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的意义范例6篇

个人礼仪的意义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礼仪文化 隐性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44

Etiquette Culture of the Implicit Valu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Pei, LIU Juan

(Basic Course Department For Social Scienc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The excellent etiquett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elf-restrai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rsonal development, social harmony, state governance recessive value, further study of the etiquette culture and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pass the etiquette culture infiltration and edify, promo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We must use the etiquette quality practice and develop, guide the social code of conduct;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form, pass country is energy.

Key words etiquette culture; implicit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e

1 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荀子有云:“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也就是说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治理,都离不开“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仪文化已成为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易・贲卦・象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根本上是 ‘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①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满足“人成为人”、“成为文明人”、“成为特定规范的人”的需求,进而支配和影响人进行创造和选择的方向,朝着一定的形式、状态、方向、目标和境界,使人进化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因此,礼仪文化更是一种制度、礼节和准则,具有渗透、教化、调控、规范等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体的行为能够起到潜在和实际的引导作用,具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的关系范畴,指的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外界物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价值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价值是事物明确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能够直接呈现出目的的,反映这一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特点的价值属性。古人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仪的显性价值表现在提高个人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规范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友善信息,改善人际关系。相对于显性价值,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是在其显性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显性价值的延伸和验证,通过渗透、内化等方式,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个体修身角度来看,礼仪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礼仪强调的是个体的德性修养,《礼记・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按照礼仪的标准穿着打扮,规范个人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使人达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礼仪文化是隐性社会控制的最佳载体”。②社会控制既有军队、法庭、监狱这些强制性手段,也有文化、信仰、良心这些隐性力量。而社会“制度的真正生命力依然来自内部,是良心造就了我们所有的公民。”③孔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人们遵守践行礼仪的过程中内在于心,外施于人,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完善,进而形成尊礼重德的社会风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礼仪文化可以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成为社会控制有力的隐性力量。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礼仪文化弥补了显性法律控制的不足。当今中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是时代的主旋律,法律当之无愧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但法律不能取代道德、宗教、信念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恰如布莱克所说:“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但是还有其它许多社会控制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家庭、友谊、邻里关系、村落、部落、职业、组织和各群体中。”④法律不是万能的,我们崇尚依法治国,社会控制除了运用法律利器之外,还要利用礼仪文化对个体的教化和感染,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2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1 优秀的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⑤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追根溯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友善、诚信、和谐”与中华民族优质的文化资源不无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的被公众认同和接受。以礼为基本特征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地分析中国礼仪文化思想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礼仪文化的基本框架来看,主要蕴含着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第一,从个体角度看,追求诚信的价值理念。《礼记・礼器》有云:“中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诚信是个体“进德修业之本”,国家“举政之本”。第二,从社会角度看,追求友善的价值理念。儒家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孔子有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端说”,成为君子最为看重的“四德”。以礼待人、“克己复礼”,建立乐群贵和的社会族群。第三,从国家角度看,致力于和谐有序的价值目标。“中国礼文化崇尚‘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追求和谐的人生与社会,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⑥将礼仪文化中追求的诚信、友善、和谐的价值理念融入现代文化框架下去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

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明礼知耻,明辨是非,积极向善,进而自觉地知礼行礼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言行得体、温文尔雅,释放个人魅力。在人们践行礼仪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将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进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以外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个体经过反复的礼仪训练,可以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规范各种仪式,将这些仪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覆盖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角色,通过仪式活动传播和训练,影响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信仰,塑造人们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维持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所以,国家建立和规范了一系列礼仪制度,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庆典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营造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和氛围。如在200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纲实施纲要》文件中就提出: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⑦以此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责任。

2.3 文明礼仪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规范和引导

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对地域的风俗习惯、人们的文化心理、国家的治理方式的深刻反映,既有积极、进步的资源,也有消极、腐朽的杂质。一方面,传统的礼仪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谦敬礼让、仁爱孝悌、慎独自律等宝贵思想,应为我们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有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比如剥夺女性权利的“三从四德”,扼杀人性自由的三纲五常,泯灭人性追求的“存天理,灭人欲”。因此,文明崇高的礼仪制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规范,继承中国礼仪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摒弃腐朽的不合时展的仪式,创新重构人民精神生活的礼仪制度,使不同形式的仪式以文字或政治符号的形式融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传递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志,凝聚民心,坚定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3 发挥礼仪文化的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的礼仪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渗透力,能够影响人的是非判断、涵养人的品性、提升人的境界,能达到令人美善、文雅和文明的功效。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礼仪文化的隐性价值,借鉴礼仪文化教育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3.1 浸润与陶冶,将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个体立身进德之本,有着强大的育人化人功能。礼仪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道德品质和处事方式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引导孩子遵循基本的家庭礼仪,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热情好客、勤俭节约、团结邻里等等。可以说,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浸润对个体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个体文明行为的培育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知书达礼,品德课的学习渗透着礼仪教育,公共礼仪课的开设传播学校礼仪知识,置身校园接受文化的熏陶,无形之中提高师生的个人修养,进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适应社会环境、担任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成长为社会人。只有遵循社会生存的法则,主动学习社交礼仪,遵循社会规则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礼仪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炼礼仪文化中体现时代精神的友善、诚信、和谐等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文明、和谐、公正联系进行科学阐述,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礼仪内容纳入公民教育,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2 实践与养成,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社会行为规范

《礼记》曰:“礼者,履也。礼仪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习得了礼仪知识就可以获得,要经过反复的实践训练。在礼仪实践过程中,礼仪知识转化为礼仪行为,经过多次操作训练,礼仪行为逐渐养成礼仪习惯。所以说,“礼仪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道德践履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⑧曾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落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基于此,利用礼仪文化的观念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规。第一,利用文明崇高的礼仪强化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语言、文字、声像、服饰等一个个规范的礼仪符号,将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之中,公民以个体意识的外化实现群体意识的外化。第二,制定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礼仪规范,以礼仪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⑩第三,在礼仪践履的过程中,用礼仪制度引导和调控人们的行为,对于违背党和人民意志的行为进行调整甚至取消;对于符合礼仪规范,体现国家和社会正能量的行为要积极倡导。

3.3 拓展与提高,创新礼仪形式传递国家正能量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礼仪形式同样如此。我国是礼仪之邦,因不同的地域、民族、历史背景、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差异形成的大小礼仪无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符合当下主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礼仪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一些愚昧的、落后的破坏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的仪式也应该被取缔。比如,对女性要求三从四德、人伦关系中的三纲五常等。

以礼仪形式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发挥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大作用,又要创新礼仪形式和内涵,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一是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创新纪念传统节日的方式,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比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这样重大的传统节日里,学校或者社区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向学生和居民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纪念意义。二是重视国家节庆日,发挥其在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挖掘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政治性节日蕴藏的教育资源,举办大型庄严的群众性纪念庆典活动。三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形式,免费开放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推进爱国教育基地建设。激发人民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四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工具插播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公益广告,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总之,通过各种礼仪符号、礼仪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

注释

① [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② 袁媛淑,蒋Z萍.论礼仪文化的隐性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3.

③ Solomon Freehof :The Natural Law in the Jenwish Tradition [J].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atural Law Institute Proceed-ings,vol,15.

④ [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⑤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12-24(001).

⑥ 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60.

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中发〔2001〕15号.

⑧ 蒋Z萍.论“礼”――对其伦理功能的解读[J].伦理学研究,2009(5):43-46.

⑨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⑩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01).

参考文献

[1] 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1.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2

1.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文化也常常被人称之为“隆礼重义”的伦理型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言之,一部中国文化史,即是一部礼的发生、发展史”。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一方面它把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转化为青年一代的内在道德结构;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所以说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小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我国传统礼学的理论体系中,礼包含礼仪和礼义。礼仪就是仪式,是礼的物质形式;礼义则是蕴藏于礼仪下面的思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基础。

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礼仪修养表现出来,正所谓,“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本身既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是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的判断能力。礼仪自外作用于人心,约束人的“心”与“行”,使其摒弃“恶念”、“恶行”,一心向善。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约之以礼”,就是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礼仪通过仪则的约束方式,使礼义成文化、具体化、制度化,从而让人们的心灵有明白的依托可以追随,使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可以遵守。所以,对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真正做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

3.礼仪教育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礼发诸外”的结果就是塑造人外在的良好形象,礼可以起到修饰作用。“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故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故文饰、声乐、恬愉,所以持平奉吉也;粗恶、哭泣、忧戚,所以持险奉凶也。故其立文饰也,不至于窕冶;其立粗恶也,不至于瘠弃,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于、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于隘慑伤生,是礼之中流也。”《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意思是说,礼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学习礼仪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容、得体的着装、礼貌的谈吐构成了一个人外在美的形象。清新可人的外表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也能让人平添好感。因此学习礼仪能更充分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礼仪教育;重要性;范畴;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21-01

一 礼仪的含义

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这里的方式分行动型和非行动性,像鞠躬,给老人让座等,就是行动型的,也就是尊重的形式,这需要行动才有效果,;而像庄严场合不嘻笑,别人睡觉不吵闹等,就是非行动型的,也就是行为规范,它不需要行动就有效果。

二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

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2.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南北东西交往,礼仪的范畴愈来愈扩大,个人形象中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礼仪;日常交际中的相晤、拜谒、馈赠礼仪;社会交际中的宴请、舞会、晚会礼仪;求职应聘及职场礼仪等等。无时无刻不在规范着各色人士的行为。约束着人们朝着礼貌、文明的轨道上前行。

3. 礼仪是做人的基础

人非同于禽兽,而在于作为人的特殊性,在于其社会性。所以“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从成材方面讲,“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所以人应该“先后问世”。只是,腐朽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教”是反动的、糟粕的东西,与我们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一些礼仪文化的精华部分有着质的不同,后者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应当是首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做学问。

4. 加强礼仪教育,是构建道德教育的平台

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必然会有其良好的礼仪修养,也必然会表现出良好的文明行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需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所以能够凝聚着十三亿多人的民族为一家,持续数千年光辉历史而不断,使伟大的中华民族以一种特殊的姿态顽强地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传统礼仪文化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发掘中华礼仪文明的瑰宝,弘扬中国“礼仪之邦”美誉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三 礼仪教育的范畴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于优化青年大学生行为将会起到重大作用。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青年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充分认识“振兴中华”的意义上能够脚踏实地地在勤奋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好“修齐治平”,将之化为自己行动的动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从礼仪的社会功能上讲,实施必要礼仪,比如升挂国旗和奏唱国歌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国旗、国歌、国徽敬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传统的礼仪固然要继承,现代的礼仪更要发扬。不仅要发扬本国的礼仪,也要了解国外的礼仪。特别是从事商务活动的文员、秘书,尤其要学好商务礼仪、涉外礼仪。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各种文化里的人们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也不一样。如在西欧,商务活动应提前三到四星期安排好约会。在美国、德国等国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在美国,要会见总经理一般至少要提前3个月预约,更重要的事情要提前两个月。到最后一分钟才打电话提出会晤要求,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日程安排对美国人、德国人和北欧人是神圣的。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空间问题与人的思维、情绪、经济与社会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群体空间开放程度、空间利用、空间保留等都不同。美国人在工作时,当其门开着时,表明愿意与外界沟通,开放程度较高;当门关着时,则表明主人此时不愿意受外界干扰,如冒失进入无疑将会招致主人的不满。而德国的企业家则不同,他们在工作时,门总是关闭着的,被视为希望自己的工作空间是安静和封闭的,不愿接受外界的打扰,因此德国人习惯于在工和、谈判和开会时把门关上。但对外人来访并不拒绝,只要敲门即可,即使未经许可也可进入。这些礼仪、习俗在我们本国极少数地方也有,但未有如此的机械。

四 礼仪教育辅以适当的礼仪训练

大学里的礼仪教学,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完善个人形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加之课时较充分,故既需要同时也能够进行较为系统的礼仪教育。其内容包括礼仪的产生与发展、礼仪的特点与原则、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等。目的在于介绍许多礼仪规范的时候,除了让学生知其然,还可以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讲“服饰礼仪”一节时,除了着装的基本原则和男女装的着装规范以外,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服饰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以及色彩的各种情感意义、搭配方法等,以提高学生在服饰文化方面的修养和丰富学生关于服饰文化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着装的各种规范。

但是礼仪教学中毕竟有很多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仅是纸上谈兵,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讲授“仪态”的时候,不妨让学生按照“五点一线”的方法站一站,或者顶着本书来走一走;讲“见面礼”的时候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演练;讲“服饰礼仪”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其衣橱里的现有服装进行搭配,拿一条领带来练习一下领带的打法等。以此将理论的学习与做的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傅克斌.讲礼仪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承《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第1期

[2] 朱 建.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的素质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2004年第4期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凡是重要事情,古人都先要卜问吉凶,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行事,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决定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冠者之父或兄到宾家(主人的僚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在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通过占筮选定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加冠地点选在祖庙。这一切都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活动。

2.为期。为期,就是约定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参加冠礼的主要人员确定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约定翌日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3.冠日陈设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所需要的盥洗之器、冠服、梳妆用具和盛酒礼器等。陈设完毕后,主人、加冠者的兄弟、摈者和冠者都各即各位。

4.迎宾及赞冠者入。摈者向主人报告主宾及其助手的到来,主人从大门左侧出来迎接,导引他们进庙。在这个过程中,每走到拐弯处,主人与宾都要互行揖礼,走到庙门前,主宾要互相揖让后再进庙门。

进入庙门后,主宾在行进中要相互揖让三次,在升阶时,主宾又三揖三让后升阶升堂。不厌其烦的揖让体现了传统礼仪所蕴含的敬让精神。

5.始加、再加、三加。此仪式为冠礼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主宾依次将三种不同的冠给冠者戴上,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这称为“三加”。冠者即席入坐,赞冠者(助手)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用缁?(黑缯)缠住发髻。主宾从有司手里接过缁布冠,向冠者致祝辞然后为之加上缁布冠,冠者起身回到房中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南站立,此为初加。再加和三加与初加的礼仪一样,只是冠服不同。再加加皮弁,冠者回房换白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白色蔽膝;三加加爵弁,冠者回房换熏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在这个过程中,主宾每次加冠时都要向冠者致不同的祝辞,皆为劝勉与祝愿之意。

6.宾醴(向冠者敬酒的仪式)冠者。三加后,主人与赞者(助手)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冠者将首次得到成人的礼遇。宾揖请冠者即席,面朝北向冠者授觯(饮酒器),宾赞者向冠者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冠者祭食、祭酒,以感恩的心祭祀先人,表示不忘本。宾则以成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表示冠者已成人。

7.冠者见母。冠者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到东墙那边,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母亲,并献上干肉,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

8.宾字冠者。取字是冠礼重要而特殊的仪节,因为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成人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君父外,任何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以示尊敬。冠者拜见母亲回来,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此即为《礼记·曲礼上》所谓的“男子二十冠而字”。

9.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君、卿大夫和乡先生。冠者见兄弟、宾赞者,然后出庙门、入寝门,拜见姑姑、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冠者回家后更换服装,脱去爵弁服,戴上玄冠,穿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拿着挚先去拜见国君,然后再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

10.醴宾、送宾归俎。冠礼结束后,主人用醴(甜酒)酬谢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鹿皮作为酬谢。把宾送出大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送到宾家。

从上述冠礼的具体仪节中可以看出,古代行冠礼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这表明冠者冠礼在古代受到的重视程度。古人认为冠礼是对青年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他们精心设计的繁复的仪节中都有特定的意义赋予,以此来教育和启发个体。

二冠礼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文化人类学者看来,人类非常依赖象征符号和象征符号体系,并赋予它们以深刻的意义。上述看似形式繁复的加冠仪式,是通过器物、服饰、言语、修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每一个具体的仪节都隐藏着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极强的道德意味,正如王静安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1]指出了礼与德之间的密切关联,也可以看出,当初周礼的建立是注德于礼,以礼来规定德。冠礼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以及精致的具体仪节设计,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它的道德意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改变发式,表明冠者要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严格区分出童稚之年与成年,古人用发式、着装和字号等外在的形式来作为成年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标志都有道德寓意。从上述加冠过程可知,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冠”的本意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这也叫“束发”,含有“约束”之意。发式的改变象征冠者的身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象征已为成人的冠者从此之后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再像童年那样自由散漫。

其二,改变衣着,期望冠者明确社会责任与义务,注重自外而内的修养。加冠是冠礼的主要仪式,冠是古代贵族戴的一种帽子。周代的冠有冕与弁两种,冕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的最贵重的一种礼冠。弁是次于冕的另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分为皮弁和爵弁两种。在加冠过程中,由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三种冠加于冠者,这三种冠的形式与意义皆不相同,冠服越加越尊贵,意在勉励他有所成就。《礼记·冠义》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仪礼·士冠礼》:“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初加“缁布冠”,为一般百姓成人时戴的黑色布冠。在太古时代,人们以白麻布做冠,斋戒的时候才把它染成黑色戴上,贵族子弟在冠礼中首加缁布冠,既表示重古,也表示开始成人,从此拥有治权。再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古代的人穿着这种服装去打猎或战斗,象征青年人从此要有承担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义务。三加“爵弁”,乃“宗庙之冠”,这表明冠者从此有参加祭祀的特权。三种不同的冠象征地表达了社会对冠者的期望,也表明他从此可以享有成人的权利,承担成人的责任。

古人戴的冠和衣着是相配的,加冠后,冠者的衣服、腰带和鞋子都要有相应地改变,这从上述的冠礼的“三加”仪节可知。尤为重要的是,冠者穿上新的衣冠,出来向众人行礼,其姿容体态、面部表情和言谈辞令都要和冠服相配。这其实是希望冠者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来加持内在德性的修炼。衣冠的整肃,也能达到自尊而尊人,被人敬重的效果。故《论语·尧曰》里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其三,给冠者取字,强化对他的人生期许。名字是区别社会个体的符号,在古代,名在先,字在后。

名是父亲所取,字是主持冠礼的宾所取,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据《礼记·内则》记载,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搔孩子的下巴,为他命名,这一仪式也叫“命名礼”。表明承认孩子来到人间,加入家族。儿童是无字的,字为尊称,有了字,也就意味着“成年”。

所以,《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冠礼上给冠者取字,其象征意义如《白虎通·姓名》说:“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通过称号的改变来表明冠者社会身份的改变,也表明社会对其成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通过语言劝导,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这主要是通过礼辞来实现的。如上所述,冠礼有三加,三加的祝辞各不相同。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始加、再加和三加的祝辞分别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无疆,受天之庆。”三次加冠的礼辞各异,但都包含着劝诫与期望,劝诫冠者从此抛却童稚之心,保持成人之威仪,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同时,以德与福之间的关联来警戒冠者的言行,告诫他们只要能够谨慎修养德行,就能长寿、增福。

三冠礼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从自由无拘的、无社会责任的童年期到有社会责任的成年期是最重要的阶段。个体能否完成这个阶段的顺利过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每个社会或群体都会想方设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帮助个体进行心理调适,实现角色的顺利转变。冠礼是古代中国为了帮助个体渡过“生命关口”而设计的仪式,是使个体从一个生物学意义的自我向“社会性自我”

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对个体的社会化尤其是道德社会化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来完成的。

角色和角色期待是社会学概念,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则直接来自戏剧,是指社会个体以其所具有的社会位置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行为。社会上的每种角色都有一种被期待的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规定了应如何扮演某一角色的社会规范即是角色期待。传统宗法社会希望一个童稚少年成年后要明确知道自己角色的转变,并能够按照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去“做人”和“做事”,也就是严格按照角色期待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什么是成人以及怎样做一个成人呢?北宋吕大临曾言:“所谓成人者,非谓四体肤革异于童稚也,必知人伦之备焉。亲亲、贵贵、长长,不失其序之谓备。”[2]由此可见,所谓的成人并不是说在体貌外观上异于儿童,而是通过角色学习,深刻认知社会的人伦之道,并能严格按照社会期望与规定去遵守人伦之序。

在儒家看来,人是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他们创立了五种相对角色,即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并对每种角色都给予明确的规定与定位,社会则通过角色期望来对个体的行为加以限制、规定和引导。如《礼记·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从中可以看出,冠礼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教育,培养冠者明确的社会角色意识,让冠者领悟并遵守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角色期待,并通过终身不倦的角色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严格践履自己的角色义务,真正做到为人子则孝,为人弟则悌,为人臣则忠,为人少则顺,扮演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这种个体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二)通过对冠者的身体规训,陶冶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

关于礼仪的道德教化功能,晚清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卷三中这样论述:“古之圣人制为礼仪,先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非故以此为束缚天下之具,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凡所以涵养其德、范围其才者,皆在乎此。”[3]由此可见,圣人制定礼仪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规训来涵养人的道德,期望人能在遵循规范的道德实践中养成道德习惯和道德自觉。中国文化向来具有一种“身心互渗”的特性,把人看成是一个具有情感与理性、身与心合一的存在物。因此,中国古代伦理非常强调“以身训礼”、“身礼合一”、“以身显仁”,如《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荀子·修身》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对身体规训与德性养成之间的乐观态度,在实践上就会通过身体的规训来启发人的道德理性,而礼仪则一直是身体规训的重要手段。但是,“容礼教育绝非表面琐碎仪文那么单纯,透过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的身体表演以及对仪文的诠释,正在进行身体规训的工程”[4]。关于礼仪对人的道德理性形成的作用,梁漱溟曾深刻地指出:“盖理性在人类,虽始于思想或语言,但要启发它实现它,却非仅从语言思想上所能为功。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5]也就是说,直观而具体的礼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育道德理性,其效果比抽象的道德说教来得更快更直接。

冠礼通过一套程序化的身体动作、服饰和语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营造出一种肃穆神圣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冠者每加一次冠,都要穿着相应的服装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容貌辞令、仪容体态的演示,在揖让进退之间,其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有一种非常强烈而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可以说,此时的“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礼仪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了它的最大灵性”[6],而这种精神又赋予仪式以生命和意义,使得它不是徒具形式的机械动作。于是,仪式在模塑人的身心、变化气质,陶冶冠者的道德情感方面体现出了其独具“神奇魅力”的力量。

它在促进冠者明白并践行“成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成人”所应该具备的仪态和辞令的同时,也形成了其内在的道德自觉。所以,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礼记·冠义》中也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仪备。”

结语在注重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礼仪作为独特而精致的文化设计,一直是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中国人做人与做事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中最基本的冠礼,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个体修养方面,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养成。我们这里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约束、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培养的功夫。传统社会把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通过礼来正心、修身,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德,“学礼”、“习礼”、“遵礼”和“行礼”则成为个体终其一生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礼是个人修养、修身的器具。个体遵循礼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行为规范演变成人内在的道德自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按照道德规范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的道德能力。《论语·季氏》云:“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在传统社会,知礼和学礼是修身的基础。作为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冠礼,则是个体真正“学礼”与“行礼”的开始,标志着个体从此将以成人身份进入礼仪社会,一生都要以礼为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视、听、言、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通过上述的冠礼的具体仪节可知,它首先通过外在形象(发式、衣着等)的改变来提醒冠者认识到未成年和成人的严格区别,希望冠者借此实现内在心理上的转变,从此抛却童稚之心,按照成人的标准与要求去“做人”与“做事”;另外,它通过礼辞对冠者进行道德灌输,提出明确的德性养成目标,“责成人之道”,已为“成人”的冠者要不断努力去成就德性;最后,个体在行礼的过程中,在庄严而肃穆的仪式情境中,在执行程序化的身体动作的同时,体会与内化这些仪节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情感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冠礼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向冠者传输、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中华文化之“神”由此借助于礼仪之“形”而源远流长。“文化其‘神’是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核心价值,文化其‘形’是文化所生长和依附的生活方式及其符号化的表现,是文化其‘神’的载体。”[7]中华礼乐文化在封建社会绵延存在几千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仪式和器物等符号载体而得以延续与发展,并成为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样法”。研究者们通常认为,冠礼是由远古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化而来,“成丁礼”是氏族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所必经的仪式。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通过仪式,原始社会的成年礼的仪式过程大都非常隆重而严酷,一般都是在“男女青年到了性成熟期,一连几年,通过部落所规定的各种程序和仪式,接受一系列的训练和考验,其目的在于使即将成为部落成员的男女青年有必须具备的知识,有劳动技能以及对困难和危险的境遇作斗争的能力”[8]。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年礼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传承,在培养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向他们传承本部落的文化。产生于农业宗法体制下的冠礼与氏族社会的成人礼有差异也有联系,它不再采用各种严酷的形式考验人的心理与生理,而是采用平和、文明而象征性的仪式来传输“尚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文化传输,引导冠者进入礼文化的语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事实上就是继承、传递和保存了社会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很广泛的概念,“举凡行为仪节、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都属于‘礼’的范畴。‘礼’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也是历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并作为历代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

[9]。所以,对礼的遵从,也就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中华礼文化也因此绵延至今。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477.

[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14.

[3]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4:13.

[4]林素娟。空间、身体与礼教规训:探讨秦汉之际的妇女礼仪教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7:409.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109.

[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3.

[7]朱贻庭。论文化的“形神”结构与宏扬优秀文化传统[J]。探索与争鸣,2007(4):60-63.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礼仪教育 中职院校 意义 现状 实施方法

一、礼仪的内涵及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文化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礼仪发展的历史。1983年7月,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向美国学者邓尔麟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化的区别时说道:“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由此可见,礼仪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那么,礼仪的内涵是什么呢?据《辞海》注释:“礼”的本意是敬神。从“礼”(禮)字的造字结构看:左边是“示”字旁,意为祭祀神灵;右边上方为祭物,下方是祭祀的容器。“禮”就是把盛满祭物的祭具摆放在祭台上,献给神灵以求保佑。仪,本意指:直立的木柱。引申为:法度标准、礼节规矩、仪式典礼、容貌举止、体态风度等。它包含了仪容、仪表、仪态和仪式等多种意思。所谓“礼”者,敬人也。礼仪是指人们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之,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俗话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无论是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对于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同样,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总之,“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于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现阶段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越来越贫乏。淡化礼仪教育,不学礼、不知礼、不守礼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中职院校年轻的学生身上。我国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最大利益经济法虽然能够不断地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但同时,市场经济强调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观,这不可避免地带来金钱至上、个人中心、极端利己等弊端,而这些对年轻的学生包括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冲击尤其大。中职院校的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礼仪有什么用,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赚钱就可以。

2.从我国教育的状况来说。多年来,我国施行应试教育,家庭、社会、学校最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往往忽视其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等。当家长为自己的子女考上了高一等学府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健全”的孩子,他的体内缺少了礼仪基因。由于大部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基础文明的教育,普遍未能开设“礼貌礼节”课程,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再者,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不能到位,造成文明与否的标尺失准,行为与认识相互脱节。

3.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说。当一个初中生迈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门,就开始进入一个“断奶期”和“轻松期”。所谓“断奶期”,就是离开父母,学习生活上相对独立自理;“轻松期”则是指刚从中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学习压力相对轻松。处于“断奶期”和“轻松期”的中专生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知之甚少,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又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这一切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方面常表现出不得体、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辨别什么美和丑,突出表现在中专生仪表仪容的规范上。

总之,我国礼仪及中职院校礼仪教育的不尽如人意,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多年来教育层面的原因,职业教育特殊性的原因,又有中职院校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三、如何在中职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实施礼仪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1.中职院校要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素质偏低,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对于一些文化课,如礼仪、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知识更是缺乏学习兴趣。文化课知识的缺失,导致他们智商、情商普遍较低,尤其情商在礼仪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应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制定严格的考评标准,把礼仪知识学习放在和专业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礼仪教师团队。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环境造就人。学生在学校里交往的对象除了同学,另一个重要的交往对象就是老师。如果全校教师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则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老师当中,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的示范作用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可以在录用、选拔教师时,选择一批优秀的礼仪教师从事礼仪教学,也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外派一部分礼仪教师通过短期培训或学习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礼仪教学水平,还可以组织礼仪教师以团队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礼仪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3.更新礼仪教育模式。首先,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有机的礼仪教育。语文教学利用现实的、历史的、中外的故事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现代礼仪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在英语、音乐、美术等内容中渗透礼仪教育;体育课在示范、队列、练习、竞赛时穿插礼仪行为训练。其次,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进行礼仪行为训练。如指导学生文明用语,修饰自己的仪容仪表,强化个人的姿势,等等。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言谈、举止等礼仪要求。再次,通过学校环境的布置进行礼仪教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陶冶情感的作用,而且具有制约心理行为作用。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科学性,布置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如在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教室前后墙设板报,或写班训、或写名人名言、或设置学习园地,张贴“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整个校园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还可以在全校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等评比活动。最后,针对不同年级或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礼仪教育方式。如有的侧重礼仪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的强调行为的强化训练,有的让其知其然,有的让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当然,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水平不高,一般应侧重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

总之,礼仪教育是我国中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既会做事,又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符合人才发展的规律,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现代礼仪》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个人礼仪的意义范文6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诗经》;礼仪文化;个人修养;社会公德;和谐社会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这是从古至今社会上人们存身立命的规律。没有礼就没有人的社会立足之地,因而礼仪也就是一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的体现,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延续的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传统的礼仪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礼仪文化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独特价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较充分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礼乐文明。从艺术审美上升到社会审美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礼仪,挖掘其具有现实生命力的内容,对于加深现实礼仪的文化底蕴,加强和谐中国的礼仪文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诗经》礼乐文化的反映及其审美价值

周代,礼是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统治阶级把它道德化、规范化,它是维护西周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根本保证,是为宗法制服务的。礼仪形式作为西周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诗经》中有着较为充分的表现。

西周社会的各种礼仪活动,如祭祀、宴飨、朝聘、乡射等,都是与乐和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经》中,《周颂》主要是祭祀的诗,它与乐配合用于祭祀典礼仪式;《大雅》主要是朝聘、宴飨的诗,它与乐配合用于朝聘、宴飨的礼仪活动;《周南》、《召南》等诗与乐配合,用于民间多种礼仪活动中。

《诗经》所表现的礼仪制度和各种典礼仪式较为繁复,有许多已经作为历史陈迹而湮没在了社会发展中。然而还有相当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即使其形式不复存在或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其文化意蕴及其审美价值却已经熔铸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涵。那些湮没于社会发展中的,如许多祭祀、朝聘、会同等礼仪,对我们今天来说,一般只有历史认识意义。这些礼仪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们存在的社会环境,然而其他一些礼仪,尽管其形式、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有些礼仪已经消失,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义却仍然在中华礼仪文化中传承着。前者如礼仪祝颂诗,后者如宴饮诗。

《诗经》中的礼仪祝颂诗是在各种礼仪活动场合上祝颂所用,大多数在《周南》中,如《关雎》、《桃夭》、《木》、《螽斯》、《麟之趾》等,《小雅》中也有一些。

《周南•关雎》,《毛诗序》说:“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这是新婚礼仪场合的祝颂诗,情绪热烈,气氛活泼。《桃夭》,也是一首用于婚礼上的祝颂诗,专用于女子出嫁时人们对新娘的赞美和祝愿。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点明诗的主旨:“盖此亦咏新婚诗,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说,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螽斯》,是祝颂子孙众多之福。它以螽斯为喻,祝颂子孙众多,是对新人子孙繁衍,绵延不绝的祝颂词;《麟之趾》,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一首婚礼纳征之诗,而姚际恒、方玉润见解得当。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盖麟为神兽,世不常出。王之子孙亦各非常人,所以兴比而叹美之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则称此诗为“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这是在贵族婚礼上咏唱的祝颂结婚多子孙,公族兴旺的乐诗。

《小雅》中的礼仪祝颂诗主要有《天保》、《南山有台》、《鸳鸯》、《斯干》、《车》等。

《天保》是“臣致祝于君之词”,臣子祈求苍天神灵恩赐,祝颂君王福禄不竭,万寿无疆。著名的“天保九如”就出于此诗:“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其他,《鸳鸯》是于贵族婚礼上祝颂的乐诗;《斯干》是在宫室落成典礼上的祝颂诗;《车》是一首燕乐新婚的诗,诗中表现了贵族男子婚礼举乐、宴客受贺的场面。这些礼仪祝颂诗的内容与今天的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这种礼仪形式却仍然具有生命力,昭示着中华礼仪之邦的精神文明。

《诗经》中的宴饮诗是表现西周社会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一般是以天子宴群臣、诸侯或乡大夫宴宾以及兄弟亲朋故旧的宴饮来表现飨礼、燕礼和乡饮酒礼等礼仪活动。宴饮诗对君臣关系的融洽、兄弟亲朋的和谐、宾主情意的真挚以及美酒肴馔的丰盛给予充分的赞颂。它所赞颂的不是宴饮活动的本身,而是在于和宴饮活动相关的礼仪以及通过这些礼仪体现的德。宴饮活动本身也是“礼”的载体,其政治教化的功能是明显可见的。

《诗经》中的宴饮诗,主要集中在《小雅》中,主要有《鹿鸣》、《蓼萧》、《湛露》、《彤弓》、《桑扈》等。《鹿鸣》,《毛诗序》说是天子“燕群臣嘉宾也”。诗中写出了宴会的盛况,反映出天子以诚意对待贤臣嘉宾,并给予他们隆重的礼遇。而嘉宾则尽其忠心,君臣相处和谐融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表现与兄弟或朋友宴饮的礼仪场面的诗主要有《小雅》中《常棣》、《弁》、《伐木》等。《常棣》,是写兄弟宴饮的诗。诗中推崇兄弟的手足骨肉之情,申述了兄弟友爱的主题。“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花萼花蒂同出一体进行比兴,说出兄弟之间情同手足的血肉亲缘。《伐木》是一首与朋友故旧宴饮之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它以伐木之时鸟鸣呼唤友声起兴,说到友情的可贵。

二、《诗经》所反映的礼仪文化在当前礼仪建设中的意义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讲究礼仪不仅是行为举止美,仪态美,语言表达美,更是一种综合展现的美,是气质的美,涵养的美,修为的美。在当前社会的礼仪文化建设中,挖掘包括《诗经》体现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反映出其文化道德修养的水准。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原则,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感情基础。中国礼仪讲究的是内炼修养,外树形象,是内外兼修,表里一致。礼仪的核心是诚敬,是道德。“德”是最重要的。而“礼”不过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有重德重行才能把握礼仪的真谛,使自己成为既重内省又重外修的“有礼”人士。

第二,礼仪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体现了社会的道德风尚。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而提倡礼仪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也是以德治国的一种方式。

第三,礼仪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一般在评价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的国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方面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对我们全国人民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具体要求,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我们对《诗经》所体现的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不是附庸风雅,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传承中华礼仪文明的精神实质,为现实服务。

第一,要提倡在现实生活中间的礼仪场合,净化礼仪,彰显文明。《诗经》中的许多礼仪祝颂诗对今天的各种民间礼仪活动有着很好的现实借鉴作所用。如新婚礼仪场合的祝颂,形成一套气氛热烈、喜庆祥和并体现不同社会角色特点的礼仪形式及祝颂载体,远比过分注重取闹、开心以至于导致庸俗尴尬场面出现的某些婚礼场面要好得多。其他的许多祝颂礼仪场合,比如祝颂孩子满月、百天、生日等,都可以借鉴《诗经》中的礼仪加以改造创新,表现文明有礼的祝颂内容。还有,诸如老年人祝寿、结婚纪念、升学庆贺、毕业离别、同学聚会、亲朋重逢等等,都可以因地、因时、因事创新发展一些礼仪。

创新发展礼仪是为了使大家“知礼,懂礼”和“习礼,用礼”。现在有些人,甚至是大学生,践行礼仪、文明礼貌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都还不够。礼仪修养的提升重在“用礼”。当然,还有一些人对礼仪的认识却只停留在表面,内心缺乏深刻认识,还有的人学习礼仪是以商业功利的态度来对待,这也说明了这些人礼仪文化的内在审美价值的缺失。所以我们学习礼仪文化要认识到其审美价值,讲究“内练修养,外树形象”。

第二,传承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文明有利于加强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提升精神文明水平。《诗经》反映的许多社会礼仪对于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都有益处,加强新的礼仪文化建设,可以引导青年人健康地走向社会,步入人生。比如成人礼,是人生重要的礼仪之一。冠礼,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成人礼。它既是行使履行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开始,也是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与自我修行的的开始。举行成人礼仪式,对于青年人认清个人与家庭、社会、天下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人的价值追求都会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知道成人的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知道对自己负责,甚至不知道对父母负责,更谈不上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