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例6篇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1

地方文献是记述地方情况或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及地方出版物等,地方文献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和人物的重要史料,在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由于地方文献卷帙浩繁、数量巨大,加之图书馆对其开发重视不够,编排无序,造成读者查阅利用颇费时间和精力,使读者对之望而生畏,形成地方文献备受冷落的现状。

受到读者冷落的地方文献,又往往会受到图书馆自身的冷落。虽然省级图书馆工作条例把“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规定为图书馆六大职能之一,但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在应有位置并做出重大成就的图书馆,只有少数。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至今仍是无阵地、无目录、无专人管理的空白点。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10年来,地方文献编写工作蓬勃展开。以江苏省为例,自1987年省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已出版省辖市志11部、省辖区志14部、南京年鉴11部、武进年鉴10部、南京地方丛书50部,还有一大批行业志、乡镇志等。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记述各地山川、名胜、物产、建设成就等类图书也大批出版。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显然滞后了。

2 价值:区域竞争力的宝贵资源

地方文献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原因就在于它的博和新。地方文献内容极其广泛,只要是地方范围的,无论自然和社会、历史和现状、经济和文化,都是它撰述的对象,分门别类,广博而系统,是其博。史书记载过去,方志则记述现状,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要靠亲身调查而得,是其新。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地方文献比喻为“文化之矿”,具有极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地方文献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有专家指出,各地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板块文化的竞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人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观念、思路、行为、习惯,也就是人们的综合素质,说到底是由那“一方水土”,即板块文化养成的,由此决定了该地经济竞争的实力。江苏的苏南乡镇企业闻名全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与吴文化的养育有密切的关系。吴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湖塘星罗,泉井棋布,沟渠纵横,水网密织,水,渗透于吴文化的各个层面。由此衍生出吴地稻作文化、蚕桑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衣着文化,而水网提供的交通之便,又成就了吴地市镇文化、商业文化、居民文化等等,这种水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重商传统,使苏南人在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率先走向市场,创造了苏南奇迹,既然板块文化是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板块文化载体的地方文献,就理所当然地是区域竞争力的宝贵资源了。

对于这种宝贵资源,不同层次的人们会从不同的层面加以开发和利用。

对于当地各级领导来说,地方文献是进行重大决策的信息库。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或决策人必须系统地掌握该区域的全面情况,并对该城市的研究具有相当造诣。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正是这样的知识系统的综合体。它既能反映一个区域的整体状况,又能反映微观诸方面的信息,能使决策者对所辖地区生态、地理、民俗、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众多因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专家学者来说,地方文献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创造源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即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与此相伴随,区域经济学应运而生。其任务是寻求区域最佳发展方式,它涉及区域的自然资源、历史基础、人口、民俗、技术、市场及管理机制等,其主要资料来源显然是地方文献。国外至今已有几百所大学的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这项研究,我国这项研究远远滞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图书馆提供地方文献的优良服务责无旁贷。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地方文献是他们创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重要工具。无锡县有一家红豆针织内衣厂,打出红豆牌名扬全国,就曾得益于地方文献。

再也不能让这座宝山继续沉睡下去了,开发它,利用它,使它最大限度地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应是图书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拳头产品。

3 改革:电子化。系列化、特色化

地方文献的收藏和服务成为拳头产品的关键在于图书馆自身工作的改革。

3· 1内容特色化。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求博求全,几乎是一种共识。但实践证明,地方文献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实力再雄厚的图书馆也难以全面搜集。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实行经济学的“重者优先”的原则,收藏内容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所谓重点,就是进择那些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关联度高的内容,选择那些历史积淀厚、社会影响大的文化板块,进行重点收藏和服务。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其它。在这个问题上,馆际分工协作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省馆和各市县馆如果都能明确一两个重点,联成网络就既有重点又有全面了。

3· 2书目编排系列化。卷帙浩繁而编排无序,是地方文献备受冷落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编排系列化书目是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系列化,就是化博为专,化大为小 。在这方面不少编撰出版者已做了有益探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也应向这方面努力,地方文献书目要做到,既有综合的,也有分类的,既有主题的,也有按学科编制的,甚至可以按不同的使用对象编制系列化书目,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读者千差万别的需求。

3· 3载体电子化。当前,世界范围的信息网络热的兴起,昭示着一个新世纪正向我们走来。人们已经不愿意沿袭遍访大小图书馆、在书库中用梯子爬上爬下、按目逐页查询资料的传统方法,通过电脑网络调阅各种数据库的数据,或将光盘、磁盘贮入电脑阅读各种资料,正在

成为多数人获取资料的主要方式。地方文献也非走这条路不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与服务也应尽快走这条路,使地方文献汇入电子时代,插上电子之翅,把上千万字的地方文献转换成光盘,把堆积成千上万卷地方文献的书库转换为“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时代的呼唤,读者的需求,也是使绵延数千年的地方文献永葆青春的明智之举。参考文献:

1 刘纬毅著.中国地方志.新华出版社. 1991

2(美)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1991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2

电力产业对满足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能源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是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之一。2013年火电发电装机总容量87009万千瓦时,占中国总装机容量的69%以上。火力发电企业是我国电力产业中能源结构的“龙头”。

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3数据显示,我国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49%以上。独立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34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8618万吨,分别占重点工业调查企业排放量的375%和588%。可见,火力发电企业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作用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树立火力发电企业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构建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提出可行性的改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文献综述

自1989年挪威的Norsk Hydro 公司了全世界第一份环境发展报告对其环境业绩进行披露以来,有关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1]。Corbett认为环境绩效是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2]。Henri和Journeault认为环境绩效指标可提供有关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信息[3]。颜文涛,萧敬豪等总结出形态对比分析法、环境主因素分析法等4种方法,指出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环境绩效的研究方向[4]。何平林等学者对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了研究,为环境绩效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5]。胡健等根据数据包络方法和遗传神经网络,对10家中小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6]。国内外学者对有关企业环境绩效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但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实际操作性不强,各个环节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作者认为亟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本文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25家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作出评价,并就评价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

3.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BP(Back Propagation NN)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本文将火力发电企业环境分级指标作为样本输入,评价级别作为网络输出,运用matlab环境下的BP网络模型进行环境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可获取性[7],选取5项指标,分别为单位电量(亿千瓦时)排污金额X1、单位电量水耗量X2、单位电量煤耗X3、固体废物利用率(%)X4、二氧化硫节排率(%)X5。

3.2 网络模型的构建

本文把5项指标作为输入神经元,环境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输出层神经元,选择隐含层数为1层。根据Kolmogorov定理,确定本文隐含层单元数为3。具体模型结构如图3-2所示:

3.3 评价标准的设计

本文将设计标准定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5个等级。评价原则见表1。参考依据请见参考文献[8]。

4.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来源及网络训练结果

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环保部公开的数据,以25家火力发电企业为数据样本, 利用前10个火力发电企业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次数最高为10000次,学习速率LPlr为001,lpmc为08,经过200次训练后,误差为000641989 e-01,MSE=504746e-006。此时的网络输出已较精确。对后15个火力发电企业进行仿真后得到表3的评价结果。

据表1,环境绩效良好等级水平的有津能电厂、拖电电厂、靖远电厂、宣城电厂和运城电厂;中等水平的有乌沙山电厂、宁德电厂、华夏电厂;一般水平的有锦州电厂、连城电厂;其他的5家电厂处于差等级。

4.2 评价结果成因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处于中下水平,结合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来看,此结果是合理的。对各个企业的5项指标进行分析,曲靖电厂、新余电厂、北部湾电厂的单位电量排污金额(X1)偏高;潮州电厂、红河电厂、锦州电厂的单位电量水耗量(X2)偏高;新余电厂、红河电厂、曲靖电厂的单位电量煤耗(X3)偏高;靖远电厂、托电电厂、曲靖电厂、红河电厂的固体废物利用率(X4)偏低;而运城电厂、津能电厂、宣城电厂、乌沙山电厂的二氧化硫节排率(X5)偏低。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3

【关键字】山东,旅游,文献综述

山东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并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品牌实力。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推进和智慧旅的发展,山东旅游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深刻变革,笔者从山东旅游现状、山东各地区旅游业和智慧旅游发展、山东智慧旅游三个方面对知网权威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尝试结合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为山东旅游业发展提供思路。

一、山东旅游现状的文献综述

郑兵兵(2009)对威海市的温泉旅游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威海市温泉旅游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威海温泉的产品开发和产品组合策略。郑兵兵提出要在完善法规、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发展威海市的温泉旅游,其研究较其他研究来言,长处在于运用了问卷分析的方法,较为翔实可靠。

王蔚(2010)提出山东休闲旅游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树立软硬件过硬的娱乐设施,强化品牌竞争力,塑造旅游吸引力。

石学慧、曹继磊等(2011)指出山东省800余处景区,3200多公里海岸线的旅游资源优势,指出山东的美食文化与山东旅游品牌“好客山东”相得益彰的关系。

王圣、孙吉亭(2011)指出山东海岛众多(326个,有居民35个),应在政策保护下合理规划、在保护海岛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克服多数海岛面积较小、受天气影响大、海岛基建缺乏、特色资源欠缺等劣势因素,对海岛进行开发,促进海岛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

封甜惠(2013)在研究中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旅游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概况和经济状况,并列举了山东省10年间(2000-2010)的旅游数据,提出山东旅游业要进一步联动发展,加强保障体制和强化品牌与形象建设。

金成辉(2013)通过对山东高尔夫旅游产业的球场及规模、从业人员、消费价格、客流量和年收入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后指出,国内高尔夫兴趣爱好者逐渐增多,山东省需要合理调控,通过规划整合来发展高尔夫旅游,同时要加强管理、联合营销、打造品牌,可与韩国联合来促进本地高尔夫旅游的发展。

王乐(2014)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山东省的乡村旅游,指出:截至2012年,山东已具有627个好客人家农家乐,380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550个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4.8万发展业户和20.1万从业人员。王乐指出,山东省乡村旅游的优势为:齐鲁文化风韵突出、农业和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冯媛媛(2016)对山东入境旅游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指出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省入境旅游的主要力量,约占全省的40%。冯媛媛的研究借助灰色模型对山东省未来十年的入境旅游游客量进行了预测。

小结:在研究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中,笔者第一参考了官方网站的资料,如官方统计、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等,第二参考了“好客山东”系列等权威书籍和知网上学术权威的论文。等笔者认为,要想了解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这个大命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官方资料入手,尽量引用官方资料中的数据。第二,在找不到官方权威论述时,尽量查阅权威学者的研究资料。第三,除了定性分析外,需要做定量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可信。

二、关于山东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张琳琳(2010)通过对山东泰安肥城市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肥城市的乡村旅游应该以政府指导、完善结构的原则,走开发保护相结合、提高宣传促品牌的路子。

林德山(2011)研究了日照的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况,认为民俗旅游对日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具有深刻影响,在日照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不但能提高当地经济收入水平,更能较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满意度。

李莉(2011)对枣庄市的红色旅游进行了研究,提出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枣庄城市转型的发展策略,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对后人的一种教育。

张腾(2013)研究了烟台市的节庆旅游,提出了烟台市围绕渔业展开节庆旅游的发展思路,在对烟台市渔业节庆的发展现状做出较详细的评述的同时,提出可以通过清晰定位、明确主题、加强营销的手段来促进烟台的节庆旅游。

杜德义(2014)对山东潍坊青州市的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要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培育重点旅行社来不断提升青州的旅游服务接待水平。

胡立灏(2014)通过对山东济南章丘市的龙山文化和龙山黑陶进行研究,认为章丘市旅游业需要进行区域联动、加强人才培养、树立品牌等手段来进一步宣传龙山文化和龙山黑陶,同时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产品。黑陶在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做大做强。

于洋、吕春莉(2015)阐述了山东半岛沿海地区高尔夫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指出要在解决产业发展诸多问题的同时制定好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

小结:要想了解山东省旅游业的概况,必须先了解山东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并从中提炼总结,同时要求研究者既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笔者查阅的文献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很小的切入点下手,来探究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特色、不足以及发展建议,而这些文献的研究者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和研究方向。除了走差异化的路线,文献中几乎一致的提到,各地要注意对资源的整合利用,总结并放大自身旅游业的独特之处,坚持不懈的培养旅游人才,注意营销手段的选取,加大宣传力度来宣传当地品牌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山东智慧旅游的文献综述

朱岩(2011)非常全面的对山东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山东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山东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网站功能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东旅游智慧化的发展。

吉慧(2012)阐述了山东智慧旅游的具体实现方案,指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发展为山东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晓迪(2014)对山东旅游业和智慧旅游的发展做了详尽的研究,清晰地指出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山东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所在。陈晓迪以新加坡的旅游业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了新加坡旅游的背景、战略目标、具体举措和成功的经验。陈晓迪的研究详细的从基础层、应用层、保障体系三大方面对山东省智慧旅游的框架进行了搭建,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研究山东智慧旅游的宝贵资料。

王天宇(2015)通过调查发现2015年山东省将编制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规划,最终实现2015年旅游消费总额6850亿元,较2014年实现增长12%的目标。王天宇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旅游业带来优质服务,山东旅游已经进入大数据为技术支持的智慧旅游时代。

李丽娜(2016)通过总结山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从管理、服务、营销三方面提出了山东智慧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一词常见诸于山东省内的各大媒体、政府会议文件、领导人发言等文件,这充分显现出政府和社会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视和期待。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中,学者一致认为山东省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在初级阶段并略显雏形。智慧旅游的发展在山东省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在山东正将逐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推动,旅游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搭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信息支持。第二,旅游卡和电子票务成为发展趋势。旅游卡不但实现了旅游景点的捆绑销售,提高了效益,还可以逐渐实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电子票务使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旅游景点的门票,更使旅游管理和决策部门利用大数据和相应数据挖掘技术更好的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统计监控。第三,移动终端的智慧旅游APP大有潜力可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信息处理速度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更乐意使用移动终端的APP来完成日常的一些消费行为。第四,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优质旅游资源的支持。优质的旅游资源不但能给游客优质的旅游体验,还能更好的对景区景点起到人际口碑的宣传作用,优质的旅游资源辅以专业的品牌和适当的营销宣传才能达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的。

在山东省智慧旅游的建设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信息。现代爆炸的网络信息,造成了信息的不统一、虚假信息有时存在、网络门票价格不一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智慧旅游建设中网络信息的不规范现象。第二,无线网络的进一步覆盖。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需求大增,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无线网络的进一步覆盖甚至是普及。第三,移动终端APP的推广使用和完善。移动终端APP可以使游客更加便利的了解旅游信息如实时天气、交通工具、票价等,方便游客出行。

参考文献:

[1] 菅文静,宋晓英.旅游文化传播视角下山东旅游资源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6:172-173.

[2] 陈婕.提升“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原则和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81-85.

[3] 谢如红.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山东旅游商品设计[J].大舞台,2015,08:60-61.

[4] 宋飞,师守祥.山东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及模式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3,20:49-52.

[5] 李静.试论齐鲁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175.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 代际知识转移 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分类号:F270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激增,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 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经济面临“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和“人口红利开始式微”的局面,同时中国人口红利将于2013至2015年前后消失。蔡P提出,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式微乃至消失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口素质等来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以促进经济增长[2]。

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知识成为了社会生产的重要要素,将知识转变为人力资本是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之一。老年人在其生命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如经验、专业技能、社会关系和智慧等),如能使老年人的知识在代际之间传承下去,将能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延续以及青年人力资本的开发,从而实现第一次人口红利与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较好过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代际知识转移(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国内研究较为关注家族企业的代际知识转移(如窦军生等,2009)[3];国外研究更为关注高技术组织中的代际知识转移,集中指向如何通过代际知识转移解决老年员工退休造成的知识大量流失问题(如J. Liebowitz等,2007[4])。代际知识转移的现有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代际知识转移问题的描述性研究、代际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代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代际知识转移的方法和机制研究等方面[5]。已有文献关于企业中代际知识转移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且缺少关于退休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实证研究[6]。本文将重点关注退休后的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际知识转移问题,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回答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为促进老年人通过再就业、在线社区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2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对代际知识转移的定义并不明确,这是因为已有研究对于代际关系的理解还不尽相同。比如有的研究强调家庭关系,如父母与子女;有的研究强调社会中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5],本文重点关注后者。“代”指的是出生在相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的集合,他们拥有共同的集体形象[7]。同一代人都经历了共同的社会事件以及外部影响,这些共同经历会帮助一代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且这种核心价值观在之后的生活中难以发生显著的改变[8]。一代的长度一般在20-25年之间,主要根据出生年份来描绘一代[8]。现有研究中,美国人群通常被划分为传统一代(Traditionalists,生于1946年前)、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 generation,生于1946-1964年)、X一代(Generation X,生于1965-1980年)、Y一代(Generation Y,生于1981-1994年)[9],由于该文献[9]发表时间较早,本文认为Y一代可改为生于1981年及以后。

关于中国人群“代”的划分也有较多说法。C P. Egri等(2004)将中国企业管理者划分为:共和国创立一代(生于1930-1950年)、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生于1951-1960年)、一代(生于1961-1970年)、社会改革一代(生于1971-1975年)[10];王聪颖等(2012)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现有在职的企业员工划分为以下3代: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1950-1965年出生)、一代(1966-1978年出生)、改革开放一代(1979年以后出生)[11]。

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将我国人群划分为五代:共和国创立一代(1949年前出生)、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1949-1965年出生)、一代(1966-1978年出生)、改革开放一代(1979-2000年出生)、新生代(2001年后出生);第一代人群属于激情/奉献型,第二代属于严谨/谨慎型,第三代属于实干/实用型,第四代属于困惑/挣扎型,第五代属于自我/现实型。在本文中,代际知识转移指的是共和国创立一代和社会主义巩固建设一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知识转移给一代和改革开放一代年轻人的行为。

代际知识转移的成功发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12],在转移过程中,代际知识转移双方对于什么知识值得转移给下一代的认知可能不一致,这种认知不一致会影响转移效果[13]。目前已有很多关于个体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14-16],但针对代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个别定量研究验证了年龄差异对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17],即年龄相差越大,代际知识转移效果越好;也有定量研究验证了老年员工对年轻员工的认知、老年员工感知到的年轻员工对老年员工的认知以及老年员工的沟通模式适应性会对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产生影响[18];还有一些定量研究发现导师和学徒认知类型的一致性,会对他们之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积极影响[19]。

有些定性研究中提到,影响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类型[20],老年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和知识转移动机[20-21],年轻人知识重用的动机、年轻人对老年员工的态度[21]以及学习意愿和能力[22],转移双方的交流方式差异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20]、信任[23-24],组织结构、文化[21,23,25]、领导支持[20-21]等。

3 研究框架

本文将选取与老年人相关的个体因素作为自变量,选择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作为因变量,来探索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问题。在上述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研究框架。

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年收入)、身心状态(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和上网频率等变量分别在研究老年人行为的研究(如张硕等,2013[26])中经常出现。因此本文将选取上述变量作为本文的自变量来探索它们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外,知识转移双方对知识价值认知的差异[20]也会对老年人知识转移产生影响,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又是由转移方的知识价值认知和接收方的知识价值认知形成,因而知识价值认知差异可拆分为两个变量: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价值的认知(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和老年人对自己知识价值的认知(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有用性)。由于本文的受访对象都是老年人,因而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是指“老年人所感知到的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价值的认知”。此外,知识转移的动机或预期收获[20]也会对老年人知识转移产生影响,因此老年人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也是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选取上述认知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来探索它们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来源

为了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作为抽样总体,于2014年6月份对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了387份,剔除5份关键数据缺失的无效问卷、96份年龄在60岁以下的问卷,最后得到286份有效问卷(年龄全部在60岁及以上)。

济南市2013年统计年鉴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济南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家庭总收入为36 244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 570元、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0 032元[27],这些经济指标都略高于同期的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情况 (26 959元,24 565元,16 674元)[28],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济南市城镇居民能够代表我国中高收入水平居民的一般情况;另外,截至2012年底,济南市老年人达到391 522人,占全市人口的5.63%[27]。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济南市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2 变量定义

4.2.1 人口统计特征

本文对老年人的性别(1表示男,0表示女)、年龄(60-65岁=1,66-70岁=2,71-75岁=3,76-80岁=4,80岁以上=5)这些人口统计特征进行了调查。

4.2.2 社会经济地位

本文使用受教育程度(小学=1,初中=2,中专/高中=3,大专/本科=4,研究生及以上=5)和年收入(0-3万=1,3-5万=2,5-10万=3,10万以上=4)来测量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4.2.3 身心状态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现在的生活是否需要有人照料?”来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条件,该问题采用李克特3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经常需要,2表示偶尔需要,3表示不需要)。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相对于同龄人自己的心态是更年轻、差不多还是更保守?”来了解老年人的心态,该问题采用李克特3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更年轻,2表示差不多,3表示更保守)。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是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来了解老年人的时尚性,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完全跟不上,5表示完全跟得上)。

4.2.4 上网频率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平常多长时间上一次网?”来了解老年人的上网频率,可供选择的项目包括:不上网,1个月或更长时间1次,1个星期1次,1个星期3-5次,每天至少1次,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不上网,5表示每天至少上一次网)。

4.2.5 认知因素

(1)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如何看待老一辈的知识价值?”来了解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非常没有价值,5表示非常有价值)。

(2)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自己是否掌握对社会及下一代仍然有用的知识?”来了解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该问题采用0、1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是,0表示否)。

(3)老年人感知的收获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觉得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能否得到一些收获?”来了解老年人感知的收获,该问题采用0、1变量进行测量(1表示是,0表示否)。

4.2.6 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问卷中通过询问受访者“愿意向年轻人分享您的一些经验或知识么?”来了解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该问题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来测量(1表示完全不愿意,5表示非常愿意)。

4.3 数据分析

本文将采用SPSS 20.0对回收的286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分析,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

5 研究发现

5.1 描述性统计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样本的男女分布均匀(男性占52.4%),低龄的老年人居多(60-70岁的老年人占68.5%),高学历的老年人较少(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占20.9%),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居多(86.7%),样本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总体上比较好(不需要照料的占86%),大部分老年人表示心态比较年轻或和同龄人差不多(84.3%)。

如图1所示,虽然较少的老年人表示会上网(29.7%)、觉得年轻人对老年人知识有用性有高评价的老年人只有不到1/3(31.8%),但大多数老年人表示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84.6%)、代际知识转移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78.3%)、而且愿意转移知识给年轻人(62.9%)。显然,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老年人的积极性和有用的知识。后文将会继续探索到底哪些因素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起到关键作用。

5.2 皮尔逊相关分析

为了尽量避免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采用回归分析前,本文先对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各因素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部分结果见表2)。相关系数R的范围在-1到1之间,当R=1表示完全正相关,R=-1表示完全负相关,R=0表示不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的范围在0.3-0.5之间是低度相关,在0.5-0.8之间是显著相关,0.8以上是高度相关[29]。

根据皮尔逊相关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除性别和年龄外其他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显著,这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另外,数据显示所有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由于篇幅关系,此处省略具体的数值展示)都比较低(

5.3 回归分析

5.3.1 直接关系

为了了解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经济地位、身心状态、上网频率以及认知因素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本文首先选择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作为自变量、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1;然后在模型1的基础上依次加入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年收入,模型2)、身心状态(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模型3)、上网频率(模型4)、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模型5)、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模型6)这些自变量,建立了模型2、3、4、5、6(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通过回归系数的变化以及模型R2的变化可以得到各类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模型的解释力度,从而找到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关键因素。

(1)人口统计特征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1、2、3、4、5、6中,性别和年龄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且在模型1中F检验不显著(P>0.05),模型拟合度不好,R2只有0.8%。综上所述性别和年龄不能有效地对因变量做出解释。

(2)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2、3、4、5、6中,年收入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但教育背景在这5个模型中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在模型2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教育背景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已有研究也已经证明了教育水平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30]。据此,本文提出命题1:

命题1:教育背景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3)身心状态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3、4、5、6中,心态和时尚性都没有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但身体条件在这4个模型中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消极影响;在模型3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身体条件越强的老年人向年轻人转移知识的意愿越弱。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条件越好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越强[31],从知识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不太愿意将有用知识转移出去[32]。据此,本文提出命题2:

命题2:身体条件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消极影响。

(4)上网频率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4、5中,上网频率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模型4的 F检验显著(P

(5)认知因素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模型5中,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积极影响;在模型5中F检验显著(P

模型6中,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都表现出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显著影响;在模型6中F检验显著(P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可知,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能够较好地解释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当老年人觉得自己拥有对社会和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代际知识转移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老年人更愿意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这可能是因为,当老年人认为自己拥有有用知识时,才会觉得自己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有用知识,已有研究也表明了知识自我效能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前因[16];另外,当老年人认为代际知识转移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收获时,才会有动力为年轻人提供有用知识,已有研究也表明了内外动机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前因[16]。据此,本文提出命题3、4:

命题3: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4:老年人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积极影响。

5.3.2 中介关系

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 量[33],而要检验M是否起到中介变量的作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回归分析(如图2所示)。

若图2中的回归方程I、II中a、c显著,回归方程III中b显著而c’不显著,则M对X和Y之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若回归方程I、II中a、c显著,回归方程III中b显著、c’显著但绝对值减小,则M对X和Y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1)方程I

从模型5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背景、身体条件、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这些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即方程I的c显著);

(2)方程III

从模型6我们可以看出,当加入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之后,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的回归系数显著(即方程III的b显著),教育背景、身体条件的回归系数显著但绝对值减小(即方程III的c’显著但绝对值减小),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即方程III的c’不显著)。

综合模型5、6的结果我们认为,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可能对教育背景和身体条件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上网频率和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3)方程II

为了进一步检验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收获的中介作用,我们还需要参照方程II建立自变量与中介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首先,为了检验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是否为中介变量,我们选择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年收入、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自变量,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7(回归结果见表5);

然后,为了检验老年人感知的收获是否为中介变量,我们选择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年收入、身体条件、心态、时尚性、上网频率、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作为自变量,老年人感知的收获作为因变量建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8(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模型5、6、7、8,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发现:

第一,身体条件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7中,身体条件(B=-1.680,P

综合模型5、6、7,我们可以认为身体条件除了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具有直接消极影响,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的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身体条件好的老年人越能紧跟时展(前述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身体条件和时尚性具有正相关关系),知识更新换代的意识越强,越有可能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识过时了,从而越不可能转移知识给年轻人。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5、6:

命题5: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对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具有消极影响。

命题6:老年人的身体条件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上网频率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8中,上网频率(B=0.319,P

综合模型5、6、8,我们可以认为上网频率完全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经常上网的老年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因而更可能希望从年轻人身上学习电脑、互联网等知识,希望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帮助,而且已有研究也表明社会交往、学习新知识等是老年人上网的主要动机和行为;另外,经常上网的老年人也有更多的与年轻人交往的经验,更可能认识到和年轻人交往能够得到一些收获(如社会交往的乐趣、尊重、学习新的知识等),因此他们从事代际知识转移这种与年轻人交往的行为的意愿更强。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7、8:

命题7:上网频率对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8:上网频率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与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模型7中,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B=1.226,P

综合模型5、6、7、8,我们可以认为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积极影响。一方面,老年人的行为和认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若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知识价值评价不高,老年人的自我评价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转移知识给年轻人的意愿也会降低;另一方面,知识转移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知识转移方的收获大部分来自于接收方,只有接收方认为转移方的知识是有价值时,接收方才有可能为接收知识而付出报酬(经济、尊重、互惠等),因而当老年人感觉年轻人对老一辈知识价值具有较高评价时,老年人更可能认为向年轻人转移知识能够得到一些收获,从而更愿意向年轻人转移知识。已有研究也证明,老年员工感知到的年轻员工对老年员工的认知会对老年员工知识转移意愿产生影响[18]。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命题9、10、11、12:

命题9: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10: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命题11: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具有积极影响。

命题12: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的完全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5.3.3 影响因素模型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建立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参见图3)。教育背景、老年人感知的(自己)知识的有用性和感知的(代际知识转移)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具有直接积极影响;身体条件除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外,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这个中介消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这个中介,上网频率会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这两个中介,年轻人感知的(老年人)知识有用性会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然后对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老年人进行走访调查,回收了286份有效问卷(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最后,通过SPSS20.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6.1 理论和实践启示

6.1.1 理论启示

首先,以往研究往往从空间维度研究母子公司间、不同组织间、组织内部之间的知识转移问题[5],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维度的代际知识转移,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对既有研究进行补充。

其次,本文构建的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显示:①教育背景能够积极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在以往研究中教育背景往往作为控制变量;②身体条件一方面会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直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还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的中介,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消极影响,以往研究中暂未发现关于这种关系的分析和验证;③上网频率也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老年人采纳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积极后果;④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对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而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知识接收方的个体因素对接收方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缺少关于接收方的个体因素对转移方意愿和行为作用的研究。

6.1.2 实践启示

本文构建的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能够为代际知识转移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如上网频率能够通过影响老年人感知的收获来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虽然目前济南市老年人上网率已达到29.7%,但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机构应该继续寻找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上网比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还能够促进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年轻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会通过影响老年人感知的知识有用性和感知的收获来影响老年人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因而社会应引导年轻人正确对待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给予老年人的经验、知识应有的尊重和评价,从而提高老年人的代际知识转移意愿和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承。

6.2 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文的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文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意愿的阶段,未来研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老年人的意愿变为行动,并对代际知识转移行为的结果进行研究;第二,由于本文只选择了济南市的城镇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因而本文构建的影响因素模型的普适性略显不足,之后需要扩大调查范围,在全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最后,未来还需要将本文选取的变量构念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2] 蔡P.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 2009(1): 2-10.

[3] LIEBOWITZ J, AYYAVOO N, NGUYEN H, et al. Cross-generational knowledge flows in edge organization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7, 107(8): 1123-1153.

[4] 王馨,周丽霞,刘佳. 代际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一个新兴领域的现状和走向[J]. 情报科学, 2013(1): 142-147.

[5] 汪长玉,左美云. 退休员工知识保留的内容和方式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11): 10-17.

[6] STRAUSS W, HOWE N. The fourth turning: an American prophecy[M].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1997.

[7] SCHEWE C D, MEREDITH G. Segmenting global markets by generational cohorts: determining motivations by age[J].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04, 4(1): 51-63.

[8] LANCASTER L C, STILLMAN D. When generations collide: who they are, why they clash, how to solve the generational puzzle at work[M].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003.

[9] EGRI C P, RALSTON D A. Generation cohorts and personal values: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2): 210-220.

[10] 王聪颖,杨东涛. 员工代际差异对其工作场所乐趣与绩效关系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2(12): 1772-1778.

[11] JOSHI A, DENCKER J C, FRANZ G, et al. Unpacking generational identities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0, 35(3): 392-414.

[12] HARVEYJ.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memory with intergener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2, 16(3): 400-417.

[13] CUMMINGS J L, TENG B.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1): 39-68.

[14]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27-43.

[15] BOCK G, ZMUD R W, KIM Y, et al.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J]. MIS quarterly, 2005: 87-111.

[16] NOETHE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teams and its role for the prevention of knowledge loss[D]. Bremen: Jacobs University, 2011.

[17] deBLOIS S. Older workers’ perspectives on age and aging: exploring the predictors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D].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2013.

[18] LIN C, KAO M, CHANG K. Is more similar, better? Interacting effect of the cognitive-style congruency and tacitness of knowledge on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mentor-protégé dyad[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13(4): 286-292.

[19] DELONG D W. Lost knowledge: Confronting the threat of an aging workforce[M]. Oxford: Oxford Un iversity Press, 2004.

[20] SLAGTER F. Knowledge management among the older workforc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7, 11(4): 82-96.

[21] WANG C, ZUO M, BO 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pre-retirees to younger employee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Beijing, 2014: 1-6.

[22] STEVENS R H. Managing human capital: how to us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 transfer knowledge in today’s multi-generational workforc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10, 3(3): 77-83.

[23] MCNICHOLS D. Optimal knowledge transfer methods: a Generation X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0, 14(1): 24-37.

[24] MARKKULA V. Bridging the generational knowledge gap- three case stud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generational shift [D]. V?rterminen: Link?pings Universitet, 2013.

[25] 张硕,功陈. 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J]. 南方人口, 2013(3): 64-72.

[26] 济南市统计局. 济南统计年鉴―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8] 陈晶璞,闫丽莎.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1(24): 132-134.

[29] 魏法杰, 邓婉君, 单伟. 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2): 65-70, 83

[30] PENGCHAROEN C, SHULTZ K S. The influences on bridge employment decis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10, 31(3): 322-336.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5

(延边大学图书馆,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民族高校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需要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民族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面临着馆藏特色文献界定不明确、馆藏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关键词 特色文献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民族高校图书馆

民族高校办学宗旨是为立足于地方,面向全国,形成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特色,为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民族高校已经成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成为了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我国的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兴国安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高校所设置的一部分学科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直接为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民族高校图书馆是支撑民族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是直接为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的服务宗旨和目标决定了其建设必须具备民族和地区针对性,即必须收藏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的特色文献,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及地区的特色文献资源,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库。因此,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优势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民族高校不断强化和发展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学科群的关键之一。

1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民族高校为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做了各种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界定混乱,造成特色文献资源库贬值

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相关的文献种类繁多,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库时,由于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发展所需文献的界定不明确,出现了凡是民族语言的资料或凡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文献资料都收藏的倾向。在图书出版品种迅速增加,图书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 虽然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所增加,但是与图书出版品种的增加相比,购书经费仍短缺,未能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刀刃上,淡化了收藏文献资源库的特色优势。因此,根据民族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尽量增购特色文献是民族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

1.2 馆藏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

由于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启动时间较晚,现有的一些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相关特色文献分散在国内外各个档案馆和图书馆,或有价值的民族文献存在散失、残缺或漏收等现象。加上,没有建立国内图书馆及档案馆之间的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直接阻碍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1.3 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

民族高等院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馆藏优势确定特色资源库的选题;二是根据资源库建设要求,确立资源库建库原则、录入内容,做好建库前的准备工作;三是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数据录入规则,规范操作,确保数据的标准化,以利于资源共享;四是资源库建设始终都要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确保资源库建成后,能够方便读者利用;五是统一规划、合作建库,以便节省经费,实现资源共享;六是要及时更新和维护资源库系统,提高数据的时效性;七是加强技术人才的培训,确保人力技术支撑;八是处理好知识版权问题,做好数据资源的版权保护。[2]解决好上述问题,能够直接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2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对策

2.1 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

结合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以及民族高校的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馆藏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宗旨、目标、内涵及发展方向,明确确定馆藏特色资源的范围、种类及质量要求。

2.2 推动特色资源库建设,保证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相关的特色文献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著述等。其中,报纸、刊物、年鉴、丛书、地方志、地方史、大事记等文献都系统或完整地收集才能充分发挥其学术和研究价值。著述包括文集、专著、论文、诗词、信札、地方人士一生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家谱等,其中很多资料是研究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3]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大民族文献的普查、调研、整理、入藏、补漏工作,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推动特色资源库建设。以此为基础,各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保证特色文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3 长期规划,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制定长远规划,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图书馆特色文献库建设,以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的稳步发展。另外,电子资源本身的年度更新费用和所需的硬件、软件更新及维护费用往往是很难准确预计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电子资源经费使用的难度,合理安排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购买比例,建立系统的覆盖全校主要学科的文献资源体系。

2.4 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知识的更新发展越来越快,信息总量迅速扩大,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这不仅要求不断地完善采访机制的同时,而且要求不断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加强采访人员的再教育,使其不断熟知馆藏资源,明确理解特色资源库建设宗旨、内涵及方向, 熟悉本校的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 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和相关网络采选系统的检索功能和内容。

总之,民族高校大力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需要建设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库。民族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中,应采取明确界定馆藏特色文献,加强特色文献搜集工作,建立特色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才能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金红花.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策略[J].现代情报,2008(7):143.

[2]徐东明,冯云,宁沛林.十年来民族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特色建设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7):132.

网红经济文献综述范文6

2.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温邓小平"8·18"讲话徐学庆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疑难问题张景荣

4.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杨秀萍

5.从实施《廉政准则》透视廉政建设张希贤

6.健全和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唐晓清,潘立魁,TangXiao-qing,PanLi-kui

7.农村宗教和民间信仰盛行与村级党组织建设探析——以安徽H县G镇为例王久高

8.党内民主中的基层组织权利问题韩强

9.把党支部建在社会团体上——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研究李德,王叶庆

10.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其问题意识与学术贡献——兼谈我的开放的儒学观(上)郭齐勇,GuoQi-yong

11.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共生价值研究陈纯柱,敖永春,ChenChun-zhu,AoYong-chun

12.政党信任研究的缘起与内涵——兼论中国政党信任模式的转型高奇琦

13.公共行政学的时代使命何植民

14.公共决策中网络民意影响力的生成与发展赵泽洪,陈侨予

15.从国际战略高度剖析奥巴马多变的对华政策杨斌

16.南北气候合作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之基本原则张淑静

17.引领中国经济学正确走向的一面旗帜——读刘国光先生《经济学新论》所引起的若干思考李炳炎,LiBing-yan

18.双赢博弈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是逆市场化:"国进民退"现象透析——以中粮控股蒙牛、山钢重组日钢和山西煤炭兼并重组为例郭玉亮

19.重庆跻身国家五大中心城市的使命、机遇和挑战刘雪颖

20.成渝经济区建设与兼业农业的发展杨姝

21.重庆市碳排放量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1998~2008陈立泰,张军委,万丽娟

22.消费主义背景下报纸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蒋建国,JiangJian-guo

23.新闻娱乐化的文化阐释蒋建梅,秦建国

24.试论教育系统潜规则行为的综合治理罗任权,索光举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研报告重庆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组,InvestigationGroupofRefineSocialistCoreValueinChongQing

26.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再认识褚凤英

27.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机制建设探析白书祥

28.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曹海军,CaoHai-jun

29.中国大都市区治理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兼论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李金龙,雷娟

30.四项基本原则入宪和中国政治发展刘山鹰,祝捷,LiuShang-ying,ZhuJie

31.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四大流派及其方法论回观李武装

32."话语置换"或"话语回归"?——对当今文化理论研究之"去唯物史观"倾向的反思段迎晖

33.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规制我国科技伦理的启示于承武

34.也谈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郝贵生,HaoGui-sheng

35."斗争哲学"辨王进

36.边缘化还是中心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的思考王贵明,李涛,WangGui-ming,LiTao

37.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过程中的本体论思想邓晓臻

1.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贾绘泽,JiaHui-ze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新探郭红军

3.防范风险应对危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常宗耀

4.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必要条件李继武

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郭国祥,巨龙

6.联系群众、优化党风的新实践——对重庆市领导干部"结穷亲"活动的思考黄远固,苏伟,HuangYuan-gu,SuWei

7.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三重要素及其科学整合罗峰

8.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路径探讨操申斌

9.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党建效应分析喻包庆

10.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构成要件张果,张觅

11.三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关于社会主义多党制之近见高放,GaoFang

12.试论危机转化为公共危机的关键及其预防对策——从公共决策的视角李小敏,胡象明,LiXiao-min,HuXiang-ming

13.广东大部制改革:比较与思考彭澎

14.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颜如春

15.提高政治学研究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探求——一项对79本政治学基础类教材的研究报告冯志峰

16.缩短权利到权力的距离是反腐败的治本之举何克祥

17."西三角"经济圈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研究何伟,曾礼,汪晓凤,HeWei,ZengLi,WangXiao-feng

18.WTO多哈谈判未果形势下的中国农业补贴制度创新研究岳树梅

19.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规律研究唐兵

2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创新研究徐鲲,肖干

21.我国"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基于需求视角的分析于晓媛,周才云

22.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谢佳,XieJia

23.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陈明

24.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探讨钟德友

25.认同与建构: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杜军林

26.本质主义德育及其批判魏传光,WeiChuan-guang

27.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董杰

28.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青年信仰危机现象透视陈昌兴,干承武

29.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分析李曙新,徐修德,LiShu-xin,XuXiu-de

30.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斗争形式张亚

31.中国黑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杨建军

32.论权力的德性唐土红,TangTu-hong

33.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王玉平,李晓元

34.马克思的休闲消费理论探析张永红

35.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拓展——海派经济学淮海论坛"综述程言君,赵艳

36.中国利益集团分析杨帆,YangFan

37.是出于无奈还是有意所为——也评恩格尔的新著《霸权背后》叶敏华,陈祥生

38."走俄国人的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与周尚文、张远新两位教授商榷王增智

39.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本体论思考倪志安,NiZhi-an

40.论马克思对哲学的自我理解余满晖,王金福

41.论马克思对近性主义的全面反思田园

1.对中国崛起的两点思考宗寒,ZongHan

2.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辛向阳

3.科学的发展精神之我见贺汉魂,王泽应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蕴中的思想解放问题余金成,曾凯

5.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张书林,ZhangShu-lin

6.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范畴含义厘定的若干问题管新华,汪旻艳

7.执政党意识的共性与中国特色刘红凛

8.城市边缘区党员管理模式探析苑晓杰,王寒

9.培养学生成才是地方高校基层教学单位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潘荣新

10.正确看待新中国60年的法治建设郑言,ZhengYan

11.村级民主发展的路径、障碍及对策思考——以四川省为例任中平

12.社会革命与社会关系的双重考量中的党军关系孙力

13.公民问责: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韩志明

14.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及论域转向臧雷振,王世谊

15.抓住有利时机振兴公有制经济何干强,HeGan-qiang

16.卓炯十大理论贡献述评(下)李炳炎

17.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激活措施仇大勇

18.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与路径选择研究陈新业

19.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建构赵春丽,ZhaoChun-li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学习践行到认同传承李梅敬

21.论"大学精神"苏小柱

22.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忧虑与优化——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杨国蓉

2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深层认识李合亮,LiHe-liang

24.近二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述评王嘉,张亚丽,戴艳军

25.政治立场·人文关怀·制度建设——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彭焕彬

26."两型"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袁方成,YuanFang-cheng

27.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控制——一种系统论视野下的解读沈一兵

28.维护政治稳定: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则刘勇

29.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雍涛,YongTao

30.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王学俭,宫长瑞

31.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张剑

32.略谈"建国"——国际法角度的分析胡大牛

33.否定斯大林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李伟,LiWei

34.应当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师吉金教授商榷杨竞业,YangJing-ye

35.元哲学研究的三种样态及其对马克思学说元哲学探索的启示王清涛,WangQing-tao

36.类比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印大双

37.一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研究的创新性著作邱观建

1.新中国60年发展经验论纲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TheTheoryon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ofGuizhouProvinceResearchCenter

2.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双重超越胡建,HuJian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理论探究——兼论现代技术观的演进苏振锋

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时代特征蒋政,涂秋生

5.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思考王作安

6.试论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目标及其途径刘益飞,LiuYifei

7.论新阶段党群关系:形势、特点及对策——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戴立兴

8.边疆民族地区党的执政安全战略车辚

9.论薄一波反腐倡廉思想温金童

10.强化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思考朱佩明

11."规制用财":我国反腐败模式创新的方向郭剑鸣,GuoJian-ming

12.权威平衡渐进:新中国60年政治体制改革经验探析王栋,郭丹,WangDong,GuoDan

13.关于化解社会矛盾与实现社会和谐的思考孙关宏

14.生态安全问题与政府生态安全责任黄爱宝,王妍

15.对行政问责制度的宏观思考陈兴立

16.新公共行政社会公平观的现代价值——基于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视角黄海林

17.卓炯十大理论贡献述评(上)李炳炎,LiBingyan

18.对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历史的再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孙翠兰

19.企业"资本弱化"与劳工权益的维护——兼释"工会在工资合约中的博弈行为"任小平

20.老少边穷连片地区区域合作路径选择及机制建设的思考——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宋爱苏

21.关于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的两个架构王骏

22.试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的内在逻辑联系韩露,徐志远,HuangChunhua,XuZhiyuan

23.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郭毅然

24.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文关怀与救助的理论依据及路径选择洪波

25.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季昌伟

26.学科视角中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进展与深化张永光,常艳,ZhangYong-guang,ChangYan

27.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与对策陈星博

28.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张士斌

29.求解失地农民社区建设问题——主要基于对川渝两地的调查周建瑜

30.论边界道德与边界文化杨竞业,YangJing-ye

31.服务劳动与财富的生产: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分析王海文

3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思想论略邓昌福

33.后现代女性主义探析岳丽

34.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确实存在——与李伟同志商榷郝遥,HaoYao

35.论人权、自由、民主、法治及其关联李延明

36.会议观点综述:怎样认识美国学者恩道尔的新著《霸权背后》纪哲

37.会议观点综述:"中国离盛世还有多远"钟犸

38.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蕴探析:从政治哲学转向经济哲学罗晓梅,LuoXiao-mei

39.十五年来国内"实事求是"研究:回顾及展望张定鑫

1.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的新探索孙肖远

2.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论析何克祥

3.解决中国民生问题:邓小平理论矢志不移的目标追求肖冬梅,陈湘舸,XIAODongmei,CHENXiangke

4.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新论倪志安,朱杰

5.回顾·反思·前瞻——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陈曙光

6.在干部选拔中把党委意志和群众选择结合起来韩强,HANQiang

7.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路金晓钟,徐本岩

8.探索巡视与多种监督的最佳结合黄远固

9."楼组党建":社区党建资源整合的经验与启示——以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社区为例吴海红

10.南方局与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胡大牛

11.强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理念孙洪敏,SUNHongmin

12.区域应急网络的构建:战略分析与行动选择向良云

13.我国近年来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伏绍宏,张义佼

14.协助代表人民利益——关于派代表性问题的实证研究朱世海

15.论统筹城乡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与着力点王仕军

16.公共伦理学视野下的"清官信仰"研究谷宇

17.论群体决策的双面效应和优化技术刘宗粤,刘裔,刘懿

18.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透析周泽红,ZHOUZehong

19.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回顾、成效与创新刘娟

20.劳动定价机制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互动——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严维石

21.扩大内需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侯慧艳

22.论精神生活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廖小琴,LIAOXiaoqin

23.基于全球视野对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前沿分析赵学琳

24.文化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熊晓红

25.论杨靖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康耀辉

26.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创新黄刚,HUANGGang

27.从流动人口管理走向流动人口治理——我国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周学馨

28.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一次土地征收的典型调查黄建伟,喻洁

29.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杨聪敏

30.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曾庆玲,ZENGQingling

31.民生法治论王官成,彭德军

32.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检察权功能张能全

33.马克思主义竞争观及其现实意义李颖

34.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饶银华

35.斯大林与二十世纪李伟,LIWei

36.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何伟,HEWei

37.普世价值:一种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思考冯志峰

38.论作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蒋政,涂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