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例6篇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1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青光眼;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75-02

该院为研究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并分别对护理组及常规组患者行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且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8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男41例,女47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46.5岁;患者眼压均>50 mmHg;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25例,初中及其以下45例;以患者住院日期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

1.3 效果评价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优:测试评分高于90分;良:测试评分为70~89分;中:测试评分为60~69分;差:测试评分为低于60分;自我护理能力测试:包括滴眼药水方法、自我检测眼压方法、眼球按摩方法等;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高于90分,较满意评分为70~89分;满意:评分为60~69分;不满意度:评分为低于60分[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对比

护理组44例患者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中优25例,良14例,中7例,差3例,其优良率为88.64%,常规组44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中优11例,良14例,中11例,差8例,其优良率为56.82%,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44例患者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其护理满意度中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人数分别为24例、12例、6例、2例,其总满意度为95.45%,常规组护理组44例患者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其护理满意度中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人数分别为13例、13例、9例、9例,其总满意度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视野缺损及特征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多伴有眼压增高、视功能萎缩、视力下降、眼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对病人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2]。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及护理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则能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因此,该院为改善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收治的分别对护理组及常规组患者行健康教育及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且疗效显著,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心理护理,由于青光眼患者多伴有视力下降、畏光、眼痛等症状,因而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使患者认识到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使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嘱咐患者家属多和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爱护,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②健康宣教,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针,比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采用个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方法健康处方、在黑板报上刊登青光眼相关知识等方式来增强患者对该病的了解程度。③生活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且术后1~2天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并且要嘱咐患者戒烟戒酒,禁止饮浓茶、咖啡等,饮水量应低于300 mL/次[3]。此外,还要嘱咐患者近期禁止看书、写字等,并且要给予患者术眼皮质类、抗生素等眼药水治疗,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及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后其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护理能力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黎洁露.健康教育路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43-145.

[2] 王方群.健康教育在预防青光眼复发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7(12):90-92.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3

1 本干休所全方位护理服务内容

完成治疗室日常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护理工作;为行动不便老干部上门进行注射、换药, 更换胃管、导尿管;家庭病房每日上门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工作;开展心电图室、理疗室、氧疗室日常工作;陪送老干部体系医院就诊;参与老干部急救工作;协助保健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协助保健医生进行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参加门诊部日常值班等工作。

护理服务的工作形式由过去的单一化转变全方位护理服务, 既要完成干休所门诊部内的护理治疗工作, 又要深入老干部家庭开展护理服务, 特别是家庭病房和空巢老干部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本干休所现有老干部、配偶、遗属近500名, 按照干休所编制设置, 本干休所只有3名护士, 开展全方位护理服务难以落实。本处试行聘用地方护士充实护理工作, 缓解老干部的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和现有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 受到了一致好评。

2 应对策略

2. 1 规范化培训 聘用护士的实习医院不同, 护理知识、技能层次不同, 上岗前必须统一进行岗前培训, 由护士长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医德医风、沟通技巧、护士礼仪培训、护理安全、职业防护、法律法规等。

2. 2 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和流程 干休所的老干部年龄已在80岁以上, 不同程度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工作随时可能展开, 急救技术事关老干部宝贵的生命。由保健医生担任培训, 并不定期进行模拟抢救演练, 逐人逐项进行考核, 要求每位护士必须做到:牢记抢救应急预案流程;熟练完成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熟悉急救箱内药品的品种及应用;独立操作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简易呼吸机、气管盲插管。

2. 3 健康教育培训 将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知识, 合理用药常识、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健康危险因素, 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和预防知识编制成册, 保健医生轮流培训, 要求新护士全面掌握。她们与保健医生相互配合, 可以做到健康教育无缝隙, 促使老干部实现知一行一果的良性循环, 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2. 4 心理护理照料 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出现的“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都是由于老年人心理自调不足、家庭温暖不够, 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重视, 最终引发身体机能障碍。因此需要保健护士将在校所学老年心理知识应用于实践, 帮助老干部正确理解 “健康”的涵义, 利用走访、巡诊的时机及时发现不和谐因素的源头, 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化解。

2. 5 鼓励继续学习 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 护理人员必须接受终身培训, 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除了护士长、老医生的传帮带, 请体系医院干部保健科的高年资护士来所授课, 防止知识老化, 提高整体保健水平。鼓励聘用护士参加在职继续教育。门诊部定期业务学习, 制定学习计划, 轮流讲课, 互相提问。一方面可以 提升业务知识, 一方面增加聘用护士的心理素质。

2. 6 明确的奖惩制度 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 责任到人, 定期请工休人员进行民主评议, 优秀护理工作者给予一定奖励并在全所公示。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82-03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28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2]。由于该病起病急、临床护理的难度较大,且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缺乏有效治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将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脑卒中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4周内,为第一次发病或有脑卒中病史但没有后遗症,且意识清楚、生命体征正常[3]。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6.9)岁;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3±7.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的护理方法,按常规医嘱进行治疗。

(2)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主管医师的意见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路径图表,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及效果评价。责任护士每日严格按照路径日程表的内容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同时对患者和家人(含陪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等。对已执行的内容在路径表上打“√”并签名,如有变化则记录病情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见表1。

3.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1)观察指标:①患者焦虑状况;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③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医疗费用;④患者(家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简介:庞辉(1973-),女,广西北海市人,主管护师。

分)等评分等级,得分范围0~7分为为无症状,8~16分为有焦虑症状。②临床疗效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通过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制定[5],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③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每周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测试,满分为 100分(优秀为85分以上,良好70~84,合格为60~69,低于59分为不合格,达标=优秀+良好+合格)。④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当天发放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含: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医学知识水平与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康复训练与护理的技术操作水平等。评判的四个标准为: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5~94分为满意,60~84分为一般,59分以下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

讨论1.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6],许多病人虽然被挽救了生命,但幸存者中约有75%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7]。发生脑卒中后,多数患者会因身体的残疾(偏瘫、失语等)而产生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障碍,常常表现出惊慌与无助,甚至因怕拖累家人而拒绝治疗。随着时间延长上述心理障碍会逐渐加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护理人员经常深入病房,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次数,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列举本病区治疗成功的病例,安抚患者的情绪,以逐渐消除恐惧与焦虑心理,使患者能保持稳定的情绪,焦虑发生率显著降低(P

2.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和遵医行为时美芳等[8]研究认为:疾病知识缺乏是患者康复的最大障碍,因此治疗第一步首先是健康教育。但以往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均由护士凭经验与工作习惯进行,因缺乏系统和连续性计划,健康教育的随意性较大,甚至存在缺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共同遵守,在逐项实施过程中,能针对患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修改,并能反复向其和家属讲解脑卒中的基本知识和转归,以保证健康教育知识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9]。因而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人之间的沟通,让护理人员能理解患者的感受,并在生活上给予朋友及亲人般的关怀,使其在住院期间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的状态,以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0],相比传统模式增强了他们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

总之,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能依据患者的不同健康需求以及疾病不同时期开展健康教育,并融入了成效管理理念, 通过提高患者和家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笔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保证了医疗护理措施能按程序进行,因此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

[2]朱廷彦,崔延东,蒋雷,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2010,8(1):6667.

[3]单桂梅.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5657.

[4]李颖丽,庄华.分阶段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5557.

[5]王 亮,张扬,董 强,等.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27629.

[6]邵欣,李峥.脑卒中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4546.

[7]郭吉平,黄久仪.脑卒中的临床预防[J].中国全科医学,2004,7(4):220221.

[8]时美芳,朱美红,顾旭东,等.康复护理干预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11512.

[9]章丽丽,张雅丽,胡 丽,等.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7981.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5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奏的加快,慢性病、富贵病等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日益增多,使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加剧,护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许多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 健康教育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医院应该摆脱“医院的职能就是看病”的小卫生观念,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诊治病人,进一步推进医院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可增加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医疗“依从性”,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对各种治疗、检查方法都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解释,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支持,才能有效地医治病人。

医院是医治病人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人道主义充分体现的场所。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医技与医院的环境、秩序、制度等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2 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护理程序是由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估等 5 个步骤组成,这些步骤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出于对护理对象的关心和爱护,从一开始便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做好健康咨询工作。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给他们以直观形象的电化教育,介绍就诊、住院须知以及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讲明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及进行单项指导、家庭干预等健康教育活动,分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开展卫生科普知识讲座,提高预防保健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分为门诊教育和住院教育。门诊教育是指对病人在门诊治疗过程中进行的教育。由于门诊病人变动性很大,不可能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另一方面,门诊病人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的教育。因此教育应侧重普遍性,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方和不同疾病,进行常见病的防治教育。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精炼、新颖,以增进教育的吸引力。门诊教育应伴随医疗活动而开展,以稳定病人的情绪,维持良好医疗程序,同时让病人获得知识。住院教育又可细分为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 3个部分。

入院教育是在病人入院时,对病人或家属进行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通常由护士承担,采用口头教育或宣传栏,也可以印刷小册子发放。住院教育是对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教育。应将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作为治疗病人的一项有力措施来抓。健康咨询应作为病区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对每位病人实施有效的教育并列入病史记录。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可多样化,包括讲课、咨询、小组讨论、自助、程序化学习、电视录像等。出院教育指病人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所进行的教育。应针对病人的恢复情况,重点介绍医治效果、病情现状、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等注意事项,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3 目前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护理人员观念滞后,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目前有许多护理人员思想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把完成治疗、单纯被动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看成护理工作的“硬指标”,而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当成“软指标”,仅仅满足于完成治疗任务,忽略了护理健康教育,因而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的动力、激情,以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消极 由于护理人员相对缺编、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等因素,使护士整天忙于各种治疗,没有条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由于护理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认为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不是很重要,因此给患者健康指导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有的认为做些简单的卫生宣教如入院须知,出院指导就行了,有的甚至不进行任何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个体素质不高,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体系,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我院现有护理人员中有82%为初级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技术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且知识结构陈旧,更没有接受过有关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规范的培训,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及能力方面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外,由于社会上的一些原因,导致一些护士的价值观扭曲,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职业形象模糊,主观存在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不安心护理工作,因而很难适应护理工作新形势的要求。

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程式化,缺乏针对性与个体化护理人员将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教混为一谈,教育内容空洞,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具体需求不够了解,缺乏针对性,泛泛而谈,灌输的多,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因而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简单,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时,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心血管疾病、骨折等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仍处在常规性教育内容上,对不同需求患者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患者个体化需要的内容,使护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对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健康教育是单纯的疾病知识宣教 有些病房护士,甚至一些护理管理者把健康教育误认为单纯的疾病知识宣教。因此病房建立后,每位护士负责制定1~2个病种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由于知识有限,制定出的疾病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不能把握其实质,只是把疾病的定义、分类、用药等罗列出来,成为医学教科书中某一疾病的缩写式,有的甚至请医生,并没有增加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病人迫切需要的知识。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后,一些护士认为根据不同病种给病人一份疾病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单就行了,不需再给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这种健康教育不仅不适合于每位患者,而且还会重新回到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中去。

健康教育者知识缺乏 临床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除了具备基础的医学护理知识外,还应掌握相应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由于现在临床护理人员大都是中专毕业,几乎没有进行系统的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缺乏认识,因此在进行健康指导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感觉在病人面前没什么好讲的,有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健康指导没有说服力,有时甚至造成误导。如在给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病人进行健康指导时,盲目地鼓励病人大量饮水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却忽略了大量进水对肾功能不全患者造成的危害。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 盆腔炎;健康教育;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164

盆腔炎是指盆腔炎症, 多发于女性盆腔处的生殖器官及盆腔腹膜处, 其症状表现多为下腹痛、发热、阴道的分泌物及月经异常等,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探讨盆腔炎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本院针对收治的89例盆腔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 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 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32.5±4.1)岁, 文化程度:大学以上15例, 初高中25例, 小学及以下3例。研究组46例, 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0.6±4.5)岁, 文化程度:大学以上17例, 初高中26例, 小学及以下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入院前的健康检查, 入院后的日常生活、饮食、心理等护理及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入院前:与患者交流, 了解其基本情况, 如病程、症状表现, 并了解其生活行为习惯、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引导其熟悉病房环境及制度, 介绍主治医生及护士。②入院1周后:通过健康讲座或者发放健康手册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如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的作用, 患者不利于疾病康复的生活行为习惯。③入院2周后:引导患者了解治疗的具体过程, 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原因、后果, 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告知保持愉快心情对治疗的重要性。④出院后:嘱咐患者定期复诊, 并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1. 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共100分, 90分及以上为达标, 90分以下为不达标[2]。生活质量情况:参照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 包括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的评分项, 每项100分, 分数与质量成正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 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特点, 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提高健康意识, 促使其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 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从入院前、入院1周后、入院2周后、出院后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观察两组健康教育知识的评分情况, 结果显示研究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盆腔炎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且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和生活质量, 临床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163.

[2] 张智慧.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