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例6篇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1

教育根本目的关于人全面培养在教育学界已达成共识,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具体表现形式,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不断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体现教育目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过程往往是相背离,育人为本教育改革目标与育智为本教育实践相冲突。教育改革目标对教育目的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改革措施实践与其期望的教育目标很难兼容和平衡,主要原因在于针对教育主体( 学校、教师、学生) 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比如,高考制度即使不断完善和内容创新,2000-2014 年,共计15 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制度先后经历3-5 次改革,但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以总分高低评价本质没有改变,这就使得基础中等教育各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偏向与高考相关的显性评价指标,而与其相关教育改革目标,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隐性指标有所背离,这就使教育改革目标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目前,针对教育改革目标评价研究,局限于教育学本身研究。李雁冰总结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确立、成熟、深化和重建等四个阶段,顾彬彬总结实践主体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王颖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谈教育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考制度和教师政策,丁步洲提出构建一纲多元的农村教育改革目标,容中逵提出从教学之性、待生之道、从业之责等方面拓展基础教育改革路径。根据对既有文献研究,还没有学者具体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机理是什么。本文运用委托这一崭新视角从教育培养过程分析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并结合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纠正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相背离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 一)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机制

教育培养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两大类型:一是显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衡量学校的升学率、本科率等; 二是隐性指标,如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衡量教师师德、衡量学校全面素质完全人格培养等。教育改革目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评价指标的完全覆盖,但问题关键是在教育培养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指标量化程度不一,显性指标比较容易量化,隐性指标相对来说难以做到量化、显性化,隐性指标同时还存在主观评价的问题,主观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所以在教育__评价指标中隐性指标所占权重被易于量化、显性化的指标所挤占,即使隐性指标所占权重不被挤占,也会由于主观评价标准模糊,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在评价主体上体现不出来,从而导致隐性评价指标和显性指标即使同时存在,但最终隐性指标在评价主体上的无差异性导致其起不到对教育培养过程的全面评价作用。比如,基础教育改革

目标要求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教育培养过程重要一环评价机制中高考制度,中高考制度是评价机制显性化最典型的制度安排,最终评价依据按照考生的分数进行从大到小选择。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由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目标,转移到跟中高考相关课程教育学习,进而演变成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片面发展,而对教师的相关选择和评价也会因学生智力评价而跟着变化,由德、能、绩、心等方面演变成所教学生成绩为依据片面评价,对学校的教育培养过程评价也会跟着变化,学校好坏往往由中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所决定,从而导致教育实践过程与教育改革目标不统一。

( 二) 教育培养过程委托分析

教育培养过程连续性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也就是教育培养整个过程存在分割,即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什么分割点基于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划分? 因为这种分割是建立在各级教育委托分离机制上的。高等教育选择人才委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此时高等教育是委托人,中等职业教育是人; 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人才委托初等教育培养,此时中等职业教育是委托人,初等教育是人。教育培养过程中委托人真实意愿是人能够为其提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这个委托人意愿也正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总是过于理想化,假设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或者没有考虑委托人意愿存在不一致。作为人按照道理应该遵从委托人意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培养人才。但问题关键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因为委托人不可能完全监督人,高等教育不可能时刻监督中等职业教育有没有按照其意愿全面、均衡、可持续培养人才,道理很简单,高等教育可能连它的人在哪都不清楚? 即使知道,人具体做了什么委托人不可能完全清楚。委托人就要想办法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以使得人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这就是教育改革目标。办法就是委托人对人进行评价,评价真实目的使得委托人和人意愿一致。这种评价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为中考和高考。那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考和高考这种对人评价制度有没有使得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呢? 前面已经分析由于评价机制存在显性化问题,也就是说委托人是通过中高考相关课程分数多少来评价人,这种评价机制使得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存在道德风险,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委托人意愿做事,而是过多倾向跟中高考评价相关课程,因为这满足人收益最大化,获得更高录取率。也就是说委托人对人评价没有解决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反而这种结果最终还会导致委托人存在逆向选择,委托人选择的人才就是跟中高考相关极度显性化的高分者,而不是满足其最终意愿的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人才

(三) 教育培养过程人问题解决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培养过程中人存在违背委托人意愿的道德风险,也就是人问题。如何解决人问题,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让各级教育都朝着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核心是弄清楚产生人问题根源在哪里? 通过以上逻辑分析,不难看出有两个原因导致人问题: 一是因为存在委托分离; 二是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人问题思路就要从根源做起,委托分离是因为教育培养过程存在分割,解决委托分离,就要消除教育培养过程分割性,这种分割性不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简单划分出来,而是委托分离机制取消。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存在严格委托分离机制,因为初中教育逐渐取消对小学教育评价来选择人才,而是采取了学区直升制。也就是说,初等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没有严格委托人和人分离。小学教育不是初中教育人,这样教育实践重心由初中教育评价转移到小学教育自身成长轨迹,从而才会使得教育改革目标与教育实践相一致。如何消除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割性来解决委托分离? 核心思路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来选择人才; 高等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来选择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以显性化方式评价初等教育作为选择人才依据,而是采取学区直升制; 中考相关课程分数不再起决定作用,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均衡化基础上采取学区直升制。只有这样,初等教育实践过程才会由关注中考相关课程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自身成长轨迹,这个成长轨迹就是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目标与实践才会一致。中等职业教育与初等教育委托分离解决了,也就不存在第二个原因,即委托之间信息不对称。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委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委托分离自身必然带来的,解决的思路根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尽量消除各级教育之间信息不对称,实行开门开放办教育; 二是预防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人道德风险问题。各级教育之间加强交流,建立固定的交流学习平台,学生、教师、学校等各方面参与交流学习。高等教育不仅关注自身阶段人才培养,还要关心人才来源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培育观。解决人道德风险问题则需要激励人使得其尽量满足委托人意愿。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应该逐步完善: 首先,应降低高考考试难度,不需要过多、过难、过偏地追求跟考试相关课程学习; 其次,有效地建立除了考试以外的相关评价体系; 最后,在确保公平、公正情况下,建立高考以外渠道。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好坏评价不再以高考录取率和本科率为依据,而是大力鼓励和奖励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等中等职业教育主体,对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创新教育、文化教育搞得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体,高等教育在录取上有所倾斜,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设置经得起推敲的多渠道人才选拔机制。总之,对人的激励和引导不再是评价机制极度显性化指标,而是评价机制隐性指标。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学方法论 理论体系

一、 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直接动因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会议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体系建立都作了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鲜经验需要理论的概括,新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丛书就是试图按照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而撰写的专著,主要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即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事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编写本丛书的宗旨之一也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了与同行专家一起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提升到系统化的水平。

本书也是贯彻了这套丛书的主题,在1991年薛天祥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本书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构造了有别于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即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系统,并按照逻辑手段层层推演出中介概念--高等教育目的、中心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后继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过渡性概念--高等教育原则和逻辑终点--高等教育效益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上述体系,本书被分成六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论、高等教育目的论、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论、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矛盾,在撰写管理活动和方法时,将它分解为高等教育的计划活动、高等教育的组织活动、高等教育的领导活动和高等教育的控制活动等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系统论重点在于提出矛盾,阐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系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目的论在于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和内容。这两个部分将为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充分的准备。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是本书的最核心部分,它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本质和规律,并为高等教育原则提供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的深化,它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展管理活动提出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部人员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则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矛盾的工具和手段。

三、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只能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去寻找,在大量的管理活动中去抽象、概括。在对管理活动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管理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

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整体的特性不能归结为其构成部分的特征和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些新的、一体化的素质。系统的一体化的属性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存在与职能。

系统的概念蕴含着管理活动全部矛盾的胚芽,蕴含着管理学尚未展开的全部概念的丰富性。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是有可能再现管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全部规律的,因而它应该成为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管理学逻辑起点的一个特定的子概念: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以师生群体为主的学术(教学、科研)活动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应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

2、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介概念。由系统这一概念,还不能直接推出管理的概念。这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需要有中介和过渡。这个过渡的概念,称之为中介概念或中介范畴。

管理只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因为社会的活动全是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目的范畴也就成了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目的就是人在其活动之前预先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之中的结果。目的表现为人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人在改变世界时,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实现目的乃是科学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

3、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心概念。管理当然是管理学的中心范畴。管理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表现方式,有意识的调节社会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的过程。由系统和目的范畴矛盾运动而揭示的管理概念现在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概念了。

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要研究其本质和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驾驭规律,从而使这些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符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高等教育管理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它以"高等教育系统"--这个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的逻辑起点来为你展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宏大画卷,使你可以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造的基本方法,了解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途径和基本方法,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高等数学教育应用探究

加涅(R.M.Gagne)曾指出,教育的关键核心问题就是教会学习者思考,学会运用理性的力量,成为一个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当前教育的核心在创新,创新的核心在思维,培养学生思维与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密切相关。高等数学作为高校教育中一门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门科学,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等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枯燥的、乏味的、困难的,而其现实意义也难以体现,对于高等数学教育者来说,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数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实践探索中理解高等数学的真正内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遍开展,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高等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结合各种信息技术,通过问题化教学设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改革路径,它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以及思维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及思维空间。

一、研究意义

教育改革发展至今,问题化教学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已有普遍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如大学教师科研任务重、高等数学内容较复杂较晦涩、教学课时的限制等)影响造成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还较少运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化教学设计,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展示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它解决更多的问题,高等数学教育就要本着教会学生学会并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问题化教学设计能为实现其教育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

在CNKI数据库搜索有关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文章,以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搜到文章35篇。文章多数是从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并没有理解教学设计的真正内涵,或者根据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策略探讨等)。多数文章对高等数学教育目标的理解也不全面,只是从知识的角度论述,研究如何能达到有效的系统化内容的教学设计,目的是教授学生更全面知识,也有文章涉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文化的培养,却没有教学设计方案。只有个别文章(如《自助式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中的实践》)有针对地阐明实践的步骤方案、评价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目前,高等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多数滞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上,并没有真正从全局把握,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要完成高等数学教育循序渐进的改革发展,不仅要对其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都形成先进的思想理念,而且要把这些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整体方案中。目前对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多数研究并没有深入到教育内在实质的变革,要完成实质改革就要求教师对教育技术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完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形成自然的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和实际操作流程。本文以《定积分及其应用》为设计案例,阐述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运用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及操作流程,希望能对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问题化教学设计

问题化教学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问题化教学设计来完成对其教学过程的确定。它是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的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实现其对课程学习的持久深入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对教育实现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辅助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了许多高效的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设计正是以关注教育问题为出发点,用精心设计的各种学习问题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在问题化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运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方法方式完成教学过程,谋求在整个过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来支持和提升教学的效果。

实质上,问题化教学设计是以丰富、优良的教学问题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从问题的视角对课程教学进行系统化建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教学。

问题化教学设计系统分解图[1]:

问题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教育者要根据设计问题的理论及操作流程,完成丰富、优良的问题设计,设计中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通过增强学习过程投入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下,在学习活动的互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布卢姆(Bloom,B.S.)从1948年开始构想教育目标的分类,把以培养人为核心的所有教育目标综合归纳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高等数学教育除具有科学教育的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运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数学理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目标,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学生基本素质,并且从中观层面上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问题化教学。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应用问题化教学设计,要适当以各种信息技术作为设施环境、教和学的工具、资源载体和评价手段等。

三、问题化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关键是把握教育目标,体现其各方面的意义与价值,这就必须立足于主题单元来设计教学。通过中观的教学分析,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效果的评价标准,设计丰富、优良的问题集,再根据问题构建各项活动专题,从而把问题分散到各个活动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下面本文作者为《定积分及其应用》进行问题化教学设计,通过这个案例阐明问题化教学设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一种改革的途径。基于问题化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等数学的课堂中,提高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首先完成主题单元的目标及内容的分析,如下所示

教学活动中运用到的信息技术有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数学实验室和各种数学软件工具等。

根据主题单元目标及涉及内容,完成问题设计,把问题按照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分类,设计时要明确问题所对应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根据定积分的教学大纲要求及数学教育的目标,现将主体单元的问题设计如下:

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针对学习问题的各个学习活动,设计了主题单元规划图如下:

本文作者以活动专题1(图:活动专题一)和活动专题5(图:活动专题二)为例。

两个专题的具体教育目标:

活动专题1是通过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学的能力;利用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指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学习和自我总结培养其创新的能力,使其理解科学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与不定积分的区别;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活动专题5是要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微元法,以及微元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学生课前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课上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解释,使学生明确哪些问题可以用定积分来解决;通过教师讲授微元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确使用微元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通过学生探究定积分在物理、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熟练掌握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迁移能力;通过学生的操作计算,掌握数学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两个活动专题的概念图。

活动专题1(图:活动专题一)的具体实施步骤:

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学生讲演、讨论,教师总结讲评,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课外总结、复习、练习。

步骤1:课前为学生提供部分参考教材及参考文献;提出相关问题,令学生课前思考;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教师给予一些网络帮助指导。(视学生自身素质基础设置方案)

步骤2:课堂上学生讲演收集资料,提出自己见解;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步骤4: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学结点评;

步骤5: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讲解部分课程内容;

步骤6: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教师布置课外作业。

活动专题5(图:活动专题二)的具体实施步骤:

课前学生思考分析,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讲授案例,学生练习,学生操作计算,在学生成果展示后教师总结点评,学生课外收集案例、练习。

步骤1:课前教师提出要思考的问题,学生探究思考,收集信息;

步骤2:课上教师讲授微元法的方法步骤及其可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3:学生讨论总结;

步骤4:教师讲授案例;

步骤5:学生练习,操作计算;

步骤6: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总结点评;

步骤7:学生课外收集案例、练习。

两个活动专题中第一个已经在课堂中实践,通过教师的教学总结及学生的作业分析,以及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85%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93.6%学生树立对数学科学的正确认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由于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的缺乏,学习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例如90%作业没有创意,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没有处理好,课堂时间分配不完全合理等。第二个活动专题由于条件限制还没有完全得到实践,但是本文作者及单位同事立足于小型的数学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其中部分教学工作,发现有一定的积极教学效果,但学生的学习环境受到数学实验室的限制,如果有相应适合的学习网站作支撑,则能更好地促进学习效果。基于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育需求,作者及其同事考虑设计一个结合课堂的同步式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学生可以随时作数学实验,并讨论相关问题,也将有多个其它专业课教师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理论及技能的发展所需的数学理论与实践,提出相应的要求及建议。

四、结语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4

关 键 词:教育 高等教育 问题 21世纪 一、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

进入20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人、教育、社会及其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提出了教育本体论、教育工具论、教育适应论、教育超越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主体论、教育先行论、教育多元论等教育观,形成了20世纪末关于教育观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在深化,尤其对教育适应论这一权威教育观提出了挑战。这诸多的教育观都是从我国迅速发展的教育实际出发,吸收国际最新教育理念而提出,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合理性。但我们也应看到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有自己先天的局限性。在这场讨论中,各家都在强调自身的合理性,而否定其它教育观的合理性,使这种讨论存在不少误区。依笔者之鉴,各种教育观都是对权威教育适应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教育(结果)超越性是教育适应性的结果;教育(准)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教育主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前提;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教育适应性的条件;教育适应论是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应该站在教育、社会、人的整体立场上来研究问题,才不至于形成各执一端互不相融的局面。从理论上回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上解决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 三、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是关于教育评价有无客观性的认识问题,是教育评价学要正确回答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而教育评价的科学化问题,则是关于教育评价活动能否排除主观性干扰因素的实践问题,是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的教育评价实践问题。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优缺点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尽管目前教育评价理论界对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有多种说法,但“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已达成共识。确切地说,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人们对事实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毫无疑义,却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一直持有怀疑,以至于《教育评价学》著作对此问题持谨慎态度,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一笔带过。因此,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分别对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四、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现代教育不仅是现代社会创新的殿堂,更是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摇篮。新世纪,我国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实施教育创新。实施教育创新,一定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新要以教育民族化和教育现代化为基本取向。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多样化的,不局限于西方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传统,也都要由传统走向现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在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特色和优势,并使之更新而富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过程。所以说,中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决防止西方化的倾向,要坚持整合中西教育,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中寻求沟通与融合。同时,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我国教育实际状况,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之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教育的民族化趋势。可以说,教育的现代化是在民族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反之,教育的民族化是面向现代化的民族化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目前教育理论界出现的知识中心和方法中心倾向,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书斋式研究所导致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自觉地促使现成理论与客观事实相互作用,使其暴露出矛盾,并在矛盾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最终解决矛盾,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可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中介。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本身就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份。也就是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教育理论界份外的事,而是自然、份内的事。对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教育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根据这一思想路线,就是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国际化、人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的辨证统一中,坚持一切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正如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 ,所以要独立思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教育实践工作者要不满足于现成理论“说些什么”,而要深入把握理论背后的问题情境,将现成理论与现实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以及各自内部如何认识和对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六、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 七、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

被马克思誉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大诗人雪莱曾深刻地指出:“我避免模仿当代任何作家的风格。但是,在任何时代,同时代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愿望,他们都少不了要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因人而异,说到这种影响,不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小文人也好,或是极其辉煌的天才也好,都是摆脱不了的,我也不想摆脱。” 诗人雪莱的话深刻揭示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育的个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个性特征;其二是教育如何对待受教育者的个性。教育的共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历史维度上看,教育是人类的一项活动,不同时代教育继承了人类优良的教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共性;其二是从现实维度上看,教育是全球的一项活动,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共同特性。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是指,教育要寻求个性与共性的最佳吻合。在中国这样一个一贯重共性而轻个性的国度,如何顺应时展要求,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八、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正面临一个从数量保障向质量提高的历史性转变。从古代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到近代分班授课的集体教学,从学者即良师的择师标准到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诞生,从着眼于教师数量的保障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着眼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历史清晰地勾勒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发展的主导运动。联合国呼吁各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质量和社会地位的共同策略。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不断分化,专业化的观念和专业化的制度也越来越普及。教师职业同样如此。所谓教师专业化从静态的角度说,是指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具体来说,第一,需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第二,有特定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第三,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从动态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而,教师职业有何特质,教师专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化目标与教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

教育评论在教育界长期以来总是开展得不好,已经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教育界的不正之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与他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文革”期间乱扣帽子、“无限上纲”的遗风有关。此外,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受到批评,他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一项高明的教育著述或行为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别人的批评后可以更趋合理。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的笔墨官司,对教" 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作是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者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者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 。大力开展教育评论这一问题,亦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一、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

马克思当年曾尖锐地批评普鲁士当局强制推行单一刻板的“官方风格”的横蛮行径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由此启发我们,教育管理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种管理职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效益,而不能搞一刀切的“官方风格”。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总是在追求一种能够“放之四海、历之千年”的普遍主义的管理理论。近40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趋于急速,风云变幻难测。人们才发现,在开放系统情况下追求普遍主义的管理科学是不现实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权变观念开始盛行,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了一个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在经营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理论和方法,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权变理论不是没有原则的机会主义,它的原则是“求实”、是实事求是。权变理论是对普遍主义的一种抵制。权变理论认为,教育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统一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机关应在一定政策指导下,依据完善的教育法规对教育单位实施宏观调控,将有关权力下放给教育单位,使教育单位以较大的自主权去处理教学、教育、人事、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单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教育资源的效益,增强自身活力。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和知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冲击,从根本上反映了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上升和管理知识与知识分子方式的多样化特征,导致教育管理方式由行政主导模式向学术主导模式或学术主导为主行政主导为辅,或行政主导为主学术主导为辅多种模式嬗变 。教育管理的弹性化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二、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问题

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受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优势,它可以经常进行产品品种和生产批量的调整的启发而提出的。而要使教育组织结构具有这种优势并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使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相应地柔性化,将过去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化为动态的自我调节的有机结构模式。然而,柔性化并不是指教育组织结构本身会因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频繁发生调整,它所强调的是教育组织结构总是能依靠自身的职能变化来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组织结构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首先不是立即分解出新的组织结构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是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发生职能扩张,用柔性变化来对付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就是说新型组织应具有自学习功能和自组织功能。教育组织结构柔性化策略可以包括部门之间的功能互补,功能界面模糊化,组织结构网络化,以及组建多功能团队等等。近代工业生产是刚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只能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高科技产业是柔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成为人才的柔性生产线,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三、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

教育体制指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管理制度。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事业的办学体制、财政体制、管理体制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主要指教育内部的领导制度、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涉及教育事业的管理权限的划分、人员的任用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也涉及教育结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我国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共中央又一次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为了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想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在这两份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并继续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主动地转变职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学制、课程、教材的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在积极推进。民办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公办学校的自主权有所扩大,学校活力开始得到解放。目前世界各国教育体制大体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中国正在从中央集权型向集权分权结合型过渡。教育体制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密切关系,中国教育体制应是怎样的多元化,如何多元化,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四、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十五、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的道德教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遍发展,规定了道德教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含量。就内容而言,道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就道德教育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道德教育作用,等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含量的基本体现。随着道德教育含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道德教育运动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 。其一,道德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其二,道德教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其三,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发展人本身回归。其四,道德教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总之,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刻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特别是上述四个“回归”问题,无疑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但这恰恰是德育理论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成为道德教育本真化主体性确认的深层根据。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都是亟待探索的,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是一个既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又关系到教育投资效率的复杂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同时也反映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因此处理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究竟是不遗余力地普及和扩大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必要和基本相同的教育好呢?还是牺牲多数人的平等教育而保证少数人接受尽可能高深的教育好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观点主张,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应当把受教育者看成全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应当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这种观点被人们认为是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必须以效率为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应绝对服从经济效率的需求。这种观点主张,只有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才能保障,否则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种观点主张,公平与效率并重、互相兼顾。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反过来,公平又是提高效益的社会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有公平也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二者相互制约和依存 。何为教育公平?何为中国教育公平?如何推进中国教育公平,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七、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问题

现代高等教育并不是在理想化与功利化之间选择,而要把二者统一起来。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有限度的产业化,即是在保证高等教育理想化、均等化、国家化、民主化等不受损害前提下的产业化。处理好高等教育理想化、功利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的保证 。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经营后,就会采取提高收费标准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必然会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产生相应的政策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初中辍学率上升,影响“普九”的实施;同时,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会拉动普及高中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剧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在中观层面上,这一政策必然涉及东西部发展战略、利益和规划,可能加剧区域间的差异。在微观层面上,会影响到学校之间的差距,例如通过政策支持若干所重点学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必然会导致公民教育的不平等 。高等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是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为目的的,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而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等公益性活动上。但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同样的一个严峻问题——教育资源即教育经费紧缺与国民日益高涨的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想出了借助产业经营的理念,让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多元化,从而引出了“教育投资”、“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等问题。我国在产业的划分中,亦把教育划为第三产业,即给人类提供教育服务的产业。江泽民同志也讲教育是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创办了私立学校,也实行部分收费培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教育是不能营利的,也是决不允许营利的产业。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所谓高等教育产业化,仅是借鉴产业的经营理念来筹措高等教育办学资金,加强成本核算,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人能享受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经营”方式。对此,高等教育学术界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研究,不可追风,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八、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

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 (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现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很难通往农村,致使中国农村成为被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遗忘的角落。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二元结构”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这种“二元结构”要各自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二元结构”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元结构,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严重不适应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农村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我国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已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农村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示范户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有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大学,培养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农村高等教育实践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农村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无疑需要比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现有农村教育筛选了农村优秀的人才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非常遗憾的是,这种人才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高等教育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发展性投资。然而,我国的农村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而且农村教育体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导向偏差,限制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目前农村最为稀缺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存在着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实用教育等形式主义教育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实现城乡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九、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 二十、民办(间)教育的发展问题

民办(间)教育的发展模式目前有:滚动规模发展模式;企业集团投资模式;教育集团运作模式;股份合作模式;转制运作模式;延伸办学模式;捐资助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简易弥补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也可概括为:效益规模主导型;投资主导型;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型;简易型。目前民办(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识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多余论”、“冲击论”、“营利论”、“怀疑论”等种种观念,致使不少民办(间)学校倍受歧视。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薄弱、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中介机构参与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着办学质量不稳,教师队伍不强,总体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扶持民办(间)教育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当前民办(间)教育发展快速但基础较薄弱;办学类型多且竞争激烈;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性;表现出艰辛与发展同步的特点。同时,民办(间)教育还显现出了创业者的开拓性、办学的灵活性、教师队伍的选择性、管理的自主性、学生的差异性、经费的自筹性等特点 。中国民办(间)教育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民办(间)教育法律法规的建全问题;民办(间)教育发展的内部环境改善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问题;民办(间)教育的经费、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问题;民办(间)教育的办学层次及毕业生的同等待遇问题;民办(间)教育的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等等,这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十一、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备 注: (2)刘尧《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科学的三个问题》[J]《煤炭高等教育》2001.5,第1--4页。 (4)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6,第22--26页。

(5)刘尧《世纪之交: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5,第58--63页。

(6)扬移贻等著《问题及其出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7)《邓小平文选》[M]第3卷,第260页。 (9)刘尧《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0.3,第14--17页。 (11)何齐宗《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解》[J]《教育参考》2000.6,第21--22页。

(12)洪宝书《关于教育目标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88.6,第35--39页。 (14)教育部师范司《全面提高教师隶质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C]《中国教育报》2001.9.8(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7页。 (18)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0)张澍军《略论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趋势》[J]《吉林高教研究》2001.1,第9--10页。 (22)刘尧《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0.3,第14--17页。

(23)胡东芳《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政策分析与探讨》[J]《教育参考》1999.4,第9--10页。

(24)刘尧《矛盾与协调: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第1--6页。

(25)刘尧《应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C]《中国教育报》2002.1.5(4)

(26)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C]《高教研究简报》(华中理工大学)1998.4.11 (28)刘尧《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0.3,第14--17页。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成人高等教育 工作效率 教学质量 应用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盛之本,是一个民族昌盛之基,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亡则国亡。年轻一代的兴衰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将来的命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教育作为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负责,对待基础性教育事业是这样,对待高等教育也当如此。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好基本文化课之后进行相关深造的需要,也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适应专门的工作需要。为了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出发,抓住成人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建立起一套专门符合成人学习的教学机制,总结出专门适合成年人发展的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

有关教育人员认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对成人教育质量的标准的确立,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控制,从而构建统一的、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信息监控系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来看,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尚不健全,不能有效促进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当然就不能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较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对高等教育的学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在年限上的僵化、选择性和自主性不强、不能够充分符合成人发展特点等方面的不足。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面临着教学成本过高、教学评估质量不高、学员管理、教学组织的管理难度大等相应问题。

二、利用网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进行促进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我国的成人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学生的分布较为分散,不宜进行集中管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统一,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较大等问题性特点;易形成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等优点性质的特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这些特点,使得在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建立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机制,都成为了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要实现对上述高等教育中相关特点中的优点的发扬和扩展,对其缺点进行摒弃,需要借助新型科学技术来辅助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

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其应用也可以在当代的教育工作中得到相应的发挥,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为现代化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务的管理。成人教育的学生群体大多是由社会工作人员构成的,工作背景差异大,住宿地点分散,管理工作复杂困难,学校的相关教学信息和管理信息往往难以顺利传达到这些学生中,使学校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而采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就解决了学生的沟通问题和学习问题,将学生按照年级、专业、班级编成多个集体,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起相应的群体网站,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管理,在入学前、学习中等过程中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及时的了解,学校将相应的课程课件放到网络上,学生注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解决了成人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授课的弊端,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保证了学校相关工作的高效完成。对于学校的一些重要通知,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及时发送,保持学校与学生的随时沟通,无论学生在那里都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通知和其他重要情况,对各种学校活动、教学安排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新要求等内容都得到第一时间的获取,而且还可以和同学之间保持随时的联系,讨论学习、共同组织活动等,增进同学之间情谊等。

另外,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上述的在网站上注册班级,让更多同学能够有一个班级集体意识,而不是对学习意识浅薄,对同学们的印象如同一盘散沙。刚刚开学,同学们互相不了解,同时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分散性特点,许多同学都很难见到面,不能和同学以及老师认识,更不用说熟知和有集体团结意识。而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同学们可以在网上互动、交流,并及时了解有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及时与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有关通知,并可以就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咨询老师,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近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况。网上班级虽然不像现实班级一样可以随时见到人,但是仍然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随时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并增进其同学的情感和集体意识。

三、总结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面对存在的相关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依据实践提出,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现代成人高等教育中,来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增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实效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琳.利用互联网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及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7(15):177.

[2]张娜.工作流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高教质量观;高教本质

Abstract: This essay compares the different quality views of higher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 and concludes that: First,the different quality view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lect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 Second, the force influencing higher education is changing both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stead of single force or local force in the past centuries, the west higher education is in a multi-force time .While in China, though the government is still the strongest one , students and market are try to mak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quality views of higher education;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与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高教本质指的是追求高深学问的目的,而质量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程度,不同的高教质量观正反映了人们对高教目的的不同认识。因此,比较分析中西方高教质量观的差异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

一、国内高等教育质量观

我国当前对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热潮直接源于高教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社会对高教质量滑坡表现出普遍的担忧。但是,大众化时代究竟该有什么样的质量观?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一时期有学者相继提出了如下一些高教观点。

1.主要观点

(1)发展的质量观[1]

发展的质量观认为,当前我国高教的主要矛盾是供需之间的巨大不对称,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因此,当前阶段高教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是要通过发展来改变高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以高教发展为核心,以促进高教发展为目的的质量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教质量问题,因为质量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质量观也不可能是僵化不变的。高教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教质量观的改变,高教发展中带来的质量问题也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

(2)多样化的质量观[2]

从世界经验来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高教结构的分化。在我国高教大众化过程中,传统的单一的高教结构也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多样化的质量观,强调大众化时代高教必须多样化发展。所谓的多样化,即指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而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按照一个标准来发展。

(3)适应性的质量观[3]

适应性的质量观中引入了“顾客”概念,开始重视人才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一观点认为,高教应该注重将人才培养“适销对路”作为衡量其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是要满足社会需要,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应该成为反映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观点也回应了扩招后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4)高教服务质量观

这一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服务,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满足教育需求主体明确或潜在的需求的程度,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同实际所感知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对比。[4]这一观点认为高教服务是一种准公共服务,具有个人受益和社会受益的双重属性,因此,高教需求主体既包括社会经济各部门,也包括个人及家庭,尽管这些不同主体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是根据对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与体验的对比来评价高教质量的。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整体的质量观”,认为高教质量应该是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是高校所有功能、职能的整体质量。这也是一种宏观的看待质量的方法,与多样化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可以归为同一类型。

2.对国内高教质量观的剖析

总结上述观点,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重在解决“如何看待高教质量”,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的质量观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给人们一个看待高教质量的视角和方法,是如何理解高教质量的指导性原则。第二类重在解决“衡量高教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它是在明确了如何理解高教质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适应的质量观和服务质量观即属于这类。透过国内对高教质量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

(1)对质量观的理解受高教发展现实的影响

目前国内这两类质量观中,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等实际上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因为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对高教质量的根本理解,它应该包含判断质量高下的标准。为什么目前我国学界对高教质量观的研究注重在此,最主要原因是受高等教育发展现实的影响。因为我国高教一直是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运行的,突然之间规模迅速扩张,对高等教育相关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跟上,从精英高教阶段的质量观向大众高教阶段的质量观过渡,必然出现认识上的混乱。因此,不解决如何看待高教质量的问题,就无法继续深入研究什么是高教质量以及高教质量标准等问题。

(2)对顾客和市场的重视反映出人们对高教本质理解的变化

以市场需求作为衡量高教质量标准的观点的提出,从研究上已经突破了如何理解高教质量的问题,而将重点放在了“什么是高教质量”上。尽管目前这两种质量观还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但这类观点已经反映出一部分人对高教本质认识的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参与其中的学生、市场都开始争取相应的发言权。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逐渐与市场需求、与顾客需要联系了起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化。 二、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

1.主要观点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对高教质量的关注日渐增多,对于高教质量的理解也更加多样[5]。

(1)质量就是卓越

质量就是卓越是从传统的学术角度出发看质量的。在西方传统中,卓越意指那些优秀的、顶尖的大学。这些大学提供独特的、唯有它们才能提供的服务,因此它们本身就被当作了高质量的代称。在这些学校中,主要由学者依据学术理性开设课程,对学生的选拔非常严格,但因为学校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很多人以进入其中为荣。持这一标准的大学一般都已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比如牛津、哈佛等。

(2)质量是符合标准

这种质量观来自工业领域的零缺点质量管理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它以是否达到预设的规格和标准来衡量高教质量的高下。这一观点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适应顾客需要”的观点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标准通常是在综合调查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它往往已经反映了高教“顾客”的需求。考虑到不同高校的特点,在制定不同类型院校质量标准时,通常都会给高校自身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学校能根据自身特色作适当的调整。这样,不同类型的院校就有了不同的质量标准,达到本类院校的质量标准就是高质量的了,这就避免了所有院校都以哈佛、牛津为模式而盲目升格。

(3)质量就是适合目的

这也是一种适应性的质量观,强调以是否达到高校自己设定的目标来衡量其质量的高低。这一质量观十分重视高校个体的办学目的。而高校为了吸引学生,也必须设定独特的办学目标,以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需要,促进学校的发展。如此一来,高校的不同定位就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需求。所以,这一观点实际上也将顾客的观念贯彻其中,对高教利益相关者都有所考虑。

(4)质量就是物有所值

质量是物有所值的观点就是绩效的质量观,它认为充分发挥了所投入资金的效益才是高质量的教育,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就是高质量。这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受效益原则影响的一种质量观,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加大高教投资力度有密切联系。

(5)质量是转化、教化

质量就是转化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教化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增长知识、增强能力等,学生知识和能力增长得越多,高教质量就越高。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教不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的一种服务,而是针对学生成长需要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这一观点突出了教育本身的特性,是从教育自身角度来看教育质量问题的一种观点。

(6)质量就是价值增值

“质量就是价值增值”与“质量就是转化”的观点有些类似,只是它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待教育质量问题。这一观点认为,学生入学前和毕业时的能力和知识的比较,就是其对高教投资的价值增值部分。这一部分越大表明高校质量越高,反之亦然。依据这一观点,学生个体成为了判断高校办学质量的主体,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发展对所接受的高教质量作出不同的判断。

2.对西方高教质量观的剖析

由上可见,西方高教质量的研究重点是分析“什么是高教质量”,以及“衡量高教质量的标准是什么”等。这些观点是在解决了“如何理解高教质量”的问题后提出来的。上述六种质量观实际上属于三个类型:学术的质量观、管理的质量观和效益的质量观。它们也与对高教本质的理解紧密相联。

(1)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在逐渐变化

学术的质量观包括“质量就是卓越”和“质量就是转化”。这两种质量观坚持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应来自学者或学术内部,其中质量标准的制定者为学者。管理的质量观包括“质量就是符合标准”和“适合目的”。它们明显受到管理科学思想的影响,重视目标和标准的设立与达成,而目标和标准建立的过程,实际就是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归纳过程。因此这类质量观中,质量标准的制订者变成高等教育的接受者甚至学生个体。第三类是经济(效益)的质量观,如质量就是物有所值和质量就是价值增值。它们重视对高教投资的效益,无论个人投资还是政府、社会投资,都开始向高教要效益,要求物有所值或增值。这样,投资者成为了高教质量标准的制订者,高教变得和企业越来越相似了。

(2)质量标准制定者的变化折射出对高教本质的理解的变化

西方国家质量标准的多样化,表明其高等教育机构变得非常多样。同时也表明,在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发表不同观点的时候,高等教育的本质开始受到各种社会思想的冲击,尤其是管理思想和经济思想对传统的学者自治的王国形成了强大的挑战。例如:高等教育究竟是什么?它有没有自身的独特属性?如果有,这些属性究竟何在?凡此种种对高教本质的思考和追问又重新摆在了世人面前。

三、比较分析

比较中西方对高教质量的不同理解,我们会发现,不同质量观实际上反映了中西方对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分析这些差异,对于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由“多样化”到“适合目的”: 高等教育结构分化的不同阶段

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中,“多样化”和“适合目的”的质量观之间的差异,正体现了高教结构分化的不同阶段。“多样化”质量观的提出表明,我国高教正从整体向不同层、类分化;而西方国家“适合目的”的质量观的提出,则表明其高教结构开始从层类向高校个体分化。这正是中西方高教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

在高等教育刚出现的时候,其结构、功能都比较单一,“大学”就是所有的高教机构,与之相应,这一时期的质量标准也比较单一。但是随着高教的发展,其结构出现分化,高等教育从一个整体分化为不同类群,“大学”仅仅是高教机构的一类了。这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类、群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性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它们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这就是我国当前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提出的背景。此种情况下,为所有高教机构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已不再能适应现实需要,取而代之的将是依据不同类群、层次高教机构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

而在西方国家,三类不同的质量标准正表明了高教机构在发展出不同类群,但“适合目的”的质量观还表明,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质量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了高教机构个体的价值追求,只有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才能提出恰当的质量标准。

2.左右高教质量的力量:多个利益共享者 / 国家为主、开始出现市场的声音

西方不同的高教质量观,是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角度总结出来的。前面提到的几种质量观,正是不同的高教利益相关者如学生、社会、政府、高校、学者团体等从自己的利益角度提出的。几乎每一个利益相关群体都提出了自己对高教质量的看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就是价值增值等观点表明: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在逐渐获得自己对高教质量的话语表达权力。这意味着,今天左右西方高等教育质量的力量正在朝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早已不再是被少数人掌握的稀缺资源,而是在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资源。这样,如何协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来自高教外部的力量以保持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再看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稀缺资源,但似乎从来都不是披着神圣外衣的“学者的乐园”。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影响高等教育的力量也在发生变化,尽管目前中央政府仍然是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市场(社会)和学生的声音已开始出现,这说明除国家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正在觉醒,开始争取自己对高教的发言权。尽管声音仍然微弱,但也足以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新的力量的要求,也必将对高教发展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11-15.

[3]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 东南学术,2002,(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