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例6篇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机遇;市场营销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市场营销活动较为重要,企业只有创新市场营销方式,规范市场营销行为,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拓宽营销渠道,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此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一、大数据时代概述

大数据时代,也就是在网络信息系统逐渐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咨询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获取到更加准确的数据。主要因为大数据中的各类系统参考各行各业的数据形成的组织系y,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应用大数据各类信息技术,可以推动企业市场营销行为的改革,拓宽信息融合渠道,并对其进行有效更新。大数据的特征就是种类多、容量大、价值高等,可以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属于一种庞大的数据信息,具有较为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加工能力,大数据与云计算产生直接联系,属于结构化数据,企业将大数据下载到数据库中,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提升市场营销信息分析工作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减少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二、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受到双重影响,除了可以提升市场营销工作效率之外,还会出现各类挑战,因此,市场营销管理部门需要全面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工作情况,充分发挥机遇优势,全面应对挑战问题,提升其工作质量与经济效益。

(一)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机遇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市场营销工作面临较多机遇,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之下,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时候,可以提升其针对性与合理性,科学应用网络营销理论知识,结合现代化网络营销特点,对各类数据进行搜集与处理,提升自身市场营销分析能力。在此情况下,市场营销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的处理,全面了解顾客的喜好情况,并针对顾客的分布特点等,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创新市场营销服务方式,发挥大数据的应用作用与优势,保证可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提升顾客消费便利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增强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在大数据时代中,市场营销部门可以完善顾客服务体系,构建先进的客户服务结构,发挥大数据的应用作用。同时,市场营销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做出精准的定位,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网络系统中与顾客相互沟通,除了可以提升营销便利性之外,还能通过网络系统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全面改善自身产品结构,发挥创造优势。同时,市场营销部门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可以围绕着精准的营销核心,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合理性,将顾客作为导向,为满足顾客需求创新自身服务方式,进而提升市场营销工作质量。另外,大数据可以为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减少产品的流转成本,满足客户对于低价格产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能保证企业与顾客的沟通,增强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大数据中的流转与偏好数据而言,市场营销部门可以对其进行逐一的分析,并利用偏好数据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精准性,提高企业产品价值。

再次,在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利用各类数据信息,实现产品交叉销售。交叉销售,就是在市场中横向开拓营销空间,摒弃传统的单一顾客类型的营销模式,利用创新等方式挖掘更多的顾客,在此期间,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并分析顾客的消费特点,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产品结构优化与创新模式。同时,市场营销工作人员可以针对消费交易数据开展处理工作,明确消费者的各类行为,定期发送产品,保证可以满足现代化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要求,在交叉销售的情况下,丰富市场营销工作模式。

最后,市场营销部门可以借助大数据与客户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主要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市场营销部门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信息,并针对企业自身竞争力,全面开拓市场营销渠道。同时,为了留住客户,市场营销部门需要正确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发挥信息采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制定完善的顾客销售服务沟通模式,要求市场营销工作人员以正确的态度与客户沟通,及时发现客户存在的疑问,并快速为其解答,满足客户需求。市场营销部门还要制定个性化的服务体系,针对老客户的维系建立相关服务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各类工作方式维系老客户群体,避免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对于新客户而言,市场营销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新客户的需求,并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其需求,以增强顾客对于营销服务的满意度,使其可以对企业产生一定的信任度,以此提升市场营销工作质量。另外,市场营销部门需要重视客户群体,针对客户群体完善营销服务功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不会损失企业的利益,达到互利互赢的目的。

(二)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虽然市场营销工作迎来较多发展机遇,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挑战,需要市场营销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垃圾信息的挑战与处理措施。由于大数据中存在的信息较为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管理,导致企业受到不准确客户信息的影响,无法提升市场营销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原本的商业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市场营销部门一旦不能利用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保障性处理,将会导致出现数据分析问题,甚至会出现传统信息爆炸问题。因此,企业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排除一些垃圾信息,减少大数据中的传统理论模式,创造出属于市场营销部门的特有管理体系,以此提升企业市场营销工作质量。

第二,技术学习成本挑战与措施。由于市场营销部门在应用大数据各类技术的时候,会学习新技术知识,导致出现较大的成本支出,同时,顾客的产品购买方式有所改变,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减少拜访营销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也就表明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培训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人才,会增加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成本,难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培训人才的时候,要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培训成本问题,聘用高素质技术人才,减少培训成本,同时,还要从各个渠道获取技术人才培训资金,要求企业重视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并给予足够的培训资金,使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培训出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术人才,保证市场营销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少大数据应用问题。

第三,信息传输安全挑战与应对措施。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是主要问题之一,市场营销部门在应用计算机设备与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入或攻击,影响市场营销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难以提升市场营销工作质量,甚至会降低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工作有效性。同时,部分市场营销部门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营销观念,不能利用先进技术控制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难以提升其工作质量,甚至会导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被盗取,部分客户在消费之后,会出现资料信息泄露的现象,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度。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市场营销数据信息与顾客资料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对市场营销机制进行处理,保证网络系统不会被不法分子侵入,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观念,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措施开展相关工作,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措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方式的完善,保证可以提升市场营销工作质量。

首先,需要制定交叉营销制度。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交叉营销制度,采取产品组合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建设在线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大数据挖掘更多的消费者购物车信息,保证可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总结商品购买规律,保证可以为市场营销部门提供决策数据。同时,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制定优化式的营销体系,做好市场营销规划工作,拓宽营销渠道,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其工作质量。

其次,控制营销渠道拓展成本。企业市场营销部门需要根据大数据应用要求,对营销渠道的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并对其成本进行控制。例如:在拓宽渠道的时候,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营销成本控制方案,控制成本。同时,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挖掘网络中的额各类信息,并对营销渠道进行规划,开发新的客户资源,整合各类产业链,以此优化企业市场营销结构。

最后,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结构。企业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要打破传统营销方式的局限性,明确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并利用科学的营销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合理调整市场营销结构,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方式,保证可以满足企业的各类需求。同时,企业市场营销部门需要根据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为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个人保护意识,保证消费者的数据安全性,同时,还要引导消费者将浏览记录信息数据共享给商家,保证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更好地分析数据,促进企业营销市场的稳定发展。另外,企业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全面分析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自身市场营销行为,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合法性。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管理部门面临着较多的机遇与挑战,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优化各类信息系统,制定针对性的销售方案,满足客户对于服务与产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朝春.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机遇与挑战[J].中国商论,2016(26):1-2.

[2]贾玉洁.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的新模式探讨[J].中国商论,2016(28):3-4.

[3]叶成杰.大数据时代下市场营销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商论,2016(20):11-12.

[4]陈香莲,赵婧,刘永忠等.大数据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机遇与挑战[J].中国商论,2016(10):13-14.

[5]张栋.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对外经贸,2014(11):85-86.

[6]王莹莹.基于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旅行社发展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5.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2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1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2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3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3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揭示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政府规制 复合型监管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层出不穷,如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餐厅使用地沟油等。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危害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的特点,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也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本文就着力于分析我国目前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由于食品安全质量特性,食品市场买卖双方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首先,食品安全隐患在食品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就已存在。同时,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大量不为消费者所知的掺杂使假、违规操作行为。由于劣质食品的生产成本低,市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劣质食品驱逐优质食品的现象,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大量流入生产不合格食品的企业,也为小企业、小作坊留下了生存空间,加剧了生产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也增加了信息收集的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二)政府规制空缺

在食品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功能定位不当,规制没能及时跟进,食品市场秩序的管理出现“真空”。这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手段有限,且检测费用过高;其次,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执法体系不健全;再次,食品安全监督力量和监督资源分散,监管部门职能交叉甚至相互制肘。

(三)积极的市场因素未被充分利用

市场本身也具有促进“优胜劣汰”机制完善的积极因素,如消费行为对生产的作用、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制衡力量等。这些市场内部的力量对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来自市场外部的力量最终都还是要通过影响市场内部因素来发挥效力。只有将外部监管通过这些因素转化为市场自身的监管,才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监管体系。然而,这些积极的市场因素却恰恰为我们所忽视。

综上所述,由于这三方面因素的存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未能完全发挥效力并被严重扭曲,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恶化。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在食品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对于食品的信用品特性,只有政府介入才能保证食品质量信号的有效传递,从而保证市场信息的完全性。其次,政府还肩负着加快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促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的责任。

(二)市场内部积极因素的作用可以降低行政监管中信息收集及政策执行难度

首先,可以通过信誉机制形成一个独特的高质量的市场均衡,即消费者自动惩罚不良厂商(如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不再购买),厂商就会考虑未来利益而在食品质量上采取谨慎措施。其次,目前我国食品生产、流通组织规模偏小且分散,外部监管远不如行业自律。最后,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也很重要。

(三)复合监管、责任明确、奖惩得当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必然是多元的复合型监管,即实行监管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并从约束、激励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调节,使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督促机制由外界强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

四、复合型监管具体措施的建议

(一)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民标准技术培训,进一步开展对农药残留限量问题的研究;加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

(二)完善《食品卫生法》、《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法人员准入资格,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

(三)鼓励建设由食品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主要厂商组成行业协会,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加工生产,并委托协会制定和管理食品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

(四)设立国家质量安全奖评选制度,由消费者投票选举最信任的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

(五)媒体加大诚信建设、维权意识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布食品质量信息,揭露食品生产中的违法行为及执法不严现象,提高食品生产、监管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HTTP://.CN.2004.11.27.贾利.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政府规制.

[2]HTTP:///20041130/N223248991.SHTML.刘金霞.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谁制造了食品安全之痛.

[3]HTTP:///ZTRD/JCCK/YJBG/T20040927-13513.HTM.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资料.

[4]温源.如何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黄昆仑.光明日报.2004.8.2.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营销管理;大数据;产品策略;信息孤岛;信息安全

一、大数据与市场营销的内在联系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企业的精准信息处理和市场营销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满足了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大数据是一种可以处理庞大信息数据的方式,在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数据的精准筛选,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方案设立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思路。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处理速度快、容量大、成本低、精准度高,多种优势均为其在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企业营销管理要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大数据信息技术和市场营销相互结合,能够实现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对于自身定位的精准度,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成本降低。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进行信息传递期间会出现严重的偏差问题,此种情况会导致企业不能精准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精准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企业可以在市场营销中创新自身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模式,同时对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判断,避免盲目宣传而产生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大数据还可以为其提供更合适的供应商,提高了二者的配比精准度,提升资金利用效率。2.友好合作。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营销模式的方式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达到自身的营销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实现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良好互动,消费者可以获取最优质的服务,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与消费者建立稳定的联系是企业营销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可以提高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效率。3.改进服务。企业营销管理创新中要掌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制定出不同的营销方案,实现精准营销。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在后台分析消费者信息数据的方式,获取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消费需求,从而对此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此种企业营销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可以提供精准服务,优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企业的服务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改进。

(二)挑战

1.理念陈旧。面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企业营销管理的理念相对传统保守。管理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更新和发展,无法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需求。此种情况下,此类企业会在客户群体和市场群体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中,逐渐落后于市场的发展,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2.人才缺失。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企业营销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若想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就需要在此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比如,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用户的消费模式进行分析就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操作。但是,从实际的发展状况来看,大数据信息技术分析难度大,相关软件的操作问题较多,部分企业员工仍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企业营销管理。3.信息安全。大数据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信息数据的安全管理任务。如果信息数据不安全、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则企业在利用大数据实现创新营销手段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泄露以及其他信息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企业最终会失去用户的信任,其营销手段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营销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一)产品策略创新

产品创新对于企业营销管理创新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产品始终是决定企业经营发展水平的根本内容。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大数据背景下,提高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水平。比如,“滴滴出行”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对用户的操作界面以及系统进行优化,确保司机和乘客在使用软件时更加便捷和流畅,方便更多群体使用,扩大了用户覆盖范围。在优化了操作界面之后,对于司机而言,在驾驶过程中操作界面更为简单,减少了因为复杂操作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针对手机软件呼叫快车的几起恶性事件,滴滴出行也加强了数据网络的建设,提高了网络信息数据的完善程度。建立线上实时反馈和举报机制,为用户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建立了负责且值得信赖的安全出行平台形象。

(二)定价策略创新

市场环境当中,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内容除了产品的品质之外,主要就是产品的价格。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营销管理创新中要注意对用户的心理进行分析,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以及消费层次,从而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使消费产品的价格更容易被接受。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扩大企业营销管理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比如,在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营销管理创新中,要制定出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特征的定价策略,从而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引导作用。针对部分高端消费者,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推荐品质更优的专享产品和服务,迎合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了使内部不同类型的产品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企业可以采用差别定价的方式,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模式。对于有替代性的产品,也可以实施错位定价模式,确保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渠道策略创新

企业营销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渠道创新策略,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创新渠道管理:一是坚持多渠道创新管理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顺应网络的发展模式,并不断地对推广与销售的渠道进行拓展。企业要对所处市场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完成营销诊断,找到突破点。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数据流量营销,拓宽营销渠道。二是坚持构建优质服务渠道。网络用户是较为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消费者黏性构筑。面对此种情况,企业要深入网络环境中,坚持构建优质网络服务渠道。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客源渠道,而且还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积极引导。比如,在网络购物平台中,增加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不同支付方式,为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提供支持,充分提升不同平台用户群体的消费动力和消费潜力。再比如,在软件平台中增加合作伙伴一键跳转功能,优化了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体验,此种方式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渠道创新方法。

(四)定位策略创新

1.打通信息孤岛。信息数据的争夺已经成为了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各个企业都期望通过获取有效信息数据的方式,扩大自身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优势。由此可见,信息数据对于企业而言十分珍贵,因此在实际的发展中,各企业对于自己拥有的信息十分看重。信息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各个数据之间不会进行任何形式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产生了信息数据孤立的局面,形成了“信息孤岛”。此种模式并不利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为了打通信息孤岛,就需要多方企业共同协作。在此过程中会涉及第三方利益问题,对此,相关领域的企业可以在智能数据的婴儿期就积极参与到信息数据管理行业规范的制定中,为今后的数据共通奠定良好的基础,获取更多有效价值数据,避免因为前期准备不足而对后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2.保护个人隐私。目前,现代化信息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部分用户在使用智能软件中,发现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出现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能够提供给用户更为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需要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而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但是,部分企业没有合理使用用户的信息数据,对用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没有进行妥善保护。对此,企业要注意在接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同时,既要保护好自身的信息安全,也要保护好用户个人隐私。比如,我国某地区企业构建了智能数据技术平台,提高了信息数据操作的便捷性,与此同时,该企业重点加强了对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易读性和可视化,并对信息数据处理人性化方面也进行了改善。企业在使用智能数据的过程中,始终确保了信息数据内部和外部各个数据源的高效整合与沟通,在此过程中,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吸收借鉴欧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有效管理。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5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需求;产业目标;关联性

1、引言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都一致强调依靠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发展农村农业信息化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推动农业农村产业化的手段,农业农村产业化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1],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必备过程[2]。重庆市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方面关系的研究近乎空白,把握住两者的关联性对推进农业农村产业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要素需求

在确定市场需求要素之前,重庆市农业农村技术路线图工作组采用采用德尔菲法对市场需求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得到17个市场需求要素,这17个市场需求要素在专家会议上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这17个市场需求要素分别是:1、加快农村信息共享平台与资源整合的步伐;2、提高农业农村信息的实用性、有效性和时效性;3、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4、加强农村科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5、促推低廉易用的农村信息产品研发;6、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服务的发展;7、提升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控与决策能力;8、推进农产品产供销对接;9、提高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能力;10、增加贫困山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促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12、拓宽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途径;13、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长效运营机制;14、改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服务手段;15、拓展对农业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模式;16、加强城乡信息的双向流动;17、建设农村信息采集更新体制与机制。

现场专家按照0到5分的“重要值”给17项市场需求要素进行打分,“重要值”用0-5分制打分,0分表示不重要,5分表示最重要。现场共收到12份有效专家打分表格,对12位专家的分享分数进行求平均值,得到平均值最高的前十项,通过以上规则计算得出专家建议保留的十项需求要素如表1。

3、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目标要素

确定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需求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和文件,重庆市农业农村技术路线图工作组内部讨论后设计了产业目标调查问卷,内容如表2所示。

4、近期产业目标分析

现场专家按照0到5分的“重要值”给17项市场需求要素进行打分,“重要值”用0-5分制打分,0分表示不重要,5分表示最重要。共收到14位有效专家打分表,统计近期(

5、市场需求要素需求与近期产业目标要素关联性分析

在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关联分析中,将市场需求要素和产业目标要素构成关联表格,每一位专家对每项指标进行打分,每位专家对纵横交叉要素的相关性作出评价,正相关表示为“+1、+2、+3”,无明显相关性表示为“0”,负相关表示为“-1、-2、-3”,打分结果填入关联表格相应项中,总共有10项市场需求要素和10项近期相应的产业目标要素。在近期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构成关联表格,表格形式如表4,共有14位有效专家打分表,这14位专家打分结果求和填入表格4中,得到近期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关联的评价值,可以得到如下表4近期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分值表,表4中字母和数字来自表1和表3。

“云计算”已经能够把PC上好的应用放到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上,云服务平台建成后,能够帮助服务的供需双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通讯网的双重资源进行有效的服务沟通提高服务效率[3],农业信息共享云服务综合平台能够显著加快农村信息共享平台与资源整合的步伐。在市场需求要素的拉动下,“建立农村社会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提升到第二的位置,这说明市场需求能够拉动这项因素,农村社会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能够综合利用“三农”信息拓宽致富渠道增长致富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同时有利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新的生产、生活[4],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结论

综合农业农村信息化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各阶段关联性分析,重庆市农村农业信息共享云服务综合平台是产业目标与试产需求中最重要的关联性因素,它出现在近期,这反映出信息共享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云平台的出现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农业信息,应该把重庆市农村农业信息共享云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作为各个时期建设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关联最大的又一重要要素,它出现在产业目标要素和市场需求要素分析中,农业农村信息化在各个阶段要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就要求要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新途径,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追溯系统和农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情,2009, 29(1):61-63.

[2]梅士建.关于发展信息农业的理论思考[J].农村经济,2004(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