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竞技项群的社会体育机制研究

小竞技项群的社会体育机制研究

摘要:人群活动产生了自发的“小竞技群”,体育界称为对抗性亚类项群。研究中发现,该赛事反映了体育社会化转换与体育竞技形态交互影响,体育的人群形态以及竞技传统都在不断磨合。体育小群体语境有利于确立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核心目标。体育小群体竞技教育对健全体育项目化目标体系细化为训练过程具有指导意义。体育学说是体育人类学的一个全新的诠释,也是一个族群新的教育体系。新的体育组织以及民间形态超出了原来体育教育、体育方式的约束,一种互相认同的体育情志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人类学;体育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日益出现精细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趋势,而体育小群体竞技项目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喜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求、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与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以多种方式方法参与锻炼,充分发挥利用体育场馆、健身中心以及公共场所,大力推进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者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体育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对抗性小竞技项群是指目前流行在社会上的小组对抗体育活动。比较流行的是三人篮球、趣味运动会、拔河、民族传统体育等,在分类上体现了项群理论,也注重竞技性。因此,基于小项群的民间形态的丰富性,讨论社会项群体育机制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的趋势。小竞技项目的深入,目前以年轻人时尚化为特征,表现了体育的健身休闲、娱乐性、趣味化、表演化。理论界困惑体育社会化转换与体育竞技形态交互影响呈现了越来越复杂的面貌。近年来,随着体育社会学发展,体育运动学具有社会学要求,竞技的体育运动学已经被体育社会论域取代,一个多元的群众体育概念甚至渐渐成为中国大众生活方式,深入到民间的基本社会论域,成为社会体育运动形态与民间运动文化对接、全民运动社会化普及等等普遍的研究领域。但是,体育论域的扩大化需求,随着带来的问题就是体育运动的本土普及,其大众形态下如何构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民间是否可以建构体育生活的自然形态(运动)以及经济形态(组织),而依据这个本土形态的体育是否具有现代社会论域的支撑,为现代国民大众的精神提供身体文化的演绎形态。社会体育学与体育人类学的结合区域化体育,随着全球化体育的进程推进,就是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要求形成“中国体育”核心文化的基础,这个基础上的“运动体制”的人类学依据是什么,社会化研究的基础是什么,这两个体系建构起来,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具有的“大众体育”是具有体育核心能力的体育,体育核心能力才会建立在现代大众社会的体系中。因此,基于小群体的体育形态研究就具有了体育所有的内涵以及竞技基础。

二、项群内涵以及小竞技竞赛开战

我们研究对抗性小竞技项群的社会体育产业机制就有了全新的理论视阈。首先,理论上要有自己的文化阐释,体育活动是一种交流,体育交流却是一种竞技。其次,作为体育活动开展必须具备项群模式的条件和机制,不是简单地项目组织以及爱好者的演示,而是具备厚实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支撑。

(一)以人群为依据———社会体育能力与社会体育基础

从孔子儒家六艺的传统开始,体育在中国文化就是一种社会情志培养的基础语境。中国体育为什么一直停留在情志模式下,这与中国农业文化的养育文化有关。社会蓄养模式决定了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的体育竞技,而是在游戏形态发展了体育。早在周代,五禽戏、八段锦、形意拳以及周易形态下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体育养生的社会基础形态。即使保留在氏族体系中的自然体育形态,包括后来游侠精神,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群体组织的竞技形态。中国历史上武学基本上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体系,也没有传承的体育历史论域,只有氏族部落战争,是中国体育精神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的一点依据,这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上,还留下一些武学高手,被中华民族奉为英雄。但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在中国还是一种群体文化,畜牧民族的武力掠夺与战争扩张形态在中国演化为一种运动模式、游戏模式,农业文化的民间社会以及农耕劳动形态缺乏竞技形态的社会基础。因此,进入当代大众文化回归身体的蓄养,我们又一次面临生活现状下,体育如何成为人的核心素质,在教育上形成一个核心能力的教育体系,体育研究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确定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体育社会能力研究认为,人的社会心理态度、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1]因此,体育应该是贴近情志体验、运动体验、健康体验,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培育人性的情志认知;在体育的同时,揭示人类发展在身体文明上的客观规律;在体育训练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体育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让人的生命之花得以绽放,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人诗意、美感般地徜徉在大地上,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自觉活动的人”。[1]目前,随着全球化体育的交融,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交互进入各个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民间组织,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全球化”、“地球村”交互影响,体育的形态以及传统都在不断磨合。如何建立互相接纳的体育生活,在体育生活内涵中提炼新的体育精神以及文化形态,因此,新的体育组织以及民间形态超出了原来体育教育、体育方式的约束,一种互相认同的体育情志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基本形态,因此,研究体育产品、体育符号、体育虚拟等等情志形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也为进一步深化为体育主流研究确立了方向。根据核心能力的理论,我们建立体育运动的能力模式,需要完善体育实验以及运动教学体系。现代的自然回归逐步朝着体育技术以及产品开发方向的路径发展,使民间体育赛事常常能在运动整合、设备整合等方面令专业体育瞠目结舌。依靠运动革新,运动学的竞技标杆不断演化为体育仪式的情志化,竞争规则频频改写。因此,体育中的运动核心技术是在体育社会学基础上逐步确立起来,并且受传统运动形态的束缚,这要求新崛起的体育技术不再墨守成规,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体育形态与运动组织。

(二)以竞技为导向———现代运动能力的人类学机制

现代社会能力是文武之道的自觉,也是人类情志机制水平的体现。体育发乎“情”———运动能力,止于“礼仪”———竞技形态,这个体育概念是出乎一般体育竞技形态的范畴的。体育属于“性质—体质”论还是“范畴—体制”论?比如,杭州的自行车游西湖,属于体育还是旅游,还是产业?现代自行车与古代划船有什么联系?体育从竞技与战争脱离出来,变化为一种体育情志,一种作为情志酵母,仅仅是一种自我的身体激励机制,这恰恰是中国体育一直的传统。中国民间就有虎虎生威、龙马精神的身体象征,也有“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的身体形态比喻,甚至更有竞争于商场的操守精神,早已在中国体育道德精神中占据一席之地。古人在做事之前都会考虑斋戒、净身,考虑生活方式与事业的关系,依靠这种身体方式树立体育精神,因此,成功是体育、道德、生活语境下改变自己,升华自我。其实,西方也发现了这个根本的变化,体育人类学从体育的运动情志角度去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2]。自行车与划船,载杭州西湖文化中,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其他项目也一样,研究任何一个竞技项目,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体育原理,以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民族体育,以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竞技,以摆脱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定位和标示,以把握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轨迹。一般而言,体育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但就其新分支和属于应用人类学范畴的体育人类学来说,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未来。文明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生产方式的突变,导致人类的体力不再是生产力的衍生因素,这必将引发体育方式的彻底变革。体育人类学正是要结合体质和文化人类学,探讨社会的异化导致的体育需求,揭示体育与人类其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确立体育在未来社会的行进方向。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追寻健康的积极方式,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体育人类学,为实施基本关怀提供理论依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期间,体育人类学者将在相关专题会议上共同探讨如何将体育和人的健康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保持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活力。

(三)以族群为社会体系,完善社会团体以及机构的俱乐部运动机制

在人类体力劳动缺失的情况下,体育转化机制成为了人类自身完善和改造的手段:

1.体育回归社会族群而为社会体育

现在,只有体育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才会使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而当人的智力和情感作用于身外的自然界并改变自然时,体育情志就成为了人类劳动以及文化的核心。[3]202正是由于体育脱离了劳动,身体才成为文化,脱离动物形态,而修炼的身体文化才会成为情志的载体。追求身体自身受到自然和社会诸方面因素制约或影响才进入西方文化的论域。其实,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文明的突破阶段,都会关注身体的文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如此,十世纪阿拉伯价本•希纳等人的论述也如此。体育的研究逐渐让位于教育学和医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不能认识自己的体育只是一个身体机器的体育。

2.体育回归产业族群而发展为一种交流文化的媒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并不是体育精神内涵的基本认识,而是一种竞技传统的理性扩张,它存在时代的局限和发展历史的蜕变。随着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加剧,职业人的问题成为社会焦虑的根源,情志说,是一种生态体系的体育的回归,也是希腊对体质文明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体育被赋予和平、交流、交往的族群属性而回归族群仪式,所以他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个体育产业链条。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文化交流。

3.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重建

运动学关注普通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竞技精英的超常技艺。各种体育研究都要基于运动原理,合理的生活与人类积累下来的运动科学,都强调身体合理的力学机理。全球化以来,中国传统身体力量的理论,也会被进一步科学所认同。东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有助于从运动这个角度具体说明人类身体文明进步的原因,选材学与育才学及遗传学、优生学都会全面融合。笔者在浙江高校的人体测量调研,说明了体育情志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不断进行不同的身体训练,就会带来不同的身体体型以及情志特征。灵活转换能力,一直是中国体型所追求的体育形态。中国体育的情志要求,表现为出类拔萃的速度,短快灵如此,以柔克刚如此,形意训练如此,太极训练也如此。情志学在不同身体体质特征有不同的要求,不但可直接用于为运动竞技训练,而且对于体育社会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在笔者的大学生身体与情志调研中,学生对身体的情志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有利于身体发育的全面充分具有情志价值。尤其在体育专业上,情志训练使得运动员注重精神贯注,遵守体育道德,获得精神超越的体育体验。

三、项群回归与重建———两个结论

基于体育社会学回归与运动竞技形态重建,我的研究结论是:结论之一:体育可欣赏性更加突出,运动竞技评判越来越具有情感色彩。情志有利于确立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核心目标。目前体育测量的体质数据是静态的,因此,根据对不同体育生活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行为的教学,我们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学生自己确定体育核心能力以及组织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提出核心目标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新课题,要求学生在社会组织、社会调查过程中,积极联系校友、家族、企业等等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运动交流、运动教育、运动社交活动,把学校的俱乐部和社交活动结合起来。结论之二:体育族群竞技成为新的竞技形态,运动会代表队的名额分配与参赛项目都趋向传统与基础以及学科的整体考量。体育属于族群竞技,因此体育教育对健全体育项目化目标体系细化为训练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核心能力体系包括体育任务的接受,交流,技术改进,操作解决等等。这个模式突破了专业体系的束缚,也突破了训练模式的局限,把体育教学变成了联系互动的体育全科教学。体育设计全面的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因此,要通过体育运动进行高雅的竞技仪式,提高交往的质量,使得教育全面对接社会,这就是所谓的“转化”的专业内涵。总之,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全新诠释了当前运动体系。体育具有跨文化、跨理论、跨种群的机制,同时要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不断改革与创新。因此,选材、训练、竞技的传统将会演化为竞技、交流、认同的新格局。训练回归族群,竞技回归交流,竞技训练的学科核心也会朝着竞技族群学的文化体系回归体育文化的认同而形成产业项目,并通过教育文化实现运动科学的重建。

参考文献:

[1]谢桂新.人性假设的教育学意义(教育前沿理论版)[J].2010,(8).

[2]饶远,陈斌.21世纪人类学文库: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关多红 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