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例6篇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1

电子工艺实习作为以实践教学为主、对工科各专业开设的技术实践课,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当前发展机遇,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电子工艺实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子技术,提出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进与实践探索。从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及多媒体使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改善电子工艺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电子工艺实习面临的挑战

电子工艺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高校获得了推广普及。但目前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多以简单电子产品装配为主;实习过程以手工劳作为主;课堂教学以教师板书讲授为主。受限于电子工艺实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实习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有限。综合分析电子工艺实习的现状,可以发现电子工艺实习目前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层次性。目前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多停留在简单电子产品的焊接组装上,实习过程以模仿式手工操作为主,实习内容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因此需引入多层次、多模块的电子工艺实习内容,形成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电子工艺新局面,使学生在获得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2)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配技术不断出现。为使学生掌握现代的电子设计技术、提高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能力,必须改变烙铁加电路板的电子工艺实习模式和方法,通过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引入EDA技术和SMT技术,使学生接触到先进的电子设计和制作技术,提高对现代电子技术的理解。

3)电子工艺实习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滞后。电子工艺实习在燕山大学实施十多年来,教学方法以教师板书讲授和手把手教授为主。受限于实验设备和教学条件,很难对现代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清晰地讲解,学生无法了解现代电子技术及生产流程。同时教材以传统内容为主,对现代电子工艺涉及较少。

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电子工艺实习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加对现代电子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接触并了解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突出工程实践 和创新能力培养

结合燕山大学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当前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以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为依托,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电子工艺实习的层次设计和模块设计两个方面入手,改进电子工艺实习。

2.1 依照教学大纲,改进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的层 次设计

依照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的将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教学层、中级技能教学层和高级教学层。在每个教学层次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见表1。

在基础教学层采用以板书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工艺实习的基础知识。这一教学层次对所有参加电子工艺实习的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在中级教学层则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首先通过万能板练习焊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能,能熟练的进行直插原件的装配和拆焊,掌握电子产品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技术。同时学习常用的电子元器的规格、参数、识别及主要性能和选用原则,熟悉电子产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最后,通过微型FM收音机的组装,将SMT技术引入电子工艺实习中,使学生了解SMT技术,掌握SMT组装的基本过程。

高级教学层次主要针对电类学生和有学习意愿的学生开设,在高级教学层中通过现代EDA技术的引入使学生掌握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相关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及仿真,生成PCB文件。然后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电路图的转印,之后将做好的电路板进行蚀刻。电路板腐蚀好后,让学生使用酒精和松香制作电路板的助焊层,最后使用视频钻进行钻孔,完成PCB电路板的制作[1,2]。

进入组装阶段后,学生按照BOM表领取相应的电子元件,对照电路原理图和BOM表进行小制作产品的组装和调试,直至小制作产品合格。高级教学层次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2.2 创新实习项目,丰富实习内容

在燕山大学目前的电子工艺实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两个电子产品的制作,分别是多功能充电器或万用表和FM收音机,对于电类学生则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旋光彩灯”。目前实习内容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针对电子工艺实习的设计的三个教学层次,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模块,分别为基本技能教学模块,中级技能教学模块和高级技能教学模块,如表2所示。

在基础技能教学模块设计了万能板焊接这一实习项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基本的焊接和组装技能。在中级技能教学模块设置了多功能充电器、万用表和贴片式FM收音机三个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产品组装,牢固掌握电子产品手工组装和焊接工艺,接触并掌握SMT再流焊接工艺,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表2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模块设计

教学模块 教学内容

基本技能教学模块 1.万能板焊接

1.多功能充电器

中级技能教学模块 2.万用表

3.贴片式FM收音机

1.触摸式双稳开关

2.照明定时器

高级教学模块 3.??V双向电压变换器

4.四相混式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5.声光控延时开关

6.信号灯触摸开关

在高级技能模块针对电类学生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了6个实习项目,学生依自己的兴趣来选作。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习项目,进行资料的查阅、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然后使用软件进行相关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直到设计电路的仿真结果正确。其后进行电路板的设计、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最后进行工艺文件的编制、报告撰写,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整个实习过程综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3 电子工艺实习教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设计

电子工艺实习教材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基础扎实、层次突出、特色鲜明的内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工艺实习教材编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包含现代的电子技术。因此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要将指导书模块化,结合实际情况每学期更新相应的模块内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教材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3]。

目前燕山大学的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板书讲解、学生动手为主,对先进的电子技术则涉及较少,因此有必要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先进的电子元件生产、测试及封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通过引进多媒体,可以解决现有教学设备的不足,使学生在牢固掌握电子工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了解最新的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流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电子工艺的前沿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模式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实验课和理论课程,其课程内容涵盖电子元器件、焊接以及电子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内容繁杂,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要想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基础内容的讲解,并进行先进电子技术的工艺技术的演示;其次在实践操作中采用教师动手操作、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最后使学生通过独立练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在实习过程中学会常用EDA软件的使用,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仿真及PCB板的设计和电路板的手工生产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2

关键词:微电子;微项目;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78-03

一、引言

微电子器件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半导体基本理论和器件工艺知识为向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是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1]。它以微小型电子器件和各种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使学生获得微纳器件制备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纳器件的生产过程,并初步具备开发新型微纳米半导体器件的能力[2]。随着微纳米加工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器件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微纳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的制造和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国内拥有供科研和教学用的实验平台极其有限[3]。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新形势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苏州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通过跟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实践教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开发微电子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微电子器件”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针对本校电子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

二、本校微电子器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微电子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2013苏州科技学院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立项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坚持以创新理念思路为先导,以推进学生优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在各个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授课内容依然局限于半导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程、PN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与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等,而对于真正的微电子工艺介绍则仅限于概念性的介绍,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知识点过于抽象。随着MEMS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太阳能电池、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新产品发展迅猛,传统的焊接训练、组装收音机、万用表等简单的电子产品越来越跟不上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以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微电子器件教学应以生为本,以授为辅,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模式过渡。

2.经费的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由于微纳器件加工和制造设备价格昂贵,实验环境要求苛刻,加之经费严重短缺,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微电子器件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而对于电子工艺教学只能借助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短期参观和实习教学,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无法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

3.考核方式单一。单一的以卷面考试为核心,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因此,本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其中理论考试占学生总成绩的40%,实践考核占60%,理论考试由本校组织,实践考试由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组织。真正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最终考核以实践为主,组成双方参加的教学团队完成教授内容。

三、以生为本的高校微电子器件教学研究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调整为重实践和轻理论。将微电子器件工艺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弱化)和实践教学(强化)两个模块进行施教:(1)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知识、能带理论、PN结以及MOS管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知识,阐述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物理基础和基本原理,铺平了学生探索之路,为实践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掌握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硅片的加工、掺杂技术、刻蚀技术、镀膜技术以及封装技术。这部分内容属于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其中,掺杂技术包括离子注入技术和扩散技术,刻蚀技术包括光刻、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技术,镀膜技术包括氧化、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以及电镀技术,封装技术包括引线焊接技术、倒装焊技术以及TSV技术。而对于各章的单项工艺,如介绍光刻工艺工艺时,应强调光刻工艺的原理、光刻的步骤(八步)、光刻胶的类型(正向光刻胶和负向光刻胶)及特性、光刻的方式(接触式、接近式等)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影响光刻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因素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几乎涉及到半导体光电器件制备的所有流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2.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多年的器件加工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和各种现场加工图片,在讲述工艺制备过程时,除了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多幅图像外,还通过动画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展示工艺设备的外形,同时利用EntaurusTCAD软件模拟工艺设备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图1为甩胶工艺示意图;图2为课件中采用的光刻机工作原理。所用的图片均使CorelDRAW软件手工制作。一些较复杂的工艺采用视频录像的方式来展示,如图3所示为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录制的喷胶工艺视频录像,通过视频展现主要操作步骤和设备的关键结构。

3.强化参观-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加工平台拥有电子束曝光机、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刻机、倒装焊机等重大仪器设备,为各研究部项目的实施提供工艺条件和测试服务。同时也是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具有广泛的服务对象,包括其他研究院所、全国各地大学和企业。参观这样的科研机构,能使同学全面了解本行业国内外发展的概况及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水平。在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讲解和交流中,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在实际操作教学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微电子器件加工综合培训,主要内容有:(1)理论学习:学习纳米加工平台的管理规定、行为规范以及安全知识等;(2)参观学习:通过学习纳米加工平台超净间知识讲解,实地参观介绍超净间的布局、环境,设备仪器的工作原理等;(3)实践考核: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每组不超过8人,参与研究所提供的微项目研究,每个微项目都包括一些基本的器件制备工艺,从硅片的清洗、光刻、刻蚀、镀膜、裂片到最后的封装测试。最终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评。

通过微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使同学们感悟到,在微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条件、一个参数甚至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流片过程的失败,从而使同学们树立正确、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参观学习与讲解指导相结合,动手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学习到更多的宝贵经验和实践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5]。

4.完善考核办法。完善有效的考核方案,精减理论内容考核,把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强调理论(40%)与实践(60%)的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组成双方参加的教学团队完成考核内容,此种方法促进了学生对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针对本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器件工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为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由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参观微纳加工生产线及参与微项目实施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式,达到质量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这种微电子器件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鸿儒,王天曦,韦思健.在工程训练中注重“电子实习”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4-7.

[2]韩芝侠,脱慧,饶汉文,杨长安.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08-111.

[3]梁齐,杨明武,刘声雷,等.微电子工艺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1):41-42.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3

在遴选实习基地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符合专业培养特色;二是企业规模大,员工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员工现场经验丰富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学生实习中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方便,重要的是,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实习期间能够很快地进人角色,同时为学生进人社会提早作好准备;三是企业规模中等、工艺流程先进全面、系统设备全,涵盖专业所涉及的设备,这样的企业便于管理学生,且学生对各构筑物的构造、管线查找方便。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电力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遴选了三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东北地区最大某电厂,有两台800MW俄罗斯制造机组,两台1000MW国产机组带烟气脱硫脱硝。该厂员工素质高、管理规范、自动化程度高,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将该岗位的设备结构、工艺参数讲清楚,可以对比国内外设计理念。二是某小型热电厂,该电厂距离学校非常近,机组小、工艺传统、人工操作,但学生可以在实习岗位顶岗操作,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第三个实习基地是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废酸、废乳化液、电泳废水的工业废水、居民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理工艺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废水处理。三个实习基地的遴选,既符合环境工程本科培养规范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又达到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特色的实践目的。

2立体化实习教材辅助实习

电力生产具有供、产、销同时进行的特殊性,因此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火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销系统由于烟气处理量大,因此该系统的设备庞大,设备大都在室外,像脱硫塔的直径有十几米、高近40米。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学生很难将设备管路的每一部分都弄清楚。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保证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我们开发了立体化实习教材来辅助实习,将现场实习与信息化结合,收效甚大。我们编写了实习基地《环境工程实习指导》,根据实纲,我们有计划地录制了实习基地的电厂实习录像、污水处理流程录像,制作了实习CAI课件,这样就可以在实习前对将要进行实习企业有个相对全面的预先了解,以便更清楚在实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实习信息量,使学生在进现场前就对实习基地有一个深入的直观认识,教材中留有若干思考、讨论题,教给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受教的传统模式。加大了实习内容,缩短了现场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实习目的。

3加强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提高实习效果

3.1强化校内自主实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习采取校内自主实习与校外强化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方案采用循环式的实习方式,将环境工程专业两个班分成六个组,每个组选出一个组长,保证每个实验室的人数不超过12人,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并且让学生有足够的实习空间。校内实习要求确定本处理工艺流程,尽量选择实验室中的设备,要求每个人必须画两张单体设备图,准确的表达出设备的形状和构造,每组要将处理工艺中用到的设备全部画出,图纸按比例画出,用CAD和手绘完成。校内实习结束后组织答辩。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为主讲人,六个小组出场顺序抽签决定,依次讲解本组的工艺流程确定原则、相关设备原理及结构等。指导老师向每个小组提出问题,组内成员做出回答,指导老师对每个小组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3.2强化校外实习管理,外树学校形象校外实习选取两个实习地点,现场实习两周。现场实习前利用一周时间观看实习课件、录像,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反映设备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实习企业的了解。现场实习中,由指导老师分别带领各组同学深入现场。大家分别仔细观察每种设备,对设备进行拍照,向师傅、技术人员请教不懂的问题,仔细研究工艺流程以及流程中添加的药剂和用量、每条管路,管路的出口入口,管路上的每个阀门和控制点,讨论阀门和控制点的作用。相互配合量取设备的尺寸,进出口位置尺寸,拍摄照片画草图。休息时老师组织大家交流,轮流讲解今天看到的,学到的,并由其他人进行补充。利用现场的停、备用设备,实习教师带领学生进人设备的内部对其进行深人的讲解。每个实习地点实习结束学生要完成20余张图,包含高程图、设备联系图、平面布置图、单体设备图,完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各一份。在校外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从严要求。例如教师和学生在入厂前必须着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按时上下班;绝对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把自己看做是企业员工;保守实习单位的技术秘密,绝不能泄露;指导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等。严格的实习管理为我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获得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最终为建立牢固的实习基地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4完善实习评价办法

为确保能够按照实纲顺利进行,保证实习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确保实习的质量。在实习的不同环节分阶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实习态度和出勤、笔试、现场口试、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现场口试时,每个学生针对实习现场的系统、设备等随机抽题,每天都进行。口试内容不仅问现场实际结构,还要回答原理,及采取其它工艺或设备是否可行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有效监督和提高实习质量。实习笔记采取抽查方式。通过抽查,了解学生实习中看了些什么,还有哪些没看到,以便及时发现实习中共性和个性问题,并随时调整实习计划和内容,达到了扩展实习空间,延伸时间的效果。实习笔试内容既有实习中的细节,又是理论教学的全面总结。如考题中有写出某工艺过程并画出工艺流程图、某设备结构原理,又有你在实习中都见过哪些物料输送设备、为什么在某泵的出口管路装有两个阀门等。考题不难,但要求平时必须认真观察思考才能写出准确的答案。借助多元化的实习评价办法,可以从多角度考察学生实习的情况并及时予以改进,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5结论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4

关键词: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 电机制造工艺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55-02

1 基于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机制造工艺课程开发的理念

“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是现行较为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将其运用到相关高职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培养能实现“技”与“能”的多重实践,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成某项工作的相关程序和技能要领,也能使学生在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方法。

《电机制造工艺》课程是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工技术及安装》、《电子线路的分析与制作》和《电机的原理与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该课程在专业设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电机制造工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难点,使得该课程教学也充满挑战,众所周知,电机制造工艺原本就关系到很多的工业产品,同时,这些工业产品有可以按照电压、转速、安装和冷却方式、防护级别、配用负载等要素的不同,被分成不同批次的工业产品。因此,当工业产品被逐步细分后,要求非常之多,制造起来质量要求很高。在制造工艺质量方面,电机制造中很多零部件的制造并不简单,那些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质量难以把握的零部件也不少,比如铁心、绕组等零部件的制造就困难重重。这些制造复杂的零部件大部分是用手工制造的,质量方面也较难稳定控制;因此,在该课程的体系设置上,如何整合上述困难,实施有效的教学确实是个重要课题。

本课程的教学标准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度、给予更多的启发、获得更多的收货。加强“教、学、练、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育与学的新教学模式。通过借鉴职业教育“学习情景”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先进理念,积极探索适合电机制造工艺教学的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深化课程开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电机制造工艺课程开发设计的构建思路

2.1 课程的定位

《电机制造工艺》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机制造工艺、电机绕组制造工艺、电机铁心制造工艺、电机零部件制造方法、换向器和集电环制造方法、笼型转子制造、电机的装配工艺等,以及了解常用工艺装备的结构、电机工艺方案分析方法、产品的试验及加工质量对产品性能影响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通过对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第一手的制造资料、制造工艺、零部件、装配整机、检验产品质量等等的工作环节进行研究和汇总分析后,最后分析出了胜任电机组装、调试、检测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应该具有的技术素养,然后将这些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再进行分析、提炼出代表性的或典型的任务并将其转化成课程。

2.2 课程的设计思路

依照“电机制造工艺”典型工作任务的性质,以及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依照工作全过程来制定学习的内容。然后,以课程作为传授技术、培养能力的载体,使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等的有效方式,形成一种教、学、练、做整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该工作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3 课程内容的选取

电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至相应学习情景模块中去。

4 载体的选择

根据课程内容,根据载体的“三性”,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1)考虑其典型性,适合实际教学要求、能满足课程的知识及能力目标;(2)考虑其真实性,就是要真实的模拟实业操作的全过程;(3)考虑知识技能的迁移效果,要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和技术可以在各种相关的公司和职位上都能得以运用。

5 教学情境的设计

载体确定后,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能学会工作及创新工作。下面以项目二:电机定子铁心的制造工艺为例,见表1。

6 课程实施

6.1 教学组织

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不论是学习的过程,还是实施的过程,亦或者是检查、评估的过程,都应该把学生作为这些环节的主体,教师只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工作习惯。

教学组织形式方面:(1)使用“生产线教学”的模式,讲究学习和实践统一。教学的实施使用分组模拟的形式,可以把所有学生按照6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生产工作中的负责人,负责安排其他同学的生产、组织,并负责管理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生产过程。通过这种有分工、有合作、有组织、有管理的形式,既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技术主管,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生产行为,为学生提供各种技术的咨询服务。从而让参与实践的学生能够有一种真正参与工作、生产的体验。(2)遵循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时间较多,需要较长工期的任务,安排给学生课后进行自学和研究,提高学生自学和自我调配能力。对于实际生产制造工艺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有真实的感知,有组织的安排每个班的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场地进行实地的设计和生产。

6.2 实施保障

本课程的教师要求:打造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教学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通过引进电机与电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特聘教授,使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具备了较先进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一定的学术和科研水平。 同时还将本课程的年轻教师送入相关的企业(湘电集团)挂职锻炼,从多方面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的设备要求:能满足至少8 个小组的电机产品组装、装配、测试、维修等流程的电机工艺设备实训条件。

本课程使用的学习场地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还有课外的其他场所。对于初次的知识理论教学和一般型的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的多媒体电机工艺实训中心展开;而对于学习具体的电机产品制造方法流程,以及学生实习等任务则安排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展开。

7 结束语

《电机制造工艺》是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对湘电集团“基于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来进行该课程的建设,对该课程的开发思路、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项目的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开发与实践,最终为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本课程还要逐步完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加强试题库的建设、完善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更快地使学生适应和符合企业的真实岗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5

(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该文叙述了高职院校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以典型电子产品生产为主线,将整个课程的5大模块:元器件检测、电路板装配、焊接、调试、技术文件等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目的主动性,培养了小组间团队合作意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项目化教学;过程考核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onic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GU Xiao-ya ZHANG Shuang-ling

(Industrial Design School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He’nan 450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rriculum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taking the typical electronic products as the main line, the 5 module of the entire curriculum: components detectio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elding, debugging, technical documents and theory and practice into a body. Stimulate students´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foster a sense of team cooperation group, reflect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who target.

【Key words】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s;Project Teaching;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1 课程简介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装配、焊接、调试和质量控制,成为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能够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课程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电类相关专业的发展需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

2.1 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内容丰富,它是电子制造企业培训不同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性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先集中学习理论,后进行综合实践,这就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无法连接,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因无法跟生产实际相联系,会感觉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不具体,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在实践训练时,学生往往只会操作却不知道这样操作的原理,没有理论的支撑就无法做到活学活用。

2.2 解决方案

从以上情况分析,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应从项目化教学出发,以典型电子产品生产为主线,采用模块化教学,将整个课程分为5大模块:元器件检测、电路板装配、焊接、调试、技术文件等,并以项目的形式呈现,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具体任务案例,按项目实施的顺序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能够学到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就相当于在学校就能完成电子制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3 项目化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电子产品制造从通孔插装(THT)方式到表面安装(SMT)方式的工艺技术转换,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在全世界各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中,目前已经有多数产品全部采用了SMT元器件,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的是THT和SMT元器件混装工艺[1],因此,在一学期十六周,每周6课时的情况下,《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进行项目化教学,其中2个完全采用插件元器件,2个完全采用贴片元器件,2个采用THT和SMT混装元器件。下面以采用THT和SMT混装元器件的收音机的制作,来浅谈项目化教学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1)项目描述及目标:由教师来对项目做详细的描述和目标分析。本产品采用电调谐单片FM收音机集成电路,接收频率为87-108MHz,外观小巧,因此大部分元器件采用0805的贴片封装形式,极少部分元器件采用THT封装。通过该产品的制作,使学生将包括元器件检测,电路板装配、焊接、调试及技术文件等五部分内容全部联系起来。

(2)组建项目组: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按照男女生搭配、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

(3)项目分析:在项目分析的过程中,由师生共同讨论,并结合多媒体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贴片元器件的检测原理及方法(因在前面完全采用插装元器件的项目中已经学习了插件元件的检测),SMT印制电路板的特点及装配焊接工艺方案,混合组装电路板工艺流程等相关知识。

(4)项目实施:首先是进行技术文件的编制,包括进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绘制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元器件清单,装配及焊接工艺流程图等一些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6学时)。然后,将该产品所有的元器件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对这些元器件进行数量和种类的统计,通过检测理论的学习和查阅资料,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量(4学时)。接下来学生开始讨论自动化生产方式和手工方式下电路板混合组装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装配焊接的顺序,先贴片后插件(4学时)。最后进行电路板的调试并进行成品组装(2学时)。

(5)小结与评价:在项目结束时,教师要收取每小组学生的综合论文,听取项目答辩,对完成的情况,提出优点和不足,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予以解答。对答辩过程出现的创新点提出表扬和推广。

4 总结

在本课程6个项目中,全部采用THT元器件和全部采用SMT元器件的项目,以及上面举例说明的混合组装收音机的项目,这5个项目,教师和学生全部参与进来,到最后一个混合组装的项目时,就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监考官的作用,这个项目每对的成绩就作为期末成绩。

在考核方式上,项目化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法更多注重了过程考核,而且每一个项目均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大多数学生参与项目化教学会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培养了小组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这就更加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卫平,陈粟宋,肖文平,主编.电子产品制造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电工工艺实习小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68―0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给教育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1.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欣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后者为基本技术,也是整合学习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R档缒悦朗跹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2.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欣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欣赏包括传统音乐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欣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行性。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小学教育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小学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的部分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如今,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人员异常缺乏。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知识,可以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里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为其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知识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可行的。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