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概念范例6篇

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1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 地域性概念 内涵 特性 延续

装饰艺术设计,是基于装饰的特性而做的艺术设计呈现,在设计过程中,因设计师个人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及地域背景不同,所作出的设计作品也即不同,故此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姿百态。同时因地域艺术文化的交融性,也形成了浩瀚的艺术世界。但是随着随着全球文化思潮的影响,当前设计门类的越来越多,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式样,在当前装饰艺术市场中已不再占据着主流地位,可是多年来文化地域内涵下所形成的特色装饰艺术,却不会消褪,仍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自身对装饰艺术设计多年的浸淫了解,就装饰艺术设计的地域性概念做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旨在为广大设计同仁提供相关的借鉴思考。

一、装饰艺术设计地域概念内涵分析

自狭义而言,装饰艺术设计的地域概念是指人文环境及文化特征,包括了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及区域因素多个方面。而就地域概念单独来讲,其受到所处区域的人文环境及气候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将二者综合的话则可得出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地理及历史概念占据了整体地域概念的重要构成比例。

因受到多类因素及人们主观审美与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装饰设计风格韵味也故而被深深烙印上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同时一类具有典型性地域概念的装饰设计风格形成,不仅同地域历史文化的沉淀等因素相关,同时也和设计人员对特定环境的生活体验、观察、领悟及综合素质与设计理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高度体现着设计者的思维创造性。

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地域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存在于多个方面,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是对传统及现代综合的双向探索过程,在经过持续的设计创新,文化融合中,有效地在时代设计内糅合进了传统的地域文化色彩。深化凸显了民族区域的文化特色,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的中和气象,为观赏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视觉冲击,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又遵循了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通过合理恰当的文化元素借鉴,营造出了特有的艺术概念风格,并对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做出了进一步的创新。

通过对地域性的装饰艺术进行设计,能够有效使地域文化整体呈现出个性形态,达到持续的推陈出新效果,良性符合区域人群的审美诉求。因为装饰艺术元素的汲取,多源于基层人民的生活素材。在设计中对于地域概念的把握,应当保证既借鉴时代艺术设计的空间概念及构图形式、设计理念,又兼顾人们传统审美意识,最大化保留地域的精神元素和文化内涵,达到地域概念同装饰理念的完美融合。

二、装饰艺术设计的地域概念特性分析

在不同的地区,装饰文化的特色也即不同,但均同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分别体现着地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伸性。在进行装饰设计时,能否做到尊重地域文化结构,保留传统、设计未来,达到全方位多元化的设计,是地域装饰设计的本质特性。

(一)人文性

每一民族和地区均存在着其各自的文化形态及信仰,若是在设计中设计者丢掉了这一人文特性,那么即相当于舍弃了地域装饰设计的灵魂,也说明了设计定位的失败。因此装饰艺术设计的地域特征必须就人文性做好充分体现,在设计的空间层次方面,应切实就地域文化做出考虑设置。且区域文化存在着极强的针对性及识别性,如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在装饰中对这类文化元素的提取、组合,能够使人们良好的辨别出设计的思想,了解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图,且同时可以就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做到继承传播,令观赏者更深层次感受到设计的艺术水平。

(二)独创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区域划分相对完整的国家,民族融合下的各地区均存在着独立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在设计中应当就区域文化的独创性及标志性进行彰显,通过现代语境的营造,打造富有时代气息的设计作品,做到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互补交流,体现独特的地域特征。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师要在绝对尊重地域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对装饰作品诉求对象所在区域的文化进行全面了解,继而设计出大众接受并认可的标志性作品。

(三)传承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来受到了不同概念层次设计师的广泛青睐,诸如服装设计师喜欢借鉴传统中国图纹元素进行服装底纹设计,室内设计师喜欢选取中国传统明清家俱元素及室内格局的设计风格进行现代再现,平面广告设计人员也大量的将中国古典文化运用到现代广告画面诉求中。无论哪一类设计的借鉴再现,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基于地域特征的传承性特性要求,设计者应当着重把握好不同地域间存在的差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特色装饰艺术及传统艺术,同民族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大力就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精髓做出发扬,达到时代意义上的紧密切合。

三、装饰艺术设计的地域概念延续分析

装饰艺术的地域概念,是立足本土文化而进行的延续,因此其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侵袭,如何在有效抵御外来文化滋扰的前提下,保留原有地域优势做好地域色彩的发扬,成为广大设计者应着重深思的课题。地域性的延伸是新时代区域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其对当前形势下的装饰艺术设计做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首先必须就地域概念做出合理的定位运用,不能够对区域文化进行盲目的套用,一味的不切实际来追求所谓的“地域风格”,应当充分把握体现现实社会存在的实际需求,最大化的满足欣赏者和使用者的现实需要,并对不断出现的新兴元素作出补充。

其次应当持续就新兴的地域装饰设计方法做出研究,达到对造型中点、线、面等基本要素的造型关系合理设计,最大化彰显形式美感,依靠色彩的搭配使用及相关材质的辅助运用,为设计作品赋予深层的寓意,使其做出设计隐喻观点的阐述。

再者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就装饰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也应作出工作创新,能够试着由二维表现空间向着三维立体空间形式过渡,以便充分的发挥地域环境中每一个有利的条件因素,达到对原始空间的调整,深度强化设计作品的整体装饰美感,使装饰设计艺术走向时代化,流通化,综合化、空间立体化,以此形式对装饰艺术做出更好的发展延续。

参考文献

[1] 彭超.浅析现代装饰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1,(7):106-106.

[2] 黄凯.传统装饰艺术设计美学的文化价值论[J].文教资料,2006,(7):91-92.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2

Lakoff和Johnson用源域到目标域来说明两个领域互动关系的方向性,同时把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这种带有方向性的互动称为“跨域映射”,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源域通常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而目标域一般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按照DanielRigney《隐喻社会》(2001)一书的概念隐喻理论模式,将概念隐喻分成包括“人生是旅途,社会是生命体系、机器、商场、战场、剧场、游戏、法律体系”等内在的概念隐喻体系,然后将以上概念隐喻体系模式细分为诸多隐喻用法类型。比如,我们用“生命体系”“、机器”“、商场”“、战场”“、剧场”“、游戏”、“法律体系”这些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即源域,去认识、理解“社会”这个未知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即目标域。这些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植根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经验,是人类思维、认知的重要方式。

2概念隐喻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需要。

2.1利用概念隐喻重视基本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教学。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调查,绝大部分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是生活中人们与周围世界互相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词性简单、音节较少、习得容易的常用词汇。这些基本范畴词汇对应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词汇,也正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当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识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的概念,于是产生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是一词多义的存在,学生很难把一个词汇的所有意义完整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概念隐喻对学习多义词有重要意义。例如key“钥匙”(源域)通过人们的相似性联想投射到目标域上,从而出现“开关”、“按键”、“答案”“、关键”“、粗糙表面”等含义。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数量有限,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基本词汇的重要性,讲解每个基本范畴词的基本意思外,还要让学生领会词汇不同意义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利用隐喻思维进行联想,使词义范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既有特点又彼此相连的整体,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词汇水平和学习效率。可以说,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为教师深层次讲解多义词提供了一条便捷而且符合认识规律的途径。

2.2利用概念隐喻扩展词语的内涵。

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词性的转化、词的派生、词的合成。有些词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还可以做形容词,词性的变化也是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的一大难题,常阻碍学生对句子甚至对篇章的理解,而使用隐喻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名词经过隐喻化表示动作,比如bloom是一个表示实体的名词,意为“花”,在“Thechildrenhadbloomedduringtheirstayonthefarm.(孩子们留在农场期间健康活泼有生气。)”中被隐喻化为动词,意识是“变得健康或快活、自信”。此外,在高职英语中,派生词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比如前缀pre-表示“前”,post-表示“后”,在wa(r战争)前面加上pre-,构成prewar(战前的),而加上post-,变构成postwa(r战后的)。这样一解释,浅显易懂,印象深刻。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应用隐喻思维能力,以发展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

2.3通过概念隐喻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英汉语言表述中,许多概念隐喻极为相近。比如都以狐狸比喻狡猾,以钢铁比喻坚强;在表达抽象的“时间”概念时都选择“金钱”这一概念进行映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而是深入到思维层次,更有效率的理解词汇的意义。但是,汉、英民族分属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受制于各自的文化。挖掘和对比英、汉中的隐喻现象,就会发现各自在隐喻上的文化差异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dog”在英语中备受宠爱,多为褒义,如“aluckydog”,“Lovemelovemydog.”;但汉语里的“狗”多少带有些贬义,如“走狗”“,哈巴狗”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和语用失误,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有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概念隐喻,对英语词汇学习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3

一、“区域”概念阐释与区域文化研究基础

区域概念过去常常被作为地域、地方、地区概念使用,主要因其与行政区域概念紧密联系有关。但即便是依行政区域划分,历代都有所变化,呈现跨区域行政交叉现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行政区域划分,“秦王朝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现在的广西含当年的桂林郡全部,南海、象及长沙、黔中等郡部分地区”,足以说明当时行政区域划分与现在区域划分也有跨域交叉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及其特定语境下,区域含义有所扩大和延伸,一方面在地理空间范围含义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空间范围含义;另一方面在行政划分所指区域含义基础上,超越行政区域而扩大延伸到非行政划分区域含义;再一方面扩大延伸为跨域、跨界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带有跨区域的特征和色彩。由此可见,以自然与文化相互关系构成的非行政化区域概念从古至今仍在使用。以江河湖海流域作为水域空间范畴的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构成跨省水系区域;以洞庭湖为纽带与分界,划分湖北与湖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楚文化区域;以黄河为界划分河北与河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中原文化区域;广西西江水域由西向东的红水河与由北向东的桂江汇合入珠江,又构成泛珠江流域及其珠江水系区域;广西兴安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沟通北上的湘江水系与南下的漓江水系,形成湘漓分派与水域贯通的湘漓流域,形成跨省湘桂区域,等等。以山脉为纽带与屏障,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在先秦时期就称为岭南地区,此后所谓“两广”、“粤桂”表明其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区域范围;处于岭南的广西与岭北的湖南通过湘桂古道形成湘桂走廊,构成湘桂之间连接的区域,等等。此外,以语言(方言)、民族、民俗、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态为纽带构成的跨地区的区域概念使用不胜枚举。

其二,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概念使用,因全球化与多元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崛起以及世界经济共同体需求,越来越着眼于从经济发展视角建构与重构区域概念。从国际区域关系看,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及其世界各国发展需求,经历了“二战”后“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结盟以及意识形态阵营与三个世界的划分,形成国际社会(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跨国联盟(如欧盟、东盟)等概念含义;另一方面,世纪之交以来在全球化视野中着重于经济的区域联盟或跨区域联盟,构建跨国、跨界、跨境的经济联合体、共同体、同盟体,以及不结盟的区域间合作、协作、协同关系,构成国际社会及其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格局。从世界性区域联盟产生背景与语境看,除相对于国际社会以及超级大国霸权,即区域相对于中心而言,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外,更多地是强调区域合作与协作,构成或紧或松的国际关系共同体与联合体。从国内区域关系看,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建构的区域发展视野中,除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所指区域概念含义外,一般所指省市县乡行政区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相继构建非行政化的、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基础的、以经济为纽带的、跨地区结合的经济开发区以及经济合作、协作区,如沿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跨区域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还有更大范围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概念的划分。区域经济崛起与跨区域经济合作协作方式兴起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步伐,既通过竞争拉开区域间差距,率先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又通过区域合作协作,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赶超跨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构成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趋向。总之,区域发展观念比任何时期都深入人心,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其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兴起。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崛起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文化建设发展,区域文化的区域概念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扩大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性、绵延性与包容性特点不仅促使区域概念含义理解不仅仅涵盖地域、地方、地区含义,而且带有跨地域、跨地方、跨地区以及跨境、跨界、跨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不仅局限于区域空间,而是超越区域空间而扩展为文化空间。其文化区域空间范围立足于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空间与行政地理空间的地域范围,而且扩大为文化地理空间范围。其区域界定以及域界划分不仅仅为一个要素决定,而是包括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交通、族群、语言、民俗、交往等各要素系统关系的综合性整体构成。尽管为了更为明确清晰界定区域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所指对象范围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划分区域界限的需要,往往习惯于按照思维定式,简单化地将区域等同于主要依据行政化划分的地域、地方、地区概念,更便于构成条块分割的行政地区空间与从上到下的线性垂直行政管理域限,但则不能否认和掩盖依据非行政化的其它要素及其综合性要素所构成的区域及其区域文化客观存在的事实。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区域经济崛起的现实需求,更凸显出非行政化划分区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为凸显区域文化内涵外延的开放性与跨区域交往交流与融合的特征。区域文化含义不仅是因区域空间形成其内涵外延,而且是因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构成其内涵外延。通常所说的区域文化,往往指称当代社会区域空间及其行政区域的文化形态,诸如作为省域文化称谓的广西文化,作为市域文化称谓的桂林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称谓的临桂文化,等等。但历史上所称区域文化概念则丰富多彩,不仅从区域空间而言具有跨区域的开放性,而且从文化形态的内涵外延而言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诸如中原文化,从区域文化角度而论,当然属于中原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空间的文化形态,中原所指区域指河南,古称豫州,即中州,“古豫州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頗歉,颖川、汝南民流四散。’今河南为古豫州地,故相沿亦称河南为中州。”

《辞源》释“中州”有三义,狭义为河南,中义为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广义泛指中国。中州即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或发祥地并非仅仅局限于河南,后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以及泛指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中原,中原只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播源。文化的传播性、开放性与扩展性使中原文化跨区域扩大为黄河流域范围以及整个中国范围,并影响到海外、域外的周边更大范围区域,以致于此后中原文化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正宗、中心,甚至常常用来指代中华文化,反而淡化其区域文化含义。由此可见,历史上所使用的区域文化概念,在充分考虑其产生区域空间含义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其文化含义及其特征,以及文化在历时性传承、传播和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扩张性。

广西历史上也有一些表征区域文化的概念,诸如岭南文化,显然作为区域文化而言的区域是指五岭以南的岭南地区,亦即广东广西的“两广”地区,但就其文化形态特征而论,既不能仅仅涵盖“两广”,其文化外延可以扩展到南方各地跨界区域以及沿边沿海跨境区域;又不能仅仅以之涵盖“两广”所有区域文化形态,况且广东与广西各自的区域文化也有差异性,下属各地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并非像地域那样固定,而是具有运动性、流动性、活态性的生命表征,岭南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中原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粤西文化亦如此,历史上所谓粤西地区,指简称为“粤”的广东以西的广西,地域范围虽然涵盖广西,但粤西文化形态及其特质特征并非涵盖广西区域所有文化形态,粤西地区概念并非等同于粤西文化概念,粤西文化概念也并非等同于广西文化。这足以说明粤西文化具有超越粤西地区概念的跨区域性意义,粤西文化所指对象范围的模糊性正印证其开放性,其性质特征也并非仅仅与“粤”相关的广西文化形态,或者说两广文化的融合,或者说广西文化受到粤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且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文化形态,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正说明其相对性,具有跨区域文化交流、交融特征。由此可见,区域文化立足于区域而又具有跨区域特点,从而由区域空间范围扩大为文化空间范围,使之不仅具有相对性与多样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广西区域文化发展及其生成环境条件

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性概念理解,区域、区域文化应该成其界定以及内涵外延理解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从历时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的内在逻辑与时空关系角度深化认知,辨析其与通常所习惯使用的广西文化概念的异同及其在区域研究视野中凸显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就广西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而论,从自然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与行政管理区域意义上的广西区域界定应该十分明晰;同时相对于广西与周边区域间关系而言,以及广西相对于中国所属关系的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定位而言,以确定广西区域概念及其区位特点也并非难事。而对广西区域文化理解则相对于广西区域界定而言就复杂得多了,不仅文化具有衍生性、融合性与开放性,而且文化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因此广西区域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广西文化,或广西区域内的地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区域空间大于行政空间,文化空间大于区域空间。尽管不难理解区域都必须界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因此也会有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地方性概念使用及其所指含义及其对象范围,习惯上也是以这种称谓能够达到更为明确与简单表述的目的。但却不能将其简单化与封闭化,忽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与开放性,以及非行政化区域界定范围及其跨区域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影响。

广西区域文化当然应该首先立足于广西来理解,其区域所指空间范围当然应该是落实于广西,将其简单理解为广西地域、地方、地区文化无可非议,这对于理解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及其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对广西区域文化的理解应该更为宽泛和开放,而且广西区域文化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上有着区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范围需要更为宽阔深远的视野与背景。因此,对广西区域文化的外延范围理解应该拓展: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这是中国及其中华文化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另一方面是广西与周边区域关系中跨域、跨界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再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传承、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构成的跨时空、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定区域的广西文化形态,其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独立性与关系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流动性、自足性与开放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融合性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特征凸显,不仅对于广西区域文化概念含义及其内涵外延理解更为深化,而且也有助于对其性质特征作进一步理解。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建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形成与构成都应该有其背景与语境,区域文化形态的形成与构成也是依赖于所依托的区域空间和所属背景与语境。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而论,广西区域文化形成与构成应该与历史上所涉及其内容的相关文化概念使用有关,诸如百越、骆越、西瓯、岭南、岭西、粤西、八桂等,大致上可以认定为主要从文化地理空间界定的历史性概念,这些历史概念对于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与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当然,这些历史概念的含义及其内涵外延需要进一步厘清,广西区域文化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传承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历史文化概念的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具有区域性特征,所指区域及其区域文化都限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二是具有跨区域特征,所指区域范围包括几个或多个相关区域范围;三是具有开放性特征,所指区域界限较为模糊,含义较有张力和弹性,外延范围有所扩展和绵延;四是具有文化交融性特征,包括中原文化与广西地方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等交流融合;五是具有历史性特征,这些区域性概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形成,包含特指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内容,表明特定的历史文化形态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因此,广西区域文化生成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性依据与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传统,广西区域文化概念与这些历史性区域文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具有彼此之间联系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广西区域文化与历史上存在的这些区域性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其三,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当代背景。广西区域发展推动其区域文化生成与发展及其研究的崛起。广西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及其“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区位特征与区域优势凸显。广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特征、沿边沿海的地缘政治文化特征、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家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西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广西地方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也就是说,必须将广西放置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定位,由此形成当代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其区域性与世界性以及国家战略性地位凸显。

一是北部湾大开发,既将广西纳入国家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发展进程中,又将区域经济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整体推进,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的广西赶超跨越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沿海地区区域经济整体同步发展目标。从这一角度看,北部湾大开发在进一步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更强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将广西区域文化放置在北部湾大开发背景下审视,区域文化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区域与跨区域视野。二是广西地处沿边沿海的中国南疆,毗邻越南及其东南亚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其确定广西首府南宁为其一年一度的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既成为跨境、跨区域经济文化合作、协作、交流的实质,又增强了广西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与活力,形成其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区位特色与优势。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广西不仅在西部地区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北部湾及其海港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发挥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及其拉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实现孙中山先生对北部湾建成国家大型出海港口的遗愿,以及国家海洋战略及其南海开发战略实施。北部湾大开发将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经济开发及其港口建设连成一片,并扩展到南宁、崇左、玉林、来宾、百色等更大区域范围,辐射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河池等广西区域范围,影响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对于西部大开发及其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使区域合作、协作、协同发展成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是广西作为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建设发展优势,而且创构了各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凝聚力与向心力强的民族生态环境;广西不仅享有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条件,而且享有民族团结模范的殊荣;广西世居十一个少数民族不仅与毗邻广西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际交界少数民族关系紧密,而且与毗邻中国的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具有历史渊源关系与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广西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既推动区域民族文化发展,又跨区域影响与推动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步伐,确立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格局中的定位。五是桂林作为山水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色与优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质上将桂林旅游经济与服务业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轨道;最近,桂林世界旅游胜地建设规划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将桂林旅游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桂林旅游的国内外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也将桂林旅游发展放置在国家旅游与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定位,使桂林旅游具有区域性与国际性发展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民族、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既必然融入和汇入各种跨域联结与合作所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必然会以更为宽广与开放的视野理解广西区域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对象范围。同时,也会因区域发展及其跨区域共同发展需要推动区域合作、协作机制形成,如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合作、中越经济文化合作、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西江流域经济合作、西南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桂港、桂台、两广、湘桂、滇桂、黔桂等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等等。当前,广西又面临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及其海洋经济文化开发机遇,以及海洋维护及其南海岛屿争端与边界纠纷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广西处于沿边沿海的南疆第一线,更需要将区域发展视野扩大到国家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广西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发展不仅仅具有区域发展意义,而且具有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意义。总之,广西在国家及其区域中的定位,使之区域概念范围既指称广西区域,也指称与广西关联的更为开放性区域,带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的特征与意义。因此,广西区域发展应该立足于广西、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三、桂学的区域文化研究内容及其跨区域研究视野

桂学可谓广西之学,是对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民俗等现象与事象进行分门别类与综合整体研究的地方性学科、学术、学问、学派。从区域研究角度而论,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为广西区域。从区域文化研究角度而论,文化并非局限于小文化与中文化的的狭义理解,而是将其包括在内而扩大延伸为广义的大文化,文化构成涵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同时,依据自然地理空间与文化地理空间的相应性与差异性,广西区域文化研究对象不仅仅指称广西文化,而且应该包括与广西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跨区域文化及其文化融合现象与事象,既生成广西区域文化的开放性、绵延性与融合性特质特征,又构成其研究的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因此,桂学从这一角度而论又可称之为广西区域研究之学,其学术研究视野与研究指向应该落实于广西区域文化研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也应该为广西区域文化。桂学研究可考虑将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具体可从三个视角考察。

其一,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视角构成。从学科研究视角而论,桂学既相对于湘学、徽学、楚学、粤学等而言独立自足的地方性学科,又可视为分门别类的区域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科的总体性称谓,更大程度地表现为跨学科综合研究指向,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现象或事象,从多学科、跨学科、学科协同研究角度进行立体综合性研究。历代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典籍往往都具有文史哲与地方民俗糅杂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特点,如唐刘恂《岭表录异》、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明张鸣凤《桂故》《桂胜》、清李调元《粤风》等广西历史文献均带有这一特点。桂学作为广西地方之学研究学科及其学科群,针对广西区域文化对象类型与性质内容可分门别类进行各学科研究,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特点,如区域经济学其实就是从经济学学科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学科,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的特点。因此,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结合应该成为桂学指向。对于受一定区域范围限定的研究对象来说,学科研究也会在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关系的结合与协调上明确指向,目的在于拓展与深化研究视野以整体综合把握研究对象。

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构成。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在厘清其含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性质特征基础上认清其文化构成。区域文化形态的生成与构成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本土文化积淀、积累、传承与传播的结果;二是区域间和跨区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与碰撞的结果;三是在主流文化影响下,文化变革、转型与发展的结果。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也通过这三条路径形成其构成,又因其沿边沿海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更形成其多样性、复杂性、融合性等构成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广西本土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性。广西考古发掘,发现广西在新旧石器时代都有大量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及其文化遗物、遗址存在,如桂林宝积山洞人、柳州人、桂林甑皮岩人等广西先民遗存以及大石铲文化遗存,这是广西文化之根、本、源。先秦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前,广西并未有行政意义上的统一性,尽管有百越、骆越、西瓯、岭南等称谓,但未能明确与具体指称广西文化形态。广西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后,推动广西文化形态生成发展,但毕竟因其地处偏远与边缘,本土文化发展缓慢,各地区文化存在差异性。当然,也形成文化特色与优势、文化形态多样化、文化构成多元化、文化类型鲜明的本土文化特点。李建平等学者概括为,广西拥有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区域类型构成看,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文化,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文化,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文化,以宜州为中心的桂西文化,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文化,以合浦为中心的北部湾文化;从民族文化类型构成看,形成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文化形态,各民族之间既交往交流与文化融合,又存在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呈现出各民族文化鲜明个性与特色;从语言及其方言文化构成看,广西至今都是全国方言富矿区,依托语言构建的文化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彼此不同的方言区域及其方言文化区域;从自然地理风貌构成的文化类型看,江河湖海构成不同的流域文化,如西江文化、红水河文化、漓江文化、北部湾文化等,此外还因山地、湿地、平原、丘陵、森林等自然地理特点构成不同文化形态。二是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文化交流与交融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即便是本土文化,本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必不可少,对于外来文化进入本土,广西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及其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这也是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与包容性特征所在。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影响从秦始皇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之后,主要通过行政建制及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央派遣或贬谪地方官吏、外派守护边疆驻军、人口迁徙、商贸往来、大型水利建筑工程等因素构成。旅桂士人、文人及其人口迁徙的客家人,带来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广西政治文化、土官文化、藩王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文学艺术及其各种社会生活文化形态。明清之后,常被中原地区称之为“南蛮”地区的广西,其文化形态与中原文化并无二致,完全融入中华文化的主流。至晚清时期,粤西文化发展到高峰“,岭西五大家”步桐城派古文余绪,崛起于文坛;临桂词派入主词坛,名震京师,王鹏运、况周颐被称誉为“清季四大词人”。至近现代以来,广西在鸦片战争、帝制、民国建立与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功不可没,对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三是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广西区域文化的构成性。与广西毗邻的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域各具有独特鲜明的区域文化特性特征,也都与广西在跨时空、跨区域交往交流中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特征。处于广西与湖南交界节点的桂林,历史上也是广西省府所在地。通过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修筑的兴安灵渠,沟通湘漓水域以及湘江沟通长江水系,漓江沟通珠江水系,从而贯通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并开发翻越五岭的湘桂古道,建立湘桂沟通交流的各种渠道。中原文化及其湘楚文化影响广西,尤其是桂北地区,构成具有湘桂文化融合特征的桂北文化形态。此外,先秦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南面边界绵延至广西荔浦,楚文化影响广西不言而喻。处于桂东的广西与广东交界的梧州,古为苍梧地区,粤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广西贺州、玉林等地;桂南沿海的广西合浦,构成现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足鼎立的北部湾地区,与广东沿海毗邻,也是粤语区域,粤文化影响至南宁,广西桂东南文化交融特点显而易见。桂西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的宜州、河池地区,广西与云南交界的百色地区,桂黔滇区域交往及其文化交流形成广西桂西文化特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语言,广西语言构成大体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以桂柳话为中心覆盖桂北、桂中、桂西地区,为西南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属于这一语系;二是以南宁、梧州、北海为中心的桂东、桂南粤语地区,与广东粤语同属这一语系;三是以壮侗语系为中心的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四是广西各地方言与土话。显然,广西语言及其方言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通过语言进行文化交往与交流,形成文化交融与融合的文化构成性形态与特征。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4

关键词:城市CI 城市景观 地域性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商品化致使城市风貌逐渐衰落和缺失。人们开始在城市景观创作中反思和质疑现代主义,寻求新的创作表现手法和理论依据。

一、城市cl理论

㈠Cl概念形成及演进

Cl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

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即通常所说的CIS(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一一企业形象战略,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

Cl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l导人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l(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Bl(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的阶段,最后是把Cl进行视觉化,即Vl(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l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ls)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一家“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1 907年“AEG”公司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二)城市Cl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l理论,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付诸实施,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从文化入手,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l三要素的划分,城市Cl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City-M1)、城市规划识别(City-BI)和城市视觉识别(City-VI)。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

在弄明白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地域性”的概念。

(__一)地域性概念

地域性,即本土性,个性。

地域性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挪威建筑理论家C.诺伯格一舒尔兹把它概括为“地方精灵”一词是有很深刻含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风水”和“气”的概念是与此相近。但是“地方精灵”所包含的不只是地理、气象等自然特征,也包括当地人文因素所创造的传统,如色彩、材料、建筑尺度和形态特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性往往不仅表达文化环境,如自信心、历史传承、社会性质和固有的文化基因,也会反映出特定的地域环境,如地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域性是在一定范围的地方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要素特点的总称。

由此,地域性的概念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对应城市景观也一样。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目的

寻求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三、城市Cl理论与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不论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还是城市Cl理论,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突现城市个性魅力。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针对当前城市面临“国际风”现象,对文化趋同与地方特色消失的反思。希望借助于城市景观的研究,寻求城市正在失去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而城市Cl理论是通过宏观的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理念Ml,借助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确立城市的发展理念Bl,然后,对城市的视觉形象Vl进行整合,形成本城市的地域特色,解决城市个性问题,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二)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城市Cl理念里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要求,而城市景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特性研究、个性研究。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两个矛盾的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地域性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从概念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整体化的过程,只是地域范围大与小的关系。

1.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是城市Cl文化的具体内容反映。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Cl文化的载体,对其地域性的研究为城市Cl文化形成提供了依据,丰富了内容。一方面,对于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使得城市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道路交通景观、商业景观、旅游景观、人文景观等,给人以最直观视觉感受。可以说,城市景观是城市Cl文化的部分体现。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也是城市Cl理论的执行者和体验者,城市cl理论往往是以景观的形式为人所认知。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的研究,了解自然环境、文化、经济技术对市民行为的影响,为城市的发展理念制定提供了反馈信息,极大的帮助了城市形象建设,所以说它丰富了城市Cl文化的内容。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5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概念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60 -02

一、引言

在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出现,区域旅游合作更是呈现了更加繁荣的景象和发展趋势,同时,区域旅游合作也被专家学者广为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研究,以揭示区域旅游合作的机理,促进更加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角度也多种多样,虽然大大丰富了研究理论体系,但研究角度过于分散,更多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实践案例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等基础问题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区域旅游合作被国内学者重视并开始研究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由无到有、由浅及深、由少及多,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指导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存在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研究较少,不能完全达成共识的现象。

因此本文就是着力探讨什么是区域旅游合作,明确和确定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便于大家在实践中开展合作,减少误会和理解歧义,并能在实践中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

二、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概念的解析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概念,目前业内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和统一说法,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意见:一种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如长三角旅游合作和珠三角旅游合作等可视为区域内旅游合作;另一种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如辽宁与海南所建立的旅游合作就可视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第三种综合前两者,将区域旅游合作概括为既包括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但是由于该种说法过于宽泛,且存在划分不清的情况,未能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界定,尤其在其区域范围的指向上,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指区域之内的合作,还是指区域之间合作。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释与剖析,并概括出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一)域

“域”由“土”和“或”构成,“土”指“封土、疆土”之意;“域”本作“或”,与“国”同义。“土”与“或”联合起来表示“封建之土”。即“域”本义为“疆界、疆域领土、邦国;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逐渐演变为“范围”之意。所以对“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理解,可以明确的是,旅游合作存在一定的范围与界限,可以把土地之域的大小作为衡量合作范围的单位。

(二)地域、地区、区域

部分文献只是对“区域”“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等概念做出界定,而本文增加对“地域”“地区”概念的阐释和比较来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对“域”的定位和意义。

把“区域旅游合作”中“域”的界定为“区域”而非“地域”或是“地区”,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到其合理性所在。

首先,《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地域”的解释为:1.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如地域辽阔;2.地方(指本乡本土),如地域观念等。也就是说,“地域”只限定出了一定的面积内涵,并且也可指代“地方”,无论是对“域”的面积的界定还是对“地方”的指代,都过于狭隘和模糊,若把合作的范围限定为地域,显然会受到阻碍与制约,但是“地域”中包含“域”的含义又有其价值所在,因为“域”限定了范围。

其次,《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地区”的解释为:1.较大范围的地方:如湖北西部地区、多山地区;2.我国省、自治区设立的行政区域,一般包括若干县、市。旧称专区;3.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虽然对于“地区”的解释中也提到了对“范围”界定的成分,但是其重要的界定在于对于“地区”中“区”的含义,即一定是行政区域。因为行政区域才是区域旅游合作的范围基础,包含着合作当中的重要的要素、机构与“成分”。所以对于“地区”的界定是为了指出“区”的含义与价值。

最后,再来分析“区域”。由于“区域”这一概念存在于不同领域和学科当中,所以不同学科赋予了 “区域”不同的意义。如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域单位;政治学把区域作为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等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则把区域认为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赋予了一定的经济意义。尽管对区域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共有的成分是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才能存在,并且具有空间性、整体性、层次性等特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区域”的解释为“地区范围,如区域性、区域自治”。虽然对其解释比较简单,但是如上分析,“区域”更多体现的“区”与“域”的共有特征,即区域是不同行政地域之间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与界限。

(三)区域旅游

在我国,提出区域旅游发展的时间,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经有30年了。当时提出区域旅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区域旅游的概念。全世界除了大国之外,很多邻近的、领土较小的国家都选择了与周边的国家进行合作,如欧洲面积不大,但国家比较多,而且签证容易、交通便利,区域旅游合作得到了顺其自然的发展。二是市场意识增强,催生区域旅游概念。我国旅游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得到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线路与产品的区域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催生了区域旅游的概念。

如上所述,对“区域”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界定,可以从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来诠释。“区域旅游”可以总体概括为“区域”在旅游领域或是旅游学科中的运用和发展。虽然什么是“旅游”,目前在旅游学术界还没完全统一,但旅游是指人们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的各种现象和活动,这一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概念中的某地,就是指旅游的目的地,但它不应仅仅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景点或城市,可以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景点或城市的集合体,是一种以区域作为相对独立概念的空间范畴。所以,“区域旅游”是可以用来描述、分析旅游活动和区域之间关系的术语。

三、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阐述

本文经上述分析,将“区域旅游合作”概括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包含不同的行政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目标和制度,重新将区域内各旅游要素进行统筹、优化、整合和配置,从而实现树立整体区域旅游形象和增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目的,以最终达到区域总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合作行为。

在此需要作出几点解释:第一,一定的区域范围不是指现有的行政区域概念,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不同行政区域范围;第二,旅游经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等)等,并且三大主体将统一于市场运作当中,坚持“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第三,合作需要打破各自原有的发展模式,需要把区域内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统一和谐,最终实现资源与市场共享。第四,效益是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动力和目标,但人们往往把效益过于狭隘的定义为经济效益,还应该包括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并要坚持把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贯穿于区域旅游合作整个发展的过程之中。

四、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

综合来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互通,推动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消除旅游合作项目的市场化障碍,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树立特色鲜明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各区域内的利益双赢等。

参考文献:

[1]邹光勇.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障碍的成因及政府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15,(01).

[2]白美丽,范瑞春.对区域旅游合作概念及空间范畴的认识[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03):67-70。

[3]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27.

[4]宋子千.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J].旅游学刊,2008,(06):74-75.

[5]李天元.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34.

[8]吴建楠.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6

关键词:本体学习;自动化;本体构建

一、本体的定义

本体一词来源于哲学,它指的是一种存在的系统解释。近年来,在计算机科学中关于本体的研究越来越多。在人工智能界,Ontology被定义为“给出构成相关领域词汇的基本术语和关系,以及利用这些术语和关系构成的规定这些词汇外延的规则的定义”。在信息系统、知识系统等领域,最著名并被引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由Gruber提出的,“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W.N.Borst对该定义进行了引申“本体是共享的概念模型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Fensel对这个定义进行分析后认为Ontology的概念包括4个主要方面: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客观世界的现象的抽象模型。

明确(explicit):概念及它们之间联系都被精确定义。

形式化(formal):精确的数学描述。

共享(share):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其使用者共同认可的。

目前,关于本体的公认的定义是Gruber在1994年提出的:“本体是关于领域共享概念的一致的形式化说明”。这个定义包含3层含义:

共享概念包括用来对领域知识进行建模的概念框架、需要互操作的主体之间用于交互的与内容相关的协议以及用于表示特定领域的理论的共同约定等。

本体必须是一致的,即本体概念和关系不能出现逻辑上矛盾的陈述或推理上的逻辑矛盾。

本体的描述是形式化的,支持对领域概念和关系的推理。

二、基于本体学习的自动或半自动本体构建方法

由于人工的方法费时费力,使得本体的构建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如何利用知识获取技术来降低本体构建的开销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国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很活跃,把相关的技术称为本体学习技术(Ontology Learning),其目标是利用机器学习和统计等技术自动或半自动的从已有数据资源中获取渴望的本体。根据源数据结构化程度,可以将本体学习技术分为以下类别:

(一)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

结构化数据主要是包括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在的应用大多采用关系数据库来组织和存储数据。但是关系模型有一个致命弱点,即它不能用一张表模型表示出复杂对象的语义。

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关系模型中蕴涵的语义信息,将其映像到本体中的相应部分。

从数据库中抽取本体,一般的做法是:利用数据库的逆向工程或映射技术将关系模型转换为一种中间模型,然后将该中间模型转换成本体。

例如,Johannesson提出了将关系模型转换成一个概念模型,该概念模型实际上是扩展的实体――关系模型的形式化表示,然后由用户对该概念模型进行修订生成最终的本体。

Rubin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来丰富指定本体中的实例,并自动获取这些实例在相应属性上值的方法。Stojanovic等人使用映射技术将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为本体。通过考察数据库中的表、属性、主外键和包含依赖关系,给出了一组从关系模型到本体的映像规则,在根据这些规则的基础上能够直接获取候选本体。由于关系模式中蕴涵的语义十分有限,所以只适合构建轻量级的本体。Kashyap提出首先根据关系模式得到一个初步的本体,然后基于用户查询进一步丰富该本体中的概念和关系。由于用户查询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很难保证结果的质量。Astrova通过对数据库中的元组的分析,得到了概念间的继承关系。

(二)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

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没有固定结构的数据,例如纯文本、Web网页、Word文件和PDF文件等。目前,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纯文本中获取本体。由于缺乏一定的结构,要使机器能够自动地理解纯文本并从中抽取出需要的知识,必须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NLP)技术对其预处理,然后利用统计、机器学习等手段从中获取知识,重点是从文本抽取领域概念、实例,并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

对于概念的获取,常用统计方法是计算概念在文本集中出现的频率,如果该频率大于指定的阀值,则将其作为领域本体中的概念。对于概念间关系的获取有基于模式,概念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基于模式的方法需要判断文本中词的序列是否匹配某个模式,如果匹配,则可以识别出相应的关系。概念聚类的方法是利用概念之间的语义距离,对概念进行层次聚类,聚类的结果就是概念间的分类关系。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常用来获取概念间的非分类关系,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概念经常出现在同一文档(或段落,句子)中,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必定存在关系。

目前,从纯文本中获取概念和概念间分类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但对概念间非分类关系的获取,大部分方法都停留在判断两个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的层次。该方法需要人工预先制定模板。

(三)基于半结构化数据的本体学习

大量的XML格式和HTML格式的网页,以及它们遵循的文档类型定义(XML Schema或DTD)等具有隐含结构的数据都是半结构数据。本体学习的方法是利用一些映射规则从中获取本体。

另外,机器可读的词典也是一种特殊的半结构化数据,通常使用语言学分析,语义分析和模式匹配等方法来获取特定领域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鉴于传统字典对于每个字词所定义的同义词、字根、原形等关系,该建构方法就是利用这种词汇与词汇之间的关系――上位词、下位词来确定概念的阶层关系。基于字典的建构方法是其他建构方法的基础,然而以此方法建构的本体通常为一般性的描述,并不是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本体,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方法以及由领域专家的参与才能形成有意义的本体架构,故此方法无法独立使用。该建构方法不仅受限于字典本身的范围大小,而形成不同范围的子领域,还存在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而造成遗漏信息。

Papatheodorou等人提出了一种从XML或RDF格式的文档中获取概念间分类关系的方法;Modica等开发的OntoBuilder工具能够用户浏览行为从XML和HTML标记的半结构化数据源中生成本体的功能。2003年,Volz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XML Schema和DTD的本体学习方法。该方法依赖于一组从源数据到本体的映射规则或模式匹配规则,如何获取这些规则就成为关键。

总之,采用本体学习技术,虽然可以简化人工构建本体的工作量。但在实际的知识获取过程中,有些知识虽然人能理解,但很难确切地表达出来,比如很多隐含的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隐含在人的头脑中或者是文档中的。另外这些隐含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要用形式化的方式确切地表示出来更加困难。

参考文献:

1、邓志鸿,唐世渭,张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

2、Thomas R,Gruber.Toward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tologies Used for Knowledge Sharing[J].Revision,1993(23).

3、Fensel D,Harmelen F Vl.OIL:An Ontology Infrastructure for the Semantic Web.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