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范例6篇

竞技体育发展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1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新思维 可持续发展 体教结合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机构职能的转变,“举国体制”的一些局限性逐渐暴露。与此同时,随着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辉煌渐渐远去,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渐临近,中国竞技体育将再一次面临挑战。作为实施奥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竞技体育,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遵循体育的特殊规律和教育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实行“体教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大部门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体育人才,以期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体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走访了部分相关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以“体教结合”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湖南省十所普通高校,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列表,以问卷形式有选择地对上述有关学校发出,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1%。

2.2.2 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承担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任务的学校进行相关了解,访问有关专家、教授、教练员,征得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数理统计,对以上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现状的分析

3.1.1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调查表明,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分为两个部分。从外部机制来说,它是由省教育厅体卫处、各普通高校的体育部两级机构组成,具体事务则由省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负责。从内部机制来说,我省各普通高校的竞技体育工作是在主管体育的校长领导下,建立由教务处、体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领导机构”,通过学生辅导员、教练员实行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和生活管理、训练和比赛的管理体制,形成一个单一、封闭的管理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表1),我省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模式除了在考试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外,主要是通过减免学费、提供高额奖学金等方式进行。由于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运动队的实际训练和竞赛工作主要由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主管,他们通常只负责训练的实施,而不是对训练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的行政管理。这必然导致高水平运动队在日常管理方面的失控。因此,将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教学、群体活动适当分离而自成体系,扩大运动队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建立健全训练、比赛的教练员协作制、在学习管理方面实行奖惩制是实现“体教结合”的保障。

3.1.2 我省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表2),当前我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从省体工大队特招和挂靠的运动员,约占21.7%;从各县市体育传统项目中学招收的运动员,约占62.8%;从在校的普通大学生中招收的运动员,约占15.5%。

第一种类型的运动员其运动水平在一级左右,个别的达到健将级水平。从体工队特招的运动员虽然运动成绩好,但文化基础差,生活散漫,在校期间训练时间相对较多,但较难管理。挂靠运动员只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其主要任务是拿名次,待遇优越,但对促进学校运动训练发展的实际意义不大。第二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动水平在二级以上,但入校后训练时间相对较少,且训练随意性较大。第三种类型的运动员是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教学、各类体育竞赛而选的,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最高,但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相对较差。

3.1.3 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28.4%,30―45岁间的骨干教练员占55.8%,45岁以上的占15.8%,三个年龄段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从教练员队伍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教练员占88.7%,男女比例悬殊较大;从来源看,本校体育教师兼职的占97.6%,从校外聘请的占2.4%;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占99.5%;从职称方面看,教练员的职称比例讲师居多,占46%,其次为副教授,占38%,助教占12%,教授占4%;从训练工作年限上看,5年以下的占18%,6-10年的居多,占43%,而工作15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比例较大,占28.8%。

3.1.4 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

目前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一种是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条件来扶持1―2个特色项目的运动队,在运动训练的时间、经费、场地以及教练员等方面配备相对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常年训练;另一种形式是为迎接某类运动会或上一级比赛而提前1―2个月临时组建一个运动队进行短期集中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参加比赛;最后一种形式是以开展和推动学校群体运动为目的而组建的系、院级运动队训练,主要是为了参加校、系级各类竞赛活动。

3.1.5 目前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运动训练经费短缺,来源渠道单一。调查结果表明,我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经费数量较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拨款,没有形成一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这种经费短缺和来源的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开展。在被调查的10所大学中,完全能够满足训练需要的仅占10%,基本能满足的占20%,不能满足的占70%。而且这10所大学的竞技体育经费主要依靠学校拨款。第二,“学、训”矛盾突出,运动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学校教学部门为了保证向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对文化课的成绩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要求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实在勉为其难。从学校体育部门来看,往往重视学生的运动成绩,相对轻视文化成绩,致使这些学生达不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要运动成绩还是要文化成绩,这个矛盾是我省乃至我国各高校普遍遇到的难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大部分高校解决学生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矛盾的主要办法是降低学生文化课学习标准,以牺牲文化课学习为代价。第三,竞赛制度不完善,比赛机会少。以我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例,每4年一次,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最多只能参加1次全省性运动会的机会,不利于大学生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激励大学生运动员向更高目标迈进。通过调查,有85%的专家、教练员和92.6%的运动员认为竞赛少是影响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实施“体教结合”是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结合,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业余训练体制。它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提出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体教结合”共同培育高水平后备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目前,“体教结合”的业余训练模式在欧美一些体育强国得到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体育的投入主要是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各级各类学校,训练竞赛管理主要由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和大学生体协负责。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使美国保持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每年帮助约8万名中学生运动员进入大学,支持30余万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在这种情况下,既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与运动训练,又不存在就业安置的问题,保证了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循环系统的畅通,充分显示出“体教结合”的优势。

3.3 “体教结合”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的构想

3.3.1 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以合作为基础,以教育系统独立的组织机制为主。

在体系上,由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系统,就应突出教育系统的主体作用。但受目前我国的体育竞赛体制的限制,即学校要参加国内国际的重大比赛需要在所在省、市、区的体育管理部门注册等问题,因此,教育系统应加强与体育系统的合作。

在机构的设置上,既要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成立全省教育系统竞技体育协会,它应是我省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的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下设竞技运动管理部门和营销部门,协会主席经选举产生,体育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和监督。在该结构中,协会主席负责日常事物和运作,竞技运动管理部门负责竞赛、宣传、行政管理、运动员服务、专项活动,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市场与赞助、运动队服务、法律、娱乐。

3.3.2 财政机制。

这一常设的系统需要稳定的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平均分担财政义务。第二,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通过借贷计划及双边技术项目得到更多资金。这些资金对长期的机构建设非常必要。

3.3.3 市场机制。

协会要在各级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直接投资下开展活动,但这些投资仅仅是保障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常设资金,如果依靠这部分资金仅能维持活动的开展。至于参与活动人员的补助等需要协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无论投资形式如何,都采用独立的经济核算。协会要想生存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训练和服务的质量,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并按市场收益合理使用资金。

协会可从以下市场渠道获得收益:第一,校内或校际比赛门票;第二,广告的收入,这将对保证协会和联盟的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商务开发,主要涉及协会或联盟标志物的转让使用费、标志产品、会员会费、运动场地出租等运动竞赛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协会的发展,将来还要把运动员的转会经营也考虑进去。

3.3.4 依托于社会的发展机制。

协会的发展要依赖于两大基本条件:一是资金条件,协会必须不断获得资金输入,保证经济上的良性循环,才能生存与发展;二是人才条件,尤其是同年龄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补充与供应,这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当然,这两个条件都与协会所在的学校是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关。因此,各级协会的发展要与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保持一致,要对各级投资系统负责,为各级投资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3.3.5 生存发展的竞争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金总是由利润低、投资回报少的地区或部门向利润高、投资回报多的方向流动,并因此形成竞争。教育系统内竞技体育协会要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全省协会和系统运动竞赛机制,定期组织全省及校际的锦标赛,并根据各级协会的不同情况分为不同级别的比赛。

3.3.6 协会的内在压力机制。

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决定了队员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他们待遇的不同,如运动员的补助和运动成绩挂钩,运动员的流动和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挂钩,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员竞争及淘汰机制。

3.3.7 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

运动竞赛制度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杠杆。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我省高校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我省现行的高校竞赛制度中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过分追求比赛的成绩和名次,把比赛成绩和名次作为评估高校竞技体育工作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其结果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成长,还影响了我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体教结合”为手段来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改变传统的以竞赛成绩作为单一检验的做法,充分考虑高校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淡化金牌意识,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为运动员创造轻松的环境,使我省高校竞技体育比赛真正成为锻炼新人,检验训练的场所,从而达到促进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3.3.8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体教结合”要成为实现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就必须依赖于法律政策的保障。因此,我省立法机关首先要制定有关“体教结合”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保其合法性,使其能顺利实施;其次教育、体育部门要制定新的“体教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并颁布适应新形势的政策法规,在制度上明确教育、体育两大部门在实施“体教结合”中各自承担的责任。法律法规内容应包括:“体教结合”后普通学生和参加业余运动训练学生在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的内容、成绩应达到的标准;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流动机制、奖励机制;运动员学籍管理规定;办学经费、运动训练经费的来源与支出等。

4 结束语

实行“体教结合”,关键是使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大系统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中发现更多有天赋的运动苗子,使他们在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保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体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如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机制、选拔机制、竞赛机制、相关的法规政策等有机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30-34.

[2]谢琼恒.从可持续发展的角落看体育的现状和未来[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1):7-10.

[3]谭华.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学刊,2000,(5):13-18.

[4]张继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4):30-34.

[5]李开元.体育、国民素质与可持续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17-19.

[6]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8-11.

[7]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一)[J].2000:537.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

1.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竞技体育是以竞技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而群众体育则主要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和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之间本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参与对象的差别、目的不同、组织形式的不同。

1.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联系

1.2.1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的基石,竞技体育选拔竞技人才、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均与群众体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群众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结果。

1.2.2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激烈的竞争、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强烈吸引着人们关注。竞技体育运动表现出的技术的规范性和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群众体育锻炼提供较大了的指导和帮助,引导群众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状况

2.1 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采用“包办形式”,“职业化”趋势凸显;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训练实行的是“半训办学”的方针,极易导致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并影响以后的就业。其二,我国的竞技训练体制― “三级训练”、粗糙的运动员选材,不健全的退役后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效率较低。

2.2群众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体育人口的老龄化严重,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稀少;群众体育的组织率较低,以单独、结伴的形式较多;群体体育锻炼管理松散、没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相分离,群众体育锻炼的指导力量相对薄弱,技能水平较低,运动项目大部分是为了自娱自乐。

3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

3.1我国的体育政策

加速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以奥运会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下形成的“举国体制”的三大体育政策,导致我国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过多的投入倾向于竞技体育,导致了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开展不足,体育的内部结构严重失衡,特别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发展失衡。

3.2群众体育自身体制的不足

我国人民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片面地理解对体育的认识,忽略了更为贴近群众生活的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其次,我国的群众体育的法规建设及宣传工作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经费不充足、体育的场地设施遭到破坏、健身市场发展混乱等现象不断发生。

3.3经济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影响

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够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1)经济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2)经济制约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3)经济制约着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4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途径

4.1正确处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通过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通过群众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的提高,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遵循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提到的引导下普及的原则,从而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4.2改革体育管理体制

4.2.1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

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持续发展,关键是以增强群众体质健康为目标作为国家发展体育的重心,群众体育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利用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创造优越参加体育活动的环境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尽量实现各类体育资源与群众共享。

4.2.2发展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推动作用,是向群众宣传体育文化最好的途径,同时也能够增强群众的体质健康,所以要加大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建设力度,积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的体育系等。

4.2.3重视学校教育

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竞技体育是在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向更专业化得发展;群众体育则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只有搞好学校体育,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更好的协调发展。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把学校体育发展的状况作为衡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能否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5结论

重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是体育事业深远发展的基础,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要想真正的做到协调发展,就要改善群众体育滞后的状态,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只有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我国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3

竞技体操具有悠久的历史,189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宣布成立,体操开始纳入有序地发展轨道,第一届希腊雅典奥运会上,体操被列为竞技项目之一。竞技体操是我国竞技体育“主力部队”之一,是我国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优势项目。陕西省竞技体操发展曾经有过好的成绩,但一度又成绩平平,近几年来有好的起色,希望通过对陕西省竞技体操的历史发展研究能为陕西省竞技体操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1.陕西省竞技体操历史发展时期及阶段分析

查阅陕西省竞技体操发展史,依萌芽、发展、高潮、低谷规律可以看出陕西省竞技体操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目前为第三发展时期。

第一发展时期为1902-1970年,包括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低谷阶段。萌芽阶段:1902-1949年,在此期间包括体操从英国引入、清政府的访日学制、体操逐渐在陕西学校的兴起、庞建堂执教、陕西各地修建体操器械场、体操内容为徒手操、器械操、双杠、单杠、木马、吊环、跳箱等。尚未进行正规比赛项目,多为庆祝活动、运动会表演、军队训练等。发展阶段:1949-1954年,此阶段在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基础上,竞技体操得到了普遍迅猛的发展,体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举行了陕西省、西北地区体操比赛,组建西北区体操代表队,青少年业余体操教学大纲发行,为竞技体操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潮阶段1954-1966年,此阶段不断举行陕西省体操运动大会,青少年体操选拔赛,其中最多参赛运动员达2000多人,组建首支陕西省竞技体操集训队,西安、汉中、宝鸡、咸阳等地先后建立业余体校体操班,形成陕西体操运动大发展的高潮,举办了四届省体操运动会,通过各等级运动员3000多人,基层体操训练点发展为13个单位,1960年10人达运动健将。1965年全国健将级体操比赛,陆耀华获女子跳马冠军。低谷阶段:1966-1970年,陕西体操运动训练停止,专业人员下放,群众性体操活动和专业队处于停顿、解体状态,原因:1.1960-1963年省体委撤销西安体院运动系体操班;2.。

第二发展时期1970-1983年,包括发展阶段、高潮阶段、低谷阶段。发展阶段1970-1974年,1970年11月省体委决定恢复体操队编制、组建专业班子,狠抓少年儿童的培养,举办教训员训练班,举办了五至七届省运会体操比赛,高潮阶段1975-1978年,在此期间,陕西省体操协会成立,基层训练点发展到21个,参加全国各种形式的体操大赛12次,在全国业余体校体操分区比赛中雷爱华获儿童女子甲组全能、平衡木、自由操三项冠军。1975年全国体操比赛,苏月多获男子跳马第三名。1978年全国体操个人赛,唐小丽获女子全能第二名,在TBS杯国际体操邀请赛中唐小丽获个人全能、自由操、平衡木三项冠军,高低杠、跳马分获第二、第三名。1982年男队苏月多在“中美杯”比赛中获跳马第二、双杠第四、全能第八。低谷阶段,1979-1983年,此期间陕西体操运动发展起伏较大,青少年运动会体操比赛逐年减少,五、六届全运会已无能力参加再渡走入低谷。原因:1.省优秀运动员相继调入国家集训队;2.省体委解散体操队。

第三发展时期,1983—至今。1983年省体委决定重新组建体操队,陕西体操运动进入第三发展时期。

2.陕西省竞技体操历史发展规模情况分析

从历史发展中可以发现,陕西省在竞技体操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两次发展高峰时期,群众基础广泛,训练人口较多,运动员人数也较多,也有过很好的成绩。陕西省竞技体操在第一个历史发展高潮阶段,1954-1966年,青少年选拔赛中,最多参赛人数达2000多人,组建体操队,通过各级运动员3000多人,基层训练点达13个单位。第二发展时期高潮阶段1975-1978年,陕西省体操协会成立,基层训练点达21个,这两个时期在参加人数、基层训练点上达到了到目前为止的最高峰,在国内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出现了陆耀华、唐小丽等优秀运动员,大大促进了陕西省竞技体操的发展。但由于国内大趋势和省内政策的问题出现过两次低谷,1966-1970年,1979-1983年,专业队解散,训练停止,竞技体操发展处于停顿、解体状态,大大影响了陕西省竞技体操的发展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4

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竞赛体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46-03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documentary: historical material, talking, analysis and so on , This paper looks back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system, analyses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The aim is to elaborate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of the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afte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hope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erfe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Key words: 2008 Olympic Games; competition system; developing direction

体育竞赛是以运动为内容,以竞赛为形式,以运动规则为尺度,以健身娱乐或营利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现代体育活动中,竞赛起检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及调配竞技体育资源的作用。体育竞赛体制是保证体育竞赛顺利开展的组织体系,以及维持该组织体系运行的竞赛制度、法律法规的总和[1]。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从成立之初起就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后,现行的竞赛体制在实践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的进步,我国现行的竞赛体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与体育竞赛发展规律不相符的现象。本文根据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结合世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竞技体育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及发展的。在这种状况下,体育竞赛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体育行政机关下达竞赛计划,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集中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证竞赛计划的实施和成功完成。这种单纯靠国家拨款,政府包办的集中管理体制,使我国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能急速摆脱落后地位,迅速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固有的缺陷也日益暴露无遗。具体表现在:一、国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极大的挫伤了社会办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二、排斥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把体育竞赛当作是一件纯公益的事件,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三、忽视竞赛的效益和效率,由于是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往往很少考虑效益和效率问题,造成有的竞赛项目过多,竞赛面广,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弊端,我国对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登上新台阶。1993年,国家体委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在体育竞赛体制方面,该意见认为“体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订竞赛的方针政策、规划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工作,部门和行业综合性运动会由主管部门负责;单项比赛由各运动项目协会负责;其它类型比赛逐步放开。”,“进一步开拓体育竞赛市场,加强竞赛管理。按照‘谁举办、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拓宽竞赛渠道,扩大商业性、娱乐性、表演性比赛”。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指出“开放体育竞赛市场,通过招标、申办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承办各类体育竞赛”。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竞赛发展规律的,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实施奥运战略的新型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2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优点

2.1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

现行的竞赛体制是适应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国内竞赛与国际比赛接轨的同时体现中国特色[2]。这个体制是大的特色就是举办每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就像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一样,全运会也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作为展现自己竞技体育实力的一个主战场,各个省市均进行了充分的备战,因而每次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一次全国性的竞技体育水平高峰,例如:在召开第6届全运会的1987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43次,占前5届全运会以来所破世界纪录总次数(57次)的75.4%;并在18个项目的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获得147个世界冠军,占历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总数的57.6%;而在第8届全运会上就有179人659次超过41项世界纪录,其中16人19次超7项奥运会项目世界纪录;另有8人17次超世界青年纪录;100人三队367次创55项亚洲纪录;88人六队142次创66项全国纪录[3]。因此,以全运会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最高组织形式的竞赛体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2 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界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现行竞赛体制明显提出了“进一步开拓体育竞赛市场,加强竞赛管理。按照‘谁举办、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拓宽竞赛渠道,扩大商业性、娱乐性、表演性比赛”。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竞赛行为的主体及各联合体共同关注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拓宽了竞赛资金来源渠道,将计划经济体现下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经费运作方式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4]。

2.3 提高了承办地市的凝聚力及城市建设发展速度

不仅是国际体育大赛有政治功能,国内的体育赛事也具有这种政治功能。从申办比赛起,各大媒体就会对申办城市给予关注。而随着比赛的展开,各大电视台及报纸、网络等,都会聚集承办城市,承办城市也可以借此宣传它们的地理风貌、人文环境、历史等,展示它们在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会扩大它们的知名度,提升该地区人民的向心力及凝聚力。

此外,在各大赛事的开始前,承办城市都会利用资金的投入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点从承办过我国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四个城市可以看出,它们的市容市貌在承办前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资料显示:上海为承办第8届全运会,除利用原有的44个体育场馆外,还新建和改建了38个体育场馆,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由于八运会的召开,使上海市的2010年体育场馆规划的目标提前接近实现[3]。

2.4 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起来后,体育界就开始积极探索走社会化的道路,寻找发展体育产业化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开始认识到,承办体育赛事可以刺激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例如:资金的投入可以加速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外来人员的涌入将会给城市的旅游、娱乐、餐馆、文化、宾馆等第三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与体育相关的消费品将会出现旺销现象;体育广告、体育转播权、比赛门票、体育赞助等相关体育产业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精彩的竞赛活动也将唤起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体育锻炼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推动体育市场更加发达。

3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弊端

3.1 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低造成融资渠道不顺畅

目前,在我国所举办的大型竞赛中,一般还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组织承办,往往忽视竞赛市场的开发,还没有形成顺畅的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单一,经营内容单一的局面。再加上有些竞赛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社会普及程度低,观众少,竞赛市场的局面基本没有打开;即使有的比赛竞赛水平很高,但组织者也往往忽视价值规律,广告价位、门票价格确定不合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些都给融资造成很大程度的压力。

3.2 赛场上的不正之风制约着竞技体育的竞赛质量

赛场上的不正之风总体上说是道德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法制的健全,它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坏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秩序,从而打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据有关研究人员调查,目前赛场上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无法纪政纪,使用禁用药物;不讲道德风格,搞假比赛,打假球;赛场上打架斗殴,有意伤害对手;无视竞赛规程、规则的权威性,停赛罢赛;不尊重、不服从裁判,辱骂、追打裁判;裁判员,有意偏袒;用行贿手段对裁判员施加影响或压力;在运动员资格上弄虚作假,互挖墙角[2]。这些不正之风严重制约着竞技体育的竞赛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本身的认可率。

3.3 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全运战略”,轻视“奥运战略”

在我国除了有奥运会之外,还有全运会,这两者代表了不同的利益格局,奥运会代表的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利益,而全运会考验的是各省市体育局的能力,再加上全运会的名次成了评价各省市体育局工作的指标之一,这就使得很多省市在发展竞技体育时,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在全运会争金夺银上面,而忽略了如何为我国奥运战略目标的实现做更多的贡献。这种“全运战略”及“奥运战略”相冲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体育总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如调整项目设置、加大奥运项目计分等,但始终扭转不了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一直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我国奥运战略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

3.4 重视奥运项目,轻视非奥运项目的竞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型的非奥运项目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成为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传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制定,使国内出现“奥运会”绝对导向的现象,全运会、地方运动会都围绕奥运会设项比赛,非奥运项目往往被忽略,使这些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造成体育项目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难以形成我国体育项目“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3.5 有的竞赛项目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有些综合性的运动会上常常出现项目设置过多,竞赛规模过大的现象,这种情形给承办城市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也使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能力和机会承办诸如全运会类的综合性运动会,难以促进全国各地区的综合协调发展。相对项目设置过多,而另一方面真正有机会参赛的运动员数量较少,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4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发展方向

4.1 大力促进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

由于竞赛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世界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竞赛体制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状况已远远跟不上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速度。而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是增强竞赛活力、保持竞赛后劲的有力措施。在政策上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竞赛,扩大参与竞赛管理的主体范围;重视竞赛的市场化进展,实行竞赛经费来源的社会化;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和参赛者的积极性;利用有效的措施(例:出售竞赛的贯名费、出售竞赛电视的现场直播权、出售赛场内外的广告费、征收印有竞赛标志商品的特许费、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体系等),引导项目实体创造经济价值,使体育竞赛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

4.2 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建立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对竞技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还处于很片面的状况,习惯把体育的衍生功能、次要功能,例扩大政治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等,看作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而忽视了体育真正的本质(即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锻炼身体、娱乐享受等),因此,对体育衍生功能的大力追逐引起了竞技体育界很多的不正之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本身的认同。国家行政部门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服人,促使竞赛参与人员自觉自律,形成良好的竞赛氛围。同时,制定法律条文来对竞赛参与人员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创造公平的竞赛制度,以推动各项运动项目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4.3 以竞赛为杠杆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

国际运动竞赛的发展历程表明,竞技性高、观赏性强的项目将逐步取代枯燥、单调的运动项目[2]。在我国,应对群众体育给予更多的关注,使高度发展的竞技体育与蓬勃兴起的群众体育结合起来。为此,在竞技体育的项目设置上要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增加竞技性高、观赏性强的项目,以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另外应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这种群众体育竞赛应侧重于普及,以小型竞赛为主,项目的设置应灵活、娱乐性强,竞赛的时间安排应不影响学习、工作,以方便群众参加及观看比赛。在比赛项目方面,可适当降低项目的难度,以及场地、器材、服装等方面的要求,使参与的人群更广泛。

4.4 缩小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规模,增加单项竞赛次数

我国综合性的运动会主要有全运会,它主要是按奥运会项目来设置竞赛项目的,有些项目短期内在国际赛场上拿奖牌是不可能的,也有些项目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高或很少为人所知,造成在全运会方面很大的资源浪费。应对全运会赛制进行改革,直接与“奥运争光计划”进行连接,其所设置的竞赛项目是我国具有优势和潜优势的奥运项目,废除那些投入大、产出低和社会普及程度低的项目。这样可以大大缩小全运会的竞赛规模,使很多的省市都能承办。

此外,应多举办单项锦标赛和冠军赛等,增加运动员的竞赛次数,满足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的普及程度。特别是多增加一些针对后备人才的竞赛机会,在保证运动员资格水平的前提下,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在社会转型期逐步形成的,其优点在于:极大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调动了国家、地方及社会各界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了承办城市的凝聚力及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看到现行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低造成融资渠道不顺畅;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全运战略”,轻视“奥运战略”;重视奥运项目,轻视非奥运项目的竞赛;有的竞赛项目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5.2 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有关竞赛体制的弊端,借鉴国际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2008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发展方向:大力促进竞赛体制的市场化及商业化;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两手抓,建立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以竞赛为杠杆推动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缩小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规模,增加单项竞赛次数。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 运动竞赛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0-52.

[2] 韩建国. 我国运动竞赛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体育文史,2001(1).

[3] 徐本力. 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利弊及走向的探析[J]. 体育学刊,2001(1)

[4] 金玉, 潘绍伟.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体育与科学,2006.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5

【关键词】山东;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一、竞技体育产业化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ICSPE(国际竞技体育协会)将其定义为:‘凡是含有游戏的属性并与他人进行竞争以及向自然障碍进行挑战的运动’。中国竞技体育界把竞技体育概念解释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能、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两种定义的外延不同,但却都突出了竞技体育的最根本属性,即竞争性和挑战性。”[1] 竞技体育根据运动主体是否以竞技活动为主要收入来源可以分为职业竞技体育和业余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竞技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中介活动、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和体育业等。

二、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山东省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竞技体育产业投资和产值不断增加,竞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一)竞技体育产业投资和产值不断提高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运会的举办,使得竞技体育产业的投资和产值增长迅速。2007―2009年山东全运会用于场馆建设直接投资(包括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大约150亿元人民币,大致可以创造250亿元GDP,创造8.99万个就业岗位。2007 -2009年之间,全运场馆建设直接投资带来的GDP增加分别占当年山东省GDP总量的0.25%、0.28%、0.26%,占当年GDP增量的1.75%、1.45%和2.86% [2]。2011年山东省体育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0683万元,其中城镇投资219190万元,农村投资1493万元[3]。

(二)竞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2011年,山东省的健身服务业、场馆运营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继续蓬勃发展,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帆船运动和世界柔道大奖赛、东营国际马拉松赛、莱芜国际航空节、威海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日照中国水上运动会、临沂中国红色运动会、滨州黄河三角洲运动会等体育赛事纷纷举办,山东省2011年共承办国际大赛12项、全国比赛69项,对提升山东和办赛城市形象、发展赛事经济和旅游服务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山东体彩实现突破,达到95.22亿[4]。

随着竞技体育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特别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山东省体育场馆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十一运会竞赛需求,山东省17个赛区新建、改造比赛场馆64个、训练场馆65个,共计129个,其中新建场馆44个,改造场馆85 个[5]。大量的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一是为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拉动了GDP的增长,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三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竞技体育资源不断丰富

山东省目前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赛车、户外运动等体育俱乐部60余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俱乐部,涌现出了青岛英派斯、青岛双星、泰山体育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6]山东电力集团先后成立了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和鲁能乒乓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鲁能泰山足球学校和鲁能泰山球迷会。通过独立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成立了鲁能体育发展文化有限公司,全面管理俱乐部的运营,从竞技体育成绩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山东黄金男篮俱乐部由山东黄金金斯顿篮球俱乐部改组而成,是隶属山东黄金集团的职业化篮球俱乐部。俱乐部按照市场化运作,把俱乐部打造成以山东男篮为核心竞争力,以服务于山东篮球爱好者为出发点,以推动山东篮球的腾飞为目标的职业化篮球俱乐部。[7]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山东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参与体育、投资体育消费群体,对于本地区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数量是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竞技体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可以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由此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票房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和广告收入,进而保证俱乐部和运动员的生存与发展,维持竞技体育产业的经营和发展。山东省目前有等级运动员4831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3名,运动健将95名;聘任教练员33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有等级裁判员1900名,其中部级有25名[3]。

高校竞技体育也是山东省竞技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CUBA、CUVA、等较有影响的大学生体育赛事的举行,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一批文化素质好、竞技水平高的运动人才,培养了大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以及消费体育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化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比如,山东科技大学的男子篮球队,山东师范大学的女子排球队,这些在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过冠军的队伍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宝贵资源。

三、促进山东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投资,引导竞技体育消费

近年来,山东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山东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3.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37.4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7418.0亿元,增长11.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54.2:36.6调整为8.8:52.9:38.3。人均生产总值47260元,增长9.9%,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317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5566家,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为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竞技体育产业、积极引导社会增加体育消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加强竞技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宣传力度,通过利益机制强化社会资本流向竞技体育产业。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赛事的引导、示范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竞技体育的认识,以不断增加对于竞技体育产品的消费。

(二)加强政府投资,服务于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山东省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各级政府应该增加对于竞技体育产业中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投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扶持竞技体育产业中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行业。第一,要加强竞技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借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举办的东风,全省体育场馆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全运会后对于这些场馆的维护或改造成适宜群众锻炼、学校教学等公益型场馆还需要财政的支持。第二,要加强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和农村地区社区和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较少的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社区和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可以加大省级财政对这类地区的支持力度,地方上也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第三,政府要对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进一步扶持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对于体育场馆经营业、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培训与教育机构等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行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使其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向广大消费者提品。

(三)强化重大赛事的引进与开发,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综合性运动会和重要的体育单项赛事对于举办地的竞技体育产业发展作用十分巨大,也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首先,从山东省过去的经验看,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如奥运会、全运会或者重要的体育单项比赛,如足球亚洲杯等赛事,通过建设体育场馆、进行体育赛事商业开发,可以促进本地区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地区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销售业的发展,带动旅游、食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但对于奥运会、全运会或者亚洲杯等赛事,对于竞技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但与北京、上海等地每年举办的网球、斯诺克、F1等品牌赛事相比,山东省在定期举办诸如此类有重大影响的单项体育比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不断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加大引进周期性重大赛事的力度,对于山东竞技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培育本地区竞技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

山东省内拥有职业化程度高、商业开发价值大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俱乐部,应充分开发本地已有赛事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掘竞技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其中,通过引进、培养一批竞技水平高、市场号召力强的明星球员和教练,是稳定赛事门票、广告、转播权收入、提高赛事商业价值的重要保证。

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悠久,应围绕本地区赛事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首先,要提高本地竞技体育赛事的水平特别是职业俱乐部的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外地观众来观看比赛。其次,应充分利用竞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完善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赛事,带动竞技体育相关行业的发展。最后,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本省旅游资源的宣传,依托京、沪等地每年举办的多项竞技体育赛事水平高、观众多的特点,吸引前去观看比赛的游客来本地旅游。

参考文献:

[1]唐豪,魏农建.中国竞技体育产业市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1.

[2]山东体育产业初定发展基调[OL].省略.cn/show_zc.asp?id=25,2012-3-14.

[3]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stats-sd.省略/tjsj/nj2011/indexch.htm,2012-3-14.

[4]2012,开创我省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OL].省略.cn/show_zc.asp?id=24,2012-3-14.

[5]第十一届全运会场馆建设情况通报[OL].省略.cn/jscg/200906/t20090622_4806005.htm,2012-3-14.

[6]王永盛,潘耀滨,王超,等.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 45(1).

[7]山东黄金男篮[OL].baike.省略/view/932191.htm,2012-3-15.

竞技体育发展范文6

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109-03

1 前 言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体育体制――“举国体制”,它使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讲,这种制度使竞技体育变成少数人的体育,某种程度限制了社会、家庭和个人发展竞技体育的主动性,随着竞技体育规模的越来越大,使国家承受着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再加上世界大范围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育这个领域,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使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更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深入地融入到国际市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2 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涵义

要了解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涵义,首先要理解体育社会化的概念。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梁晓龙是这样对它定义的:体育社会化是指尽可能多地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兴办体育事业、参与体育运动和关注体育运动,使体育成为社会中的一种普通现象和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使体育面向社会、深入社会,增加全社会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口,尽可能调动全社会重视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潜力,包括从事体育锻炼、训练,参与兴办体育,并从参与中获得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利益。推行体育社会化,培养和强化体育意识,壮大体育运动队伍,推动体育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体育各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水平和成绩,使体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体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1]。

竞技体育社会化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目前竞技体育的状况,对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涵义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是指在继续保持或加大国家对竞技体育投入的同时,努力鼓励、引导、拓宽、和调控社会和个人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和潜力,并使其能从中获得收益,形成国家投入、社会和个人参与、体育产业支持等多方位、多渠道共同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的局面,使竞技体育能从社会得益,并服务于社会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3 我国实行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必要性

3.1 “举国体制”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复杂关系

3.1.1 “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杰出贡献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是在体育基础较差,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形下,再加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迫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们选择了这种政府管理型的“举国体制”来发展竞技体育的模式。它的特点是把竞技体育作为特殊行业来对待,作为特殊事业来发展,国家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体育方面的,来发展竞技体育。可以说,正是由于“举国体制”才使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发展到今天在竞技体育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举办奥运会、很多优势项目成为世界霸主、位列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榜第一名等)。正如,袁伟民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的汇报发言:“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就没有体育事业的更快发展。”

3.1.2 “举国体制”的弊端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从属于当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是为当时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竞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中国式的“举国体制”在当前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抹杀了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阻碍了竞技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排斥竞技体育的商业化经营,再加上竞技体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担负;不计成本的投入,再加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过分注重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造成体育资源的倾斜严重,使群众体育难以获得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实际支持;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相对隔离,使很多的运动员无法接受正规的文化素质教育,造成退役后的安置困难;很多训练队只求眼前利益,过分看重短期内的比赛名次,对运动员采取超负荷的训练强度,使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限短,但也往往断送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3.2 世界竞技体育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模式是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是国家在经济实力比较落后的情形下,以争取奥运金牌为最大目标的产物,它是不具备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特征。在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已逐渐在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普遍遵循的原则。像体育发达国家的美国、意大利、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基本上都是把运动员推向社会和市场。美国的奥委会只是支持国家队和少数优秀运动员,每年的支出也只有4亿美元左右,也主要是来自社会和其他团体的捐赠[2];意大利的体育管理体制一直被公认为是效率最高、最成功的体育体制,它没有专门负责管理体育的政府部门,而是却管理责任交给专业化的体育团体――意大利奥委会,并且在经济上完全自给,组织上完全独立,政府只是进行执法监督;韩国虽然像我们一样,也是政府主导的体育体制,但它积极推进体育俱乐部制,把热门项目和商业化进行得好的项目移交给民间市场,只是对一些缺乏商业化的项目在政府范围内继续进行培养和管理。我国如果还坚持原有的发展模式而不做改进,势必与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形势不相协调,不仅不利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竞技体育能否发展就要看能否充分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体育需求,由此才能形成竞技体育真正进入市场,最终形成依托社会、国家调控的可持续发展[3]。在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除个别例子外,基本上靠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没有发挥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团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只注重竞技体育的运动成绩,而很少关注经济效益。随着竞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世界竞技运动水平的整体提高,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在很多地方政府已造成发展竞技体育的财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后备人才严重缺乏,别说是扩大发展规模,就是维持正常运转都难以支持,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要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除继续得到“举国体制”的优势外,还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形成“社会参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服务社会”的发展局面。

4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面临的困境

4.1 “举国体制”存在的长期性

某一时期管理体制的确立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这是客观选择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我国的竞技体育也不例外。我国所实行几十年的“举国体制”就是在当时外部政治环境不稳定、经济不发达、体育基础很薄弱的情形下,为了整个国家的大局,而选择的一种发展战略。这种管理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也为国家整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虽然,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社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对它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但是变革的速度和强度却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当前我国依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还不十分发达,竞技体育的社会支撑力度还很有限,而且竞技体育还承担着“保金夺银”的政治任务,还需要竞技体育来展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再加上,前苏联以及东德由于管理体制变动而引起竞技体育快速下滑的“前车之鉴”。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举国体制”势必将还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那么,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发展必定受到制约。

4.2 经济基础还不够强大,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还不成熟

体育是上层建筑之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人类文化活动,竞技体育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它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更强[4]。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直保持着GDP年均7%-8%的增长速度,令世人震惊,经济总量也位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占有量却远远低于很多先进国家,甚至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这种薄弱的经济基础状况会对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道路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此外,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前提也要依赖于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这也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所采用的都是“单纯依靠投资来促使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投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减少政府在例如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领域的投入,本着“补偿原则”,这种投入的减少把本应由政府负担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普通民众,使其承担着沉重的公共品支出负担。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储蓄意愿强烈,而消费需求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人不愿意在“基础消费品”之外进行消费。而体育消费恰恰不属于“基础消费品”之列,因此,其比例在居民家庭总消费中严重偏小,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意愿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又一大障碍。

4.3 缺乏有效的组织“桥梁”

社团是政府和社会个体实现愿望的有效依托组织,是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体育社团的良好运行不仅能促使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能有助于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但在目前,我国的很多社团还没有达到所应该具有的“民间性、代表性、公共性和自治性”,体育社团也不例外。首先,在法律上就把社团的管理权直接归置于政府。国务院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是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样从法律上极大地限制了社团的自治权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社团其发展和运作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组织手段[5]。这一点最典型的是体育系统内的“两个社会团体和一个政府机构”,即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名义上都是主管体育的直属机构,但只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权力归结于国家体育总局,另两个社会团体并没有实质权力。

在这种情形下,项目协会实体化被寄予了厚望。它也确实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也已经从组织上基本实现了建设,迈出了艰难的改革第一步。但是改革还没有彻底深入,却又组建了“项目管理中心”,使协会实体化的改革进程走上了“不伦不类”的发展道路。它的官民双重身份却使其具有更强的政府属性,更像是一个新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它们的利益博弈中,刚刚迈出社会化发展道路第一步的项目协会,其权力再一次纳入政府的掌控之下。

4.4 投资竞技体育的高风险性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的根本动机,任何一个投资行为的发生都有相应的回报期望,竞技体育领域的投资也不例外。但竞技体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着投资这一领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投资周期的长期性。运动员要想产生经济效应,基本要到成为全国冠军甚至是世界冠军之后,而这个周期大约需要10年以上;其次是成才结果的不可控性。冠军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并且是一个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成才的比例极小,这样使竞技体育具有“高淘汰率”的特征;再次是投入的巨大性。运动员在基础训练和准备阶段,学习、训练、比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要花费10万元左右,如果在国外或一些花费大的项目,这个数据就要达到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如果达到职业水平,就需要更多。被誉为“体制外的胜利”的2011年法网冠军李娜日均就要负担1.5万人民币的团队开支,所以说竞技体育也具有“高成本性”的特征;最后是代价的昂贵性。运动员的训练要从小开始,而儿童时期是学业的黄金期,从事专业训练极易引起学业的荒废,再加上运动训练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伤病,如果一旦失败且失去“体制”的保障,其代价相当昂贵。

5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设想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确立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模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度发达的政治环境,还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桥梁”,更需要完善的社会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和公众强烈的体育消费需求,而要满足这些所有的条件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为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举国体制”。实现政府从“全能性”向“有限性”的职能过渡,让政府从“划船”的角色转换成“掌舵”的角色,让出竞技体育中的一部分权力和责任,由新的主体来代替其部分职能。应在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作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二,采取分类管理运动项目的发展模式。做好运动项目的分类,对一些群众普及程度较低或不具备市场运作条件的竞技项目,可以纳入“举国体制”的范围。对一些观赏性强、具有很大群众基础或市场化较为成熟的运动项目,可以由社会完全管理。即凡是能通过市场运作发展的项目,都不在“举国体制”的范围之内,而是完全交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按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经营管理。形成政府监督、企业和社会团体经营、个人积极参与的社会化发展模式。

第三,挖掘社会、家庭、个人投入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运动员职业化的可观前景,使一些家庭看到这也是孩子成才的一条道路,并有很多家底支持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最差也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如果孩子确实有前途,也会超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台球的丁俊晖和周萌萌,网球的彭帅等。这种从小到大,从投入到产出都是家庭行为的“家庭投资竞技体育性”的发展模式,在欧美、韩国以及日本非常普遍,是国际上几乎所有职业选手的成长之路。我们应积极宣传这种模式,树立典范,使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大力支持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壮大其力量。政府进行权力让渡的前提条件是需要社会团体的力量的强大,能负担起管理职能。成立各级协会,并促进项目协会实体化的进程,使协会由“虚”变“实”,变成真正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逐步对项目管理中心进行改革,使之从“官民双重身份”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为政府进行权力让渡创造条件。

第五,培育并壮大发育健全、完整的竞技体育市场。政府要逐步从具体的管理事物中脱离出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例减免税率、协助引进项目、政策优惠等具体措施,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应扩大体育消费市场,可积极宣传体育的意义及必要性、挖掘并引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推进体育消费税前政策及体育消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大居民医疗、教育等公共品的投入,使社会公众能真正做到愿意消费、敢于消费,做好体育消费这块大蛋糕。

参考文献:

[1] 陈彩香. 试论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及职业化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2] 喻丙梅. 论中国竞技体育社会化的缘由[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23).

[3] 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 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