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机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机发展规划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1

淄博市自2003年开始开发有机产品,在淄博市绿色食品开发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引导下,2004年10月,淄博四季青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百杏”牌小米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机产品认证,生产面积66.67hm2,成为该市第一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填补了当地有机产品的空白。截至2013年12月,全市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就达18家,产品62个,产量17万t以上,基地面积超过666.67hm2。

2淄博市有机产品发展的区域界定与规划

2.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的原则,建立有机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培育有机产品文化,孵化扶持有机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形成“以政府引导为后盾,龙头企业为主体,开拓市场为导向,特色资源为依托,技术体系为支撑”的产业化格局,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2规划目标2013—2014年,发展有机产品基地666.67hm2,建立4个66.67hm2以上的有机产品示范基地。形成一套生产管理、生产技术与标准、产业链构建完整的粮食、林果、食用菌、野生采摘有机产品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2个以上有机粮食、林果产品加工基地。到2015年,认证产品达到50个。2.3规划布局一是沂源县。建设中庄666.67hm2有机苹果基地,燕崖、南麻万亩有机大樱桃基地,建设有机苹果基地133.33hm2,力争打造全省最大的有机果品基地。二是淄川区。东部山区建设有机仁用杏、柿子、香椿等干杂果基地各66.67hm2(峨庄、淄河、黑旺、太河、张庄、东坪等乡镇),建设66.67hm2有机小米、绿豆等小杂粮基地(峨庄乡、黑旺镇);西部山区建设66.67hm2有机香椿基地(磁村镇、岭子镇)。三是博山区。重点建设有机猕猴桃66.67hm2(源泉镇、池上镇),建设66.67hm2桔梗基地(池上镇、南博山镇)。

3保障措施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规划;思路;目标;任务;对策;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S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77-03

制定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农机部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所需和任务所在。为制定好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结合湟源县农村工作和农机化发展实际,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科学制定2011—2015年农机化发展规划。

1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末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超过16.7万kW。其中:柴油机16万kW,汽油机0.009万kW,电动机0.71万kW。尤其是实施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该县农业机械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0余台以上。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台,小型拖拉机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年末保有量为13 219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1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00∶0.65。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各类合作社的相继成立,农牧业机械向大型化、科技化加速发展。

1.2 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完成任务情况:一是农机化作业面积。机耕面积累计完成3.3万hm2;机械化半机械化播种累计完成4.1万hm2;机收累计完成7 266.7 hm2;机脱累计完成17.5万t。二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完成情况。化肥深施技术累计完成3.5万hm2;精少量播种技术累计完成2.1万hm2;蚕豆点播技术累计完成8 666.7 hm2。三是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旱作沟播技术累计完成8 000 hm2;保护性耕作技术累计完成4 120 hm2。四是农机人员培训完成情况。“阳光工程”累计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 100名,农机操作手10 200名;检修农机具15 850台。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播种质量、机收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2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依据

目前,湟源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户数量多且生产规模小,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由此决定农民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手段,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特点,具有该区域的发展特性。为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拟定紧紧围绕该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的发展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管理工作,分析发展形势、预测发展趋势及走向等综合因素而拟定。

3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推广为依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机服务市场化为载体,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湟源县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机具和技术,逐步引导和扶持农机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之路,培植农机大户,加快形成农机作业服务体。循序渐进提高全县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

4 规划总体思路及目标

4.1 总体思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1]。发展湟源县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结合县情,今后一个阶段内湟源县农机化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强化农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湟源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2 总体目标

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农机具,逐步形成自己的农机化发展格局,走适合县情、有特色的农机化发展路子,建立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机服务体系[2]。以县农机站为依托,引导农机户、专业户联合发展,逐步建立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作业机械加工机械和农机技术的一条龙服务实体;强化农机管理,发挥监理职能,加强技术培训,形成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稳定农机队伍;盘活现有机具存量,做好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3]。形成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市场化的农机作业机制,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大农机化向这个领域的延伸,提高农产品加工总量和附加值,促进湟源县农机化事业上新台阶,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5 主要任务

5.1 粮食生产水平

“十二五”末(2015年)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20%。

5.2 机械化装备水平

一是农机动力配置指标:到“十二五”末,湟源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4万kW,较“十一五”末增长3.2万kW,增长率为20%,其中,耕播机械动力达13万kW;农田排灌机械动力达0.35万kW;收获机械动力达0.35万kW;植保机械动力达0.2万kW;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达0.7万kW;农业运输机械动力达4万kW;畜牧机械动力达0.8万kW。二是农用拖拉机指标:“十二五”末,各类拖拉机发展达到1.5万台。三是拖拉机配套机具:“十二五”末发展到1.5万台(部),使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达1∶1。其中:机械化沟播机、分层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蚕豆点播机、胡萝卜播种机等发展到1.18万台左右,洋芋机械化播种机、收获机发展到0.2万台,小型机械脱谷机达0.1万台,免耕播种机0.02万台。

5.3 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

主要农机耕作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十一五”的20%左右发展到“十二五”末的40%左右;农机经营总收入年发展到40%左右,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粮油播种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发展到50%以上。

5.4 农机经营总收入指标

“十一五”末,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 274万元,2015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3 200万元。

5.5 农机培训指标

每年计划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 000名,到2015年,累计培训人员达1万人次。

5.6 农机安全指标

“十五”末,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8%人以内,2015年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5%以内,每年全县建立农机安全村3个,5年累计15个。

5.7 其他

此外,排灌、脱谷、植保、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畜牧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技术结构,提高作业质量和加工等级,全面推行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6 对策

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机械化,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只有依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管理水平加强,才能提高湟源县农机化的整体水平。

6.1 加大农机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一是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发挥职能作用,在资金的分配上适当倾斜,为湟源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筹措尽量多的资金。二是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和其他资金投入,引导集体经济、农民个人及私营企业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4]。

6.2 争取政策,搞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开展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直接从事农业作业的事业,应该得到国家的扶持和政策优惠,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湟源县是农业县,抓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在农业生产上做文章,要自始至终地确立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地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进行优质服务。如在农机推广、培训基地和农机安全监理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得到财政一次性的补贴,以帮助基地建设和开展工作,对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等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5]。

6.3 以农机法规建设为重点,发挥监理职能,依法治理农机

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是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出台地方性的农机化管理条例,使农机化管理有法可依。

6.4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因此更需要一支忠于职守、敢于探索、钻研技术、善于服务、勇于开拓的农机管理队伍及农机维修队伍和农机操作队伍作后盾。为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开展农机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二是结合县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与农村经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机队伍;三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逐步引进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推广及农机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敬业奉献精神,造就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高素质农机管理队伍。

6.5 搞好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调整,确保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湟源县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装备结构不合理、生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小型农机具发展快,大中型农机具发展慢,动力机具多,配套机具少;耕种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水平低等方面。为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农机化装备结构和生产结构调整。

6.5.1 转变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要将过去主要侧重农业机械保有量的提高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在稳步推进保有量增长的同时,盘活现有机具存量,稳步提高利用率和作业质量。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发展机械的速度比例;二是调整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比例。

6.5.2 积极调整农机化生产结构。一是由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发展,即向耕、播、整地、植保、收获等全过程机械化发展;二是由主要抓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向以粮食为主,蚕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全面发展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三是由农业生产中机械化逐步向产前的种子加工处理等品种改良、优化,产后的农产品加工、牧业及林业机械化等服务领域延伸。

6.6 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加快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要根据湟源县实际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体布局,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推广适应当地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具体工作中实行科技承包、分片包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湟源县产业结构调整布局,遵循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重点区先一步实现机械化和人、畜、机并存,大中小相结合,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原则,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分为3种方式,分别走不同形式的机械化、半机械化道路,以促进整体农机化事业发展[6]。

6.6.1 川水地区全方位机械化。川水地区是全县的产粮基地,位于湟水、药水河下部,是黄海渠灌区和南山灌区的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产量稳定、增产潜力较大,且农民经济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较好,也是乡镇企业的分布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快,转移值高。川水地区应全面发展机械化,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办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在今后几年内,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耕作、统一种(肥)、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田间管理等5个统一和分户管理、分片收获的经营方式。

6.6.2 浅脑山地区机械化、半机械化。浅脑山地区是湟源县面积最大的地区。应重点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作业实现部分机耕或大部分机耕替代畜耕,播种技术主要推广机播、半机械化播种相结合的联片大面积种植。二是收获脱粒。主要推行人收、机畜运输、机械脱粒,并引进适宜山区梯田作业的小型收割机和谷物烘干机,解决湟源县收获期多雨,造成粮食霉烂变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6.6.3 牧业、林业机械化。根据湟源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畜牧业增收强县的目标,牧业和林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牧业、林业机械化,引进推广起步高的新技术、新机具。要促进农机与农艺优化组合,发挥综合效益,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稳步增长。

7 参考文献

[1] 梁宇堂,桑标,张春平.太和县“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49,352.

[2] 浙江省出台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机,2009(4):41.

[3] 《浙江省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通过论证[J].浙江农村机电,2009(1):43.

[4] 认真实施《乌当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J].贵州农机化,2001(4):14-15.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3

一、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2011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4

农村规划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效益后评。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应能够放眼全局,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和群众意愿等相关内容,做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方案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和民众满意化的最高价值取向。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收到如此效益呢?本文笔者就结合实际工作中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新农村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新农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专业性和表达民意性的工作。要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倾向来看,实在不容乐观,新农村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规划图纸的移植或“亮壳”工程。它需要规划师通过对规划区域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该区域农村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景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尽量不加重农民负担,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新农村建设中的种种困惑

在当今这样一个工业、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陷入了“城市色彩农村化,农村个性模糊化,政绩驱动功利化,亮点频出空壳化”的困惑中,农村特色的消失,各种弊端的凸现,制约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

1.1 移植城市特色,乡村个性全然遗失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盲目学习城市建筑设计是不可取的。农村建筑及布局与城市布局也存在有相似之处,但是对于使用功能分区、自然环境的和谐、生产生活的习惯、民风民俗的特点等等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之处是众多农村个性和特点所决定的。如有的建筑物前后要有用于晾晒稻谷、茶叶之类的平整场地,是由使用分区和生产特点决定的;有的农村建筑物使用纸浆石灰墙面加民族特色的彩画(大理白族民居),它是继承发扬古朴建筑风格,体现和张扬个性的东西;猪厩、牛圈、鸡舍等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房屋周围的菜园也是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的重要角色;凡此种种都是农村生产特点和地方特色决定必要考虑的,绝不能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设计。那就使得新农村建筑规划断了胳膊少了腿——残缺不全,缺少了自己的乡土特色。

1.2 政绩驱动功利,乡村空壳亮点村频现

当今的世界是激励竞争的世界,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一些地方政府却认为“发展政绩才是硬道理”,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后,很多地方挖空心思打造新农村亮点,来铸就政绩,造成了中央、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的浪费,却收不到良好效果。一是重投入,轻实效,创造空壳亮点。有的地方不注重对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预算,着力打造亮点,高标准、重投入,甚至不惜以增加农民负担,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目标只是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当然,上级领导满意,政绩也就树起来了。可是建成后的新村庄,因为不切实际,农民得不到实惠或得到的实惠不多,也就成为了供各级领导参观的空壳亮点村。二是重包装,少内涵,着力造就面子工程。有的地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做得不多,面子工程做得不少。他们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在农村打造“容貌”工程,给农村房屋穿新衣;给道路入口树招牌;让农村名字谱神话…… 到最后,得到上级肯定的也不少,就是得不到农民朋友的认可。三是规划缺失,配套不全,脱离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与承受能力。水、电、通信线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文明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村距相隔远,导致配套设施的建设一直成为建筑规划的鸡勒。很多乡村居民已习惯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生活,在原来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的情况下固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规划成型成规模的居住区,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当然这些方面也许广大官员是不一定考虑得到的,但作为新农村规划的专业人员是一定要考虑的。

综上所述,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规划是龙头,是先导”。一个项目规划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空间的控制与引导。因此,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抓好规划十分重要。

2 未来新农村规划建设路子

新农村建筑规划,不是规划师在电脑桌旁就能设计完成的,而是需要规划设计师对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民族民风情况、生产生活状况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指标做调查研究,再对该区域农村未来发展战略做出总体部署评价的基础上,来安排近期建设和未来远景部署。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让农民兄弟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并对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也只有如此,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呈现更多的看点、亮点和特点。当然,在实际建筑规划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调查与调研,提出几点仅供参考的意见。

2.1 重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农村规划情况看,存在规划缺失或规划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农村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作为新农村规划工作,除了要了解农村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实施规划“决策”过程和间接渗透“规划理念”。

2.1.1 健全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 1993年5月17日,国家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国务院第三次常务会议通过,以国务院第116号令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6年7月17日,建设部颁布了《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建设部第54号令)。但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好多地方也没有很好的落实政策法规,没有出台或虽然出台但没有很好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导致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的缺失。所以,目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十分重要。

2.1.2 规划要参与“决策”和渗透“规划理念” 新农村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应该把新农村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进行研究,使其进入法定框架,参与“决策”过程,让新农村规划最终体现到规划法律文本中,将会更有利于未来建设。新农村规划真正意义上是把对农村规划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规划理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农村特质在创新中延续发展,把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向前推进。

以笔者之见,尽快出台和完善新农村规划编制相关管理办法,从法规体系上保障整个农村规划编制,明确法定地位和主体,对未来农村发展必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保障。

2.2 政府扮演好新农村建设各个时期角色

要切实抓好农村规划工作政府就首先要明确自己各个时期需要扮演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政府一定要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建设过程中控制和引导要着力承担推动建设的作用,后期则要达到农民主动,全民参与的局面。

在新 农村建设初期,规划不切实际,中看不中用,是无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毒瘤。不少“规划师”、“策划师”游走各地,移植他人做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诊断把脉”实际就是一群仅仅会画图的骗子。他们蒙骗政府,坑害百姓,坐在电脑桌旁,为新农村建设亮点做规划。怎么可能切合实际,又怎么能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呢?笔者认为作为政府一定要有独到眼光,为农村扮演规划、控制、引导的角色。当然新农村建设只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只有广大农村全民参与发展大计,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因此,当政府从初期的规划编制到实施建设、控制和引导成型以后,最终还是要让新农村建设回归到农民主导上来。到这个时期,农民已经是自觉形成了共识,政府也随之转换角色,必须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减少干预,保持农村规划的合理性和延续性,绝对不能搞换届换规划,一个领导一个思路,这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尊重农村的自然和文脉,传承农村乡土命脉

农村空间和固有的建筑艺术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历史艺术的载体,它们能够传承下来就有存在的价值。城市讲风貌,农村也有农村的风貌,它是历史、自然、民族、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传承下来的农村乡土命脉,我们必须在尊重、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在保护传承历史命脉,农村才有文化之根,也才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因此在处理关系到农村乡土命脉问题上,绝对不能持对立态度。例如丽江的发展,是对纳西东巴文化、乡土特色、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才成为云南具有代表的民族文化窗口,他们甚至成为一种独有的“元素”。另外,著名的中国石寨子——银都的大理鹤庆的新华村,它以本身固有的特点,民族文化、银器首饰加工业等等为发展基石,在不断创新发展旅游等产业成为云南独特的新农村。

2.4 依据各自特点塑造自身文化

农村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传承农村社会文明,体现农村社会特质起到了一个综合媒介的作用。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性。正如城市社会特质一样,有人说在北京生活可以感触到北京人的大气与实在;到成都就可以了解四川三星堆文化和麻将、休闲文化;在丽江可以认识到丽江人的慢板与休闲。同样到有特点的农村如中国石寨子村,你就知道子在哪里透射着中国银器艺术和白族民间文化。而这种特有的个性必然是当地特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反应,并且是一种可为外界感受的个性。

因此,可以表现农村特质的个性文化,必将成为今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趋势。因为它与城市特色移居农村和生搬硬套亮点做法更有价值和生命力。

2.5 保护与创新并举合理开发农村

不同的农村有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特质,人文脉络。但是任何一个年数已久的农村建筑模式,都有它自身的形成理由,其包含了先人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例如南方和一些山区的建筑,由于气候潮湿,很多房子窗户都开的比较小。因而进行新农村建筑规划。同样要考虑当地气候、风向、日照、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尽量利用原有河流、树林、绿色等地理特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筑成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如果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该规划必然成为败笔。在充分考虑自认因素的影响和心态环境的和谐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乡村建筑规划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在规划乡村建筑时,把原有传统乡风民俗、古典建筑、碑、坊、亭等体现乡村历史文化的元素纳入到规划保护中。如果失去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的沉积,建筑再漂亮也只能算一个个形状各异乃至如出一辙的火柴盒。建筑规划则成了简单的住房设计。这些导致新农村乡村建筑规划在内涵上成为简单的村镇建造,新村只是改造面貌的村庄。因此,我们对待农村建设规划问题上,一定要保护与创新并行,适度合理地开发。

2.6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群众广泛参与

要推动群众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有效参与,首先还得从依法依规运行,规范程序操作入手,然后在加以管理运作机构机构和人员的保障。做到有专门机构和必要人员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知识普及,行为规范,规划引导,建设监督等各个层面开展工作,最终达到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政府指导,专家把脉,农民自主的格局。

2.6.1 依法推动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农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一样具有自身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但是,由于前几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小,许多地方对农村规划不重视,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的严重缺位。而近年来,随着资金的大量投入,为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浪费。农村规划编制与修编越来越必要,而在编制或修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村庄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程序,规范操作。规划一经批准,严格执行,不以个别领导意志而改变,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

2.6.2 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有序推进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长期对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存在不足的现象,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中央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已迅速增长。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资金项目分散在各系统,具体到乡镇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使资金和项目运行管理难度加大,发挥效果不明显。

为此,笔者建议在县乡两级设立一个执行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职能的单位,并配置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各类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使资金有计划按要求使用,发挥更好的项目效应。

2.6.3 加强对群众的科普、法制宣传,推动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目前,新农村规划建设除在法制上完善规划程序、规划公示、规划听证和规划监督等方面让群众参与外,还应该对群众进行科普、法制和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引导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5

【摘要】目前,我国新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村镇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

为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积极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举措,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五个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前,我国新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一、当前我国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村镇规划缺乏有效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农村建设经历了上千年的自然发展,根本就没有具体的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村镇规划理论体系,有些村庄建设还存在着自然发展的方式。目前我国的村镇建设的规划主要是着眼于整体,这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各地相关的工作人员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体的村镇规划方案,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完成。

2、村镇规划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

由于部分村镇规划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本区域有效的协调政策,导致了各村镇无法明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不能科学规范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地区缺乏规范的规划建设指导,村民不能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建房,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的问题[1]。在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部分村镇存在着文化精神和政治民主缺失的严重问题。

3、村镇规划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村镇规划标准》是国家为农村建设规划制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其内容比较笼统,部分村镇规划建设便一方面参照其中的技术标准规范,又同时参照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这导致了村镇规划建设中出现混乱管理的现象。村镇建设急需要一整套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4、村镇规划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

虽然国家出台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加强对村镇规划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存在着管理资金匮乏、管理机构不健全和管理人员知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这导致了条例无法被有效地执行[2]。此外,村镇规划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导致了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

5、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由于部分村庄布局分散,资金缺乏,所处地域地形复杂,导致了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完善、不及时的问题。如:缺乏乡村的娱乐健身场地和设施;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缺乏畅通的村镇公路;缺乏有效的网络设施;缺乏规范的废水、污水排放与处理系统;缺乏生活垃圾的处理系统。这些都不利于村镇的乡村文化和居住环境的建设,给村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不便。

6、“空心村”问题严重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农村逐渐向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发展,大量建筑新房,导致了村中心大批的旧房子和院落无人居住,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导致了农村的人口迅速减少,甚至出现整道街都无人居住的现象。这导致了“空心村”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村镇的规划建设。

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的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完善的村镇规划体系

政府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寻求专业的规划设计人才,在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度超前、经济实用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村镇规划体系。规划体系要对具体内容做出细致的规定。制作规划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如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不是规模大小。要促进房屋设计和建设水平的提高,要设计出与当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房屋。

2、加强村镇规划的管理机制建立

要建立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的资金供给。现阶段我国已经发展到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国家要加大财政拨款,号召全社会参加到农村的建设中来,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中,从而也保障了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对资金的需求。第二,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基层管理机构的建设,对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便于工作人员很好的开展管理工作。第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补充。人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通过正规的招聘方式,对管理工作人力资源进行补充和优化,从而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建房审批和登记备案、工程设计、建房技术服务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其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制度基础。

3、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的环境。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中,不仅要重视对电力、网络、通信、防灾、道路交通、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排水等系统的建设,还要重视对教育、商业和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娱乐活动场地及其器械、图书室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以此来给农民创造一个美好的、便利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

4、加强对村镇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对村镇进行规划时,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规划。首先,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和实行现代化生产方式,减少传统的耕种方式对土地有机成分的破坏。减少对耕地和绿地的占用,将严重污染的企业搬离出农村,减少对土地具有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排放。其次,要保护农村的水源。对生活废弃物和污水的排放进行妥善的处置,避免其对水源产生污染。第三,在农村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减少对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农村的大气环境。

5、对村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编制

由于许多的村镇存在地形复杂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了村镇的规划建设不能规范统一的进行,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为了改善这些村镇的生活环境,要对其进行重新规划。政府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村镇分布体系,不仅要考虑到村镇的人口规模、交通便利、饮用水源、历史文化和经济基础等因素,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考虑,加强对农村发展的预测,以满足村镇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3]。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要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村镇规划体系,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邱昌锋.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73.

农机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 海南省休闲农业;台湾省经验借鉴;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于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激烈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迅猛冲击,导致台湾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逐渐面临着衰退和萎缩。一种能够加快农业转型,改善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促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的新的农业经营型态——休闲农业便成为台湾农民与农政单位极力突破困境的不二选择。台湾休闲农业由于起步较早,经过将近40余年的发展,走过创立期、成长期,已经步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在发展方向与目标、政策与措施、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可供参考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领导,积极支持

1.组织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就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采取的是政府主导模式,休闲农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核定、计划内容、经费配置、推动方式均由农业主管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导,“观光局”、“经建会”协同管理,专门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台湾休闲农业从“农委会”、“农林厅”,直到基层农会都有专人负责。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休闲农业的规划和行动、管理和咨询,并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并不失时机地出台各种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2.资金支持。台湾当局对获得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均由“农委会”资助经费,经营主体配套部分资金。经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提倡一乡一园。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休闲农场建设,经费一般用于修建通达农场的支路、水利工程、教育农园的补助、组织、文宣等。

3.服务提升。除了组织保障和资金扶持之外,台湾当局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一是组织各种类型的辅导班、研讨会,开展培训;二是组团前往发达国家参观考察;三是聘请研究单位帮助农园规划,指导建设。除了出国考察外,其它各项活动均由政府组织和资助。

(二)强调规划,重视研究

1.强调规划。为了防止休闲农业背离农业本质,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休闲农业的规划工作,这里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休闲农业区建设规划。台湾“农委会”研订了“发展休闲农业示范计划”和“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列入综合农业规划之中。台湾从省到市、县、区、乡镇,自上而下形成统一的休闲农业规划管理格局。除了主管部门对当地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规划布局以外,一般农园和农户自身也有近、中、远期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休闲农业后期的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重视研究。休闲农业的综合特征以及多样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机构的协助与扶持。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同时,会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诸如经营模式研究、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提升竞争力的研究、农园规划建置研究等。目前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相关专家以及不少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人员都与当地的休闲农企联系密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三)健全法规,规范管理

1.健全法规。休闲农业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台湾“农委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农业发展条例”和“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业规划、登记及运营,均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2.规范管理。“农委会”作为台湾农业最高管理部门,负责休闲农业行业管理标准的制定,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当地休闲农企进行审查评估与考核管理,确保休闲农场、农园或是民俗村落都能够依法运营,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增强盈利能力。

(四)培植专才,创新经营

1.培植专才。休闲农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台湾当局十分重视休闲农业相关专才培养,致力培植专业团队,从市场定位、价值分析、项目策划、设计建造、招商营运等方面为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了适应台湾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台湾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休闲农业专业,其中有5所大学在企业管理系设了休闲农业专业,有十余所大学在旅游系统设立了休闲农业专业,积极培养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2.创新经营。把农产品不当农产品看待,而当成体验品,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最大特点。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农渔特产,创新经营,构建不同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大力开展网络宣传促销,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做到“足不出户,了如指掌”。其次,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横向联合。第三,开发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休闲农业品位。

三、台湾经验对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琼台两地同属岛屿型经济,在地理气候、土地面积、农业资源和人文习俗等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两岸三通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使休闲农业成为两地合作的焦点,台湾的经验结合海南的资源,两地休闲农业合作和发展前途光明。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规划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规划。借鉴台湾经验,由政府牵头制定全省休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休闲农业列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细化目标、强化责任,形成“主要领导决策部署,分管领导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虽然制定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但海南休闲农业以民营企业家、农民自主开发为主,大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统一规划,任由经营者盲目的投资与开发。海南要把加强规划引导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以规划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海南各地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等相衔接,确保休闲农业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规范行业管理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借鉴台湾发展经验,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投资融资、农民参与四个方面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保障、促进休闲农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体系。

海南目前还没有休闲农业专项法规和行业标准,整个行业的发展缺乏相关法规的约束和行业标准规范,容易导致无序竞争甚至损害游客利益。因此,海南迫切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台湾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强制规划项目,严格审批制度,设立准入门槛。台湾采取的进行先期发展指导,以休闲农业区和休闲农场两种不同的准入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并伴随着休闲农业的深入发展进行相应的法规修正,以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模式等这些做法都值得海南参考借鉴。

(三)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扶持

海南各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休闲农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乡镇企业治乱减负有关政策,从严查处“三乱”行为,依法保护休闲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银信部门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重点,完善有关政策,适当放宽信贷条件,增加信贷额度。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农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及中介服务组织,加强指导和服务。大力加强休闲农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休闲农业要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海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支持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支持和引导好农户承包土地的流转、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培育市场氛围、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安排项目等方面。

(四)突出产品特色,开发精品线路

特色,是休闲农业发展竞争中的关键要素。海南在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经验的基础上要突出自身的地方特色,不能照搬全抄。海南休闲农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托所处地域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如热带特色、海洋文化、热带雨林景观、温泉景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地方文化和黎苗风情等特色,以海南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休闲农业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

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台湾有针对性地开发休闲农业主题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如:自驾旅游、青年旅游、校外教学之旅、银发族养生之旅、花卉生态农特产之旅、原住民传统祭典之旅等。海南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主题和精品线路,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五)实施人才战略,促进相互合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作为一个教育相对滞后的省份,专业人才缺乏是当前限制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海南目前仅有海南大学开设“观光农业”专业。因此,实施人才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休闲农业的专门人才既是相关企业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和各大科研院所需要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的项目。海南应当学习台湾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体系,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琼台两岛文化传统背景大体相同,自然资源相近,农业形态相似,经济互补性强,休闲农业合作潜力巨大。把台湾的发展理念、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特色方面的优势,同海南的劳动力、土地、市场、自然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可推动两岸休闲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琼台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免税”的政策优势,开发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打造无障碍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区。当然,海南在借鉴台湾经验的同时必须要突出海南当地特色,不能照搬全抄。

四、结束语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与台湾的农业合作。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由此可见,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将是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张健.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88-291

[2]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8(8):16-20

[3]彭溢,车轮.台湾“金点子”破解我省休闲农业突围“密码”[N].黑龙江日报,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