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 (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 (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cnerc.gov.cn/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 (资料来源: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 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2

这次全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现场会,是我省职业培训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省领导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孙刚副省长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要求我们把这次会议认真开好,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我省职业培训工作的新局面。省国资委张启元副主任刚才也就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省国资委对这项工作和这次会议的重视,体现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全省技工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请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省厅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为开好会议事先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充分准备。同时,这次会议还得到了省电力公司和一大批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劳动保障厅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向省电力公司等企业领导和技工院校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在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文件),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视频会议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刚才,省电力公司、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铜业公司和省无线电高级技工学校等单位就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行了经验交流。*现代技师学院、赣州技师学院等十所院校与一批合作企业在会上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表明了我省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已进入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下午,我们还要到省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参观考察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创建高技能人才和技师培训基地的情况,进一步学习他们管理规范起点高,把校企合作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的宝贵经验。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大家一定有较大的启发,一定会对我省技工学校全面开展校企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这次校企合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发15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我省前一阶段校企合作的经验,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探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并就如何深化下一阶段校企合作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工作部署,从而进一步推进我省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经验交流的会议,也是一次站在新起点上对校企合作工作再动员的会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我省校企合作的经验,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年,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技能人才的战略地位,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重要任务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启动并实施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的培养计划。*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的精神,提出了“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吸引、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年底止,全省共有技能劳动者230.34万人,其中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35.8万人,占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的15.2%。仅*和*两年就新增高级技工5.6万人,新培养技师1.2万人。全省涌现出了袁振海、刘火生、李贵镇等中华技能大赛获奖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高级技师,他们不仅为我省赢得了荣誉,而且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全省通过实施工业园区技术岗位对接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样板工程,岗位成才示范工程和小企业孵化工程以及开展百名“名师带徒”活动,加快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新技师的培养速度。从*年开始,我省还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作用,努力扩大了高级技工班和预备技师班的招生。到*年底,全省技工学校高级技工班在校人数达21674人,技师班人数达近千人,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在校人数占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总量的20%,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今天,我们又正式成立了全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评价、表彰、激励、保障等工作环节,与省内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和指导校企合作,这对于尽快形成加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于尽快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又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一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全社会形成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加快成长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建立了符合企业特点的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的工作新机制,发挥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三是技工院校的职业培训和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能适应新形势,瞄准市场需求,在又快又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技工院校正在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四是由于抓住了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高端,因而促进了初级工、中级工的培训和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而带动了整个职工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上了新水平,使技能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近几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是又多又快又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今天发言的几个单位的典型经验,也充分说明这点。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这些学校和企业的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进行消化和吸收:

一是政府方面。要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等手段,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省里近几年推进的“四大工程”、开展的名师带徒活动、批建技师学院、扩大高级技工班招生、建立高级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技能人才表彰制度,广泛开展技能竞赛,以及这次成立协调委员会的举措就是为了创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

二是企业方面。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单位,要从企业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长远目标出发,高度重视与技工院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省电力公司、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和*铜业公司的经验证明,企业有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需求,有强烈的紧迫感,而且认准与学校合作,就可以较快地解决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他们通过技工学校培养的预备技师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选派企业的高级工到技工院校去强化提高;通过合作培养和资源共享,为企业又快又好又多地培养了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从这些单位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可以激发企业在职在岗员工学技能、争当技师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三是学校方面。学校要瞄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练好内功,壮大办学实力,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培训成果,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不能等待观望。省电力高级技校和无线电高级技校就是认准了要增强学校的活力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因而表现出寻求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在寻求合作的同时,学校主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实力,通过过硬的培训效果赢得了企业的青睐。因此,技工学校要想加快校企合作的速度,就必须做到以质取胜,练内功,强管理,其中包括邀请企业一道来共同研究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训方式。这样的学校企业当然是欢迎的,而且是可信赖的学校就不怕没有合作的企业,校企合作就有可能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由短暂合作向长远合作发展,并走上良性合作互利互赢的轨道。

这些单位经验还表明,哪个学校校企合作搞得越好,服务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就越明显,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发展后劲就越足。哪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搞得好,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就快,员工素质水平就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强。校企合作的结果一定会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全省技工学校都要认真总结自己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单位的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际行动来推进本校的校企合作,促进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加强校企合作上下大功夫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对各类人才包括高技能人才都产生了强劲需求。但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现状是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而且按目前的培养规模和培养速度是难以满足这种强劲需求的。中央15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未,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2750万人,要比*年净增89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增加190万人,高级工增加700万人。

我省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目标,这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劳动者素质得到明显改善,高技能人才比例有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300万人,其中,中高级技工分别达到207万和42万人,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5万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已经开展的四大工程基础上,省厅又准备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实施“金蓝领”工程,重点实施工业园区企业技工定向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中级技工10000人;青年高技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高级技工6000人;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政府资助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000人和首席技师计划,每三年评选首席技师100人。并设立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确定今年全省要培养新技师9000人。因此,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

要完成艰巨而又繁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我们必须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但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是要抓好培养。没有技能人才源源不断的培养和产生,就谈不上其后的评价和使用,就不可能产生高技能人才。

一般来讲,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三条途径,一是企业培养,二是院校培养,三是个人岗位自学成才。但这三条途径都存在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速度快,效果好的培养途径还是校企合作携手共同培养。这是因为校企合作突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调动技工院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对新生劳动力进行高技能学制的培养,同时与企业紧密结合进行强化实训;另一方面学校面向企业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同时把企业员工有机结合到学校进行专业进修。通过优势互补和紧密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使大批技能劳动者能通过这一渠道迅速成才,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为了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我们的技工学校不仅要努力加大对高级技工班和技师班的招生力度,扩大学制教育人数,努力将教学实践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时还要努力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大对高级工的社会培训和对企业在职高级工的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当前推进校企合作,我们也面临一些难题。一是认识问题。一些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仅仅希望企业帮助学校克服学校自身师资、实习基地不足的困难和疏通学生就业渠道,而没有从如何满足企业对高技能需要的角度来考虑校企合作。一些企业也还没有认识到自身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潜在危机,没有紧迫感,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舍不得投入,缺乏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把校企合作仅仅看作是学校和企业的事,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把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当作软任务,抓得不紧不实。二是工作问题。就我省现状而言,目前多数学校和大多数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自发式和浅层次状态,合作内容不广,相互结合比较松散,校企合作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三是政策制度问题。推进校企合作还缺乏配套的制度保障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因此,各设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立即行动起来,把校企合作作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性工作来抓,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具备的一项硬性制度来落实。各技工学校和各企业要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掀起我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高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作为检验各地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效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大宣传,要使校企合作能逐步成为技工院校特别是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成为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重要方式,成为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技工教育和职工培训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落到实处。要力争在二三年内,我省校企合作工作有一个新突破,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进展;要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我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高潮。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建立制度、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入手,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是要积极推动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抓紧牵头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建立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技校与企业合作对接平台。

省里已经成立了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正在逐步展开工作。各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也要根据本地技工院校和企业的状况,参照省里模式成立相应的协调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本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工作。

二是要围绕规范合作行为,指导校企双方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签署合作协议,保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合作协议要明确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合作结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

三是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抓紧制定鼓励校企合作的激励性措施,调动院校、企业包括小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及时交流经验,抓好典型,推广经验,务求实效。

今年年底,省厅准备组织力量,对全省国重以上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一次调研和检查。

(二)技工学校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逐步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基本模式。

全省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办学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实操训练扎实的优势,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牢固树立起要发展就必须走校企合作路子的办学理念,把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的基本模式。

要切实从企业需求出发,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采取最能满足企业需要和发挥院校优势的合作方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技工学校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与企业开展合作。有条件的学校要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重点。学校的专业咨询委员会不仅要正常开展活动,而且要围绕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紧密结合企业的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发展,与企业共同制定合作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同时充分运用好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设施方面的优势,把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岗位操作技能训练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

全省要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所有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0%以上(或不少于1200人),每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至少500人次。所有高级技校的高级工在校人数达800人以上,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至少500人次。

今后,凡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培养高级工都必须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国重以上技工学校每一个高技能培训专业,都要有相应的合作企业,并制订详细的合作培养方案。省厅将把校企合作作为国重技校评估和高级技校设立以及技师学院审批的必备条件。

2、坚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既可以一校多企,也可以一企多校,多校多企;既可以将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既可以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量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也可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要结合实际,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3.技工学校要把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和加强企业在职职工的高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技工学校要继续做好与企业联合培养预备技师等后备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处理好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以及岗位成才之间的关系,促使后备高技能人才尽快成长。同时要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对企业在职职工普遍进行高技能培训上来,根据企业生产安排和实际需要,为企业举办专门技师班或高级工班,把学校建成企业职工的高技能培训基地,力争教学为现场服务,内容与岗位挂钩,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应用型,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技工学校就将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竞争力,给学校发展带来深刻变化。

(三)行业和企业要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纳入行业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给予高度重视。

刚才,省国资委张启元副主任已对行业、企业参与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提出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指导本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与技工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加快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要协调和整合行业内中小企业的需求,指导行业培训中心或技工学校开展针对性培训。

二是各类大中型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和支持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建立健全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及时将企业自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并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接受合作学校老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合作学校指导教师、组织优秀学员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立完善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岗位使用和待遇分配,激发广大职工参加培训、争当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促使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统筹安排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生产的关系,解决工学矛盾。今后,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积极参与企校合作,已经办了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的要继续办好,没有自办职业院校的,也要根据实际,与社会上的技工院校开展多方面合作,做出制度性安排,共同为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四、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不断开拓职业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十一五”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最近,劳动保障部下发了《“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这是劳动保障部为贯彻落实“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一项专门计划。《“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实施一个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三个项目(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培训基础开发项目)的工作任务。为了贯彻落实为这个规划,使规划提出的服务任务落到实处,省厅也准备着手制定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规划。望各地和各行业给予大力配合和协助。同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己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分别落实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规划。

二是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创建高技能人才更好更快成长的环境。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安排一定的专项费用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各行业部门要督促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有一定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是各地劳动保障部要大力推动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要依托具备条件的技工学校和企业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把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成能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抓好技校建设,把技工学校打造成我省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近几年来我省技工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目前有技校80多所,在校生11.5万人,去年全省招生达到4.1万人。全省技校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有不少技校基本条件还很差,实习实训设备还很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整体来看还不很高等。这些都是阻碍我省技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各技工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加大教学设施基础建设,要尽可能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实训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为了加大对技校基础能力的建设的投入,省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编制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将对部分中职学校给予支持。我们在争取技校纳入建设规划时,发现不少技校前期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够及时,至使错失良机。请同志们一定要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置和要求,抓住机遇,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到技校基础能力建设上来。

二是要认真抓好今年的招生工作。招生工作一直是我们技校的首位重要的工作。招生规模上不去,技校发展就成了空话。现在已是5月底了,今年招生工作又进入攻坚阶段。请各位校长引起高度重视。从今年招生形势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全省今年初中毕业生总量比去年下降了10%,另一方面,省有关部门要求每个县都要创建一所优质的职业高中的力度加大,因此可以预料,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生源争夺的形势将比去年更为严峻。各校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早作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全省4.2万人的招生任务。高级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大高级技工班的招生力度,力争高级技工招生人数达到全年招生总量的30%以上。

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加大对技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力度,要争取用4年左右的时间,使技校教学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基本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加强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多媒体培训资源中心的建设以及实训装备标准的建设。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掌握一技之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严格学生管理各项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带动我省职业培训工作发展。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认知度;接受度;执行意愿;实践环境;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79-02

一、前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确定的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很难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在当前,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要求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要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依靠实践型名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用政策和机制激励增强培养动力。近年来,部分高校肩负责任,以强烈的市场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按照老套路照本宣科;新增加的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成了“放水课程”;学校号召的教师实践锻炼活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其实创新能力和创新态度是一种品质,它要求人们要怀揣一种批判精神,随时能够追求着崇高的境界,随时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去努力。大学的责任其中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大家的创新能力。不置可否,大部分本科院校早已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各类比赛,以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体现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对全校学生。所以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层面来考虑问题,在教育教学诸多环节进行改革,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力、意识等创新品质。我们不能将高校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育与培养和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对立起来人的本质属性与人所从事工作的类型进行概念的混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新形式下国家不仅需要高级的技术型应用人才,还需要善于用新思路,大批能主动钻研,运用新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显然,本科院校人才目前培养目标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完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责无旁贷。学校除了进行一般的专业训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将其作为当前与以后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源头和关键环节是教育,决定性因素是教师。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以淮海工学院为例,通过师生问卷调查,深入调研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执行意愿和意见建议。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方案。供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参考。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

1.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和需求,理工科教师全部知道,文艺经管法教师中90%的知道;理工科学生中70%的表示了解,文艺法经管学科学生中60%的表示了解。对于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40%的教师认为非常好,14%的老师认为不明确,56%的教师认为很一般,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缺乏激励教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的政策措施,降低了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情。学生中16%认为非常好,36%认为较好,42%认为一般。大部分学生选择“学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较一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学校缺乏清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连贯的指导思想与扶持政策;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中去,缺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感同身受。

2.分析与讨论。教师,原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理工科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这一严峻问题――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所以在学校整体研究水平不能显著提升时,迫切需要在实践该环节的整体水平飞跃。文艺经管法学科师生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特别重要,是与这些学科需要的实践较少相一致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与原因分析

1.调查结果。淮海工学院组织教师参与“实践锻炼计划”,委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0.5~1年,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政策提出后仅有1%的教师有参与愿望。原因调查结果表明,40%的教师认为学校支持不够,23%的教师不知道该计划,11%的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0.02%的教师选择“太辛苦”。

2.分析与讨论。很少教师因为“太辛苦”而为参加实践锻炼计划几乎所有教师都愿意参加实践锻炼,而仅有1%的教师具有参与意愿表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大量教师不知道该计划表明学校对这一计划的宣传不到位,大量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表明学校在实践单位对接上工作有所欠缺。计划的执行瓶颈在于政策,尤其是缺少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与财政支持,这与很多其他计划的参与不不高相似。整体来讲,政策力度、宣传力度和对接力度是主要原因。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进方案

1.调查结果。收集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经整理主要建议如下:(1)精准定位:各学科应该根据市场发展和需求,确定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可执行的培养计划,甚至将学校课堂与企业车间,专业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高效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率。(2)宣传解释:在教师层面大力宣传和解释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深入人心。再准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在校学习与未来就业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控制因素。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给教师一定压力和必要支持,使教师既明白自己的重担,也能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认可和回报。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保证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就能在教授学生时培养应用型人才。(4)实践环境:设立多种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实践基地,如企业实习基地、企业培训基地、校内工厂、开放实验室、创业空间等条件,使学生可以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以灵活的配套政策,如学分转换、奖学金评定等。(5)政策的制定要广泛的征求意见,一方面师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政策及其意义,也能从师生中得到一些反馈建议,促进计划的不断完善,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度。

2.分析与讨论。师生的建议契合实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一些建议也与其他专家的观点高度一致,如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学的“应用型”、如校企联合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等。

五、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导致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具有不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但执行意愿很低,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宣传力度不足。建议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精确定位、加大宣传,创建良好的实践软硬环境、加大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和压力,广泛提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季红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中国教育报,2008.

[2]俞立中.大学之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斯阳.浅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06).

[4]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李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大众,2007,(12).

[6]胡建华.培养创新人才之断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7]赵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8]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9]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10]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性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2002,(3).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90-03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建和施行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因素,第三方评价制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由此看来,完善的第三方评价制度的建立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体系,缺乏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的撰写正是在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这一挑战背景下进行的。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包括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众多高职院校已初步形成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人才培养管理工作规范,教学信息反馈及时,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建立了常规制度。教学常规制度是用于规范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运行方式的一类文件。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来看,制定了如《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规范》、《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资格认定条件》、《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办法》、《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办法》、《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教学优秀奖评办法》、《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规划》等。这些制度规定告诉我们教学工作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遵循这些法规制度,争取做到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落实教学计划,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2.建立了教学检查制度。高职教育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教学,即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贯穿着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尤其是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和期末考核中。为了保障教学检查工作的落实,学校的教务和质量监控保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检查制度,每学期都会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开展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了解教学的进程,全面检查教学质量。同时,也很注意对学生能力考核的程序、方法、效果等进行抽查,把好质量关。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次教学检查工作结束以后,都会及时汇总情况,并及时撰写公布“教学检查情况通报”,报告典型事例,提供可以借鉴学习的先进经验,提出值得研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工作,并做好督促整改。

3.建立了评议制度。评议制度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评价的一般常用方式,其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对授课老师的讲课进行评议;二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评议;三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评议。高职院校的评议制度是有益的举措,借助评议制度可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有助于保障体系的建立,以求能够保障教学质量。评议可以由学校质量监控保障部门组织开展,也可以由院系组织开展;既可以在期中进行,也可以在期末进行。

4.建立了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工作需要建立反馈制度,要有独立的信息反馈体系。高等职业院校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学校的教学监控保障机构,采用检查后、课后及时交流、书面反馈、座谈会交流等方式,与被评价的对象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听取被评价人的工作思路。这样可以促使被评价者进行有关的调整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少第三方评价。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是许多高职院校信息反馈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所做的信息反馈,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主体管理部门,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信息反馈的话语权,造成反馈主体单一、反馈价值失真等问题;而作为被反馈的一方则缺少自我评价,缺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缺少来自于第三方的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由于评价反馈的主体不够多元化,这样最终会导致信息源局限,其结果很可能失之偏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设计的原则也是将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熟练掌握为主,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方评价的参与可以更好地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学安排,特别是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接轨。

2.评价目标模糊。现行的常规制度,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和教师管理上,对于学生参与评价、评教、以及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并没有做明确的规定,部分学校制定了比较详细全面的教学常规制度,但各部门之间的整体性、协作性并未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学院系主要目的是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要求是管理,院系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在院系内部进行解决,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部门出面协调;而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一定符合教学院系的实际情况,未必能得到贯彻落实,这都为教学质量埋下了隐患。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检查一般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这些检查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运行,但是有许多方面多为形式,没有发挥实际功效。比如学生评教,不论是座谈会还是网上打分,主要就是给任课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映出来的结果大多数是以分数的高低来显示,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分析整理和解决落实,所以没有很好地表明实际情况,学校也只是对分数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于分数靠后的教师进行约谈或惩罚,至于中间部分的教师,评教对他们而言无任何的影响和意义。高职院校的评议制度大多数是等级制,以学校专家、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形式进行,评议结果主要是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对于评议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于评议不合格的教师则会给予惩罚或者批评。至于评议过程以及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没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将评议演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教师考核,违背了评议的初衷。

3.评价反馈落实不佳。教学质量监控反馈机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反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保障教学的质量。而现实是,有不少学校反馈的信息流于形式,质量没有保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评价信息大多以分数或者等级的形式来给予教师认可,学生反映的教学意见、要求和建议,甚至包括对教师的肯定意见都被管理部门选择性地忽略了。反馈信息缺少条理性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和等级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在这些孤立单调的数据和等级评定中,得到实用的信息。这种做法还会起到误导作用,例如教师可能会将学生给自己的分数和等级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同时,由于教师只知道总分数,难以从学生反馈的评价信息中找出教学的薄弱环节,也就无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第三方评价制度的构建

阜阳职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皖北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在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中,丝毫不占优势,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就成为了决定学校发展命运的重要环节。第三方评价制度的构建和运行就成为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

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评价制度。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方向则是以市场为导向。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广泛调研论证,对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毕业生跟踪调研等方面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校中厂、厂中校、项目化教学、分阶段培养等形式探索共建评价机制。校内外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均要将市场、企业的评价标准纳入其中,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考核的重要环节和依据,从而完善第三方评价的主体。

2.积极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加盟。第三方评价机构进驻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在目前的高等教育领域已被许多本科院校普遍使用,但是在我国的高职教育领域,使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机构的院校还不多。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有着许多优势,它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外,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形式来对学校的教学、就业等方面做出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并且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学校可以找到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可以了解省内甚至全国的高职类专业竞争情况,为下一步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加盟。

3.依托地方政府,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2013年,安徽省试行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实施高校教学改革等项目推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部、财政部推行了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主动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听课等形式,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去,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这样可以更广泛地收集各类评价信息,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第三方评级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5

按照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的“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的指示精神,贵州商学院以中瑞教育对话为契机,精心做好论坛筹备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合作项目落地。

教育国际化:

贵州高校崛起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明确提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高校要率先”的要求。陈敏尔书记在省属高校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必须“注重办学理念的开放性,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全力支持高校开放办学,加快省外高校合作办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2016年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上,陈敏尔书记又指出,“特别是既懂经营又会管理,既懂旅游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严重匮乏”,“要适时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旅游文化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山地旅游研究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谈到中瑞对话时,陈敏尔书记强调,“通过深化交流合作,让瑞士发展的现念更多地在贵州落地生根,让瑞士文化旅游教育发展的经验更多地在贵州开花结果”。

瑞士一贯重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商贸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涂小亭说:“作为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开放合作的重要性。通过‘高端引领’,可以学习借鉴瑞士有关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

开放引领:

贵州商学院“凤凰涅盘”之魂

随着贵州省进入高铁时代,开启大数据时代,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全省旅游业迎来爆发式增长,“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贵州商学院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根据自身的性质、优势和特点,确定了“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服务商贸流通及现代服务业,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传承特色、改革创新,产学融合、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共赢发展”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商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切实为贵州服务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为更好地服务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学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近年来,贵州商学院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先后与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的多所高校开展建立合作关系,在领导互访、学生交换、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形成互动合作机制,开阔学校办学视野。

为突破自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局限和瓶颈,学校坚持开放引领,主动寻找世界顶尖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作为标杆。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平台和开展“中瑞对话”、推动黔瑞合作的有利时机,贵州商学院认真策划,组团赴德国、瑞士高校实地考察,参观访问了瑞士西北应用及艺术大学商学院、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等商科及培养酒店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著名高校,并经过深入交流达成合作共识。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举办期间,贵州商学院将与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西北应用及艺术大学商学院等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师提升、学生互换等进行合作,实现中瑞对话开启三年来中瑞项目合作首次成功落地。

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介绍,“学校将以中瑞合作为契机,以创新合作机制为动力,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不断提升合作层次,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切实培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紧缺商科人才。”

协同创新:

打造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协同创新更加凸显出重大现实意义。

“创新既是时代命题,又是国家战略。协同创新是贵州商学院长期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武鸣介绍说,中瑞教育对话将以“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为主题,聚焦商贸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旨在通过中瑞高校对话探讨,认识中瑞高校各自优势和差异,做到互镜互鉴,优势互补,然后展开创新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这一议题是基于中国地方高等院校正面临着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问题,而瑞士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拥有许多成功经验,特别是在酒店管理人才方面,瑞士高校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些经验可以为中国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中瑞高校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对话,探讨各自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产学合作、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经验甚至不足等等,通过对话为开展创新合作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改革初探

一、实施背景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完全在学校里学习,毕业后去企业工作,由于在校所学的知识并非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导致学生毕业后到企业还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需要岗前培训才能上岗。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2010年笔者所在学院与威孚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培养油泵油嘴调试技术人才协议”,在学院5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技大专班中挑选出5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建“威孚油泵装试工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校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秉承校企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体系、共定课程内容、共组教师团队、共建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学生能力等原则,形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一大特色。

二、主要目标

1.实现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转变

进校门是学生,出校门是“职业人”,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一。所谓“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并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一类群体。

2.实现由接受思想教育为主,向自觉遵守制度、管理体系的转变

学校的教育总是有限的,为同学健康成长领航是学校的天职,学校应按照现代企业要求,着力塑造“按章工作、规范行为、团结一致、勇担责任”的合格职业人。

3.实现由单纯的校园学习生活,向接受社会洗礼、历练转变

职业院校学生经过校园学习,初具专业岗位一定要求的素质、知识和技能,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丰富人生经验,懂得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每个人只有自身通过努力,主动去适应职业,去适应工作岗位,才能顺利融入现代企业的大生产、大生活。

三、实施过程

1.校企合作促使职业院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主阵地

随着威孚集团公司与学院技术人才培养协议的签订,“威孚油泵装试工”冠名班组建了,开始了按订单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规划与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师团队与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与工学一体,共同搭建管理平台与共评学生能力等措施,把学校专业课教学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在学校学习与到企业工学结合等活动,加速自身“五个转变”,即从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转变、从接触单一校园环境向接触社会历练与洗礼转变、从消费者身份向自食其力者身份转变、从制造单一学生作品向创造有社会价值产品转变、从遵守学校纪律向遵守企业制度转变。校企合作也实现了双方“三个零距离”对接,即实现了专业设置与用工要求零距离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对接、达到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对接。

2.校企合作加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步伐

校企合作培养技术人才要求学校要将具体的企业工作情境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工作性思维来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要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员即员工”三位一体目标。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个体或小组主动、全面和合作式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导向决定师生管理走向。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促使学校必须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三个加快”,即加快专业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的重新审定,加快实训室一体化教学场景建设,加快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的要素,也要兼顾企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学院一方面按照威孚集团公司的要求,积极引进、聘请威孚集团公司5名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威孚班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与学院教师一起商议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同时积极配合学院威孚项目实训室建设,使该项目室成为学院一体化教学场景建设样板。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院专业教师到威孚集团公司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在威孚公司的学习培训,掌握企业管理与生产加工工艺要求,加速自身向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身份转变,满足了校企合作对师资的要求。

3.校企合作提升管理成效

为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技能提升提供保障。经校企双方协商,按照威孚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要求,在威孚项目室推行“6S”管理、“看板”管理等,开设威孚大讲坛,着力引进威孚文化、管理理念、工艺要求,将威孚集团公司文化与学生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

4.校企合作实现双方教育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规定了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校企双方必须按照协议规定执行,这必将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保证。2012年学院重新调整了“威孚合作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与威孚集团公司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主要成效与主要成果

校企合作促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对接,校企共同制订校企互认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评价,企业专家作为第三方评价人员,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课程终结性考核、技能鉴定、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学业成果评价等,达到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企业和学校互认性。

随着“油泵装试工”40名学员全部通过了由威孚公司独立进行的油泵调试高级工技能鉴定,受到了威孚公司的好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一种根据国家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负责技能鉴定的人才评价新模式正在受到企业的欢迎,这充分扩大了企业鉴定认证校企合作办学效果的空间,更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由行业“说了算”,这样也更大地激发了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兴趣。校企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合作环境下才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长久共存,走向深入。

五、体会与思考

学院与威孚公司多年的合作办学实践证明,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之路,一是要有战略眼光。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高瞻远瞩,要构建命运共同体,发挥校企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后备军”。二是要真诚守信。校企双方从长远发展的利益出发,建立校企互信机制,以真诚之心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使合作项目向健康、有序、优质、高效发展。三是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首要任务,要把让企业满意成为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标杆之一,坚持质量立校,特色立校,文化立校。校企合作的结晶中,既有企业的智慧,又有学校自己的文化积累。可以相信,校企双方只要本着“真诚守信”“分工合作”、“质量优先”“实现双赢”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把校企合作项目做实、做细、做出精品来。

参考文献:

[1]孙务平.实践校企合作,推动课程改革[J].职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