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例6篇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1

关键词:生物类教学;高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更应当融入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学生积极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以及改善社会生态状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结束语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高校生物类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落实到行动中,为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2

 

1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

 

1.1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涵义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途径参与公众环境利益相关的活动。然而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在环境资源保护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享有保护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都有平等的参与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参与环境资源决策的权利”。有的学者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及其代表根据环境法赋予的权利义务参加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环境经济行为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公众意见,取得公众认可及提倡公众自我保护环境”。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平等的参与与其环境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这里的公众应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团体组织,参与范围包括环境立法、环境决策、环境监督、环境救济等不同阶段的环境法律实施活动。

 

在各国治道变革的实践中,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决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步被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美国〈环境法》最早从法律上确立了公众参与制度。随后被各国所效仿成为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环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保证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可以使公众利益得到充分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使的生态环境污染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位。人们曾认为仅靠政府或市场就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和市场调节的缺陷,从此公众被推到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前台,环境污染是由人造成的,每个人对保护环境都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的必要选择。

 

1.2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作用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以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并为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提供了渠道”。另外,污染防治法和环境法中也有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这些都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制度。

 

1.公众参与是捍卫自身利益的需要。环境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人类离不开环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破坏自然环境最后受害的仍是人类自己,所以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利益。保护环境要靠公众,在公众的强烈要求下许多国家够实行了环保立法和环保措施,公众成了环境保护的动力。

 

2.公众参与有利于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国家对环境保护进行管理,离不开公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排除环境侵害、减少环境纠纷。政府固然可以代表公众实现公共利益,但有时政府目光短浅受一些短期利益的牵制,难以实现公众所要求的目标,使公众参与进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且环境专家的意见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北京拆除老岳庙虽然经过政府的批准,但居民反对,最后文物部门认为群众意见是对的,于是变更这个开发项目的内容”。

 

3.公众参与对政府管理环境起辅助作用。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技术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政府不能及时全面的搜集到信息,而公众生活在环境之中容易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帮助。其次,政府资源的不足需要全社会投入人力、物力、资金保证环保事业的顺利进行。另外有些环保部门徇私枉法,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公众利益。政府管理的这些弊端从反面说明了引入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

 

环境利益是公众利益,所以政府决策的是否可行关系到各方面利益,他们是直接受害者,作为环境中的一员有权对关系他们环境权的决策提出建议,并且依公众对环境的了解方便收集信息,建议也往往是可行的,这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保证政府的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打造服务型政府。

 

4.公众参与有利于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政府是追究环境违法行为责任的主体,但是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仅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面监控,而公众的广泛性可以弥补政府监督的缺陷。就各国情况来看,目前环境执法不太受重视,公众参与可以使自己救济自己,减轻了环境执法部门的负担,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由此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实现。

 

2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虽然对公众参与有一定的规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关于公众参与的立法规定太分散不集中,难以执行,且容易出现各法条间的冲突,另外政策性文件的中的规定在公众中缺乏法律权威性,不易实施。

 

—个好的环境.却不愿意为此有所付出的心态。

 

2.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环保知识包括公众对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知识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解程度.对环保政策法规,政府环保措施.公众环保权利和反映环境问题的渠道的了解情况,对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认知度。公众的环保知识处于相当低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各地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知情率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模糊,一部分人对“治理污染措施”的认知仅停留在环境卫生层面。

 

3.公众的环保意识及态度不高。公众在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性"特点。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负更多的责任;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上,公众更倾向于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重于环境保护认为"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环境";公众的道德意识较弱。只有不足一少部分的公众愿意在购物时考虑环保因素并愿意为了环保而接受较高的价格。

 

4.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总体水平极低。高层级参与行为就更少。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时,愿意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如果不涉及自身利益则很少会采取主动诉讼行动。

 

5.公众参与的范围过窄,公众权利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国外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如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任何机关只要它的行为属于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联邦行为,公众就可以参与到其中去,对其进行评价和监督。而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公众只能参与建设项目和规划,忽视了国家政策、战略方案等方面,而恰恰是在这些环境法律实施阶段公众参与才显得尤为重要。

 

6.缺乏环境公益诉讼机制。许多国家为保护公众利益而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如美国的环境法中就规定了“公益诉讼”条款,公民可以依法对违法排污者或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保局提起诉讼。曰本的《环境基本法》也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而我国法律中几乎没有关于此的规定。

 

3提升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能力的对策3.1强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意识的生成与培育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公众对环境问题还缺乏了解。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危机感,提高公民的环保参与意识是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通过举办风格多样的展览、环境科普讲座、利用众多环境保护纪念曰等多种环保教育形式,多渠道地对公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使公民充分了解环境保护意义,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公民作为环境的“第一受益人”(当然,从另一个侧面讲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保护环境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3.2赋予公众充分的环境信息知情权

 

环境知情权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收集、知晓和了解与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有关的信息权力。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指向社会公布的信息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提供的信息。环境知情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其他权利得以正确行使的先决性权利,只有知情权得到充分行使,当事人追求的其他权利才有可能充分实现”。为此,环保部门应该严格依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要求建立一套覆盖环保行政许可各领域、各层次的环境信息及与公众有关或将产生影响公众利益诉求的生态环境信息披露体系,扩大环境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3.3设置环境公益诉讼机制

 

人类的权利自从其‘‘脱母”的那一刻起就走上了—条不断被侵犯(甚至是野蛮的)的不归之路。而权利最终能否作为权利被人民真正享有不在于权利的神圣,毋宁说有一套救济的机制。公益诉讼是指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凡市民均可提起诉讼。由于环境权益不仅仅属于私人权益,更属于社会公益,所以在欧美各国的环境法中,都普遍采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当前要注重立足于现实国情,循序渐进,构建1套既关注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又能保持法律相对稳定、安全性的新型环境公益诉讼机制。

 

3.4积极发展环保社团

 

环保社团(NGO)活动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通过将“原子化”的公民个人组织起来,成立各种民间环境保护团体和组织,参与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制订、监督、检查等;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等维权活动;集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环境学术交流、环境知识咨询、环境科技成果推广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多种途径。国家应鼓励、支持并积极引导成立环境保护社团体(NGO),降低环保社团的准入门槛,放宽环保社团的核准登记条件,对不参与商业经营的环保社团组织实行备案制度,为环保社团创设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

 

3.5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公众参与需要从法律上得到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在中国现有法律的引导下,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或是实施办法等。细化地方操作标准,用法律形式明确政府、企业、普通公众在环境事务和环境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引入环境诉讼或建立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环境仲裁机构,对环境纠纷进行仲裁。建立被告方举证责任制,降低公众参与的成本,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机制,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途径、方式和程序做进一步扩展,鼓励公众多层次参与环保。改变目前单一靠检举和揭发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后监督局面,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加强事前预测,从过去的末端参与到预案参与、过程参与和行为参与,从事后监督的参与到事前与事中参与,从环境个案的参与到环境决策参与,使公众参与的方式多样化。使公众从微观参与到宏观参与,真正发挥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3

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借助教育的手段使人们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环境教育的提出始于1972年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提出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之后,环境教育开始被各国政府所重视。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人都要接受环境和发展的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国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低。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二是面向大、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系统的环境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环境教育的重点。如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规定,“在小学的《自然》和中学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树立良好的环境觉悟,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从而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成人教育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环境问题的严重,对于实施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也更为紧迫。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中提出,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公众,针对每一个公民。这把环境教育提到了全民教育的层面,是人人都参与的。在1977年第比利环境教育大会中提到:应该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途径向所有年龄层次的人士提供环境教育。在1992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提到:“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公共意识和培训,应当是使人类和社会发挥出最大潜力的过程。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和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儿童、少年,还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成人群体。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全民的参与,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我们的社会是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因此,成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成人教育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提高了社会人口的环境素质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教育的分支──成人教育则是环境保护中的先锋。Close(1977)指出成人基本教育目标:“……助长人们与自然及文化环境之间密切关系,培育改善环境,尊敬及保护自然生态”。他给成人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促使成人教育以环境的保护为自己的目标。成人生态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弥补既往教育过程中环境教育的缺失,对不懂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人进行补偿教育,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自身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状况的意识,包括环境知识、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和行动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形成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系统知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生态平衡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成人教育的对象包含了年满18周岁的所有成人,而成人又是社会的主体。成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的联系密切,直接从事着生产实践和管理活动,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的实施者。在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中,成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成人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模范行为,也会激励和带领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环境教育也是一种全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终身性、全民性的教育思想也正是现代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2.成人教育培养了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

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都需要一批专门的环境保护人才,需要环境专家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出谋划策。而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和数量还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这给成人教育带来了市场,成人教育通过开设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培养高学历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通过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环境保护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生态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成人教育还通过一些专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环保素养高的师资队伍。

3.成人教育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1987年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明确指出:“环境教育应扩大到更高层次的决策者中去”。中共在“三大对策”中也提倡:“各级党校和干校也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作为成人决策者的环境思想和意识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环境建设,因为他们制订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并能集中治理大型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生产及日常消费的决策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开展情况,取决于当地领导的环保意识的强弱,当决策层具有了对环境重视的意识,才会制订出关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呼吁全社会来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人员作为环境教育的优先对象,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融合到他们的政策和活动中,是改善自然及生活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创立于1981年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国家环保局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培训全国各地环保局长5000多名,培训两万余名各类环境管理人员,大力提高了政府人员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具有环境素质的政府。

三、成人环境教育的对策

1.树立成人教育的环保意识

在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中指出:“保护环境就意味着合理开发,这个思想应作为环境教育和培训的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在于生产方面的,也有认识的原因。认识产生行动,有了正确的环境意识,才会产生爱护环境的行为。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水平和产生相应行为的自觉程度,即在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上,人们的观念、态度、责任感、行为自觉性等,促使这种认识水平和自觉程度形成的教育活动就是环境与发展意识教育。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许多人忽视了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的辨证的关系,成人教育应帮助每一个成人形成对待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帮助他们获得有关环境的一系列观念和情感,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动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机关、媒体、学校、单位、社区等各级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环境教育活动;大众媒体负有宣传环境保护的使命;社会各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也成了宣传环保的载体;还可通过电视、电影、讲座等向成人进行宣传教育;开展一些具体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文艺活动来宣传教育;帮助成人自觉树立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了解人与自然互相制约的辨证关系。

2.加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

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广泛性,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协作配合和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因此,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机制。组建成人生态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成人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组织,指导群众性环保活动的开展,制定完善的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案和相关的环保行为法律规章制度等,依法加强和普及环境教育,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成人环境教育的开展。要加强环保、教育、司法、工商、人社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发展和利用环保协会和工会等协会、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科技场馆和公共图书馆等科普机构、干培中心及生态环保继续教育基地等政府培训机构来全方位的开展成人生态环境教育。

3.成人教育课程内容渗透生态环保

生态环境教育要立足本土,着眼于社会。在成人教育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保护的思想,一方面应当在学科专业课中渗透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开设关于环境工程的专业课,并把这一课程作为成人教育中的基础课进行教学。如,自然辩证法、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课程。环境教育内容的设计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特点,把岗位和污染的实际、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相联系,同时结合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环境的现状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实用性的环境知识。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认识、生态环境的形势、环境保护的知识、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控技术、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重点要介绍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使生产活动直接实践者的成人懂得如何来进行环境保护,怎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4.创新成人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积极引导成人参加环保活动,倡导环保行为,在环境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成人从身边细小的事做起,不因事小而不为,要积少成多,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为成人多途径、多形式的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和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机会。开展社会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环境知识讲座和环保读书活动;创建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如绿色家园,绿色地球;参加一些植树活动,义务劳动,卫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如何保护环境。总之,加强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接触,把认识付诸于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反省自己,监督他人,共同维护环境,促使人类与生态环境这对社会的基本关系和谐发展。

5.组建专业的成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4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5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 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范文6

引言

旅游城镇化是由旅游业发展驱动形成的、以享乐与消费为基础的一种特殊城镇化类型,它是由于旅游消费出现专属旅游空间,吸引大量的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集聚,呈现旅游城镇为主导的资源再分配过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江南水乡古镇成为中国乡镇旅游城镇化的典型代表。旅游城镇化带来江南古镇在土地利用、居民生活、社区商业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是旅游地赖以发展的基础,居民对旅游环境质量的感知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其对待旅游的态度和后续行为,从而影响着本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分析古镇旅游地参与主体居民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感知、环保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古镇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欧美国家的学者最先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进行研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一直是旅游社会学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内容,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环境影响和旅游经济影响的认知(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旅游地不同地区、群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学者通过社会问卷调查了解旅游地居民对某些影响指标的判断,并尝试进行细分和量化旅游影响感知指标,通过多指标分析它们与居民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外研究者研究的案例地涉及城市、度假海岛、海滨旅游目的地等等。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方面的研究。陆林在对皖南旅游区居民进行较详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其认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皖南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差别并不明显,共性大于个性。从旅游发展中得到较多经济利益的居民,对旅游发展持更积极的态度的现象已有体现,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态度差异与其从旅游业中的受益程度密切相关。戴凡等通过调查大理古城居民对学英语的态度和掌握英语的程度,研究旅游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王宪礼等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居民进行调查,从犯罪率、生活水平、文化、不满情绪等方面检测了居民对旅游正负面影响的感知。

21世纪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旅游参与主体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展开研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卢小丽等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的访谈和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实证调研,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发了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测量量表。卢松等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王忠福和张利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连市居民的旅游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感知进行了分析。程绍文等从居民的人口属性、旅游环保期望、旅游环境影响感知、旅游环境伦理观与其自然保护态度关系的角度,对自然旅游地中国九寨沟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刘莉等通过对同里镇居民基本特征、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和英语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分析,进行了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工作、属地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尹立杰等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的理论模型,并以安徽省天堂寨景区作为实证案例。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刘静艳等以广东鼎湖山风景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经济收益和旅游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环保意向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收益并不能对居民的环保意向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正向影响居民的环保意向,负面的旅游影响感知对居民的环保意向存在负向影响。李宜聪等以三清山为案例地,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成本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和物质性获益感知,研究了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结构关系。贾衍菊等在长期跟踪研究“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认同,而对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感知水平明显上升;大多数居民依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利益分配冲突、旅游产品盈利能力下降、新的谋生机会、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居民参与旅游业热情降低,导致居民“意愿-行为”之间出现较大差距。卢春天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指出国内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差异与不足。

纵观国内研究,学者多以具体旅游目的地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行为,方法涉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涉及旅游对当地社会影响、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但是,以江南水乡古镇为研究对象,单独分析古镇居民对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感知的研究还较少。

二、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镇区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同时也是国家5A级景区,集旅游、休闲、会议、娱乐等为一体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等景点近20处。西塘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

乌镇和西塘都位列“江南六大古镇”之中,也是旅游城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乌镇和西塘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1份。同时采用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研究古镇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环境保护认知及反应态度和行为。

三、古镇居民旅游环境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

(一)古镇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在古镇居民的年龄构成方面,35岁至54岁的人数占45.5%,该年龄段所占人数最多。其次,25岁至34岁占21.5%, 19岁至24岁和18岁及以下人数的人数分别占13.6%和10.0%。55岁及以上人数占9.4%。其中,55岁及以上所占人数为最少。这表明,被调查古镇的居民多数为青壮年,年龄结构分布较为合理,古镇充满活力。在文化水平方面,高中及专科水平的人数最多,占31.9%,小学及以下占28.8%,初中文化和专科水平分别占14.1%和18.3%,大学本科占4.7%,研究生及以上占2.1%。该数据表明,大多数被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偏低,但人群涉及各类教育层次,这有利于调查和反映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古镇环境保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在从业构成方面,古镇个体经营户所占人数最多,为44.0%,教师所占人数最少,为1%。经商人员和工人,分别占18%和9%,办公室职员和其他职业均占7.0%。学生、退离休人员、政府人员和务农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5%,4%,3%,2%。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古镇居民从事古镇旅游相关的商业经营活动,他们和古镇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是古镇环境的重要影响者。

(二)古镇居民旅游环境影响认知分析

1.居民旅游环境影响的积极认知方面。在被调查居民中,92%的居民表示会支持与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事情,8%的居民表示平时没有支持与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69%的居民认为旅游活动能够促进古镇环境美化;64%的居民认为游客的旅游活动能够改善古镇面貌;超过半数居民认为旅游活动能够促进古镇生态环境的平衡,提升区域景观休闲游憩功能,改善古镇公共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

2.居民旅游环境影响的消极认知方面。通过调查发现,88%的居民认为“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古镇交通、人流拥挤”;有82.2%的人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67.5%的居民认为“古镇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而致使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破坏”;多数居民认为古镇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而增添的设施与古镇风貌不匹配,旅游活动会造成古镇植被破坏和河流污染,而长期的旅游活动会导致古镇环境恶化,污染加重。认为旅游对古镇生态环境具有消极影响的居民人数多于持积极乐观态度的。

(三)古镇居民旅游环境态度及行为分析

1.多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较强。从图4-3-1中看出,绝大多数居民表示不同意 “大自然有自我恢复能力,旅游活动时候不必在意环境保护问题”的观点,他们表示,对环境保护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基本的环保责任感,他们一定会劝阻破坏古镇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另外,少数人并没有树立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多数居民支持使用环保型的景区食品包装袋。从图4 3-2可看出,调查对象在关于景区食品包装袋的种类选择上,绝大多数居民表示为了优化古镇环境,他们不会购买带有塑料袋/塑料泡沫的食品。一部分居民则认为塑料袋更加方便,一般不会拒绝使用塑料袋。

3.多数居民对景区内植物保护意识较强。从图4 3-3中反映出,57.1%的被调查者和40.3%的被调查者分别表示了自己正向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2.6%的被调查者持相反意见。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会尽量不践踏景区内的植物。

4.多数居民对环保类公益活动表示支持。由图4 3-3可知,62.3%的被调查者和34.6%的被调查者对于参加古镇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活动分别表示同意与非常同意,仅1.5%和1.6%的被调查者表示了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可见,大部分古镇居民的公益性环保态度还是很强的。

四、古镇旅游环境提升途径和建议

(一)普及环保宣传与教育,提升不同人群的环保意识

古镇的生态环境和和生活气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是保持古镇活力和神韵的源泉。原住居民在给古镇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一些环境问题。调查的过程中,尽管大部分古镇居民都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支持环保行动,但少数年龄大的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适合的环保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到古镇自然环境与其经营职业、生活息息相关,自觉保护古镇环境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年轻和文化教育较高的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和手段进行环保宣传,并使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针对年纪较大人群,可以通过走访、探望、示范、激励等形式,改变其传统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俗,逐步提高其环保意识。

(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实现古镇保护与开发均衡发展

乌镇和西塘古镇都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现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一度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典范。但也应该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进行修缮和功能布局,警惕古镇的过度商业化对其自然环境带来压力和破坏。例如,对传统建筑、街区、文化遗存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商业设施与民居建筑的协调,传统文化与现念的协调,建筑设施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

(三)加强旅游监管,规范居民商业经营活动

以“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为指导,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加强古镇居民各类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对营业场地、卫生标准、污水、垃圾处理等严格要求,减少镇区内的白色污染和固体废弃垃圾污染。同时,调动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居民中组织环保志愿者队,由志愿者加强对某些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通过对古镇的居民、商户、游客等的综合规范和引导,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从而大大提升古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强化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古镇进行休闲度假。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大量涌入的游客使得古镇的基础设施承受巨大压力,因此首先必须对古镇的停车场、给排水、垃圾箱、厕所等环境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合理配备和容量扩充,这是保障古镇环境的必要措施。其次,通过河道清淤、河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增加植被绿化,导览标识艺术化设计等措施,全面提升和美化古镇的自然环境。再次,借助大型会议、节事活动提升古镇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设施的档次和水准,提高游客消费能级,把古镇打造成为生态自然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五、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指导古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江南古镇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古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重视社区居民的意愿,尊重其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和强化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降低旅游对古镇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