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例6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1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2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3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4

关键词:教练员;角色定位;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132―03

投稿日期12006―09―01

作者简介:刘伟光(196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基础理论。

教练员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致使我国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工作潜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本文采用献资料法、座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部分国内优秀教练员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教练员角色定位问题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教练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练员队伍素质得到改善,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1 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1.1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运动训练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具备高超的竞技能力。然而,运动员能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除了自身的运动天赋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教练员的精心培养。运动训练的实质是对运动员机体不断的改造过程。运动员从启蒙训练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相当长的过程中,教练员主导着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调控,教练员的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成绩与教练员的水平是相匹配的。

1.2教练员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随着运动训练的发展,科学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已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运动训练已不再是运动训练几个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有机体。科学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与推广,而实现了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手段方法的改进、运动训练组织安排的科学化、合理化。运动训练实践表明,竞技体育的竞争说到底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是作为运动训练实施者的教练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当今乃至未来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其运动训练质量的关键。

1.3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教练员不但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组织和实施者,也是重要的管理者。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形成人与人相互的关系,正确地把握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情况与心理状态,是影响教练员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教练员通过组织训练、指挥比赛、思想工作等大量的外在行为对运动员的身心的影响,最终使运动员达到个人的竞技运动水平颠峰,并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我国现有的运动训练体制决定着教练员工作对运动员赋有全面的管理的职能。由于各个运动队的项目特点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年龄、运动技术水平等存在着差异,教练员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充分运用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策划、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比赛水平的提高。教练员要及时的摄取管理方面的信息,深入研究运动训练管理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是保证运动训练适应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教练员应具备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并使其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工作之中,这是2l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 教练员应具备与角色相适应的条件

2.1创新的训练理念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教练员要具备创新的训练理念。竞技体育的发展史表明,每当一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标志着运动技术的创新和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都是运动训练领域中的一次革命。科学训练的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训练理论、方法,因此,取得运动训练的成功重要的是具有匠心独运的思维方式,具有突出的超前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了解社会发展对竞技体育的要求,把握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创新的训练理念会带来一系列行为、态度和方法手段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训练实践的飞跃。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其中技术创新、训练手段的创新、战术的创新尤为突出;同时,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创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这要求教练员首先在训练内容、方法选择上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引导和感染运动员积极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训练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2.2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教练员成材最主要的因素分别为: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训练与科研相结合、注意学习他人先进的训练方法。由此可见,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练员能否真正成材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发展。教练员工作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复杂艰苦的职业,运动训练活动规律要求教练员多年如一的倾注于枯燥单调的训练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身于探索人类竞技能力极限的永无止境的训练工作之中。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教练员做好运动训练工作的首要条件。

2.3深厚的理论知识多学科的综合性是运动训练显著特点之一。做一名优秀教练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教练员的基本任务是指导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主要是一种生物改造和生物适应的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科学与生物科学知识必然成为教练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当然,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社会科学知识在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是衡量教练员角色的主要标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运动训练知识,才能成为训练有素的、能够引导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教练人才。教练员要想将所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和专业技术内化到运动员的心理结构中去,转化为运动员所拥有的运动技术和精神财富,赋予他们训练的动力,都有赖于其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具备的知识,指导训练实践,这体现出教练员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获得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做积淀。

2.4高尚的人格魅力 精神境界高尚、德才兼备的教练员,对运动员成长的影响,要比其他人更多、更深远。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是一种训练动力和精神财富,甚至影响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练员的高尚人格主要体现在事业心、敬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文明程度、是否尊重运动员、对运动员是否公平等。我国女排之所以能有获得5连冠的佳绩,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当时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先生的人格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女排队员们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教练员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运动队乃至竞技体育事业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

2.5善于学习、思考、研究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使运动训

练理论日臻丰富,而且训练知识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老化,被现代知识所取代。同时,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当今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要通过运动训练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在训练中不断的完善与提高自己的运动训练水平,才能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学习、思考与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

3 影响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3.1专职教练员队伍年轻化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优秀教练员成材一般需要22~24年,其中包括10年左右的运动员精力,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一般要经历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等4个阶段,约12~14年。也就是说,过于年轻化的教练员队伍不利于形成训练优势和潜力的发挥。而根据1999年《体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我国25861名专职教练员中4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64%,显示出现在我国教练员队伍年轻化状态。3.2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25800余名专职教练员中有61.2%具备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有11.5%和8.4%的专职教练员是高中和初中以下学历,而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几乎是凤毛麟角。虽然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教练员培训制度,但由于主客观原因,还仍然有部分教练员的学历不能达标,而且实际水平与其文凭之间存在明显不相符现象。

3.3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 随着竞技体育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运动训练、国际比赛日益频繁、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对教练员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挑战。中国未来竞技体育能否快速发展,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教练员能否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熟练的外语来创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我国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结构中,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显得尤为薄弱。通过座谈了解到,教练员对自身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缺乏足够的可以驾驭现代运动训练的信心。

3.4部分教练员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随着竞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相继制定了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用以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其主要目的在于极大地调动广大教练员的积极性,发挥教练员的训练潜力,提高竞技体育效益。但是仍有少数教练员学历、职称提高了,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加强不够,缺乏职业道德。更有甚者,把教练员职业当作“摇钱树”,严重影响了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4 实现教练员角色职能的主要对策

4.1教练员的学历教育应追求高效,避免流于形式首先,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中的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承担教练员学历教育的主要单位,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朝着适应教练员职业要求方向发展;二是撇开经济利益,在招生渠道上使生源的质量得到良好控制;三是多方面疏通关系,拓宽渠道,将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输送到教练员队伍中。其次,加大教练员培训的管理力度,避免函授教育中“混文凭”、“要文凭”、“送文凭”的不良风气,充分利用岗位培训的机会使教练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4.2大力加强以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外语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一方面,高等体育专业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函授教学内容中可增加计算机和外语的学时;另外,应鼓励教练员学习计算机理论、技术和外语,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

4.3建立相应等级的教练员培养体系 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教练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直接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目标服务的教练员,其战略构想可以考虑培养多种类型的教练人才。

4.4构建科学化的教练员考核系统对教练员实施定期考评,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教练员管理也要注重科学化。因此,应将教练员的德、勤、绩、效全部纳入所构建的考评系统中,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对于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将在晋升、晋级、进修、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引进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意识,加强教练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结论

1)教练员的职责、工作特点以及与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定位,那就是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

2)教练员应更新观念,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训练理论知识、创新素质、善于学习、思考、研究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条件,使之与自身的角色定位相适应。

3)目前从我国教练员队伍结构看,存在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低且与实际水平不相符、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以及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问题,成为限制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需要加以解决。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5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新思维 可持续发展 体教结合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机构职能的转变,“举国体制”的一些局限性逐渐暴露。与此同时,随着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辉煌渐渐远去,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渐临近,中国竞技体育将再一次面临挑战。作为实施奥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竞技体育,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遵循体育的特殊规律和教育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实行“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大部门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体育人才,以期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体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走访了部分相关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以“体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湖南省十所普通高校,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列表,以问卷形式有选择地对上述有关学校发出,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1%。

2.2.2 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承担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任务的学校进行相关了解,访问有关专家、教授、教练员,征得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统计,对以上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分析

3.1.1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调查表明,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分为两个部分。从外部机制来说,它是由省教育厅体卫处、各普通高校的体育部两级机构组成,具体事务则由省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负责。从内部机制来说,我省各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是在主管体育的校长领导下,建立由教务处、体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领导机构”,通过学生辅导员、教练员实行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和生活管理、训练和比赛的管理体制,形成一个单一、封闭的管理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表1),我省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模式除了在考试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外,主要是通过减免学费、提供高额奖学金等方式进行。由于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运动队的实际训练和竞赛工作主要由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主管,他们通常只负责训练的实施,而不是对训练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的行政管理。这必然导致高水平运动队在日常管理方面的失控。因此,将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适当分离而自成体系,扩大运动队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建立健全训练、比赛的教练员协作制、在学习管理方面实行奖惩制是实现“体教结合”的保障。

3.1.2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表2),当前我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从省体工大队特招和挂靠的运动员,约占21.7%;从各县市体育传统项目中学招收的运动员,约占62.8%;从在校的普通大学生中招收的运动员,约占15.5%。

第一种类型的运动员其运动水平在一级左右,个别的达到健将级水平。从体工队特招的运动员虽然运动成绩好,但文化基础差,生活散漫,在校期间训练时间相对较多,但较难管理。挂靠运动员只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其主要任务是拿名次,待遇优越,但对促进学校运动训练发展的实际意义不大。第二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动水平在二级以上,但入校后训练时间相对较少,且训练随意性较大。第三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教学、各类体育竞赛而选的,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最高,但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相对较差。

3.1.3 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28.4%,30―45岁间的骨干教练员占55.8%,45岁以上的占15.8%,三个年龄段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从教练员队伍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教练员占88.7%,男女比例悬殊较大;从来源看,本校体育教师兼职的占97.6%,从校外聘请的占2.4%;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占99.5%;从职称方面看,教练员的职称比例讲师居多,占46%,其次为副教授,占38%,助教占12%,教授占4%;从训练工作年限上看,5年以下的占18%,6-10年的居多,占43%,而工作15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比例较大,占28.8%。

3.1.4 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

目前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条件来扶持1―2个特色项目的运动队,在运动训练的时间、经费、场地以及教练员等方面配备相对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常年训练;另一种形式是为迎接某类运动会或上一级比赛而提前1―2个月临时组建一个运动队进行短期集中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参加比赛;最后一种形式是以开展和推动学校群体运动为目的而组建的系、院级运动队训练,主要是为了参加校、系级各类竞赛活动。

3.1.5 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运动训练经费短缺,来源渠道单一。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经费数量较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拨款,没有形成一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这种经费短缺和来源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开展。在被调查的10所大学中,完全能够满足训练需要的仅占10%,基本能满足的占20%,不能满足的占70%。而且这10所大学的竞技体育经费主要依靠学校拨款。第二,“学、训”矛盾突出,运动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学校教学部门为了保证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对文化课的成绩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要求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实在勉为其难。从学校体育部门来看,往往重视学生的运动成绩,相对轻视文化成绩,致使这些学生达不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要运动成绩还是要文化成绩,这个矛盾是我省乃至我国各高校普遍遇到的难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大部分高校解决学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矛盾的主要办法是降低学生文化课学习标准,以牺牲文化课学习为代价。第三,竞赛制度不完善,比赛机会少。以我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例,每4年一次,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最多只能参加1次全省性运动会的机会,不利于大学生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激励大学生运动员向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调查,有85%的专家、教练员和92.6%的运动员认为竞赛少是影响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实施“体教结合”是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结合,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业余训练体制。它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体教结合”共同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目前,“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在欧美一些体育强国得到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体育的投入主要是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级各类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主要由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和大学生体协负责。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使美国保持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每年帮助约8万名中学生运动员进入大学,支持30余万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在这种情况下,既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与运动训练,又不存在就业安置的问题,保证了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循环系统的畅通,充分显示出“体教结合”的优势。

3.3 “体教结合”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的构想

3.3.1 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以合作为基础,以教育系统独立的组织机制为主。

在体系上,由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系统,就应突出教育系统的主体作用。但受目前我国的体育竞赛体制的限制,即学校要参加国内国际的重大比赛需要在所在省、市、区的体育管理部门注册等问题,因此,教育系统应加强与体育系统的合作。

在机构的设置上,既要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成立全省教育系统竞技体育协会,它应是我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下设竞技运动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协会主席经选举产生,体育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和监督。在该结构中,协会主席负责日常事物和运作,竞技运动管理部门负责竞赛、宣传、行政管理、运动员服务、专项活动,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市场与赞助、运动队服务、法律、娱乐。

3.3.2 财政机制。

这一常设的系统需要稳定的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平均分担财政义务。第二,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通过借贷计划及双边技术项目得到更多资金。这些资金对长期的机构建设非常必要。

3.3.3 市场机制。

协会要在各级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直接投资下开展活动,但这些投资仅仅是保障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常设资金,如果依靠这部分资金仅能维持活动的开展。至于参与活动人员的补助等需要协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无论投资形式如何,都采用独立的经济核算。协会要想生存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训练和服务的质量,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并按市场收益合理使用资金。

协会可从以下市场渠道获得收益:第一,校内或校际比赛门票;第二,广告的收入,这将对保证协会和联盟的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商务开发,主要涉及协会或联盟标志物的转让使用费、标志产品、会员会费、运动场地出租等运动竞赛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协会的发展,将来还要把运动员的转会经营也考虑进去。

3.3.4 依托于社会的发展机制。

协会的发展要依赖于两大基本条件:一是资金条件,协会必须不断获得资金输入,保证经济上的良性循环,才能生存与发展;二是人才条件,尤其是同年龄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补充与供应,这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当然,这两个条件都与协会所在的学校是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关。因此,各级协会的发展要与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保持一致,要对各级投资系统负责,为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3.3.5 生存发展的竞争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金总是由利润低、投资回报少的地区或部门向利润高、投资回报多的方向流动,并因此形成竞争。教育系统内竞技体育协会要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全省协会和系统运动竞赛机制,定期组织全省及校际的锦标赛,并根据各级协会的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级别的比赛。

3.3.6 协会的内在压力机制。

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决定了队员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他们待遇的不同,如运动员的补助和运动成绩挂钩,运动员的流动和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挂钩,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员竞争及淘汰机制。

3.3.7 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

运动竞赛制度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杠杆。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我省高校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我省现行的高校竞赛制度中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过分追求比赛的成绩和名次,把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评估高校竞技体育工作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其结果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成长,还影响了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体教结合”为手段来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改变传统的以竞赛成绩作为单一检验的做法,充分考虑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淡化金牌意识,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为运动员创造轻松的环境,使我省高校竞技体育比赛真正成为锻炼新人,检验训练的场所,从而达到促进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3.3.8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体教结合”要成为实现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就必须依赖于法律政策的保障。因此,我省立法机关首先要制定有关“体教结合”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保其合法性,使其能顺利实施;其次教育、体育部门要制定新的“体教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并颁布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法规,在制度上明确教育、体育两大部门在实施“体教结合”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法律法规内容应包括:“体教结合”后普通学生和参加业余运动训练学生在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的内容、成绩应达到的标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流动机制、奖励机制;运动员学籍管理规定;办学经费、运动训练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等。

4 结束语

实行“体教结合”,关键是使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大系统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中发现更多有天赋的运动苗子,使他们在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保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体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如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机制、选拔机制、竞赛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等有机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30-34.

[2]谢琼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落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1):7-10.

[3]谭华.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学刊,2000,(5):13-18.

[4]张继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4):30-34.

[5]李开元.体育、国民素质与可持续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17-19.

[6]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8-11.

[7]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一)[J].2000:537.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6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