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例6篇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广东;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高等学校通过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人才保证、智力贡献、科技支撑、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本科学校①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根据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广东省可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4个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粤东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粤西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截至2014年8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4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2.6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32%)。就区域分布看,珠三角38所、粤东2所、粤西4所、粤北2所,分别占本科学校数的82.60%、4.35%、8.70%和4.35%。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全面把握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和适应性,提出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一、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研究②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常住人口并对全国2001―2013年常住人口、本科学校数和2005―2013年在校本科生数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表明常住人口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和强烈的线性关系;同时,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92)高于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为0.927),这些均与全国总体表现情况相同,但同比全国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1)。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③层面看,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系数于珠三角及深圳均表现为同升现象;粤东、西、北地区则存在个别相反现象。由于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④,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⑤,故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则为不显著相关(见表2)。

综上,珠三角常住人口与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与在校本科生数相关性较强,但与本科学校数相关性不显著;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不仅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性相比珠三角和深圳市弱,而且与本科学校数也不具有相关性。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运用SPSS 19.0对全省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GDP及全国2001―2013年本科学校数、GDP和2005―2013年全国在校本科生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本科学校数二者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5),其中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为0.986,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系数为0.931,均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三者之间均为正向影响,具有强烈的线性关系,这与全国的表现情况是一致的,但同比全国2001―2013年GDP与本科学校数的相关程度,不如全国高(见表3)。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GDP与在校本科生数的相关系数在各区域均表现为同升现象; 2001―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数未发生变化,深圳未发生明显变化,故粤东、西、北地区GDP与本科学校数无相关性,深圳为不显著相关(见表4)。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用Matlab软件)对全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各学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比重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对全省2001―2013年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数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以进一步明晰广东省本科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从全省层面看,就学科专业而言,农学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r9=0.5041;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8=0.8230、 r7=0.7228、r11=0.6323、r2=0.6017;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5=0.8306、r11=0.7965、r7=0.7289、r2=0.6512、r8=0.5436。就学生层次而言,各层次学生与三大产业间都有很强相关性(见表5)。

(四)小结

1.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人口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表现有强有弱,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人口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2.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经济规模之间,在省域层面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高于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的相关程度(与全国总体表现一致);在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上则不明显,特别是本科学校数与经济规模在有些区域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显著。

3.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一是因学科专业而异,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均与第二、三产业具有相关性,但与第一产业相关性弱,而农学正好相反。二是虽然各类层次的人才培养在省域层面和多数区域层面上与三大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个别区域则有所差异――或者因缺少研究生培养资格而无法为所在区域提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如粤北;或者因受区域内本科学校数量及人才培养规模所限,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各层次人才需求量激增的态势,如深圳市。因此,在本科教育资源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地大力地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及层次结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会进一步弱化。

二、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研究 (一)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趋势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⑦的分析。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即每所本科学校对应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越高,说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越低,反之越高。

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⑧在2005―2021年间呈下降趋势,2021年后又开始上升;2015―2024年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在2.77万―3.76万人之间。假定2014年之前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尚能保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入学率逐年上升,则从2015―2024年间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最高值(3.76万人)仍低于2014年之前的数值来看,本科学校数量可以适应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仍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上这一状况在2011年已出现),尤其是远高于我国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一般在1.14万―1.64万人之间,中部地区一般在2.40万―2.65万人之间,西部地区一般在2.19万―2.73万人之间,东北地区一般在1.74万―0.91万人之间)。如图1所示。

注:缺2010年数据。

图1全国主要区域及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除了珠三角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粤东、西、北地区和深圳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图2)。

注:缺2010年数据。

图2广东省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2005―2024年)(单位:万人)

因此,在保持现有本科学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本科入学率将远远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如果要在2024年分别达到差距相对较小的中、西部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10所、20所;要分别达到差距较大的东部和东北地区2024年的平均水平,需分别新增本科学校43所、143所。可见,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缺口仍然比较大,对粤东、西、北地区而言缺口更是巨大。

2.基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89.21人,而北京为232.52人、天津为219.54人、上海为150.20人,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海南、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也均在100人以上,都高于广东省。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珠三角最高,为94.03人,可勉强达到我国中等水平,但深圳仅为25.86人;粤东、西、北地区偏低,粤西略接近2013年新疆(66.84人)、(68.55人)、青海(57.63人)的水平,粤北较低、粤东最低,表现出本科学校数严重不足(见图3)。

因此,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广东省本科学校数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具有较大不适应性,特别是深圳市。

(二)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经济规模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本科学校校均GDP⑨的分析。从全省层面看,本科学校校均GDP在2005―2013年间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见图4),分别是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1.66―1.77倍、2.28―2.59倍、2.56―3.13倍、3.02―3.28倍之间(见表7)。由此可见,广东本科学校数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一直处于偏少的状态。伴随着未来广东经济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本科学校数量将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05―2013年本科学校校均GDP整体都呈增长态势,珠三角略高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深圳约是全省总体水平的倍数保持在4.54―7.90倍之间;粤东始终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北在2006年后高于全省总体水平,粤西则一直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同时,粤东、西、北地区本科学校校均GDP水平都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表明,广东省各区域及深圳市本科学校数量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均显不足,如果本科学校数量没有得到明显增加则与未来经济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参照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3年校均GDP水平,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可新增20-147所,其中粤东可新增3-11所、粤西可新增1-11所、粤北可新增2-10所、深圳可新增6-20所。

2.基于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的分析。2005―2013年,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仅为15.28―19.00人之间;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呈下降趋势,但广东仍低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差距较大。可见,广东省在校本科生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发展而言偏小,整体上未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学生数不仅无明显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这将使得在校本科生规模与未来经济规模发展的不适应更加显著(见图5)。

从各区域及深圳市层面看,2013年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只有粤西超过全省总体水平,但仍低于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珠三角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但深圳市仅为1.90人;粤东、北地区都在10人以下,粤东地区还不到5人,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有较大差距。这表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在校本科生规模与经济规模发展有较大的不适应性;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校本科生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粤西可适当放缓在校本科生规模的发展;粤东、北地区在校本科生规模仍需着力提升;深圳市应大力扩大在校本科生规模(见图6)。

(三)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1.基于层次布局结构的分析。根据《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年)》,广东省将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主体产业,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以上、34%、23%、12.5%和约1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人才需求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具有交叉知识的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具有一线工作技能、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可见,未来广东既需要更多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本科学校。然而,广东省本科学校不仅占全省高等学校比例低于全国,而且“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占本科学校的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均接近4个百分点,这两方面与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北等高等教育发达省份相比更是差距甚远。由此,也导致广东省本科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从2013~2014学年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占在校生(指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下同)比例看,除了粤西在校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广东省及其各区域整体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但与当前广东省经济地位不相适应,更使得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后继乏力(见图7)。例如深圳市目前仅有3所本科学校,其中包括了近三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此全市每年要从外地引进约4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市外院校理工类毕业生约占深圳市接受理工类毕业生总数的90%。

如果以生产总值比例作为本科学校设置依据,在全国本科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数量以及校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广东省需新增本科学校约54所,其中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需分别新增41所(含深圳需新增18所)、5所、4所和4所;高水平大学需新增约9所,其中珠三角需新增6所,粤东、西、北地区各需新增1所。

2.基于类型布局结构的分析。从全省层面来看,1978年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呈现出徘徊、下降、上升交相替代且在一个狭窄区间波动的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按照“三、二、一”方向发展。根据发展趋势,预计2015―2030年间广东省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仍将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在区域产业结构上,珠三角第三产业发达,比重超过50%,其中深圳市达到56.54%;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粤东、西、北地区将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由此可见,未来珠三角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第二产业将不断显示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海洋经济将在2015年达到1.5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省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因此,未来全省层面高校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珠三角未来几年最需扩大的学科门类为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对应的学校需求类型为理工院校和财经院校;粤东、西、北地区的学校需求类型则以理工院校为主。2013~2014学年,从全省本科学校共计开设的2370个专业来看,工学专业数量最多,其次为管理学专业,之后依次为艺术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哲学专业;在校本科生94.96万人,按规模排序依次是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仅从专业设置和在校本科生比重看,基本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但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的专业占比和在校生占比都过大(见图8)。

在区域层面,2013~2014学年,珠三角本科专业按照设置比例排序依次为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专业,在校生规模除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理学依次排在管理学之后,其它学科与其专业设置比例排序相同。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存在艺术学和教育学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其专业设置和在校生规模比例分别达到10.82%和6.53%、3.06%和2.22%。粤东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设置比例过低,分别仅为18.99%、11.39%和3.80%,而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7.72%、13.92%、6.33%和1.27%,与此相对应,其人才培养规模难以适应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需求。粤西经济学培养规模过小,专业设置比例仅为2.79%,而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6.98%、11.63%和6.51%。粤北工学、经济学培养规模较小,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3.08%和1.71%,而艺术学、教育学专业设置比例过高,分别为14.53%和8.55%,师范类在校本科生比例高达92.24%。

(四)小结

1.人口是决定本科学校数量、在校本科生规模与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广东,无论是从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还是从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来看,本科学校都表现出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特别是对于目前本科学校偏少的粤东、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考虑到除人口之外的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如高等教育入学年龄的放宽、高等学校招生政策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率的现代化指标等,广东省本科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的不适应性将更加明显。

2.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本科学校校均GDP和每亿元GDP负担本科学生数来看,各区域的本科学校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因此,在未来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规模的承受能力,使区域本科学校数和在校本科生规模都能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3.在省域层面,迫切需要增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些学校应以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为主,着力控制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培养规模。在区域层面,珠三角本科学校设置应该着力提高办学层次,尤其是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要注重高端发展;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新增本科学校应以理工院校、财经院校为主。考虑到海洋产业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应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市择地再建1-2所以海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海洋院校,满足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对高层次涉海人才、智力、科技的需求。

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省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2008年以来均排名全国前6位,比广东排名靠前的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新疆、),本科学校校均GDP远高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财政保障扎实,但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在校本科生数、每亿元GDP负担在校本科生数却排名全国倒数,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本科学校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仍然相当短缺;二是目前全省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急需学科专业如工学教育规模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仍不合理、不协调、不适应;三是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学校区域发展不合理、不协调情况仍然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科学合理地做好广东高等学校尤其是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按需设置。根据全省及各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本科学校的新建、更名、合并、分立、转设和退出。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规模与条件、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效益的关系。以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大对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从严控制起点低、一般性的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立,鼓励办学思想端正、实力强的举办者兼并重组办学水平低的高等职业学校,政府和有关社会力量集中更多资源发展适应全省及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本科学校,既要有一批能直接对应产业、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学校,也要培育更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型高水平本科学校。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全省各区域的人文环境、财政能力、智力资源、产业支撑等因素所构成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的需求指数,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着眼于较大区域而不谋求每个地级市不顾条件地都设立本科学校,努力使本科学校设置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发展需求相协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投入能力相适应,以确保本科学校能够办得好并能充分发挥适应、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作用。

3.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既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作用,通盘谋划和推进全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同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教育刚性投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同时,还要突破各种政策壁垒,积极探索混合制、股份制办学体制,推进实力强大的行业企业兴办本科教育,引进国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二)主要策略

1.珠三角要以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办好高水平大学,同时要新建一批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构建以广州(辐射佛山和肇庆)、深圳(辐射东莞和惠州)和珠海(辐射中山和江门)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第一,总体上应新增20所左右(不含深圳市)以理工类、财经类为主的本科学校,其中珠海、中山、惠州等经济发达、本科学校较缺乏的中心城市应新建或由独立学院转设多所本科学校,同时鼓励支持其他市按需新建或转设应用型本科学校。第二,鉴于区域内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新建本科学校应主要定位于规模较小、富有特色、学科专业与区域主体产业群关联紧密的特色本科学校。这种特色本科学校,一要突出需求导向,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务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对接匹配;二要突出专业导向,按照“小而精”的原则,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三要突出开放导向,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成长步伐。第三,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将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将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将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突出的研究型大学。第四,广州要下定决心积极推动和支持所辖区域内的省内知名本科学校与世界排位前200名的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或二级学院。

2.粤东、西、北地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条件和能力统筹举办若干所高起点、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校,构建以汕头、湛江、韶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一,粤东以汕头市为中心,以服务汕、潮、揭产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重点新建包括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揭阳)在内的5所左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其学科专业设置以能源与动力工程、航海技术、海事管理、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道工程技术、油气勘探和开采技术、石油化工、渔业综合技术、旅游管理等为主,现有本科学校要逐步减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招生规模。第二,粤西以湛江市为中心,根据粤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新增1―3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在适当控制新增数量的同时,把工作着重点放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扩大办学空间上。在积极巩固提升已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与钢铁、石化、能源、海洋运输、海洋生物等产业相关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开采与储藏技术、材料(成型、高分子)、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水产养殖、海洋地质和矿产、海洋工程、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工程等学科专业,可建1所以上与这些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理工类本科学校,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的作用,注意加快扩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空间。第三,粤北以韶关市为中心,把握振兴粤北的重大机遇,着力培育若干所理工类和财经类本科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冶金工程、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电气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农产品加工、旅游管理等为主,逐步减少文学、法学、经济、教育、历史、艺术、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设置。

3.深圳市应以更长眼光、更大魄力、更强举措、更多形式举办本科学校。根据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深圳市应新增15所左右的本科学校,其中既要优先发展若干所起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又要着力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学校,加快扩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第一,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大规模。第二,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到深圳举办研究生院、分校或整体搬迁某个学科来举办特色学院,重点推进在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金融等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特色学院建设。第三,创新体制机制,创造引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的良好条件,在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步伐的同时,再引进2-4所国(境)外知名大学来深圳合作办学。本科学校设置应主要定位于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本科学校。

研究和解决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问题,既需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参加本研究的还有黄崴、刘建伟、耿景海等)

注释:

①本研究所指本科学校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本科学校。

②对于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

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拟用本科学校数、在校本科生数指代本科学校结构、布局,用常住人口指代人口规模,用GDP指代经济规模。如无特别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均为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2001―2013年统计年鉴、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01―2014年国家统计年鉴,同时缺少2003年广东省在校本科生和在校专科生数据。

③鉴于深圳市是我国经济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之一,因而本文特别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④分别为2所、4所、2所。

⑤2012年由1所增加到2所。

⑥因粤北无研究生培养单位,故只研究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⑦本科学校校均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等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除以本科学校数。

⑧本报告以1993―2012年广东省各地市小学招生数作为2005―2024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统计基数;2015―2024年本科学校数以2014年本科学校数计,依此对本科学校数量能否满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本科教育需求进行趋势分析。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2

摘要:

【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小麦氮素吸收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产量效应。【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后我国小麦田间试验产量、籽粒和秸秆氮含量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淮海冬麦区、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产量、地上部氮吸收、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100kg籽粒需氮量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kg籽粒需氮量、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结果】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和生产100kg籽粒需氮量的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t/hm2(n=5484,变异系数34.37%),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7.06t/hm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最低(4.71t/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居中(5.60t/hm2);生产100kg籽粒需氮量的全国平均为2.87kg(n=5073,变异系数25.43%),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2.98kg),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2.60kg和2.84kg);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17%(n=3456)、0.55%(n=2460)、180.9kg/hm2(n=4962),变异系数分别为23.96%、38.18%、44.50%。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均以黄淮海麦区居高,分别为2.24%、0.56%、211.1kg/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1.92%、0.5%、146.7kg/hm2和2.14%、0.53%、138.0kg/hm2。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氮量、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随小麦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范围<4.5、4.56.5、6.58.5、8.510.5、>10.5t/hm2,生产100kg籽粒需氮量分别为2.79、2.80、2.91、3.03和3.05kg,对应的籽粒氮含量分别为2.01%、2.11%、2.27%、2.26%和2.40%,秸秆氮含量分别为0.46%、0.53%、0.58%、0.61%和0.63%。【结论】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主栽品种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差异,造成了小麦氮素吸收特性的区域间差异,因此小麦施肥应根据各区域的小麦产量、小麦氮素需求规律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

关键词:

小麦产量;氮素吸收;需氮量;响应特征

小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013年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1.54%和20.26%[2]。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20世纪粮食单产的1/2、总产的1/3来自化肥的贡献。如果停止施用化肥,全球作物产量将减产50%[3]。化肥对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40%60%[4]。如果不充分掌握小麦氮素的需求规律,仅为单一追求小麦高产,往往造成氮肥施用过量,例如山东[5-6]、河南[7]、陕西[8]等地区均存在氮肥过量问题,而氮肥的过量投入不仅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养分利用率低下[9],也容易引起土壤酸化[10]、地下水污染[11]、温室气体排放[12]等负面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小麦的氮素吸收规律,特别是区域间差异性,对科学合理地指导小麦区域施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氮平衡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3-16]。曹承富等[13]在安徽砂浆黑土的研究表明,施氮量为225kg/hm2时皖麦38和皖麦44产量最高,分别为5.91t/hm2和6.22t/hm2,再增施氮肥(75kg/hm2)小麦产量不升反降。徐凤娇等[14]研究表明,小麦产量与蛋白质产量在施氮量为N270kg/hm2时达最高,再增施氮肥N90kg/hm2,小麦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下降。党廷辉等[15]在陕西黑垆土上的研究表明,麦田土壤中硝态氮数量、氮素盈余值与氮肥用量成正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田块尺度,或小样本数的氮吸收规律,尚缺乏区域间大尺度、大样本数量的深入探索[17]。因此,本文在收集2000年以后大量文献数据和田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我国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和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氮量的区域差异,探索不同小麦产量水平下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和100kg籽粒需氮量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我国小麦推荐施肥模型等提供科学的区域参数,为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参考,实现我国小麦增产高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在参考我国小麦种植业区划、中国化肥区划等资料的基础上[18-19],根据2013年我国小麦区域生产布局和产量情况,选择3个主要的小麦生产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黄淮海冬(秋播)麦区(HH)、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YR)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NW)。2013年3个小麦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为21783千公顷,占我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90.32%;小麦产量11485万吨,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94.20%[2]。黄淮海冬(秋播)麦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及江苏和安徽北部。本区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属半湿润性或半干旱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以褐土和潮土为主,小麦主要为冬小麦(冬小麦—夏玉米轮作)。2013年本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57.44%和66.64%[2]。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包括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和江苏南部等。本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棕壤等,小麦主要为冬小麦(冬小麦—水稻或其他作物轮作)。2013年本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4.53%和13.74%[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包括陕西、山西、新疆、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东部区域。本区处于中温带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土壤以棕钙土、灰钙土、灌漠土、灰漠土等为主。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2013年本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8.35%和13.82%[2]。

1.2数据来源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包括小麦产量、籽粒氮吸收量、秸秆氮吸收量、地上部氮吸收总量、籽粒含氮量、秸秆含氮量等。数据来自于课题组“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试验数据等,以及2000年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献、硕博毕业论文、书籍等。选择研究区域的样点数,其中产量数据为5484组、籽粒氮含量3456组、秸秆氮含量2460组、植株氮积累量4962组和生产100kg籽粒需氮量数据5073组。详细样点分布见图1和表1。

1.3数据处理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应用Sigmplot10.0软件制作小麦籽粒氮含量、小麦秸秆氮含量、100kg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变化的关系图,同时分析小麦产量与地上部吸收氮总量的相互关系并制图。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及全国样点的小麦产量与小麦吸收氮总量进行模拟分析时,模型选试指数函数、线性函数、多项式、乘幂函数等,经多次调试选用R2最高、显著性最好的乘幂函数Y=aXb(a、b为常数)。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主产区的氮素吸收规律我国大田试验条件下小麦平均产量为6.18t/hm2(n=5484),籽粒氮含量2.17%(n=3456),秸秆氮含量0.55%(n=2460),地上部吸收氮总量为180.9kg/hm2(n=4962)(表1),但各参数波动范围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氮吸收量变幅分别为0.215.48t/hm2、0.46%5.26%、0.03%1.53%、6.7658.2kg/hm2,变异系数分别为34.37%、23.96%、38.18%、44.50%。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土壤类型等千差万别,造成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氮累积量等区域差异明显,变异性较大,在小麦推荐施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区域的小麦氮素需求特征。黄淮海冬麦区小麦产量最高,达7.06t/hm2(n=3027),西北冬春兼播麦区最低,仅为4.71t/hm2(n=139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居中,为5.60t/hm2(n=1059)。区域间小麦产量水平的不同,氮素吸收量也存在差异。黄淮海冬麦区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较高,分别为2.24%、0.56%、211.1kg/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分别为1.92%、0.5%、146.7kg/hm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分别为2.14%、0.53%、138.0kg/hm2(表1)。小麦产量与地上部氮吸收总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显著的乘幂函数关系(图2)。全国样点相关函数表达式为Y=26.447X1.033(Y表示小麦产量,X为地上部氮吸收总量),R2为0.7664,达极显著水平(P<0.001)。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R2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分别为0.713、0.7691和0.7489。全国范围生产100kg小麦籽粒的需氮量为2.87kg(n=5073),变幅为0.598.44kg,变异系数25.43%。这说明,小麦生产100kg籽粒的氮需求量存在区域差异性,如黄淮海冬麦区为2.98kg、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2.60kg,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为2.84kg。

2.2小麦氮素吸收特征及其产量效应为进一步探索不同区域小麦产量水平与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需氮量的相关关系,根据小麦产量水平将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及100kg籽粒需氮量进行分组研究。将小麦产量分为5个水平,分别为<4.5t/hm2(平均产量3.15kg/hm2,n=1216)、4.56.5t/hm2(平均产量5.56kg/hm2,n=1677)、6.58.5t/hm2(平均产量7.50kg/hm2,n=1910)、8.510.5t/hm2(平均产量9.11kg/hm2,n=639)和>10.5t/hm2(平均产量11.8kg/hm2,n=42)。

3讨论与结论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3

问:成考专升本中的高数一和高数二有何区别?

答:数学一直是很多*的薄弱环节,那么成考专升本中的高数一和高数二有何区别呢?

成人高考专升本理工类专业的需要考高数一,而成人高考经管类专业的则需要考高数二,那么高数一和高数二分别考什么内容,有什么区别呢?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 知识生产函数;产学研合作;高校学术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138-04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主体,必然成为各国综合国力提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创建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科院共同提出“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产学研结合成为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林宝琨(2006)指出新时期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构建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创新团队,不断加强科研团队的管理职能,拓展产学研界面、开发人力资源和资产等。[1]胡瑞(2006)则提出高校要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马卫华(2010)基于资源流入流出模型,指出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带头人、团队文化、研究方向选择、组织学习等方面存在正面影响。[3]

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规模和数量取得迅猛发展,但与国家赋予其的责任与使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中,理论界、企业界、教育管理部门等更多地将产学研合作视为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体现,一种对社会的单方面付出,产学研合作对高校的收益也仅仅体现为科研经费的补充。虽然绝大多数高校认可产学研合作对其学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作用,但较少能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大学学术竞争力的角度认知产学研合作。[3]这种作法忽视了合作过程中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知识生产交换、科研团队研究导向实践化与创新化、学术视野的拓展等环节,不利于高校最大限度地从产学研合作中获益。实践中,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对高校学术竞争力提升到底有何影响?本文以产学研合作中的高校为主体,基于2007-2011年地区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作用,并分析其地区效应及原因。

二、模型建立及数据

(一)模型与变量

经验研究中,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是目前研究R&D和地区创新活动比较合适的一个模型。[4]本文以此函数为基础,将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提升看作知识创造的过程,研究产学研合作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在知识生产函数中,R&Doutput=aR&Dinputb,其中a为不变要素,b为弹性要素,表征研发过程中投入的变化。[5]我们将高校创新活动的R&Doutput看作学术竞争力的提升,以高校创新产出表征,R&Dinput则为高校创新活动的各种投入,包括人才、资本、科研经费等。模型则转化为Yit = f(Kit ,Lit ,Rit ),其中Yit为第i地区第t时期的高校创新产出, Kit、 Lit分别为第i地区第t时期的高校资本和劳动力投入,Rit为第i地区第t时期产学研合作经费。

考虑R&D投入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将滞后一期的产学研经费变量引入模型。由于缺乏高校资本存量的数据,仅引入自变量L和R,回归过程中,将结合模型的检验,保证模型的拟合优度。最终得到模型(1)和模型(2)。

lnYit=β1lnLit+β2lnCRit(1)

lnYit=β1lnLit+β2lnCRit+β3lnCRi(t-1)(2)

其中,β2、β3分别表征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同时,为进一步分析三大地区效应的差异及原因,将分别对全国和三大地区的数据进行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

在具体的变量选择上,现有研究中,通常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和专利申请或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而针对高校而言,由于2009年以前各地区高校专利申请及授权量未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列出,本文倾向于采取技术进步指标TFP作为高校创新产出的表征。高校的学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国外三大检索工具收录期刊数是高水平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是许多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以各地区SCI、EI、ISTP的篇数代表地区高校的竞争力,以每年三大索引期刊数量的增长作为高校技术进步的表现,即Yit。Lit则以各地区高等学校R&D人员数表征,CRit以各地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集额中的企业资金部分表征。

(二)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08-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考虑到部分年份数据缺失的影响,以30个省市为对象,采取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其中研发经费变量,以GDP平减指数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模型的检验

针对面板数据,存在固定效应(FE, fixed effect model)和随机效应(RE, random effect model)两种模型,错误的模型设定可能引起参数估计的偏差,因此首先应对模型的选择进行检验。计量经济学中,普遍采用Hausman检验来判别模型,其零假设为存在随机效应,若p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校数量、质量及产学研合作的规模等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分别对全国和三大地区数据进行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基于Eviews 60的操作,得出回归结果,如表2、表3所示。注:括号内为p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表2可知,在全国层面,各地区高校R&D人员和R&D经费的投入对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方程的F值也通过检验,说明模型整体是显著的。模型(2)中,lnCRit的系数为0229044,lnCR(t-1)的系数为0181643,表明产学研合作经费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短期影响要比长期影响更明显,这可能与短期内产学研合作规模的扩张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经费补充的即时影响相关。

注:括号内为p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表3可知,在三大地区层面,大部分系数能够至少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模型整体也均显著。模型(2)中,lnCRit的系数除在西部地区数据的回归结果中显著外,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一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lnCR(t-1)的系数在三大地区的回归结果中均显著,说明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lnCR(t-1)的系数最大,为0284581,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75倍和392倍。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即只有当产学研合作达到一定规模时,才可能对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活动产生影响,短期内,由于企业和高校合作的频率和深度仍较低,双方知识互换和创造的频率相对较低,产学研合作对引导高校研究导向、促进科研人才成长、促进科研团队组织学习等过程的影响也较少;另一种则是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受合作质量的作用,低层次的合作如简单的技术转让,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必然有限,而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存在知识转移的过程,而且包括基于双方知识的再造过程。在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经济活跃度高,较早开展产学研合作,其合作的规模和层次较中西部地区有明显优势,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也可能相对较强。

“985工程”学校及211学校集中着国内大部分领先的科研资源和科技成果,是各地区产学研合作的主力军,其合作层次和规模必然较一般教学型大学存在明显优势。因此,为验证上文的两种解释,我们以三大地区产学研合作经费总额、“985工程”学校及211学校总数,分别表征地区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质量。由表4可知,2011年东部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费总额达1466005万元,分别是中部、西部地区的308倍和301倍。东部地区共有“985工程”学校及211学校106所,占总量的702%,说明东部地区产学研合也存在明显的质量优势。四、结论与启示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进步、知识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步伐加快,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到底如何。本文以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得出在知识转移和生产层面,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提升确实存在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且有滞后性。在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与东部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较早,合作规模优势明显,合作层次和质量较高有关。

基于本文的研究,得到一些启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职能践行的视野内,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补充科研经费、转化科研成果的手段,而应从实践出发,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应用、再生,提升自身学术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产学研合作应同时注重规模和质量,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发展深层次的知识转移和再生,以便更好地提升学术竞争力。此外,在构建经济社会和环境文化方面,东部地区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孕育着技术转移、交流、再生,高校与企业、其他高校间的技术合作也较为明显,为高校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西部地区在过分追求高校学术成果的同时,缺乏对市场化技术环境的培育,进而导致大量技术成果商业化程度低,高校面向市场研究能力弱等困境。为此,政府等主体在创造良好技术市场环境,促进高校技术信息沟通与转移,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学术竞争力等方面仍需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宝琨, 孙才超 高校科技组织创新及其管理[J]. 吉林教育科学,2006(2):90-93.

[2]胡瑞, 李忠云 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06(8):149-151.

[3]马卫华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教育机会均等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181-05

一、前言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占中国人口8.47%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总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物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在国防上十分重要。从当前看,构筑和谐社会需要少数民族的参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不能缺乏女性的支持。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构筑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有自己的民族高等教育。例如中世纪以后以"格西"学位制为代表的寺院教育,清光绪三十年(1908年)建立的满蒙高等学堂,1924年维吾尔族等在新疆成立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等[1]。但不论寺院教育或贵族教育,少数民族女子都是沉默和缺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据统计,1950年,全国有少数民族大学生1285人[2]。虽没有详细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数据,但据此推测,数字应该很少。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中共有女大学毕业生1040795人,其中专科生708909人,本科生318729人,研究生23215人。短短50年,从无到有,已形成了分布于各类型与层次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群体。

然而,民族地区内部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的大多数被汉族统治者驱赶到山区、高原区、高寒区、干旱区等环境恶劣闭塞,地域阻隔和交通不便的边疆地区[3],与汉族居住的沿海和中原地区相比,谋生发展的条件较差。严酷的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的增长,经济上的落后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短缺,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先天不足。其次,民族地区内部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民族与地域等内部差异。

二、中国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内部差异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指各族群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在总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应与各该族群在同一年龄人口中所占比例相等。由于缺乏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校生的数据,本文以“五普”中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中的女大学生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使用的两个指标,其一为“少数民族女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表示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其二为“少数民族女子占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表示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男女平等状况。选择“汉族”(或全国平均水平)与“少数民族男子”作为参照系进行对比。文中的高等教育包括各类型与层次的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包括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和“未识别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地广人稀,民族地区内部的区域差异也非常巨大,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基础教育,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习俗,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呈现出民族差异与地域差异。

(一)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与地域差异

1.女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的民族差异和地区分布

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以各自人口分布最多的省、区为准。

除汉族外,共有18个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占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一。

这18个民族中,东北5个,西北9个,西南2个,其他地区2个,反映这些民族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优于全国,民族人口中女子大学生所占比例高。然而18个民族人口只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的28.95%。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9个民族中,东北为零,西北7个,西南29个,其他地区3个,反映这些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其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71.05%。综上所述,东北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最高,西北次之,西南最差。

(数据来源根据五普资料第215-301页“全国各民族分年龄、性别的人口”、第566-567页“全国各民族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整理而成。其中民族分布参考张天路主编.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M].海洋出版社.1993:78.)

2.女大学生所占大学生比例民族差异及其分布

有24个民族女大学生所占大学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汉族,见表二。这些民族中,东北5个,西北10个,西南7个,其他地区2个。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西北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回族4个民族,东北有满(千万)、朝鲜族2个民族,西南有傣族。反映这24个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平等,即性别差异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汉族。排在全国平均水平后的34个民族中,除汉族外,西北的有6个,西南的有23个民族,另土家、黎、畲主要分布于中南、南、东南。由此可见,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男女差异较小,西南较大。

(数据来源同上。)

3.绝大部分民族女大学生所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小于女性所占人口的比例

只有10个民族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该民族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其余民族女大学生的比例均小于女性人口的比例(参见表三)

表三 女大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该民族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同上。)

这10个民族中,东北3个,西北5个,西南2个,反映这些民族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于男性。可以发现,这些民族的人口均在二十万以下,其总人口(409316)仅占少数民族人口(105226114)比例的0.39%,因此,这10个民族不具代表性。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于男性。

4.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性别差异也较小

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在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较好的民族和地区,其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男女性别差异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的民族),反之较大(主要分布于西南的民族)。

(二)原因探讨

1.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

如上文所说,民族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的增长,是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总体上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地域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内部,地理环境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东北、西北和西南来说,东北的自然条件最优越,西北、西南较差。东北气候湿润,地形平坦,交通十分发达。加之紧靠京津唐地区,经济教育都较发达。西北地区的高山大漠的自然环境,烈日高寒的气候条件,地广人稀的人口布局,对经济发展极端不利。四大牧区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成游牧民族女性受教育机会少。西南地区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望山跑死马"、"对面能喊话,相见得半天"、"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之谚语[4],山高谷深,交通极不发达,正规学校教育发展困难。相比之下,西北仍优于西南。尤其新疆,其少数民族女子教育兴起较早,得益于新疆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丝绸之路便是横跨西域的东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5]。因此,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东北最好,西北次之,西南最差,这决不是偶然的。

2.民族地区经济上的不平衡发展是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

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在少数民族内部,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不平衡的。东北自然条件优越,资源充足,工业发展的历史基础好,经济的总体水平较高。西北地区随着近年来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经济日渐发展。西南地区虽有较丰富的水、森林、矿产资源,却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这是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东北最好,西北次之,西南最差的一个原因。

3.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对教育也产生了影响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20世纪中叶,中国各民族间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等呈现极不平衡的现象。事实上,这也是地理环境影响作用的体现。在与汉族交往频繁的民族,汉化水平高,而在交通不便的闭塞之地,便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逻辑(参见表四)。

(资料来源:雷学华.民族教育的历史传统[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4.表中数据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来自钱建明,孟虹,张强.中国少数民族健康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6.)

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基础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民族差异和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缩小差异的对策

1.发展经济,对落后地区实行财政补助

坚定不移地进行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可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等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及民族地区内部的差距[6]。

2.加强对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先保护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民族人口中的比例还低于汉族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民族内部颇不平衡,有些民族女大学生比例太低。今后应继续推行民族保护政策,尤其要加强对弱势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优先保护。可借鉴美国在保护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方面的"肯定性行动计划",即在招生、财政资助、补习教育、聘用少数民族教师以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环境方面采取措施[7]。

3.关注少数民族女童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关键。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大多处于边远山区、牧区或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适龄女童无校就近可上。加强对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救济补助,可以提高该地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入学率。

4.因地制宜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不发达,家庭负担重,少数民族女子接受正规、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困难,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应因地制宜,大力提倡低重心、多形式。具体地说,开展远程、网络、培训等成本较低、学制长短不一、形式灵活的非学历职业教育,重点发展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本专科层次(以专科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使少数民族女子既能学到现代科学技术,又能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矛盾,是事半功倍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 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 杨圣祥.民族高等教育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 (6)

[3] 谢 宁.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4] 任玉贵.影响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1).

[5] 康巴尔尼沙,徐 霞.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历史状况[J]. 新疆大学学报,1999 (3).

高数与高中数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重庆地区 少数民族大学生 新媒介素养 对策

随着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如西北地区、陕南地区、豫鄂赣地区,此类地区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在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渝一带,针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的较少,关于该地区这类人群的新媒介素养研究的几乎没有,通过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对比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一例也没有。因此,本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主要样本。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校内有众多重庆周边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对象相当广泛。此外,该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率要远远超过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高校,所以有一定的典型性。

本文首先提出猜想: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低,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新媒介的认知、使用、批判和思辨方面进行调查,同时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介生产创造信息方面的对比来证实我们的猜想。假如猜想成立,我们会根据得到的数据和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一、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1、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在当今新媒介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现实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新媒介素养,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成为加强少数民族新媒介素养的最佳突破口。这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后保持着较为活跃的媒介接触,其媒介接触行为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差别入手,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介接触动机、对新媒介的认知、如何使用新媒介等具体情况。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比如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2)调查对象。长江师范学院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校内有众多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学生,还有来自其他省份的瑶族、高山族、回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调查对象分布相当广泛。我们拟将调查对象分为民族、年级和专业等个三方面,样本更具普遍性,数据更有说服力。

(3)调查方法。本次采取调查问卷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本组成员有4人,共发放问卷286份,有效问卷251份,其中,少数民族131份,汉族120份。划分民族对学生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使研究的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

2、调查结果

(1)新媒介的认知。在调查问卷中,对“你觉得下列媒介哪些属于新媒介范畴”这一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54%的人选择网络和手机,汉族大学生中56%的人选择网络和手机。

关于新媒介的主要功能,在“信息传递”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两者均为38%。而在“娱乐大众”、“宣传教育”、“舆论监督”和“刊登广告”方面,汉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均为21%、16%、13%和12%,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均为18%、17%、16%和11%。从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都对新媒介有了一定认知,且差别不大。

(2)接触新媒介的动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33%在上网时有明确目的,24%没有目的,在冲浪过程中再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汉族大学生中25%在上网时有明确目的,33%没有目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中均有39%的大学生上网时有目的,但常常会受干扰去看别的内容。而目的明确,完成后就下线的寥寥无几。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新媒介的目的性不强,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介资源。

在关注的信息方面,少数名族和汉族大学生都主要关注社会民生新闻和国内外新闻,其次是娱乐新闻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新闻。

(3)新媒介的使用。关于每天接触新媒介的时间,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没有接触手机和网络。在接触网络的时间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70%的人在1-4小时,而汉族大学生有53%在1-4小时上,还有24%在5-8小时。在接触手机的时间上,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大多数都在0-4小时之间。

(4)对新媒介信息的评估和思辨。对新媒体所表述的信息,分别有49%和48%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选择先判断再接受,选择大部分接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48%,汉族大学生有41%,完全接受和不接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均占2%,汉族大学生分别为4%和7%。

对新媒体当前存在的问题,两个群体都认为主要是虚假新闻泛滥和内容娱乐化、低俗化。16%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重大新闻有隐瞒,17%汉族大学生认为广告新闻太多。

关于对所怀疑的信息的做法,选项最多的是取决于信息对自己的重要程度和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少数民族为63%,汉族为58%。不当回事,不理会的均占24%,采取各种措施弄清真相的分别为7%和12%。

(5)信息的创造和生产。30%的汉族大学生表示在网上过新闻信息,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有16%。

对“如果您在大街上看到一些不法行为,您会怎么做”这一问题,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表示会拍照,第一时间发给相关媒体的分别为7%和10%,上传到微博的分别为13%和17%,表示看情况的分别为64%和55%,什么都不做的分别为9%和14%。

二、调查结论及反思

1、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媒介认知、使用和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评估和思辨方面与汉族大学生相差并不大,有的方面甚至略高于汉族大学生。在信息的生产和创造以及与新媒体的互动能力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低于汉族大学,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知道新媒介包括哪些媒介,并从来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过新闻信息。汉族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介的动机、使用和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略低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新媒介素养,但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2、原因分析

调查数据证明,我们之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低于汉族大学生的猜想不成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地理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偏远地区,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信息落后。“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共投资1674.5亿元,支持云南、内蒙古、广西等8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日益健全的交通设施,使地理环境不再是传播的障碍,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也进入少数民族的家庭,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新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

(2)从经济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多处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边境贸易不断发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这些优势条件和优惠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新媒介的使用及其的信息关注度提高,对各种信息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从文化方面看。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发展,国家成立专项资金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发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都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介的使用和普及,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

三、实施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案

1、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开设相关课程

从调查数据分析看,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都不高。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中,同时通过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普及大学生关于新媒体和新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将新媒介素养教育和教学成果评估纳入教学规划中。

2、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新媒体互动

重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信息生产和创造以及与新媒体的互动方面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加大校园文化活动中新媒体文化的比重,如网络知识大赛或根据网络热点话题开展作文、演讲比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娱乐中增强新媒介的相关知识。成立少数民族协会,开展相关的讲座,创建网上论坛,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再根据学生的观点和想法确定接下来引导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3、合理计划,使新媒介为我所用

重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增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能力。自主学习即将新媒体资源为我所用而不仅仅是娱乐消遣的工具;自我管理是指在接触新媒介的时间和目的上要有一定的控制和把握,不过分依赖新媒介技术;自我约束,就是坚决抵制不良信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自我提高,就是对新媒介的信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批判地接受新媒介信息。

增强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共同的努力,很多细节和具体的措施还需要慢慢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①王诚:《通信文化浪潮》[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②姚利权,《浙江省高校本科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实证调查研究报告》[D].浙江工业大学,2011

③林红梅,《国家财政投资1674.5亿支持8个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新华网,2011

④胡永刚、白浩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D].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