任务(如科研项目和论文要求)。科研工作与职称的评聘、年终考核等直接挂钩,而教学工作相对而言是软指标,所以在现有的评聘考核模式下,为了完成学校的科研硬指标,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得不转移到科研上,于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出现了偏颇。所谓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从形式上开展一些动员,虽然

也制定一些改革措施,但实际上多停留在口头上,并未落到实处,使创新能力培养变成“口号教育”,走走过场而已;还有一些却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要求本科生对本学科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应用性研究,超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确,另一方面是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缺乏必要的调研和思考,只是应付科研教学任务,造成在实际中无法真正实施[4]。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创新是民族腾飞的基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大学是现代社会人才培育、知识传承、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分析制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原因,科学合理地策划,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从营造创新教育气氛、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创新教育体系。

(一)强化科技实践活动,营造创新教育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就是要树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在大学里,只有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树立起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才可能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如科技专题宣传、报告、演讲(特别是一些大师的报告或演讲)和各种科技竞赛等。通过组织全校性或全院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或科技竞赛,有选择性地立项资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活动教育的氛围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 对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表现出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主见的学生,特别是对所谓的“怪才”、“奇才”多一点宽容和鼓励,尽可能地正确引导并创造相关条件,以免扼杀了他们的激情和创新思维。对在探求科学知识和尝试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甚至得出了不科学的、有些荒谬结论的学生,不要去指责或嘲讽,此时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需要教师和他们一起去总结成果和寻找失败的原因[5]。而这一切都需要大学有一个宽松、宽容、能容纳个性的创新教育环境。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2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问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1.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不是对某些学生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培养,而是对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科研培养。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需在教学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主动性,及时介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教师课题组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综合性实验活动等。同时,开设基础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集和统计数据、撰写科研文章等基本科研技能。学生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良好的学风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精神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中,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人的智力和知识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激烈,甚至更加残酷。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事关经济全局的大事,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和摇篮的高等学校,要为21世纪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个性与精神力量;学会学习,具有终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意识;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

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1.2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2]

1.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既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又可以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2 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2.1 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课程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及专业的压力花去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从而限制了很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而在创新过程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会经常遭遇到失败及其它挫折,而这些都需要具有充分的情感准备。但是由于高校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常常导致学生在遭遇到挫折与失败时,由于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情感经历而终止创新工作。

2.4 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高考失利产生的抵制情绪,成天萎靡不振,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对未来缺乏长远目标,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冲破传统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与传统习惯抗争的思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中小学升学应试教育的洗礼,已经抹杀了创新的思维,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小孩创新的思想有90%,十岁的小孩创新的思想只有10%。我们如何把抹杀的创新意思重新灌输给大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首先必须冲破传统的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3.2 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那个或那些老师的责任,而是全校上下应该形成共识,共同来创造这个环境。而要形成全校上下创新意识,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各部门来齐抓共管,统一部署。

其次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新时代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要养成创新的习惯。

再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因为教师跟学生接触最多,他们的思想观念可以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一生,所以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3]

3.3 改革考试方法。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4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来源于广博的知识,仅靠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

3.5 营造创新环境。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创新、乐于创新。首先,要营造创新的硬件环境,是指学校要为大学生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支持,包括开放型基础实验室、提高型专业实验室等。

其次就是要营造学术氛围的软环境。设立创新学分、创新研究基金,将创新能力量化纳入奖学金评定中去。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了。使学生认为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是他们分内之事,在研究中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以往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创新”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要大力提倡多样化与个性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多种选择,如研究型、应用型、国内外联合办学复合型、产学研复合型、学科复合型等。有些院校,根据其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组合,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通才+专长、专本连读、本硕连读、硕博连读、英才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5]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 18

[2] 王坤庆.现代教育析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97

[3] 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育与管理,2001m(6):7- 9

[4] 王培,刘光俊.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6)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心得

一、注重课堂中的创新能力渗透

创新思维并不是在短时间里就可以实现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形成与培养的。且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课堂教学成为了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学活动的引入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并过,同时还要将科学技术活动以及教学结合在一起,实现相辅相成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场所,所以创意也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发展与形成。

1、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想要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做好课堂的分析工作,通过在课堂中预设出相应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只有学生不断产生出问题,才能具有全新的发现,这样也就可以主动的进行创新了。如学生在学习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情境并向学生适当提问。一些植物在土壤中生长,但是如果放在水中,是否也会健康的生长?在类似问题的影响下,也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从而引入无土栽培技术。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定得到了激发,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1]。

2、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活泼好动的现象。所以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天性,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通过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做实验来提高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且学生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的进行思考,从而明确空气的特性,理解好冷空气与热空气中的性质等。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空气认识深度。

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想要讓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对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进行鼓励与表扬。通过教师的肯定,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这一知识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在一系列的集体活动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比赛中学生也可以获取到满足与喜悦,这样也就无形的鼓励了学生,让学生产生出了学习的动力[2]。

二、注重实践中的创新能力训练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课堂中进行常规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就要做好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将其作为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建设之一,通过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做好基本思维程序的训练工作

想要掌握好学生的思维方法,就要掌握好一定的规范与技能,同时还要运用好科学的思维。

以我辅导学生的作品为例,“公共自行车柔性插口”,一开始我就给学生提供一辆公共自行车,然后让学生观察,尽可能找出这辆自行车的缺点,然后一条一条分析,“这个问题有意义吗?”、“这个缺点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还找了其他许多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能得到一些灵感。这个作品就是将锻炼身体用的臂力器上的拉簧应用到自行车上。好的创新工作,就是要循序渐进,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2、改变思维方式,拓宽学生视野

想要培养好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师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思维训练方法,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借助这样的训练方式等来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中的要领。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不同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掌握好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来认识好事物的过程,明确其作用,并主动的将思维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3]。

最近我一直负责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也带领学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数个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在平时培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就非常注重发散性思维,一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经常会追问:“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结果是否一样呢?”、“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学生不会每次都能找到不同的思维方向,这时我就会充当“指路人”,给出一些小小的提示,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

3、重视实践探索工作

只有真正认识到科技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将其融入到课程建设、教学以及教研等环节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作为引路人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我们要就要明确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并不是问题,而是一个早就产生,并且需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就要不断培养好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先掌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探知欲,帮助学生主动的学习科技知识。其次,教师就要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顺应时展的潮流,结合好学生的身心特点,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敏.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07):95-95. 

[2]郑学宝.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94-95. 

[3]何善亮.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生长与培养--基于江苏省昆山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3(43):15-18.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5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能力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1]那么究竟大学生创新素质有怎样的特征?高校又该如何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呢?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特征

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不仅要有高知识水平,更要有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对创新需求的敏锐预测与准确把握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们对现实的及潜在的社会创新需求判断、把握的准确程度,预测的敏锐程度,都直接决定着创新活动的自觉程度、创新行为的有效程度。否则,创新活动就会因缺少科学的目标定位而出现盲目性,从而使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由社会创新需求与人类创新活动的基本关系决定,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必须具有对社会创新需求的准确判断、把握及敏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主动关心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一方面是主动地把自身的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需求;另一方面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需求,自觉地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使创新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并勇于挑战

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学会观察,具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新发现的获得,新认识以及新见解的形成,不仅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需要善于挑战的勇气。挑战意味着对传统见解的突破,对已有认识的超越;挑战也意味着不断追求思想的解放。不固守己有的结论,不盲从别人的结论,不迷信权威。

(三)有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有效的知识综合

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获取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综合化,并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

(四)有张扬的个性

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就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过程,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没有求异,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就不可能有独到的发现,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标新,而标新正是求异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标新,还是立异,都体现为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特征是创新的内在要素。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同时这种个性化的程度也决定着创新的有效程度。不承认个性甚至扼杀个性,也就是否定了求异性思维,创新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基础。就创新人才的素质而言,必须十分重视个性的形成,尤其是必须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使个性得到张扬。

二、高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正在研究、探索的课题,它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到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社会环境及经费投入等多种因素。从高校角度着眼,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最本质的职能是培养人,既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治学态度和方法,进而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做人、做事、做学问要突出时代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就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最本质的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本价值、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共性与个性等关系,克服以往只强调教育是社会发展需要而忽视教育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制止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只重视知识的继承和传递而忽视知识的发展和创新,以及不重视个性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抓住教育思想创新的几个主要问题,就可以带动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通过改革,从体制上确立起教学和科研在学校全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首先要精简行政机构、理顺各部门职能,干部选拔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改革增强干部、后勤人员为教学科研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其次,通过改革,构建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手段。创新教育环境的形成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教育要求建立符合实现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它包含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手段,这种模式和手段无不体现了教育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它为创新教育的实现创造了前提。

(三)构建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就是要克服目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固定死板、只着眼于把己给定的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的做法。一方面要根据大学各自特点,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构建完全学分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创新,加强基础,压缩课时、扩大选修课比重,避免重复,而必修课时每周不应超过20学时。要鼓励教师创新性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选课机制形成富有创新个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要体现创新性。一是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讲课,并以启发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二是学生的作业、考查、考核应以锻炼和检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考查。三是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激励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如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其工作量加倍计算等。

(四)建立和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性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管理干部是教育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创新教育体系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应占主导地位,富有创新性的管理干部则是使教师发挥其创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实施创新教育体系,一是要构建一支富有创新性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时间去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历、访学进修,以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创新性教学水平。只有创新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教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其次,通过选课制度、教学评估和督导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等手段,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竞争上岗、动态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创新性教学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二是要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教育教学的评价机构对实施创新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学管理者不能对创新性教学做出科学的评价,就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过程考核,无不包含管理者的心血。因此,教学管理干部必须具备较高强的创新精神,并积极地用于教学管理实践,大力支持教师在创新教育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并对教师在创新教育中所做出的预想不到的事情采取宽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武贵龙:《高校科技工作回望与发展思路》,《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 01期

2、李定君 陈吉林:《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考》,《中国冶金教育》 2000,(05) .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范文6

[关键词]科研实践;科技创新;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39-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以创新人才为特征的时代。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对学生传播科技知识、科技方法,培育科技精神,并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搭建科研实践平台,拓宽学生视野,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国外大学生培养模式大多是密切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并将其严格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国外大学的普遍做法,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一部分,代表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美国培养模式主要特点是“产―学”模式,大学与企业合作紧密,创新活动内容广泛,并且高校与政府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条件。大学生不仅能接触到生产领域的各类问题,而且其创新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日本培养模式与美国类似,它强调政府行为,高校、产业界双方承担教育责任,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德国培养模式是培养理论型、应用型人才双管齐下,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德国创新平台面向产业集群,围绕产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1]

国内高校大多采用双轨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所谓“双轨制”,是在本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之内的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基础上,不断扩展第二课堂(本科导师制、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国内绝大部分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均采用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然而,国内产学研平台的发展水平与国外优秀大学产学研平台差距甚大,比如国内企业忽视合作平台,不承担任何教育责任,易敷衍了事;高校亦对产学研认识不足,单纯将其看作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途径。

近年来,很多高校或学生自发组织形成了一些科技创新团队,这些团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创新团队能够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系统培养,这种模式也成为近年来培养模式研究的热点。

二、科研-竞赛-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201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FOCUS团队(以下简称“FOCUS团队”)提出“通过科研提升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最后走进企业实践检验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系统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三年来,FOCUS团队在这种科研―竞赛―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是FOCUS团队学生培养的特色之一。一提到科研,多数人想到的是教授、研究生,很少人会想到本科生。然而FOCUS团队却是一个以本科生为主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本科生为主体,本科生自主选题,自主立项,自主实施,由研究生给予指导,以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团队的核心。

与竞赛不同,科研项目有它的特点,那就是必须要有严谨的科研素质和思维。项目周期长,对细节要求高,任何部分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项目实施的每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规范,大到项目立项、计划实施,小到零件命名、制图等。以团队中桥梁检测项目为例,队员们会为一个零件是设计成L型还是H型而持续讨论、论证。如此严格是因为团队要求任何一处设计都要求有根据,任何一个部件的选型都要有理由。队员们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一种严谨的工程习惯和思维,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科技竞赛对于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

FOCUS团队提出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将此作为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团队通过鼓励和指导队员参与竞赛,通过竞赛锻炼队员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队员运用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队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并在竞赛实践中练就队员们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竞赛是团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街一。

以团队队员曾参加过的挑战杯为例。在参加挑战杯前,队员们调研发现现有的桥梁裂缝检测多采用车载式桥梁裂缝检测车载人进行检查,这种检测方式设备笨重、成本大、时间长、安全性差。队员们提出利用小型机器人替代大型桥梁检测车,利用机器视觉替代肉眼检测实现桥梁裂缝精确定位。然而,这其中有许多问题,如机器人如何吸附在桥面上、机器人吸附之后如何移动、如何跨越桥面上的障碍物、如何实现视觉检测、如何传输数据、如何减轻机器人的重量、如何避免误判等。队员们发散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最终成功地研发出一台吸附攀爬式桥梁裂缝检测机器人,开发了与之配套的软件系统,并凭借该作品夺得了湖北省挑战杯一等奖、美新杯华中赛区一等奖、东莞工研杯特等奖等奖项。

(三)企业实践:检验学生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服务社会的重点之一就是服务企业。中小企业目前大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但是目前大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科研技术支持,与经济转型的要求形成强烈矛盾和差距。对于中小企业科研技术不足的问题,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最为丰富的科研资源。对于高校方面,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科研技术能力,有实力的高校的科研团队众多,但高校学生和科研团队缺少一个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普遍存在大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FOCUS团队在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赴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团队赴中小型企业暑期实践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3次,服务企业10家,累计共有56人次参与,帮助企业完成近30项课题。

该实践活动具体形式是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本科生组成的小分队赴中小企业生产一线做研发,吃住在企业,在车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企业实际项目、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活动,有别于传统的“大集体参观大企业”的实习模式。

通过该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成员通过实践活动能明确自己目标和肩负的责任,对企业运作、产品需求、沟通交流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培养企业追求的高可靠性、低成本性的收敛思维,检验大学所学理论知识,检验通过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获得高效的能力提升。真正实现将大学生成长与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大学生创新与小企业需求相结合、大学生资源与小企业转型相结合。

(四) 规范化、常态化、多样化管理体制,营造创新环境

科研―竞赛―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FOCUS团队中得到发展,并不断完善和延续,其生命力背后是一整套规范化、常态化、多样化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团队项目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加工制造、项目验收的规范进行,相比较以比赛为导向,队员更能够了解一个项目的具体流程,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团队坚持日报、周报和月报制度,项目组每周进行组内例会,例会中检查工作、交流问题、提出方案、总结经验,例会后进行总结,制成日报,记录项目进行的过程;每周所有项目组集中汇报,并由团队指导委员会现场指导;月末会将团队本月所有项目组工作汇总,制作团队月刊。此外,团队还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招新制度、预备队员、正式队员和骨干队员的三级队员梯度制度、队员培训制度等,这些制度保证了团队人事安排、队员梯队、老队员带新队员等,保证了团队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

四、总结与展望

在科研―竞赛―企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中,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大学生培B和形成了严谨的工程习惯和思维,提升了科研能力。通过竞赛,大学生促进了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运用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并在大赛的实践中练就了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最后通过企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实现自身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明确自己目标和肩负的责任,对企业运作、产品需求、沟通交流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培养企业追求的高可靠性、低成本性的收敛思维,从而进一步检验通过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出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综上所述,这一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晓华,王德润.德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点与启示[J]. 安徽科技,2014(4):54-56.

[2] 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字.多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