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例6篇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竞技化 生活化

新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世界各国的文化包括体育文化会迅猛地涌进,对中国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成为中国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动因。中国体育文化要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参与世界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就必须以民族体育文化为根本,寻找有效的发展途径。[1]

一、中华民族体统体育的竞技化模式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脱节。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竞技化模式的改造,是指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从世界的高度来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自觉摒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缺乏时代感的原始因素,借鉴现代体育竞赛规则、运动技战术、教学训练手段、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整合,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进步。

今天,开放的中国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融入世界文化,这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欧洲杯、NBA、美洲杯、柔道、跆拳道等体育项目与竞赛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成为大多数国家体育的主体,这正是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互动的结果。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要以自身价值为基础,跟上时代的步伐,借鉴现代手段,融入世界,才能与世界文化共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在河谷平原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但其边缘部分却选择了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并由此繁衍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铸造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国的汉民族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构成了一个蔚然壮观的文化丛林。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育活动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如果蒙古族停止了“那达慕”,傣族忘记了“泼水节”,朝鲜族没有了“荡秋千”、“蹬跳板”,侗族中断了“抢花炮”……将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民族文化损失。各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显示出人与自然界与社会的特殊表现,是对人的创造力和才能发挥程度的鉴定。[2]

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化模式

现代社会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展的社会需求动因。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向全社会的推广、普及工作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形式要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首先是要在自己国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文化上的“认同”。走“生活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由关注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转化为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内容看,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并举,且具体需求丰富多样;从需要层次看,生存需要作为生活主体的最基本的需要己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活主体对更多、更好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实际享用,从而得到满足、舒适和惬意。同时,生活主体关注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潜能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某些特征。中国有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其活动方式的灵活性、独特性、趣味性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现代体育所缺乏的。目前,由于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到了耗资巨大的近乎于杂技化的高超水平,一般群众仅满足于观赏,受场地、经费、技能学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被禁进入。因此,着眼于发展群众体育、走健身愉心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道路,是体育短暂异化的回归,顺应了跨世纪的社会需求。[3]

传统的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世代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各有差别,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这些众多的民族节日中,有些是直接用单项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这些节日,不管是祭祀性与纪念性的,还是庆贺性与社交娱乐性的,都与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不解之缘。例如,在贵州、湖南、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要举行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还有一些节日,虽然不是以体育项目命名的,但其中也揉进了较多的体育成份。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活动又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相得益彰,互相生辉。因此,利用节假日、周末、交易会,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也可以通过立法,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使之成为春节之外的一些重要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合理内核,将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生活化”模式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高柱.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探索[J]. 经营管理者. 2009年16期

[2] 张冬. 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论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年04期

[3] 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02期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2

关键词:经济模式变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以庞大的群众体育作铺垫,以完善、科学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做保障。但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富的经济利益,并促进体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在经济模式变革背景下,加强对经济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准确定义,当前学术界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因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与理解。我国著名体育学专家任海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体育划分问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一文中指出,“竞技运动是一种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潜能,并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进行科学、系统训练的竞赛。”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体育其实就是一种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进而最大程度挖掘,并发挥人在心理、体力、智力等方面潜能的运动过程。”基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其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大体的意思是相同的。竞技体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体育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采取的方式都是科学、系统的训练与竞赛,且都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环境下进行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技体育已经从过去的竞技运动逐渐扩展为社会体育活动,其属性范畴更加广泛。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论述,但仍然有不少学者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相关概念对其进行了解释。可持续发展最开始是针对人与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而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竞技体育,其社会属性以及其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已经注定其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因此,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所谓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制度合理安排的构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参与者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同经济模式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同志还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思想,随着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给新中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一五”计划期间,在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田径运动协会、中国足球协会等。同期,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支持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专业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保障。“二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当时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央体委的领导下,各省委陆续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大队”与“国家集训队”。1978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省、市、自治区为一体,并在三至五年力争完善层层衔接的训练网,进而形成集中统一的训练指挥体系。计划经济模式下,在党中央的关心、领导与支持下,我国竞技体育逐渐形成了以国家集训队和省级专业体工大队以及业余体校为核心的三级训练体制,同时还建立了以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部门为中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育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动力保证。而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也使我国的体育健儿能够在国际大舞台施展自身才能。同时,在我国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屡屡收获傲人成绩。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在面临新冲击时,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共参加了28个大项、262个小项的比赛,共收获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终以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3。同时,在其他竞技体育赛场上也全面崛起,姚明、易建联、孙悦等成功登陆NBA,并在各自球队取得了不错成绩,姚明更在今年入选NBA名人堂;我国优秀的运动员、教练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各自俱乐部担任要职,如朱婷加盟了瓦基佛银行队;国际马拉松比赛、环湖自行车赛、中国网球公开赛、F1大奖赛上海站等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办,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在计划性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所形成的“举国体制”,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政府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其具备很强的行政干预能力,这种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在基础方面的发展和长期效应机制方面完全丧失。此外,我国的竞技体育正处于从计划性经济向着市场化经济过渡,要想让竞技体育都归纳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我国一定要建立健全竞技体育方面系相关的管理体制,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都形成了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三者都有着自己的体育运动指导思想、体育目标评价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此外,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相比较就显得非常的落后。本质上来说,三者之间应该是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然后三者之间的发展状态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目前三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以及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形。

(三)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不畅

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人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主要是由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协会予以培养,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并且,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发展前途不乐观而处于分崩离析的地步,同时受到奥运争光战略实施的集中培养、精简编制,招收专业运动员的单位也随之减少,另外绝大多数的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本身就不好,平常主要就是进行本专业的训练,如果在体育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天赋,毕业之后是很难在适应社会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致使选择从业竞技体育的机会成本要比其他行业高的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竞技体育资源入才紧缺的现象。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匮乏直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四、经济模式变革下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要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局面,要将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要体现出强有力整体宏观性调整控制能力,在微观层面的操作上,该放手的则要放手,全部交给市场、社会去进行管理,建设具有我国国情和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二)协调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之间,大众体育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反,竞技体育则可以帮助大众体育在发展中具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给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帮助。而学校体育实质上就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桥梁,给二者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所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渐渐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但是要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激发因素,让我国的竞技运动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很多退役之后的运动员可以凭着自身体育项目的经验来从事教练、教师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同时,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一直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说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一定要合理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

作者:袁永彦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9-70.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3

关键词: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奥运会举办国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19-03

“后奥运”是一个热门的、非常重要的词语,但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当前提到的“后奥运”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讨论,很少从政治制度来谈。奥运会的举办会使举办国的政治、经济等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一时期尤其以体育制度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参赛目标(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的强大压力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还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与发展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2008年奥运会后会出现一个以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为核心的体育改革新局面,并以此促进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都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这不仅取决于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也受制于体育的全球化,以及必须同步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变革”。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等奥运会举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1 奥运会举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革

1.1 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美国于1984年和1992年先后成功举办了洛杉矶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尤其是洛杉矶奥运会对奥运会的运作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与美国的竞技体育开展的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奥运会的举办也极大促进美国竞技体育向职业化发展,加强了高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力度。目前,“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级各类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主要由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和大学生体协(NCAA)进行”。美国的竞技体育以学校为中心,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地。大学生运动员是美国竞技体育队伍的主要力量,目前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大学能够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的条件。

美国竞技体育的成功是举世瞩目的,她成功的竞技体育基本模式是职业体育加学校体育。

1.2日本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由于“日本的体育方针从侧重于‘提高’向侧重于‘普及’的转变”使日本竞技体育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大倒退。为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文部省于1988年对体育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并于1991年把JOC(日本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正式从日本体育协会分离出来作为独立机构。该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短、中、长期的强化竞技体育体育人才培养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体育政策和发展计划,如1989年的《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2000年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都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发展的重点;2001年日本政府全面启动(JTSS)(日本国立体育科学中心1的功能,专门为竞技体育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为配合JTSS的全面启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日本又制定了《奥运会奖牌数倍增计划》对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日本在竞技体育指导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医生和训练员)的资格认证上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为日本竞技体育水平的发挥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日本代表团夺取了16金、9银和12铜,以奖牌总数37枚和综合得分第5名的成绩实现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竞技体育体制一系列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日本竞技体育的崛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制定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高新技术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1.3韩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变革

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后,在金大中政府时代开始实施竞技体育市场化政策,这一政策使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援的竞技体育开始向市场运作转变。但经过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后,韩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滑入低谷,竞技体育水平也大幅度下降。但在2002年7月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之后,韩国再次将体育局调整为现在文化观光部下属的1局4科,管理着整个韩国体育,重新把竞技体育推向市场。目前,韩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项目发展正向着行政管理经费支出由政府负担、运动项目管理和发展基金由协会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合作运营的方向发展。另外,委托大学共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韩国实行的商业化体育模式是国家政权机关通过行政手段对体育加以干预,一切大众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竞技比赛的经费、组织和管理等均由社会、集团或个人解决。其特点是依靠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按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韩国对竞技体育的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证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并吸取“举国体制”的某些做法。其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以社会投资为辅的经费管理体制,逐年增加体育经费,并用高薪、高额奖励刺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韩国汉城奥运会后竞技体育改革的成功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运作,联合大学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此过程中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2 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展望

2.1 竞技体育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协会代替政府行使职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是实质性的协会。“而后奥运时期,对奥运争光计划的逐步淡化,也是像日本等发达国家承办奥运会的经济发展史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奥运会的政治等功能会有另一种体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后奥运我国应该吸取韩国竞技体育管理的经验,政府应当将决策与执行分离,政府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政策投入、法规调控以及宏观监督上,将执行任务和其它管理职能转移给体育协会。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培育体育协会,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协会在体育管理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政府与体育协会密切合作的管理体制。学习韩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优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以社会投资为辅的经费管理体制,将政府拨款主要集

中于能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胜以提高国家、省市形象的精英体育,其它任务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体育协会承担。

2.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一直是由体委(体育局)专门负责培养的体制,其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职业队)三级训练网。“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国争光。其明显特征是竞技体育与教育分离”。“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即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失衡,产权边界模糊、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的投资与收益主体间的失衡”。要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学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我国的高校众多且竞技体育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学校体育在人才输入上还不能与职业体育接轨。美国体育的基本模式就是职业体育加学校体育,是美国竞技体育取得如此成功的关键。韩国在汉城奥运会后委托大学共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了该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这些优点都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后奥运我国的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应进一步分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任,例如:在职业体育俱乐部二线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传统的培养方式,由高校来承担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结合培养体育人才;从而建立“体教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目前我国教练员的培养主要由运动员到教练员转变和由体育教师到教练员的转变,这种教练员的培养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员虽然有大赛的经历和技术水平,但缺乏技术理论的创新;而高校教师出身的教练员虽然有理论创新的优势,但缺少高水平竞赛的经历,严重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要进行教练员培养体制的改革,应该从建立“教练员岗前(职前)岗后(职后)教育的教练员培养制度”出发,实现教练员向专业化发展。同时借鉴日本竞技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的经验,建立教练员资格认证制度。

2.3竞技体育的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

虽然我国与美国、韩国、日本的制度不同,但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美国、韩国的竞技体育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体育市场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广大群众基础、观赏性较强、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等,应当尽量市场化,俱乐部通过商业运作形成投入产出的自我循环,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联赛水平低,竞技体育俱乐部市场运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另一类是群众基础较差、观赏性不强、难以市场化的项目如射击、体操、水上运动等,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今后我国应该不再向竞技性的职业体育直接投资,而是通过完善竞赛市场体制,通过市场运作实现竞技体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2.4竞技体育的法制环境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4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机制

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泉和根基,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实施了几十年的“举国式”培养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体育项目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模式,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延续,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异。但是可喜的是,有些地区或项目已经开始尝试“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培养模式,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等项目,甚至民间开始借鉴学习并尝试一些国外流行的“家庭培养模式”。这些新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没有成为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流。我们必须看到,另外一些在国内开展得并不理想的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输送渠道少,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还有许多项目处于新旧两种体制的夹缝中。

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千秋,但其共同点是已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发掘优秀运动员。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无疑有助于促进中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大多数竞技体育项目过去形成的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体工队―国家队的“一条龙”式“金字塔形”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取得过很大成绩。各省、市、区、县层层有体校,大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布于祖国各地。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长期落后,小运动员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体育后备人才从小进行专门的运动训练,失去了接受正常文化教育的机会,进入社会以后竞争力低。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不仅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择业前景,而且会导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缺乏继续发展的知识资本。大量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后,由于教育的缺失,造成生存与发展困难。这几年类似“举重冠军当起搓澡工”、“长跑冠军摆地摊”、“体操冠军地铁卖艺”等新闻屡见不鲜,就是这一“体质缺陷”的突出表现。2010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问题上,国外教育系统带给我们非常成功的经验。在许多国家,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前英国体育大臣罗伯特・阿特金斯曾撰文指出:“最高层次体育成功的基础扎根于我们的学校,中小学、大学对年轻人灌输积极的体育兴趣越多,我国将来体育成功的前景越大。”

在美国,竞技体育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在各自的体育项目管理上,学校享有很高的管理权限。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了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美国的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运动协会分别建立了地方级和地区级分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自的体育项目,在各自的体育项目管理上,享有最高权限。由于美国的业余体育属于社会自我管理模式,社会组织有很高的积极性,因此,政府一般不直接向业余体育拨款,政府的干预能力较低。这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与竞技运动训练已紧密结合,学生运动员在接受文化学习的同时从事运动训练,并且文化学习并未因为运动训练而受到过多影响。

在法国,体育行政部门着眼于竞技体育体育人才退役后的社会职业性培养机制,制定了一项针对高水平竞技人才的社会跟踪扶持政策,确保他们得到符合能力和愿望的持续的就业能力培训。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5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回顾了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特征,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提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由社会自治、产业经营、财政拨款、政府与社会结合等四种模式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极大增强;特别是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首次获得奖牌榜的第3名,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地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政府将在新建比赛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以及办会费用等方面投人大量资金。作为奥运会的举办国,势必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随着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竞技体育所需资金从何而来,是哑待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沿革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与我国其它领域一样,始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影响和制约。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不具备社会办竞技体育的条件。政府作为全社会利益的代表,必然承担起竞技体育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包揽了竞技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这一体制为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缩小与世界各国的差距提供了条件,也适应了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竞技体育超前发展,升国旗、扬国威的要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举}虱体制”的竞技体育投资特征表现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或唯一的经费来源,政府承担了从训练到竞赛,从运动员工资到场地器材,从国家队到基层少体校的一切开支。它有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最高利益出发,规划资源的配置,保证竞技体育及各级运动队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明确的规定,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使竞技体育紧紧围绕着政府的意志运转。但是,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使竞技体育各项活动非经济化,失去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各级运动队在经济上完全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并对加大投入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的投资模式的选择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政府包办一切事务的制度框架内,竞技体育只能是靠政府办,而要形成社会、个人、政府共同办竞技体育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开始启动。针对“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活力不够,后劲不足,仅靠政府单方向积极性难以适应发展要求等问题,提出了政府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方针,即在政府办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社会团体、集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行业、厂矿企业、高校投资办高水平运动队;专业运动队向社会寻求经济赞助,缓解训练竞赛经费不足的矛盾;竞赛参与主体与竞赛资金社会化。这些措施的实质是试图打破竞技体育由政府独家办的模式,积极争取政府财政之外的资金来源。但由于认识的误区、体委目标与社会偏好不一致,以及竞技体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等原因,竞技体育过分依赖国家,政府独家办运动队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我国以足球为代表的部分竞技体育项目相继推行了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运动竞赛社会招标及商业性比赛不断涌现,为竞技体育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下,运动队被逐步推向市场,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被发掘与利用,企业、社会向俱乐部注人了大量资金。当前,社会各行各业赞助各类体育竞赛及运动队的积极性高涨;职业体育俱乐部正由联办型向实体型、股份公司型方向发展,社会资金在竞技体育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兴办的运动项目学校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大量涌现,它们不用政府投入,却为这些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这些都表明政府独家办竞技体育的模式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综上所述,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政府包揽过多,严重束缚了社会各方面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运动训练竞赛经费短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整体不高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可以预示,在整个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形势下,我国竟技体育的改革必将进一步加速,这将为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体系提供良好条件。

2、完善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的理论论据和现实基础

进人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我国竞技体育一元化的投资体系是计划经济以及国力不强的条件下竞技体育超前发展的唯一选择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应有新的发展与突破,使之更为科学与完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2.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也是竞技体育从社会筹集资金的必要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递增,人均GD1〕由1978年的300多元提高到1998年的6 000多元;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9年为44.5%。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处在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实现了小康水平。根据我国既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将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从1999一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GDP年均增长将保持在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5年将达到1万元。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为竞技体育获取社会资金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实现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创造条件。

2.2非国有经济日益壮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国家投资的比重迅速下降,集体、个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以1997年为例,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4 941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占52.5%,集体经济占15.4%,个体经济占13.8%,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占18.3,国有经济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非国有经济已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另据调查,中国国有工业总产值的结构比在10多年时间里迅速下降,而集体工业等非国有工业的比重大幅上升。非国有经济的壮大为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结构中降低国家投资比重,拓宽社会、个人投资渠道,提供了可能。

2.3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改革的大力推进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体育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体育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市场的主客体出现,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无形资产、体育用品等体育市场应运而生,其中与竞技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技体育的巨大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在被开发和利用。1998年足球甲A联赛的观众达580万人,各俱乐部的市场收入均值在2 500万元左右,基本上实现了不依靠政府的直接投人。而在90年代以前,一支省级足球队年经费在100万元左右,而今一个经营良好的俱乐部年收人可达5 000万元,整个足球产业则高达几亿元产值。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也通过市场开发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政府之外的发展资金,缓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90年代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尽管我国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尚十分有限,况且许多竞技体育项目不具备市场开发的潜质,但部分竞技项目从社会、市场获得必要的资金,加速自身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2.4“结合型”投资模式正成为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为“政府拨款型”,即竞技体育的所需经费根据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通过计划手段,以政府行政拨款方式下达。前苏联、东欧都是采用此种投资方式。它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政府对竞技体育的预期目标,但易抑制社会参与与支持竞技体育的积极性,进而限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种为“社会筹款型”,即政府除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不直接承担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的经费,一切经费来源由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向社会、个人筹集。以往美国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采用这一方式。它的优势是有利于调动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在全局上缺乏对竞技体育的有效协调与统一。现今竞技体育资金密集型的特点日趋明显,许多国家为了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对原有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进行调整,呈现出由单纯政府拨款或社会筹款的两极向中间集中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结合型”的投资模式,即政府根据各竞技项目或组织的具体情况,给予数量不等的财政投人,并实施必要的宏观管理、协调与监督,其它活动经费由各项目或组织向社会自行筹集。这种投资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确保竞技体育在政府宏观管理下有序发展,实现政府既定的发展目标;促使各竞技体育项目充分发掘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市场机制广泛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迫使各竞技体育项目或组织在经济上形成硬约束,不断提高投人产出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各项目及组织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其紧迫感、责任感与积极性。尽管各国在实际运用“结合型”投资模式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有偏重于政府或偏重于社会等方式,但由于它结合了“政府拨款型”与“社会筹款型”的各自优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弊端,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3、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新的投资体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必须正确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简而言之,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将竞技体育笼统视为社会共同需要,因而形成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所谓社会共同需要是指:“维持一定社会的存在和再生产的正常运转,促进社会发展,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由社会集中组织实施的事务。这种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具有下述特征:第一,它是只有以社会为主体来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第二,它是社会成员个人和私人组织不愿办而又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办的事务;第三,它是唯有以社会为主体去举办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事务。”任何政府所能支配的财力总是有限的,而社会共同需要是无限的,因此政府只能“有所为而为所不为”,将有限财力集中于必须由政府投人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方面。

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完全视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物品,而必须由政府投资的提法,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仅就竞技体育项目而言,不能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振奋民族精神的项目,政府没有对之投资的义务;某一运动项目有能力通过市场机制与社会筹款达到发展的预期目标,政府没有投资的必要;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对许多事务属“心有余而力不足”,超出政府财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政府不可能投资。竞技体育的物品属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与政府职责、国民收人水平、国民认识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等有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竞技体育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更无经济实力投资于竞技体育消费.:政府出于国家与社会利益的需要投资兴办竞技体育,将竞技体育视为公共物品、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力推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今天,我国一部分竞技体育项目承担着“为国争光”的任务,但不具备市场开发的经济价值,仍将需要政府财政来支持其运转。更多的竞技项目将不同程度进人市场,使其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对政府财政的依赖速度逐步降低,成为准公共物品或个人物品。这是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新的投资体系时的基本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认为政府对各竞技体育项目投资与否及其力度,取决于政府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该运动项目发展是否关系到社会共同利益的满足,即该项目能否在预定时期内实现“为国争光”的目标;该运动项目的发展是否必须由政府办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或者说是否能通过市场机制达到预期目标;政府的有限财力能否承受该项目发展的资金要求。

根据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判断形成的结果,我国竞技体育投资体系大致由以下4种模式构成:

第一,社会自治模式。非奥运项目及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奥运项目实行社会筹款为主的投资方式,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主要依靠各行业、社区、企业、个人的参与积极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

第二,产业经营模式。具有观赏性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项目,在政策上鼓励和推进产业化、实体化,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按盈利性方式运行,通过市场机制筹措发展所需资金)

第三,财政拨款模式。对尚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观赏性不强,且承担着“为国争光”的奥运重点项目,或对奥运重点项目起基础性作用的相关项目,政府财政在其经费投人上予以重点保证,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实行财政预算拨款。

第四,政府与社会结合模式。对于介于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的众多竞技体育项目,实行政府资助与社会筹款相结合的投资模式。政府通过财政的直接资助以及、基金等政策性间接扶持。与此同时,项目自身通过社会捐赠、赞助、经营收人、会费收人等途径向社会筹集发展资金。这些项目或以政府资助为主,或以社会筹款为主,取决于政府对其竞技实力以及市场开发潜能的判断。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范文6

摘 要 维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重点厘清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定义,整理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厘清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发展对策

一、前言

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是充足的后备人才。竞技体育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只有着力培养好后备人才才能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的角度,重点厘清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定义,整理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清晰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中国知网上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检索和分析。

2.专家访谈法: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困境及解决途径对一线教练员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三、结果分析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内涵

狭义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1]。国家体育总局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界定为二、三线运动员。

(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1.三级训练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以“三级训练网”,主要是中小学、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省市优秀运动员和国家集训队形成了三级网络训练体系[2]。它是由一个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形式所组成,呈“金字塔”形状的系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各省市代表队、青年队、少年队和少儿队的人才梯队建设,并实行高度集中和封闭的训练管理体制,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竞技体育各级运动队的稳定,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力量。

2.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现阶段体教结合已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社会团体、企业、教育部门的资源逐渐向竞技人才培养体系流动,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与跨区域的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即:纵向上有两条主要的培养渠道,一条为体育系统培养渠道,另一条为教育系统培养渠道,底层中部为体教联办与社会化的培养形式,培养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体育系统后备人才培养打破封闭模式开始与教育系统、社会各界进行人才流动,初步形成了选材面较广、体教两渠道开始融通、各层面基本衔接的多元化开放式培养体系。

(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人力资源匮乏

(1)运动员基数不大、质量不高、输出率较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但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效益差的瓶颈问题,制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后备人才输送率是评价业余训练体校成绩的重要指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方面不同省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性,部分省市人才输送率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而有些省市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这应当引起重视。

(2)教练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整体上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有所欠缺,学历层次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呈现出“运动技术水平高,理论知识较为却反”的现象;不重视岗位培训,科研和能力较弱;教练员输送率较好,但是相互间的差异较大。因此,提高教练员文化水平和执教能力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

2.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布局不合理。我国体育强省(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项目布局追求“大而全’,存在项目同构现象,影响了后备人才培养效益,较为落后的省份项目布局较少。同时,各省市能够根据各自省份实际开展适合的项目并形成各自的优势项目。

(2)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并未真正实现。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上还是处于“三级训练网”阶段,“体教结合”基础上的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对策

1.树立新的后备人才培养观。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将以往实质上的“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使处在学生年龄段的动员在确保从事文化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运动训练,为每个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2.跨部门整合资源。应在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将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的训练场馆、器材、土地等有形资产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由此挑起为国家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大梁”[3]。一方面能够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又使各层次竞技后备人才根据自身的潜力和发展状况及时和灵活地在学习与训练中调整主攻方向,逐渐走上最适合自己天赋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消除因体教脱节而产生的一系列弊端。

四、结论

现阶段我国金字塔模式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而体教结合是当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办法,但是这种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 ] 李海龙.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