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例6篇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1

领导重视是节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企业应建立节能减排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层的职责,提高节能主管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大节能主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增强节能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员工节能意识。1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各种节能活动争取让领导参加并了解;>为领导层提供高端的节能减排讲座;>定期汇报节能工作的开展情况;>各种节能工作数据、报告或程序手册让领导了解或签字;>领导对于节能精细化管理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明察秋毫。2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实施节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细化节能减排管理网络:建立三级能源管理网络(纵向要从企业最高层到班组,一直到个人,横向要包括计划、设计、工艺、技术、计量、统计、供应、财务、调度等所有部门,节能减排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要有明确的节能减排职责,杜绝推诿、扯皮现象。3能源管理岗位的工作要求精细化。根据工作职能和流程,明确界定岗位职责,形成具体的岗位工作规范,使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岗位职责,熟悉本职业务。4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素质:热心节能减排工作、具有节能减排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5同时在工作中加强对执行力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是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关键。企业能源管理制度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一个系统、完整、全面、细致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用能管理制度》、《企业节能奖罚制度》、《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等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典型能源管理制度及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2能源管理制度应以公司正式文件下发,并组织全员培训学习。3企业应定期对能源管理制度的内容及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4企业可依照GB/T23331-2009模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工作。能源管理体系包含管理者承诺、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操作手册、能源因素、图表记录等一系列多层级的内容。能源管理体系模式遵循的是系统的管理原理和“P-D-C-A”过程模式,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为兑现管理承诺、实现能源方针和目标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管理评审等对能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能源管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企业能源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用能单位应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并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实现计量数据化管理。2用能单位应制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3用能单位需加强企业能源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能源计量人才队伍。4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要求。尤其作为对外结算的用能单位这一要求是基本的、必须的。5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仪表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要求。用能单位对其下属的次级用能单位的耗能指标管理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核心,如果对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没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强制要求,就无法做到有效管理,势必就会使“耗能定额指标管理”成为空谈。6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主要用能设备的耗能指标管理是用能单位能源技术管理的关键,它关乎用能单位的设备先进性考核、设备运行考核、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考核等技术核心指标,因此,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是强制性的,但其所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未作强制性要求。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准确度等级应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8用能单位应重视对能源计量器具清单、网络图的建立。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能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能源统计可划分为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1企业能源统计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如下:>企业内部统计数据不够细化。企业重视进出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的计量统计工作,忽略对企业内部能源流向的计量统计分析;>能源统计出现偏差或遗漏情况;>对能源在输入、储存、运输方面造成的损耗缺少统计分析;>企业的基层统计人员使用的原始记录表格以及各种能源的巡检记录表格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巡检记录等表格。2为实现精细化能源统计,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明确、细化能源统计流程。典型能源统计分析流程如图3所示;>明确、细化能源统计岗位职责。具体应包括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实现原始记录妥善保存、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跟踪能源的消耗升降情况、统计分析、制定能耗定额等;>加强基础用能单元的各种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加强对能耗数据变化的分析,便于进行用能单元单独考核;>明确各种能源数据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等;>能源损耗率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对用能过程中油损、气损、电损等进行测试、统计分析。能源定额管控是节能减排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用能单位应从能源输入、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环节入手,建立详细的能源定额指标,全面、深入控制各个用能环节的能源消耗。企业能源定额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企业的指标分解应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细致的单耗指标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避免采用可操作性不强、不适于基层单位的产值能耗指标进行考核。例如,企业可结合实际建立工艺能耗定额或发电机组发电单耗等单项能源消耗定额指标。2企业应重视对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对节能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予以考核。企业的指标都是从公司分解到车间,从车间再分解到班组。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此,班组要把定额、标准、计量、原始记录、设备保养、规章制度的执行等量化到组员,才能保证公司的节能指标实现。3进行能效对标分析,将本企业的能耗定额指标与历史最好水平、同类型企业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在挑战中开拓进取,面对严峻形势,经受住了考验,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二五”期间,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国家制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分别下降10%的总体指标,建议各耗能企业全面认识、理解、实施节能精细化管理,进而促使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

本文作者:孙卫明工作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节能减排监测中心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计量管理;企业节能;关系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计量管理的重点是有准确的计量数据,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

1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量管理工作要融入到企业节能降耗中去

2.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订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做好测量体系的策划

测量体系是能源计量工作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完善的测量体系能够保证企业能源统计报表数据资料准确,保证企业能源单耗的可比性和受控性并逐步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耗定额的有效执行与合理奖惩,只有坚持不懈地通过测量体系为能源管理的误区,保证能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做好计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测量体系将测量管理活动规范化后,企业应建立起各种能源的计量框架,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确立重要的能源计量点,配备先进的计量设备,运用先进的测量手段,提高主要能源的计量率和准确性[2],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果不善于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所有的管理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作为技术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掌握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2.4做好用能分析

用能分析就是通过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的用能进行定量分析,清晰地了解能量的利用和损失情况,为谋求减少实际能量损失、增加回收利用能量提供依据。企业要通过用能分析,掌握耗能情况,查找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企业的节能途径,为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2.5构筑计量管理平台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3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一是带着热情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3-4]。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4结语

正确处理好计量管理与企业节能降耗的关系,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计量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要认真研究能源计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门的技术攻关,为企业的节能降耗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

5参考文献

[1] 孙勇.浅谈加强中小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166.

[2] 严菁.能源计量管理在水泥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09(7):43-44.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计量管理;节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计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改革不断深入,计量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它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企业的外部环境随着宏观经济的调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几乎波及了所有的工业企业,每个企业的领导人和决策层都应寻求自身独有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构建由上至下,层层监督、人人把关的管控机制和运行网络,通过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实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效益的目标。在此运行过程中,企业的计量管理是各项任务措施落实的必要的、有力的、可给持续改进决策管理者提供最直接的基础数据,为管理决策者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课题。从整个国家的各行各业来看,能源计量涵盖了从社会到家庭,从企业到具体的每个人。在工业生产领域,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加工过程到产品出厂,都需要通过统计计量,测量数据等有效控制能源的使用来完成。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涉及到热工计量、化学计量、电能计量 、气体计量、力学计量等诸多科学测量参数的应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离开计量数据管理,就不能准确量化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各项节能措施就无法实施。增强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保障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立节能型的现代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并不是简单地约束进、出厂的能源量的计量,而是伴随在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通过计量针对性的量化跟踪和量化考核,发现工艺缺陷,挖掘技术潜力,调整工艺操作,堵塞管理漏洞,通过循环式,渐进式改进提高,促进工艺技术进步,设备合理使用,把节能挖潜落到实处。

二、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是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关键。企业的规模各有大小,集中度各有不同,管理层级也区别很大。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合理构建能源计量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应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从企业最高管理层级开始,垂直向下依序层层设置。横向能源计量组织机构的规模应该根据企业规模,工艺复杂程度和能源消耗量级来决定。在能源消耗量级较大的工业企业内,应遵循匹配性原则,避免设置规模过于单薄。要根据工艺特点和能源消耗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建立企业内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人人有责,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化,数据化管理。

三、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立

根据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数据和管理经验,重点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四个方面的制度。机构职责及各级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维护,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对计量器具,工艺设备跑冒滴漏及能源合理使用的监督、监察管理;上述四个方面的制度,要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制度的编制要以国家相关能源、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各子制度建立以后,要达到成体系,好理解,有约束的效能,形成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使之能够有效的贯彻管理意志,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为目标服务的目的。

四、企业领导职责的设定

企业节能工作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企业的管理层,应设置专项牵头,主要负责的领导者,一般应设一名副总经理级专项管理人员主责此项工作。领导人应对能源管理和计量管理工作较为熟悉,并能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必须熟知国家能源和计量的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以便于发挥组织协调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作用。领导职能的设定应含盖企业内部各项能源计量管理的方针,政策,策略的制定,节能与计量管理效果的评估、评价,企业年度和阶段性预算涉及节能方面内容的决策,能源计量管理硬件投入计划的审定,能源计量管理行政与经济奖惩等。

五、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能源计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工业企业一般都是当地能耗大户,来自各级政府的能耗指标压力,必须落实到企业内部精细化节能措施上来。因此,必须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合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型的计量仪表,正逐步替代能耗高,准确度低的传统仪器仪表,这对企业原有的知识技能不高的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企业应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不断学习和岗位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以适应发展推进计量工作。

六、新型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工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设计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老企业建厂年代早,一般没有采用新型节能技术,而这类企业在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却占现有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引进和应用新技术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性课题。资源量的日益紧缺枯竭,客观上造成了进厂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这对工业企业的挑战日益凸显,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新的节能先进技术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节能潜力,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有四个:首先是走大集团道路。规模化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减少外排和能源浪费,使现有能源达到更合理的应用;其次是通过更新改造,持续提高设备生产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是能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三是调整工艺结构,原料结构和能源结构,尽量选用消耗当地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能源,做到生产成本最低化;四是发挥内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大力倡导节能改造、发明改造,应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推进科技进步,确保节能减排措施的实现,以达到用最低的能耗,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七、结束语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能源计量制度、目标、人员、计量器具、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305-01

一、引言

2012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为了加强对能源计量的管控,实施了JJF 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同时明确提出,到2015年,完成全国万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长城汽车为了顺利通过政府质监部门的能源计量现场审查,从2013年初正式开始推行能源计量。截止到2014年底,经过两年的推行,长城汽车能源计量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下面就长城汽车能源计量工作的推动情况简单谈谈笔者的想法。

二、能源计量工作推行方法探讨

1、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长城汽车从2013年开始推行能源计量管理,在推行能源计量管理之前,公司仅对节能项目改造进行了简单管控,由于未对能耗数据进行有效管控,导致节能效果的计算,只是停留在理论能耗的计算,未对节能改造前后的具体用能数据进行测试,导致节能技改流于形式,未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因此,能源计量工作的推行迫在眉睫。

在2013年初,笔者通过深入走访各车间的能源管理人员,了解各车间能源管理的需求,并积极联系唐钢、邢钢等能源计量工作推行较好的单位进行对标,了解其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流程等,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推行思路:首先通过编制《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方案》,明确长城汽车能源计量工作的推行思路及下一步的推行计划;其次,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推行分管负责人,并聘请计量协会老师对各车间的分管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各负责人认识到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编制能源计量管理手册,对制度及流程进行规范。

2、能源计量目标

为了更好的开展能源计量工作,保证能耗数据的准确可靠及相关人员技能能够持续的满足能源计量工作需要,长城汽车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立了能源计量目标:

a、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b、能源计量器具送检率;

c、人员培训参与率;

d、能源计量率。

首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是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明确提出的,也是保证能耗数据准确计量的基础,只有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了标准要求,才能对重点耗能设备、重点耗能区域的能耗水平进行准确计量,只有数据准确了才能更好的开展节能技改工作;其次,能源计量器具送检率是保证能源计量器具准确性的基础,只有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满足了,才能保证采集的数据准确,数据准确了才能保证节约的能源计算准确,否则节能减排只是一句空话;再次,人员培训参与率是对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能的持续改进;最后,能源计量率是考察一个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个企业的能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管理,所使用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等都得到了控制,只有这样,这个企业的节能减排才能真正的说是得到了有效管控。

3、能源计量人员

人员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人员技能是支持每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公司为了使能源计量工作顺利推行,建立了能源计量相关的岗位:能源计量管理员、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员、能源计量器具操作维护人员、计量检定/校准员、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等,并制定了各岗位的职责,编制《能源计量工作组织结构图》及岗位任务书,依据各岗位职责配备合适的人员,并建立各岗位用人制度。

同时,为了使各岗位人员技能能够持续的满足岗位需求,结合测量管理体系培训制度,制定了能源计量工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各岗位人员培训,并针对培训效果不定期组织考试,以保证各岗位人员的技能满足岗位需求。

4、能源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器具是一切能耗数据的采集装置,能源计量器具的管控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绩,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结合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制定流程,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计量确认、不合格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如编制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企业标准对各级计量器具配备标准进行明确:进出厂计量的配备标准,依据能源种类,分为电、水、天然气、蒸汽等,直接规定高压配电室进线总表作为进出厂计量用表,这样就明确了进出厂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方便了现场人员的维护;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直接规定为各低压配电室各配电柜计量表作次级用能单位计量用表,现场配电柜的计量表作为主要耗能设备计量用表,这样明确三级计量的配备标准,使公司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一目了然,方便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统计。

为了保证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电能表、水表等的准确度,公司采购了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及超声波流量计,对现场安装的电表及水表进行现场比对,有效地保证了用电及用水的数据准确,为节能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5、能源计量数据

能源计量数据是一切节能工作的基础,更是能源核算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能源计量数据的管控从数据采集到处理及应用建立流程进行规范:长城汽车的能耗数据采集主要分两种方式: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

先说人工采集,这也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现阶段所使用的主要采集方式,需要数据采集人员按照固定的线路、固定的时间对能源计量器具上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对数据的原始记录进行管理。长城汽车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制定了严格管理制度:依据能源不同,规定不同的抄表时间,抄表频次(每天至少一次),每次抄表时间差在10分钟内,采集路线固定,抄表记录受控,必须有抄表人、核验人员签字,并每月有主管领导对数据进行签字确认。同时规定抄表记录不得随意涂改,采用划改的方式,并由划改人员签字。数据采集人员将采集好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人员处,由数据处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节能提供数据支持。

再说自动采集,自动采集方式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自动采集,对数据可以随时采集,并形成记录,公司要求对自动采集的数据依据岗位不同设置不同的查看权限,防止其他人员对数据进行修改,保证数据的准确,同时形成能耗曲线,对每天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为节能提供支持。

6、自查及整改

JJF 1356-2012标准中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应制定能源计量自查方案并组织自查,以验证其能源计量工作符合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本规范的要求。长城汽车依据该要求并结合测量管理体系内审要求,制定了内部自查的实施方法及流程,明确了从自查策划、自查计划编制、实施、不符合项报告、整改、验证等各项工作的流程及要求,规范了长城汽车的能源计量自查工作,保证了能源计量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结束语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的有效手段。而汽车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的水平更是直接决定了整车的生产成本。有效的节能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更是提高整车利润的保证,而能源计量管理更是节能降耗的基础,长城汽车能源计量工作的推行刚刚起步,只是从制度、目标、人员、器具、数据、自查等方面进行了管控,更具体的制度及流程还需要所有能源计量人员去完善,去改进。要对能源计量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加强计量数据管理、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才能使公司的战略达成,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家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也在加剧。尤其近些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保障。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我国拥有世界第二大能源系统,能源需求以前所未有的、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急剧增加,煤、电、油、气全面紧缺,进口石油大幅增加。能源供需正面临严峻挑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耗低而单位产值能耗高,大量一次能源消耗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环境逐年恶化。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262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86.2%。煤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由于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的能源危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供需不平衡。近几年,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而且呈上升的趋势,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量大增,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第二是结构不合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能源消费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总量增加、能源强度上升、能源结构调整缓慢。造成这种格局一方面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所致,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主导下不合理的价格机制所支撑的粗放式增长方式。第三是区域化差异。受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使能源危机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性,主要是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缺煤、缺电,超出了电网错峰调节能力;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石油制品供应不足。国内部分城市柴油、汽油的品种调配经常出现断档现象。

二、节能减排的意义

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所以,能源的节约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解决资源战略问题必须下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石油资源,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量逐年上升。要解决资源战略问题,必须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要把节约和替代石油放在突出位置,这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2.保护环境迫切需要加强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3亿吨标准煤的消耗,这将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极大地改善。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3.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很大。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能源计量的作用

1.能源计量是科学用能的基础

结构节能、管理节能,必须要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做保证,包括标准化、定额管理、计量工作、信息统计、基础教育和责任制等基础工作。而计量工作又是最根本的基础工作,能源管理需要“凭数据说话”,没有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能源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节能效果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能源计量是用能单位科学用能、管理节能的重要技术基础。

2.能源计量是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保障

在能源贸易上,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可为用能单位提供能源进出厂的计量数据,以减少亏损,避免经济结算纠纷,保护供需双方权益。

在能源管理上,做好能源计量工作能保证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准确,保证能源单耗的可比性进而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耗定额的贯彻执行。

在实施节能措施上,能源计量为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评价节能效果方面,能源计量又为科学评价节能效果或效益提供可靠的数据。

3.能源计量为节能监管提供依据

无论是《节约能源法》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义务的要求,还是国务院节能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的要求,都涉及能源计量的工作范围,只有准确的能源计量数据,才能编制出准确反映企业用能情况的能源利用报告,才能满足国务院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对节能监管的需求。

四、能源计量工作的内容

对于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用能单位应进行能源计量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2.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

3.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单位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的计量要求。

4.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并按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确保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可靠。

5.重点用能单位应加强能源数据管理,建立完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应当保证能源计量数据与能源计量器具实际测量结果相符,不得伪造或篡改能源计量数据。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范文6

从投资控制的主观因素影响分析来看,中小型水电站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单位前期投入设计精力不够

设计深度和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地质条件不明,导致招标阶段出现漏项,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频繁,投资控制难度大;设计方案精度不够,还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1.2监理单位资源配置不能满足合同要求

人员变动频繁,人员素质和数量很难达到现场管控的要求,对现场监督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投资成本控制现场把关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1.3施工单位对中小型项目大多实行管理型承包

采用切块分包模式,总包单位投入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也相对较少,对分包单位的管控能力较差,对工程履约造成了不良影响。

2投资控制主要措施和方法

作为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水电站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工程建设投资控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影响投资控制关键性因素。如何充分调动电站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从投资控制的主观影响因素和重要环节入手,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投资控制手段,结合中小型水电站投资控制管理实例,重点分析中小型水电站投资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2.1强化设计龙头作用

提高设计深度和精度,从设计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投资根据经验统计,设计阶段成果对项目建设投资影响程度占75%,因此在招标设计阶段进一步提高设计深度和精度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因素。强化全周期设计优化,在预可研、可研阶段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多方案比选和论证,寻求技术经济最优的设计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施工图优化和施工措施优化,在满足同等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充分、合理地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在资源配置方面,加大对设计阶段时间和资金投入,增加设计力量,提高设计服务质量;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相关设计管理制度,规范设计成果的深度和精度要求,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在激励机制方面,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建立设计服务考评机制,引入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并行,以激发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业主要进一步强化主导作用,发挥其总协调的职能和作用,提高设计成果的深度和精度,加强对新增变更方案措施的技术、经济审查,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真正做到从设计源头上控制工程投资。某水电站在如何提高设计成果、激发设计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采取主要做法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建立健全设计合同履约考评办法,设立节点考核基金和投资优化奖励。每月由业主组成考评组定期对设计履约情况进行全面考评,通过考评强化对设计合同全要素的管理,促进设计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和现场服务质量,主动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实践证明,强化设计管理取得效果良好,电站实现了提前投产发电,控制节约效果明显。

2.2强化监理现场管控作用

提高现场监督服务水平和质量,从加强现场监管力度提高投资管控水平监理人员作为业主聘请的现场管理代表,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等关键性因素进行控制性管理。监理投入的人员数量、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等,成为制约工程投资控制的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数量和质量方面远不能满足合同要求的情况,表现为监理人员数量投入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更换频繁,不利于监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现场施工管理和商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给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对投资缺乏有效管控。在如何发挥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方面的作用上,结合某水电站采取的主要做法,建立健全业主对监理合同履约考评办法。每月定期由业主组成考评组对监理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强化对监理合同的全要素管理,完善监理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适度提高现场监理人员收入,引导监理公司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核心岗位上,提高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现场监理服务质量;与监理公司总部建立合同履约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向监理公司总部通报现场监理履约情况,加强与总部沟通和联系,争取监理公司总部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促进现场监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最大限度发挥监理工程师在投资控制方面的管控作用,真正做到把好投资控制的第一关。

2.3强化承包商合同履约意识

提高承包商对分包商管控能力,通过合同管理创新增强投资控制效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大额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导致总承包商对中小型项目施工合同履约重视程度不够。对中小型项目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和管理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中小型项目大多采用切块分包的模式,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管控力度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给合同履约带来不可控风险。结合某水电站的做法,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与承包商总部合同履约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强化承包商合同履约责任主体。定期将现场合同履约情况向承包商总部进行通报,借助承包商总部管理平台,争取承包商总部对项目部更多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和管理支持,强化合同资源配置和现场管理,促进项目合同顺利履约。

(2)督促总承包商加强对分包商管控力度,严防“以包代管”。中小型水电站因投资额相对较小,承包商多采用管理型承包,对非主体工程进行切块分包,应督促总承包商从分包合同管理模式、资金支付、生产要素控制等方面加强管控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履约。

(3)强化合同管理制度创新,破解合同资源配置难题。结合项目合同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合同履约风险,准确把握合同执行重点和难点,应势而变,顺势勇为,择机适度采用合同费用资源化的模式,破解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不愿意主动投入资源的难题,强化合同资源配置,确保合同顺利履约。

2.4强化合同管理执行

转变管理思路,实现施工管理到合同管理转变,通过加强合同执行力增强投资效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型项目管理模式多以管理型项目为主,实行切块分包,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控力度相对较弱,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加强对承包合同的生产要素和全过程管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实现从施工管理到合同管理的转变,全员参与合同管理,以合同条款作为管理的标准,强化合同执行力,一切都按合同约定办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严格审查工程变更方案和措施,防止增加不必要的投资成本。通过合同管理制度和合同条款学习,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和监理现场负责人员进行合同管理制度培训宣贯,让合同管理者熟悉合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理解合同条款实质性要求,用合同语言说话,用合同条款办事,真正做到依靠合同来管理工程、建设工程。

2.5加强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管理

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过度消耗,强化甲供材料统筹管理控制投资成本一般工程建设成本中甲供材料所占比重相当大,用动态的思路和平衡的原理搞好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库存”统筹管理,对投资成本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成立甲供材料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从组织上保障甲供材料的管理流程顺畅,搞好甲供材料统筹管理。

(2)建立和完善甲供材料定价机制,采用招标阶段同期市场价格进入合同清单组价,让甲供材料供应价与市场价格相对统一,消除甲供材料市场价与供应价格差异的“二元制”结构,从源头上避免倒卖材料获取价差的行为。

(3)加强甲供材料供应计划的审核工作,用动态的思路和平衡的原理搞好甲供材料“采购、供应、核销、库存”统筹管理。在编制工程进度月计划的同时要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根据需求计划结合库存量及适量储备量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作为甲供材料核销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平衡甲供材料库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加强对甲供材料需求计划的审核,确保甲供材料需求计划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4)建立甲供材料核销报表制度。每季度定期对甲供材料核销一次,核销时间与工程进度结算报表结算时间一致。根据实际消耗量与理论消耗量对比及时进行材料核销,并对每季度材料核销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总结,重点分析是否存在材料消耗不合理的现象。

2.6加强工程计量和结算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与索赔,增强投资管控能力

严格按照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开展计量和结算工作,做到工程计量和结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加强计量的及时性,遵循计量的合规性,重视计量的严谨性,特别是针对隐蔽工程项目的计量和结算,对计量人员的资格、计量校核、计量支撑性材料等关键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计量签证随意性和把关不严。主要做法有:

(1)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建议业主方配置专业的测量工程师或计量工程师,通过增加专业资源配置,加强计量管理,特别是对隐蔽工程的计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因计量原因造成投资不必要增加;

(2)提高计量的合规性,熟悉工程量清单规范、合同文件和定额编制说明,规范和完善计量支撑材料,避免不合理的计量和不规范的计量;

(3)高度重视计量的管理工作,适度依托监理工程师,加强对监理计量工作管理,提高监管力度,发挥监理现场管控作用,让监理工程师把好投资控制的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