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的职责范例6篇

工商管理的职责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1

关键词:工商行政执法问责 困境 函数履职风险点履职安全保障机制

一、引言

在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履职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在行政执法环境不尽理想的情况下,工商人员承受着一定的职业风险。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公众期望他们积极行政服务经济社会,期望他们坚持法律的原则;在当前严格的问责制度下,工作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行为时被问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层工商部门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二、工商行政管理履职行为的数学模型

履职,即工作人员以特定的身份资格,代表本部门依法律授权履行职能,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履职是丁商公务员依据法规进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具体活动。工商部门的职能权力南法律赋予,而这种权力的运用会涉及工商部门及工作人员身份相关的利益和其必须承担的法律和行政责任。责任随权力的被赋予而自然产生,即权力运用应达到的目标和效果,体现为用权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利益是权力运作的成本,可以理解为保证顺利履职而必需的经济支出和政治彰显手段(包括部门正常运转经费、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精神物质奖励措施)。若以数学中的函数概念类比,工商行政管理履职可用权函数抛物线z(v=ax*+bx+c)表示,其中责任是x轴、利益Y轴,由利轴Y和责轴x组成的平面代表工商部门的工作领域,两者依一定的常数abc(影响T商履职的相关外部因素)和系数+(履职主体的主观因素如职业道德、素质和心态)形成的关系而在平面上不断更新的变数x,v(具体履职行为)的点的集合轨迹便是权函数抛物线。履职风险是指工商履职行为过程中可能触及到的不安全因素,表现为平面上抛物线Z之外的一些点d、e、f(履职风险点),通常这些点是固定的,但有时又不规则地移动的,抛物线和点的移动都可能导致两者相遇,相遇时便形成问责事由的发生,导致T商行政执法问责制的具体实施。工商部门的权力体现为工商法规所赋予的执法手段和强制措施,这些年来工商部门可操作性的权力特征由原来的准司法化向可操作性变弱的行政规范化变化:法定职责是国务院批准的部门“三定”方案中的各项职能。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这些职责不断拓展和深化,义务性职责正在增加,这也形成今日工商履职风险所在点。工商部门在理想状态下的工商行政管理职业安全应是工商履职函数抛物线和工商履职风险全部所在点在同一平面永远不相遇。

三、工商行政管理履职风险分析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综合的市场监管部门,部门权力分布在469部工商法律、法规、规章中,点多面广,随之共生的责任也非常宽泛,履职风险点自然遍布在所有的工作领域。在图一中,工商履职风险点可分为人身安全风险点、问责风险点和犯罪风险点三大类:人身安全风险点f自外而来进入平面,具有不可测性,主要表现为管理相对人的暴力抗法或谩骂、恐吓、诬蔑等行为,包括意外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或精神伤害,因为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应对此类风险主要在于操作措施层面,很难在理论上加以探究:犯罪风险点e在利轴Y附近,主要表现为部门少数人员经不起利益的诱惑而产生腐败行为、导致职务犯罪风险,是因当事人的主观故意而产生,属于刑事责任范畴,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热点和当前关注的焦点:问责风险点d在图一中最靠近责轴x,表示工商职责的义务成分愈来愈大,相关人可能没有涉及到个人利益而被问责,抛物线和此类点d相交表示行政问责制的具体实施。行政问责制随着SARS等公共事件的发生而进人中国的政治生活,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当前,丁商履职面临的问责困境和应对思考,是职务安全研究容易忽略的地方。

三、工商行政管理履职面临的问责困境

行政问责制,是指具备行政问责事由的行政官员,在遵循法定程序的前提下,通过自律或者他律的途径,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的制度。工商行政执法问责就是行政问责制在工商履职执法的具体化。问责制的操作,一般是行政责任人根据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后果,对照自己的职责认为自己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继而主动请辞或其他方式承担责任,或者由外部监督机制追究其责任。工商行政执法问责制属于工商履职的事后监督制度,对于构建新的工商监控机制,增强工商系统的纠错能力,强化工行政责任心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公共事故频繁,每次重大事故对相关责任人依法问责中,总会不时见到工商部门的人,而且数量较多,所以系统内部人感叹“工商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部门,负有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的使命,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用问责制把工商人员的履职行为规制在合理框架内,是依法行政方略的重要内容。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存在着宽泛性、关联性不强、职能定位不清晰、与其他部门职能交叉等特征,这是工商行政管理履职风险比其他行业多的重要原因。

工商部门职能的综合性和宽泛性使执法权力运行多样化和边缘化,因而问责风险点多。在图一中,权函数抛物线z(y=ax*+bx+c)中的常数a、b、c随履职行为不断变化,代表由于工商职能综合性和宽泛性导致履职行为的多样性,使不同抛物线在平面上纵横交错,触及问责风险点d的概率很大。工商行政管理日常监管分散。责任网络点多面广,工商履职风险点便密集于x轴附近。市场准人的最后一关口是颁发工商营业执照,各部门前置审批是颁发营业执照的必要条件,所以,每次对无照经营单位事故问责时,工商部门往往处于尴尬地位。特别对一些须经消防、环保、娱乐等部门审批的行业。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工商部门有督促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当这些行业中的经营者发生事故并造成一定社会恶性影响时,因事故单位无照经营,所以在问责时一般都少不了工商部门。在超越经营范围从事经营单位发生事故的相关责任追究也类似此上述情况。

对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管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工商行政执法问责风险点密集所在。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工商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对商品身份进行认证把关、对销售者实行全程

的形式监管。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而永远无法达到理想食品安全保障状态的过程。作为综合执法部门的工商在履职时即便尽其全力也难免百密一疏,假如发生副食品中毒事件后进行相应问责,只要经营者(管理相对人)并未按规定形式进行流程记录。那么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无疑要对工商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面对这样的困境,工商部门应如何从履职的方式方法考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履职安全保障机制,谋求权、责、利的相对平衡从而合理规避履职风险呢?

四、应对工商履职风险的思考

在工商履职中,在理想状态下,权函数抛物线z(y=ax*+bx+c)要不和问责风险点d相交,关键的因素是“abc”三个常数和系数“*”。“a”代表政治的形势和政策走向,是影响工商履职效果的主要因素:“b”代表工商法规对工商权责两方面的规定条款,依法行政方略的深入推行使抛物线愈来愈接近x轴,也更容易和问责风险点d相交:“c”代表制约工商履职的其他因素,如部门决策行为和规章制度应对问责制的具体措施:“*”代表相关责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尽其所能地做好工作来减少抛物线和风险点相交的次数。它们变化的规则是:a、b、c、*中每个因素的变化都改变抛物线的位置,良性变化能合理降低工商行政管理履职问责风险,劣性变化则增加风险。为加强良性变化,减少劣性变化,笔者分别从四个方面思考应对工商履职面临的问责困境的方法。

1.关于“a”的思考:提高履职人员的政治素质。在我国,高度的政治素养是行政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提高部门整体的政治水平,特别是首长负责制下的单位一把手的政治觉悟和敏感度是减少问责风险的根本。政治敏感性差往往是被问责对象的主观原因,政治敏锐可以使责任人确定部门日常丁作重点,将有限的精力花在最容易产生事故隐患的工作领域,建立健全履职安全保障机制。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一线,工商所要根据政治形势需要,防患未然地做好职能监管工作,杜绝事故发生,从而规避履职风险。

2.关于“b”的思考:结合“四化”建设来抓依法行政和业务创新。建立法律驱动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保证不越权越位。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中,对无须前置审批手续就可以办执照的行业,工商部门应负查处取缔的主要职责:而对涉及前置审批手续的行业,实行多部门齐抓共管,在查实无照经营后,可以采取公函告知相关责任单位,采取联合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既可提高执法效率又可减少问责风险。为此,在加快“四化”建设进程中,用制度规范履职行为。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2

1、20**年”期间,伴随着包括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近千名官员或**、或因防治工作不力而被罢官去职,“问责制”频频“亮相”媒体,为广大公众所知晓,进而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看点。

2、近年来,我国先后制订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法》等一系列包含问责内容的法律法规;很多部门依据自身职能,相应制订了配套的责任追究规定,这表明“问责制”正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梳理各地频现的“问责”事件,不难发现,“问责制”在操作层面上呈现出拓展深化的轨迹,即由“运动式问责”转向“经常性问责”,由“权力问责”转向“制度问责”,由“事权问责”转向“行为问责”,由“单一问责”转向“公众问责”,由“生产事故多发部门问责”转向“多领域各部门问责”,问责正逐步涵盖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注。

4、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齐二药”假药的问责表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干部,不再是游离于“问责制”之外的“旁观者”,而是切切实实已经成为被追究的“局中人”。这也是这些事件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引起了强烈震动、乃至出现一定心理恐慌的“症结”所在。

综上所述,从自身职能定位及履行职责的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职业风险,积极探寻防范化解之策,应是我们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风险评估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职业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职能分工中的“先天性风险”。在我国实施的商品质量分段监管模式中,国务院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职能。流通领域作为一个中间环节,上承生产领域,下启消费领域(含消费者),是矛盾的自然交汇点:一是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几乎都要进入流通领域后才能成为可供消费选择的商品,产品存在的质量瑕疵或在流通领域、或经过流通领域后才会得以暴露;二是消费领域发现的商品质量问题,其往往上溯到流通领域,问题排查、责任追究首当其冲;三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要完全靠工商部门涵盖对流通领域上百万种商品质量的监管,显然存在着可行性上的折扣,只要在消费领域发生商品质量带来的突发事件,往往都能从流通领域的监管上寻找出所谓的“疏漏之处”;四是工商机关在行使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中存在着“三缺乏”现象,即检测手段缺乏、专门人才缺乏、专业知识缺乏,这些“先天性不足”导致了监管手段和监管方法上的“后天性缺陷”。而现代公共行政的理念要求权力与责任对等,既然工商机关承担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职能,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给工商部门带来了具有自然存在性质的、回避不了、也无法回避的“先天性风险”。

2、职能到位中的责任风险。依托自身职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中实现职能到位,进而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这是现代工商人的使命和期盼。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部门职能定位的偏差、一些不切合实际要求的存在、以及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一等因素,极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或是“好心办不成好事”,或是“做得好”中也蕴含着风险,或是虽然没有主观故意,但责任风险难以避免。

一是“缺位”带来的不作为风险。指没有按照法定的职责保证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行使到位,该管的没有管,该制止的没有制止,该处罚的没有处罚,该许可的没有许可,因失职不作为的过错导致不良社会后果所带来的责任风险。如对涉及消费者健康、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商品及服务的检查不部署、不落实,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出现责任事故。比如经济户口管理、市场巡查、取缔无照经营等,有职能、有规定,但没有依法开展而导致的不良社会后果等。

二是“错位”带来的作为不当风险。指由于对执法授权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对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能认识出现误区,执法监管的目的出现异化,导致作为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后果所带来的责任风险。一是执法趋利化。行政执法权不仅仅是用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而且还作为谋取部门经济利益的手段,导致执法行为与执法者自身利益挂钩,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的严重背离,从而造成不良社会后果;二是监管情绪化。由于市场监管面广量大且情况复杂,一些执法人员放任情绪,不能正确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工作中避重就轻、挑肥拣瘦,该管不管、管而不当,能管就管、难管就放,有利则管、无利则让,有的把管事片面地当作管人,在监管执法中居高临下、语言失当、行为失范,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位置,造成不良社会后果;三是处罚随意化。主要是对法规设置自由裁量权的目的理解不清,使用自由裁量权不合理,处罚标准不统一,畸轻畸重,甚至滥用自由裁量权,损害了法律的公平和统一,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三是“越位”带来的乱作为风险。指我们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承担了本该由他人(其他机关)承担的职能,行使了一些自己不能或虽能但不该行使的权力,导致乱作为,造成不良社会后果所带来的责任风险。比如不合理地衍生、延伸职能,插手其他机关执掌之事;将调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法律法规适用到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等。

四是作为过程中的不到位、不规范风险。指虽然履行了的职能,实施了行政作为,但由于没有严格按法律规定或法定程序从事监管活动,人情监管、弹性监管或执法程序违法,导致作为不到位、作为不规范,造成不良社会后果所带来的责任风险。如对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许可虽然实行了审查但审查不严、把关不到位;由于来自上级“打招呼”、“给压力”式的行政干预,把不符合条件或不该进的市场主体放进来;在处理投诉举报中(如食品类)就事论事,大事化小,没有一查到底;行政执法人员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该移交不移交等,都有可能会埋下行政、乃至司法的责任风险隐患。

五是揽职过多带来的“代过风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般都被委以重任,一方面常常会被地方政府要求充分履行职能而赋予不少难以推却的临时性工作,承担着不少应该由社会和市场或其他部门来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地方党委、政府好的职能评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会主动承担一些地方要求、但属职能之外的工作,从而导致揽职过多,如招商引资、城市环境的整治、市场的消防安全和物业管理等等。而按照权责对等的要求,“揽职”意味着“揽责”,揽职过多等于揽责过重,既然我们承担了本应由他人承担的工作或职能,也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代人受过”的风险。

3、职能评价中的社会风险。对工商职能的评价是指地方政府、社会和群众对工商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公共形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如地方组织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评议、行风的民主测评、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的考评与推荐、地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检查等等,这对工商部门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评议中一些非科学和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使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其多以“人民的名义”,故一旦评议结果不理想,就会带来许多的非议、部门形象的贬损等,因而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干部带来难以承受其重的社会风险。

一是评议主体对评议对象职能了解的浅显化影响了评议结果的客观性。目前行风评议活动大多选取不同阶层人员来组成一个综合的评议主体,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及企事业代表等,而评议主体对评议对象的了解或不充分、或不全面(有不少人对工商部门的职能认识仅停留在“发发执照,管管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的层面上),特别是对体现部门职能个性差异的不掌握,势必带来评议凭感觉、凭印象,这种评议要素之间的错位和失调对整个评议过程有着很大的干扰,难以保证评议结果的客观性。

二是评议标准的单一化影响了评议结果的准确性。被评议的部门由于职能分工不一样,其工作性质不一样,接触范围也不一样。如有的部门主要是宏观上的政策研究指导服务,相对比较超脱;而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要直接和企业群众打交道,接触的社会面广,潜在影响评议结果的隐患就多,特别是执法监管容易产生矛盾。因此,把职能反差较大的部门放在同一层面并用同一标准来进行评议,难以保证评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是评议人员素质的差异化影响了评议结果的公正性。评议主体总体上素质在不断提高,科学评价、理性判断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实际运作中,也不排除个别评议人员凭个人的好恶、个人(或亲戚朋友)的经历来评价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类似这些“非理性”的想法和做法,必然使评议结果的公正性存有变数。

4、职能履行中的廉政风险。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的规范、价值观、道德观都在重构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等时刻侵袭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干部;同时作为行政执法机关,社会上也把我们作为“有权部门”来看待,所谓“官不大,权不小”、“人不多、事不少”,发执照、办案件、抓监管,手中之“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经受着考验,切不可等闲视之。

一是“权力寻租”带来的腐败风险。由于工商干部在办理证、照、案、摊、费的过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特别是在自由裁量、单处或并处、许可条件的掌握等具有“两可”选择的环节上,如果把握不住,就会出现以原则做交易、以权力觅好处,小则违纪,大则违法,既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又影响了部门的形象,更葬送了个人的人生之路。

二是“人情渗透”带来的渎职风险。工商干部也是一个现实之人,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领导、亲戚、朋友、战友、同学等等,在履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等具体职能时,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出来打招呼,如果不能理性地审视或适用手中的权力,或把持不住自己,有时就会碍于情面而导致“人情执法、人情监管、人情许可”的现象,甚至徇私枉法,走上渎职犯罪之路。

三是“交往不慎”带来的廉洁风险。工商干部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离不开与他人交往,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部分人受利益驱动,按照“逐利性”的取向,有目的地与工商干部交往,熟悉熟悉、意思意思、放松放松,不断地接触、接近乃至揣摩,表面上和你称兄道弟,实质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一旦需要,就会露出权钱交易、利用利诱的本质,就会使人掉入美丽的“陷阱”而难以自拔,酿成一足失成千古恨之悲剧。

三、对策措施

基于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我们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尽量规避、减少和化解工作中的各种风险。

1、增强职业风险意识,确立“责任”新理念。随着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建立,权责对等的理念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行政问责制将越来越完善,问责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只要有了过错,就必须承担责任,这是躲不掉也避不开的,就此意义上说,我们所承担的责任也就是面临的风险。因此,只有敢于正视风险,牢牢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新理念,才能规避、减少和化解风险。一是要从以往的“我有多大权力”转到“我有多大责任”的理念上来,实现由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使命,真正使工商行政管理管理机关的每一个人都充分确立“全面履职就是全面承责”的意识。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工作意味着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也包括没有做好份内事而应承担的过失。三是要把“责任”转化为“落实”,即落实职能、落实工作,在落实中分解责任、化解责任,在落实中实现由责任风险向责任安全的转换。四是确立“自己的行为只有自己负责”的理念,因为一旦有了过错而被“问责”时,没有“救世主”,也不要指望他人来替你开脱、承担责任,因此要“慎用权”。

2、增强职权法定意识,有效控制职能配置风险。对行政部门来讲,“法无授权即禁止”,授权就是职权法定。授权的实质是限权,授权的同时也限定了行政权力行使的大小和范围。行政职权只有在法律授权后,行政机关才能为之,凡是法律授权工商机关的职责必须履行,必须到位,否则就是放弃职权,是行政不作为;法律没有授权就不得为之,就不得作为,否则就是乱作为。权力随责而定,不是因人而设。因此,我们只有在牢固确立工商行政管理职权法定意识的基础上,来理解职能、理清职能、履行职能,才能有效控制风险。也就是该主管的事要认真履行主管职责,该牵头的事要义不容辞地发挥牵头作用,该配合的积极予以配合;对发现的经济违法行为,属工商监管职责范围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属其他职能部门管辖的该移交的移交、该提示的提示、该通报的通报,切不可揽职过多;属市场主体责任的要强化其自律。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该管的事情上来,专注于自身法定职能的展开、完成。比如食品质量监管,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监管,其他涉及的种养殖业、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的食品质量监管,我们的职责就是积极配合相关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另外,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仅靠一家之力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依靠多家部门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沟通和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个完成的过程是一个职能明晰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担风险的过程。

3、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合理规避履职责任风险。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要求,全面正确和有效规范地履行职能,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既不能作为不规范,还不能作为不到位。一是全面作为,避免缺位。规避责任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折不扣地履行职能,按照法定的职责保证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行使到位。工商部门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是全方位的,所有市场主体都是监管的对象,所有市场行为都应纳入监管的范围,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同时,还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加强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的研究,不断扩大新的监管领域。二是正确作为,避免错位。要准确理解“法”的内涵、目的和原意,正确把握法律法规对管辖、教育、规范、处罚的不同要求和适用,避免对执法授权在理解上产生偏差,从而导致行使职能的错位。在履行职能时,不但要考虑合法性,还要考虑合理性。三是有效作为,避免越位。越权的行政行为,是无效的行政作为,是“乱作为”,必然要承担由于权力运用的“越位”所带来的责任。我们应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坚持做该做的、而不是做能做的,坚持管该管的,而不是管能管的,坚持干该干的,而不是干想干的。只有专注于本部门的法定授权职能,才能有效履行职能,做到不越位。四是规范作为,避免作为不到位。要严格规范行政行为,避免人情监管、弹性执法和程序违法。应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执法办案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促使他们认真、细致地审查每一份申请材料,该进行实质审查的一定要进行实质审查;认真办理每一宗案件,真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杜绝发人情照、办人情案。当前,需要注意避免作为不到位的现象有:案件办结后涉及到移交司法部门的没有移交;在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开展市场巡查过程中发现相对人有违法行为的,没有依法告知、依法处理;开展的一些专项检查工作,只有行动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等;特别是对食品、危化、易燃易爆等具有潜在隐患的企业和行业,专项检查发现及指出的问题,一定要留下“痕迹”,不能口说无凭,以有效实现自我保护。

4、增强协调沟通意识,尽力化解职能评价风险。一是要按照“让工商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工商”的要求,积极面向社会宣传工商部门的职能及所做的工作,树立本部门的先进典型等,以有效避免社会各界建立在对工商部门职能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基础上而作出偏颇的职能评价。二要积极建议和协调地方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评议机制,特别是要科学确定评议内容,完善评议标准,合理选取和确定评议主体,增强评议过程的公平性和评议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三要注意和评议主体加强沟通联系,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消费者代表等参加我们的一些执法活动等,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承担的职能工作,最大限度得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利于他们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

5、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积极预防履职廉政风险。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教育和引导每一个干部,在履行职能和运用权力时筑牢思想防线、纪律防线、工作防线和家庭防线,坚持自律为先,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因一时疏忽或不慎而铸成大错。一要“慎初”。凡事总有第一次,要在每件事情的一开始就谨慎小心,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处理好每个“第一次”。谨记:不慎其初,就会接二连三,一发不可收拾!二要“慎微”。要从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对普通人来说是人之常情的小事小节,对有权者、用权者来讲就不一定是“小”了,凡事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防微方可杜渐。谨记:不慎其微,往往会走向反面,蚁穴能溃千里之堤!三要“慎独”。每个工商干部或负责一个条线,或分管一个片区,都要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每个工商干部在独处时要谨慎其所作所为,不要以为人不见其行而肆其所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把持住自己。谨记:不慎其独,往往是心存侥幸,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四要“慎欲”。无欲则刚,要自觉抵制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诱惑和陷阱,工商干部不一定要做“清心寡欲”的“清教徒”,但一定要克己之欲,特别是非分之欲、非法之欲,更不能随心所欲。谨记:不慎其欲,往往是腐败之发端,人之所欲,宜制不宜纵。另外还要“慎言”和“慎行”,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3

一、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特点

工商部门职能是完成工商行政管理任务必须具备的职责和功能,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好市场主体的准人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经济卫士的依据。当前,要实现工商部门职能转型到位,就必须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内容等方面看,工商部门职能转型主要是市场准入、监管、执法和维权职能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其特点:

(一)积极履行准入职能,由发照型工商向指导型工商转变,发挥工商培育市场主体的作用。从重发照把关向指导培育市场主体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管理大市场过程中的事前监督: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条件:是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从特定层面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

(二)积极履行监管职能,由管制型工商向服务型工商转变,发挥工商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从重管制市场主体向服务发展市场主体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大市场过程的事中监督: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基础保障: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外在力量。

(三)积极履行执法职能,由处罚型工商向规型工商转变,发挥工商执法为民的作用。从重处罚执法向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大市场过程中的事后监督;是工商履行自身各项职责的核心所在;是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权威手段。

(四)积极履行维权职能。由收费型工商向效能型工商转变,发挥工商经济卫士的作用。从重管理收费向监管服务一体化的维序维权效能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大市场过程中的全程监督;是建立统一开放、诚实守信市场体系的具体要求:是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工商部门职能转型面临的问题

在实施新“三定”和停征“两费”后如何推进工商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基层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科学化管理水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职能转型的考验和挑战。

(一)保障科学监管的体制还不顺畅。工商系统现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实际上,省以下的垂直体制部门有多个,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基层工商在管理体制上的垂而不直。造成看得到的不一定管得到,管得到的不一定能管到位。

(二)促进科学监管的机制还不健全。由于体制上不顺畅,因此在职责履行机制上还存在不协调、不健全的问题,造成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瓶颈制约。

(三)落实科学监管的制度还不完善。由于体制、机制还存在不相符、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在工作中有反复、有尴尬、有迷茫,造成基层基础建设滞后。

(四)实现科学监管的队伍还不适应。“两费”取消,工商新的职能加强。一方面是食品安全的监管人才、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短缺。空编严重,干部老龄化严重,不适应现代市场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基层分局的领导职数偏少,干部交流选拔、人员进出激励等举措缺乏,不适应新时期工商队伍管理的需要。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因素。一是认识上的问题;二是发展中的问题;三是改革中的问题。这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和完善。

三、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现实途径

(一)把握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定性。县级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定性是由突击性、专项性向日常规范化监管转变,其实质是由传统的管理收费型向现代的监管服务型转变。

1 把握工商监管服务的工作重点,即对市场和经营户的监管。对市场和经营户的监管是工商的核心职能,全面年检和重点巡查是工商的主要抓手,合力推进责任区监管是强化责任和降低风险的主要载体。要找准切人点,以责任区监管为平台,全面年检、验照为基础,重点巡查监管为手段,行政指导为要求,服务发展为目的,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和效能。

2 把握工商监管服务的主要任务,即维序、维安、维权。维序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安是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维权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要立足自身职能,为市场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准人环境,为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环境。

3 把握工商监管服务的关键环节,即主体、客体、行为和管理。主体是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客体是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行为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管理是指导管理商标、广告、合同等职责。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按照“四个转变”的要求严把经营者的资格关、食品经营从业人员的健康关、商品(食品)进货查验关、不合格商品(食品)下架退市关、商品(食品)质量监测(检测)关,实现对商品人市、交易以及退出流通领域全过程的监管,从而进一步防范市场监管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二)搭建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平台。县级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平台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创新求变。

1 搭建以市场化为重点的公共交易平台。工商是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守护神,发展市场就是发展工商事业,以新型的市场化推进新型的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以块状经济为依托,加强对专业市场建设培育的指导和协调,合力推进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以监管促发展、促培育。要注重以吃、住、行、用为重点的生活资料市场的培育;要注重以培育块状经济为重点的生产资料市场的培育;要注重以产权交易、劳动力、信息技术为重点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加强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力求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和培育既符合新型市场化发展要求,又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更有利于促进专业市场上规模、树品牌。同时,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尽可能避免低水平同类市场的重复建设。

2 搭建以工业化为重点的服务发展平台。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市场部门责任编辑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要立足工商职能,在推进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软环境建设,营造一个吸引资本流人的洼地。以参

与“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分批实现工商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功能的开通,建立起“网上办事大厅”,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办事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能,营造透明、规范、高效的办事服务新环境。降低准入门槛,着力优化工商新服务。

3 搭建以精细化为重点的责任区监管平台。责任区监管是发挥工商职能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维护市场秩序的主要方式方法,是依法行政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推进行政指导。与监管对象相互沟通、了解的有效途径。要制定适合分局实际的精细化责任区监管方案,完善工商所“一室两队”的机构设置,对监管计划及人员、对象、项目、过程、结果及反馈情况等,做到精细化管理,提高巡查的效能,推进工商“四化”建设的进程,实现科学化行政、精细化监管的新要求。

(三)明确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定位。县级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定位是实现监管服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1 牢固确立依法监管有权威的理念。市场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责,行政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职能的基本方式。权威来自履职,职责来自法定。因此,要坚持把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职责,强化监管,创新监管,一方面要胸怀柔情“戒小过”。全面深化责任区监管,把握全面年检、验照和重点巡查监管相结合,制定监管服务一体化计划。坚持重规范、强指导、慎处罚的原则,彻底改变以收费代监管、以处罚代监管的现象。对一般违法行为,未造成直接危害后果或主观恶性不大,事后能及时消除违法状态的,先进行提示、警示、告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再依法处罚。另一方面要胸怀激情“攻大奸”。加强对公用企业、垄断行业、食品安全、洋品牌的监管。敢于亮剑、严打重击危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同时改革完善“量质并举、以质为主”的经检考评体系,以高效能的监管树立工商行政管理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2 牢固确立服务发展有作为的理念。服务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根本目的。因此。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政指导。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规范与引导相统一。从收费型、处罚型、管制型向规则型、效能型、服务型工商转变。充分发挥工商市场监管的信息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牢固确立消费维权有根基的理念。消费维权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使命。人人都是消费者,群众利益无小事。特别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家电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维权执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进一步拓宽维权领域。畅通维权渠道,完善维权网络,强化经营者自律。改革完善“以经营者自律为主,多途径维权”的消保考评体系。以便捷、高效的维权,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工商行政管理才有社会基础。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4

一、创新个人考核机制的做法

(一)划定个人工作责任区域

工商部门要全面履行市场准入、商标广告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等基本职能,为市场输送合法主体,引导企业实施品牌、信用战略,要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的层次,创新服务的手段,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形式新、层次深、水平高的服务,就要进一步量化个人工作区域。

_、将_个分局按管辖范围划分为__个片管区。片管区的设置由分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和人员状况合理设置,每个片管区设片长_人,片管员若干人。各基层分局为量化个人监管服务责任,将各片管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监管责任区,全县共划分__个个人监管责任区。

_、明确机关人员包片挂点区域。将全县分为南山片、城区片、东河片、北区片四个片,*县工商局班子成员和机关股室工作人员分成四个区域性包片工作组,协助包片分局解决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和其他困难、对包片分局工作开展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协调包片分局每季度开展一次区域性联合执法。

(二)明确个人工作职责

虽然基层工商分局和内设股室都履行市场监管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但工作重点不同,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责任,*县工商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工作职责。

_、针对基层分局监管范围广的特点,*县工商局从____年初开始,探索了片区综合管理模式、区组结合片管巡查联动监管模式,外勤将分局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片管区,内勤按各项业务管理划分成二组一室,即基层分局设置登记信息管理组、巡查监管办案组和综合管理室,采取“业务对口专管”与“片区责任管理”相结合的双重工作模式,片管员既是片管区的责任人,又是二组一室成员,双重身份集于一身。

_、针对机关股室工作以指导服务为主的特点,将工作职责量化到人,细化了机关工作人员包片挂点联系责任、服务指导责任。如企业注册局负责对各类经济主体的登记注册服务,为量化工作职责,*县工商局要求注册员在受理咨询和办理业务时做到“一口清”,实行首办责任制,如果对来办事群众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宜不受理,不做负责的解答的,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事项不说明、不转送,而被服务对象投诉的,经核实后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_、*县工商局班子成员负责分管业务和包片分局工作的组织协调,承担考核连带责任,如分管股室、包片分局在个人绩效考核中被扣分,包片领导按分管股室负责人、包片分局负责人的平均扣分值扣分。同时,将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和监管范围在内部办公系统进行公示。

(三)创新了个人绩效考核方法

今年,*县工商局改革以往按工商业务设定考核目标的方式,确定履行工作职责、执行工作制度、遵守工作纪律、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文明服务、廉洁自律、工作目标落实完成情况等八个为考核内容,并细化内容设定了___分考核分值,对每个工作人员均建立了个人绩效考核电子档案和书式档案,采用月考核、季考核、督查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_、每月实行分局内部交叉考核。由分局长组织各片区人员,对照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制度执行、廉政守纪、食品安全监管等内容,对各片区工作情况进行交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就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分清责任,与个人工作实绩挂钩,记入个人月绩效考核情况表,重大责任问题及时上报县局处理。

_、每季由机关业务股室进行专项考核。即机关业务股室每季度对分局单项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规范落实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工作要求布置的临时(阶段)性工作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并通报相关情况。分局按照通报进行整改落实,同时记入当月个人绩效考核情况表。

_、县局开展不定期督查。县局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作进展情况,成立督查组通过“不打招呼、不定时、不听汇报、不反馈”的四不督查方式对基层分局、机关股室制度执行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及时通报。

_、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县局于__月初制定考核方案,由机关部门负责人(或机关部门、基层分局负责人)组成考评组,由县局领导带队,对各分局制度执行情况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由基层分局负责人组成考核组,对机关部门制度执行情况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_、将省、市工商局和县以上效能办、纠风办的明查暗访情况列入重点考核内容。机关股室和基层分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或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商品监管不到位,被上级和有关部门批评的,每次按考核分值加倍扣分;被追究责任的,每次按考核分值三倍扣分。如某位干部未按规定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按分值是扣_._分,但如果被省、市工商局和县以上效能办、纠风办明查暗访发现并通报批评,责任人就要扣_._分。

为落实考核责任,*县工商局实行个人绩效考核扣分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即年度汇总__分以下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如果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辞退;年度汇总__分以下的,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年度汇总__分至__分的,年度考核为称职;年度汇总__分以上的,方可评定为优秀。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5

关键词:校园超市;岗位职责;实训

校园模拟超市是我校财经商贸类课程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建立一个仿真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超市运营的各项工作,使学生更真实有效地掌握超市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才能。

一、 环境分析

1.1、教学环境

“学以致用”、“工学结合”是中职教学的需求,而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已经建立商贸实训基地,其中校园模拟超市是商贸实训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商贸专业教学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我校已经具备校园模拟超市的硬件条件和教学文化氛围。

1.2、校园环境

我校座落在比较偏僻的城中村,距商业区有一定距离,目前在校生人数800多人,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所以模拟超市具备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3、消费群体分析

学生是校园模拟超市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也是校园模拟超市的经营主体,学生买学生卖可以提高其买卖活动的积极性,更有效地促成交易。

二、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是多名教师共同合作进行,这能够增强教师深入开展实训教学的理念,增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学生是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的主体,通过岗位实习能获得适当补贴,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身优势,也使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在真正上岗后也可以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三、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3.1、确定超市管理模式,明确师生角色分工。

校园模拟超市可以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模拟设立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五个职能部门,由五位专业教师分别担任人力资源部、商品管理部、市场运营部、财务管理部和广告宣传部的经理,而学生可以轮流担任采购员、保管员、收银课长、会计、甚至经理等岗位。教师与学生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又互相做好辅助工作。使学生通过此平台能基本了解一个正规商业公司的建制与管理。学生通过参与超市运营的各个环节,了解超市运行的基本流程,掌握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和企业会计等基本技能。

3.2、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形成明确的岗位职责。

各部门明确本部门的业务范围,权责利益关系,对相应岗位职责进行具体描述。

(1)董事长:超市的法人代表和重大事项的主要决策人。

(2)经理岗位职责:①全面负责本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②负责本部门员工管理与培训;③负责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④保证超市的安全与员工、顾客的安全;⑤兑现承诺的经济指标。

(3)采购员职责:①负责超市货源的质量把关;②负责商品结构调整和经营品种的检查,保证经营品种类别齐全、品种丰富;③负责进货计划和实施;④负责滞销货物的处理。

(4)保管员职责:①负责商品的分类、登记、入库、保管工作;②负责商品录入POS机;③负责所管商品的帐物核对;④负责库存商品的安全,防止变质、虫蛀、污染等;⑤合理堆码商品,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库;⑥负责仓库卫生。

(5)理货员职责:①了解超市布局和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熟悉超市内商品摆放位置,并对陈列商品进行整理;②掌握商品标价,能熟练使用标价机;③熟悉产品应有的标志及相关知识;④注意查看商品有效期,防止过期商品上架销售;⑤随时注意商品销售动态,及时提出补货建议或按规范操作要求完成领货补货上架作业。

(6)防损员职责:①负责各项安全防损防盗设施的维护,做到定期保养和检查;②负责超市产品防盗防损。③督促收银员及超市员工做假行为;④员工内盗与外盗的监督和控制。

(7)营业员职责:①熟悉超市的商品知识,包括商品用途、性能、产地、规格、价格等;②准确回答顾客提问并协助他们购物;③跟踪超市商品销售情况并及时补货;④负责超市的物价标识的维护和更换;⑤负责对商品中不合格品、报损商品、残次品的登记;⑥超市不定期的盘点。

(8)收银员职责:①熟练POS机的操作,熟悉产品价格;②熟练收银员的应对用语、应对态度、应对方法等待客之道;③站立工作,坚持唱收、唱付、唱找,准确迅速点收货款;④熟练迅速而正确的装袋;⑤妥善保管好营业款,在规定时间内交款,确保货款安全;⑤做到经常检查、保养好POS机。

(9)营运课长职责:①遵照执行超市的各项营运制度和流程,做到规范操作各项工作;②负责营业员的管理;③负责组织分配并细化落实完成下达的各项销售和管理任务指标;④负责超市促销。

(10)收银课长职责:①规范操作收银设备,提高收银技能,注意安全,谨防假钞;②营业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③营业中保持收银区域整洁卫生,整理好收银台前的小货架;④下班后清点备用金,及时清点上交营业款,整理收银区环境。

(11)会计职责:①做好收款、缴款及交接工作,对收银员的账、款进行核对、监督;②对分管的账目核算、监督并存档。

3.3、资金运营与收益分配。

今年我校商贸组承担了一个《运用校园模拟超市平台进行商贸技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的教改项目,有一定的项目经费,校园模拟超市的启动资金就是从该教改项目的专项资金中来,一旦超市正常运转开始盈利后,则超市的资金将由销售利润来进行周转。在超市运营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注意规避风险,规定财务部人员要及时汇报财务情况,加强结算资金管理以及存货控制。但凡是投资都存在风险,如果超市财务呈负数,出现亏损,这个亏损则由项目专项资金承担。

3.4、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效果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检验。

学生成绩考核是校园超市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督促学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手段。各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实训要求,制定实训考核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参照考核表的要求一一完成各个实训内容,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实训成绩评定,最终达到让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学目的。

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是对“工学结合”、“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新探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需求,相信通过实践考核检验,一定会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单位:桂林市财贸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的职责范文6

一、基层工商转型升级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转型升级”是基于对当前基层工商监管执法效能及运行模式的深刻反思提出的。基层工商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工商事业的基石。随着省以下工商机关机构垂直改革的深化,监管执法重心下移,承担起了绝大部分的监管任务,其监管执法效能直接体现工商机关的整体形象。然而,当前基层工商监管执法整体效能不适应综合监管的要求。

一是重数字轻管理。受现行财政供给体制的制约,收费与罚没一直是基层工作的重头戏,并在监管执法中片面追求数字。“个体管理费”实际上就是“个体费”,把“管理”丢了;执法重罚款,未能体现出管理的本意,严重制约了基层监管执法效能,一心抓数字,对各项基础性工作敷衍应付,监管根基极不牢固。

二是体制机制不顺。目前基层长期沿用的“两块制”、“三块制”运行模式,对综合、巡查、监管等业务类别作了大体分工,但不够清晰,在操作中相互孤立,缺乏有效衔接;监管过程和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人员考核未与监管实效相结合。现行岗位职责界定宽泛、监管巡查缺乏规范,出现考核难、出现事故无法追究具体责任人等种种问题。

三是巡查流于形式.一是巡查效率差。巡查人员习惯于逛市场式的巡费问照,检查没有重点,常规工作突击抓、突击工作经常抓,行政效能很低下;二是敷衍应付。一些基层人员巡查只图巡查表上盖章签字,应付上级检查。

四是问责制不落实。近年来行政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长久以来,基层工商监管仍停留于“巡费巡照”,重罚款,极少考虑后延监管,问责制严重缺失。

基于以上反思,现行基层工商监管模式必须从粗放型监管向集约型监管转变、升级,以全面履职尽责为目标,通过监管模式革新,全面落实经济户口管理,实现监管、执法、收费、服务“四位一体”。“升级”就是以信息化为平台,整合经济户口,有效运用数据库,实现分析、控制、决策的集约式。

二、实施转型升级的障碍

首先,思想障碍。目前不少干部职工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严峻挑战不敏感,对创新监管方式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多年来,重收“两费”观念根深蒂固,原有的考核、评价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很多领导沿用旧思维老办法,重两费罚没,在处理监管、执法、收费、服务关系方面单打独斗,未能实现有效衔接、相互促进。

其次,机制障碍。目前,基层工商还是一个“松散联合体”,存在以下四个脱节:一是登记与管理脱节。有的企业注册在某地开发区,但不在区内经营,登记发照后,监管出现“这边找不到、那边管不着”的盲区。二是巡查人员不会办案,仅限于“问问费看看照”,难以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也办不了。三是信息化与业务脱节。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业务资源,实现电子化监管。而现在电脑成了“打字机”,输入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差,无法用来分析辖区经营情况。四是所、片、点三脱节。有的基层工商还在实行驻场式管理,不论管理模式,还是运行机制,都处于“松散联合”状态。

再次,素质障碍。多年来的工作环境造成干部业务技能单一、知识结构狭窄。经济户口管理需要较高的素质。随着工商系统三级联网的建立和使用。基层人员应具备“会登记、会电脑、会检查、会办案、会调解”。但目前基层“五会”人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基层监管效能提升的最大瓶颈。

三、实施转型升级的对策与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转型升级是提升监管效能的需要。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转变观念,彻底转变“以数字论英雄、以两费较短长”的传统观念,修订完善基层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考核全面履职、考量监管质量、实施过程控制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开展滚动式督查,及时发现和查纠纪律作风松弛、基础业务不规范、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推动基层工作落实,督促基层强化履职尽责意识,保障决策畅通。

(二)创新监管方式,实施“井字格法”监管模式

传统“组站式”监管一大弊病是巡查责任笼统宽泛。可将军事地形学相关原理引入工商监管工作,探索试行“井字格法”监督模式,实现定人、定责、定区域、问责到位,精确“制导”,准确“打击”。一要细划监管区域。在划分巡查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监管区域,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监管网络,明确划分到街道、小巷、居委会(村)、农贸市场、商城、工业小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杜绝监管盲区。二要实行“一人为主”监管模式。每个网络明确一名监管责任人,负责全面履行网络内的监管职能。监管责任人要准确、熟练地掌握片区内的经济户口状况;做到户口清、底数明、检查实。三要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在网格、巡查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实行统一指挥、集中检查、联动监管,确保监管措施到位,隐患整改到位,违法行为查处到位。

(三)畅通运行机制,变“合伙企业”为“有限公司”

要尽快改变当前基层工商“松散联合体”的状态,变分散的“合伙企业”为有效管理的“责任公司”:一是协调联动的内部运作机制。彻底改变“驻场式”管理方式,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学习、集中调配、集中考核、统一行动”的内部管理模式。巡查与执法相结合,强化巡查力量配置,在巡查组与执法组之间建立灵活的联动机制;二是建立责任倒逼的考核制度。建立和落实“以权能履职、按程序问责”为基础的岗位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关联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在界定基层工商履职边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岗位操作规范,形成基层岗位履职指标体系。建立机关处(科)室与工商所的考核机制,使基层承担有限责任。三是建立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要建立各级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经常组织演练,做到对突发性安全事故实现果断、有效控制,防止职务犯罪。四是建立社会联动机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规定,要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将责任分流至相关部门,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主动防范责任风险。

(四)培养监管技能,磨炼基层一线“实战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