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政策范例6篇

国内经济政策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1

2011年距离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全球经济在快速复苏后并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而是进入了“新的危险阶段”.从2011年8月份希腊债务危机开始,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进入9月中旬,由于联合国、IMF、经合组织再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标准普尔指数下调意大利评级,美国国债危机事件的发生等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和发酵已演变为一场信心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在全球市场悲观情绪笼罩中,9月26日,美国期金跌至1581美元/盎司,三个交易日内暴跌200多美元,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由于对经济的忧虑在全球蔓延,各国股市表现糟糕,道琼斯指数创下单日下跌近400点的最新记录,欧洲股市连续三周重挫跌至26个月最低位,日经指数收挫至两年半最低位.从2011年1至8月各主要经济体的CPI数据上看全球通胀局势依然不容乐观.对经济的忧虑并没有缓解已经高企的通胀局势,美国CPI依然处于3.6的历史高位,欧洲主要国家通胀均为历史高点.亚洲国家通胀局势也日益严峻,其中越南今年6月CPI已攀升至22,印度接近9的高点,韩国、新加坡均已超过5,远高于政府预期[2].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高通胀引发世界各国对经济“滞涨”的担忧.

2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

2.1国际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始于2007年下半年,因为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1].到2008年后,政府接管了许多大中型金融机构以此来挽救金融业的衰败,振兴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信心.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2008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开放度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发达国家,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外贸出口的减少,中国内地企业投资额也间接受到影响,消费额有所下降,市场受到外部波动[2].中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进口的减少与出口增长速度的大幅度降幅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稳定,企业规模或者增幅日益下降.

2.2美国债务危机

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金融危机使美国的财政赤字额大幅度增长,国债记录不断刷新.截至2010年9月30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自1917年以来固若金汤的美国信用破天荒地被全球市场动摇后,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美债危机的危害,除了降低美元地位,动摇世界对美国的信心外,也使得全球市场变得更加不明朗与不确定.它将对当前脆弱的全球金融造成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3].美国债务危机将给国际市场增加不确定性及风险,将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外投资决策与现有经济政策.因为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导致美欧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4].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我国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国际经济形势,相应地调整政策.美债危机是一个时间特征点,标志着西方社会经济复苏的努力再次失败.

2.3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最先开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于2009年下调希腊评级,希腊债务危机严重,政府面临破产,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关联度高,自2010年起欧盟各成员国在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此次债务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的现状.以德国为主的欧元区的各大国已经感受到债务危机的严重性,欧元不仅大幅下跌,直接导致欧洲股市跌停,欧盟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体系的崩溃与联盟的解体”.希腊财政部长称,鉴于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希腊需要约90亿欧元资金才能勉强度过危机[5].但是欧洲各国在援助希腊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4月27日标普将希腊评级降至“垃圾级”,危机进一步升级.欧洲是世界高端设备制造业大区,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降低了欧洲对于大宗资源商品的需求,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本土与资源品需求下降导致资源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与降低海外热钱推高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直接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欧洲各国不得不收缩其财政政策,降低赤字占GDP比重,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

2.4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家(美国、中国),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中国),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和欧盟都存在经济危机的隐患时中国的经济运行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能否成为一个好的全球“经济消防员”,不仅是应对外部局势,还是如何保持国内经济的良性运转,作为一个开放经济大国,国内经济运行形势会通过一系列的对外经济交往,经过传导效应传输给世界.

3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与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3.1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1962)在《适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报告中,提出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政策搭配学说.他强调:“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最具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6]”,这就是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蒙代尔经济政策的搭配的具体形式如下:

3.2斯旺政策搭配理论

4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

4.1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于国际需求方面,当然也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美国债务危机主要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方面,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应引致的贸易问题,具体在于美国对中国的需求[7].欧债危机直接影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和由此导致的中国国际需求减少问题.虽然中国受到诸多金融危机的威胁但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得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中国即使在并2008年危机时依然保持者双顺差,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资本项目顺差1,808亿美元,比上年(463亿美元)增加1345亿美元,贸易无论是从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在危机的时候都是增加的,所以中国目前还是处在蒙代尔指派中的第III区间斯旺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第IV区间(如图中A点),那么中国的政策选择是: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是实际情况还要复杂的多,所以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适合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4.2中国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4.2.1从国内均衡来看

从需求角度上来看:中国目前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国内的通货膨胀主要类型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胀的主要特征是: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所以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中国国内投资过热导致的,所以紧缩的财政政策会加重国内的投资不足问题,致使国内的供给进一步减少,需求的不到满足,反而会使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

4.2.2从供给的角度来讲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支出增减政策上会减少国家对经济建设的支出,抑制经济投资,社会总供应不足,继续会影响以后额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经济环境,紧缩的财长政策会使得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急转而下,打击国内外的投资热情,外资抽逃或者选择其他的更为理想投资地,中国的物资短缺进一步严重,经济增长缓慢,也不符合国家长期发展计划.

4.2.3从国际的角度来考虑

紧缩的财政政策会使得国内通货膨胀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支出转换政策上本币继续贬值,外汇汇率上什,出口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国内的投资比较少,国外的需求会导致新的通胀压力,并且,通过外汇的贬值来促进贸易的增加会恶化贸易条件,有可能产生贫困化增长效应.外汇的贬值也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非人为地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继续增加,肯能会导致贸易相关国的“贸易战”和“汇率战”.

4.3中国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从而降低利率水平,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促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增长.在经济衰退期采用扩展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通过降低利率,使消费和投资得到增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价水平,从而避免通货紧缩的出现[8].2010年底中国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持续了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由此进入到一个相对频繁的时期.在去年四季度,央行进行了一次加息和三次准备金率上调操作.中国目前的主要目的还是国内的结构性通胀治理的问题,扩张的货币政策会是利率下降,国外游资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差额的增多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过高的机会成本对于一个亟须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来说不是资金的有效利用方式.此外,外资的进入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下,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一些列更多的经济问题比如说:对外出口减少、国内失业增加等.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2

    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人类社会的延续发展,最终是因为自然界中创造了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因而如若人类要生存与继续发展,关键还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通过物质来进行循环这一活动。自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为了生存,不断的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最终创造出了改变生存条件的生产手段,从而保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之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些现象也已经发展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重要地位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

    2.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模式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一直存在,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污染的治理与生态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然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保护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危害。换言之,解决环境的根本出路虽然是科学与技术,但对二者的利用过程中也必然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由此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绝对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若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一种必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一)针对资源利用,中国已经加大力度并做了大量工作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为了巩固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并先后制定了相关方针来执行,以便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阶段,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来限制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同时也提倡回收再利用,加大力度对金属、橡胶、电池、书本等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而在改革开发时期,国家又颁布相关的政策措施,来规范人们资源的利用,一些管理措施在促进企业节能、节水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针对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等的工作中,我国所做的大量工作,其所带来的显着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产业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二是对废旧物进行回收与再利用;三是体现在生产与消费中的再利用;四就是中国环保产业实现了迅速的发展。

    (二)近年来中国加大力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加大了力度,特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循环经济加强宣传力度在中国,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决定了对它需要一个逐渐认识与逐渐深化的过程。为此,在国家的相关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单位对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思想,都加强了力度来进行宣传。此外,国家中央也先后出台了以人为本和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受此影响,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随之提高。再加上媒体的宣传,为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组织循环经济的试点进行示范对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中国主要从四个层面来展开工作:(1)在企业层面之上,对清洁生产积极推行。当前在国际上,中国是公认的清洁生产推行最好的发展中国家。(2)生态工业的推进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集中的地区以及经济开发区,加大力度对生态工业的发展。(3)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口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4)生态省市的建设以及循环经济试点相继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统一部署,并做好细致的规划,如今在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经济。总而言之,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开展,当前呈现出的是一片发展良好的势头,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一个必由之选。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先后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用来对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保护进行规范。中国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法律法规所创造的制度环境来看,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不断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来对循环经济奠定法律基础,以便实现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浪费。二是,借助优惠政策对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资源的利用与废旧物的回收,再就是环保产业,这些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为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调动企业的积极主动性,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与支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此外,国家为了实现发展和环境的全面协调性,还采取相关措施,例如:(1)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一部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的工艺、设备以及企业淘汰;(2)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3)对污染进行严格控制,禁止生态的破坏;(4)加大对污水、污物处理的环境设施的建设,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中央政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五个统筹”等思想,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中也均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在中国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已经做足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工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思想认识方面对循环经济缺乏认识

    首先是对我国极为严峻的资源及环境形势缺乏系统的认识,从而对讯环境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要性也缺乏认识;其次,不够关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二者的矛盾认识不够;再就是对循环经济的根本概念缺乏认识。

    (二)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整体缺乏规划与宏观的指导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尚且处在初始阶段中,并没有制定整体的规划,也没有相关的细致计划来推进。对循环经济在引导与指导方面缺乏系统的方案计划。

    (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缺乏健全的法律

    虽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还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体系,而且相关立法的质量也亟待提高。特别是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思路不明晰,而且有些原则相对较为笼统,并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激励的政策体制缺乏

    在对再生资源的分类,废旧物的循环再利用,在中国没有任何有效的激励政策,而且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差,执行不到位,或者说根本没有可执行的基础。

    (五)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中缺乏关键的技术

    前,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面,某些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一些技术在研究与应用中,很明显处于滞后阶段。

    (六)缺乏相应的机制来推动与执行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尚未形成政府、市场以及公众三大机制的推动与执行。例如相关部门的分工不明确,一些法律法规的执行主体不明,甚至相关的主管部门出现了只能交叉重叠。

    四、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关系到了个人、家庭、企业,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结合中国发展的现状,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要从这几方面开始着手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建设:1.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例如《节约能源法》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假设要抓紧制定与完善;2.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经济布局进行优化,通过实施各种资源再利用与环境保护等进出口政策,形成合力的国际产业化的分工格局;3.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政策来引导,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有力的将政府的作用发挥出来;4.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来建设形成中国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并进行相关体质的改革,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产权制度进行完善,降低损失与浪费;5.加大力度对具共性与实用性的技术的开发,以便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体系,对技术加大创新的力度,对先进理念积极引进,少走弯路;6.对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加大力度建设,从整体上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对重点地区与行业着手发展开始;7.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以便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3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宏观调控;美联储

中图分类号:F124;F822.5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走势。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稳步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业形势转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社会货币信贷水平企稳,经济增长模式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开始逐步调整,这都是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工作的成果。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可能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因此,我国政府在保持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将根据最新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积极贯彻“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原则,力争让我国经济在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持续良性发展。

一、外部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主要经济体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救援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提高总需求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间接支持总需求的复苏。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刺激政策延续的过程中,政策的边际效应却不断下降,特别是全球实体经济无法吸收过度释放的流动性,全球出现了流动性过剩。总需求的扩大、流动性的过剩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物价指数不断上扬,全球经济面临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本轮通胀具有基本面需求扩张、货币过度释放以及要素价格上涨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难以在短期内消除,通货膨胀将在中期内高位维持。必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造成扭曲,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甚至引发经济社会问题。

2011年全球经济出现普遍性的通胀压力,全球通胀表现为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升。黄金、铜、锡等金属创出历史新高,橡胶、糖、棉花、咖啡等商品也达到新高,其他大宗商品涨幅十分惊人。衡量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的CRB指数已经在2011年3月初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原油在北非变局的冲击下,也创出了金融危机之后的反弹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2009年2月的40.5美元每桶上涨至2011年10月17日的113美元每桶,涨幅近180%。黄金从2008年底的730美元每盎司上涨至2011年10月17日的近1670美元,涨幅超过100%;伦铜从2009年3月2820美元每吨上涨至2011年10月的近7600美元,涨幅超过160%;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从2009年初期至今上涨超过120%,2009~2010年两年原材料价格普涨30%~50%。

全球流动性宽裕的状态决定了通货膨胀不是一个短期现象。美国6月底结束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仍然维持低利率。全球流动性仍然宽裕,决定了通货膨胀没有大幅下降的货币基础。而欧洲中央银行在4月和7月初两次提高了基准利率,再次加息需要进一步观察两次加息的政策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政策等待时间,且提高25个基点对欧洲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美联储对于退出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非常谨慎,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利率。虽然美联储有维持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两个任务,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通胀仍然不是主要威胁,美联储更加看重的是就业市场的复苏。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环境还比较复杂。从内部来看,就业市场不振、房地产市场脆弱。

从外部来看,中东、北非的政治乱局和欧元区的债务危机都有可能打击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美国2011年上半年GDP增速为0.9%,是两年多前正式结束衰退以来最差的半年表现。近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增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所谓的“政策观察期”是美联储明智的选择。7月14日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曾表示,目前经济形势比此前预期更为严峻,美联储已做好两手准备应对未来形势,以确保持续复苏。所谓“两手准备”,即美联储在宏观经济走强的情况下,将逐步启动退出政策;在经济走弱的情况下,将执行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政策。在9月28日,他又暗示如果美国通胀率或者通胀预期大幅下滑,美国或将需要通过非常规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即QE3的可能性。

再转向新兴市场国家。近期新兴市场国家CPI同比、环比均大幅上升,通胀压力明显。

中国公布的9月份CPI仍处于6.1%的高位。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巴西、韩国、泰国等9月份CPI增速也都处于高位,新兴市场国家为抑制高通胀的压力还将继续深入政策调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利率多在-5%至零附近,这说明了过去一年多的加息步骤仍然滞后于通胀的上升,货币条件仍然未能达到压低通胀的程度。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过热的迹象能否扭转,在内部取决于调控政策的深度与力度,而在外部取决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发达国家的货币收紧程度。从目前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来看,前景并不乐观。通胀水平的高企和维持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由于通胀水平高位维持甚至不断攀升,将恶化生产和消费的运行秩序,同时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甚至引发资产泡沫。为此货币政策当局大幅提高基准利率,同时紧缩公共支出,紧缩政策有助于新兴经济体缓解本国和全球的通胀压力,但无法根除通胀的根源同时也可能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面临硬着陆。目前,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紧缩政策。巴西今年年内连续加息5次,基准利率达到12%,同时在2011年削减公共支出300亿美元(占其GDP1.2%),印度自2010年3月以来连续加息12次,基准利率达8.25%。自2010年10月19日以来,中国也已连续加息5次。越南在2011年也连续加息将再融资利率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提升至15%,为亚太地区最高利率水平。

新兴经济体面临真实需求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以及内部要素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通胀水平难以短期下调。如果美、欧、日经济增长相对较慢,那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需求可能不足,在持续紧缩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可能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走势

经济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已从快速复苏阶段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在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背景下,经济稳步增长,物价继续攀升。201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4%,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出现回落,但经济仍然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同时物价继续快速上涨,受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同比上涨5.4%。2010年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放缓。2011年9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有所延缓;今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6个,持平的城市有30个,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40个。

货币市场方面,社会货币供应增速回落,新增贷款继续趋缓。9月末,广义货币 (M2)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和6.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2.3和12.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7亿元,同比少投放1045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余额5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目前市场利率较年内高位已有所下降。9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74%,比上月上升0.44个百分点,比年内最高的6月份回落0.82个百分点,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75%,比上月上升0.37个百分点,比年内最高的6月份回落了1.19个百分点。

资金流入方面,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77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425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430亿美元。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473亿元,较上月环比下降34%,这可能意味着9月份有少许资金出逃。我国今年7至9月份的外汇占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这可能因为近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充满不确定性,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际游资出于避险或投机的目的进行跨境流动。与此同时,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三季度增长41.92亿美元,其中9月份当月外汇储备减少608亿美元,这是去年5月份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是由货币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造成的。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549元人民币。

总体而言,货币流动性充裕但货币效率下降。下图为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情况。

今年央行进行了较为频繁的货币政策调控。7月7日,央行再一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是今年第三次加息。6月20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的第6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中小金融机构达到19%。存款准备金率每上调0.5个百分点,可一次性冻结银行系统3800亿~3900亿元资金。

风险与挑战:当前环境还十分复杂,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应予重视的问题。一是流动性管理面临挑战。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恢复增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复苏业已巩固,宏观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增强,加上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不排除少量“热钱”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流入。二是通胀压力上升。在目前国内经济趋稳回升、内外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资金寻求保值增值的冲动以及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性产品价格趋升等结构性因素在多方面助推通胀预期。三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贷款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增大。房地产调控、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对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欧美经济走势、债务危机进展、货币政策松紧程度是今后一段时间海外经济的聚焦点,也是关系到中国出口形势、人民币走势以及中国输入性通胀情况的关键。由于美国经济数据令人堪忧、美国债务情况远差于欧洲、欧美利差持续存在,预计今后一段时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而美元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其持续的超发和贬值,也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外部困境。

三、政策导向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以稳为主。尽管目前市场货币信贷紧缩、中小企业融资难、对外贸易形势恶化,并出现宽松货币政策的声音,但目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应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动引导。鉴于房地产调控处于关键时期、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巨大等因素,今后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依然以稳为主,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我们可以从中央一系列举措中看出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导向。

早在去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表明货币政策的目标发生了变化。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遏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势头,恢复经济的正常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则更多是为了应对流动性增加过快、价格上升过猛和通货膨胀预期走高。从而,将在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新增信贷投放等方面都有可能收缩;同时,央票发行、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的调节作用将增强。由“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搭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实际上是政策组合发生了变化,意味着过去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告一段落,将实行一种新的政策组合。新的政策组合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稳定价格总水平及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

今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总书记就继续做好经济工作提出6点意见: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要继续稳定物价总水平,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三是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力争全年农业再获好收成;四是要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做好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力度,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五是要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对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加大对、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六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22日也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指出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全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要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确保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要着力促进内需平稳较快增长;要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要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深化医药卫生、资源环境、财税金融、农村、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

2011年7月27日中国银监会召开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紧抓房地产贷款风险;扎实推进贷款科学化管理;全面防控其他重点风险,特别是影子银行的风险;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完善监管制度机制。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4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有多方面,特别是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是否能够逐步具备,财政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性能,需要依靠微观经济主体对政策变量的反应程度以及通畅的传导机制。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的效能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囊括了内、外平衡两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内外平衡之间产生冲突,有必要调整政府宏观经济的思路。从封闭经济条件下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与作用机制已经有较大的改变。到现在为止,开放经济条件下,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仍然是分析与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工具。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理论中指出,浮动汇率制度中,比较有效果的方法是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固定汇率制度中,可以使用财政政策这个有力工具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从目前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试行短期的浮动汇率,大多数国家施行的财政政策是固定汇率制度,我国现在施行的是在有管制的前提下浮动汇率。一般情况下,需要达到一定就业率的国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是最佳的方法。然而,实现就业率的前提下,还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稳定经济政策。由于这一点涉及到需要实现内、外平衡,需要调控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国内的需求量满足就业量视为内部平衡,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与贸易出超保持均衡状态视为外部平衡。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内部失衡的有效工具是财政政策,解决外部失衡的有力武器是货币政策[1]。 

二、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的挑战 

目前的全球经济处于失衡与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宏观调控模式过于重视调整内部平衡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国际游资的投机性以及国际间经济被动传递,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而造成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产生内、外部矛盾。 

首先,我国现在市场调节人民币汇率正在逐步完善,人民币的升值在面对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部门产生不利的影响,出口产生波动也会影响到国内需求,使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顺差虽然使国际储备数量保持增长,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放大而扩张国内信贷量,促进国内需求增长,但由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过热的状态下,顺差会使国内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政府必须要政策调节顺差与汇率。 

其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信息传递的速度、质量与数量都有很大的增长。在信息化时代下,微观经济主体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趋于理性的预期行为,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甚至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反应会使宏观经济政策变得完全无效。为了改善二者之间动态不能保持相同的情况,政策需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信誉。政府要遵循经济规则用信誉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行为,由动态不能保持相同转向动态相同的合作形式。所以,政府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避免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对信誉产生冲击。 

再次,WTO组织的多边规则约束了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WTO组织约束国际收支调节,不允许采取直接管制办法,禁止直接补贴原则,不能随意提高关税的方法限制进口,调节国际收支运用汇率与外汇管制要符合WTO组织规则。另外,针对国内财政、金融、科技、税收、环保等方面的实施方式也要符合WTO组织的要求与规范。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组织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因此,中国要改变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适应WTO组织的规则与要求[2]。

 

最后,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实现积累知识、技术来提高国际竞争力。积累知识、技术是循序渐进的,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在漫长的实践中积累而成。在全球知识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果通过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知识积累,则不能适应全球知识信息量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知识增长速度,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增长模式。全球竞争以知识为基础,就需要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快速积累。 

三、中国尚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中国在宏观经济分析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每次争论的焦点就是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调控实践如何相结合。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是追求完美的市场经济理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观点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存在质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需要谨慎运用这种经济学理论。这种抽象的均衡关系模型可以起到借鉴使用,但在实践中则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研究,通常采用IS-LM模型及其扩展形式IS-LM-BP分析框架。但是,IS-LM-BP分析框架需要有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对利率具有灵敏反应等等。如果中国不完全具备这种条件而采用这种框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会导致结论错误的情况发生。 

中国现在的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非国有企业属于微观主体,能对市场价格信息反应比较灵敏,国有企业虽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在行为上还是比较依赖市场与政府,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国有企业是体制外企业,而国有企业是体制内的企业。微观主体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理性反应,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中国现在的利率可是说是由政府来确定,对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利率传导机制不存在市场化,IS-LM-BP分析框架就失去了研究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传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存在很大的制约,需要灵活借鉴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规律;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590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依赖的两大基本政策,对实现宏观经济四大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大政策应紧密配合,避免政策作用对冲抵消,以实现优势叠加和整体效用最大化。

1 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着共通性,这为二者配合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共通性表现在:(1)实施主体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都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经管部门,在政府确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经济政策指导下,可从各自的业务领域开展工作,协助政府调控管理;(2)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上,分别通过国家财政收支规模和银行信贷规模,而两种规模的制定和实施均以货币为载体,一定时期的货币购买力又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因此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最终由这两大政策进行调控,二者都是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3)作用机制上,均通过政策工具变量传导,最终调整市场主体经济利益,改变居民和企业经济行为来实现调控目标;(4)终极目标一致,均应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二者配合运用的必要性。二者的特点体现在:(1)作用领域上,财政通过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等手段调节社会分配,货币政策则通过信贷规模伸缩使得货币供给量变动来调节货币流通。(2)透明度上,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是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并及时了解政府预算收支表情况而定,透明度较好;而货币供应量指标只能从永久平衡的人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易掩盖经济矛盾,透明度较差。(3)调节的弹性上,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债等)调节经济较直接,弹性差;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则具有伸缩性、灵活性特征,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间接,弹性好。(4)政策时滞上,财政政策调整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内部时滞较长,但可控性强,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一般由央行据经济运行实际态势自行调整,内部时滞较短,但其政策工具操作施加的影响向市场主体传递经过的中间环节多,外部时滞较长。(5)调节重点上,财政政策重在结构,货币政策重在总量。国民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总量和结构双失调,因此,两种政策必须配合运用。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经济政策配合运用的回顾与经验启示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方式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双松”政策(1979-1984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央行体制刚建立,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处于主导地位,总体上说实行“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搭配。

(2)“双紧”政策(1985-1997年)。1985年后,新的央行体制建立,确立了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货币政策也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具有其特定内涵和作用。该时期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物价涨幅较高,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主要任务。于是我国从1986年起实行紧缩开支和收紧银根的“双紧”政策,银行系统通过收回旧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使得社会总需求迅速收缩,稳定了物价总水平;财政部门通过增加税负,削减开支,增加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压缩了社会总需求。

(3)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2004年)。该时期中国经济出现物质产品相对过剩和明显通缩现象,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治理通货紧缩为主。此情况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物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4)“双稳健”政策(2004-2006年)。连续七年实行积极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也使我国国民经济摆脱通缩阴影,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之后不久,我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苗头和结构失衡问题,社会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粗放式增长。2004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姿态同时,财政政策逐步由“积极”转向“稳健”。

(5)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2008年上半年)。2007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物价明显攀升,平均涨幅为4.8%,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为应对该局势,从该年第三季度起,货币政策开始采取紧缩态势,第四季度继续收紧。全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及时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最终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这有效地抑制了通胀形势,CPI同比涨幅也在2008年2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行。

(6)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至今)。2008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发生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国际上美国次债危机加剧并于9月中旬急剧恶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欧等国实体经济普遍出现负增长,外需迅速收缩。此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于2008年11月5日也迅速转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计划四年内中央财政投资4万亿,银行贷款预计2009年投放10万亿来保增长、扩内需,目前已收到经济率先复苏的效果。

2.2 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运用的回顾中发现规律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走势和变化。以上每一阶段实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都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都是在对社会总需求、总供给及物价水平做出现实判断基础上选择实施的,因此把握社会总供求关系状况,准确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对于我们选择合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十分重要。

(2)“双松-双紧”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只有前两个阶段采用了“双松”和“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方式,以后各阶段都是中性(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这也与“双松-双紧”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效果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①政策上的短视性。总体上我国在采取“双松”政策前,提出的目标和指标往往都是一年一定的短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将经济放在循环视野中考虑,之后出台的“双紧”实际上是以另一偏激手段对“双松”政策扩张后果进行的校正,易在“经济降温”时引发下一个“经济过热”。②政策目标上的单一性。“双松”政策的目标为加速经济建设,实现较高经济指标,刺激经济增长,后果往往是欲速不达,投资过度、财政赤字、货币失控、信用膨胀和通胀并存;“双紧”政策则主要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和控制信贷投放,较短时间内迅速纠偏,较大程度缓解通胀压力。但会严重损害经营效益较好企业的发展,造成人为损失。③剧烈的政策效应。“双松”后实行“双紧”政策,会使经济增长出现大回落,导致经济大起大跌。

(3)中性(稳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或是双稳健政策搭配方式,将会是更常见的、对经济社会运行具有长期良性效应的政策组合方式。随着以后经济形势发展,以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的“双松-双紧”政策因会造成较长期经济振荡,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政策调控初衷,将会较少使用。而中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或是双稳健政策搭配这种较温和的搭配方式,能避免对经济运行产生过度影响,同时还放眼长远,注重有利于社会公平、产业结构调整等长效机制的培育,将会成为更适用的搭配模式。

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的趋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可概括为:(1)政策丰富多样、措施扎实推进。(2)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3)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做出此判断的原因为:一是当前经济回暖可认为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出现的短期反弹。二是目前金融机构贷款持续大规模增加,为政府增加投资提供配套资金支持、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困难、为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供相对宽松融资环境的同时,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也存在一定风险。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尚在蔓延,外需扩大仍需时日。四是我国经济本身正处在下行周期中,内外经济周期重叠和国内各种矛盾积累,可能会使这次经济下行的时间延长。因此,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是必要的。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及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可以简单预测:短期内,外需收缩的趋势不会好转,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调控的重点,除全力促增长外,“保稳定”也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为此,今明两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趋向将会继续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缓和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加大对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的保护和生活补贴,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周富祥,田江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思路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1).

[2]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

[3]毕海霞,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4]潘正彦.如何协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财会研究,2009,(1).

国内经济政策范文6

欧盟1993年1月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7年6月执行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为欧盟成员国制定财政预算政策设定了基本规则。《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了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能超过3%和60%的总原则。《稳定与增长公约》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原则做了详尽的规定,它由一个“决议”和两个“规定”组成,分别是《欧盟理事会关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决议》、《欧盟理事会关于加强预算状况监督和加强经济政策监督与协调的规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加快实施过度财政赤字程序和对有关问题说明的规定》,对成员国财政预算政策的制定、协调、监督和惩罚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形成了欧盟财政预算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欧盟财政预算的总原则

《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出发点是欧盟成员国必须制定中期经济发展稳定规划(由欧元区成员国制定)和中期经济趋同规划(由非欧元区成员国制定),确定实现中期财政预算目标的时间表,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预算接衡或略有赢余。成员国负责制定和实施各自的财政预算政策,但必须遵循欧盟规定的总原则。第一,通过限制预算开支,而不是增加税收,实现减少财政预算赤字的目标。第二,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相对较高的国家,必须加快降低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预算支出必须提高效率,改革和控制公共消费支出、公共养老金支出、医疗保健和失业补贴、加大国有企业民营化步伐等,把更多的政府开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等生产性经济活动。在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稳定下降后,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二、财政政策的协调和监督机制

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政府负责监督和协调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预算政策。

欧盟理事会是对欧盟成员国财政预算协调和监督的最高决策机构,对成员国财政是否出现过度赤字和是否实施惩罚具有最终决策权。其主要职能是:严格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稳定与增长》的所有规定;把《欧盟理事会关于加快实施过度财政赤字程序和对有关问题说明的规定》中消除过度赤字的期限作为最后时限,除非特殊情况,必须督促成员国在确定其存在过度赤字之日起一年内予以纠正;在成员国没有按要求消除财政赤字后,决定对该国实施惩罚等。

欧盟委员会负责对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预算进行协调和监督,行使提出各种动议的权利,监测成员国的经济财政状况,在某成员国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时,实施过度赤字程序,提出可供欧盟理事会决策的报告、意见和建议。

成员国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各自的中期经济发展稳定规划和中期经济趋同规划规定的中期财政预算目标,在实际财政状况与目标出现偏差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欧盟经济财政委员会也在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预算的协调和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欧盟的经济财政委员会是欧盟理事会的咨询机构,由各成员国、欧盟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各指定两名代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成员国和整个欧盟的经济、财政、金融状况进行密切的监视,定期向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报告其检测和评审结果,参加欧盟理事会有关文件的起草和准备工作。

三、财政预算政策协调和监督的实施

欧盟通过三个阶段协调和监督成员国的财政预算政策。

1、第一阶段:制定和实施中期财政预算政策前期工作。欧元区成员国必须制定各自的中期经济发展稳定规划,而没有加入欧元的成员国要制定经济趋同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当年和今后三年经济预期增长的总体设想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分析,如政府投资、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等;实现经济预期目标的经济政策;财政预算政策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经济预期目标对财政预算和公共债务的影响等。每个成员国必须在每年三月份前将规划报告提交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进行审议。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理事会通过的《成员国和共同体经济政策指导大纲》对成员国的规划报告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欧盟理事会批准。欧盟经济财政委员会也参与对成员国规划报告的审议。

《成员国和共同体经济政策指导大纲》是欧盟经济和财政政策的重要文件。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盟委员会负责每年制定一个《成员国和共同体经济政策指导大纲》,欧盟理事会批准通过。《成员国和共同体经济政策指导大纲》不仅对上一年成员国实施纲要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而且根据欧盟委员会对当年成员国和欧盟经济发展前景所作的预测,提出欧盟和成员国经济政策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第二阶段:实施财政预算政策的过程协调和监督。欧盟委员会负责监督成员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公共债务的变化情况,监测财政赤字的变动。如果某一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可能超过或已经超过3%的限制,欧盟委员会就着手准备有关该国经济和预算的报告,并由欧盟经济财政委员会就报告提出意见后,提交欧盟理事会和该成员国政府。

3、第三阶段:确定出现过度财政赤字后。欧盟理事会在接到欧盟委员会有关成员国财政赤字可能超过或已经超过3%的报告后,必须在三个月内就该成员国是否存在过度财政赤字做出决定。欧盟理事会一旦确认某成员国已经存在过度赤字,就向该国提出在一定时间内纠正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成员国必须在四个月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过度赤字,欧盟理事会的建议不对外公开。

若成员国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欧盟理事会的建议,欧盟理事会将再次向该国提出迅速纠正的建议,并将建议公布于众。如果成员国仍不执行,欧盟理事会就决定对该成员国进行惩罚。

四、违反财政预算政策的惩罚机制

1、过度财政赤字的定义。特殊情况除外,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就属于过度财政赤字。按规定,成员国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不属于过度财政赤字。一是异常性,即造成财政赤字的原因超出了正常范围;二是暂时性,允许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有限的时间内高于3%;三是接近性,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接近3%。成员国无法控制的重大事件使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都是“异常的”,如严重自然灾害、战争、出现经济下降2%以上的异常严重经济衰退等。在非常事件或严重经济衰退结束后,财政赤字可以下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这种财政赤字就是“暂时的”。

《稳定与增长公约》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75%-2%定义为严重经济衰退,下降2%以上定义为异常严重经济衰退。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75%-2%、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情况不符合异常性条款的规定,但有可能符合暂时性条款的规定。

2、惩罚措施。判断成员国是否出现过度财政赤字,欧盟必须使用该国下半年的统计数字。一旦确定某国出现过度财政赤字,该国需在一年内纠正,再加上审议和决策时间,一般来说,成员国的过度财政赤字可以持续两年。如果两年后仍存在过度赤字,就要面对惩罚。罚金由固定部分和附加部分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2%,附加部分则按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出3%的部分的十分之一,最高罚金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5%。

五、欧盟财政政策的评价

欧盟的财政政策是在一定法律约束和指导下成员国自主制定和实施的财政政策。这一财政政策基本解决了欧盟长期存在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和财政行为倾向于顺周期的两大问题,起到了稳定经济的目的,为欧元流通和欧洲中央银行实现稳定物价创造了条件。到2000年,欧盟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5%降至0.4%,其中欧元区降到0.8%。但欧盟的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政策能否在经济衰退时发挥作用的问题。财政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的两种主要形式。所谓财政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赤字自动变化的范围。当经济衰退时,税收收入下降,支出增加,政府财政赤字趋向扩大,从而刺激经济回升;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增加,支出减慢,政策赤字减少或出现盈余,从而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政府财政赤字的自动变化使经济保持稳定。相机抉择政策是靠外力调整财政赤字,对经济进行调整。

由于成员国的经济规模、税收体制、财政支出结构不同,财政自动稳定器的规模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据估计,在经济出现按欧盟定义的严重衰退的经济周期内,欧盟成员国的自动稳定器波动范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内,也就是说,如果某一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那么,在随后出现严重经济衰退的周期内,其财政赤字将在0-4%的范围内波动。因此,理论上讲,目前,欧盟的财政政策大框架,可以使成员国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财政自动稳定器调控经济,财政税收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实际上,即使经济不出现严重衰退,财政自动稳定器在某些成员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001以来,欧盟以及成员国的经济没有出现严重经济衰退,经济依然小幅增长,但葡萄牙在2001率先突破规定,财政赤字达到4%;2000年,德国的财政赤字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到2002年,其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同样,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无法实施,一方面,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能超过3%的限制使成员国不能扩大支出,另一方面,政府在经济增长缓慢时期,面临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压力和支出刚性的约束,财政支出难以压缩。因此,在某些成员国内,现行的财政政策丧失了在经济增长缓慢时调控经济的作用。这正是2002年欧盟内部就是否修改和如何修改《稳定与增长公约》爆发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