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论文范例

农机推广论文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1

1.1没有足够的经费

在进行农机推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没有足够的经费人们就不能运用先进的农机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这就会严重影响农机技术在农村的顺利推广。这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在农业方面的投资,与此同时也在不断积极购置农业机械等工具,可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满足所有地区实施农机推广的要求。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所以尽管国家尽量地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但还是无法很好地去进行农机推广,使用到农机推广项目的资金还是有限的,这就为我们大力开展农机推广项目起到了制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机技术的推广速度。

1.2所采用的推广方式与当地情况不吻合

根据当前形势来看,在进行农机推广时没有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推广形势千篇一律,推广的内容都局限在粮食作物上,涉及面不够广。我们要知道,要实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对以前一些老套的形势进行改善,要由以前的传统型向集约型不断转变,使农业不断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增长方式也应该由以前的投入型不断向效益型进行转变,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推进机械化就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农机推广时要注重在推广方式和推广内容上的创新,要结合当地情况来采用有效的推广方式,满足当前的形势需要。

1.3人员因素

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并且大多数农村人文化水平比较低,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农机推广时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和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这样一些推广人员就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低而不能快速地进行知识更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就致使了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缓慢进行。

1.4不具备良好的装备

由于我们在进行农机推广时不具备充足的经费,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基层推广的时候就没有良好的检测设备,不能充分地进行试验,或者使用的是一些已经老化的设备,其技术落后,这也是导致推广手段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推广,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装备已逐步运用到农业中,所以,不具备良好的技术装备也是影响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2在现代农业中加强农机推广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大政府投资

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机推广经费的投入,并且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条件和手段进行改善,为农机技术推广顺利实施扫除障碍。

2.2扩大推广领域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不断推进,在农业中实施机械化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老套的思想观念,努力提高农机水平,将农机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实施合作化发展

我们应该结合网络技术的优势,与各个专科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联系,开展以“教学、研究、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农机推广,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使农机信息及时推广和反馈,不断促进农机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培养

要想很好地进行农机技术推广就要注重对人员的培养,要不断地吸纳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此外,还要注重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要不断地充实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发展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队伍。

3结束语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2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根据技术的不同类型以及机构的公益性程度对农业技术进行了分类,每个机构承担的技术类型不同。针对公益性的程度。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由政府以及延伸机构提供的科技服务,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主要是农业科研所类似的组织,是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主导力量。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为了营利。

2农业技术推广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责划分不明确

职责划分明确,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不管什么机构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能,不能与其他部门相抵触。现今,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行政执法以及颁布相应措施为农户谋利。但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往往会出现智能混乱,一个部门承担多种职责的现象,同时这些职责与其他部门会出现交叉、抵触,进而使得基层推广部门的职能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错误,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比较常见的就是乡镇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企业部门的智能相重叠。现下,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以企代事,使得技术推广的主导任务严重削弱。

2.2方法运用不得当

农户素质的提高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质性目标。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农户的接受能力和最迫切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是采用最传统的工作方法,政府决定农业技术的推广项目,自上往下逐级传达指标和任务,强制性是其主要特点。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农户的接受能力和迫切需求,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往往政府经过一番工作后,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2.3运行机制不灵活

相关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用人机制不灵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手段缺乏监督,导致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现今,很多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内部专业人员的身份、待遇不尽相同,编制问题一直是个大障碍,想要做到统一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内部运行机制。

3针对不足,提出建议

3.1优化体制机制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为引导的多样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摒弃原有的政府全权负责制模式,改为以政府为主导,就是构建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等单位以及涉农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3.2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说操作性不强,约束力较弱,无法有效地监督相关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总而言之,上述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现下的发展,必须给予优化、完善。鉴于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已迫在眉睫。需要结合国家与基层农业拨款的比例具体化,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立法权,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农业课程成果转化的效率。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建设一批素质拔尖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根据现今农业推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全方面地提高技术推广人才的素质。政府部门应当开展各种考核,相关人员需要取得必备的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用人机制需要创新,社会要积极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来,为基层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优化机构内部人员考核制度,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下基层推广工作的业绩纳入考核指标中,促进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吴春友 单位:绥化市北林区永安镇满族人民政府农牧业中心

第二篇

1改善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

农业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性人才,生活环境的艰苦会使得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从而导致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一些工作人员虽然能够坚守岗位做本职工作,但是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有些甚至失去工作的热情,工作效率也很难提升。为了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应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办公条件,不但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改善,还需要改进工作设备,实现技术推广人员办公自动化,对工作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主动工作的意识。

2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养

加强推广人员对技术工作的学习是提升推广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需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推广人员对农业发展新技术的掌握。一些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的机会增加科技人员下乡的次数,从而让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应该提拔一些专业技术骨干,让他们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推广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技术人员,这样就可以使得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

只有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机制建设中,首先应该创新管理体制。各个地方应该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在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意见对推广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和调配,为农业推广人员提供一定的业务经费,解决推广工作中出现的经济困难;其次应该提高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技术推广的各个地区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推广服务,对于一些乡(镇)和区域性的农业推广机构和组织的公益性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后应该落实推广机构人员的编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遵循高效、精干、合理的原则选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以及具体的地理情况进行科学预算,有效落实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情况。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最大范围更广领域地为广大人民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于一些乡(镇)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落实,首先应该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工作中的作用,对推广人员的角色进行有效定位,合理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布局,从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工作中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

作者:冯德超 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第三篇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质的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当下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靠政府的主导。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农机化和农业经营这几部分,但是我国很多地区这几大系统并不完善,而且有的地区农业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推广工作,一直以来推广的效率总是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甚至有的市县级的农业局存在着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

1.2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效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比较广泛,比如一些农产品的新品种,推广之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赞扬和支持,因为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都有所提升。还有一些肥效比较好的肥料推广之后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除草剂和农用机械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和使用。随着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不断增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还有很多农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介学习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农业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农业技术推广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农民的收益问题,当然在这一点上,我国农业收入的确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是翻倍的增长。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创新

2.1走“自我管理”的路线

以往的推广体制都是乡政府统一管理,因为这样对农业技术人员接受上级的培训和经验交流比较方便,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的乡镇政府目光不够长远,只能看到局部和眼前的利益,对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却看不到,导致一些政府对推广站资金供应不足,并且安排一些过多的任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的一些经营决策,而基层的推广机构也应该随时满足这些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基层机构能够独立地做出决策,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基层机构能够具有自己的独立性。

2.2增多服务功能

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只负责生产过程这一环节,对于产前的咨询和产后的服务并不关心,这是需要改进的一点。产前咨询指的是根据农民现有的土地条件,和当地的气候状况,帮助农民分析该种些什么作物比较有市场前景,怎么种能取的更好的收成。产后的服务功能就是农民的产品该进行什么加工或者该往哪里销售等。推广结构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把农民和一些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的加工企业联系起来。最好能为农民建立一个从咨询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模式,这样让农民从开始到收获都可以放心、安心。

3结束语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3

1、农业技术研究的推广力度不足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最认可的仍然是那些能够看得见实际效果的技术,很少有农民去冒险尝试一些效果无法确定的技术,而当前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由政府和科研单位牵头进行,农民没有参与到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来,他们没有体会新的技术成果对于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仅仅凭借宣传推广无法打动农民。

2、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农业技术的供需特点

当前在农业技术的供应方面,容易受到科研经费和推广资源的投入影响,农业技术的主导者政府部门与科研单位与农民之间缺乏直接的利益联系,因此农业技术的产出和推广应用之间不存在必然性,农业技术的需求容易受到结果导向的影响,受到农作物生产周期及自身条件的影响,农民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一般会选择低风险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尤其是在当前单户农民自主经营的情况下,给农业技术的广泛普及带来了较大障碍。

2.2农业生产的整体利益偏低,农民缺乏技术引进动力

从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普遍偏低,农民的收入不足,而劳动力价格和市场其他消费品价格偏高,导致农民的整体收益较低,他们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愿意引进更高的技术。另外在一定的土地经营面积限制之下,农民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开始逐渐脱离农业生产而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农业生产的人才不足,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动力。

2.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技术的引进和普及

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客观上影响着他们对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制约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当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农民当中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人都选择了脱离农业而进入城市当中,近几年农民的青壮年劳动力资源向二三产业的专业,促进了城市化水平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缺乏重视,导致对农业技术需求不足。

3、农业技术创新策略

3.1完善农民生产保险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商业性的保险企业参与到农业市场当中来,开发与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相关的保险业务,为农民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提供巨大保障的同时,实现保险业务的农业方向拓展,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采取政府推动和农民自主选择相结合的保险运营模式,旨在鼓励和倡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

3.2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农业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以及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民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技术的引进和吸收转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区域化和规模化的特色农业生产也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3政府部门继续增加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从增加农业技术科研投入和基础推广建设等方面,保障技术的产出和推广,大力宣传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用信息化的手段完善农业生产环节,让农民真是的感受到农业技术的应用所能够带来的生产的便利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3.4丰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重点依赖于基层农技人员,未来应当拓展技术推广渠道,例如采用树立农业技术应用典型,通过树立榜样来影响广大农户的技术应用态度,通过大众媒体以及政府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触,当当前以农业技术指导为核心的技术推广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及销售全流程的服务,切实推动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及加工等各方面的应用。

作者:申宁 单位:黑龙江省嘉荫县朝阳镇人民政府

第二篇

1、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化创新———组装配套模式

随着农业生产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转向依靠机械作业,生产经营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农业技术集成推广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农业机械化能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经营信息化既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和机械化,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经济效益。

1.1、以优势区域主导产业技术集成的组装配套模式

例如:2013年,以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成熟模式为基础,农业部组织专家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作物种植布局、茬口安排、光温水等资源禀赋,进行组装配套,完善配套,制订了涵盖四大区域,29个粮食生产优势区域,涉及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五大作物,以不同主推技术为核心的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

1.2、以重点产业技术集成为核心的组装配套模式

例如:蚕桑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多个学科,长期以来都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工贸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基本形成了以桑园种植技术为核心,对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不断融合,成功地建立了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当然,蚕桑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技术落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1.3、按农作物生产环节综合多项技术的组装配套模式

例如:将多项农作物种植技术集成应用于生产是最常用的推广模式,武志勇在《玉米组装集成高产栽培》一文中介绍,采用玉米种植多项技术即品种技术、二比空栽培核心技术、密植技术、水肥技术、常规田间管理技术等组装集成技术实现了高产。

1.4、按技术服务类型综合多种技术的组装配套模式

例如:根据农业项目的需要,开展信息技术、种子繁育、基础工程、节水灌溉、大棚设施、农机作业、废弃物利用等技术服务,综合选择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多措并举。孙福岭在《技术集成机制创新高产创建促双增》一文中介绍,牙克石市农技中心及农技人员利用“小麦苗情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关键技术”,结合其它种植技术,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小麦推荐管理措施。

2、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建立组装配套“技术工厂”

国际上已经有两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一是人少地多的美国模式,二是人多地少的日本模式。而我国运行着四种模式:①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②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③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④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就农技推广而言,主要依靠以农户经营为主的农业科技园区模式,它不仅能够融合各项技术,整合资源,而且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集约化经营。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到2010年,农业科技园区已达4000多个。利用科技园区为载体,对各种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和试验示范推广,就像生产技术的“工厂”,像管理“工厂”一样管理农业生产。一方面,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平台,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农业科技园区是集成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和新设施进行试验示范必不可少的硬件,把集成技术当作软件的话,软、硬件齐全才能确保农技推广体系运转。另一方面,培养职业农民不能只靠举办培训班、田间技术指导、农资配套服务等形式,主要靠实践操作和总结交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艺技术、农机技术、经营管理等等。所以,从农民全面掌握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角度,更需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他们提供技术组装配套服务。

3、结论和建议

现代农业技术组装配套的推广应用,无疑具有强大的优势,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可以节约能耗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使农业由单独依靠资源扩张转变到依靠提高综合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上来。农业科技园区是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它将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形成高效农业园区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运作模式。建议政府重视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建立集成化推广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把它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行以农户投资为主,政府以奖代补,运作方式推行科技承包和项目负责制。应当有规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扶持,将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技术转化的推广基地、职业农民的培训基地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

作者:杨春明 单位:云南省凤庆县农业局

第三篇

1乌鲁木齐县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推广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低下

乌鲁木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6岁以上,而且长年劳累,大多数患有各种疾病,处于严重的青黄不接状态中。全站现有在职人数22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含50岁)12人,40岁以上(含40岁)50岁以下5人,40岁以下的仅有5人。乡镇农技站从2003年以后,再没有进过1名大中专毕业生,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乌鲁木齐县下辖2镇6乡1牧场,均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核定编制数30人。除退休人员外,实际在岗数为13人,有7个编制为乡镇挤占。乡镇农技站中具有农艺师职称的技术人员6人,其余均为初级,有大学本科学历1人,其余为大专或中专学历,平均年龄45岁以上。

1.2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资金不到位

没有经费来源,原来市农牧局每年还下拨县农技站一定工作经费,2005年以后再没有此项经费,只能依靠市、县科技组织部门立项争取经费开展工作,以至于造成当前重试验示范,轻农业推广的局面。当前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地方技术推广员的基本工资与基本事业补助费,技术推广项目经费绝大部分来自省里和国家投资。对于部级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首先经过县财政,然后到农牧局,最后到达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据统计,原本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的项目经费被截留,农技推广经费被行政主管部门私自用到别处或是扣留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1.3推广组织不健全、推广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乌鲁木齐县6个乡镇农技站中,只有板房沟农技站拥有200?的办公场地,其余各站均由乡镇安排办公场地,各乡农技站均没有独立的实验场地,也没有相应的分析化验等仪器设备,没有大型交通工具,只有2辆摩托车。县乡农技推广部门目前基础设施、办公场地、试验场地严重不足或没有,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以及自治区、市业务部门项目、经费和资金的争取。

1.4管理体制不顺

1992年简政放权以后,县、乡农技站由隶属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人财管辖权下放后乡镇农技站农业推广人员大部分时间只能完成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下乡普及农业技术推广,也不能及时配合协调县农技站的工作,形成管理断层的局面。乡镇农技站人员编制被严重挤占,简政放权后,乡农技站人事管理权限划拨乡镇,各乡镇随意挤占农技站编制,如乌鲁木齐县乡站编制暂定为30名,现实际在岗只有13人,有7个岗位被乡镇随意挤占,安排非专业人员,如有的乡镇驾驶员都占农技站编制,编制被挤占,急需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大大减弱了乡农技站的技术力量,在岗的农技人员又忙于完成政府事务,严重影响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管理体制不规范是乡镇和县区主管部门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依附各级行政部门而设置的事业单位,管理问题一直没有理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行政倾向较强,而市场导向性较差,忽略了其服务对象———农民的意愿。很多地方改革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行政中心工作的时间都在70%以上,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人员当办公室文员一样使用,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从事技术推广工作。

2优化乌鲁木齐县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

2.1优化农业推广队伍

一是编制出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走到基层队伍中来。二是加强控制非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三是全面实施农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稳定技术骨干,辞退非专业人员,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80%。

2.2加强政府对农业推广的支持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要使其更好发挥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一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用到实处。二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

2.3推广新品种,引进新技术

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第一,要重点围绕乌鲁木齐县的地理环境和自身特点,了解市场的需求,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第二,在服务范围上,积极展开生产前后和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拓宽服务区域,特别是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流通,开展产销中介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定位是农业技术推广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没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也不会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把乌鲁木齐县的农业科学技术发挥到极致。

2.4理顺管理体制

乌鲁木齐县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政事不分,行政代替推广的现象,应按照政事分开、小行政大事业以及发挥整体优势的原则,一是分清各个岗位的职责,农业行政主要负责宏观管理、执法、工作监督与协调等。技术试验、技术推广、技能培训、质量监测等职能由推广部门负责,技术推广部门服从农牧局的领导,农牧局要指导而不代替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二是健全乌鲁木齐县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发挥整体优势,推进综合办站,对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区可以兴办专业推广站。

作者:陈祖金 马瑛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篇

1、对外合作的发展制度给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带来的影响

基层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制度对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有效调动农技员推广技术的积极性。其中,对外合作的发展制度对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具备一定的作用,为了强化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对外合作的发展制度需要扩宽资金的来源,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在对外合作的发展制度中,开展社会化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农技员推广技术行为的质量;但是人均的项目经费却不能有效提高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因为对外合作的发展制度对农技员的机理影响不同。开展社会化的相对服务,可以提高农技员推广技术的经济回报,也能够拓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经济渠道。这要求农技员能够主动关注农户的需求与技术,加强推广农业技术的效果。

2、人员的管理制度给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带来的影响

在管理农技员的方面,管理人员应该对农技员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根据农技员的个人成绩考核、发放奖金、工作收入和培训时间的长短等方式给予农技员推广技术一定的动力。因为在录用的考试中获取高分不代表他们工作到位和出色,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和个人利益优化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质量。因为根据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制度来看,经济激励在提高农技员技术推广方面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改进农技员技术推广的保障。为了保证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提高与加强,有效管理好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单位应该重视对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的管理制度。

3、工作的设计制度给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农技员的工作研究表明,农技员必须要及时进行农业技术工作的交流、参与观察农业的生产和按时填写工作日记;这样可以对展开技术推广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基层农业技术存在的约束制度不够完善,不能约束到现在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导致了很多制度在农技员的技术推广中只是以形式存在,没有真正落实,例如说:工作总结的有关制度、分户指导的制度。在聘用高分的农技员之后,还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给予他们一些锻炼,保持他们的技术推广技术推广工作切实到位和优秀,所以,在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过程中,要更加明确模型评估结果,加强工作制度的落实,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的设计制度。

4、经济保障制度给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带来的影响

俗话说“经济是发展的前提”,农技员的物质方面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费用,对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占据着显著地影响,足够的资金费用,不但可以保障农技员的技术推广具备科学性,还可以保障农技员推广技术的活动物质方面的满足。虽然说人均的推广事业费对农技员的推广技术行为没有产生很显著地影响,但是推广业务的经费比重在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中却占有很重的地位,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支出金额的比例可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教学条件、化验设备、配备实验等条件,为开展农技员的技术推广行为提供良好的环境,所以,业务费对农技员产生的作用相对显著。在考虑业务经费的结构体系时,需要改革优化符合科学性,保障农技员的平均技术推广行为有效提高,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水平。

作者:李国伟 李艳萍 单位:高陵县种子管理站

第五篇

一、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过程

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套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1.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探索形成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经济水平比较低,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保障,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要解决了农业问题,便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农业部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这一体系,这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开始阶段。

2.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五年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注重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科研人员,并且将他们分配到各个地区,推广了新兴技术和先进的思想,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是我国基层技术推广体系的困难时期

1966年,在我国爆发,长达十年的活动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刚刚得到发展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在这段时期出现了另一种农业思想,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4.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九二年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恢复阶段

在经历了十年的后,我国的农业部和党中央认识到必须要依靠科学才能达到发展经济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被重新得到重视。

5.一九九二年到二零零一年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立法保障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基层农业推广体制又出现了一次波折,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转换,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被忽视,但最终党中央认识到农业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便在1993年颁发了《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了法律的保护。

6.二零零一年至今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完善阶段自从我国进入是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业受到了国内国外的共同夹击,原有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国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作为了农业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二、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推广体系是不完善的、投入相对来讲还是不够多、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推广该体制进行大力支持;其次,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没有办法很好地推广和改革基层农业的推广工作。

2.对出现上述问题原因的分析

首先,政府和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过多的干预;其次,由于我国目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还不够完整;最后,在农业技术推行中没有找到主体。

三、对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出现问题的对策

首先,国家应完善和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法》,并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不断地对该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要正确把握好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程;最后,要坚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前提进行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工作。

四、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的意义

我国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我国人民在物质方面的满足,并且,在社会的科技的发展中,只有加强我国基本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实现国家的迅速发展。

五、结论

我国当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在进行当中,我们要在推广该体系的同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一直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将加快我国农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袁家明 陈其荣 单位:云南巧家县白鹤滩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第六篇

1、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凤梧镇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确定了水稻、玉米、火龙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三大主导产业。在2012年的基础上,确定了推广新品种5个,其中,水稻2个、玉米2个、火龙果1个;新技术4项,其中,水稻2个、玉米1个、火龙果1个;精选了科技示范户30户,其中,水稻科技示范户10户,玉米科技示范户10户,火龙果科技示范户10户;建设了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农业提质增效实用技术,切实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分别是:山环村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仕仁玉米核心示范基地、新勉村火龙果科技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技术指导员,前期做好实施方案,中期做好田间调查记录,后期做好总结。在不同的生产环节组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到基地参观学习。1.3%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通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切实理顺了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发掘了各方面的潜在力量,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广大技术人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大力支持。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群众对科技兴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示范户和示范基地的产量和效益也十分明显。对示范户做了经济效益调查,山环村水稻高产示范基地采用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推广免耕抛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经验收田组测产,示范片产干谷7935.82kg/hm2,超出普通大田688.81kg;玉米核心示范基地主推品种正大619产量达13779.1kg/hm2,较非示范地增1504.18kg/hm2;火龙果科技示范基地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进行了示范,产量达36119.4kg/hm2,收入54179.10元/hm2,比一般种植户增产3253.73kg/hm2,收入增4880.6元/hm2。新勉村火龙果科技示范基地成为2012年下半年经济观摩的亮点,接受镇内外参观、考察学习数十场(次),受到了群众好评。

2、主要做法

2.1加强组织领导,配足技术力量

为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县农业局有关文件精神和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全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2013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建设目标。2013年8月26日,凤梧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开始启动,继续聘请县农业局相关的专家3名,组成了项目实施专家团,负责制定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和试验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筛选聘任了3名责任心强,有较强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经验和良好作风,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2、着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积极实践探索了“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模式,建立了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一是培训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县农业局统一安排,加强了对3名基层农技指导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形式采取专家授课、基地实习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培训成绩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培训成绩和结业证书载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评优、评先和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农业技术指导员,有效地解决全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二是精选科技示范户。选择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能带动周边种植户,依靠先进种植技术发展的种植大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经过相应的民主程序确定。经所在镇政府批准并进行公示,后报县农业局备案。经过精选对比,筛选了30名作为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产业10户、玉米产业10户、火龙果产业10户,每名技术指导员指导和培训示范户10户。为确保指导员发挥应有作用,我们还明确了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每个技术指导员分别与县农业局、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明确了双方权利和义务。所有技术指导员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示范户手册》,分门别类地指导农业生产技术,发放技术指导资料,示范户物化补贴也已全部发放到他们手中。为使示范县项目取得实效,进一步提高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能力和农民种植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一是集中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进行培训,重点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培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二是派出农技人员直接送技术到乡进村,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013年共进乡村培训6场(次),培训指导农民20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

2.3搞好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结合产业分布和种植特色,建设了3个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各示范基地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制,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每个基地明确了一名负责人和一名技术指导专家,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为切实搞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我们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如,新勉村火龙果科技示范基地,投资5万元多,完成了路面、水电、水泥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到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和学习,充分发挥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专家、县主要领导多次到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对基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2.4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为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建立了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资金支出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全部用于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专家组费用、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支出。

3、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管理机制运行问题

虽然全镇现有的农技推广人、财、物权全部归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但所在镇政府还是挪用在岗农技人员从事业务推广以外的计生、安监、驻村等工作,部分农技推广人员只能长期从事乡镇安排的非农技推广的其他工作,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反而成了兼职人员,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目前在职的人员年龄已偏大,都是40周岁以上,有2个已接近退休,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有专岗而无专人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人少事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的局面,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因此,调整现有管理体制,真正落实农业部、区农业厅关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实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权归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主管部门、乡镇、农民代表三方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人员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把农技推广人员从其他兼职岗位中彻底解脱出来,让农业科技人员安心扎根基层、专心干好本职事业,有利于农技推广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硬件设施条件问题

投入不足是全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财力有限,无力保障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需的设施设备,镇农技站也只能配备简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致使办公、生活条件仍然十分简陋,镇农技推广站5人只有一间办公室,推广人员所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全是私人费用开支。为此,加大资金支持,完善硬件建设,按照农业部、区农业厅项目投入导向和重点的要求,争取国家资金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技推广体系的业务推广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

3.3农技推广队伍素质问题

目前全镇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指导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精等问题仍然突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外交流少,外出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基本没有,新型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建议加快人才管理机制,科学化、规范化的农业人才引进机制和留用人才的保障机制建设。一是吸纳优秀农业毕业生充实壮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培训班,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广泛交流,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农旭 单位:广西平果县凤梧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七篇

1、孙村镇农业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推广人员在岗少,年龄偏大。由于乡镇事物繁杂,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人事分离,形成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经费支出受限,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乡镇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关系政府考核的事务中,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约5人,包括种植、养殖、农机,且年龄结构偏大;二是农业工作需要政府投入,而目前土地财政的现状得不到政府重视;三是从事农业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少;四是专项资金少,某些工作只能做表面宣传。

2、孙村镇土地使用情况

2.1土地流转方式

孙村镇的土地流转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农民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民3万人,流转土地1595.93hm2。一是大户或公司通过村委会进行流转;二是农户私下和种植户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协议;三是因村委会在土地流转前、中、后期要承担大量的调解工作,为保证双方利益,结合实际,给予村委会一定的流转补助。

2.2农业大户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目前,孙村镇农业大户种植水稻与小麦。一是水稻、小麦的全程直播过程中需要水肥管理技术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生产技术不仅大户要掌握,还要帮助大户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扶持。在实施过程中推进节水生产,环保性用药施肥,做到农业生产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监测人员、措施跟进。大户的种植品种单一,土地利用价值较小,由于受管理技术的限制,流转规模不大,一般在133.33hm2以内,或者流转的目的不主要是种植效益,而在于获得流转或粮食保险补助。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种植尚未起步,没有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效益。二是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支持。这方面需要政府财政有关水利部分根据规划来务实稳步推进。三是公平公正的农业受害的保险赔付政策兑现。首先要破除政策保险公司的赢利观念,在保证国家这一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很重要。目前特别是农业大户的受灾赔偿备受关注,由于赔偿金额高,面积大,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这也是腐败最易滋生地。

2.3农业散户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散户的面积小,对技术需求不高,大部分中青年以务工收入为主,农业收入劳力多以老年人为主,自给自足性质多,所以在项目实施和技术上积极性不高。

3、孙村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策

3.1加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力度

由于土地财政的限制,大量压缩农业工作人员,农业编制不一定在农业岗位,农业人才被挪到其他岗位现象很严重,造成了农业人才损失,因此政府要在支持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普及农技知识,培养农机技术人员。

3.2结合“四风”的整治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纪律,严格奖惩措施,加强在思想、作风、制度、流程上的整改,加强舆论宣传。

3.3加大对农业人员培训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培训内容要与现实社会发展和未来农业工作相结合,要分层次培训,以适应未来农业工作。

3.4强化农技人才队伍

由于人员编制限制,大专院校毕业生不能进入农业推广队伍中来,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层次得不到提高,农业推广后继无人。因此,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方针,建立高科技农业人才引进专项资金。

3.5加大对农业惠农资金或项目资金审计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4

1.业务工作方面

1.1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和普及率。

创新培训方法,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辟非农产业增收渠道。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每年科技培训农民都在10万人次以上,每年跟踪培训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以点带面,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转化率。

1.2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农业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良种良法配套。按照“围绕产业搞示范、围绕项目搞示范、围绕推广搞示范、围绕效益搞示范”的指导原则,加强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这些科技示范区已成为了各级领导指导农业的样板田、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展示田、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田,为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1.3创新模式,强化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技物结合促推广。把新品种、新肥料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性较强的生产资料,通过建立专门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实现了技术和物资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围绕技术推产品,推好产品促转化,加快转化促发展的总体目标。二是示范展示促推广。针对农民科技素质不高,但效仿性较强的特点,大力兴办科技展示园。并以观摩展示会形式推广出去。三是农资统供促推广。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分户供应。为解决购物资金问题,内引外联,挂靠大公司、大科研单位,与他们联姻,做他们的推广伙伴。引来了物资、技术和信息,为有效推广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减少了农资销售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四是技术承包促推广。就是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中遇到农民不愿接受,我们又必须推广的情况下,采取技术承包式推广,我们提出了利益不沾,风险我担的承包办法。农民承担自然、市场、管理风险,技术人员承担技术风险。五是科技协作促推广。积极与科研院所农事加工企业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信息、产品、资金以及销售的优势,与他们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和推广活动。六是项目牵动促推广。就是通过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技推广整体工作的开展。我们把项目的实施当作农技推广的有效平台,通过标准粮田、有害生物预警、支能资金整合等一批项目建设,先后推广了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多项综合高产栽培新技术,并且使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运行机制建设方面

各乡镇农业服务站为建平县农村经济局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垂直管理,人权、事权、财权一律由县农村经济局管理。县政府发文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明确了公益性职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的工资及技术服务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条件建设经费。各基层农业服务站现已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农技推广聘用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技推广制度、科技入户制度、技术咨询服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日常考勤制度等11项相关制度及基层站站长职责及专业技术人员职责并上墙公示。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3.多元化发展方面

建立了多元推广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县政府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积极创新推广服务方式方法。通过农技热线建立视频面对面解答农民技术难题,每天在电视上播放农技推广专题,注重农技推广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等多种手段开展推广服务工作,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荣田肥业有限公司、辽宁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建平宝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建平县马铃薯协会、建平县科协等科研教学、企业、合作社等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充分发挥一主变多元的推广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1新品种、新技术传播形式少,传递速度慢。

目前,传播形式靠技术人员田间指导、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导致科学技术传播速度慢,农民新技术效果差。

1.2现有的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缺少提供新技术信息的配套设施。

1.3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科技人员常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下乡吃饭、住宿等很多方面都很困难,尤其是乡镇农技人员下乡旅差费、燃油费很难解决,自己加油下乡,工作运行经费少,严重阻碍农技推广工作发展。

1.4资金短缺,经费少,有的基层站房屋已年久失修,需重建或维修。

1.5农技推广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的农技推广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技推广队伍还需充实壮大,补充人员。

2.几点建议

2.1加大农民科技示范村接受科技信息等有关设施方面的投入

通过网络、先进的设备等学习接受新技术,提高科学技术的可视化水平及传播速度。

2.2在冬闲和春闲季节,搞好科技示范户培训,扩大培训面,提高科学技术的覆盖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能够接受新技术的配套设施。

2.3建议上级部门增加一定的办公运行经费

改善办公条件,以便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2.4建议上级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于基层站基础建设。

2.5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的农技推广队伍。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5

 农田耕作和农业产业也在向更加科学化的道路上发展,虽然农业生产和发展在一条平缓的道路发展,但是距离里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正是在这样的作用之下,如何将当下中国农业科研成果快速的应用到农业实践当中,将生产技术快速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就成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究其根本发展,还是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上下足功夫,因为他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拥有农业专业技术和成果的研究认识,同时同基层的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意义深远。

二、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途径

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农村开展工作当中,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同农村基层群众接触实践较长,因此,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必须要具备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其次,他们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才可以保证在实际的指导工作当中,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员和技术推广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身思想修养、个性品质等培养。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够保证他们在实践工作当中,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对待工作中的挫折等方面的问题。因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的重心除了传授先进的管理技术之外,还要跟广大的农村基层群众一起进行沟通,来了解实际问题,解决当下难题,因此,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帮助他们自觉地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控制和调节心理波动与情绪变化,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常保持一种稳定、冷静、清醒的精神状态,进而恰当地分析、稳妥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正确地分析推广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帮助为农村建设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2.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领域当中,除了强调与农村基层群众的沟通之外,更加考验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因为农村农田农业都属于一线的实践阶段,要想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技推广工作,需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因为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周期长、见效慢,若业务水平不过关或存在指导失误,就会造成损失。而且,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周期较长的大范围损失,因此,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农田治理当中,基层的农民群众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其中农田漫灌、盲目使用除草除虫的化学药剂等都是较为显著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应当在这方面进行重点的技术推广和知识解说,因为化学防止方法不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产量,还会大面积的污染农田、水源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在这方面就需要扩展知识面,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起到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

3.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6

1.1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渠道不畅通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推广网络也逐渐形成,但是目前这些推广网络仅局限于县级以上国家兴办的推广机构,面向基层推广网络建设还不完善,上下链接仍然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县、镇、乡3级推广网络共建平台。基层推广经费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也限制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然而,基层推广网络的建设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宣传科技知识、落实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各种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重要媒介。

1.2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产生错位

当前基层技术推广存在另一个问题是科研成果很难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农民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技术,但是科研单位出的成果都是高精端的技术,这说明缺乏实际的调研,导致研究成果出现错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很难被推广开来。例如,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民需要的不仅是高产,还需要好的品质等指标,因此,科研应该在实际生产经营寻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所获得的成果便可以很好的进行转化。

1.3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事业单位条例中规定推广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但是目前很多地区重视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投入比例非常低,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经费就更少,这样即使想搞一些推广活因为没有经费来源也是力不从心。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甚至有些贫困地区还不能保证按月发放工资,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基础性设施和设备,这也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基层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基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推广队伍不稳定,机构不合理,素质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学历较低,缺乏专业人员。在目前基层农业推广的队伍里,无学历或者中专学历较多,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很少,这就造成了人员结构不合理。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还是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很严的工作,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无法从事好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化,基层主要推广人员都是从事植保、农学栽培与育种等推广工作,而从事经济作物、园艺、蔬菜技术推广人员较少,导致了经济作物发展缓慢。缺乏知识更新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对一些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不了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基层优秀推广人员很少,受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生活环境等原因,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都不愿意到基层进行工作。

1.5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最终群体是农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直接决定推广效率和好坏,而我国大部分农村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基本都是5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对科技成果的认识也不到位,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6推广理念和手段落后

目前,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老观念、旧方法还是普遍存在的,缺乏对新的现代化理念创新。例如,制定推广的项目和研究成果基本脱离实际,导致农民参与性不高。有些地方推广方式靠着行政手段强加执行,真正通过试验和示范让农民满意的新技术并不多,这就造成了推广部门和农民越来越远,缺乏有效的监督双向机制。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思路

2.1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更多的支持,加大对技术经费的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建立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要明确各自职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只承担公益职能,做技术性工作,行政职能应该由政府农业部门行使,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管理。

2.2要加快成立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效益

成立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很好的方式。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把一些散户的土地或水产养殖区集中到养殖大户手中进行规模化经营。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益,必须接受一些农业实用新技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例如,乐业县雅长乡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生态网箱养鱼技术,建立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网箱养殖户数达408户,建成网箱养殖7380箱,库湾养殖面积超过133hm2,投放鱼苗达900多万尾,水产品年产量达7000t以上,农民从水产养殖中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2.3要建立产学研模式,保证科研和生产联结

从事农业的大学及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市场调研,研究成果要和实际相挂钩,这样才能保证成果快速有效的被推广。要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碰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技术来解决,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农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及农户互利合作制度,促使科技人员与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仅能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还能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益。

2.4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

要有计划、定期对在职农业推广人员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培训工作,这样可以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引进农业院校各农业类专业的人才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让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保证推广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效率更高。培养复合型推广人才,在培养大田作物技术推广人才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类的复合型推广人才。在懂得粮食作物推广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掌握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于未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中。

2.5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与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建设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7

1.1示范推广的持续性

按照示范中心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的3年内,中国政府向受援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用于维持示范中心的正常运行,发挥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等公益性功能,开展技术合作。3年技术合作结束后,中国政府不再提供援助资金,而是依靠项目实施单位以示范中心为依托开展商业化经营获取利润,用以弥补示范中心继续发挥公益性功能的运行成本。这就意味着,3年技术合作结束后示范推广的可持续,首先取决于项目实施单位能否通过商业化经营获取利润,其次取决于获取的利润能否用于示范推广等公益性功能的持续发挥。从对14个示范中心的监测评价情况来看,项目示范推广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一方面,从示范中心项目的功能、内容和规模看,项目实施单位不仅很难通过示范中心自身的经营实现收支平衡,也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商业化经营实现盈利。没有资金支持,示范中心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争取项目时的承诺已开始缩水,政府援款结束后,企业既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承担公益性任务,又没有在非洲投资合作的长远打算,示范中心试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功能的可持续发挥受到严重挑战。

1.2品种技术的适用性

1.2.1品种的适用性

在已建成的首批14个示范中心中,试验示范最多的是水稻、玉米种植,其目的是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应用于受援国生产当中。但是我们忽略了示范品种在受援国的适用性问题。比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在高肥、精耕细作条件下具有生长和产量优势,中方习惯于将其种植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但是,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成本较高,亲本不宜传授,在受援国大范围推广比较困难也不现实。一些非洲国家政府明确表示,不提倡种植杂交系列,理由是制种受制于人,没有自主生产能力。另外,为鼓励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受援国政府往往对水稻、玉米、小麦等种子实行补贴政策,相对于从中方企业购买杂交种子而言,本地常规种子的价格要低得多。加之杂交水稻、玉米种植需要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较大,农户因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也影响杂交品种在非洲的推广。因此,在非洲国家开展杂交品种推广的适用性问题值得考虑。

1.2.2技术的适用性

受援国当地对中国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应用效果等是中国援助效果的重要体现。若农业技术难以被受援国农户采用,以技术合作为主的农业援助模式将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在已建成的示范中心中,有的示范推广了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这些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高、投入成本大,在非洲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相反,一些看似普通的种植技术,如撒直播技术和水稻人工移栽技术相对于机插秧而言,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具有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等生产优势,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玉米种植的“宽窄栽培、隔行去雄、追拔节肥”等栽培管理技术,具有成本低、容易学、简单实用的特点,也受到受援国的欢迎和认可。由此可见,适用非洲的农业技术将成为援非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1.3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援助的效果一直是国际援助关心的焦点问题。2005年的《巴黎宣言》中详细规定了有助于改善援助质量、提高援助效果的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提高援助有效性的5项基本原则。其中“重成果原则”对于示范中心的技术推广尤为重要,即受援国和援助国都应重视对援助实效和成果的衡量与管理。要提高援助的有效性,必须依靠援助国与受援国双方的努力,不能忽视受援国主体作用的发挥。示范中心作为中国政府援助的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其主要目标是示范推广中国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为受援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如果仅仅依靠项目实施单位选派的农业技术人员“单打独斗”去实现这一目标显然不可能。但事实上,大多示范中心都与当地政府、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联系不密切甚不联系,有的甚至还将有合作意愿的当地部门拒之门外。由于缺乏有效沟通而得不到受援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有的示范中心很多公益性活动难以开展,有的示范中心存在农业培训招生难、农业技术推广难的问题。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严重影响了示范中心公益性功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农业援助项目的声誉。

2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技术推广的几点建议

要使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持续发挥技术示范推广作用,就应该从中外政府、项目实施单位等3方入手,加以改进。

2.1对中国政府而言

一是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特性,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对示范中心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不搞一刀切。综合考虑经济基础、农业资源、市场空间、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治外交等因素,研究确定继续给予政府援款支持的示范中心,使其持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二是协助项目实施单位顺利进入自主经营期,代表中方尽快与受援国政府就示范中心的合作经营进行磋商,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经营使用的责权利关系,为企业投资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示范中心开展技术推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三是构建农业援外管理体系,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专业部门以及援助项目实施单位之间的责权关系,加强对示范中心的监管,使示范中心更好地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2.2对受援国政府而言

一方面应发挥自主作用,制定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和项目清单,明确农业技术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需求,借助示范中心解决农业发展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使援助资金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并参与示范中心的管理和技术推广,将示范中心纳入其政府的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机制以及技术推广体系中,建立良好的内外合作研究机制,重视品种、技术试验成果,充分利用本国技术推广机构,借助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将中国的优良技术通过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以推广。

2.3对项目实施单位而言

农机推广论文范文8

1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基层设备较为薄弱

这些年,国家对基层农业推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其建设资金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所投入资金仍然不能满足各地农业的需求。且受到各地区环境不同的限制,在发展更新进度上也有所差异。一些较为贫困的省市内地区,更需要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但该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设备普遍落后,设施薄弱,农业新技术信息无法快速传递给当地农户,使得基础农业推广部门无法正常行使其职能,使得农业新技术得不到推广,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产量,制约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1.2推广技术与农民所需存在偏差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所推广的农业技术与当地农户实际所需要的存在较大偏差。农业生产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农业技术具有显著的集中性与连续性,我国大多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所进行的推广工作无法做到较好的集中性与连续性,经常出现所推广的技术不是农户眼下生产所需技术或推广的生产技术较为分散,不是当地农户主要生产所需技术。另外,不少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所提供技术推广时间与当地农户务农时间相冲突,导致推广效果较差,大部分农户不去接受新技术学习。

1.3推广服务中心较少,推广工作频率较低

现今,在我国较为贫困的省市地区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成立较少,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小的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的农户居住较为分散,农业操作面积较大,相应所需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点设立跟不上实际需求,无法满足当地农户的需求。另外,除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对于农户实际所需过少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点所进行的推广工作频率与实际需求相比也相对较低。技术推广频率对农业产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会在不同时间段里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而农户通常没有办法解决,且农户不会主动向技术推广部门寻求帮助,因此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能够连续地提供技术帮助,提高其推广工作频率。

2原因分析

2.1投入经费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投入大量建设资金,但平均到地区上仍然不足,资金流向不合理。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有三个方面:政府推广事业经费、推广项目经费以及农业技术自创经费。基层农业推广经费主要用于种植业与畜牧业中,但大部分的资金用于人员支出,少量资金用于技术支出与生产支出,无法到达技术生产经费应用指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流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设备落后,技术更新频率跟不上市场需求,无法给予农户所需的新农业技术,技术推广频率低,进而对当地农业产量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推广经费不足,达不到预期标准,部分地区政府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向市场,混乱农业技术,使当地农户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充分提高。

2.2缺乏充分沟通

现今,农户的基层农业技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传授或是加盟企业学习,而不是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学习。各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缺乏与当地农户做好技术沟通,多报以被动推广的态度,不主动与农户进行技术探讨或技术交流。另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缺乏技术沟通还使得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了解农户技术进展,所为农户准备的相关资料不是当地农户所迫切需求的,不了解农户技术动向,不了解农户技术需求,无法快速给予农户技术指导,易导致因农业技术问题使得产量下降的情况发生。

2.3忽略农户素质教育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止要重视技术推广,还要重视农户的文化素质。农户的文化素质对于新技术的吸收应用至关重要。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可以有效提高新技术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换句话来说,农户的文化素质是农户接受并应用新农业技术的基础。现今我国基础农业技术推广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忽略了农户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大部分的农业技术是以一些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农户缺乏文化知识对所学到的新农业技术一知半解,非常容易出现技术错误,导致农产量下降。另外,农户的文化素质程度还影响基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情况,农户文化素质低下与推广部门沟通易出现问题歧义。

3构建与应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关对策与建议

3.1集中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课程

集中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与农业技术推广负责部门。政府需担当起责任,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当地表示大力支持与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并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以达到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能够稳定发挥其作用的目的。推广人员需要对农户进行定期走访调查,了解农户切实所需的农业生产技术,集中实际所需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推广。另外,为了提高推广效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课程,集中提供新技术指导,同时也方便推广人员集中了解农户所需。

3.2增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其建设力度,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其运行经费能够及时跟上,并合理运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充足的工作热情,能够进行主动工作,因此当地政府应保障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保证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各地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3.3提高农户素质,根据需求增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

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方便推广人员与农户进行沟通。可在当地开展农业知识讲座或利用互联网定期给农户发送农业知识,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在增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立,严格杜绝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另外,推广部门还可以直接展开面对农户的农资连锁经营,方便为农户提供切实所需的农业技术指导,便于农户进行信息咨询。

4结语

总而言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我国农业产量息息相关,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建设,提高推广部门工作效率与能力,使其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实现我国农业产量持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庆 单位:鄄城县富春乡政府

第二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合理选择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

随着农技推广工作的不断实施,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国各地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表现为:

1.1河北模式

这一模式属于创新型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指在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技推广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并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地区进行逐步推广。同时,还要积极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加强农技站同农户之间的信息流通,实现农技推广的信息化。

1.2成都模式

这一模式属于以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为指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它是指秉承“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推广原则,将政府与市场,经营性与公益性等标准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发展均衡、体系完整,能够进行自我完善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从而有效激发和提高农民及推广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农技推广同农民之间的无缝式对接,从而有效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合理选择

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时,要针对当地推广工作的现状,选择科学、合理的推广体系,从而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在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时,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

(1)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国家在近些年逐步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较大,大部分基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五缺”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农民需求同农技推广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农技推广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以及技术价格信息等,然而大部分农民认为农技推广内容同自身需求的偏差较大,其实际应用价值不高,缺乏有效性。

(3)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足。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农业技术来源是村民间的交流而非农业技术推广。这就表明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不到位,没有真正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不佳。

(4)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进行农技推广时,往往只注重推广的次数、内容、方式上,而对推广的质量、效果等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大于实用,其推广效果不理想。

(5)缺乏充足的农技推广服务频度和农技站点。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分布情况不同,导致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技站数量偏少,无法满足当地农户的需求。同时,有些农技站对农户进行推广服务的频度较低,也降低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2.2恰当选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农技站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选择时,必须要结合当地实情,进行科学、恰当、合适的选择,以确保农技推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遵循相应原则进行体系选择。

各地农技站在选择农技推广体系时,一定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即:①遵循农民导向原则,即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户需求为目标进行推广;②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即利用农业技术市场进行推广;③遵循主体多元化原则,即下放推广权,进行多组织、多形式推广。

(2)优化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各地农技站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前,要首先对所辖范围内的农业技术掌握情况以及推广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而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严谨的探讨,选择最适宜、最接近当地情况的推广模式,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所选推广模式进行优化、补充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当地农技推广需求。同时,在推广过程中,也要根据工作进度实时的进行恰当调整和改善,从而有效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3结语

集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我国推行的重要农村发展政策,它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以及农业经济的提高,因此,各地政府及农技站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必须要以农民为本,遵循选择原则,结合当地实情进行农技推广体系的选择,并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切实做到帮民之需,急民之急,解民之忧,达到农业增收增产的目的。

作者:舒秀写 单位:贵州省施秉县农业局

第三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既有农业技术规范控制和推广覆盖体系构筑状况论述

最近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实效可说是有目共睹,但是却不可避免地遗留内部人员素质低下、项目资金支撑力度不足、人员基础福利保障体制匮乏等隐患细节。相关细节内容具体表现为:

(一)农业基础技术型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农业技术型人员,因为身心发展特征所限,始终遗留知识老化和安于现状等不良行为迹象,经常在今后农业发展趋势预测和评估单元中不知所措,熟不知自身掌握的农业技术早已濒临时代淘汰边缘。再就是一系列急功近利意识高度泛滥,使得大部分农村年轻人员期望向城市中心发展,本身对于农行基础性理论和实践技能等关注度不够,致使大部分妇女、老人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之中。但是此类人群毕竟文化水准和科学素养程度不够,特别在面对创新技术、信息内容方面接受能力不忍令人直视,长期放置不管,必将令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深陷高度闭塞境遇难以自拔。

(二)各项农业技术系统性开发和有机推广经费支持力度有所不足

现阶段我国农业可说是正面临全新改革发展机遇,不同层级政府在响应国家整体政策内容基础上,逐渐强化各自农业区域技术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但是其间对于标准素质型人才、综合技术成就研发和装备完善等细节的规范要求愈加严格,资金需求量自然居高不下,在某种层面上更深一步地遏制农业技术整体推广和改革发展进程。

(三)多元化农业技术合理保障机制完善程度长期受限

当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期间,始终遗留技术设备资源陈旧、推广手段实效性低下等隐患,特别是在推广员工住房、保险等福利供应上较为吃力,使得此类推广保障机制一时间陷入多重漏洞境遇之中,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日后强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筑实效的策略内容细致解析

相关规划主体为了尽快完善此类结构单元建设效率,有必要针对上述冲突性问题进行客观验证,同时配合固定机制、人才专业素质形态、资金支持条件,创新设备资源吸纳和改进应用实力等方面加以细致调整,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技术可持续开发推广,提供切实的保障基础。

(一)科学完善农业基础性技术开发与推广规范机制结构

结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支持性政策方针进行细致解读,日后对应改革工作的第一要务,便是快速掌控最佳发展契机,并时刻验证掌握内部核心技术推广延展方向,使得既有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能够朝着较为科学健全的形态不断延展。透过异质化层级既有法律规范制度建设实况加以补充验证,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必要联合不同区域实际条件,进行既有制度改革完善;同时及时引进西方先进管制经验,稳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实效,将内部权责进一步细致划分,最终使得不同工序环节都能有效交接和系统处置。

(二)合理提升政府对于农业技术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

首先,对于农业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尽快设置专项奖学金、科学基金激励单元,全面鼓舞各类师生、科研人员,进行农业多元化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参与,同时严格进行自我改造和监管,试图经过自身科学素质不断提升,进一步过渡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建筑体系的优秀支撑控制人才。其次,在各类创新技术引进和改良沿用方面,各个地方可以考虑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大力改革使用,及时界定不同区域差异状况,将当中隐藏的突兀性问题提炼完整,适时地实现特定技术改良规范指标;再就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提升特色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且从中树立专利保护理念,尽量为日后农业技术科学推广提供保护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之间的广泛联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与新形势的宣传,健全奖励机制,鼓励年轻人投身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年轻化,并争取政府、高校、企业支持,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田,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还要建立起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不断革除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权责不明、责任推诿等不良现象,为人员素质提高提供空间与动力。事实上,开展此类技术系统化推广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发挥多元化技术装备较为独特的支撑引导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相关规划主体在开展农业基础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活动期间,有必要针对当中一切突兀性隐患加以清晰化提炼和科学校验,使得今后各项改革方案都能轻松落实。相信长此以往,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全新适应局面才会轻易呈现,进一步为我国经济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支持力量。

作者:马宏光 单位: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四篇: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探讨

1、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导者是由政府领头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内容包括了多个部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化、水产以及农业经营。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并不全面涉及到,同时部分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专门委派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当地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导致长期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比较偏远闭塞的地区甚至还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实际并没有农业技术的实际推广。

1.2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果

从大范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看,各个地区所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涉及比较宽泛,针对某个时期及时出来某种农产品的新品种,在经过技术信息内容的推广之后,能够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实际的技术应用,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而农民对农业相关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缺乏,使得很多农业技术都不能够充分传达给农民,尤其是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应用,加快了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力度,但农民缺乏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也就相对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掌握程度。

1.3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投入不足

要促进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益,如果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过程。这其中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主要欠缺的是农业技术经费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的不足。在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广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技术推广重视度相对较弱,同时对我国还存在贫富差距的农村地区所投入的经费较少,导致农业技术的普及发展较缓慢。另外,从事农业技术的专业性人员比较缺乏,同时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知识培训。导致整个农业技术推广的滞后性。

2、如何更好的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

2.1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制是一种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并从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工作经费上做好足够的保障工作,增加推广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关政策,做好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设工作,提高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水平,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相关预算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建立健全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从而更好的发挥农业技术的推广作用。

2.2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部门建立并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机构体系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在农村得到广泛实践应用,政府应该在农业推广相关机构进行职能相近或者功能相似的合并或调整,更好的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部门结构,形成更为紧凑而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并深入到农村切实为农民做到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同时,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根据当地的实际农业情况进行具体的农业分析,并根据这种农业技术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农业技术资源的共享应用,更好的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切实做到为农民增加收入。

2.3建立村级服务站并做好科技示范的推广宣传工作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的作用发挥,在村级建立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优良农作物的各种最新品种以及有机肥料,同时通过服务站为农民及时传达市场信息和政策更新的相关内容,以及解答农民在生产种植中的任何疑难问题。同时建立科技示范园,让农业技术深入引用到农民的实际生产中,更好的促进农业技术在农民生产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也进入了更高阶段,为了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农业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引导和重视,并加强对推广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来规范整个农业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毛习川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琅琊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五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思考

一、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将新型的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介绍给农业人员认识,农业人员将成果具体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农业推广的形式主要包括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因地制宜,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农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现代农业技术人员素质低下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观念陈旧、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认识,对农业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也缺少了解等方面,由此导致了农业技术的落后。另外,现代年轻人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倾向于城市工作,对于农业技术的知识理论以及农业实践不屑一顾,不愿意从事农业推广工作,这样导致了农业技术人员的缺少,无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二)农业技术的推广费用不足

虽然我国各地政府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很多资金都运用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以及农业设备装配等方面。因此导致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费用不足,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三)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制度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保障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装备落后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保险、住房等方面政策不够完善。因此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常出现漏洞,从而无法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吸引大量的技术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衔接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三个方面,但是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没有将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完整的衔接,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缺乏一致性管理,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四)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客观上由政府主导,但由于政府工作的局限性,导致不能及时反映农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农业技术供求失衡的现象。另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直接为政府或者其他部门服务,没有和农民以及农业的实际发展相联系,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强化路径

(一)加强农业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认识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能够稳定我国的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安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作为农业管理控制者的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政府自身的服务职能。

(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带有农业公共服务的性质,在我国社会服务体系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就要建设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要不断整合社会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建设装备现代化、专业齐全化、运作高效化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同时,还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社以及农产品经纪人之间的联系,从而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组织。

(三)改革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改革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要整合、建设各个农业站,将农业办公场所尽量集中在一处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办公资源、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共享,节约农业成本,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重点支持与农业和农民密切联系的县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第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要结合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当下。并且,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要站在发展的角度进行长远计划,从而实现全农村的统一、和谐发展。第四,要加快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广大农业人员的利益。

(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形成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服务机制。比如可以通过各种协会以及合作组织改变传统的推广方法,将信息与经营服务有效结合。其次,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可以通过科技研发成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效的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激励制度。通过利用竞争,调动全体农业人员的积极的工作态度。

(五)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农业人员的素质

农业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因此,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机构要切实保障农业人员的利益,特别是基层农业人员以及农民的利益。另外,还要定期对农业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不断提升农业人员的素质;设置奖惩机制,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四、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要充分了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提升农业技术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作者:欧发星 单位:湖南省永顺县高坪乡农技推广站

第六篇: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现状

1.1基本耕地状况

云南省易门县小街乡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山区,全乡总耕地面积为984.7hm2,人均耕地780.4m2,水田253.6hm2,旱地630hm2。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烤烟、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烤烟种植面积为1266.7hm2,水稻种植面积为66.7hm2,玉米种植为466.7hm2。小春种植小麦1066.7hm2,大麦66.7hm2。

1.2农业发展现状

小街乡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其中烤烟是该地的重点作物品种,也是销售量最好、产量最高的作物品种。但是由于最近几年该地持续发生干旱,造成烤烟产量逐年降低,农户损失巨大。并且农业生产资料中烤烟需要应用的煤炭价格持续上升,种植烤烟的农户积极性也大大降低。此外,许多农户迫于生计,都到外地去打工,据相关调查显示,全乡农村劳动力共有7794人,男性劳动力居多,有4151人,女性劳动者为3643人,已向外转移就业2408人,有意向转移的有644人。可见,外出打工已经成为本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而随着干旱灾害的不断出现,外出打工的人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状况愈发严峻。该地的粮食作物的种植品种和栽培管理做的并不到位,并且再加上粮食作物长期受到干旱侵袭,该地各种粮食产量大大缩减,还有很多的粮食作物出现了绝收。面对以上这些情况,农户的种粮效益和积极性深受影响。并且,该地的养殖业也受到了严重制约,因为养殖业离不开粮食作物制作而成的饲料。但是,在该地区,新兴农业产业豌豆和除虫菊,核桃有了初步发展,但规模和效益还显现不足,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措施和政策有待加强和完善。在易门县农业推广中,由企业主导的技术推广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模式。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经济逐渐变得企业化,并且已经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企业要想使自己研究的科技术产品得以大批量销售,使企业自身获利,就要积极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通过农业化的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可以使其效果更好,能够将产品的特点与农业实际发展相结合,使农业生产和营销形成一个整体,最终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得以提高。

2提高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2.1加强政府引导

在很多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农民开展生产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都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提供的帮扶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支持,比如,在我省玉溪市的小街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比如玉米、蚕豆、烤烟等,种植这些特色农产品以及农产品销售,都需要有特定的渠道和专业的人才,政府就可以为该地打通销售渠道,并提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2.2调动农民参与推广的积极性

小街乡有很多的农产品,如果对这些农产品种植和技术推广做好把控,可以实现增收,而当地很多农民迫于生存压力,都到外地打工,致使当地出现了很多空闲用地,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时,当地政府可以适当的给予当地农民一些经济补贴,对于农业收益较多的农户可以给予更多的奖励,并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更愿意参加农业生产。

2.3增加农业用地

当地土地资源有限、田少地多、土壤贫瘠、产量低;传统的牛耕效率低,机械耕作难以进行;设施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例如塑料大棚的建设数量非常少。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多挪让出更多的农业用地,这些土地可供农户搭建塑料大棚,也可以种植当地销量较好的农产品。对于一些销量较差的农作物,可以在第二年该种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以使土地得以充分利用。

2.4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由于小街乡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较少且兼职分配制度存在问题,导致了乡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了滞后。为了促进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加强对于当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学习。例如长期邀请外县或省市的农业技术专家来小街乡讲课,普及农业先进技术。随后技术人员就可以将技术推广给乡内农户,构建农业技术的良性传播,从而填补易门县农业技术的空白。另外,也要适当调整农业结束推广部门人员岗位和待遇,从而调动他们在工作方面的积极性。

3结语

本文主要对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可见,技术科研单位、地方政府、推广制度等都会影响技术推广的总体效果。最后,从合作社、政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对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共勉。

作者:李长春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植保植检站

第七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和对策

1、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组成结构存在缺陷。从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组成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贵州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并且专业素质较低。对于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岗位的选择往往采取规避的态度,将其作为自己从业的最后选择,因此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缺少新鲜血液的加入,从而造成了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困难程度,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从学历构成来看,大专以上文凭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较少,专业素质不高,大多数的工作人员是初中学历乃至于非技术人员,其对农业技术的认识程度不深,其自身对于农业技术缺乏必要的认知,造成了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难度的加大。

2、农业技术基层推广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农业技术基层工作人员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农业技术基层推广人员在工作上取得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中依旧面临着一些窘境,遭遇到诸多困难。现阶段,我国采取各级政府积极引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一模式突出政府公权力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巨大作用,在农业部的带头下,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合理规划,将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机构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由于没有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存于,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由农业技术基层工作人员承担,加大日常工作的任务量,工作强度过大,对于基层工作的个人生活以及本职工作的质量与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由于贵州省农业发展趋于多样化,逐渐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包含了农、林、牧、副、渔等诸多方面,由于工作经费较为有限,对于农业技术基层推广人员的物质支持力度较低,在复杂的工作内容面前,使得工作人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很难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从而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断层的局面,有些产业的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整个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布局。为了满足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工作人员职业技能,技术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工作实践而不是相关的培训,这给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展开带来的极大地困扰,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技术推广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3、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的有效途径

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上进行探究,立足于相关理论与国外推广模式的有效经验,对农业技术的深入推广途径进行有效地探讨,以此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实力与水平,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3.1转变发展思路。

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首先需要各级政府转变经济发展的理念,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明晰农业技术深入推广的思路,在现有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确立起农业技术推广思路,从思想上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3.2贵州省各级政府要加大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技术的资金投入

以雄厚的资金为支撑,制定合理的资金支配方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起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点,通过这种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进行,同时资金的支持能够帮助贵州省形成省、县、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立体网络,真正的意义上的实现政府引导,私人参与的推广模式,保证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深入进行。

3.3加大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提升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与水平。

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以及用人单位,要严格人才的培养制度与选拔标准,选拨拥有更高学历,有着更好职业技能,更高素质的推广人员,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深度与整体素质。

3.4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信息化处理,构建起一个高效的网络信息平台。

通过组件一个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将各类农业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利用信息网络的时效性、准确性,使得农业技术的相关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在更广大的领域,实现农业技术的高效推广。

作者:张忠虎 单位: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八篇: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及对策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目标。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中突出了是个全面,其中有一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几大方面的问题。解决好农业问题首先就是要做好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是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创新。大力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改革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面对我国政策的新要求和新规定,我国必须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地普及我国农业技术,从而实现农业的飞快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地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国家要组织一定的农业技术人员对我国的相关农业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方案来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难题。要想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其首要的前提是我国的农业技术要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然而,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国家的努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一定要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在我国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制约因素,采取抽样的方法对我国农田进行调查和研究,记录好相关的数据,收集、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做好必要的实验研究,总结研究中出现的结果,最后提出一定的方案,还有就是应该把相关方法和建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提出来。总之,做好对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提。

第二,政府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政府首先要让农民们明白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好的效果和好的收成,将没有运用先进技术的农田所生产的粮食产量与运用了先进技术的农田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用最为简单明了的数据告诉农民们效果,从而让农民们感到危机感,最后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政府在农闲时期要定期组织农民们上好农业技术培训的课程,要让他们不断地接受到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政府还要让农民们参与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开展农业活动,让他们能够有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并且,这样也可以让农民们更好的理解在理论培训课程中所接触到的先进农业科技的相关知识。总而言之,政府在先进农技推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第三,要建立好农业技术推广奖励机制。

通常来说,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人员如果能够做到恪尽职守、坚守责任,对待农业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这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有重要作用。农业部门应该要不断地创新员工的福利奖励机制,提高对员工的待遇,确定不完成任务就难不到奖励的机制,还有谁做的工作少谁拿的福利就少的中毒。当然,要合理分配每个技术推广部以成果论英雄,要看是否有进步做到公平公正。

三、结语

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所以,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宇 单位:湄潭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九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与措施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技术推广组织主要是由政府建立的专业技术推广部门,这种技术推广体系在我国形式上也是比较有效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为国家干部以及合同工人等,当然,在县里、乡里也有一定数量的临时工,在一些市县级的推广机构中大部分还是国家干部,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可是在乡镇级推广机构中国家干部人数却没有总人数的一半。而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推广人员的质量现状也是差别很大的,相同的是,推广机构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占的比例都普遍较低,最高的县级机构中也才只有11.1%,大部分都是初中或高中以及等同学历的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技术推广的项目费、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和农业技术机构的经济收入。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通过这些形式获得的经费和实际所需要的经费相差还是很大的。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把科学技术向农业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为了确保农业技术可以有效进行推广就要求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然而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为了减少在改革中的包袱,减少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使农技推广工作得不到发展。

2.2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技术人员不多,有些还是非专业技术的农民,这就使得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在推广上难以实行,缺少有效的渠道,使技术与产业分割开来了。

2.3推广效率低下

在我国实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奖励机制,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很好实施,推广的服务质量无法令人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推广的速度和效果。

2.4农业技术推广手段不完善

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在生产过程当中仅仅有技术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优质的物种,特别是产后的储藏、运输和如何销售出去都是非常关键的,在经济落后的一些地区,推广手段、方法等都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

3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3.1改革用人机制,提高推广人员综合素质

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考试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进行考核鉴定,颁发从业证书,我国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方法,在招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时就要求有其从业资格证书。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以考虑将农技人员的学历稍微提高一些,同时可以进入岗位竞争和员工激励体制,对原来的推广人员责任权利分离的状态进行调整,使推广人员在工作中也能够有积极性,可以对员工实现绩效管理。这样在提高推广人员整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过程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上有所提高,推广服务不能像之前一样只是重视技术服务,也要与生产的整个过程相结合,为农民提供一些有用的市场信息和有关技术方面的信息,使农民可以进入到市场中来,避免发生产品滞销、储藏致烂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温饱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对农业技术的推广范围不要局限于粮食作物,也可以朝着水果蔬菜、树木花卉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展。农业发展技术也要与农业产前相结合,可以对农民在技术、物种选优方面做相关培训。农业推广机构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管理,对其业务上要做相关指导。

3.3农业技术推广准确定位和分类

为了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对农业技术推广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并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管理。对于公益性的技术推广,对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有所提高,本来投入的资金就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充分利用每一笔资金,同时也要对其监督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使推广技术的应用性增强。对市场型的农业推广要进行引导,可以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筹集一些工商资本以及民间资本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民就业和农民致富。加强公益与市场结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工作,使一些科研机构融入到农业推广技术中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型。

4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中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创新,把农业技术推广与生产过程有效结合起来。另外,也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强力支持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发挥的作用,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农业发展可以走上科学的道路。

作者:李长军 单位: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叶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第十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

1前言

所谓基层农村是指县、乡两级,针对于县、乡两级农业、农村、农民的整体情况来看,有针对性的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途径,选择有针对性的农业推广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一直以来,我国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的选择上都力求多元化,确保在推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的综合化发展,提升农村收益。但是,从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整体情况来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农业技术整体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我国农村整体实力的提升。机械化生产对于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十分普遍,而对于我国而言,受到地理位置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没有得到一定的体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第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三农”发展的推动力量。结合目前我国“三农”发展的整体情况而言,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基础,拓展“三农”的全面发展将更好的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第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科技兴国的正要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还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将技术运用到不同的领域中会有不同的效果,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是毫无疑问的农业大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则有助于我国科技兴国的发展。

3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了整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论是在资金的支持,结构的安排,人力的配合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分析,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3.1人力支持不足

人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强化人力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恰恰缺少合理化的人力支持。比如从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配合来看,呈现出了一种“老龄化”的趋势,即在整个人才的结构中,年龄大的占大多数。再如,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而且培训间隔时间过长,工作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许多人没有得到合理的技术更新。这种人力支持情况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进一步完善。

3.2资金支持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支持上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由于这种资金差距和其他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传统的推广途径,农业技术本身的技术性和支持性。资金支持的不足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3.3农民接受能力不强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农民的排斥是一个普遍等现象,针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受传统耕种认知的禁锢,不乐于接受新的技术,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同时,由于农民本身的收入较少,也不愿意为引进技术而增加成本,减少收入。

4建立多元化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针对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途径能够有效的带动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4.1创新机构职能

我国地大物博,农村分布广泛,尤其是针对于县乡农村而言,其土地的使用和分布复杂,且负责组织的机构也比较分散。针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加强机构的智能性,建立完善的机构体系,责权分明,将不同职权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进一步的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得到坚强的后方保证。同时,在现有的机构管理的基础上引进农业合作社,合作组织等,拓展机构的职能领域。

4.2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不同地区农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建立示范和推广激励等途径来拓展农业技术的推广,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接收情况进行农业技术的拓展。同时,要建立起专家指导模式,借助专家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建立不同的技术推广途径。此外,要结合自然资源的差异性进行技术的推广,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自然情况不同,其对于农业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农业,在进行途径的创新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的差异性,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

4.3强化资金支持

任何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所存在的问题而言,资金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而言,要建立多元化的集资方式,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奠定经济基础。首先,要带动政府的支持,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财政情况,要引进不同的资金支持,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融资体系,并进行转款专用,优化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确保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能够有的放矢。

4.4优化人力支持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人力支持是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首先,要保证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即在人才结构中引进专业化的人才,保证专业技术得到推广。同时,要保证人才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在专业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不同的地区进行分析,使得技术的推广更加容易体现民情,能够为农民所接受。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