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例6篇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1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一要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二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三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城市规划要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住宅小区配套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便捷、通畅、节能、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加大机动车燃油标准实施力度,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发展煤炭液化、醇类、生物质燃料等替代能源。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本质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交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较强,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农业是一个重点产业。高润保(2009)认为发展“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为“两型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两型农业”的发展也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杨泰波(2011)认为发展“两型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余新华、乌东峰(2011)从社会期待的“两型农业”角度去分析两型农业发展新的要求。

2从不同角度对“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界定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循环农业为中心的清洁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减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改进种植养殖技术,发展农业生态工程、健康养殖工程、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工程,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核心内容、主要措施等方面,新华社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权威解读:“两型农业”就是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技术,推广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等环保型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齐振彪(2012)认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根本目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主要内容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为主要动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为主要实践模式。乌东峰(2009)等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功能与效益方面来定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人类科学利用农村社区资源进行生产,以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展现节俭功能、优配功能、循环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人文功能,产生和谐的节俭效益、优配效益、循环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人文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孙佑海(2009)从整体体系的观念出发认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强调和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里所谓各个环节,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②在与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都要强调和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里所谓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种植业系统,还包括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以及相关系统。

③开展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入手。

④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匡远配(2010)通过联合生产的研究和“两型农业”的考察,界定“两型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联合生产。“两型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集”,即既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又能够实现环境友好。“两型农业”就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内化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念。农业生产主体行为发生有利于资源节约,其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提高,与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赵栋良(2010)通过分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生产体系三个要素来定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就是指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基本要求,以节约优先为第一原则,借助资源节约型技术和环保型技术创新,依靠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农业形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形态。从经济学角度,高润保(2009)认为“两型农业”就是指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的负外部性。罗敏(2012)把“两型农业”定义为“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维持农业生产增长的同时能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两型方式”。基于以上的研究总结,本文根据生产体系的内容定义,“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指农户和涉农企业在一定的农业生产环境下,采用节约型技术与环保型技术相结合,涉及产前、产中、产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涵盖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主体:农户、涉农企业农业生产要素: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技术:节约型技术与环保型技术相结合农业生产目标: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

3“两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研究

长株潭地区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李本辉(2009)认为这是该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该地区的农业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对长株潭两型农业生态经济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农业生态经济的九个典型模式。王海文(2010)探讨了长株潭地区发展“两型农业”的模式选择,资源节约型“四节”、生态文明型“四循环”和环境友好型“四清”三类模式。匡远配(2011)提出“两型农业”产业模式的框架分析,一是从资源节约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包括发展节约型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加工农业模式和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二是环境友好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和发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模式。欧阳涛,向萍(2009)探讨了湖南“两型农业”的建设目标,通过加强“两型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完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技术配套、搞好农地适度规模流转、建立“两型农业”评价体系等路径实现目标。曾梦宇(2011)认为贵州要摆脱农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在“两型农业”上下功夫,进行了贵州发展“两型农业”的路径研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建立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协调机制、农产品快速聚散机制、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农业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学者对湖南地区“两型农业”模式与路径的研究较多,而对其他地区发展“两型农业”的模式选择和路径的研究较少,其他地区“两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肯定和湖南地区有所不同,仍须广大学者进一步探讨。

4“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匡远配、罗荷花(2010)从经济、社会与科技支撑力、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和政策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建立“两型农业”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评价“两型农业”的发展水平。利用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地区2007年的统计数据,定量了解长株潭“两型农业”建设的现状,找出离期望值的差距以及差距的来源,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彭艺等(2010)基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丰富内涵,从新型农业生产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系统模型,并结合各子系统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评价指标系统,为指导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政策制定的依据。周栋良(2010)构建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并对环洞庭湖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好转,但发展速度较慢,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学者对“两型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个方面开展,还应该考虑到农业的多功能性,从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政治功能方面设计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总结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上世纪最后20年,我国每万元GDP能源消费量累计下降66%,远大于同期世界19%左右的平均降幅;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支撑,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但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目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也表明,节约资源的潜力很大,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贯穿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科技进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体制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全民动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只有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我们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是行动。节约,归根到底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不断强化节约的意识,更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节约的理念,体现节约的要求。针对当前的具体实际,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扎实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4

关键词:集约节约用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

引言

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的节约集约用地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它能够调整经济结构因此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在这之后国土资源部于2012了《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的规范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容。通过这些政策性管理规定可以看出,节约集约用地是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土地发展的主要方向。

1 集约节约用地的内容

1.1 节约用地的含义和要求

节约用地具体来说就是各部门或者用地单位以及个人因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节省使用土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形式。通常来说,节约用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照国家相关的土地管理规范,不占用规范中不能使用的土地。

(2)严格的依照国家相关土地法律法规执行,不能占用超过规定标准的土地。

(3)依照高利用率和程度集约化的标准使用土地资源。

(4)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将闲置和废弃的土地利用起来。

(5)减少土地使用量,能少用地绝不多用地。

(6)在劣地、次地能够满足需求的时候就不用优质土地。

(7)尽可能的减少耕地的征用量和使用量。

1.2 集约用地的含义和要求

集约用地是一种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投入,以最大程度的获取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通常来说,在一定的投入范围内,加大投入可以让土地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具有土地的利用率得到高效益,且随着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的加大而提高效益产出的特点。

2 开展集约节约用地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人多地少,土地的人均占有面积为11.6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人均耕地占有面积更少仅为1.41亩,同比世界水平来说只占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面积的37%。由此可见,在我国有着较为突出的人地矛盾,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这一矛盾会进一步的加剧。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迅速的现代化阶段,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也逐步的加大,土地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将中央提出的“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实处,只有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才能缓解我国日益扩大的人地矛盾和土地供需矛盾,保护好现有的耕地,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集约节约用地中存在的问题

3.1 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很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采用集约节约用地模式时往往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理念,在处理建设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上没有摆正两者的位置。

3.2 相关的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目前还不够合理,需要不断的改进。

3.3 相关的地单位和个人的自觉性不高,没有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观念不强。

4 关于集约节约用地的建议

4.1 加快转变传统的用地观念

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粗放型的,很容易导致土地的大量闲置进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节约用地理念的淡泊,没有节约使用土地的意识。所以,需要改变人们对于使用土地的传统观念,通过大力的宣传,不断地深化节约集约用地思想,树立起节约集约用地的新理念,并结合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的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土地使用管理,通过法律效应约束相关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投入产出效益。

4.2 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和计划的作用

合理的土地规划和计划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基础,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所以,科学合理的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就一定要依据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土地应用规划,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城乡土地数量,具体的安排工作,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进行土地用途管制,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

4.3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积极的参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控制建设用地数量,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布局建设产业用地布局。不能一味的追求建设发展,盲目的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而应该依据国家土地政策在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时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限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不为违规的建设项目提供建设用地。

4.4 推进土地市场建设

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动力是市场机制,它可以有效的推动节约用地的进程。所以,需要逐步的推进土地市场化建设,深化土地使用的制度革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和比例,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营性基础设施要施行有偿土地使用机制。

4.5 推进墙体材料革新

就我国房屋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70%的房屋建设所使用的墙体材料为粘土砖,而制造粘土砖对于土地资源的消耗极大,每年要耗用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这相当于毁损了50万亩田地。所以,为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进程就需要逐步的推进墙体材料革新,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技术改革,逐步禁止生产,减少因制造实粘土砖而导致的土地消耗,采用环保、节能的材料作为建设材料。

4.6 建立和完善各种与节约集约用地有关的指标体系

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地区、产业的情况,加快用地定额指标体系、土地投资强度指标体系的建设,逐步的提高土地容积率,让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5

关键词:环境资源约束;消费模式;构建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模式表现为是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的总体定位,反映了社会消费的整体特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类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提高,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然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反思走过的路程、探索趋利避害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指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主导性因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直接影响着怎样生产。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方式。在消费导向型经济中,消费模式对一个国家的消费和生产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因此,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构建科学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影响模式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主要有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三个因素,它们彼此联系密切。

(一)技术因素

技术在提高生活水平,减少生产对环境影响,对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起着重要作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等理念对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大多数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无法达到新技术的要求,或者即使达到了技术标准但成本太高因而短时间内无法普及的时候,人们还是难以完全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行事。

(二)社会与心理因素

消费模式同样受到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限制,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把物质消费理解为个人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和消费方式,以占有大量高档商品和高级奢侈品为荣耀。“为地位而消费”,为荣耀而消费而不是为需要而消费。这种消费取向势必造成一个浪费型的社会。现在的问题是,不仅发达国家实行这种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少数人,也在崇尚这种高消费。可持续消费要求人们像改变技术和产品一样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和消费态度,因为后者影响对前者的需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调整人们对产品的心理需求,树立起新的物质观念。

(三)法律、经济和制度因素

环境立法和管理系统可以影响和引导消费,价格是引导消费以及引导消费者行为的有利因素。然而,目前大多政策往往集中鼓励或要求对于污染的“末端控制”或向废物管理技术的投资,而不是促进向清洁生产的投资;现有的价格体系并不能反映出自然资源、原材料和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目前的价格体系和现行的经济结构(财政补贴、财政计划)等,实际上是鼓励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生产、消费的不可持续模式。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环境保护、新型消费模式的倡导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不可能是自觉的,只能借助于外力实现,这就有赖于政府的舆论倡导和政策引导。政府应当为新型消费模式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促使人们尽快改变消费习惯,同时促进环保科技的持续发展。

三、模式的构建对策

环境资源约束下科学的消费模式构建是一项长远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赖于技术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法律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创新。

(一)加强宣传教化,树立新的消费意识

亚历士多德说过:“在道德方面,决策依赖观念。”要想变革现行的消费模式,建立崭新的消费模式,首先要树立新的消费意识,以渐进的方式转变消费观念、改变消费习惯,从而确立科学的消费模式。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各层面的教育宣传力度。其中关键是对消费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传播消费知识、倡导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这是维护消费者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提倡文明、科学消费,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宣传教育应做到:

1、内容丰富化。既要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清楚我国目前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家喻户晓;又要加强合理物质生活标准的引导,使人们确立一个实际的、合理的物质生活预期,即普遍达到丰衣足食、安全便利和比较舒适,不能脱离实际地盲目攀比、赶超发达国家。

2、方式多样化。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费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消费者协会,还应依靠政府、科研科普机构、文化传媒、行业协会、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主要依托新闻出版、报纸、广播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等广泛宣传介绍文明、健康、新型的消费模式,引导大众健康的、正常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努力改变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和消费模式,使消费者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科学消费、和谐消费。

3、对象重点化。理性消费的宣传面向全体公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使理性消费观深入人心,影响未来。

(二)完善政策法律,调节消费行为

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仅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各方利益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消费调控。当前,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度,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杠杆调节消费行为。

1、成本内化。要将环境资源成本内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消费势在必行。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大力提倡公共式和集约化消费方式,使消费走出一条集约化的道路。对于某些公用品,提倡社区、单位共同购买使用,减少单个个人购买和使用的不必要浪费。此外,政府还可采取其他的经济调节手段,如提高水电等生活资料的价格,对生活垃圾分类收取垃圾回收费用,对不可降解的或是严重污染的垃圾收取高额费用。政府还可以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鼓励可持续消费行为,如对绿色企业的生产在政策、税收、市场准人等方面给以优惠,对不符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坚决取缔。

2、制度硬化。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制化的消费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为科学消费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应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消费行为加以必要的规范,制订和实施有关自然资源保护法,加强消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对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环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3、监管严化。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依托科技进步,实施专业监控、在线监控、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通过严格监管,督促整改,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既考核GDP的增长速度,又考核生态环境的质量。通过全面、科学的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既致富当代,又造福后代,既注重当前发展,更注重永续发展。

(三)加强技术支持,提供可持续产品

加快建设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的消费模式,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力推动资源能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发展和普及节约技术和绿色技术,积极研究与开发“可持续产品”,鼓励生产和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因此,必须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带动健康文明、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建立。

1、构建科学的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生态产业能使物质能量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资源综合利用,达到系统产出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将生态产业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生态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并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支持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或企业“绿化”,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生态消费品,为推广普及生态消费提供现实保障,从而不断减少人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开发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具有附加值高、高效、低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产业,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和资源消费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推进可持续消费

科学的消费模式也是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如一国的消费习惯具有不可持续性,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发展,还可能造成对其他国家资源的剥削和发展的制约。因此,想要最终解决消费过度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就必须建立起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变当前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需要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推进国际相关政策,规定资源的最大配置限额等措施来限制以消费者阶层为主要构成人群的发达国家全球规模的资源掠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还要通过加强各国政府、非政府、民间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共同深入推进可持续消费,从而在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有效保护。

四、结束语

能源节约发展模式范文6

关键词: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都是由“资源—产—废品”的结构组成的,是一种单向循环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导致我国资源匮乏,并且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专业人士开始了对煤炭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

一、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一)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而煤炭作为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能源之一,其是否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对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知,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资源的安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

(二)构建节约型新社会

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明确表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中,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就代表着该产业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原则,因此,必须用新型的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本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可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的重要体现。

(三)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煤炭资源出现了枯竭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煤炭资源的开采数量将会增大,这样一来,现有资源的运用时间将会缩短,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会面临着无资源可用的现象。因此,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煤炭产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一)资源开采环节

在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采环节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一步,其为之后资源的利用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根据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回采率大约在50%左右,小型企业的回采率相对较低,一般不到20%,这样的数据就说明在煤炭资源的开采环节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附近地区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对开采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合理有序地开发,对煤炭的开采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保证在资源的开采环节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浪费的问题,也能给之后的运用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动力。

(二)废弃物排放环节

在煤炭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是避免不了的,这个环节也是煤炭产业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矿井瓦斯爆炸等灾害对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对废弃物的排放完全不控制,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健康的威胁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对废弃物排放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企业在废弃物排放的环节采取相关的一些措施,例如利用抽排瓦斯技术发电等等。煤矸石是煤炭生产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其长时间的大量堆积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平衡。因此,对煤矸石进行废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项举措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土地占用量,还能减少对周围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为煤炭产业节约了一部分资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近几年来,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是煤炭资源产业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具体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不同的产业之中进行物质资源的集成与共同利用,进行信息的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共享资源、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这种工业生态园区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因为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下游工业,其与煤炭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煤炭工厂周围,可以建设以煤炭生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符合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一种产业形式。煤炭企业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范围,那么企业就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困难,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发展步伐的停滞。这样看来,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在其周边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很难做到持续供应,如果煤炭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象。因此,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要之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煤炭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倩,魏晓平.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9

[2]江涛,张天柱.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3]王学评,周进生.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矿山企业竞争力[J].生态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