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知识范例6篇

内科护理知识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 营养咨询;消化内科;营养知识;护理

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正处在膳食与疾病模式发生转折的时期,人们新的生活态度行为生活方式下,也把注意力或多或少转移到自身的健康上来。社会上营养相关行业兴起,而从亚健康转为疾病时,尤其是在消化内科病房,目前临床健康教育满意率普遍低,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仅为42.36%,健康教育存在严重不到位现象[1],饮食指导停留在流质、半流质、软食等较浅的层面上,专业的营养指导几乎空白。患者及家属对专业的营养咨询存在相当大的需求值。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护士承担营养咨询,对人体营养状况实施评价、管理和指导;对患者膳食进行营养评价、管理和指导;对食品及配方进行营养评价;参与患者的治疗,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直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1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入选患者所患者胃肠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肠预激综合征等。

1.2 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由主管护士对其实施常规的消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每周3~4次的专业的“一对一”营养指导直至患者出院。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对营养咨询效果的综合反馈,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对营养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接受营养指导后膳食行为,生活方式的自我评价,护患关系的评价,疾病康复的信心,自我管理的应对能力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表1)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没有差异(P>0.05)。经营养知识指导后,观察组出院时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达85%,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对照组的水平(P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入院时出院时

对照组10013(13.0)40(40.0)

观察组10015(15.0)85(85.0)*#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χ2=98.0,*:P

2.2 两组患者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的比较(表2)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营养态度比例没有差异(P>0.05)。经营养知识指导后,观察组出院时的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对照组的水平(P

表2

两组患者营养态度和行为改变率的比较

组别例数

认为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了解疾病相关的营养知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健康教育满意率

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

对照组10046(46.0)58(58.0)30(30.0)35(35.0)0(0)15(15.0)51(51.0)60(60.0)

观察组10050(50.0)100(100.0)*#30(30.0)100(100.0)*#0(0)90(90.0)*#50(50.0)98(98.0)*#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χ2=98.0,*:P

患者营养态度普遍较好,认为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100%,希望了解疾病相关的营养知100%,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90%,健康教育满意率98%,患者认为营养知识的重要性,护患关系良好互动。经过专业营养指导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普遍少于一般患者。

3 讨论与体会

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只有142所医院对患者

作者单位: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进行营养咨询。专业营养师配备不足,而消化疾病与饮食密切相关,营养知识问题是解答消化疾病患者的首要问题。消化科病房为经过专业营养知识培训的护士承担营养咨询提供了条件,可以在第一线上解答患者的饮食问题。

临床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存在问题;50%以上的护士制定的健康教育目标用词含糊,难以测量,不合实际,可行性不大,仅65.25%有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人员,差异无显著性(P>0.05)。72.55%临床护士健康教育时感到困难,原因有护士教育者的角色认知偏差,相关学科的知识缺乏,专业知识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忙与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缺乏教育时间,沟通技巧缺乏,教育形式单一枯躁,无知识更新[2]。患者以输液量多少主观了解病情的轻重反应,专业营养指导缺乏,对护士的回答50%不满意,出院后膳食行为无明显改变,疾病与饮食调节自我管理依从性不高。

专业营养咨询护士指导的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信心大,自我管理热情高。

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停留在旧的层面上,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注重日常护理及治疗工作的完成,忽视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经过专业的营养学知识培训护士可以与住院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一对一,通过对患者的整体评估,做出营养评价,辅助医生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的营养支持。

尝试新的健康教育形式,把含糊,目标不明确,质量效果低的健康教育刷新,把重点的内容提炼出来,加强与患者互动沟通,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配合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加强从事营养指导护士的知识技能培训,选派至知名的营养咨询机构学习,系统掌握营养学指导技能。病房内对所负责的的患者应随医生参与查房,及时了解病情发展,科学的做出营养评价,制订营养计划,针对营养效果及时评价。

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多方位多渠道培训、着手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达到引导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盛利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8,3(36):237-238.

[2] 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护士进修杂志,2004,3(19):232-234.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2

1护士对癌痛的认知

1.1护士对癌痛认知不够多项研究显示,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对癌痛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70%,表明很多护士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管理疼痛。有调查显示,北京市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总分为75.85分,其中“药物止痛相关知识”部分得分最低。提示肿瘤科护士癌痛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建议加强肿瘤科护士止痛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12]。

1.2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癌痛护理在国内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12]。在2004年加州颁布的法令中,明确提出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必须接受疼痛管理和终末期照顾的继续教育[13]。鉴于癌痛管理知识还没有普遍纳入医学院校的教科书,护士不能从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工作后参加癌痛管理知识培训的机会有限。一项调查显示,昆明地区从未参加过有关癌痛知识讲座或会议的护士为38.8%。因此,我国学校逐渐完善癌痛相关课程配置,对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加强护士癌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护士的癌痛护理实践技能,更新相关癌痛专业知识很有必要。

2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相对积极

国外调查显示,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得分很低,护士的消极态度与癌痛知识缺乏呈正相关,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3。而国内护士已经逐渐认识到癌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护士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但是对待癌痛管理的态度都很积极,而且对癌痛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16]。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待癌痛管理持积极态度的超过95%]。因此,提高护士的癌痛管理知识及技能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应以护士对癌痛管理的积极态度为契机,对护士实施癌痛知识教育,提高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WHO提出的癌痛管理使癌症患者达到“无痛”的标准[17]。

3影响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的因素

护士对癌痛的认知和态度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已经完成的研究中被证实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科室、工作年限和是否接受过癌痛培训,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研究。

3.1年龄有调查发现,年龄越大,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高者比例越多[16,18]。说明随着护士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及社会阅历的增多,特别是女性在经历了生产分娩等生理过程后,对疼痛的认识会比年轻护士更加全面而深入,对癌痛管理也会产生相应影响。此结果有待后续研究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的验证。

3.2学历国内外调查发现,学历与认知程度有关[18],学历越高,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越高,其中护理学硕士得分更高[7]。说明认知程度与学历有关,应该注重对低学历护士的培养。

3.3职务/职称有调查发现,护士对癌痛认知程度与职务/职称有关[16],护士长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可能是因为护士长的工作年限较长,获得培训的机会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多,因而得分较高[12]。但是此类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分析,尚缺乏多因素分析进行验证,因而职务/职称是否对护士癌痛认知和态度存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4科室在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肿瘤外科护士[12]。原因可能是肿瘤内科患者的癌症分期较晚,出现癌痛的可能性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较多。在综合医院,肿瘤科和外科的护士对癌痛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其次为中医外科和消化科,可能是相关科室收治的患者及所开展治疗可为护士提供更多了解此类知识的机会[19]。提示结合临床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是普及癌痛知识的培训方法之一。

3.5工作年限护龄越长,护士了解的癌痛相关知识越多,且工作年限越长,癌痛管理知识认知越好[16]。可能是因为护士工作年限越长,接触的癌痛患者越多,积累的癌痛管理经验越丰富,故癌痛管理知识掌握的越好[18]。因此应加强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头作用,发挥专长,可以通过组织高年资护士讲课等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

3.6癌痛培训经历有研究发现,接受过癌痛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护士癌痛管理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之前的62.4%提高到92.4%[18]。在崔静等[20]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中发现,护士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其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会减少,导致护士对癌痛认知不足。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将取得明显效果。

4小结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3

[摘要]从心血管内科应具备的专科疾病知识、急救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方面,探讨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培养专科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改善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相关知识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专科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国内学者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和服务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成为具有高素质专科护理人员,是每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专科疾病知识

相关疾病知识是做为专业护士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知识之一。对于专业护士而言,疾病知识是必需的,每种疾病就在具体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的明确是确保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和依据。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风心病、心肌炎、心包炎等,这类疾病常合并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肺栓塞、脑血栓、肺心病等。每种疾病的发生是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体现,因此各有特点。只有全面掌握疾病临床特点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诱因和发病知识、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才能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准确判断和预则病情变化。也才能在护理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在病人和医生间取得良好的配合,做好对病人的解释和指导工作,使其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并进行有目的、全面的、准确而行之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时准确找出病人目前存在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干预,同时也有利于指导病人进行疾病防护等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诊断治疗技术是近20年来逐步成熟和普及的新技术,其开辟了心血管诊治的新领域,及时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和适应症,优缺点并发症介入方法,术后监护要点等。根据病人及家属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给与耐心、细致的讲解答疑,有利于沟通医患关系。让患者较为轻松自然的接受介入方法。

2 急教知识

心血管系统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具有发病急,变化快,预后差,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护士常常先于医生到达现场,及时对呼吸心跳骤停作出准确的判断,并给与现场复苏,可为进一步的抢救争取机会,另外通过加强某些预后因素判断,有针对性地观察和检测相关指标,及时向陪护人员和病人宣传有关预防急救知识,可极大的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心血管内科护士应具备的人文知识

3.1 心理学知识: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位病人,因其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疾病知识的不同,其心理活动也不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心血管疾病多属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加之病人对医疗知识的欠缺,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表现紧张、恐惧、焦虑、消极、不愿接受事实,并缺乏信心,对周围事物敏感,常将自己的病情不恰当联想,且不愿意和他人交流从而加重病情,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需求,经常与其交流有针对性地去做心理护理,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医生配合,争取早日康复。

3.2 法律知识: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健全,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日益密切。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知识和好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我们必须从法律意义的角度规范护理记录,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从法律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自觉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3.3 美学知识:美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于感受。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自尊。病人更需要清洁优雅的环境,环境优美,温馨、舒适是良好心的促进剂,从而间接的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利于病人康复。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体现护士的外在美,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其内心境界与良好修养,护士的言谈举止,服饰姿态,仪表仪容不仅是风度雅俗的体现,而且也是护理工作环境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把美学知识渗透到工作中,从而创造一个人性美的康复环境。

3.4 社会关系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及社会人群必然要发生种种联系,结成复杂多变的护理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品德与心智水平,应用多种沟通技巧与不同人群恰当、准确、有效的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其他康复服务人员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 心血管内科与健康教育

疾病的护理知识是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是护理人员每天都用到的必须具备和最基本知识。随着整体护理理念的提出和贯彻实施,以及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健康教育已逐步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护士更新护理观念,强化角色知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进行不同方法和内容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接受和理解。护士还要主动与医生沟通,对病人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确保在向病人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时与医生保持一致,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心血管疾病有其自身特点: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要求护士了解心血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更好的为临床护理,人院宣教,出院指导提供依据。

5 思考

要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专业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心血管专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心血管专科护士,既能充分利用其心血管的专业知识扩大护士工作范围,又能胜任对心血管病人进行独立的医疗保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保健费用,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姚崇华,刘淑倩,左惠娟,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概况,心肺血管杂志,241-244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非专科护士;糖尿病认知;培训

糖尿病(DM)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据2013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1],我国糖尿病患者居全世界第一,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2,3]。据调查,非专科护士糖尿病认知状况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对胰岛素治疗者的风险,院内低血糖防范意识薄弱,胰岛素使用及保存知识不足等。为进一步了解我院护士对糖尿病认知状况,进行一次横断面调查研究,并根据培训前检测中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效果检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临床部中级职称以下(包括中级职称)的护士共55例,均为女性,其中大专40例,本科15例。平均年龄(22±3.5)岁,平均工作年限(4.0±2.4)年,均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

1.2方法

1.2.1 2013年3月~9月,对参加内科临床部50个学科的非专科护理人员55人应用UCARE培训课堂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每月1次,共计7次。通过课堂上提问,课后有奖竞答,阶段性发放考卷检测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测试数据记录由2人完成,一人登记表格并录入计算机,另一人复核,保证数据质量。

1.2.2培训方法 培训分3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第一阶段:理论授课,每月1次。按①糖尿病诊治与护理要点;②糖尿病的药物治疗;③住院患者的血糖护理要点;④糖尿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自查;⑤住院患者低血糖护理策略;⑥规范注射胰岛素及血糖监测;⑦住院患者血糖安全达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UCARE的PPT课堂培训。根据每次培训前检测中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效果检测。第二阶段:专科操作的培训;第三阶段:总结考核。非内分泌专科护士普遍存在问题是对胰岛素治疗者的风险认识不足,院内低血糖防范意识薄弱,胰岛素规范注射及保存知识不足等。下次培训后再次同样方法进行考核。

1.2.3评价方法 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理论测试。由负责培训的护士长根据综合医院特点出题,并提供标准答案,满分100 分。培训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考题类型有多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考试内容主要为:胰岛素治疗者的风险、院内低血糖防范、胰岛素规范注射及保存知识及其他糖尿病相关知识等。

1.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测试结果显示 非专科护士糖尿病认知状况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对胰岛素治疗者的风险,院内低血糖防范意识薄弱,胰岛素规范注射及保存知识不足等。进行UCARE的PPT课堂培训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2.2培训前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认知合格率比较低,见表1。

2.3培训前后UCARE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3讨论

3.1医学诊疗分工明确,各个临床科室治疗、护理整体协调,能提高临床诊疗效率[4-6]。应用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多学科联合护理项目(UCARE)培训课堂对非专科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意义重大。通过课堂上提问,课后有奖竞答,发放考卷检测糖尿病的认知程度。进行UCARE的PPT课堂培训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综合性医院护士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急待提高,以适应目前社会大众缺乏应有的疾病健康知识。综合性医院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疾病基本常识,才能提高业务水平。本调查结果表明:培训前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认知合格率比较低。主要以胰岛素治疗者的风险、胰岛素规范注射及保存不合格率所占比例大,分别占47.3%、 50.1%,经过培训后合格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4.5%、98.2%。

3.2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糖尿病作为一个症候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很多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糖尿病专科护士队伍[6],我院虽然每年都进行在职人员、实习进修人员、新聘用上岗人员各种知识培训,但交叉学科培训知识缺乏, 是造成知识缺乏的重要原因。想要如何改变现状,①我们应该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现在的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等业务素质,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我们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机的柔性的结合, 使得各种有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并且要防止各学科各自为政。

3.3培训前非专科护士UCARE 考核成绩比较低,培训后优秀率大幅提升。培训前60分以下占14.5%,培训后为0%;培训前60~80分占49.1%,培训后为3.6%;培训前80~100分占36.4%,培训后为96.4%。在临床中,也常可观察到非内分泌专科的一些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护士不能识别,也不知道如何护理,在护士的反馈信息中也显示其对此方面的知识有需求。究其原因,主要与护士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足,以及综合性医院对非专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关。

3.4建议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多学科联合护理项目(UCARE)培训课堂纳入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短期培训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护士还不能准确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和担当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展面对非内分泌科护士的有关糖尿病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学习班,并将其纳入护士规范化培养计划中。在院护理部,内科临床部及护士长在重点时段的环节质控中发现非专科存在冰箱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胰岛素无开启日期,发生低血糖患者仍按医嘱机械地注射胰岛素现象不时发生。所以普及和推广糖尿病知识就必须对其进行连续的、有效的、长久的培训,建议成立专业的培训队伍,定期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真正做到让患者感到满意,员工获得发展,医院取得效益的优良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袁鹰,候丕秀,苗志敏,等.SLC2A9基因第八外显子137A/G多态性变化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易感性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11(5):661-665.

[2]张彬彬,顾雪明,刘宏,等.糖尿病足病病情严重性与全身情况和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17-20.

[3]马青,刘瑞宏,陶端,等.我院多学科联合手术室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2):102-104,139.

[4]汤立军,胡维新.从DNA 芯片技术透视多学科联合发展[J].医学与社会,2000,13(4):6-8.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追踪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但临床上却存在着走过场、流于形式、缺乏系统、针对性的教育等现象。我院内科采用追踪法[2]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进行了管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期间725例内科住院患者,其中2014年1月—6月期间365例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法对健康教育进行管理;2014年7月—12月期间360例住院患者采用追踪法对健康教育进行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任小组组长,内科护士长和护理骨干任组员。每月到内科病区了解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护士认识不足、改善不足,进一步完善业务学习制度和健康教育考评标准;深入病区与患者沟通,评估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现场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制定出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将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每位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1.2.2转变护士的健康教育观

管理小组到护理单元与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到护士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认识上有偏差,使健康教育仅停留在入院宣教层面上,缺乏深入性,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管理小组提出护理部和科室应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学习纳入岗前培训中,并不定期地对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护士转变观念,改变认识,积极主动、深入地把健康教育做好、做到位。

1.2.3强化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

管理小组深入病区通过与医生、患者、护士访谈,了解到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欠缺是对患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瓶颈,为此进一步完善了护理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办法。

1.2.3.1丰富疾病理论知识

每周三请临床医生授课,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等相关知识,利用晨会随机提问,定期考核,使护士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实施健康教育夯实基础。

1.2.3.2熟悉临床药理知识

定期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组织学习药物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利用查房、治疗时间随机提问,使护士了解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用法、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等。在合理用药同时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提高用药疗效和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

1.2.3.3责任护士对患者要做到“八知道”

①患者的基本情况。②医学诊断、既往史。③病情、饮食、睡眠、排泄。④阳性体征、阳性检查指标。⑤专科护理要点。⑥主要用药及目的。⑦常见并发症预防。⑧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护士长利用晨会、查。房、床旁交接了解责任护士对“八知道”的掌握情况,要求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转归,为患者答疑解惑,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

1.2.4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

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到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以下问题:①时机不对,护士宣教时间集中在患者刚入院或操作时,患者身体不适尚未缓解,或操作时有恐惧心理,此时宣教效果往往不理想。②形式单一,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互动性。③教育内容程式化,缺乏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针对上述问题,管理小组聘请有经验的护理专家讲解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让沟通能力强、知识丰富的资深护士进行示范;科室与科室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从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教育形式多样性,教育计划合理性、针对性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护士的宣教技能。

1.2.5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考评标准

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只强调护士对患者是否实施了健康教育,而忽略了效果的评价,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3]。为此管理小组对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实施了三级管理:护士自查、护士长抽查、护理部下科检查。从形式到效果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考评管理,达到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3评价方法比较追踪法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4年7月—12月)内科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5.83%、遵医行为依从性为92.22%、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为96.67%,分别高于实施前的52.05%,62.47%和6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追踪法是指医院评价现场调查过程中,评价者通过收集各种来源的数据,聚焦于医院主要区域,用于评价追踪患者的治疗、护理、服务经历的一种方法[2]。追踪法重点强调评价者和科内人员、患者互动性面谈、讨论[4]。内科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小组运用追踪法理论进行追踪检查,坚持每月1次深入科室现场追踪护士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纰漏和制度管理中的不足、分析个人因素,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制定更加完善的改进措施,转变护士健康教育观、强化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考评标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为满足患者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对帮助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尤为重要。而追踪法作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一种常规检查方法[5],可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追踪,了解该工作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达到了提高健康教育的目的,提升了护理质量,深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0.

[2]WANGY.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陈同鋻,王羽,周简译.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15.

[3]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职化、专业化初探术[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61.

[4]王海蓉,邱服斌,张爱琳.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c):551.

内科护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护士执业考试 新变化

外科护理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4-02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立了护士执业考试、执业注册管理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护士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1995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考试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执业。由此可见,考试的通过率及成绩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学校招生、就业等工作,最终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校在教学改革中以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且在护士的执业考试中占着较大的比例。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发生了新的变化,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此,如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需求,改革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发生新变化,改革力度较大,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考试学科、疾病种类、疾病内容均有增减;考试形式为两个科目,增加了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型的A2、A3、A4型题。笔者结合这些变化,将大纲的变化归纳为“七变”:一变是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科,并增加人文、沟通的相关知识;二变是考试形式立体整合,两个科目的考核包括了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伦理、护理管理、中医的相关知识;三变是考试题型A2、A3、A4等临床病例题分量大增;四变是主要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五变是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重沟通、重预防,逐渐接近临床;六变是疾病的增加和删除;七变是考试大纲的形式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化。

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新变化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新大纲的变化,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按“以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围绕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来进行整合。

1.将医学基础知识渗入教学中。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医学临床的奠基石,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运用到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目前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且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医学基础课程多,学生难于理解,如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局限。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过的医学的基础知识上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熟悉医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如在讲授“烧伤病人护理”的内容时,教师帮助学生复习皮肤结构、皮肤功能等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后,再帮助学生理解体液、水电解代谢紊乱、补液的知识,后引入新的内容“烧伤病人护理”,这样就解决了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到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2.通过临床案例,设计工作情境,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管理等知识融入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如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年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对外科护理学进行整合,设置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大肠癌病人的护理、开放性伤口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甲亢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肾结石病人的护理、血气胸病人的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等11个学习情境。同时,按照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实施情境的过程,并将护理的技能、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及沟通技巧融入学习情境中。学习内容的整合,适应了护士执业考试编排及知识面的综合性;工作情境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过程,符合护士执业考试内容的变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是以临床案例的形式,设计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技能、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态度,从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以下以学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为例,描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第一,教师布置学习型工作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病人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病人基本情况:病人王某,男性,5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据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学会接待病人,并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病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二是制订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术前护理计划;三是按操作流程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手术前护理;四是学会使用外科术前护理常用器械、物品;五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学生分组。学生分为6组,每组为10人左右,并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

第三,课前知识准备。按下发的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相关学习材料,通过网络、临床医院等学习途径,准备与工作任务有相关的知识,如阑尾炎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病人的入院指导,静脉输液技术、术前准备,等等。

第四,工作方案制订。将所收集的材料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并与教师共同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同时做好角色的分工。

第五,学生工作任务的实施。学生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设计与临床一致的工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教学内容直观、易于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人文关怀等意识,并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进行自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成果展示及评价。实施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

第七,总结与反思。学生分析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哪些知识有遗漏,哪些没做好,提出下步改进的措施。

第八,知识拓展。采用启发式或精讲的形式,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加强课后实训,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训室由学生管理,实施全天开放,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不定期到实训室练习,强化与巩固对课中的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与“胃肠减压护理”时,二者吸气末屏气拔管操作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不同。胸腔闭式引流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气体通过引流口进入胸膜腔;胃肠减压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拔管时内容物进入气管。这些知识易于混淆,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识别它们的不同点,将知识点融入操作过程中,达到有意识记忆,使学生便于记忆,牢固掌握知识。同时,课后练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的学习,学生实现互动学习。护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可以学会共同学习,加深友谊,满足心理需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加强护士执业考试前的强化训练。为了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教师除狠抓在校的教学课堂质量外,还应加强考前的辅导。学生经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医院的1年实习,虽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仍较弱,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的认识仍是分散的。笔者认为在考试前1~2个月,教师应组织学生集中辅导,根据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理解记忆,利用顺口溜、谐音、联想记忆寻找规律,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必要时,可通过列表归纳、比较记忆或是口诀记忆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活动的记忆:“一(24小时)动手,三(1~3天)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总之,由于新大纲的变化,护士执业考试难度相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适应新大纲的变化,确保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贵,张立新.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医院管理,1997(3)

[2]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3]李英.工学结合一体化课业学习包的开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朱艳.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

[5]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