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公共艺术范例6篇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1

一、引言

公共艺术表达了当地环境的文化特性,是环境经历的陈述,公共艺术表现的的艺术文化能够得到公众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要达到此效果重在发挥公共艺术与群众和空间环境环境间的良性互动。艺术作品、群众、空间环境这三者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影响和融汇是公共艺术互动性的表达所在。

二、当代公共艺术的阐述与城市雕塑的发展概述

公共艺术在西方国家被称为“PublicArt”,公共艺术非常重视社会群众的参与与互动环节,所以也被视为“公众艺术”。公众艺术是关联多种学科、多种专业的全方面性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所关联到的内容也愈发的广泛,至今为止我们对公共艺术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规则,就已经发表的文献或研究中,绝大多数对于公共艺术的表达都比较含糊不清,其表述与城市雕塑的界定颇为相似,不管是国内外,如今对于公共艺术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品与社会公众的关联、艺术品与环境的关系等。不难看出,当今对于公共艺术的侧重要点主要集中在艺术作品、社会群众、空间环境这几个层面以及这几个层面的互相关系之间。从旁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共文化和城市人们的生活习性是公共艺术的表现。从整体上来看,公共艺术就是社会空间中所展现的艺术形式,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单独的艺术特性上来理解,公众艺术主要阐述的社会群体既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以及生活环境,所谓艺术,是以观赏性为主,效用性为辅的,具备开放性的艺术品,必须具备艺术的本质特征才能够称得上公众艺术。早在古罗马时代,神庙、剧场、竞技场、议会院等场所均有雕塑作品的足迹,这表明城市雕塑由来已久,并且,雕塑的水平和技艺在此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西方雕塑技艺达到一个新的巅峰,然而到了19世纪,风靡法国的雕塑文化更是带领雕塑水平与技艺进入又一高峰,在法国的各个城市你都会见到雕塑的身影,并且一些雕塑作品已然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组成部分。西方雕塑艺术家的技艺水平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雕塑科技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奠定。同时雕塑被视为城市的重要景象,其重要性与城市建筑物处于同等地位,并与建筑物相互辉映,雕塑文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在雕塑作品的多种多样与丰富的不同格调性,后来一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雕塑作品相继出现。如《撒尿小童》、《自由女神》等一系列雕塑艺术品,将雕塑作品与当地环境相结合,能够展现出当地的历史传承、群众精神与文化元素,这些雕塑作品同时吸引着众多国外友人前往瞻仰与参观,不但使国外游客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这种城市雕塑文化同样也推动着中国雕塑艺术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在1996年成立,重点为了负责北京本地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编制工作,同时该单位还制定了相关纲要。随后,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城市雕塑建设的相关政策。城市雕塑艺术与公共艺术,许多城市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相互关系,并将其相互融合,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正在我国迅速发展。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互动性解析

在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由来已久,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都充分展示出了艺术家对公共空间的尺度把握,使其既富有庄严、宏伟、肃穆的气势,又使其在空间上与周边环境达到相互协调的效果。早在14世纪,欧洲雕塑艺术家就通过雕塑作品来体现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城市雕塑对环境进行美化和修饰,起到传扬人性、赞颂人性的作用。在中国,从古至今,人类与空间、人类与自然能够得以持续的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儒家道德的思想中体现的是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思想提倡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论;这些观点都将人与天地万物关联在一起,并将其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些观点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中国的“天人合一”,不管哪一种理念都是在谈论以人为主,其次再通过用艺术改变生活方式最终服务于人的核心观点。这其中反映的是艺术品、公众、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公共艺术中雕塑互动性的研究给予了理论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给未来公共艺术明确了发展道路。

四、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互动性的发展

公共艺术重视艺术品与人的参与互动和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以理念在今后将会备受关注,将来在各个社会关系中都会涉及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会被摆在首位的是个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追求。除了艺术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之外,雕塑作品与空间的相辅相成也将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主要路线,将雕塑与空间相结合,用以表现地区文化和风貌,这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审美观点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艺术发展的道路也随之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人们所关注的方向与内容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艺术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动力,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突破传统的束缚,这让公共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设计方式的改变也更加新颖,由此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各国以及各地区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距都日趋缩小,各个城市间的建筑风格也趋于相同,个性化设计在将来将会成为艺术家们需要重视的要点,艺术品的个性、创作特性以及观赏者的个性都是设计者们所关注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符合艺术家创作特性,能够融合进公众环境多样性的公共艺术,才将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生命力。

五、总结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2

城市人群对公共艺术的精神追求远大于对其物理实体意义的需求。物质形态是载体而非实质,随着在数字技术飞速的成长,物质形态也会逐渐被动态的精神意象代替,顺应时代变迁的创新符合社会发展的步调。共艺术数字化后在城市中出现的特点是本文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新公共艺术形式的创作研究,为人们展示出更多具有可感知的、可操作的、互动的趣味作品,使人们体会到城市公共艺术的无限魅力。

城市交互设计的概念阐述

交互设计之父(AlanCooper)曾经这样说“交互,即双向互动的意思。”而韦伯斯特认为交互是相互行动,执行双方相对应地行为,比如:打篮球、辩论、聊天、会议等都是交互的范畴。城市交互设计在于增强城市人群沟通交流的互动方式,通过这种行为途径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TerryWinograd认为交互设计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同时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城市交互设计是一种在参与艺术活动后的相互作用,包含思维、行为、感官甚至心理的互动。强调信息的双向交流,即所谓的“input与inout”。

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法

传统艺术中往往呈现出艺术作品与观众互动的单一性与被动性,甚至无参与性。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体现在鼓励审美客体参与、接触作品,从而公共艺术的表达变成乐趣的体验,观众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成为了作品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今伴随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城市公共艺术中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作品的体验感也超出艺术家的预设,变得越来越丰富。刺激联想和突显自我,成了是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更为重要的价值。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体验式互动、创作式互动和虚拟式互动)。体验式互动是让普通市民可以参与艺术创作,从而体会到公共艺术互动的内涵。这种体验式的互动形式,可以分为不借助数字技术和需要借助新技术手段来实现。创作式互动不光让市民体验到作品成功后的使用感,还在乎新创作作品的审美趣味。这种“创作式”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这必定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主题,作品的内容甚至不再是由艺术家所完全控制,其创作权反而掌握在观众手里。摄录式公共艺术影像艺术,就属于这类公共艺术范畴。虚拟式互动需借助多媒体数字技术来实现作品与人的交互。这类互动形式实质上是一个时间化了的空间状态,好像形成了一个网络的虚拟空间。如加拿大艺术家大卫•洛克比的作品《真实的神经系统》,它并不是一个单一控制程序,而是一个交互系统。作品的变化状态其实是这两个元素相互分离合并的结果。虚拟式互动表现出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变,因为作品的价值恰恰是作品与人群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站在艺术工作者的角度,交互往往和感受、想象力、陶醉、痴迷、疯狂、复杂、启发、学习、解释等这些词相关。他们包含了行为,也包含了情感。可以说交互对应于时间和空间,经历过的经验是交互艺术的钥匙。如果没有市民的输入反应,那么艺术家和观众情感的输出也会变得模糊。数字交互从行为出发,塑造个体与群体经验,从而创造新境界。这是过去的艺术形式所不能提供的新的创作境界。这样层面上的意境,已经不是以往的人群,在随意的日常生活里体会到的经验。他带来的最好好处就是让人们时常体会将来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交互是培养经验的最好方法之一。它甚至穿越了时空,使你与未来对话。随着公共艺术作品欣赏者的眼光的改变,城市公共艺术的地位也本质上改变。新艺术的魅力呈现出一个更开放更具有的生命力的世界。正如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1895~1982,德裔美国人)在《艺术问题》中说“您愈是深入地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会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这里所说的生命结构,包括着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高级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和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3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城市雕塑;景观装置

公共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他不同于古典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公共艺术可以定义为以某种载体和形式创作的、面向非特定社会群体或特定社区的大众,通过公共的渠道和市民接触,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为市民所享用的一种文化福利。公共空间里艺术的使用,给社会、给市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公共艺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

1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同时还是一种资源。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积淀造就了文化,城市文化是有指向性的,它可以引领社会和大众的价值观念。城市文化精神也是一种符号,城市文化融入公共艺术之中,对完善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形态趋于平衡和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是城市公共艺术的载体,城市文化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城市是发展着的,大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查尔斯・摩尔说过:“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而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城市无限的拓展,失去了很多曾经拥有的城市文化和人文资源,新型城市的建设缺少文化的积淀,逐渐沦为了精神和文化的沙漠。城市片面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重视。城市文化不是肆意捏造历史,出版城市宣传片,而是从宏观出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城市的经济,文化,市民的生活环境等达到和谐发展,城市在发扬已有城市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也在制造着新的、只属于这座城市的新城市文化。21世纪,经济已不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指标,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将会成为评判城市魅力的重要砝码。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转向有厚重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影响更广大的公众,公共艺术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生活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诉求”

中国的城市雕塑起步发展比较晚,20世纪初,上海,北平,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现过少量的城市雕塑,大多都为纪念性质的雕塑形式。同时,当时的一批当代文化的追求者,走出国门,前往西方学习,开创了中国雕塑的现代形态。能代表当时城市雕塑形态的作品和作者有,李金发的《伍廷芳坐像》,刘开渠的《一・二八淞沪抗日将士纪念碑》,和一些外国人制作的作品,如法国的保罗・朗杜斯基的《孙中山坐像》等。由于当时中国旧社会的动荡不安、经济萎靡,根本谈不上城市景观规划,品位提升等一些大型项目,更谈不上互动性质的景观装置。只有几个较早接受西方影响的城市,建立了为数很少的城市雕塑,对整个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以纪念性为主的城市雕塑一直伴随着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城市雕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期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羊石像、开荒牛、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纪念群雕、橘子洲头青年像等等。伴随着规划时代的到来,城市在不断的规划,公共艺术在中国已经逐渐被重视。公共艺术在中国呈现着繁荣的态势,但繁荣并不意味着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理念和发展的完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列的问题,“互动性”理念在大多公共艺术作品中没有得到好的诠释。城市雕塑和城市景观装置都属于公共艺术的一个分支,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互动”在城市公共艺术中不仅仅是视觉意义上的互动,更重要的是从宏观的角度俯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它所在城市和社区居民的文化、精神诉求等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这样才是真正的互动,公共艺术作品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让“互动”成为前提,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过程,西方的公共艺术发展的比较成熟,例如: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广场,位于荷兰鹿特丹的schouwburgplein广场等成功案例,我们要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道路。荷兰鹿特丹的schouwburgplein广场广场很成功的将“互动参与性理念”融入广场设计之中,是景观装置艺术的典范之作。下面就以荷兰鹿特丹schouwburgplein广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schouwburgplein广场上设立了四座高度超过35米的水压式柱灯,高大的红色发光探栀杆,像真的探照灯一样每两小时改变一次形状,人们只要投入铜板便可随便操纵这些栀杆,变换各种灯光形状、角度、高度和位置。市民来到这里完全被这种有趣味性的装置吸引,纷纷将灯光照向自己的朋友,进行相互之间的调侃,市民和环境完全融合到了一起。在广场周边还安装有微型摄像机,用来摄录广场上的人们,同时,PATHE多荧幕电影院白色组合式荧幕上实时放映着广场上人们来回走动的情景,市民看到荧幕上的自己,每个在广场上的市民都可以成为广场的主角,趣味性和互动性很成功的展现了出来。几处通风管外面是钢结构的框架,三个塔上各有时分秒的显示形成了一个数位的时钟。这些景观装置烘托着鹿特丹的海港气氛,使这座广场成为鹿特丹的城市“名片”。这个案例启示了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要因地制宜,“互动”不仅仅是从视觉上的表达,地域特色、人文环境、审美趣味、文化精神等都是城市公共艺术需要考虑的方面。

3总结

总之,公共艺术的理念在我国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凸显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之后,艺术在中国逐渐成为陈述历史、教育社会的一种媒介。20世纪80年代之后,城市雕塑发展具有了公共艺术的特征,艺术家开始统筹考虑公共空间与雕塑的关系。历经数十年,当代艺术公共性的唤醒,并非只是单纯的艺术形态的发展和演进,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深层次变革引起对公共意识的关注,进而从各方面渗透到文化的发展之中。公共艺术做为体现公众意志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反映广大人民的精神诉求,因此逐步融入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载体和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城市雕塑,景观装置艺术为城市的环境、品位提升和文化的营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在发展、在进步,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编.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4

一、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

“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是用一种“扩大的艺术观念”探讨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特征。现阶段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内涵表达主要具有以下三要素:一是其主题创意及艺术形式应该以公众为对象,并与公众的审美意志相适应;二是其安置地点应是面向公众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广场、公园、车站、码头等等);三是其建设资金来自纳税人等公众群体(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拨款兴建)。当前,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与公众之间欠缺沟通。这里的决策层,通常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开发商、设计者。很多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往往是决策者说了算,与公众之间出现断层,缺乏与公众的沟通,导致一些艺术品更多地是被强制置入大众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物件符号,城市居民成为被动审美主体,背离了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本体原则。一般来说,单个人对公共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个人偏见,有些往往是个人问题,个人的需求,要去掉个人偏见、个人问题及纯粹的个人需求,从中提炼出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需要有一个程序,如给一个空间,让其与其他人的需求进行碰撞、协商、讨论乃至辩论[1]。事实上,这些建筑景观、雕塑小品在设计方案实施前如能广泛征集民意,聆听大众心声,一定能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公共艺术。

2.服务空间和对象相对偏窄。当代公共艺术对空间占有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社区、广场、公园、水体绿荫、休闲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等,应面向普通市民大众群体,而不是集中钱权的少数人。而当今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因决策者缺乏与公众的交流,再加上决策者的虚荣心理,而多出现在象征权力的市政机关或有钱人经常出入的大型商场,服务的公共空间和服务对象明显狭窄。

3.公众参与权利和行为缺乏保障。能否实现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有效参与,制度是关键。有效参与并不仅仅是指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影响、制约的程度,而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条件和途径方面的法律的、制度的和程序的保障是否充分[2]。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模式的影响,我国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在制度上也受到较大的制约。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大众的公共参与缺乏合理的渠道,公共艺术的建设、管理、监督、维护也无法得到保障。民众只有通过参与公共艺术的活动过程,才能为政治管理层不断地注入活力,才有利于政府方案的顺利实施。公共艺术的民主参与能充分体现出公民享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通过合法有效的公众参与,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公众的利益需求,进而实现公共艺术服务公众的目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提升途径

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美化着城市环境,充实着公众生活。有效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形象,而且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更好地融入公众的精神生活,从而为广大市民营造出更和谐和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1.切实体现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对公众开放,并要求公众参与,而开放对象和参与主体是不分阶层、不分贫富、不分职业、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广大公众。作为世界上最早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出现过一个名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反工业化组织,并随后波及一些欧美国家。这个组织的最重要的推动者与领导者就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设计思想家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强调设计是为大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而不是个体活动。这些观点不仅在英国设计史乃至世界设计史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并奠定了公共艺术设计为公众服务的基础。在现代西方国家,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公共艺术买单,这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是服务于公众这一公共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一件公共艺术品不完全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念的表达,还必须为大众所接受。这就要求需要艺术家能走进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心声,了解大众需求,以通俗的主题和语言,创作出与人和谐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

2.注重加强公众参与的互动性

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在方案实施之前,公众与政府或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只是政府、艺术家或开发商自我决策完成的事情,政府或艺术家应充分了解民意,问问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与之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发挥市民群体智慧,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使公共艺术更具弹性和魅力。此互动能调动市民参与自身生活环境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防止成为被动审美的主体。如美国达拉斯地铁系统的车站环境设计中,业主要求建筑师设计时务必考虑公共艺术品的设置,然而在作品的景点选择、艺术作品的形式及内涵等方面却主张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来展开。为了征询民意,各单位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听证会,这些活动固然增加了工作负荷量,甚至有时还得面对无礼的抗争与批判,但这就是从基层表现出城市公共艺术与大众的互动[3]。其次是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城市景观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广场、雕塑、建筑小品、公共设施、水体、绿化等景观元素,常可构成生动、多样的景观效应,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与审美体验。如城市雕塑,它是三维度的空间造型,在形态上不断产生丰富的变化,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更多的遐想空间。有些雕塑在空间处理上主动留有让观者参与互动的余地,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城市广场是体现与市民互动的代表作。城市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是市民游乐、交往、休闲或大型活动聚会的集散地,是一个人流密度较高、聚集性较强的开放空间,它集中体现着城市历史文化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兼有娱乐、休闲、文化、生态等功能,是普通百姓交流活动的纽带。在这种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里大家自由出入,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出现了像时下流行的广场舞、群众歌咏、街区秧歌、太极晨练等大量的带有双向互动特点的一些公共活动。不过,我国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方面,如广场的层次布局不合理,景观小品无特色,人与自然缺少亲和感,公众能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不够。有的广场中看不中用,树木、草地、花卉种植类型和层次不合理,空旷无垠的广场几乎没有一棵树,特别是夏季缺少遮阳的环境,广场变得无人问津。优秀的广场设计总能体现出开放空间和其间的公共艺术品与人的人文关怀,除满足公众视觉审美外,在行为上还要有利于在其间休闲和互动。

3.注意提高公众情感体验的参与性

城市公共艺术中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能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比如,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要素之一,能表现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性格和环境气氛,是创造良好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处理得当,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欢快和愉悦。色彩时常在不经意中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是一种直觉反应,又是人的功能性反应。这种功能性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这种联想,会引起人们的情感产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色彩本身并无情感,它给人的感情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联想所造成的。如今在人类日常生活方面特别盛行的色彩心理治疗法、色彩调节等都反映了色彩对于人类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公共环境色彩的改善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各个方面,促使公众心理情感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公共艺术作品的总体色彩体现出的某种情感和气氛,或热烈欢快,或含蓄深沉,或富丽堂皇,或庄重典雅,从而引起公众的共鸣。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色彩设计,有利于公众情感的表达。如暖色系温暖、活力、积极、华美,冷色系寒冷、消极、理智、幽情,高明度轻快、明朗、单薄、女性化,低明度厚重、压抑、迟钝、男性化,高纯度鲜艳、刺激、活泼、热闹,低纯度陈旧、寂寞、消极、朴素[4]。再如,材料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关键。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公众开始关注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能动作用。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家们可创作的材料也越发丰富,甚至不乏对声、光、电的新型材料的使用。不同的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美学特征。而材料的质感却是影响公众情感体验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质感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在材料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应体察材料本身特性的基础上,精于选用恰当得体的材料,贵于材料的合理配置与质感的和谐应用。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具体的材料设计时,应根据公众所要表达的感觉选择搭配不同质感的材料,以引发公众的恰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如木材自然、亲切、手工、感性,金属人造、坚硬、光滑、现代,玻璃高雅、明亮、整齐、自由,塑料轻巧、细腻、艳丽、理性,但一个成功的设计并不在于多种材料的堆积。

4.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权利的保障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5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2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3结论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6

关键词:公共艺术;大众;参与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相应提到,创造优美、和谐、绿色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从艺术和公共环境角度审视并考虑的"公共艺术"成为了人们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当步履匆匆的人群偶尔驻足在钢筋水泥铸造的高耸突兀的现代建筑物中时,周围冰冷而毫无生机的环境也许会使人感到一丝的孤立和失落感。即使有电子技术来弥补人们的心理需求,但还是会使人不免感到艺术文化气息的大量流失,更重要的是缺少了人文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开放的、公众认同的公共空间内进行的,并由大众自由参与的公共艺术创作却可以使环境中的文化含量丰富起来,改善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其具有的丰富的娱乐互动性大大增强了环境中人文情感的交流和传达,有利于建立一个平稳和谐的高品质空间环境,使人们获得欢愉,体会环境带来的优美感、自然感和生命感。

所以,公共艺术作为放置于公共场所内的艺术作品,应具有与大众产生交流的特点,避免以完全孤立、与公众保持距离的观赏形式存在,而是要从大众对作品的参与及互动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创作出生活的艺术,身边的艺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与之产生精神上的交流,真正做到将艺术融入生活。

而提到公共艺术,就不得不提到坐落于美国芝加哥洛普区的千禧公园。这个由芝加哥政府发动,与设计师紧密合作,历史上公众参与最多的公园可以说是一个超级的公共艺术项目。它分别由露天剧场、过街云桥、雕塑、互动媒体、生态环境景观等元素构成,以极具参与性的亲民互动的设计理念赢得了公众对千禧公园的热烈反响,每年吸引的游客超过400万人次,不仅带动了重塑芝加哥先锋花园城市形象的设计热潮,而且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将这个中心废气地带变成了一个富有娱乐休闲功能的景观区域,是具有大众参与性的公共艺术的优秀代表和典范。

其中,出自英国艺术家安尼诗·卡普尔之手的雕塑作品"云门",被芝加哥人亲切称为"豆子"的巨大雕塑非常引人注目,成为了人们驻足聚集的艺术广场。它高33英尺,长66英尺,宽42英尺,重约110吨,通体全部由不锈钢无缝锻造出来,且经过了高度的镜面处理,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面超大无暇的哈哈镜。它将周围的建筑和天空全部倒映在了光滑晶亮的银色表面上,使人们与城市融为一体,并且在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显现出不同的扭曲和光影效果,这使得单调的外表立刻具有了丰富的内容。游客们喜欢从它下方的凹陷处穿过,到它的跟前触摸、拍照,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形态的反映,这充分地展现了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参与性的独特魅力,也可见艺术品并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供少数人欣赏的事物,而是可供大众参与的具有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表现上的通俗性的艺术种类。

千禧公园内由西班牙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的喷泉与LED影像幕墙相结合的"皇冠喷泉"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者将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表情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把这些动态的面部表情的录像以每小时变换6张的频率投射到约15米高、6米宽的南北各1座的2座构筑体的屏幕上。与之相伴随的是涓涓流淌的水流和从人嘴中吐出的喷泉,小朋友们则会等待着电子脸孔嘟起大嘴触碰那凉爽水柱的一刻,消除身上的暑热,极具互动性和亲民参与性,是与互动媒体相结合亲民互动公共艺术优秀案例。

从千禧公园这个公共艺术项目可以看出艺术在逐步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大众的参与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关键之所在。通过大众的参与不仅仅为了完美展现艺术品的视觉效果,体现其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让身处于高密度居住状况下的人们放松身心,拉近距离,营造出人性化的生活氛围,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公共艺术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灵魂。当代公共的主体是市民大众,艺术已不再是历史传统形态下为某些特权服务的工具了,公共艺术在甩掉神秘外衣之后,已经成为了为市民大众创造自由舒适的公共空间、满足大多数人审美与情感需求的新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人的因素是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容忽视的关键,而公众的参与和共同创造将是公共艺术作品进一步彰显魅力的必由之路。如何确立公共艺术作品的形象,使其亲近大众,使人与环境共融,则是创作的首要环节,不管是尺度问题还是形象问题,都应围绕着这一精神而展开。因此,在设计上应多加以对这个因素的考虑,摒弃单调乏味,缺少精神交流和情感沟通的毫无生机的点缀物,让艺术品与观众产生直接互动,并创作出更多极具亲和力、感染力以及丰富的互动性公共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