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变革范例6篇

互联网技术变革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学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开通了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64K网络信道,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网络,标志中国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自此,中国开始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做准备。

一、互联网技术介入后的中国媒介环境

笔者在此引用《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①中的观点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起始年端定为1994年。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是以四大骨干网(CHINANET、CERNET、CHINAGBN、CSTNET)的建立为标志的,这就是中国web1.0阶段的开始。1995年1月12日,中国第一家上网媒体《神州学人》网站开通,标志着互联网技术正式进入中国新闻传播领域。②最初web1.0是基于后区技术,如海量、超级链接等方面的技术,构造了一个包容各类信息的内容平台,但仅仅只是对传统媒体信息的摘抄和拷贝,没有独立的新闻来源,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在用户端方面没有太多释放自己能动力的可能。但到了1998年,“门户网站”概念的提出促使国内一些商业网站迅速整合。新浪、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不断开通的大量新闻网站开始全面涉足新闻传播,提供新闻之多、之快,令人赞叹,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出了抢先报道、连续滚动报道和全方位报道,展现了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优势③。在政府扶持下,截止到2003年,以中央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互联网新闻报道体系的格局己经形成④。在“非典”疫情、“神五”发射与回收、美国攻打伊拉克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充分体现了主流姿态。⑤此外,在网络媒体即时动员和引导舆论的作用下,网友评论热情空前高涨,并能形成舆论,甚至出现了能够引导舆论发展的意见领袖。草根化的博客、播客等的应用,不但能生动全面地记录当今中国社会的变动,还能成为新闻源或事件导火索,成为干预现实的重要力量。在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如20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及华南虎事件等等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评论和报道,正以惊人的速度建立并加入社会和政治讨论的平台。

在这期间,党中央对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200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上表示,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2008年6月20日,主席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针对这一事件,6月26日《南方周末》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直面公众的提问,彰显最高领导层对网络强大影响力的首肯”,“同时亦显示官方对网络这块‘阵地’的重视与管理进入到新阶段”。

二、互联网技术对中国媒介环境的影响

笔者在此采用媒介环境学的视阈来简要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中国媒介环境的影响,以此来排除媒介内容、经营方式等的干扰,研究其本身对环境的影响。从媒介环境学视阈来看,其研究对象包含一切人工干预过的社会现象,包含三个环境层次: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⑥研究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的改变同样也包含这三个层次:

(一)互联网技术对符号环境变革的影响

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创造出一个与传统的口语、书面不同的沟通环境。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非正式性与匿名性,产生出一种崭新的电子文本语言,除了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口语化以外,也倾向于采用简单、创新性强的符码。在互联网平台的聊天过程中,网友之间的谈话既是书面的拼写形式(线性的、有思考过程的),又是口语的表达方式(跳跃的、立即应答的),这使得书面中的规范汉语文字由单向、静态的符号系统变成一个多向、动态的超文本形式,时刻受到各种思维、各类语言(各地方言、英语等)、各种文体等的挑战。此外,网络媒体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和心理语言,语言结构具有未完成的特点。因此离散式结构、成分的省缺、跳跃、非连贯性、变异等句式充斥网络,使得汉语无法保持它传统上的特性。⑦可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媒体规范汉语的能力。在当今网络沟通普及化的中国,这些网络语言的特质只会越来越影响书面或口语语言结构,以致网络上的特殊用法逐渐延伸到真实世界的语言使用中。⑧

(二)互联网技术对感知环境的影响,即对人们感官接触信息的程度、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带动了超文本环境下信息的多向交流。文字手稿和书籍是最早表达人类传播思想的两种形式。对读者而言,看书就是在与作者交流,无论作者生活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但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无反馈的。然而,电子文本容许文本中的思想完成快速而富于幻想的联系,超文本信息不像以往的文字手稿或书籍般死板不能更改,读者可以积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创造文本,进行超文本的重新安排⑨。而读者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与其他读者进行信息交流,如今互联网平台上的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等开展得红红火火,就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交流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使得“草根”也从此享有作为传播信息源的权利。

(三)互联网技术影响了人们交往场景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环境产生了影响

1、互联网技术弱化了传统媒介对“前区”、“后区”的控制与转换。

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把人的日常交往和生活比拟为戏剧表演,将“人类的表演场”分为“前区”和“后区”。“前区”,指在“人生舞台”的表演中,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且使观众能从中获得一定意义的部分;“后区”是相对于“前区”而言的,指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舞台的部分。在戈夫曼看来,前区与后区之间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⑩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根据“场景理论”分析了媒介的场景偏向性,认为印刷媒介等传统媒介更具有“前区偏向”,他们只表达传播者想给受众看到的内容,倾向于隔离社会场景,从而有利于信息优势者维护他们的前区表演;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具有“后区偏向”,只要有机会就能将传播者的生活琐事和工作细节表现得一览无余。从技术特性上来说,互联网是具有高度开放性的,任何组织和机构最多只能对它进行部分范围的管理和统一规划。

因此,当互联网技术介入中国媒介环境后,对于某些新闻从业者和事件的知情者来说,通过网络将某些无法见诸公开报道的采访记录传播出去,将事件的“后区”曝光给民众,是一个变通的途径。如在2008年10月底,深圳海事局林嘉祥猥亵案震惊全国,这本来是一件作为“后区”行为的政府官员私人案件,但在网民们的愤怒曝光下被迅速推上了媒体的“前区”报道,最终深圳海事局召开新闻会,宣布深圳海事局副局长、党组书记林嘉祥停职接受调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成调查组抵深展开调查。在互联网弱化传统媒介控制信息的今天,政府对“前区”、 “后区”的管理更需审时度势,对网络引发的舆情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同时也不要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响应舆论又引导舆论,才是一种明智的态度。

2、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人性化趋势下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

最先描述“后喻文化”的是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1970年,他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主要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他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现代社会的信息是承载在各种媒介之上进行传播,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伴随着信息量更新的是信息传达的观念的更新。互联网技术已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以父辈一代为代表的权威,而网络媒介使用最多的年轻一代的爱好、个性、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更多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交流所呈现的思想上,而这种思想正挑战着传统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结语

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媒体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十余年的发展带来的是观念的更新和媒介环境的变化。电子媒介的加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衰亡,旧的和新的传播形式可以共存,但是社会生活的图景却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作为媒介而言,互联网媒体并没有超越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仍然要遵守那些基本的传播法则。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些规律中,添加的参数除了互联网技术,还有因技术提升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主动性的受众。而后喻社会的来临也反映着互联网信息交流所呈现的思想与传统媒介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博弈。总而言之,网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网络中集结的矛盾,往往也是社会转型期间的各阶层的矛盾。通过网络认识社会矛盾,也是化解社会冲突的一个前提。⑾展望未来之路: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技术将会带来更剧烈的媒介环境变化,而这些变化也需要网络媒体自身内部的优化整合,需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携手合作,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正确的社会导向。■

参考文献

①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②闵大洪,《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852

③马持节,《十四年,中国互联网发展风雨路》,《中国传媒科技》,2009.2

④闵大洪,《2003年的中国网络媒体》,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522

⑤闵大洪,《党与党报网站》

⑥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

⑦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

⑧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

⑨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11

⑩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⑾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2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都源自于军事需要,如今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网”。这张“网”还在演进,它的触手还在延伸,越来越多的名词、概念还在涌现。这里,我们姑且不去探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只换一种视角来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及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将技术看作人类进化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超然于自身,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有人说汽车、飞机解放了人的身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解放了人的思想,使得个体可以更加自由地栖身于人类的“智慧之树”。人们假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学习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然而,人类并没有止步于此,“智能终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正由概念变成现实,使得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所思即所得已不是难事。所以,当马云狂热地表示“没什么互联网做不了”的时候,我们也许觉得这并不是那么令人费解。一方面,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力量之大、改变范围之广,超乎想象;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技术的进步使得习惯于传统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人们不得不考虑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因素,用“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考虑客观世界的变化。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很多业态,人们对此充满期待。我们也期待技术能够给教育带来源头活水,然而热闹背后的隐忧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当下资本市场盯上了互联网教育,资本大鳄都想挖掘互联网教育的金矿,创业热潮如火如荼,各种模式更是层出不穷。互联网这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类的“外脑”,使得知识的存储与获得更加便捷,甚至使一些获得性技能“传递” 自如。但是,当前很多新技术还很不完善,停留在概念阶段,教育乃百年大计,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不能盲目跟风。首先,教育并非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递与获得,它包括着丰富的内涵;其次,教育修为的是人的主观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看到,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只能是教育变革的外因,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终将来自于教育体系内部。

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新的生态环境,人们处在新的环境中需要做出应变,以便适应新的教育常态。学校教育正在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一方面需要探索改变传统教育的新形态,如翻转课堂、创客教育、慕课、微课等;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如何在新环境下进行有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活动,如体育锻炼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审美与艺术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等等。相比学校教育,一些社会上的在线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形式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倒逼机制,推动教育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在“深入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推动力,解放教育教学思想,进而释放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使教育适应社会和时展需要。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3

在过去很多年间,ICT技术都在产业内部发生作用 不过目前可以看到的ICT技术不仅仅是产业内的技术而成为一种以快速、连续、系统作为主要特征的通用技术,能够提供更好、更快、更便宜的服务。随着电信业价格下降,ICT的技术应用开始向非ICT部门溢出 带动了社会劳动生产力,进而增加整个经济效益 如今,信息通讯技术带给我们最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是媒体的融合.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会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现广泛的连接,在这其中也带来了包括病毒、欺诈等相应的成本。

最近这些年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变化最大,我们把这个阶段的技术应用叫“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务院提出的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呈现出替代或者成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趋势。过去我们认为宽带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融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等技术融合不仅组成了基础设施网络,同时还与公共应用平台一起会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在智能之道最经济最核心工业层面,技术间不断渗透交融,带来了各个方面的革命,三网融合带来广播电视的革命,移动互联网,尤其大数据对生产方式的调整使整个产业模式都带来很大一个变化,比如劳动力的作用在下降、劳动对象在发生质变,同时导致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有人提出。信息生产力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在信息生产力引领下我们需要考虑生产方式怎么调整、生产关系怎么调整、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怎么布局等一系列问题。

在麦肯锡评出的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中 移动互联网技术位居榜首,第三、第四位分别是互联网技术、云技术。而随着自动汽车、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的发展,ICT技术都作为最基础的层面来支撑,未来数据通信技术发展变革核心是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向产业各方面扩展。

全球科技创新的大潮如今引发了总结性的变革,即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比如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被引入制造业领域后必须加上制造业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在能源领域需要融合能源方面的再生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利用范围,推广多领域跨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将重塑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格局,这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

新一轮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怎么走?

在工业领域,80年代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到90年代有计算机辅助和制造工程,再往后出现了企业资源规划ERP……虽然在2000年到2001年这一阶段新的变革并不多,但是到2001年之后工业生产的远程思维比如网络制造、云制造、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了起来,可以看到一个融合的趋势。通信技术ICT技术的发展早在工业融合先前十年,互联网技术应用从90年代到现在正从生活服务阶段步入生产服务阶段。换句话说,也就是互联网进入生产领域,或者叫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或者叫工业4.0,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为什么ICT技术可以驱动产业变革7它的机理到底是什么7这里面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使交易的成本降低,这里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子商务。传统的商务模式大多是从全国、各省、然后地市到县,向下通过供销渠道到某一家商店,由于层级过多交易成本往往非常高,商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而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在线实时对接降低外部的交易成本,中间跨越了大的商场大的批发,并且从仓库可以直接送到个人手中,减少中间环节、交易费用,提高效率,这如今已成为大家都能享受到的网购服务。同时,从2008年以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得非常快,而且是从消费、娱乐、服务和流通等环节,逐步降低成本、价值传递走向价值创造,价值创造这很重要的环节就应用到了工业领域。

第二个是分工深化。这里最典型一个例子是车联网,所谓车联网就是为车连接网络。过去汽车生产属于典型的工业制造,联网技术是典型的通信业务,通过它们两个的结合形成的车联网产业链,改变了很多东西。第一改变了用户的需求,过去我们买一辆车都关注硬件配制怎么样,现在很多人买车会考虑它的多元信息需求,包括联网需求等,在这种以车联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中,实现了通过ICT技术实现汽车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汽车的销售变为消费者为中心,但是这对于传统汽车生产方式来说成本就太高了。第二整个产品有很大变化,一个是展示信息的屏幕,一个是智能操作平台,未来智能操作平台会控制汽车的相关电子系统,变成它指挥大脑的东西。未来汽车制造会成为新一轮革命中最先受到调整的非常重要一个部门,它既是消费者也是装备工业,它的产业链上不仅仅是宝马、奥迪、奔驰等生产厂商,苹果、谷歌、中国BAT、电信运营商都先后进入,随着ICT技术深入应用,既改变了用户需求又改变了产品,同时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很深的一个融合,重构了整个商业社会链条,将产业链完全拉开了,分工更加深化,开启了产业互联网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是提高工作效率,美国提出工业回归的目标,通过大量机器人技术应用来不断提升工业的效率,并将自动化、智能化的相关技术应用在提高效率和提升相关设备和产品性能上,做出很多改造。

从这几个角度来说,未来新一轮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还会有更大空间,这是它的驱动机理。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与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能源一些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结合,成为驱动工业转型成为新的产业革命最重要新的引擎,同时可以看到新产业革命引发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生产体系、新的产业形态。关于新形态有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说法,在美国叫互联网,德国叫工业4.0,中国从两化融合来落脚,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新产业革命对于转型中的企业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欧美发达国家怎么布局?

ICT技术在发达国家推动工业变革,通过大、智、物、云的技术,通过扩展的物联网到设备层,实现了物理信息的感知网络通信、数据分析、精确控制和远程功能 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中智能控制生产线,通过传感器感知数据、产生大量数据流,通过高速网络和信息控制设备到达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平台,进而服务于决策流 这一过程通过大量公共的宽带网络,寻找精确定位、市场定位,然后通过大数据把系统与系统连接起来,变成协同生产,把供应链连接起来变成这智能的供应链。

因此,在这样的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三层结构 最底下一层是网络层,是物联网企业内的设备链 然后是高速网络,最上层是云平台,这样的三层结构最后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流程。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和一个系统交融得到一个系统间系统的布局。随着整个技术不断成熟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种工业的政策跟战略本质都指向广义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美国提出的是先进制造战略,工业互联网是美国先进市场战略最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德国有工业4.O信息物理系统作为核心的载体。不过,在亚洲经济逐步对德国构形成竞争威胁的背景下,美国也通过去工业化加快工业发展。在ICT技术在各国逐步深入经济最核心部分的时候,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位列前十却主要是中、美两大阵营,整个欧盟尚没有尽头强势的互联网公司。由此不难看出,德国人认为工业是最核心的部分,在美国ICT技术渗透、中国工业不断强大的背景下,他们选择在重振工业方面进行新的布局,这也是德国工业4.O出台最重要的原因。

那么,德国工业4.O关键是什么?实际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打造智能工厂和智能市场模式实现从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到协同产业,这里面有几个关健词

一是互联,万物连上。

二是数据,通过大量互联产生大量数据 包括产品数据、运营数据、客户数据、社会的数据和研发的数据。

三是集成,包括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 纵向集成就是指产品从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环节这样一个集成,横向集成是产业之间、端到端的产业链集。

四是创新,大批量的创新会带来生产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产生。

五是保障,真对前四点而提出的组织保障,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保障、网络安全保障等前提。组织保障是德国政府所提到的第一位保障条件,进而政府给予一定资金,然后很重要就是统一标准,然后再往下是网络基础一个保障。据了解,在此期间,整个联邦政府内阁通过数据议程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为德国工业4.0提供一个动力。

美国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先进制造的重要载体,从2012年2月先进伙伴计划的 同年11月份GE通用公司提出工业互联网,到之后成立互联网计划的联盟,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GE工业互联网软件平台,是以机器为中心,确保工业大数据现代架构稳定可靠。这两年美国制造业回国趋势非常明显,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美国制造,这一方面借助市场影响力降低成本使美国产业重返美国成为可能 包括鼓励高科技及早创新,以及培养良好劳动力,用工业互联网不断引领新的产业革命。

从美国和德国对比来说,我们看到工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O更加注重软件、注重网络ICT技术,通过它进入物理系统和实际融合,而德国是在先进制造的基础上融入一些ICT技术,两者出发点不完全一样,但总的来说仍是工业和IT技术融在一起的。

我国产业革命的基础

今天,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不管你是从ICT往工业层面融合,还是从给工业融入ICT技术,其核心都是智能制造,表现在产品智能化上,这个空间太大了。未来智能化这个空间将是一个朴实性、演进性的,同时还有装备的智能化、服务的智能化等同步发展。

不过,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制造,它是系统的系统,比如说在企业内智能制造强调的是系统支撑,而在企业跟企业之间强调的是协同系统,企业和企业协同形成大的行业,行业和行业形成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因此,智能制造核心是系统。

竞争焦点在什么地方?未来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动权在谁拥有对操作系统的控制权。如今,不仅仅是产业链在争夺,国家与国家在竞争,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都在争控制权。我国在推两化深度融合,其目的和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是一样的,2013年我们提出新兴产业,现在我们又提出将两化融合深入到装备制造业,走到工业生产中去。虽然近些年我国在消费型互联网上应用发展是很快,在有些领域甚至已经超过美国,但是,在产业互联网中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和美国、德国有非常大的差距,要有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够赶上美国和德国同步的水平。

ICT技术又是怎么渗透的?先从我国三大产业来说,在第三产业中最先开始的是对信息服务业的渗透,从个人消费到互联网金融都是热门趋势,如电子商务、批发物流,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的兴起,共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新技术趋势。而第二和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信息化来说,全球的路径基本一致,IGT技术在应用初开始阶段是电子商务引领消费者,比如移动社交、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趋势的出现,而工业向消费品布局中,可以看出通过电子商务拓展个性化定制变革还处在引领过渡的阶段。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4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体现为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方法将成为各个行业的标准配置。有三项关键技术与应用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变革的基础:一是无所不在的终端,包括手机及其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智能眼镜、腕表等)的普及。二是空前强大的后台云计算能力,包括计算与存储能力,从GB到PB及至EB级的跨越。三是不断升级的宽带网络。这三项技术的成熟让每个行业都具备了收集、传输及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如果说18世纪工业革命的生产资料是以物理的矿产、化学元素为对象的话,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数据”为核心,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的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

但是,产业互联网化的前景依然面临着技术及观念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创始者们从未想到他们在上世纪60年的程序、设定的标准,是为这么大规模的社会应用做准备。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是TCP/IP网络传输协议,这种协议的基本假设是“觅错和纠错”,它对传输时速、质量的要求是人们称之为“Best Effort”的网络(尽最大努力的技术),而不是“Mission Critical”(有时间、质量要求的网络协议)。

在所有的关键产业都以互联技术为基础时,这种网络技术基础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适时性及安全性的要求。回顾电应用的历史,也曾用五六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直流电到交流电,从小规模应用到成为社会核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互联网从消费者到产业化应用,可能也需要这种技术演进和优化变革的过程。

观念挑战可能更大。我们的思想观念大都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产业互联网化是企业传统技术构架、商业模式及组织方式的变革。各个行业的信息化负责人(CIO)会成为产业互联网化的阻碍者,所以现在企业的CIO必须变为首席互联网官。

观念之外的挑战,来源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及社会、政府各个方面。“安全威胁及不可靠”可能是最多涉及的问题。观念方面更大的挑战可能是对社会法律、规则制定的要求。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物质资产逐渐被“大数据”资产所取代,它的所有权的划定、交易定价等也才刚刚开始。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60-01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等特点,上网已逐渐成为各年龄段的人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渐显现,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融合的背景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一新兴概念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这是“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现身,也是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将为互联网与包括医疗、教育、物流、金融等在内的传统行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我国的“互联网+”时代已正式到来。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教育也正式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虽然教育依然以育人为本,但“育何种人”“育人方式与媒介”却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如何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日渐融合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相融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就是将技术的元素与课程的元素、教的元素与学的元素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分开。当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运用了互联网,必定会用到信息技术,这时信息技术将变成学科课程里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成为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那么,在使用了技术元素后我们的课堂效果是否就会变得更好?还是使用了信息技术后我们的课堂方式就发生了改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的上课方式,而应该主动去选择更加灵动的方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相融合应注重教学结构流程的重构与再造,这也意味着,在营造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后,我们便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例如现在很受推崇的翻转课堂、慕课、生本课堂等,这些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小组互动讨论的场景,使我们的课型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教学结构通常理论层面提出较多,而实际操作较少,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即将变为现实。

由于不同学科能够使用的软件并不相同,那么在进行学科教W的时候,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就应该了解适合自己学科的软件有哪些。除PPT、思维导图这一类通识性软件,如打谱软件、全民K歌等就属于音乐教学专属软件,再如语文教学中会有语音软件用于指导课文朗诵,数学教学中会有几何画板软件,这些学科教学工具是“互联网+”时代为学科教学带来的专属福利。对这些学科工具的充分利用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很好的整合,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从而形成新的结构。

互联网技术变革范文6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传统主流媒体将是此番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高层对新传播形态的重视势在必然,从人类传播的演进史看,没有哪一次的传播革命有这一次的数字革命来得汹涌。数字传播几乎将整个世界都卷入其中,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巨大网络。

作为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整合工具,大众媒介是现代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传统大众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各类社会机构如政府、企业、大众等的主要沟通中介。藉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需要通过变革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巩固和增强。

这种巩固和增强不仅是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包括传播逻辑的变换。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静态产品、专业生产乃至管理方式都需要变革,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传统媒体趋近于封闭系统,互联媒体则是开放系统。这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基本逻辑能否适应数字传播时代的逻辑,是媒介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

可以想见,国家动员下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很快便如火如荼。按照经验,通过政府层面推进技术创新,本来在实力、资源、人才方面占据优势的主流媒体实施与新兴媒体的接轨指日可待。

当然,技术逻辑仅仅是媒介融合的第一个层面,技术上领先的媒体并不必然成为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的领先媒体。因为,媒介的影响力取决于用户对内容的接受度、信任度和参与度。

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媒介逻辑之一便是用户。换言之,用户将互联网视作自媒体形态,即可以相对自由地传播与互动。如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不能为用户所喜闻乐见,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