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例6篇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1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认识

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探讨研究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重点话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2类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理论梳理和概括,“竞群关系”研究对发现两类体育各自的本质与运行规律,以及体育系统良性、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现代我国民众对“竞群关系”的理解与看法是多层次的,源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职业、不同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加强对“竞群关系”的认识层次的理解,无疑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理清不同的认识层次对辩证“竞群关系”较为有利,能够减轻两者的发展阻力,使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1.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简述

1.1竞技体育的起源

原始人类为了在猎取野兽的搏斗中,更容易获胜,开始采取各种跑、跳、投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形成了初级的身体练习活动。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2]。竞活动经过古代长期发展,发展出不少竞技项目的雏形,为我国近代竞技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2竞技体育本身的主要特点

竞技体育的特点首先是在某种竞技项目上的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的竞争力为主要特点,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潜力来战胜对手,对竞技体育的举行保持公平、公开,对竞技体育中的具体项目有明细的评价体系,在保持规范动作的对比情况下,自身所特有的观赏性是竞技体育带来丰厚回报的基础,也是自身能否普遍发展的关键。

1.3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简述

群众体育是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群众体育通常是与竞技体育相对而言的,也成为“大众体育”、“社会体育”,是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整个体育运动。它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参与对象,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多样化的体育活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满足了我国民众在物质生活丰裕的情况下,来提高自身精神与心理上的运动需求,《刚要》实施从实地出发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掀起了一股参与群众体育的热潮。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步提高,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各种群众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开展,参与人数达到空前数量,人们对群众体育的认识同时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人们逐步提高参与群众体育技能的质量,使群众体育得到空前的发展。2009年10月1日我国《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使群众体育有了新的引导方向和法律保障,《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我国“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得到国家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使其自身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民主性以及社会适应性,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众融入到群众体育中来,使群众体育参与者数量达到历史性的规模。

2.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认识层次分析

2.1一般认识形态

我国民众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一般认识形态为:竞技体育是着重在运动技能上的比拼,强调技能发挥、发展的竞争力,突出竞技体育的挑战性与意志坚持不放弃的品质,在与对手比拼时由规范的动作所带来的观赏性与得分评价。群众体育则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的体育健身活动,随群体或个人追求目标的差异性对动作的规范性有所不同,多数群体或个人只以大致动作来带动身体活动达到健身的目标,其政治因素的制约性较低,没有大量的身体训练活动,但与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有一定的影响关系。

2.2中等层次认识形态

中等层次认识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和引导作用,与之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联系不大或无联系的意识形态有所区别,这也与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的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有相同点,即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的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需协调发展有了更深的思想认识,对两者并重发展还是竞技体育超前发展有了辩证的思维。

2.3高层次认识形态

高层次认识形态为:以人的需求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从体育历史发展演进来看,群众体育参与对象人数的增加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共进的关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提高的需求上升到高层面,同时看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思想以及欣赏水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影响突出其超前发展地位,其原因是我国民众对健康的追求的需要,但竞技体育项目数量要远多于群众体育项目数量,容易效仿的竞技运动项目对群众体育后备力量的储备影响大大增加,比如网球、羽毛球项目等,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项目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变化影响力较小,比如体操中的吊环、高低杠,冰上竞技项目等。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重要基础,竞技体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开展项目的数量和水平高低程度,“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要相互推动、协同共进,发展比例适当[3]”。大众体育和高水平竞技运动在组织设计,规则与规定,技能要求,体力消耗,精神状态,危险性,胜负的重要性等方面高度分化[4]。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同层次的认识折射出对两者发展的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竞技体育必以高超的技能来超越对手以及超越自身,竞技体育本身所附带的责任是其长期超前发展的关键因素,群众体育多样化的发展势必需要引导,群众体育参与者的数量优势为竞技体育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两者同时为我国民众的健康身体素质保驾护航,分析不同的认识形态对群众体育中的不同群体活动规律进行引导,提高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的思想认识,对两种体育的发展提高提供帮助。

3.2建议

(1)认识层次的提高在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自身吸引力的提升,可加大各种媒介对新兴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宣传,突出特色,使人民自发参加锻炼,起到引领作用的同时使人民意识到竞技体育引领发展的益处。

(2)培养民众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可通过参与体育赛事展现出参与本身的价值认可,提高体育的人文精神认识,实现体育与人的思想相互融通。

(3)大力宣传有关我国群众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等,提高人们对群众体育的认识层次,有助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3]谈群林,黄炜.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体育人口 强国之路

1.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绩分析

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获得的丰硕战果为中国竞技体育带来了荣耀,全球华人都无比自豪和骄傲。连续五届奥运会,创下了由巴塞罗那奥运会金牌榜第四位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位的伟大飞越,攀登上了竞技体育的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代表团一届一个台阶,增长性和延续性非常明显,中国逐步成为奥运金牌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金牌分布来看中国奥运代表团,76%的金牌都来自于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田径、游泳及参与三大球项目上,处于十分尴尬的落后状态。可见,我国与其他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依然需要在欢喜之余清醒和理性地认识到金牌第一并不意味着是体育强国,应该由“金牌第一”反思一些问题――反思我们在田径等大项目上的弱势,反思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距离,反思很多项目上与世界顶尖水准的差距。

2.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推出并实施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而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却滞后。虽然全民健身计划已经实施多年,群众体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

2.1体育人口匮乏。

所谓体育人口,是指总人口中从事体育或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口。据官方统计,2002年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为33.9%,到2012年只有39.1%。实际上,我国的体育人口,如果不算在校学生,10%都达不到。然而,在一些国家中,体育人口比重惊人,比如日本、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人口达到70%以上。显然,中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差距。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看,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特征,在城市里经常参加者也多为“老、少”人群,中青年相对较少。

2.2体育场馆资源不足。

尽管随着奥运会等众多体育比赛在中国举行,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体育设施,但人均场地设施十分有限,并且开放率只有五成左右,而我国运动场馆开放率长期在低谷徘徊[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育场馆的布局在规划上仍不够完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过分依存于竞赛的需求,出现场馆规划不尽合理的情况,在赛事日期的压力下,很多体育场馆缺乏足够的方案论证和规划设计时间,建成后的赛事利率低;二是体育场馆建设选址不当、功能定位不合理、影响赛后使用;三是场馆布局与城市发展结合不够,各区域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体育场馆的布局缺乏长远的目光,将大量的场馆集中在一个区域,不但不利于场馆功能的发挥,反而造成场馆运营的困难[2]。

2.3体育锻炼的组织率较低,指导力度较弱。

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体育锻炼是群众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群众体育的组织率较低,松散型较大,大多是个人或是结伴进行锻炼,没有系统地进行组织。据统计,我国城市社区锻炼点中是体育协会会员、俱乐部成员的占12%左右;群众体育指导力度较弱,没有科学、系统的指导体系,社会指导员及其缺乏且质量不高;现有的社会指导员的专业素养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较弱[3]。

3.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强国之路

3.1政府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干预应侧重于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具有的多种属性中,有一种就是政治属性,正是因为竞技体育的政治属性,许多国家将出巨资将这种自发的文化活动演变成“政治”活动。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获得的“金牌”也就被蒙上一层“政治”的面纱,产生政治效应。此时的“金牌”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或集体。因为金牌是由国家投入巨额经济打造出来的,它代表国家的荣誉。当这种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的行政管理就必然发生一定的倾斜,即高度的竞技运动发展抑制群众体育的发展。当竞技运动变成政府行为而群众体育却不是政府行为时,体育内部的不协调现象,就会日益严重。此时,隆重推出“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正是努力“协调”的一种措施,就是力图弥补因对竞技运动的过度重视而产生的忽视群众体育的不足[4]。

从上述这些足以说明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重视不足,干预力度不够,呼吁国家在后奥运时期将我国的体育事业的侧重点放在群众体育上,采取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要让中国更大范围内更多人获得健康,只有全民体育健康水平整体提高,才可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干预力度,号召全体国民共同参与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活动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加大对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逐步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失调现象,无需夸大金牌的意义,更不能政治化。已经摒除自卑感的中华民族,不需要用不断增长的金牌数字证明自己。此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将以全民健身为主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由“金牌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3.2让体育回归教育,回归社会。

中国体育要成功“转型”,打破“举国体制”,让体育回归社会、回归教育是必由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竞技体育腾飞,“举国体制”起了关键作用,它可以有效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运动员创造出最好的训练条件,消除运动员的一切后顾之忧,专心搞训练。正是由于这一体制,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组建很多“金牌队伍”。可是,事实证明,这种体制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逐渐产生弊端,其沉重的代价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我国应该尽快健全对运动员的保障体制,实行让体育回归学校,有助于解决中国竞技体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体育原本就是育人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体育育人的功能在逐渐淡化,更突出体育的竞技功能,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国家利益的替代品。只有让体育回归学校,才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和通过比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引进高水平运动员,让运动员获得知识和文凭。另外,现在许多高校都建成了非常好的体育场所和训练基地,并且拥有良好的科技研究条件,可以资源共享。通过高校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为国家输送更优秀、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保证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和运动生涯同步完成,而不是在退役后才开始。这样,他们才可能在退役后就具备自主择业的能力。如果我国健全了对运动员的保障体制,让他们退役后受到足够的保障,则将是对我国举国体制的一个很好的改善[6]。

我国的优秀运动员绝大多数是有国家出巨资培养出来的,他们参加体育比赛代表着国家的一切,他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维护国家的利益。体育总局并没有给所有运动员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损害了运动员的利益。中国竞技体育需要更合理与透明的投入机制,形成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企业代言人,并由企业支付培养基金的投入新模式。因此,我国应该吸引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参与体育产业,推行股权制扩展民营化,促使俱乐部实体化。在中国作为职业化改革的“试点”,中国足球走进足球俱乐部,在足球之后,篮球、网球、乒乓球等相继进入“职业”领域。职业化为中国体育作出不少贡献。职业化吸引了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入,竞技体育的投入已经从单纯依靠国家的局面逐步转变为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由此大大减轻国家负担。令中国体育多了一条发展道路,职业联赛也扩大了运动项目的影响力,深入推动了运动项目的社会化[6]。

中国体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体教结合”,必然要让体育回归教育。只有如此,竞技体育才会有雄厚的人才基础,才会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中国体育要真正向全民体育“转身”,必须让体育回归社会,让社会去办体育。只有如此,竞技体育才能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后奥运时代是一个中长期的未来,这个时期的一般表现特征为竞技成绩的“低谷期”和体育体制的改革期。在这一时期,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体育的发展中,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并同时避免竞技体育大滑坡,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可能出现的一切有利与不利的局面,建议在侧重群众体育的基础上兼顾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促使中国体育健康、有序、全面发展,使中国真正走体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白耀东.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5.

[2]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3]唐岳年,管情安.“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09(4):142-143.

[4]李力研.再论“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J].体育文史,1996(03).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3

摘 要 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我们国家在综合性运动会中的成绩几乎逐步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辉煌的奖牌数之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却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差距,是一个与人民大众最切身相关的问题。本文试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才能让竞技体育的蓬勃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媒体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极大的魅力,它的激烈性和戏剧性能使热爱它的人受到深刻的感染。而且竞技体育项目上的丰富性,也使得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当然,并不是每一项竞技运动都适合成为群众体育的项目,但是由竞技体育带来的运动热情却能使大众养成一种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一、媒体是连接大众与竞技体育的重要纽带

总的来说,能亲临比赛现场观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所以称媒体是连接大众与竞技体育最重要的纽带是不为过的。大众不仅能通过媒体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本身,还能了解到比赛之前之后的各种信息。虽然媒体的报道是基于比赛的客观事实,但是媒体的报道角度以及选材也充分体现了其主观性。所以,媒体的报道实际上为大众营造了一个感受竞技体育的环境。新媒体的交互性虽然让受众在查阅竞技体育新闻、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时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但新闻和转播比赛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媒体手中。

二、媒体应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培养”受众参与群众体育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播学效果研究归纳出的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里,有“议程设置功能”和“培养”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指的是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培养”理论指的是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根据以上理论,媒体在选择报道竞技体育的议题时,涉及的面应该更广泛一些。不应该过分关注和渲染比赛成绩、最终冠军等功利性的部分。当前我国体育媒体在报道竞技体育比赛时,经常只介绍获得奖牌的几名运动员,却常常忽视其他运动员的风采;仅仅报道竞技体育比赛最后的成绩以及反复的地计算我国所获金牌数、奖牌数、排名,而忽视比赛在竞技层面、人文层面和艺术层面的丰富内涵。这样的报道很难使大众真正体会到每项运动本身的魅力,只能让他们在观看比赛时不断地想喜欢的运动员怎样才能赢,却没有享受到比赛过程的美好。

在我国媒体对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报道中,对国际足球的报道是做得比较全面和层次丰富的。在各媒体对国际足球的报道中,数据、排名、比分往往不是最醒目的,赛场内外的故事以及足球文化才是媒体更加花功夫去做的部分。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天下足球》栏目,经常会用戏说的方式,总结国际足坛一周或一年的大事。也会经常制作关于一支球队或一名球员的专题纪录片。这样的制作经常被球迷很珍惜地收藏。体坛周报社主办的《足球周刊》杂志上,总会刊登体现不同国家或者俱乐部足球文化的文章。这种议题设置方式使得喜欢足球的大众充分体验到了足球运动各方面的魅力。比赛的胜负虽然能影响到球迷们的心情,但不会影响到他们对足球的热爱程度。再看看群众运动中的足球,虽然足球这项运动受到场地和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但我们身边那些热爱足球的人却总能兴致勃勃地组织起来。如果能在场地上给他们提供更大的便利,我相信群众体育中的足球运动将会发展得更加蓬勃。

借鉴国际足球报道的经验,媒体对其它竞技运动的报道,也可以根据这些项目的特色进行。就如乒乓球,作为我们国家最有优势的王牌项目,我们对于乒乓球队员的了解却很少,甚至在有的情况下出现了误解。大众只喜欢那些从来不丢掉一块金牌的选手,这样不仅让人难以真正爱上乒乓球这项运动,还间接地给了运动员巨大的压力。网球运动的报道在这几年有了非常好的进步,运动员的个人魅力以及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更好的展现在了大众面前。人们不一定能守在电视机前看完冗长的网球比赛,但却能记住各网球运动员的击球特点和精彩瞬间,从而怀着极大的热情来到网球场上实践。报道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比赛,报道的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说多运用音乐的渲染力,在每一则新闻或报道的制作上更追求优质。

当媒体给大众营造的竞技体育环境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大众会对运动本身产生美好的情绪,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当有参与运动的契机时,他们会主动的参与进去,并且从亲身实践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下,竞技体育对于群众体育的带动将会得到实现。当然,在这个循环中,除了媒体,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如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群众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然而媒体将从主观能动性这个方面起到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媒体能将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反馈给群众体育管理者

不仅是对于大众,媒体的反馈功能也能让中国体育事业的管理者了解到群众对于体育的态度。从而注意到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改变管理的措施,更好的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无论是体育大国还是体育强国,仅仅有综合性运动会上金牌数的领先是绝对不够的。体育应该是群众的体育,它最终的目的也是让人们在体育的精神下生活得更加美好。作为媒体,应该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那一份贡献。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4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转贴于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5

关键词:体育强国;群众体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69-04

Abstract:Current china is struggl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sports country, but the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s her “soft rib”, mainl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is not hi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al imbalances, declining physical youth . Mainly due to competitive strategic priorit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work of school sport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ty of China′s sports power in the building made a number of developm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strong sports country; mass sports;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便开始酝酿建立“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最早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国家体委根据当时体育形势的发展,在1980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然而,一直以来体育界对于什么是体育强国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模糊,处于争论和摸索的阶段。但对于“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2]却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可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

就竞技体育而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世纪之始,中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崛起,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并首次居于奥运会金奖牌榜之首,这一战绩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田麦久、徐本力等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存在如“我国的优势项多为影响力较小的技能类项目,而影响力大的大球类集体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大多无优势,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还巨大,亮点不多,含金量低,影响力小”;“在球类等集体项目中,虽有一定进步,但总体说,还缺乏竞争力”;“我国奖牌分布有‘偏项’趋向”等各种质疑,但综合评价而言,我国已是竞技体育强国[2] [3](虽然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普遍认为对我国已基本具备竞技体育强国的特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中国体育的奋斗目标时,他首先提的还是群众体育,并明确表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总体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国民体质不容乐观。国民身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安全的战略问题。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公告显示,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降低幅度最大。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截至2004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4]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迅速增长的人口相比,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求。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0080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与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 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 6%。但这与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和芬兰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日本260个、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457个)相比,差距甚大[5]。此外,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系统,其占总量的65.6%。且对外开放率仍较低,仅为29.2%,即使开放其利用率也不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是体育人口不多。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同样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2004年为37.1%。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比较仍有差距(见图1)。

四是体育锻炼质量不高。主要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健身项目单一,健身走和跑步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负荷偏中小强度。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为56.4%,小强度为27.0%;,健身缺乏科学指导,66.7%的体育锻炼者没有接受健身指导,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6.1%,直接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和效果;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 [6]

2.2 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大局,并最终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发展的大局。然而,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农民体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

其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差异。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经常锻炼”的人数则差异更大,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7倍,且随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尤其是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

其三、城乡居民体质差异。体育的首要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因此城乡居民体质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据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数据显示:城镇和乡村居民在国民体质健康指数方面呈现出城乡差异,城镇和乡村居民体质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见表1)。

基四、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850080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44%的城市,有783614个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92.1%,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6%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66446个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资源的7.9%。我国农村人口,尽管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却占有很少的体育场地,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锻炼场地的匾乏,致使其以自家庭院或室内参加体育锻炼者居多,从而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区域不平衡

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图2)。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平衡。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证明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再次,东、中、西部国民体质不平衡。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也显示出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大于103.00的有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100.00~103.00之间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97.00~100.00之间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小于97.00的有新疆、贵州、青海、4个省(区)。

2.5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青少年体质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现状与未来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悖。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据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第1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3 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竞技优先战略

新中国的诞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鉴于当时国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体育事业主要围绕着群众体育展开的,确立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群众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随后受“”、“三年自然灾害”及“”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陷入低潮。“”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旺盛发展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惊艳表现,使国人找到了实现“强国梦”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强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体育部门在体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制定了“奥运战略”,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模式,中国的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08年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位列第一。这时期虽然群众体育业也有所发展,但在强大的“奥运战略”面前,显得柔弱无力。这可通过政府财政体育经费配置中的群众体育经费比例可管窥一斑。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收支活动”,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收支活动。[7]那群众体育经费的政府财政在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里”和“公平分配”,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首先,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体育事业经费部分的各个收支科目中,没有群众体育经费收支科目。群众体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是隐含在其他收支科目之中的,更无具体的群众体育经费指标及其金额。其次,从地方体育系统经费支出数额看,用于竞技体育的优秀运动队、中等专业学校、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64.1%,即使将“其它体育事业经费”全部计为群众体育经费(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经费支出也只占总经费支出的25.7%,相当于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经费的五分之二,两者相差2.5倍。[8]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

3.2 城乡二元结构

建国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藉”管理制度所形成,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见表2)、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一,即城市中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农村则是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补助为原则,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努力试图弱化这一体制的力量,来缩小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农村发展群众体育不具备城市发展群众体育的优势,缺乏发展群众体育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鸿沟”仍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填平。所以,从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来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任务一半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体育。

3.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由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见表3)。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虽然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3.4 学校体育工作弱化

当前导致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从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这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弱化是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调查显示,全国仍有45.9%的学校对此尚未认真执行,体育课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普遍;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体育活动时间过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调查显示,全国60%左右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中西部和农村则更为严重,只有12.44%、和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此外,相关的制度缺失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 对策

4.1 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2008年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涉及到一列的工作,包括管理者观念意识的转变、法制的完善与保障、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发展条件的改善(经费、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等。否则,两者的协调发展只能是空话。日本在东京奥运后,即将体育的发展战略重心转向大众体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无无疑对我们有巨大的启示。

4.2 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应当规划好、建设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及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更是逐步实现群体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4.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逐年增强。但由于群众体育底子薄,尤其是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所需的经费、场地设施缺口较大,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政仍将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是一个基本趋势,这既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统筹城乡、东中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方向是应是农村、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予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企业、个人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管理,兼顾效益与公平。

4.4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甚理想,甚至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盛行,导致升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使现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等落到实处,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投人力度,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和配备体育设备、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

4.5 加强科研群众体育科研及服务

发展群众体育,还应加强重视群众体育的科研及服务。一是科研,不仅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群众科学健身进行研究。二是服务,将现有的体育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尤其是要将竞技体育的科研成果从竞技场转到全民健身大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三是要增加群众体育科研投入,在原有群众体育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体质、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研究,以科技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5 小 结

建设体育强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具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障碍,因此我们应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2]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3] 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11):1441-1444.

[4] 田雨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31-735.

[5] 常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及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6]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8-12-19.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6

目前我国高校所实行的体育教育改革缺乏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些理论上的缺陷使得我国实行的体育教育改革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不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例如,对国外一些体育教育理念的盲目引进,牵强附会,没有对这些教育理念进行辩证的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造成了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混乱;再比如,将一些其他学科的教育术语不加辩证的应用于体育教育之中,断章取义,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紊乱。这些都是没有从当今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出发,没有尊重中国的国情所造成的。这些理论的引入不仅无法指导实践,还大大的影响了教育改革进程的发展。

2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

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已经位列体育大国的行列,但在群众体育方面仍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这与我国多年来对竞技体育的重视要多于群众体育、“金牌至上”的目标不无关系。这也体现在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中,一些容易出成绩的竞技运动项目更多的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扶植,而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则被忽视了很多。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是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为出发点,而在科研工作方面,也多是选择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攻关,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也是为了多出成绩,多加学分而更重视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而群众体育项目基本上在高校中很少开设甚至不开设,严重不利于具有广泛基础的群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

3教育师资及教学投入方面的不合理

首先是一些体育教师的学历较低,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教师的学历比例要低于其他学科的学历比例,严重的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方面思想陈旧,顽固僵化,还固守着传统的教材教法不肯改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预期,一些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较为落后,其安全性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

4.1理论要源于实际又要高于实际

一些理论的行程都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引进与应用都离不开现在正在进行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理论的的引进不能盲目而随意,要理性的对待那些新的理论,有选择的、系统的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但也要注意不要认为新的理论都是不好的或者都是好的,从而盲目的引入或者盲目的拒绝,而是要学会用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应用到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

4.2重视群众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

教育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者及学生本身要对群众体育进行重视。群众体育具有广泛的基础,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对群众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研究,以达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结果。

4.3增大教育师资及设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