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案例范例6篇

排球教学案例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1

一、正确识别分配问题的类型

总体而言,分配问题有两种类型: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与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相同元素的分配是组合问题,不同元素的分配是组合排列综合问题,正确识别类型是解决分配问题的首要任务。

例1:将6个竞赛名额分给4个班级,每个班至少1个,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例2:将4名教师分配到3所中学任教,每所中学至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名额之间是无区别的,所以例1属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教师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例2属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

二、相同元素分配问题的基本模型与解法

基本模型:将n个相同元素分装到m(m≤n)个不同盒中,每盒至少一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分析与解:将n个相同元素视作排成一排的n个相同小球,每两个小球之间有一个间隔,共有n-1个间隔。要把这n个小球分开成m段(每段至少一个球),只需从n-1个间隔中任意选择m-1个间隔放进隔板,从而共有C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根据上述思路,例1共有C=10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下面几种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都可转化为基本模型来解。

例3:将6个相同小球分到4个不同盒中,每盒可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解:该问题等价于“将10个相同小球分到4个不同盒中,每盒至少1个”,因此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C种。

例4:将20个相同小球分到3个不同盒中,每盒至少4个,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解:先往3个盒中分别放入3个小球,再将剩下的11个小球分到3个盒中,每盒至少1个,共有C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例5:将20个相同小球分到编号为1,2,3的三个盒中,要求每个盒子中的球数不小于它的编号数,则不同的放法有多少种?

解:先在编号为1,2,3的三个盒中依次放入0,1,2个球,再将剩下的17个小球分到3个盒中,每盒至少1个,共有C种不同的放法。

三、不同元素分配问题的几种类型与联系

1.将个不同的球分装到n-1个不同盒中,每盒至少一个球,有多少种装法?

分析与解:先分类,满足题意的装法只有一类,有一个盒子中装2个球,其余每个盒子各装一个球。再分步,第一步将n个不同的球按题意分为n-1组,有C种组合;第二步将这n-1个组分到n-1个不同盒中,每个盒子各一组,有P种装法;根据乘法原理,共有C×P种不同的装法。

根据上述思路,例2共有C×P=36种不同的装法。

“将个不同的球分装到n个不同盒中,恰好有一个空盒”也可以转化为类型Ⅰ来解。

例6:将四个不同的小球分到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中,则恰好有一个空盒的放法种数为多少?

解:第一步选定一个盒子为空盒,有C=4种选法,第二步将四个不同的小球分到三个盒中,每盒至少一个,问题就转化为例2,有C×P=36种放法,根据乘法原理共有144种不同放法。

2.将n个不同的球分装到m(m

类型Ⅱ的一般解法和类型Ⅰ一样,可以视n,m的具体值先分类再分步,现以一个例子说明。

例7:将4名教师分配到2所中学任教,每所中学至少1名教师,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多少种?

先分类再分别进行分步计数。根据题意,将问题分为“一所中学3名,一所中学1名”与“2所中学各2名”两类。对第一类,第一步分组有C种组合,第二步将这两个组分到2所中学,有P种不同分法,由乘法原理,第一类有C×P=8种不同分配方案;对第二类,第一步先将4名教师平均分为两组,注意到平均分组必须剔除两步的顺序性,故有种组合,第二步将这两个组分到2所中学,有种不同分法,由乘法原理,第二类有6种不同分配方案。根据分类计数原理,总共有14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排列组合;划分性;顺序性;灵活性;变异性

一、要抓住排列组合问题中所体现的划分性原则去求解问题

排列组合这一部分知识,一开始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原理:即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其中加法原理明确的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排列组合问题,应首先根据问题的要求,利用划分性原则,把问题解决中的各种相互独立的类一一划分出来,才能得到正确的求解结果。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划分性原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教会学生找到问题解的各类彼此独立的情况,然后再对每一类独立情况下的解依乘法原理加以计算。如:

例1 如下图所示,A、B、C、D、E为五块不同的地域,若要用六种不同的颜色去涂这五块,要求相同的区域不能用相同的颜色去涂,问有多少种涂法?

分析:依题要求。完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涂法有三类相互独立的方案如下:

分类方案之一:五块区域用五块不同的颜色去涂;

分类方案之二:五块区域用四中不同的颜色去涂;

分类方案之三:五块区域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去涂;

应该说,如果数学中通过分析能够教会学生自己划分这些彼此独立的涂法,那么问题的求解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了。当然利用划分性原则对问题的各种彼此独立且各成一支的情况进行划分时,须严格注意两条原则:①不重复②不遗漏。这也就是一切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独立情况中的“独立”及“一切”,对于此二点划分时须确认一个划分的标准亦即“立足点”。如例1中五块区域所涂的颜色不能相同,一旦标准明白了,划分成那些“类”也就明白了。

二、要充分利用排列组合问题中所体现的顺序性原则去求解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是一个顺序性十分明确的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如何根据问题的内涵领悟概念中体现出来的顺序,应认真分析题意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求解应分成哪些相互关联的步骤,以便让学生能依次有序的对问题进行求解,事实上,对任何一个排列组合问题在求解时应首先考虑如何从中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然后在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选出的元素进行排队。

三、根据灵活性原则切实用好“直接法”和“间接法”这两种求解问题方法

在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但是就一个具体问题而言,究竟选用这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却会使我们的求解过程繁易不同,因此教学中应着重说明这两种方法的使用要点和大致使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具体问题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求解时的优劣情况,以教会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某一种方法去简明的求解问题。如下例:

例2 四个编号为1,2,3,4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一个小球,求球号与盒号均不对应的方法有多少种?

直接法:

顺序一:先放1号球入盒有三种方法;

顺序二:将1号球安置入的盒号对应的球进行安置,显然有三种方法;

顺序三:安置剩下的两个球入盒只有一种方法。故3×3×1=9;

但由于直接法处理时的顺序二学生不易考虑,因此此问题通常采取间接法处理如下:

间接法:不考虑要求将编号1,2,3,4的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盒子内,每一个盒子内放一个球的方法为24种,其中不合要求的情况有:

(1)四个球的球号与四个盒的盒号全对应的情况有1种;

(2)两个球的球号与两个盒的盒号对应而另两个不对应的情况有6种;

(3)一个球的球号与一个盒的盒号对应而另三个不对应的情况有8种;

故该问题共有24-1-6-8=9种解法。

相比之下,间接法要好一些,因此间接法处理问题是排列组合问题求解时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四、要注意应用变异原则求解问题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能力;高中物理;平抛运动

日常教学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和有效解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理论解释。案例研究和日常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从日常教学中获得鲜活的案例,又通过案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1. 物理教学案例的撰写

教学案例是在教学活动中围绕典型事件展开的真实情景描述。一节形式新颖的课、一次记忆深刻的活动、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一段触动心灵的师生谈话和一个妙趣横生的探究实验等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撰写方式主要有对话式、叙事式和概要式。

(1)对话式。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主线,辅以教学活动的情境性背景进行撰写,它很像一个话剧的剧本。

教师:这里有一个小球,现在使它运动起来,请大家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教师演示:用手推一下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直至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飞出。)(学生:潜心观察,注意力十分集中。)

教师: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小球飞出桌面后所做的运动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陈述小结,实现概念的自我构建。

学生:小球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曲线。

教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像小球这样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教师:平抛运动是比直线运动要复杂的曲线运动,我们怎么研究这个运动呢?

(2)叙事式。用具体而又生动的语言描述在教学中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很像将课堂教学用故事总结。

上课了,同学们安静下来。教师拿出一个小球说,要使这个小球运动起来。同学们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开始了他的演示,他把小球放到桌子上,用手推一下小球,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直至以一定的初速度向水平方向飞出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小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经过短暂讨论,同学们认为小球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由于只受重力作用,所以运动轨迹是曲线。教师热情地赞扬了同学们所做的总结。接着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怎么研究这种比直线运动更复杂的曲线运动?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3)概要式。注重事件的特征和教学过程的程序结构,只在某些重要阶段描述教学活动的细节,它很像一种教学方案。

2.物理教学案例的分析

对物理教学案例的分析是案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该如何对它进行分析,从而使这个案例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呢?对案例的分析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两种方来进行。

(1)教学案例的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构成的,按照课程内容和目标把这些教学活动转化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连续的教学阶段,一个阶段完成一项教学任务,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然后又开始新的教学阶段。运用这一方法研究教学案例,要清楚地描述某个阶段在教学中发生了什么,或者预测某项预期的教学活动会不会在那个时间点发生,或者研究这些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还可以分析每一个教学阶段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媒体形式、信息传播方式和实验仪器等技术手段对教学的影响;分析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中间目标的达成情况,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方式是否合理;分析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是否科学,从而把更多时间运用到需重点学习的部分。对于“平抛运动”的教学案例,先按照时间顺序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教学阶段:设置教学情景,引入什么是平抛运动;利用教学实验来分析运动特点;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特点得出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归纳平抛运动的规律;分析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一阶段的过程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考虑情景是否新颖有趣,是否与主题密切相关;分析占用的教学时间是几分钟,这个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比较运用的教学组织方法、技术手段等是否恰当;考虑这样设计是否能顺利过渡到第二阶段。

(2)教学案例的因素分析。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教师水平、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班级规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时间等,这些因素是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变量”。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因果关系,这些变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的因素分析就是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分析各教学变量对教学所产生影响的程度来推断教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讨论这些教学变量完整地发挥作用时对教学过程的决定性意义。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4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学校教科室主任,近两年带领区、校体育教师成功立项并结题50余项,本文将以《美国SPARK体育课程理念在我校球类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例(下文简称《SPARK应用研究》),浅谈一下体育小课题开题报告撰写的格式与注意事项。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学校意见;县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个人课题信息与结题意见。其中的前四项内容需要课题研究者详细的、有条理的、真实的填写,后四项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这一板块研究者应当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者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的范围。如《SPARK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个年头,在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学实践创新以及教学研究氛围、学生体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落差,部分教师消极应对,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上球类体育课等问题(研究原因)。为此,通过全面了解我校体育课球类单元教学现状以及分析SPARK课程理念,发现目前我们的球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SPARK课程中球类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提出运用SPARK课程理念,创设本土化的SPARK球类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以何桥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2.课题的核心概念

每个小课题表述中所用的词或词组,有一部分是常量即一个不变值的概念,如地名、人名、学校名等,对于这些研究者不需要再做具体的解释,它们已经确切地表达了所指的对象。研究者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阐明所要研究问题中包含的一些比较生僻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SPARK应用研究》需要向大家阐明什么是SPARK课程:SPARK课程(Sport,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SPARK课程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McKenzie,2009) ,是以追求“健康第一”为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在美国一线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中深受追捧和热爱。SPARK课程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历经20多年在7所学校反复试验。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能力、心肺耐力、运动技能的发展、学习成绩、肥胖症的减少、课程内容和教师行为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课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甚至还含糊不清,需要进行分解。研究者需要阐明在本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各个击破,达到解决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目的。

如《SPARK应用研究》这一小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构建新课改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SPARK体育球类教学模式。那究竟如何分解呢?研究者首先应当清晰的了解本校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以及SPARK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研究者根据这一现状探索本土化SPARK体育球类教学设计;最后研究者根据学校现状及新的教学设计探索有效组织和实施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逐个解决,本课题研究目标也将迎刃而解。比如,《SPARK应用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我校体育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2)了解SPARK课程的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3)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4)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还没有研究,我如何知道研究的内容呢?其实这里有个窍门,在第一部分第三板块我们已经阐明了课题研究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吗?具体怎么撰写?大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个动宾短语:了解某某、探索某某,将它们转化为研究内容,即去掉前面的动词,后面加上“研究”二字。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内容为:(1)我校球类单元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2)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的研究。(3)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4)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如果选取的研究方法不正确或不恰当,往往会导致研究结束还不能说明研究的问题,一切要从头再来。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的时候,需要详细阐述针对本研究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认真学习阅读关于SPARK课程理论的书籍杂志,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对学生关于球类体育课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前我校球类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SPARK体育课程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校本化SPARK体育课堂的评价,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课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SPARK球类体育课课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通过对特定课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探索SPARK课程理念在我国农村中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交流和分析,反思校本化SPARK球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完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读书学习计划

研究者需要阐明伴随整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阅读的书目、保障条件及具体时间。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所研究的小课题中的关键词,那么相关的书目就会呈现出来,读什么书一目了然。如《SPARK应用研究》,大家可以通过将“SPARK”和“球类教学”输入到百度上搜索,撰写出本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1)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半小时(2012、2—2012、4)。

(2)读学校体育类杂志相关球类教学设计及SPARK课程的系列文章,每天半小时(2012、5—2012、9)

(3)读《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每天半小时(2012、9—2012、11)。

(4)上网查阅SPARK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他人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2.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所谓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就是研究者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一般小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研究者需要在这一板块阐述清楚每一阶段的任务、方法、措施和具体活动安排,即每一阶段研究者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研究方法的撰写一样,时间安排切忌太泛。如《SPARK应用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资料,召开本校教师座谈会,编制球类体育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观摩SPARK球类课录像,全面地调查和了解目前我校球类单元教学的模式,并对利弊进行整理分析,确立此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结合前期座谈记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所呈现出来的教师在球类单元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通过校级理论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剖析、反思交流等方式,梳理出如何灵活运用SPARK课程理念,让教师认识到运用SPARK课程理念进行球类单元教学的价值,研写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探索出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在实验的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本土化SPARK球类课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实验的相关资料及实验成果,为实验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10-01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但过了几年“兴奋期”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中体育教学失去了本真。

一、高中体育教学失去本真的表现

1.失去了“体育”的本真

【案例一】在篮球选项教学中,教师这样进行教学:集合―点名―做准备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期间,教师或在一旁“观战”,或与个别学生聊天。

伴随着新课改的浪潮,情境教学、快乐体育等多种思潮涌入高中体育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有的教师却渐渐地走向极端,淡化了体育课的体育属性,忘记了体育课教学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案例一中,教师将放羊式教学与自主学习等同起来,整节课没有对技术的教学与指导,使得体育课失去了其意义与作用。

2.失去了“高中”的本真

【案例二】在足球模块中,教师这样开展教学:先学习球性练习,再学习运球、传接球,然后学习射门等。学生的体育学习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虽然披上了一件名为“选项教学”的漂亮外衣,但还是走老的路子,安排的教学内容还是和小学、初中的一样。如案例二,所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不可能每学期都有新的教学内容。从小学到高中,体育教学大都采用同一个教学模式,无外乎讲解、示范、指导、纠错等。很多教师往往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往往只能“依葫芦画瓢”,但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该适合高中生,突出“高中”的特点。

3.失去了“选项”的本真

【案例三】某高中开展选项教学,在课堂上,有几个学生或聊天,或做与体育学习无关的事。他们开小差的原因是“原来选的不是这个项目,是被调剂过来的,没兴趣”。

【案例四】某高中开展选项教学,只开设了2个项目。其中,篮球同时开设了4个选项班,羽毛球则开设了2个选项班。该校体育组组长解释说是完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高中选项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来选修所喜爱的项目,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兴趣与项目的问题”“如何处理少数与多数的问题”等。由于各地区的差异,有的学校采用了强行“摊派”的做法,给学生指定项目,于是便出现了案例三中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有的学校则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选项,只开设少数项目,如案例五。这两种选项设置的方法都是与选项教学相违背的。

二、探寻本真的高中体育教学

1.教学应回归“体育”的本真

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学习形成较稳固的体育兴趣和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其次,体育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筛选,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教师除进行技术教学外,还应该将体能练习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再次,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游离分子”,教师应该积极引导。

2.教学应回归“高中”的本真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问置疑,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教师也要坚持点面结合,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互相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教学活动的落实者、实践者。比如,笔者进行田径模块铅球项目教学时,要求学生利用速度、加速度、力量、作用力、反作用力、角度、高度等因素来探究铅球的远度。学生们通过探究总结出以下要领:(1)滑行和出手速度要快。(2)大腿蹬地要有力。(3)出手角度要好。(4)两腿支撑好。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学生积极练习,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应回归“选项”本真

如何处理好选项与兴趣的关系?笔者的做法是:高一刚开学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将排名前6位的项目作为选修项目;高二时,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两项自己没有选择过的项目进行学习;高三时,则可以放松限制,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对集中(男生喜欢篮球、女生喜欢乒乓球、羽毛球),采取了合班分组的方式,即两个班三个项目教学。

排球教学案例范文6

一、雾里看花的技能目标与学生的运动经验不匹配

课时运动技能目标设置,既要防止目标的缺失与模糊,强调目标可操作,不让目标成点缀;又要防止目标与学生运动经验的游离,强调二者之间的匹配性,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在愉悦中达成目标。

实案运动技能目标预设。“使75%的学生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技术”。按照课程标准,初二学生排球垫球运动技能的关键词是:基本了解(具体的垫球技术知识)与基本掌握(具体的垫球技术能力)。单元技能目标要点是:①快速移动,正面对准来球;②击球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用腕关节以上小臂击球;③上肢和下肢协调用力,击球时腿蹬地,身体重心前移。三个目标要点的实施,应该根据学生学情,科学地分配到单元学习中的每一课时。从排球运动的动作结构与技能发展的顺序来看,全面掌握一定规格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应该是单元第四课时的技能学习重点。学生通过二课时的学习,技术层面上,假如没有一定的排球基础,几乎不可能有75%的学生真正掌握排球垫球运动技能。也就是说,实案中相关的运动技能目标表述,在不经意间目标的指向如“雾里看花”般若隐若现。与学生运动经验不匹配的技能目标,很难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排球垫球学习的兴趣,在快乐中增添排球垫球学习的实效性,在思考中奠定排球垫球应用的技能基石。所以,本课时的运动技能目标要求,应该细化,如:了解并体验垫球击球时两手臂伸、夹、提的动作要求。

二、蜻蜓点水的技能内容与学生的运动需求不匹配

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强调技能内容与学生运动需求的匹配,首先要强调内容是体育的(有具体的技术重、难点),其次要强调内容是好用的(有明晰的技术结构层次),更要强调内容是学生所需的(有针对的运动发展要求)。

实案运动技能内容的选择。“雾里看花”的技能目标决定了运动技能内容的“蜻蜓点水”。本课时的技能教学内容,只是模糊的排球垫球,至于本课时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手部垫球;腿部移动;动作协调),能让学生获得什么具体的垫球技术要点(动作力量;动作方向;动作线路),并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体育需求,于是出现了某些不匹配的现象。课时运动技术教学,我们不可能追求技术学习的精细与规格(精细的垫球技术动作、精确的排球运动感觉),课时垫球技术的重点、难点处理不能复杂化。但是,课时排球垫球技术,是体育的,而体育又是科学的,课时教学内容就必须有不可缺的运动元素。学生在课时内,通过努力可以习得的相关技能内容,我们不应该回避,也就是说,本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要在关注学生运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排球垫球技术的形成规律,结合学生单元学习的轨迹,遵循相关的运动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情感等逻辑发展关系,为学生确立针对性的相关垫球课时技能的重、难点。操作上,本课时教学内容选择,应该是诸如:排球垫球移动步法;击球时两手臂伸、夹、提的动作体验;上、下肢协调发力垫球时身体重心的变化等具体的技能内容。

三、华而不实的技能过程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匹配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设置,强调与学生运动能力的匹配,一指过程语言表述的选择,二指过程形式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基点,针对递进的技能层次要求,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组合并解决好课时运动技能怎么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