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论文范例6篇

经营管理论文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1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汉莫博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概念。1993年汉莫博士与管理咨询专家JamesChampy合著《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一书,并以“管理革命的宣言”作为副标题,对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二位专家的倡导下,企业再造运动首先兴起于美国,并迅速波及全球,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革命浪潮。有人认为,该运动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有人甚至认为,这场管理革命对当今企业的影响可以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对当时企业界的影响相提并论。企业再造理论是对分工理论、组织理论的否定,是对酒店经营管理长期实行的部门化、专业化管理的革命。

1.企业再造的含义

企业再造,也可称为企业再造工程或企业重新设计。汉莫等人在《再造企业》一书中作了十分清楚的定义:“企业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做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高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根据汉莫的定义,再造企业是从根本上对企业原有的基本信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因此企业经营中一直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岗位责任制等,都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再造企业不是对组织进行修修补补,而是对企业运营方式的重大革命,它要触及到事情的根源,对企业进行彻底改造,而决非是一般的改善或提高。企业再造着眼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料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汉莫等人之所以认为应从业务流程着手改造,是因为现行企业业务流程是分工理论的直接产物,不重造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实现绩效指标的显著提高。

2.对分工理论的挑战

两个世纪前由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分工理论,一直是企业组织建设的核心理论。一方面,企业制造产品的过程被分为一连串的简单动作,最后由生产线组装完成;另一方面,在组织机构上表现为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这种劳动分工、专业化及金字塔式组织体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价值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分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企业经营与组织模式已不再是产生高效率的法宝,而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直接影响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只见树木(局部或自己岗位),不见森林(全局或最终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效果)”、管理者的“本位主义”、组织内部的“官僚习气”、轻视顾客与缺乏革新精神等,都使企业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企业再造理论大胆地向主宰了人类两个世纪之久的分工理论提出挑战,它否定专业分工论,主张工序合并,实行团队工作的“合工”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它否定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提倡“精兵简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它实行分权管理,彻底消除官僚体制;它广泛、充分地发挥信息在生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总之,企业再造理论与分工理论不同,其宗旨是通过一场彻底的经营管理革命,建立起高效率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绩效的飞跃式提高。

企业再造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风靡欧美,继而波及亚洲等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约有70~75%的欧美企业正计划进行企业再造,美国500家笃笠抵杏?0%不同程度地正实施着“企业再造计划”。一些企业通过企业再造,有效地创造了竞争优势,使企业再度迈向辉煌之路。例如,美国波音公司进入90年代后出现不景气,公司为了摆脱困境,决策者确立了以降低成本为突破口,以改革工作流程为出发点的“企业再造方案”。公司打破传统的分工专业化、顺序化及中央集权的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工作整合(进行工序合并,实行综合作业),打破组织界限及讲求平行作业的管理方式,使公司在成本、质量与顾客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如1996年生产一架737波音客机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3个月减少到6个月,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30%,波音公司终于通过“再造”挽救了自己,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实施企业再造取得成功的经验有下列几点值得借鉴:(1)对企业的整体改造优于局部改造;(2)企业高层主管和各级主管重视并直接参与改造;(3)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4)变革的时机适宜,如选择企业面临困难、危机时期;(5)团队精神发挥得好;(6)对员工进行高素质的培训,拓开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作业技能。

世界酒店业也正酝酿着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的结合,进行综合改造;根本改革市场调研、预定、交通、接待、服务的作业程序;酒店内部的作业程序合并、工序合并,实现对顾客的“一条龙”服务、跟踪服务,让顾客感到十分方便和满意。

二、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两大转变

因特网对酒店经营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经营思路产生的支配作用,都导致了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必须来一个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1.从制度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人本型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制度型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中心”或“以岗位为中心”,通过各种规范、规章制度、标准等对酒店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形式,它提高了管理者的权威,有利于制度、法规的制定、执行和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工作方针、计划、经营目标,在世界酒店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它在强调管理者权威性及制度的强制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员工作为“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缺乏对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忽略了员工间的和谐团结对酒店经营的重大影响,制约了员工个性发挥。

人本型模式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员工自主管理、民主决策、确立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管理者主要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必然要引起酒店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程序等的重大变化,组织机构要更加精简,更有效能;对现代信息的传递与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2.从“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以现代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当今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等等方面来一个革新,必须把过去的“以理财”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转到“以生财”为重点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客源是酒店的衣食父母”。无客源酒店什么都谈不上,也没有财可以理。酒店要有持续的丰富的客源,必须要以现代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去开发客源,真正做到时时处处方便客人,处处时时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及时调整酒店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向公众不断沟通本酒店的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做好即时的跟踪服务和各种信息反馈等等,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十分满意,起到良性循环的经营效果。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帮手就是借助于因特网与酒店

企业内部网的有机结合,为四面八方的客人与酒店之间架起一座方便的桥梁。信息网络技术为现代营销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因特网。目前,一般人都可以在公司、家庭、学校等轻易连接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资料,消遣娱乐等。他们也希望差旅时可以方便地上网。至于租用酒店办公的商业客户,上网更加是工作和生意上的需要。所以一家没有因特网服务的酒店会减少吸引力,也显得不高档。网络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网络酒店就是已经连上因特网的酒店。在网络酒店里,无论是酒店本身,还是入住客户,都可以便捷地连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信息等。也可以说网络酒店是酒店通过特有的系统联接上国际互联网,通过网上的主页向全球多姿多彩、声情并茂地展示自己的风貌、特色;向全球亿万的用户分销自己客房和各种服务的酒店;并可依此组成酒店连锁业,以强劲灵活的营销手段向广大市场进军;它可以向众多的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营销方式;它开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平常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它代表了最新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它为酒店开发客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一般来说,网络酒店可以为世界各地的顾客或公众提供以下的因特功能:

(1)WWW(网站浏览);

(2)电子邮件收发;

(3)文件传输FTP;

(4)用因特网免费打长途电话;

(5)因特网视频会议;

(6)流动商务中心;

(7)网络打印(打印网上获取资料);

(8)因特网培训,等等。

网络酒店还可以为酒店带来新的收入,如:(1)记时上网服务;(2)电子信箱服务;(3)视频会议;(4)出租主机空间,出租PC笔记本电脑服务、(5)网上订房服务;(6)网上订餐、订花、订书等服务;(7)网上广告服务等等。

可以说,酒店经营进入网络营销时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科技进步的必然。

三、“以网络营销为核心”的酒店经营模式

具体在四个方面可以得到突破:

1.在实现新思维方面可以得到突破

当今酒店经营管理的新思维集中概括为社会营销观念;一切为了顾客,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为已任的酒店意识;全心全意任劳怨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由于有了大容量、高速化、互动式信息互联网,为酒店按照新思维经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因特网的大容量、高速化、互动式,改变了我们过去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方式和较低的服务效率。过去许多服务需要有中间商诸如旅行社、航空公司的介入,才得以有效地完成,中间商成为信息的组织和传递者,并控制着酒店部分营销活动。如今使用信息互联网,一方面使顾客有了充分的信息来源,让客人选择酒店商品的范围和权利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任君选择”;另一方面,酒店亦获得了更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使之对市场的调研和市场细分可更加深入与可靠,并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及时满足消费的个性化、特殊化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特定营销,从而摆脱“非得批量才予办理”的惯常做法,从而逐步摆脱中间商的控制,更加符合顾客的需求进行酒店商品的销售,达到更加有效的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酒店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强化,变得更自由更方便,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直销变得更为重要。网络营销可以改变过去被动反应性的营销方式,而成为主动性灵活性的营销方式。

因特网络将使酒店的组织结构职能化分工向一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以顾客为中心、顾客为导向的新的组织结构体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酒店营销战略的时效性、灵活性随之增强,战略计划的调整将更为频繁。市场营销组合也由4PS(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转化为4CS组合(满足顾客欲望、满足欲望的成本、满足购买便利和满足沟通)。这是消费者参与信息控制之后的客观要求。

2.在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的解决供需双方“各取所需”的信息问题可以得到突破

酒店网络营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快捷、准确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服务,为此对网上供需两方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十分重要。要有一目了然的方便查询和可利用的《信息目录总汇》、《信息目录检索》等等。商品经济最本质的表现形式就是“供”和“求”两个字。经济发展必然造成“供”的大量增加,而新的“求”一方面刺激着新的“供”,另一方面又淘汰着老的、旧的“供”。这两个字无休止不停的运动。谁真正能在若干具体的“供”与“求”之间架起桥梁,谁就是成功者。酒店营销工作的成功,关键也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的供方与需方的主页,实现全天候的供需双方信息的沟通。

3.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在酒店营销、公关广告宣传手段上取得突破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酒店利用因特网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关、广告宣传活动,并迅速获得了信息反馈和显著的经济效果。例如,杭州望湖宾馆通过我国因特网商业信息站“中国黄页”上网后,一周内就收到国外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求预订房间,此后预订房间的电子邮件、传真连接不断。酒店进行网络广告有着传统广告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是:(1)成本低、制作一个网络主页成本仅需几千元人民币;(2)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容易调整广告的信息内容;(3)酒店与顾客可双向交流。

4.建立面向顾客的服务体系,实现直销的突破

建立面向顾客的直销服务体系,包括:

(1)向顾客传递有关服务项目、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可为顾客带来独特利益的信息;

(2)利用电子邮件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减少顾客购买和查询信息的货币成本和精力、体力等非货币成本,从而提高顾客感觉中的价值。

(3)向顾客提供网上模拟服务,使顾客亲临其境感受服务,以降低其购买风险。

(4)根据有关顾客偏好等信息,事先准备好顾客所要求的“定制化服务”,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5)减少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中间环节下的直接营销渠道服务。

(6)为降低成本建立酒店与设备生产厂或原材料供应厂间的直接联系服务。

(7)为丰富顾客文化娱乐生活在客房内建立多媒体可放精密唱盘和游戏光盘的服务。

总之,今天的酒店已处于网络信息环境之中,谁能及早认识并采取网络营销手段,谁就会在酒店经营中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具有更多更强的竞争优势。

世界最大的假日酒店集团建立了全球网络(WWW)的站点。无数的因特网入网者通过电脑上假日集团的主页,可获取其它各个酒店的信息,包括服务和房间种类等等。该公司的董事长和执行主席BrianLangton先生说:“客人可通过他们的私人电脑直接预定客房”。德国的假日酒店在客房内也设置了因特网站点,包括文字处理、平铺式窗口和传真设施。客房内还有多媒体可放精密唱盘和游戏光盘。另还推出新项目"Vidoondemand"顾客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看他们想看的电影,而不必按固定的电视节目表的顺序。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2

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的提高有正面的影响,尤其对于网络零商企业而言,电子商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电商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对于管理者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政府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于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绩效评估近年来是国内外学关注的热点。Bendoly和Kaefer(2004)[1]通过分析115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交易效率,认为ERP战略对于B2B电子商务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JinghuaHuang(2009)[2]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标准16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来衡量网络零售商的经营绩效。Romero等(2010)[3]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西班牙制造业网上购买与网上销售在企业层面的效率。Jia-JaneShuai(2011)[4]基于DEA和灰色熵理论分析了网络营销对我国台湾酒店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XiaobingYu(2011)[5]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TOPSIS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评价电子商务联盟经营效率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此外,楚金华和刘冉昕(2007)[6]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的体系。赵晶等(2010)[7]从战略构建、资源分析、能力评估及绩效测量四个维度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并对我国75家开展电子商务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实际测评。戴卫明(2013)[8]从实证角度研究了集群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影响因素,指出影响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因素有区域品牌效应、物流配送系统效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等。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涉及到评价的主体、目标、对象、指标、标准、方法等方面[9],评价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所用评价方法欠科学,评价标准、指标等都会显得孤立,评价也就没有了多大意义。张青等(2002)[10]和唐欣(2013)[11]分别基于神经网络评价了企业的经营绩效,钟庆华(2008)[12]则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水电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实证分析证明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蒲勇健和罗巧利(2012)[13]基于Monte-Carlo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评价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杨松令等(2013)[14]则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结合起来,评价电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eAnalysis,DEA)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以Farrell前沿生产函数为基础,基于“相对效率”概念,运用数学规划,评价具有多输入,特别是有多输出的“部门”(即决策单元,DMU)间的相对有效性。1.基本DEA分析模型第一个DEA分析模型由Charnes、Coopor和Rhodes提出,故称CCR模型。CCR模型的假设为规模报酬不变,其得到的效率为综合效率(TE)。放松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即扩展为BCC模型,该模型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其中TE=PTE*SE。BCC模型可表述为:minθ-ε(eTms-+eTSs+)ni=1ΣXiλi+s-=θX0ni=1ΣYiλi-s+=Y0ni=1Σλi=1s+≥0,s-≥0,λi≥0,i=1,2,……,≥n(1)(1)式中,θ即为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标,λ表示权重,ε为大于零的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eTm=(1,1,…,1)T缀Em,eTS=(1,1,…,1)T缀Es,s-和s+为输入和输出松弛变量,分别表示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当θ0=1,s-0=s+0=0时,决策单元i0是DEA有效的;当θ0﹤1,s-0或s+0至少有一个不为0时,决策单元i0是DEA无效的。决策单元足够多时,会有很多决策单元处于前沿生产面上,即会有很多单元的效率值为1。基于CCR或BCC的DEA分析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不能对这些处于前沿面的DEA有效的单元进行排名。现实中很多企业再投入和产出上迥异,但当他们都达到DEA有效时,传统的DEA分析模型就不能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了。2.超效率DEA分析为解决传统DEA分析模型无法比较DEA有效单元的技术效率,Andersen和Petersen[15]提出了超效率DEA(SE-DEA)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可用图1表示:图1中,X1为一种投入要素,X2为除X1以外的其他的投入要素。决策单元D1、D2、D3、D4表示处于前沿生产面的四个不同的投入产出组合,为DEA有效单元,其效率均值为1,决策单元D5表在前沿面之外,其效率值为θ5=OD'5/OD5,是小于1的。SE-DEA模型的基本原理为:以有效决策单元D3为例,传统DEA分析模型(CCR或BCC)下,前沿面为D1D2D3D4,当计算决策单元D3在SE-DEA模型下的效率值时,将D3排除在外,此时的前沿面为D1D2D4,D3的参考点变为D'3,决策单元D3到新前沿面的的距离表示其可扩张的大小,其效率值为θ3=OD'3/OD3,显然是大于1的。这里SE-DEA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含义为: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决策单元D3的各投入要素等比例扩大θ3倍,依然是DEA有效的。而对于无效决策单元D5,在SE-DEA模型下,其前沿面没有发生变化,故其效率值也是不变的。规模报酬不变下的SE-DEA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minθ-ε(eTms-+eTSs+)ni=1,i≠i0Σn(2)(2)式中各符号与(1)式相同,所不同的在于评价决策单元i0时,将其与其他决策单元的线性组合进行比较。当θ0≥1,s-0或s+0=0时,决策单元i0是DEA有效的;当θ0﹤1时,决策单元i0是DEA无效的。

(二)数据来源

对于电商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应当满足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大多数学者关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的研究,构建电商企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中,员工人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规模是电商企业进行经营的实物投入,而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周转天数分别反映电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是电商企业的管理投入,实物投入和管理投入共同构成电商企业的投入体系;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从量的角度和质的角度反映电商企业的产出情况。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在沪深两市上市的22家电商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决策单元个数大于投入产出指标个数之和的两倍,因此可以运用DEA方法进行分析。各投入产出指标均为所选企业2012年的数据,所有数据来自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三、实证分析

(一)分析结果

实证分析通过软件DEAP2.1和DEA-Solve-LV实现。首先通过DEAP2.1在传统的DEA分析模型(BCC)下对所选28家电商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然后通过DEA-Solve-LV运用规模报酬不变的SE-DEA模型对所选电商企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初步可以看出,传统DEA分析模型在综合效率为1的10家企业在SE-DEA模型中都有了明确的排名,是可以进行比较分析的。

(二)电商企业经营效率分析

首先,从传统的BCC模型来看,22家电商企业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的企业有10家,占45.5%,因此综合来看,电商企业经营管理处于有效状态的企业并不是很多。从纯技术效率来看,纯技术效率达到DEA有效的电商企业有16家,占比72.3%,显然纯技术有效的企业是比较多的,并且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也比较接近前沿面。从规模收益来看,处于非DEA有效的企业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对于个别电商企业,像辉煌科技、海虹控股、三五互联等企业综合效率都很低,而其纯技术效率都是DEA有效的,其经营的低效率几乎完全是规模无效造成的。其次,从SE-DEA模型的分析来看,对于BCC模型下DEA有效的10家电商企业,SE-DEA模型给出了其综合效率值的大小,且均是大于1的,说明这些企业扩张相应倍数后依然是DEA有效的。另外,表2中,上海钢联在SE-DEA模型下的综合效率值高达33.4以上,究其原因,从该企业披露的2012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其应付职工薪酬仅32.07万元(而其他21家电商企业相应投入的平均值为10368.1万元,最小的也有379.75万),较低的投入产出比使其成为行业内综合效率最高的企业。再次,比较BCC模型和SE-DEA模型来看,SE-DEA模型最大优势就是其能够对BCC模型下DEA有效的电商企业进行排名,这些DEA有效的电商企业的“超效率”值不同正是说明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而不是无差异的;而对于BCC模型下DEA无效的企业而言,两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由于计算过程的四舍五入等原因,使得个别企业计算结果有差异,不代表真正不同)。

(三)电商企业投入产出改进分析

首先讨论BCC模型下非DEA有效的电商企业的改进情况。可以从两方面改进:对于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无效的6家电商企业,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因此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以使这些企业达到DEA有效;对于纯技术效率无效规模收益也无效的6家电商企业,可以先调整这些企业的投入要素组合,使其达到DEA有效。DEAP2.1软件了纯技术效率无效的电商企业产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情况,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有两家企业在营业收入方面存在产出不足,所有企业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存在产出不足;所有的纯技术效率无效的电商企业在投入要素方面存在冗余。其次讨论BCC模型下DEA有效的电商企业的改进情况。BCC模型下这些企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达到DEA有效,但在SE-DEA模型下,大于1的“超效率”值正说明这些企业不同的扩张程度,因而这些分企业依然是可以改进的。DEA-Solve-LV软件给出了SE-DEA模型下电商企业的改进情况,限于篇幅,表4给出了排名前三位的上海钢联、苏宁云商和高鸿股份的投入产出的改进情况。表4中,Xi(i=1,2,…,5)和Yi(i=1,2)的含义见表1,可以看出即就是“超效率”大于1的电商企业,依然存在可改进的空间。例如,上海钢联综合效率值高达33.4以上,但依然未处于最优的生产前沿面,将其员工人数增加43%,应付职工薪酬增加999.90%,资产规模增加100.7%,资产负债率减少22.7%,总资产周转天数增加577.7%,就可以在产出不变条件下达到更优的生产前沿面。而对于排名第三的高鸿股份来说,将其员工人数增加131%,应付职工薪酬增加131.19%,资产规模减少4.6%,资产负债率增加33.43%,总资产周转天数增加55.1%,就可以在保证主营业务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将其将资产收益率增加999.90%。当然,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DEA非有效的电商企业,还是DEA有效的电商企业的改进,仅在本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下有意义,而且也只具有数据包络分析层面的理论意义。例如,对于表4中,苏宁云商的资产负债率的目标值为239.8%,这个显然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

四、结论与启示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3

一、中小型包装企业

中小型包装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远逊于大型企业,面临着诸多难题。

1.资金瓶颈

中小型包装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没有钱,所以做不大,因为做不大,所以更没有钱,这是很多中小型包装企业面临的一个难解的困局。中小型包装企业因为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风险较大,加上制度不健全、财务不透明等原因,银行不愿放贷,而国家又没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中小型包装企业只能依靠自身资金滚动发展,于是很慢很艰难。

2.管理瓶颈

应该承认,家族式管理在中小型包装企业发展前期是有它特殊作用的。中国人传统上讲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人更可靠,实质上是有一个“情”字在里面维系着。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的作用就会超越“情”的影响,再简单套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无异于作茧自缚。此时,如果不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企业,不逐步淡化家族式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者同管理者分离,企业的竞争力将面临削弱的危险。

3.人才瓶颈

中小型包装企业招人难,留人更难,留住优秀的人才难上加难。许多中小型包装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要么不重视,要么是办法不够,形不成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这样往往会留不住人才,毕竟好的人才都在向往跨国公司或大的集团公司,在那些地方有好的工作氛围、竞争气氛、合理的提升制度、诱人的薪水,同时会给人一种成就感。要知道,中小型包装企业对于大部分人才是不具备什么强的吸引力的,这样招到好的人员的概率就会降低,在千辛万苦招来人才以后,还必须花大力气让他适应企业,对他进行培训,如果让他白白流失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

但是,中小型包装企业也有很多大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烈、富于进取等等。因此,中小型包装企业应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经营

目前在包装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小型包装企业经营形势严峻,要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中小型包装企业应如何进行新产品开发呢?

(一)针对企业特点和市场形势,在改革经营机制的同时改革新产品开发机制。

一般来说,中小型包装企业自身能力有限,技术、装备力量远不如大型企业,资金紧缺。而目前市场需要功能适用、美观方便、成本低、质量高、设计新的包装产品,因此企业必须改进传统产品,必须缩短开发周期。不论现在和将来,各企业都不得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针对这些特点,企业应采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发机制。

⑴成立专门的新产品开发机构,把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能任务,作为考核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

⑵把新产品开发与相关部门及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提高开发项目提奖比率、新产品销售额提成比率,重奖新产品工艺攻关人员和发表信息情报人员;

⑶不断改进,全力提高新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尽可能降低销售价格,让利于用户,并加强售后跟踪服务;

⑷以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适用的技术人才和开发项目;

⑸调整产品结构,实施主导产品多元化战略。

(二)改进和简化传统的新产品开发程序

为适应市场形势,工厂需要全面修订新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程序和进度管理办法,采取递滚式环链型程序模式,主要抓住策划、决策、设计、试制、设计确认、产品定型几个步骤和市场调查等13个环节,并通过调查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来约束、评价开发进展情况,从而使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快速高效进行。

开发过程的13个环节是:⑴市场调查;⑵决策层和科技人员专题讨论;⑶试制决定;⑷计划任务书评审;⑸方案设计;⑹方案评审;⑺产品图、工装图、工艺设计;⑻设计评审;⑼样品试制;⑽样品评审;⑾改进(在此环节中又按设计、设计评审、改制、改制评审,整顿技术文件的环链运行);⑿产品鉴定;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再调查。

程序约束技术文件有:⑴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⑵计划任务书;⑶设计方案;⑷输出试制技术文件;⑸样品质检报告;⑹有效技术文件;⑺鉴定证书。

(三)发动职工进行全方位市场调研,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体广泛捕捉信息、优选开发项目

⑴采取全员调研——工程技术人员重点专项调研——领导决策的三段式调研法。全员调研就是策动企业领导层、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全体职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市场调查,广泛收集信息情报;重点专项调研就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有重点地对用户、同行业、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写出开发项目调查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领导决策就是在组织专题论证(必要时企业领导亲自调研)后,由企业决策层当机立断,做出立项试制的决策。既要避免议而不决,丢掉有利时机及挫伤职工的积极性;也要避免盲目拍板,开发失误。

⑵全方位调研。企业要不拘泥于传统产品,而以主导产品为主,兼顾开发市场急需的相关产品。

⑶重点建立与用户、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发关系,要肯让利于合作伙伴。

(四)重点抓好开发项目的论证和评审,保证开发项目质量

为了防止片面性,充分发挥群体的技术能力,要严格论证和评审,保证开发项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⑴抓好立项、计划任务书、方案、设计、样品、改进等环节的论证和评审,其主要评审点是:

①市场开发的时机及其经济性;

②开发研制的组织、分工、进度的可操作性;

③产品结构、参数和科学性、适用性;

④加工工艺的合理性、继承性;

⑤输出技术文件的正确性、齐全性;

⑥样品质量的先进性。

⑵组建高水平的评审专家组。按照开发项目的特点,有目的地聘请企业内部的主要科研人员、非参项目的设计工程师、营销工程师、企业领导、生产调度、关键工序操作技师及必要的用户、工程技术人员,分别组成各类评审小组。重要评审由总工程师主持。在评审中广泛听取与会人员意见,有分歧时充分尊重主要研究设计师的意见。

(五)抓紧设计和试制进度,确保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产生效益

寻找一个好项目不易,但研制成功更难,因此,要抓紧设计和试制等主要环节进度的落实,保证开发项目按策划时间要求尽早实现,其主要点为:

⑴要做好各环节接口的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接口点应指定资金投入、新材料购买、工序衔接、外协加工、工艺试验等部门和人员,确保人员到位、责任明确,并规定完成日期;

⑵由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定期检查、及时总结和解决存在问题。

新产品的开发是有一定难度的。困难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只要认真研究新产品开发和对策,采取适当措施,一定会给企业带来美好的前景。

三、保持中小型包装企业长期旺盛的生命力,使企业利于不败之地。

中小型包装企业如何做强并保持长期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课题。

面对诸多困境,中小型包装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倾力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的形象去赢得市场,市场运作采用三大策略:

(一)定位准确

作为中小型包装企业,不宜将产品线拉得过长。一则中小型包装企业资源有限,若过于分散,难以保障每个产品发展的正常需要;二则中小型包装企业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产品太多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失控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包装企业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争取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

(二)把握时机

一是企业要善于把握市场和紧跟市场,善于在市场上捕捉机会,果断决策。市场是巨大的,机会随处可见,关键是要求企业的决策者能独具慧眼,把握好时机,当断则断,否则机会稍纵即逝。

二是企业要善于拾遗补缺。中小型包装企业要审时度势,既不向市场领导者挑战,也不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选择不大可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可以是大企业不愿干的或干不了的那部分产品市场,也可以是其它企业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策略,中小型包装企业既可以开发一个或若干个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较大企业直接较量的风险,使自己获得一个快速长大的环境。

(三)加强宣传——参加展会

参加展会的必要性

1.市场的需要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都在努力扩大自身产品的市场份额及范围。企业经常选择在展览会中展示新产品和新产品信息,以激发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达到产品促销的目的,为今后的市场营销铺平道路。消费者则通过展览会直接感受到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价格,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商品进行购买。

2.营销的需要

作为市场营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国外大型企业非常善于选择展览会时机来树立企业形象,寻求合作,建立品牌知名度,在同行业间建立横向联系。

3.宣传的需要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4

该系统基于UCML企业级应用框架平台作为开发工具,结合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设计,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充分利用了建材公司现有的网络资源,具有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特点。本系统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地域广、应用分散等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和移动办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方便。UCML应用框架开发平台(简称UCML平台),是一个面向框架、面向服务、面向套路的快速开发平台。UCML开发平台基于.NET体系,直接生成c#源码。开发平台涵盖了一个WEB应用系统业务开发的全过程。系统采用的B/S结构,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系统实时数据采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实现。射频识别利用无线电通讯信号来识别特定的目标,同时读取目标中所包含的相关数据。RFID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识别,可以不受天气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准确地阅读目标标签,并且数据读取速度极快,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

2.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以UCML为开发平台,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工具,充分利用了建材公司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汇集建材公司的地磅、原料进厂、配料系统、半成品生产、产品销售、设备巡检维修等一系列生产一线数据,完成了基础数据管理、地磅管理、质检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原材料入库、质检、半成品生产、配料自动化系统、库存、销售和设备一体化等过程的全流程管理。在质检取样、原料进厂管理中,该系统与地磅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并对生产产品的物料库存理论数据与实际仓储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统计。同时,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峰、谷、平的用电数,并汇总到生产流程段,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能源消耗。通过对销售情况的统计,积累各客户产量需求的真实趋势以指导生产计划及原料采购计划的合理制定。

2.2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建材公司的实际业务需求,需要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本文设计的系统基于SQLServer2008实现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将空间信息映射到关系模型中,应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概念数据库转换为空间2维表的数据库模式,实现对空间信息关系模型下的管理,以及与其属性信息的统一管理。建材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模块:质检、生产、销售和设备,而系统四个模块所管理的数据库表也是相对独立的,如下所示:

(1)质检管理

取样表、检验结果表、复检结果表。其中取样表与检验结果表是多对一关系,检验结果表与复检结果表是一对一关系。

(2)生产管理

配料日报表、料仓料位表、进仓原料表、干矿渣出库表、月末干矿渣表、期末结存表、物料出库表、产品入库表、结账管理表。

(3)销售管理

销售出库表、转帐单表、发票管理表。其中,销售出库表与转账单表是多对一关系,转账单表与发票管理表是多对多关系。

(4)设备管理

设备台帐表、开车时间表、巡检记录表、设备维修记录表。其中设备台账表与设备维修记录表是一对多关系。

2.3系统各模块设计

(1)质检模块设计

质检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供货商送样信息、各原料来料取样信息、产成品取样信息及各种样品的化验检验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合格率分析,达到化验检验数据的实时传递,从而使得各级管理人员对化验检验数据的掌握更加及时、准确,最终达到有效地控制原料供货质量和产成品质量的目的。

(2)生产模块设计

生产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点模块,主要管理原料及产品的入、出、存,对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配料各系统的统计报表及各种台帐。该模块可以优化管理建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利用实时的准确数据对车间的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指导。通过进出存管理,使得仓库物料存放由原先的杂散模糊变得更加透明规整。通过系统指导,仓库的信息管理更加及时准确。统计分析得出的生产报表为生产决策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生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3)销售模块设计

销售管理模块以基础资料管理为起点,通过地磅管理、提货通知管理、销售出库管理、销售发票管理、运费发票管理六大过程,完整体现了建材公司的产品销售过程管理。该模块能够真实体现并灵活管理销售商品库存,使销售部门及时掌握并控制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建立全面的销售管理数据仓库,为销售管理人员分析客户、价格及销售业绩提供了方便。

(4)设备模块设计

设备管理,是本系统相对独立的模块,其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部分:设备台帐管理、开车时间管理,设备维修审批单,设备维修明细,日常巡检记录。该模块使得企业的各类大型设备及与设备有关的各类信息更可视化、系统化,设备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可以充分掌握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使得生产资源得到高效运作。

(5)系统接口设计

地磅系统采用RFID技术进行进销货车辆的数据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存储于地磅系统的目标数据库中。系统可以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动态采集电子车牌信息。通过RFID卡自动调入所对应的车号、司机、货物名称、供货单位和收货单位等信息。由于地磅系统与其余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够共享,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问题。而质检管理和销售管理两个子系统均需要读取地磅系统采集的车辆装载数据,因此只有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才能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本文采用OLEDB数据访问接口来实现质检和销售系统对地磅系统数据库的访问。OLEDB是一个可以连接不同数据源的战略性的低级应用程序接口,具有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的功能,也可以连接其他的非SQL数据类型。通过集成地磅数据采集系统,在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利用OLEDB接口同步得到计量数据,实现了原料进厂和产品销售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并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系统应用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可以监控建材公司从原料进厂到产品销售的全部业务流程,记录产品原材料的检测信息、设备使用信息、产品进销存信息以及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人员、生产时间等信息。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最终以统计报表的形式实时呈现各生产模块的工作进度,使得建材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透明化。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为建材企业带来的好处包括: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生产流程的控制和管理;提升了企业各部门协同办公的能力,节约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加及时、准确,降低了干扰,使企业管理更有据可循;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信息,使得设备维护部门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4.结论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名牌;名牌战略;意义;核心战略;辅助战略;维护战略。

一、名牌战略的意义

企业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是社会营销观念的当然要求,也是企业立足现代社会的必要经营理念。

(一)名牌战略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CI)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事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名牌战略怀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知名品牌往往就是企业形象良好的具体证明。领先名牌战略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企业数量众多,如生产“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公司、生产“春兰”空调的春兰集团、生产“海尔冰箱”的海尔集团。名牌战略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改善,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二)名牌战略可以促进产品销售

在残酷的市场面前,谁能实现产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这一惊人的跳跃,谁就能占领市场,就能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营销是企业的先锋,也是企业运行的灵魂。名牌战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可以很好地实现企业预定的销售目标。消费者也日益认识到名牌的价值之所在,对名牌也越来越情有独钟。企业营销部门如不能抓住名牌战略这一有力武器,就很可能被成熟的消费者所抛弃。事实证明,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高于非名牌的同类产品。

(三)名牌战略可以提高员工向心力

现代企业管理要高度重视内部团结,利用各种方式把职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名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粘合剂。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协调行动。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可通过名牌战备而培养提高。此种向心力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名牌对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的体现。名牌战略对内还可提高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更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名牌战略也有助于企业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名牌战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名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有利于我们支开发使用。我们可以利用名牌的光环在投入阶段降低成本,如低价采购、低成本筹资等等;我们可以在生产阶段精诚团结,加强直辖市,降低生产成本和各项制造费用;我们可以在销售阶段利用名牌战备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名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当很好利用的有价值资源,其使用并不逊于有形资产的作用。

(五)名牌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名牌战略可以一方经济发展,使地区优势得以发挥,并以名牌企业产品为核心,形成“互联网络”。具体而言: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2、振兴一方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3、借名牌产品的名气,提高地区知名度,树立地区形象,改善本地区内引外联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4、对企业而言,可以形成名牌产品系列,促进相关产品的崛起。

二、企业名牌战略的构成

名牌意义重大,这一点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界已普遍进一步认识到名牌的重要性,同时很多企业也明确提出实施名牌战略。然而却发现很多新名牌昙花一现,很多老品牌纷纷落马。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名牌战备构成的理解,致使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路不清、层次不明、重点不突出或舍本求末。因此,探讨名牌战略的构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名牌战略应当包括核心战略、辅助战略和维护战略等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时必须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一)企业创立名牌的核心战略

人们信任名牌、追逐名牌,最根本的原因是名牌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企业创名牌的核心战略应当是设计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是创名牌的基础。核心战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选择目标市场

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细分市场服务。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需求、竞争状况不同,并不是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适合企业进入。因此,企业必须依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开展调研,选择能发挥资源优势且规模适宜、前景看好的细分市场。确定合理的产品组合宽度、深度和关联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向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创名牌提供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正确选择目标市场是创名牌的前提。

2、战略规划

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名牌名牌战略的可行性方案,作为名牌战略规划,具体内容包括:

(1)开发设计产品

企业要创名牌,必须开发设计出具有名牌特质的产品。这种开发设计与名牌产品必须具备两大特点:卓越的质量和完美的设计。产品质量是名牌的生命源泉,在创名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制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满足,能够减少顾客的购买风险和代价。因此,人们通常倾向于购买优质产品,使用之后感到满意,还会不断重复购买,并向亲朋好友推荐。相反,消费者不但不会再购买而且会劝阻周围人购买。因此,卓越的产品质量是敲开市场大门,顺利进入市场并不断扩大和维护市场占有率的最根本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单靠提高产品质量难以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由产品的经济实用转向产品的美观大方和新颖别致。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竞争手段很难打动消费者,所以,产品设计已成为企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环节和手段。结构和外观的创造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不但追求产品经济实用,如降低成本,提高功效,而且追求产品方便灵活,美观精致和独特性。另外还能处长产品生命周期,引导消费,创造市场,因此,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塑造品牌形象具有巨大的作用。如70年代未,日本的“松下”,“日立”,“索尼”等公司涌现出一大批“小、巧、精、美”的产品,开创了消费新潮,使企业名利双收。

(2)价格

名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高价并不一定能创造名牌。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更是树立名牌形象的有力手段,企业在定价时应注意以下因素:①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即产品价值,成本费用和市场供求;②定价目标和方法应以销售利润率为转移,但须兼顾企业的名牌形象,即企业应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拘泥于暂时的得失;③定价策略是赢得顾客,树立名牌形象的工具之一,企业在灵活运用定价艺术和技巧时,可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如下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差价策略、阶段定价策略、相关产品合格策略。

(3)分销

分销是指销售渠道的设计选择与管理。最佳销售渠道受到产品、消费者、企业自身、中间商、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应在权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分销渠道的长短宽窄,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市场覆盖面。建立和维护企业产品的营销网络,这是服务顾客,创造名牌的基本立足点。

(4)促销

这是名牌战略的核心任务,也是最富变化、最有微型机的营销策略。企业在利用促销策略实施名牌战略时应注意:①选择适当促销组合、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构成了促销策略组合,企业应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方式,同时兼顾目标,产品、市场等影响因素;②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也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立足点,更是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③在人员推销时,要建立和管理好企业销售队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推销人员的促销技巧和整体素质。

3、以人为本强化管理

实施名牌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立足点之一,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时,不但要在量上、技术、设备等“硬件”上进行管理,还要不断提高运用信念、理想等“软件”管理企业的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究其根本还是要靠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实施名牌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人是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管理、搞好服务乃至塑造企业形象的根本。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企业创新以及名牌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地调动和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企业的管理基础是“以人为本”它要求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精神。名牌企业正是以这种强烈的意识,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以国内外成功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企业管理上新台阶。例如,1989年恒源祥公司实施名牌规模化经营,公司注册“恒源祥”和“小囡”牌作为自己的商标,以品牌为龙头,通过科学的管理对企业进行重组和扩张,以无形资产带动有形资产,创办了自愿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工、贸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4、优质服务

名牌产品必须要与“名牌服务”相配套。现代商业营销学和企业文化学非常重视“服务增值”,因为向顾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对于企业创名牌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优质的服务可以促进产品销售、从而扩大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当今市场竞争激烈,核心产品形成产品正趋向同质化,普通消费者已难以辨别出不同企业的产品在这两个层次上的明显差异,这就使得服务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产品竞争的另一重要方面。谁能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谁就能在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偏爱,从而增加销量,扩大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其次,优质完善的服务能减少消费者的错误购买,使用不当,能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因而可以减少顾客的风险和损失,具有维护企业和品牌美誉度的作用。第三,优质完善的服务可以增加顾客的利益,从而利于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优质完善的服务包含了许多附加利益,如免费送货、维修、培训等,因此,能够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另外,优质完善的服务是企业向顾客表达尊重的最好方式,否认何时何地,企业对顾客的询问、要求、问题都给予及时地答复,处理会让顾客感到价格受到了极大的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因此企业及其品牌的形象就会在顾客心目中生要发芽,不断提升和强化。

(二)企业创立名牌的辅助战略

卓越的产品质量、精减的产品设计、科学的管理和优质完善的服务为企业创名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但企业要创造出真正的名牌,还需辅助战略的支持、配合。辅助战略是指企业对创名牌的辅工作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辅工作主要有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对外宣传等,其目的是表现传达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优秀品质和独特魅力,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空间广阔、竞争者众多以及消费的时间、知识、经验的有限性,致使一个企业的产品无论质量如何卓越,设计如何精美、服务如何完善,如果没有良好的表现、表达方式和强有力的宣传,也难以为广大消费者所了解,更不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独特形象,因此,创名牌的企业除了要实施好核心战略外,还必须认真制定和实施辅助战略,做好辅工作。

(1)品牌设计

名牌是指著名品牌。因此,企业要创名牌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而且有利于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扩大事业领域。可以说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因此,创名牌的企业不但要生产高质精美的产品和提供完善的服务而且还需设计和拥有高品味的能充分表现企业和产品特质的品牌。

(2)包装设计

产品包装不但具有保护产品、方便储运的作用,而且是直接影响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产品包装能够美化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增加吸引,有助于树立企业及其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应重视包装设计,将其当作树立品牌形象的锐利武器。名牌产品的包装应达到下列要求:保护产品、便于储运和使用;反映产品内在价值;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符合法规、习俗。

(3)广告宣传

广告宣传对创名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名牌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名牌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占有率的品牌,没有广告宣传,一个品牌要实现这“三高”是很难想象的。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是竞争者众多、市场空间广阔。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创名牌仅靠其他推广手段如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很难将一个品牌变为名牌。而广告宣传具有信息传递快、覆盖范围广、能够反复宣传等特点,能够迅速有效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广告宣传还具有很强的表达和表现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企业不但能够把卓越的产品质量、精美的产品设计、完善的服务等信息传达到众多的消费者,而且能够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美誉度,从而极大地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占有率。

广告宣传在创名牌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对广告宣传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做好创意新颖独特且富有吸引力、广告媒体和时间选择恰当合理。

(四)企业名牌维护战略

企业千辛万苦创出名牌之后,仍不能松懈,而要对名牌进行精心的呵护,否则名牌会很快衰落,消失在汹涌澎湃的商潮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己倒牌子。企业创出名牌之后,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导致自己的品牌逐渐失宠于市场。一是企业不注意对自己的名牌进行保护,让别人钻空子。名牌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很多人对之虎视眈眈,想尽办法从中谋取利益,如抢注名牌商标,仿冒名牌商标,生产假冒名牌产品等,其结果是破坏了名牌的声誉。因此,创出名牌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名牌的维护,并制订和实施名牌维护战略以确保名牌经久不衰、青春永驻。根据对导致名牌衰落原因的分析,名牌维护战略应当是强化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为名牌提供坚实的基础,并运用法律武器和其他手段保护名牌不受侵害。

三、总结

名牌战略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核心战略、辅助战略、维护战略是名牌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没有核心战略,整个名牌战略便失去了基础,只重视核心战略而忽视辅助战略,核心战略的成果将很难得到市场的承认;没有维护战略,名牌将很难持久永恒。因此,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应正确理解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推进。

参考文献:

〔1〕蔡凯龙·创名牌更要保名牌〔J〕·经营管理者,1999(5)

〔2〕雷平·我国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1999(5)

〔3〕朱方明·品牌促销·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

〔4〕陈艳·名牌战略及实施〔J〕·商业研究,2000(1)

经营管理论文范文6

企业的金融管理简单而言就是对企业内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信用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与规范,它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从经营、投资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第一,金融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发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才能发生,而金融管理就相当于握住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企业的股票发行、银行贷款、金融市场的融资等几种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而无论是其中哪种方式,都涉及金融管理。第二,金融管理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影响。对企业而言,投资有多种渠道,不仅可以通过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进行投资,而且还能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投资活动。而这些投资活动都要求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证券的收益水平等有所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管理直接关系到投资活动的收益,若金融管理失当,则投资活动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甚至是失败。第三,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顺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企业是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它的发展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产生影响。而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对此,国家有明文规定,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协助国民经济的发展,稳定经济大局。第四,金融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经营风险,例如产品滞销、投资失利、企业亏损等,而金融管理则从大局出发,通过实施保险管理工作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二、金融管理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1.企业对银行借贷的依赖性比较强。银行借贷是目前中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银行借贷,企业可以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困难的问题。然而,企业都过分依赖这种融资方式,造成企业经营的自主性降低,企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展开正常的经营活动。不仅如此,对银行借贷的依赖性过大也增加了企业的金融风险,一旦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运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比较困难。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而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的问题。在企业对投资对象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欠债公司的信用度比较低、市场经济环境缺乏相关的制约机制等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资金很难得到等额回收。投放的资金不能得到正常回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容易发生资金断链的现象,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重则会使企业面临破产。

3.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金融管理与金融资本结构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金融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的金融资本结构并不合理,债务资本、股权资本之间的关系和比例不协调,这就直接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进而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金融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4.企业金融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金融管理在我国各大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铺展,许多企业对金融管理工作的认知还不够深,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也没有任用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在这种现状下,企业的金融管理手段就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国际金融管理水平。受这种比较落后的金融管理手段的影响,金融管理工作的优势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而这又会加深企业的经营者对金融管理的误解。

三、完善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的几点措施

1.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开拓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开源与节流是使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重要途径。而拓展融资渠道无疑是开源性的举措,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有在开拓融资渠道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要积极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摆脱依靠银行借贷的窘迫局面,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也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发展环境作为支撑。所以,企业要不断加强现代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管理工作中来。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采用ERP系统对金融管理工作加以细化,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的效率和正确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提供价值含量高的信息。其次,在金融管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方面,企业也要有所作为。在硬件的建设上,企业要及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而在软件建设上,企业要及时更新、升级金融管理软件,如此,才能全方位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加强金融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我国企业金融管理工作的实施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这就使得企业的金融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提高金融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使金融管理更加科学、专业,就要对金融管理加以整治。一方面,要任用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金融管理本就是一项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只有任用专业的金融管理人员才能使管理工作形成系统。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挂靠在其他部门被视作正常现象,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影响了金融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它也使工作人员的责权划分不明确,由此而产生一些责权纠纷。

4.规范企业预算的编制工作。企业预算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预算工作,包括业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三种预算类型。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预算都与企业的绩效挂钩,同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范畴。因此,要完善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就要对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加以规范。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确保程序的透明度和严肃性,不可以随意对预算加以更改。而同时,还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公平与公正,对编制工作加以强制力的约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