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运筹学范例6篇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1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相同的资源。不同的结果,这是博弈论在我国战国时期一个非常经典的应用,由此看来博弈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而后来随之而来的俗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则是古时对博弈论运用于战场上一个非常简明通俗的说明了。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按照2005年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Robert Aumann教授的说法,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即局中人[player])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strategy)。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国内的以及国际的)、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二、博弈论与企业战略决策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囚犯的两难处境”: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10年好吧。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企业一方面要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采用灵活的战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争夺市场的营销战,李嘉诚和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传奇经历都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单方面的利益,则有可能两败俱伤。中国家电市场上喧嚣一时的彩电价格大战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反面注脚。

所以,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善于利用合作博弈的优势,在于环境的协作中获得双赢。197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使其每年至少可以节省30亿美元。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合作形成的wimel联盟,占据了世界电脑业的大半江山,每当微软推出功能更强的软件后,英特尔集成芯片的需求量就上升,同样,当英特尔生产出速度更快的集成芯片,微软的软件因有了更好的载体而显得更有价值。同样,战略联盟在神州大地也风生水起,如新课,上广电,熊猫,广电万燕四家在上海宣布成立DVD联合体;科龙集团和小天鹅集团签署战略联盟;韩国电信巨头韩国通信与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联盟;TCL与Thomson组成彩电战略联盟:联想与IBM的个人电脑联盟等等。

由上可以看出,博弈论对于现代企业战略决策有着两重意义:首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内的竞争逐渐表现为几个大型集团之间的竞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战略决策一般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手情况的基础上,而从博弈论的定义上来看,这类问题都属于博弈论的范畴,于是

我们就需要通过博弈论的各种决策模型而使这些问题的决策更加的合理化,这是博弈论对现代企业战略决策的第一重意义,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实战的决策管理中;第二,如前文所述各企业形成联盟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的获取利润,并进一步的发展强大企业的自身,而这正是博弈论对我们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方式改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运筹学在企业管理各个阶段的运用

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运输问题、库存问题、人事管理、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运筹学的思想轨迹。

1、战略管理与生产计划

可以说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企业能站在宏观层面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才能够真正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系统的观念来看待企业,如何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这正是运筹学的思维所在。而如何确定生产计划则正如同田忌赛马一样,如何能将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生产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2、市场营销

一个市场研究专家试图用数据证明消费者的洞察多么有意义,而一个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则强调成功营销案例中隐藏的思路更加有价值。其实市场营销所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应该是卖出商品,还应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分析。如何评估产品的价值,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情况,运筹学的理念都可以为管理者提出辅助的决策。

3、运输库存

在企业管理的范畴中,经常会出现与物流相关的问题,例如,从原材料的生产地将原材料买来,在运输到生产地,之间一系列的物流相关以及运输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用运筹学来解决。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便利最顺利的运输,这个也是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4、人事财务

毫无疑问,在企业的管理中,人事与财务决定这企业的稳定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只有合理的人事和财务制度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上更加的符合市场运营的规则,而运用运筹学的理念来对企业的人事进行管理,能够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等全面的提升,而在财务方面显的突出的便是解决企业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金资源的问题,涉及到的包括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企业如何利用剩余资金,如何投资往往有多种方案。而运筹学则是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化。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博弈模型;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05-02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除了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存在差异外,我国教育投资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很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年鉴资料表明,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37个,其中,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有12个国家,一些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已超过4%,如阿根廷占4.2%,埃及占5.2%,马来西亚占6.6%,苏丹占4.6%。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国的印度,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也达3.84%。我国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在1986年占3.84%,以后一直低于3.84%,2005年所占比例低至2.82%,大大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投资还远远不够。

本文试图根据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发展策略的不同选择,运用现代经济博弈理论, 分析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的理性选择过程,并基于博弈分析的结果,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二、高等教育投资的博弈模型分析

为便于分析,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博弈模型做以下假设:(1)高等教育院校可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重点高等院校,而且他们都是理性的。(2)两种院校发展策略都有等待和扩建。(3)两种院校都等待国家资金的投入,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的得益分别为R1,R2。当两种院校都为扩建而贷款时,由于贷款而损失的得益分别为L1和L2。一种院校等待,另一种院校扩建,给等待的院校带来的得益分别为R1和R2。(4)O>L1>L2,R1>R2,-L1>R1,-L2>R2。

1.目前教育投资的博弈模型分析

当普通院校等待重点院校扩建时,国家的投入没有发生变动,但由于国家的投入量占扩建资金所需的一小部分,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还需贷款或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因此,重点院校扩建后带来的得益会有所下降,此时的得益为R2+L2。由于国家投入没有变化,因重点院校的扩建带动了学科和科研的发展,使得普通院校的得益因为重点院校的扩建而得到了间接收益,此时的得益为Rl+Rl。相反,当普通院校扩建重点院校等待时,普通院校的得益下降,此时的得益为Rl +L1。而重点院校得到了间接收益,此时的得益为R2+R2。当两种院校都扩建时,国家的投入不变,使得两种院校都得去贷款,因此,二者的得益下降分别为Rl+L1+Rl和R2+L2+R2。普通高等院校为参与人1,重点高等院校为参与人2,其得益矩阵如表1。表格中每一格的两个数字代表对应战略组合下的两参与人的得益,第一个数字是参与人l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参与人2的得益。此时的博弈类型为囚徒困境类型的博弈,纳什均衡为(等待,等待)。因为当普通院校选择等待时,重点院校的等待R2大于扩建R2+L2,所以等待是他的最优战略。当普通院校选择扩建时,重点院校的等待R2+R2大于扩建R2+L2+R2,所以等待是他的最优战略。因此,不论普通院校选择等待还是选择扩建,重点院校的最优战略都是等待。同理,等待也是普通院校的最优战略。所以,此博弈的纳什均衡为(等待,等待)。

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都等待国家资金的投入,两者的发展缓慢,重点院校推广的高等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国的教育水平大大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我国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阻碍,教育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国家应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困境。

2.采取措施后的博弈模型分析

通过国家对重点院校给予优惠政策,如通过国家的金融机构给予低息贷款、给予校办企业优惠政策、放宽对教育投资资金来源的限制等,也就是使共同现象发生变化,博弈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重点院校的名誉好,它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和招聘更多的高级人才,同时由于国家的优惠政策,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快,并且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扩建后其得益有所提高,而增加的额外得益为R(R >-L2)。此时的得益矩阵如表2。这时的博弈类型为智猪博弈,纳什均衡为(等待,扩建),即重点院校扩建,普通院校等待。纳什均衡(等待,扩建)是我们所期待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表1中,重点院校如果选择扩建,普通院校选择等待的得益为R1+R1> R1(普通院校选择扩建其得益会小于R1),但是重点院校的得益为R2+L2 R2(R>-L2),此时普通院校选择等待仍可从重点院校的扩建中获得间接收益,其得益为R1+R1> R1。所以,通过国家增强重点院校的实力,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博弈类型为智猪博弈,纳什均衡为(等待,扩建),这有利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

三、基于高等教育投资博弈分析的政策建议

1. 制定教育投资法,加大财政拨款力度

教育投资法中应包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 %的比例、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全国平均不低于15 %的规定,教育投资增长超前于国民经济增长,教育投资比例应随经济发展而提高,等等。即使国家财政收入没有太大增长,投资范围的缩小也可间接增加用于公共产品的财政资金,从而国家增加对重点院校的投资成为可能。

2.建立和完善财政拨款机制

首先,实施教育经费预算单列,把教育经费从款级分配升格为类级分配;其次,改进单一政策拨款模式,引入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同时,可在拨款中适当引入绩效指标,以办学效益高低和质量评估结果等作为专项拨款的基本依据,推动高校注重产出质量,节约经费,提高效率。

3.增加高等教育投资的筹措方式

据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2 148.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但是要实现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使之达到4%的目标,教育经费需要大幅度地增长。要通过成立政策性教育发展银行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做大教育投入的“蛋糕”,最大限度地吸收教育体系之外的资金,为高等教育提供援助;发行教育债券,并辅之以高校债券来帮助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开辟为教育服务的多种税种向产业界和社会其他各界征集教育经费;发行教育,确保所筹措资金完全用到教育上,以缓解日益激化的经费供需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孟丹娜,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博弈论分析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145-146.

[2] 徐临.模糊环境下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博弈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3

[关键词] 博弈 税收筹划 税收征管

一、征纳关系基本假设

1.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2.假设纳税人税前利润为R,未经筹划应纳税额为T,税收筹划成本为C, 企业税收筹划后所交税额为t,接受稽查成本为M1,选择税收筹划概率为α, (T>t+C)。

3.假设税务机关税务稽查概率为β,稽查成本为M2。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概率为λ。

4.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若查出偷、漏税,除要求补缴税款T-t外,还要处所偷税款n倍罚款,n∈[0.5,5]。

二、征纳双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1.征纳双方纯战略纳什均衡。在不考虑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的条件下,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各种情形下的收益分析如下:

(1)纳税人的收益。在纳税人未税收筹划情况下,纳税人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的情况下为U=R-T- M1,在税务机关不稽查的情况下为U=R-T。

在纳税人税收筹划情况下,纳税人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的情况下为U=R-t-C- M1-λ(T-t)(1+n),这时收益为,在税务机关不稽查的情况下为U=R-t-C。

(2)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税务机关稽查情况下,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纳税人不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M2,在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M2+λ(T-t)(1+n)。

在税务机关不稽查情况下,税务机关的收益在纳税人不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在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情况下为U=t。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博弈可以用下图的收益矩阵来表示。

对纳税人而言:如果当T-t-C>λ(T-t)(1+n)时,也就是税收筹划收益总是大于其可能因此受到的处罚时,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占优策略。对税务机关而言:如果当当M2>λ(T-t)(1+n)时,也就是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总是大于其在检查中可能取得的收益时,选择不检查是税务机关的占优策略。

2.征纳双方混合纳什均衡。在考虑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的条件下,我们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在各种情形下的收益分析如下:

(1)纳税人的收益

U(α、β、λ)=(1-α)[β(R-T-M1)+(1-β)(R-T)]+α{β[R-t-C-M-λ(T-t)(1+n)]+(1-β)(R-t-C)}

令Uα’=0则有 β*=(T-t-C)/λ(T-t)(1+n)

做出税务机关征管博弈分析图1。

根据处罚力度n∈[0.5,5]来确定稽查概率并做图2,设M2/λ(T-t)为常数A,则:β=A/ (1+n)

对图1、图2分析可知:

当税务机关的实际稽查概率大于β*时,纳税人最优选择是合法筹划税额; 反之则纳税人最优选择是非法筹划税额;当稽查概率等于β*时,纳税人随机选择是否筹划。

(2)税务机关的收益

U(α、β、λ)=β{(1-α)(T-M2)+α[t-M+λ(T-t)(1+n)]}+(1-β)[(1-α)T+αt]

令Uβ’= 0 则有α* = M2/λ(T-t)(1+n)

由此可以看出,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大于α*时,税务机关应选择稽查;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小于α*时,税务机关选择不检查;当纳税人税收筹划概率等于α*时,税务机关随机选择。

三、税收筹划、征管的博弈启示

1.税务机关要做好提高效率、加大处罚力度、加快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在法律范围内对纳税人虚假申报的偷税额处以较高的罚款,使纳税人在权衡偷税利益得失时有所顾忌,才能真正有效提高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的概率,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筹划。

2.企业(纳税人)自身必须全面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特别是要通晓税法。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税收筹划的概率,不仅与税收筹划成本有关,而且与预期税收筹划收益有关,这就要求纳税人在一定的财务管理水平下对税收筹划成本及收益进行预测,开展有的放矢的税收筹划活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做到既能使企业受益,又不违反《税法》的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4

关键词: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构 资金筹集 互动关系 博弈

基金项目:民政部2012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项目《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构资金筹集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08MZACR001-12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大量涌现,据统计2009年我国的社会组织数量就已经超过100万,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而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整体还很弱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能充分信赖的机构,一方面为初创期或实力弱小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指导、资金项目等孵化培育服务,增强其独立运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桥梁和纽带,将作为资源供给方的政府、公益基金会和社会捐助等与作为资源需求者的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公益资金的社会效用,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构(下文中统称为NPI)由此应运而生。然而,这一组织在成立之初就面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社会组织支持型机构,NPI本身不具有营利性,其自身运营、对外服务和发展壮大无不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在NPI筹集资金的来源当中,政府的资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对NPI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政府资助的NPI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

目前,政府的资助是NPI资金来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对NPI的资助主要方式包括直接给予资金支持、购买政府服务和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间接给予援助。

(一)政府直接给予资金支持

该种方式就是指政府直接拨款给NPI作为一种政府对该组织的认可和对其工作取得成绩的奖励,以解决NPI在资金上的困难,使其有充分的发展资金,而当NPI在获取政府直接资助之后,逐渐壮大,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逐步实现其在职能上对于政府的补充。目前在国内,政府直接拨款是NPI资金来源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在调查中发现,获得政府资助的NPI要么是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良好,要么是在孵化培育社会组织中成绩突出等。政府的资助不仅仅是对NPI的奖励,也是对其发展的认可。这就意味着政府资助可以推动NPI的发展,NPI为了获得资助和认可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对政府和接受拨款的NPI都容易造成负面影响。财政拨付额较大,给政府带来一定负担。同时,直接拨款到一些NPI,款项的使用缺少监督,可能会被挪作它用,且难以与NPI的绩效挂钩,不利于NPI的发展,也会导致其对政府的过分依赖。而对NPI运用资金的监督又给政府造成更大的成本。

(二)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向NPI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NPI通过公开招标或直接拨款等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负责,规定其服务的内容、范围和要求。政府支付的费用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支付给NPI用来代替政府组织招标所需的服务费用和委托NPI来评估和考核社会组织的费用;另一方面是支付给NPI,用来定向的孵化和培育政府所需的公益社会组织,来更好的提供公益服务。

首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NPI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给NPI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开展活动交流的场所,组织、开展提高组织能力的培训等,帮助NPI克服资金筹集的困难,促使其努力进取,在承接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其次,政府在符合购买服务程序与方式前提下,遵循物有所值、鼓励竞争、合乎职业道德等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向NPI购买公共服务。同时,还设立了购买服务的监督机制,并进行服务评审,保证NPI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政府与NPI合作提供公共服务,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最后,随着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NPI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更广阔的空间和。政府向NPI购买服务,一方面使NPI可以更便捷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形成竞争格局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使NPI获得政府鼓励和支持。这对NPI来说,是发展的巨大动力,更是发展的良好机遇,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

(三)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间接给予支持

政府对NPI所得税的豁免,对个人和企业捐款的减税,是政府对NPI的间接资助方式。NPI自身经营会有一些收入,包括社会组织上交的管理费、场地的租赁费用、设备的使用费用、以及人员培训的费用等等,政府对NPI的这部分收入实行免税。另外,对NPI没有营利目的捐款的个人和企业,政府也需要大力支持,不仅缓解政府对NPI财政拨款的压力也增加了NPI资金筹集渠道,政府也会对这样的捐助者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

二、基于声誉互信的NPI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

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政府与NPI源于混合动机而产生相互依赖,从整个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这一相互依赖是积极的。源于相互依赖关系,并从“合作治理”的理念出发,政府与NPI的政治互信关系是必要的。其中,两者间的信任投入,尤其是政府对于NPI的信任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现实中,政府对于NPI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绩效信任程度,往往决定了政府在政策层面上赋予NPI资金支持的大小,在制度层面上决定了NPI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数量。

具体来说,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政府与NPI的声誉互信关系,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从理论上看,声誉互信与风险和控制两个因素密切相关。首先,当政府对NPI施加信任时,就隐含着NPI的行为对政府是有益的或者至少是不损害政府利益的。但是,政府与NPI一旦建立这种信任关系后,政府就处在一个劣势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NPI的行为按政府的意愿发生,信任就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相反,即信任失效,政府将承担损失。因此,在这一信任关系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政府对NPI的能力和绩效认知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政府对于NPI的行为及其价值诉求是完全认知的,政府信任投入的可能性就增加,否则,就会减少信任投入。所以NPI要想获得政府的信任,就必须扩大自己行为以及价值诉求的透明度。其次,当政府不能完全认知NPI的行为范围以及价值诉求时,就会采取强制性的控制措施来解决两者合作的问题。因为,信任的建立以及信任的程度都需要进行控制,否则会出现误信或过度信任的发生。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强制不能成为信任的替代物,虽然它降低了政府担忧的程度,但并没有增加两者间的信任程度。

三、NPI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互动关系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NPI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政府与NPI之间出于各自利益,以及NPI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考虑,双方存在信任合作关系博弈,且这种博弈包括了一次博弈和连续性的重复博弈。

(一)NPI与地方政府的一次博弈关系

在一次博弈中,由于政府第一次支持NPI,就会存在严重的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博弈的双方往往会采取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出现“囚徒困境”的局面。在政府与NPI的博弈中根据选择的策略有所不同。政府可以选择“信任”、“不信任”两种策略,而NPI所作的选择是“守信”、“不守信”两种策略。那么政府与NPI之间的博弈模型构建如下。为了便于分析和建立博弈模型,对有关参数做出以下假设:政府信任NPI所为NPI带来的收益为S(S>0);而NPI对政府的作为选择守信则会给政府带来的收益为R(R>0)。根据以上假设,建立政府与NPI之间的博弈矩阵,见表1。

注:小括号中第一个字母为政府的收益,第二个字母为NPI的收益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政府一开始就信任NPI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就会为其提供资金、场地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NPI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后,可以选择守信也就是利用政府的资金等的支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政府取得好的政绩和口碑,此时双方的收益为(R,S)。但如果NPI选择不守信的策略,也就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自身无任何作为,没有任何的付出,此时NPI得到的利益为2S,大于守信时得到的利益。而政府则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反而会损失的自己的全部投入,记为-R。同理,如果政府一开始不信任NPI,不会对NPI进行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此时NPI如果选择守信,那么政府因为没有投入,获得的利益为2R,而NPI自己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给政府带来利益,自己蒙受了损失,故得到-S。而如果NPI选择不守信,则双方没有合作,得到0收益。由此可以得出政府选择不信任的策略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样NPI选择不守信的策略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二者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都会站在个体利益的角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出现了双方的“囚徒困境”,该博弈的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不信任,不守信),远没有达到相互信任引致的合作(信任,守信)带来的帕累托最优结果。

(二)NPI与地方政府的重复博弈关系

政府与NPI信任的囚徒困境结构说明了信任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政府与NPI之间如果存在不信任性,重复博弈有利于建立信任机制。重复博弈指基本博弈重复进行构成的博弈过程,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它可以是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也可以是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在多次合作交易中,博弈双方都深知,要欺骗对方的话只能在一次博弈中占便宜,而从长期利益考虑,则会遭到损失。从表1中可以看出,如果政府信任NPI,而NPI选择了不守信会得到最大利益2S,同时给政府带来了损失,那么政府不会再次信任NPI,由此导致双方不会有第二次合作。而如果政府信任NPI,NPI也守信的话,双方都会得到利益,结果,他们还会进行第二次合作。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NPI考虑更多的是他以后的长期收益,而这个长期收益则取决于他这一次是否对政府守信以及政府是否信任他。NPI从守信开始,以后继续选择守信的策略,那么政府就会认为该NPI是可信的,它就会继续给NPI提供资金等得支持。但如果NPI有一次选择不守信,那么政府以后就可能会不信任他,也不会支持他,从而影响NPI以后的政府资金支持。

因此,NPI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就要向政府争取资金,而政府根据NPI的工作表现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来为NPI投资。政府与NPI的这种关系使政府成为资金分配主导主体,掌握资金分配主动权。NPI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政府充分的信任自己,赢得政府更多的投入,政府也会通过NPI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政绩,这样通过双方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双方都会获得利益。反之,显而易见,缺少信任双方都不会选择合作,NPI不会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也不会获得政绩。

参考文献:

[1]崔执树.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第12期:76-77

[2]刘金良,姚云云.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选择: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11-13

[3]刘祖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_博弈_冲突及其治理[J].《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94-98

[4]张文静,孔荣.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中信任的博弈分析[J].《乡镇经济》2009年第1期:112-115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5

关键词:博弈论;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5-02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决策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

在经济学文献中对博弈论最早的研究是古诺(1838)、伯川德(1883)和埃奇沃斯(1925)关于垄断定价和生产的论文,但是这些都被视为特例而没有改变经济学家思考大多数问题的方法。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在他们1944年著名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引进了博弈理论的思想,书中提出大部分经济问题都应该被当作是博弈进行分析。[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阶段。纳什在1950年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了博弈论和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包括纳什和夏普利分别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吉利斯和夏普利提出的合作博弈中的“核”的概念。泽尔腾于1965年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到动态博弈,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于1967年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并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

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我校也开设了《博弈论》课程。然而,由于博弈论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而且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对数学基础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1.数学描述比较抽象。博弈论的标准表达是函数形式和集合形式的表达。博弈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数学的结合非常紧密,需要比较严谨的数学表达和数学证明。例如,20世纪50年代纳什在证明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时就使用了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定理。学习博弈论,通常需要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泛函分析等数学基础。[3]

2.教学过程通常浅入深出。由于博弈论的概念和定理均采用严谨的数学表达形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从简单直观的例子出发,引出博弈的抽象数学模型。简单直观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博弈的思想,但随着讲授内容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最后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概念得越来越复杂,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也越来越困难。

3.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使得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商业、政治、外交等。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设计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研究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中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有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或互相串谋)选择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厂商等微观单位)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4]

二、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案例的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程度、学生参与案例的程度、与知识点的结合程度等。虽然博弈论的教材中提供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显得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财经类学校的本科生而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其与自己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观察和认识相融合,以提高分析经济社会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偏重于理论教学。以往的博弈论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而且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怎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的考核形式仅限于笔试的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笔试并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们对博弈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有的老师采取让学生做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情况进行打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选取的论文的难易程度很难掌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丰富考核形式并且让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完善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1.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通常比较抽象,老师通过分析案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应用,既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选择简单的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博弈的规则;其次,要注意选择契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有的案例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困难;再次,要注意案例选择要尽量的多源化,由于博弈论在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政治、外交等均有应用,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应尽量选择不同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应用。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博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博弈参与者,他们之间进行竞争、讨价还价或者合作。博弈实验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6]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丰富考核形式。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博弈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课堂汇报过程中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分数奖励,提出的问题质量越高,分数的奖励越大,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地越好,课堂汇报这部分的分数也将越高。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地进行建模分析,认真地准备课堂汇报,也将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汇报中。[5]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将借助于博弈论进行分析。因此,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学习博弈论,掌握其思维方式和思想及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博弈论课程的特点,然后指出了目前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将为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浦徐进.本科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372-375.

[4]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博弈论运筹学范文6

[关键词]博弈论与旅游学价格战对策

一、博弈论及旅游价格战的博弈模型

1.博弈论与旅游学。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GamesTheory),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近年来不仅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为其他许许多多包含竞争现象的问题提供了精细的分析技巧。随着博弈论在各学科中的普遍应用,旅游学中的各分支学科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应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分析的探索。

2.旅游公司价格竞争的博弈模型。价格竞争是行业重复建设、对行业总体市场容量过度乐观、企业数量发展过快的结果。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旅游的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旅游公司数量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旅游人数的增长幅度,从而造成供求失衡。旅游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把降价作为争夺客源的主要手段。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降价是企业的合理选则。现用博弈模型分析如下,假定在旅游市场有两家经营同类产品的旅游公司:A和B,还假设他们同时行动,并只有两种选择:降价和不降价。从而得到表1的旅游价格战博弈模型:

(R——对双方合作的奖励,P——对双方背叛的惩罚,S——给笨蛋的报酬,T——对背叛的诱惑)

运用画线法可求得该博弈的得益数组(420,420)所对应的策略组合(降价,降价)为本次博弈的纳什均衡。由于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虽然双方选择(不降价,不降价)要比降价好,但是参与博弈的双方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每一方都不能保证对方会不降价而自己也采取不降价来共同分享利益,为防止对方降价而自己不降价给自己带来损失的情况发生,最终双方选择的是均采取降价的纳什均衡(420,420)。于是你降我也降,你再降我也再降,重复博弈的结果就是价格大战越来越激烈。这从博弈角度说明了价格竞争的必然性。

实践证明,即使公司能够签订都不降价的行业自律协议,也是无法有效避免降价竞争的发生。因为策略组合(不降价,不降价)不是纳什均衡,行业自律协议不具强制性约束力,即使在短期内能够维持在脆弱的自律平衡状态,机会主义或其他因素也会很快将此不稳定均衡状态破坏掉。这在博弈理论中已有严格的证明。二、应对旅游恶性价格竞争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在供需失衡的行业中,当供大于求时,价格竞争将更为激烈。然而过度的价格竞争对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以下对如何避免过度价格竞争做一探讨。

1.通过改变博弈模型的结构消除过度竞争。据前所述博弈模型,旅游公司之间的价格战博弈只要符合两个条件:1)T>R>P>S;2)R>(T+S)/2,各公司的最佳选择都是该博弈唯一最优的“纳什均衡”(降价,降价)。要避免出现旅游恶性价格战,可以通过改变博弈结构,使博弈方的收益值不再符合该博弈模型的两个条件。

一种方法是博弈双方主动改变博弈策略,将公司目标从“收入”调整为“利润”。以表1的旅游价格战博弈为基础,根据旅游业的特点,不妨假设选择“不降价”策略时,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是30%,选择降价策略时,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是20%,则得表2。

以利润为目标的旅游价格战博弈不再符合原博弈模型的两个条件,博弈的最终结果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唯一的(降价,降价)。其中纯策略纳什均衡通过划线法容易找到为两个,即(150,150)和(84,84)。目前博弈论界正在研究表2所示的(不降价,不降价)这样的最优纳什均衡出现的条件和机制,一旦找到,就可以为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提供一条途径。由于其中的研究颇为复杂,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种改变改变博弈结构的方法是旅游监管部门作为新的当事人参与博弈,也有可能会使旅游公司避免出现恶性价格战。但这需要旅游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对降价的公司给予足够大的惩罚才能奏效。

2.持续创新同样是旅游行业获得较高利润,避免过度竞争的有效途径。旅游企业可通过开发特色旅游新产品而避免产品雷同。比如近几年的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在假期举行的高校游;以各种兴趣为对象的摄影游、徒步游、探险游等。

3.除此以外,政府还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硬化企业投资约束,从而消除产业过度进入,达到供求平衡,避免过度竞争。

总之,这些策略需要旅游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创新、调整和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