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地位范例6篇

竞技体育的地位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1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准确、客观地评价我国竞技体育的地位及作用提供参考。文章指出,传统文化、现代体育理论和现代竞技体育实践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上向刻顷斜,使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以优异成绩又印证了这一现实。竞技体育在我国得以优先发展,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对外能扬国威、显国力,对内能聚人心、顺民意的社会功能。

1 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

1.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与竞技体育最直接的联结方式就是宣扬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运动员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国际竞赛活动的,因此,他们的成败胜负就有着特殊的社会涵义。

1.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优越性

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出现,或者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时,体育的这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前苏联有人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们运动员的胜利……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文化的表现。"1972年美国在奥运会上惨败之后,美国舆论大声疾呼,于是,建立美国冬季、夏季奥运会永久性训练基地的计划开始实施。

2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

2.1传统文化方面

在亚洲的黄河流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发展了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个性。这种文化个性形成了中华民族自然质朴、绵延世泽、热爱土地、理解感情、尚人伦、尊祖宗、重道德、尚礼教的民族品格和精神。这些文化特质渗透到体育中来,形成了中国体育运动特殊的品格和气质,使具有宗法特点的中国古代竞技体育非常重视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竞技体育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奥林匹克兴起的同时,中国出现了像礼射这样的竞技运动,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盛唐时期,中国的竞技运动曾经达到世界的巅峰。但是中国的古代竞技运动,从一产生就蒙上了中国宗法文化的色彩,统治者把体育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具,这和中国宗法文化中强调国家统一、安定的思想十分有关。于是,在中国体育运动中,竞技运动自始至终处在“手段论”的阶段,而难以进人“目的论”的阶段。

2.2现代体育理论方面

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引进的是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它对新中国初期体育的发展、体育功能的界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有着与前苏联相近的政治、经济、教育和体育体制。前苏联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动用国家机器,建立了独立而庞大的竞技体育体系,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把竞技运动当作体现国家优越性和提高其国际威望的重要手段。30年代后,共产党的口号就是要求苏联运动员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的竞技运动纪录。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奥运会从参加人数、项目设置以及竞技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提高,各个参赛国都竭力选派最多的运动员参加最多的项目,以求在这个充分展现国际力量分配的舞台上占取一席之地。奥运会成了战后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乃至文化等方面的又一战场,特别是冷战期间,两大政治阵营都把奥运赛场当作施展自己政治与外交策略的一个重要阵地,把是否参加奥运会、参加人数以及名次排列等都看作各国政治和外交上的重要祛码,这样,原本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体育比赛,就逐渐变为技术上的竞争和政治上的较量。

建国初期对苏联体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使新中国的竞技体育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从60年代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但处在这个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的国际大舞台上,国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竞技体育社会地位被提高的国际背景影响下,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得到加强,竞技运动被作为获得国家威望的一种手段。

2.3现代中国体育实践面

建国初期,为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我们的针政策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当时我国人民刚从旧中国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虽已建国但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际上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要进行建设。全国人民在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完成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必须突出群众体育,这时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只是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交往中有所体现,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进新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奥委会在1979年11月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指示。1984年中国首次重返奥运会,就取得金牌巧枚(名列第四位的优异成绩,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使全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得到了加强。

进人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政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又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空前提高。总书记从国情实际出发,提出“发展体育,振兴中华”的指示。这一指示实质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的,是为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服务的。它不但全面概括了体育的多功能,同时把体育作为振兴中华,提高国际地位的主要手段,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2

关键词: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多中心治理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1-0003-04 文献标志码:A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尤其是以“奥运会”为主战场的竞技体育承载了华夏儿女几代人的“中国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国竞技体育可谓九转功成,成绩斐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竞技体育的结构形态、运转规律和民众的体育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以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射击等优势和潜优势项目为竞技体育主体项目,以各层次竞技体育训练基地为空间载体,以举国体制为资源配置方式,以奥运会为主战场,以为国争光为主要目的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存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国家体育总局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也已鲜明地指出我国竞技体育“在发展方式上仍然主要靠扩大投入和规模,依靠政策和保障等要素驱动,创新驱动不足,科学化管理和训练水平不高,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建设滞后,训练效益不高,职业体育和职业联赛发展缓慢”的严峻事实,并在主要任务中提出要“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由此可见,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已成为现实所迫、当务之急、必然之选。可以说,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是贯穿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主线,对于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政府单一主体治理下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之困

1.1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毋庸置疑,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孕育、形成与演进而来的。尤其是在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以来,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便已确立。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把那些短期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抓上去,争取在今后的重大国际比赛中,夺取更优异的成绩”的指导方针,接而“举国体制”逐步定型。作为一种发展方式的体育管理体制,“举国体制”强调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场馆设施,以及体育赛事等资源都由国家集中掌控,政府以行政指令的计划形式完成对相关资源的配置,换言之,就是将竞技体育产品的生产资料视为国家资产,然后动用体育公共资源为夺取金牌服务。

然而,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边际效率在持续下滑,维持既定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所需要的公共资源投入却在不断上升;因此,便极易造成竞技体育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主要是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场地及各种保障服务设施设备)的资源紧张与资本投入的加大,加之,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有限替代性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在现行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下,政府作为竞技体育成绩(尤其是金牌)的主要生产供给方,资源紧张与资本投入的难以为继,必然会加大竞技体育成绩下滑的潜在风险;因此,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数量与规模的现行粗放型发展方式,必然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具备可持续性,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2非公共资源的调动范围有限

非公共资源即指私人资源,它广泛地掌握在企业、非营利组织及个人手中,非公共资源比政府公共资源更为博大,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发挥的效益也更加突出与高效,它可以而且理应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依仗;但是,“举国体制”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它强调的是政府动用大部分且有限的体育公共资源以发展竞技体育,政府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因此,在体育领域同样表现为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显然,在长期的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政府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也自然地割裂了体育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联系,使得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了独立性、神秘感和封闭性。换言之,政府主导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未能扎根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消解了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更没有将竞技体育视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培育,使得竞技体育产生的溢出效应越发窄小,从而使得金牌带给社会组织及公众的边际效用不断下降甚至产生逆反。非公共资源的闲置既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又抑制了竞技体育产品的多样化供给机制的衍生。

1.3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受到约束

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力军,运动员人群的生存、发展状况,尤其是文化教育状况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舆论的高度重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必须循序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运动员为本”;然而,过于功利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指向,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并形成了思维惯性与认知依赖:“成王败寇”“千银不抵一金”“一切为了金牌”等观念积习已久。“以运动员为中心”未能得到有效贯彻,高度集中的体育训练体系使大部分运动员从小就必须进行专业化、长期化和封闭化的刻苦训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伤病治疗与康复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废。由此造成的运动员退役安置、伤病纠纷、后续发展等问题成为长期困扰竞技体育发展的顽疾,加之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广泛报道,社会、家庭希冀青少年投身竞技体育以为国争光的动力必然逐步衰竭,从而从根本上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2.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在竞技体育领域运用的必然性

2.1多中心治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共政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政府范式和市场范式,前者依赖政府,后者强调市场;9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揭示了治理范式的多中心性。迈克尔・博兰尼在其《自由的逻辑》中首次提出“多中心”的概念,他认为开展社会任务的2种秩序形态:一种是“有机会的"(deliberate)或“有指导的”(directed)社会秩序,依赖统一命令结构行使控制权;另一种是“自生自发”(spontaneous)或“多中心”(polycentric)的社会秩序,即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自由追逐利益。治理理论重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在《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领域里的管理机制,认为其并不一定能获得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而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提出“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在一具体领域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各类社会主体在结构、功能、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可以有效解决采用某种单一的供给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产品供给的优化配置。多中心治理理论致力于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权威性与多样性,它与一元或单中心行政秩序截然对立,它强调了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多中心主体地位,它是对具体的事务进行分工与合作的有效安排,多中心治理既保证了“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更保证了这些机制的协同与合作。

2.2竞技体育领域多中心治理的必然性探讨

2.2.1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助力下,政府发展竞技体育的权力边界将得到新的界定,其权力边界将得到适当并渐进性的收缩,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将不断培育并将直接参与到竞技体育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来。随着“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与运动机制将会发生显著变化,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必然使政府、市场、社会3个层面的关系得到合理摆正,因而竞技体育领域的多中心治理也便成为必然之选。

2.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必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对竞技体育资源发挥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将逐步成为主导作用,竞技体育领域的多种经济形式及经营方式将不断涌现,市场化运营与管理将成为一种趋势。如前所述,政府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近乎垄断式生产,势必造成竞技体育产品供给的单一化、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因政府规模膨胀而增高行政成本,同时为了尽可能地调动最广泛的资源来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于竞技体育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政府可以将企业、社会能够承接的竞技体育发展职能,通过自治、委托一、竞标的形式让渡给企业、非营利组织,甚至个人来实施,政府仅行使监督权和服务权利来对其发展进行评测,以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3竞技体育发展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尽管在社会大环境中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问的身份和职责各不相同,但就参与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发展权利而言,政府与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基于法治政府的治道构架下,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可见政府对竞技体育的管制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原则。因此,企业、非营利组织及个人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的权益必然要得到依法保障,即发展竞技体育的法定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或自上而下的。

3.多中心治理路径及其实施

3.1政府主导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体育项目分类管理

作为历史发展进程而沿袭形成的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而言,有其合理性;但是,当前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已然完成了其肩负的历史使命,需要在转型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推动体育项目分类管理,可以视为促成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举措。体育项目分类管理是指遵循体育项目本身的发腰规律,按照其最优的发展主体(政府、市场、社会)进行合理化的归类,然后逐步推动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发展竞技体育的异质化需求。推动体育项目的分类管理,将会逐步突破竞技体育举同体制的藩篱并进一步培育并强化企业、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竞技体育固本强基之功效。

推动运动项目分类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于摈弃当下在竞技体育领域奉行“全能政府”的认知依赖,构筑竞技体育多中心治理的制度环境。即便当下竞技体育产品(尤其是金牌)被视为公共产品的倾向依然突出,但制度学派代表人物科斯、德姆塞茨等早已论证公共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能性。科斯指出,如果政府能够界定产权并且允许产权自由转让,市场机制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外部性等问题,而不用政府直接插手干预;德姆塞茨认为,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私人可以很好地供给某些公共产品,竞技体育市场化与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从实践层面印证了上述观点。

因此,推动体育项目分类管理是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但是,长远而言,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标是:政府应着眼于退出直接生产竞技体育产品这一领域,将角色由“直接管、办竞技体育”转向“构建竞技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即由“管”“办”向“服务”转变。政府将职责定位于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规范市场化、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为企业与社会组织全面接收、发展竞技体育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的制度支撑体系。

3.2企业成为发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强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市场特质将被不断激发出来,围绕运动员和体育赛事等竞技体育核心资源而进行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运作的体育企业日益成为引领体育进步的佼佼者。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随着职业体育的全球化蔓延,社会公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竞技体育需求的“公共性”和“同质性”正在大幅减少,公众对于竞技体育的“异质性”需求不断增加。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将最大化利用与配置发展竞技体育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各种竞技体育商品和服务以最高效率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正如奥斯托罗姆所言;“每一个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

从我国企业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的项目而言,政府应将市场前景看好的,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有序月,有效地转由企业来发展,通过规范的市场化操作,逐步建立以现代体育俱乐部为主体的联赛体制,彻底界定与政府之间的权利边界,禁止政府及其派生组织的搭便车行为。同时,政府应有序地释放竞技体育发展的场馆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盘活大型体育场馆资源,最终形成“以运动员为核心,职业体育赛事为主体,大型体育场馆为依托”的竞技体育企业化运营格局,使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竞技体育资源的使用效能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此外,由于竞技体育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创新通常具有投入大、收益慢、风险大、外部性显著等特征;因此,只有当企业对外部市场有精确把握且其支付的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时,整个社会的大规模、普遍化的竞技体育创新才能变成企业的现实选择。当前,在我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型体育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体育企业不能再长期坐冷板琵或居于替补席,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体育强国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路向,从根本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竞技体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促成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3.3非营利组织构筑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非营利组织的发育状况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自1973年美国学者利维特首次提出“第三部门”的概念以来,第三部门逐渐衍生出多种含义,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志愿部门、利他部门和慈善组织等均是其别称。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特征,其类别十分广泛,基本涵盖了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竞技体育概莫能外。

然而,我国的协会实体化工作却严重滞后,早在1993年5月《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将运动项目的专项管理由‘体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向‘事业性的协会实体管理’和‘纯社团性协会实体管理’转变,争取‘八瓦’别间要有1/2左右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完成向协会实体转变,到本世纪末争取全部实施协会制”。然而,协会实体化改革经历了短暂的“兴奋期”后,于1998年随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建立而偃旗息鼓,当前的踟会与项目管理中心的合二为一,只不过是以前协会与行政部门合一的变种,并未使协会真正走向实体化,行政力量仍是其运转的主要动力。

因此,放松规制向非营利组织及个人分权,成为了当前多中心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政社分离”成为了实施这一路径的必由之选。建立在满足“利益多元需求、权力分散制衡、组织异质独立”基础上的拥有自身发展理念、组织结构、组织职能、活动方式、管理体制等要素的运动项目实体性协会,才能有效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使非营利组织纵横联结并形成竞技体育治理的社会网络结构。一方面,在竞技体育“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社会组织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使竞技体育深深的扎根于社会沃土、融入社会进步的血脉。

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我国提供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的良好案例。Cho等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动态互补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政府通过项目申请的方式,将相关事项交由非营利组织完成,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并对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以确保第三部门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服务内容,从而更加有效率的完成相关任务,如图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持是异常必要的,Salamon对欧美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的研究发现:政府的财政支持占非营利组织经费来源的4成之多,其中,德国的第三部门资金有65%来自政府,法国为58%、意大利为57%、美国为51%、西班牙为49%、英国为40%。近年来,国外体育强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也趋于限制政府直接管、办竞技体育的权利,将其发展权利交于社会组织。以英国为例,2010年卡梅伦政府倡导发起“大社会运动”,将更多的权力和资金由政府下放给第三部门,以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目前的英国竞技体育的管理呈现了3大特色: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体育组织和教育、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共治。这些都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实践进路。

3.4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广泛合作

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问的合作是多中心治理理论的重要体现。他们之间应在遵循相互认同、合作、协商,以及伙伴关系等原则基础上形成互动的双向关系,而不是通过政府支配或领导来发展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3

学校体育在竞技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智能型竞技后备人才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竞技人才的培养融入到教育大环境当中。高等学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乃至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 值得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艺术院校;培养;训练

我国在特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培养了大批的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参加世界大赛,为国争光,提升了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为竞技体育事业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有的培养观念和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形势,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智能型竞技体育人才。由于教育领域适龄青少年的业余训练只是在有限的部分学校开展,且没有形成体系,许多具有运动潜质的适龄人口得不到系统的训练,造成训练竞赛参与人数少,比赛的次数和规模不能满足需要,使得我国虽有大量的自然人口没却有成为体育训练人口,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和发掘。那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艺术类院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乃至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 值得思考与研究。本文以山东艺术学院为例,就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进行了探讨,以求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1. 山东艺术学院的概况

学校始建于1958年8月,前身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艺术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并被赋予“为全省培养音乐、美术、戏剧等方面高等艺术人才”的光荣使命。学校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传媒学院、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公共课教学部13个教学单位。

2. 山东艺术学院目前的体育条件分析

山东艺术学院目前具有专职体育教师9位,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的性别比例、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历以本科及研究生所占比例较多,学习、科研能力强,精力充沛,有利于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

山东艺术学院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专项技术较强,其中还有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坚实的专业知识是开展运动训练的基础。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且有利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展。

山东艺术学院的场馆比较齐全,器材设备较为完备,为开展竞技体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山东艺术学院在校学生9218人,虽然艺术类的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闲散性,但是通过对学生喜欢从事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爱好相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同学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进行锻炼,这为选择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提供了人力基础。此外,学校领导非常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为开展训练营造了有利环境。

综上分析,山东艺术学院具备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基础条件――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场地、资金保障等。如何将这些因素有效地运用于培养过程之中以实现一定的训练目标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艺术院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建议

3.1 确立合适的培养模式

艺术院校的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则相对淡漠。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艺术院校的学生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培养与训练竞技体育人才应秉持“体教结合、教育为重”理念,旨在培养文化素质与运动水平“双高”的学生运动员,即不但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而且必须具有与普通大学生相当的文化程度。通过高校学习,在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要在艰苦的磨练中,换来人格的升华,在校园文化气氛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2选择和开发竞技运动项目

学校的体育课程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需求、体育课程目标、办学条件、学生体育基础等诸多因素,特别是要按照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课程目标要求,对竞技运动进行科学的选择、引进和必要的加工改造,或进行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使其转化为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能让学生基本学会以及能收到多种效益的体育教材内容,成为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提高素质的体育手段。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适当掌握那些最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健身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挑选后备力量、合理定位运动员的身份角色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挑选运动员的时候要注意考虑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提高选材的成功率。运动员在竞技训练的管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被管理者,

同时应该是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学校首先要保证学生运动员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并通过制定运动员道德行为规范使其与高校教育目标和整个学校的育人理念统一,进一步规范学生运动员的行为。在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训练与比赛应始终围绕着教育这条主线展开,学生运动员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竞技、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4 建立完备的竞赛体系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照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完备的竞赛体系,是促进普通高校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有力杠杆。因此,不仅学校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而且要将学校培养的竞技体育人才推向地区、国家乃至国际比赛的舞台,建立自下至上的竞赛体系,不断健全与规范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在重视竞赛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打造高水平的运动队。使运动员得到社会的认可,满足其作为社会成员的需要。

3.5 构建竞技体育管理模式

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离不开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高等艺术学校的竞技运动体系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系有机结合的一个复杂系统,建立科学、合理、具有高校特点的管理体制是保证高水平竞技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运动队管理在艺术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苏.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2(4)

[2]唐玲.浅论艺术院校学生特点[J].高教高职研究,2010.4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4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涵括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全民性等特征,也具有技能的技巧性、阶段性、迁移性和竞赛的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等特征;同时,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自己相对独有的特征,且表现直观和具体,如技能性、竞争性、公正性、普遍性、先进性、合作性、复合性和导向性。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指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或有关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教育部、劳动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类比赛活动。目的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考评。2007年以来,教育部等1l家单位先后在重庆、天津举办了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期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分析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地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情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如下特征:

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

(一)职业教育的社会性。黄炎培先生最早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紧密且具体,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宗旨。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外部社会环境,与社会劳动就业直接联系,毕业生就业是维系职业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而劳动就业又是高度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涉及国家和地域的资源、人口、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社会习俗观念、有关制度措施等各方面。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高度依存性体现在:一是办学的社会性,要求其办学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只有吸纳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办好。二是必须与社会民生相适应。其教学、课程、评价和管理也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应以职业的形式进行,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职业针对性”,主要体现在: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专门技术理论和经验知识,以及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能力。职业教育,无论是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还是就业后的在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一是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高,且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二是培养的人才类型具有实践性。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生产现场的技术员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等,其共同特征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

(四)职业教育的技术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内化到劳动者身上,才能发挥其功能。技术的演变会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层次、规模、课程和方法等。技术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职业教育结构的演变,技术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职业教育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技术,教学过程也充分体现技术的属性,体现技术传授的规律和要求。

(五)职业教育的全民性。总理说,“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因而,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人,而且是所有人的终生,培养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和劳动者。职业教育可以渗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中,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能需要多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在推动教育公平、满足经济需求、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和职责。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人群,上延可至高等教育阶段,下伸至基础教育阶段。同级职业教育又包含众多的科目、均可相互延伸。现代职业对从业者资格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加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次教育定终身将越来越少,使得职业教育必将延伸至整个从业阶段。

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技能和竞赛的特征

(一)技能的技巧性。根据技能熟练程度可分为水平较低的初级技能和水平较高的技巧性技能。技能是人的全部行为的一部分,受意识的控制比较少,且随时都可以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性,可称为技巧。达到熟练技巧时技能人员可以有条件反射式的行为。

(二)技能的阶段性。技能的形成包括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的协调及完善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阶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行为的结构、行为的速度和品质,以及行为调节方面。

(三)技能的迁移性。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能动作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已形成的技能若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叫做技能的正迁移。如果已形成的技能阻碍了新技能的形成,就叫技能的干扰,或技能的负迁移。

(四)竞赛的竞争性。竞争是各类比赛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一场比赛,不论参赛人数多少,竞赛结束时,只有少数参赛者能够成为优胜者,获奖者享有很高的荣誉。竞赛的胜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在技能方面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参赛者所在地区或单位的荣誉,参赛选手都竭力争取,把争取胜利作为参赛的主要目标。

(五)竞赛的激励性。在取胜的目标指引下,参赛者都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机体的潜力,承受最大强度的负荷。竞赛一方面对参赛者施加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技能的发展,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技能竞赛的发展,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参赛者之间竞争能力更为接近,使竞争越趋紧张激烈,使竞赛的竞争性尤为突出。

(六)竞赛的公平性。竞赛的公平性主要表现在参赛条件的等同性和评判人员执法的公正性两个方面。竞赛过程中,参赛者应遵照统一的规则,在等同条件下,充分地发挥智力与能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各项竞赛的规则和方法须逐步修改和完善,才能真正保证竞赛的公平性。评判人员执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是保证技能竞赛公平性的另一重要条件。公正是评判人员执法的准则,准确判断是基础。评判人员应严格地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公正无私地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裁决竞赛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

(一)技能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突出和强调技能性的特点,遵从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性相对于技术性而言,更加突出操作技能,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技能是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技能竞赛是发挥其技能性特征的具体表现。近几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从竞赛方案的设计上看,操作技能性强;从比赛项目的设置来看,大多为技能型紧缺专业,充分体现了技能性,反映了社会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

(二)竞争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本身是一项比赛活动。比赛就会产生竞争,有竞争就能激发动力。技能竞赛和其他比赛一样,对参赛者具有一种激发动机、鼓舞斗志、使人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以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功效与能力。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个人与个人、单位与单位之间不自觉的比较,且都有获得较高比赛名次,以期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趋向。从竞赛的结果来看,对于取得较好竞赛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来说,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和努力工作的肯定与表扬,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从而对成功的经验起到强化作用,使参赛者更加努力更加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对比赛后进单位和个人能够起到督促作用,督促他们查找问题,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改变落后的状态。技能竞赛对于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公正性。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客观产生的一种需要,是举办任何性质的比赛所追求的基本原则。具体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公正性是所有参赛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公平公正是所有参赛人员平等参加比赛的最高体现。第一,公正性体现在技能竞赛的各个方面,如选择承办学校、选择比赛设备、竞赛命题、确定评判标准、选聘评委、实施评判等各个方面。公正性的核心和关键是评判环节,要求所有裁判人员严格按照比赛的裁判和评分规则,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第二,公正性贯穿于技能竞赛全过程的始终,只有坚持公正性,才能为全体参赛选手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打造一个良好的技能竞赛平台,真正地比赛出选手的技能水平。同时,公正性有助于缓和解决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举办一个和谐的比赛。

(四)普适性。普适性关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的全员化问题。职业教育的全民性,要求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技能竞赛的普适性,要求技能竞赛是面向所有职业学校学生的比赛。从实践来看,参与技竞赛的学生人数越多,越能反映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越具代表性。同时,技能竞赛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原则,鼓励所有职业学校学生都要积极参加技能竞赛,通过人人参赛、逐级举办比赛,使技能竞赛覆盖每所职业学校,覆盖每个专业,覆盖每位专业教师,覆盖每位学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普适性,与技能竞赛的效度密切相关。一方面,参与技能竞赛的选手范围广,比赛规模大,自然能够提升比赛成绩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技能竞赛的规模大,也提高了技能竞赛整体的规格和水平,提升了比赛的影响力。

(五)先进性。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进性。现代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材、设备等方面具有先进性,代表现时社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技能竞赛能够评判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应当具有先进性,并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先进性对职业学校提出了较高要求,职业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摒弃不适应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发展的旧内容,去适应具有时代特性和先进技术的新内容,切实加强技能竞赛要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先进性引导,引导职业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水平。

(六)合作性。一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技能竞赛中,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有的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把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融入比赛,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的企业提供竞赛专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为比赛的顺利举办奠定物质基础;有的企业在竞赛现场招聘,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这种校企合作的竞赛举办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推动了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

二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要完成一些重要的工作和事情,需要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而需要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现代企业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企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看作所有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在设置项目比赛时,设置了团体竞赛项目,突出团队合作的理念,反映了现代大工业发展尤其是装配制造业发展对团队合作的高要求。技能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5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力资源;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7-0032-0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 on C ompetitive Sports in West China

GUO Lin

(P.E. Departmen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Xi'an 710054, Shaanxi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on competitive sports in Shannx i Province,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restraining the developme nt of its sports human resource are as follows: coaches' comprehensive quality,event distribution, athlete train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sport science res earch. Therefore,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erve as offic ial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policy making and sports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yare to cultivate, absorb and exchange of excellent coaches, integrate and improv e the competitive sports project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reinfor ce the superstition on sports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and combine the researchand training closely.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human resource; west China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当代国家事物中的重要内容[1]。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是指 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人员现实及潜在禀赋的总和[2]。竞技体育的可 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要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 理的使用,特别是要更多的培养出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面对竞技体育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我国竞技体育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西部地区必须要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着手来研究竞技体育,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陕西省 ,提出了建设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要求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和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 等水平,走在西部省区的前列。因此,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 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体育局系统内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为研究的研究对象;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 员、科研人员以及政策与管理部门是研究的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人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体育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 籍以及有关文件、法规,通过计算机中文数据库检索阅读了近年来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文章共 计90余篇。

1.2.2 专家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专家问卷(一),将问卷呈送给15位教授、副教授与体育管理专家 。根据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统计处理后形成专家问卷(二)、专家问卷(三 )。问卷共发放了3轮,每轮15份。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专家调查形成的研究内容,针对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参考《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和《社 会学研究方法》设计问卷,对陕西省体育局直属的8个项目管理中心和陕西省10个地市体育 局进行了调查。

1.2.3.1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将问卷呈送给15 位专家进行了了1~5级(递增)的有效性检验,经3轮专家调查确认,问卷的有效性较高(表1)。

研究所调查的内容涉及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四类人员的现状,未涉及 各类人员个体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调查问卷没有进行信度检验。问卷通过陕西省体育 局向全省10个地市体育局寄发,各地市体育局负责数据统计和上报。收集陕西省竞技体育人 力资源队伍中各类人才的基本数据,问卷的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4 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在计算机上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运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研究对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主体――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和体育科研人员 共计12413人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人才大省的陕西省,竞技体育人 力资源的数量与素质都不突出, 难以满足陕西省打造“西部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表2)。

从人口比例看,陕西省2007年总人口为3 700余万[3],与4类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总 量的比例为2981:1,比例明显过小。从年龄结构看,管理人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运动员未统 计)45岁以下人数比例占到了43%,说明我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主体因素年龄呈现出年轻 化的趋势,陕西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的年龄结构基本上与全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情况 一样,呈金字塔型分布:随着年龄段的上升,人力资源总量逐级下降[4]。

从各类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层级分布看,陕西省体育局直属单位各类别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队伍的总量偏小,尤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的数量过小,直接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 。全省体育科研人员仅仅只有71人,必须引起陕西省体育部门高度重视。

2.1竞技体育教练员

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中青年教练员占总数的77%。这主要是随着我省竞技体育的发展, 有选择的留用取得优秀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和聘任国内优秀年轻教练员等措施,使教练员队伍 结构趋于年轻化。教练员队伍的年轻化,有利于承担现代竞技体育更为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 务,有利于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整个教练员队伍更富生机和活力。45岁以上的中青年教 练员占总数的23%,这部分教练员有较丰富的训练与竞赛指导经验,弥补了青年教练员训练竞赛中的不足(表3)。

当代运动训练,教练员队伍文化素质已成为运动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陕西省教练员队伍的总体学历结构上看,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大专以上的人员达到79%,其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教练员培训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竞技体育对教练员素质的要求以及教练员 对学习重要性、必要性认识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渠道提高自身的 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高等体育院校优秀学生运动员也逐渐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来,进一步改 善了陕西省整个教练员队伍的学历结构。但同时我们看到,具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只占到33 %,仅有1%的教练员拥有硕士学历,而具有专科学历教练员占到45%,另有21%的教练员至今 未获得高等教育任何层次的学历,低学历比例明显偏大。

在职称结构方面,陕西省体育系统教练员中,部级教练中仅占总人数的0.5%,许多项目根本没有部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的人数也仅为75人,呈现出明显的高等级人力资源欠 缺的特点。同时,初级职称的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小,显示出后备教练员队伍的不足。

陕西省地市级教练员职称结构分布显示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缺乏高等级教练员的特点,全省10个地市都没有部级教练员。有6个地市没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一级教练员以上(含一 级)占各地市教练员职级比例偏少。大量低职级教练员直接影响了基层竞技体育的水平。

2.2 运动员现状

全省仅有国际级健将18人,部级健将113人,占全省注册运动员总人数的1.4%。优秀运动 员在能级结构上“塔尖”部分较为薄弱,不仅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水平和在全国的竞技体育 地位,也必然影响西部体育强省目标的实现。只有争金夺牌和得分运动员的数量增多了,陕 西省的竞技体育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也才能实现陕西省竞技体育的战略目标(表4)。

从运动员等级分布看,省直属单位运动员等级分布较为合理,国际级健将和部级健将运动 员有98人,占全省健将级运动员总量的74.8%;全省所有地、市都没有国际级健将运动员,部级健将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是榆林市,有20人。全省有4个地、市没有部级健将运动员 ,运动员队伍等级普遍偏低,直接影响陕西省竞技体育的竞争力。优秀运动员项目分布来看,田径国际级和部级健将的运动员是最多的,分别为8人和18人 ;其次是射击,国际级和部级健将运动员分别为5人和20人;排在第三位的是重竞技类,国际级和部级健将运动员分别为2人和23人。田径项目虽然健将级运动员数量相对较多, 但比赛成绩并不如人意。目前,陕西省及各地、市开展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田径、跆拳道、射击等3大项 。项目布局不尽合理,各地、市的项目设置较为单一,甚至对我省许多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项目还没有涉及,如跳水、赛艇等,造成了我省在这些运动项目上后继乏人。原因之一是由于我 省缺少这些优势项目的教练员;其二是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高(如跳水、射击和赛艇), 致使这些优势项目无法在各地区普及开展。此外,家长从孩子的安全性出发,认为从事这些 项目训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限制了这些项目的发展[5]。

2.3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现状

陕西省竞技体育科研专业人员仅有71人(表2,表5),占全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的 0.5%,省级直属单位竞技体育科研人39人,占全省竞技体育科研人员总数的55%。各地市竞 技体育科研人员配备极其薄弱,在陕西省10地、市级体育部门中,就有渭南市、铜川市两个 地、市没有配备体育科研人员。即便体育科研人员配备最多的榆林市,也仅有10名体育科研人员。从学历看,就科研工作的高科技性质,全省竞技体育科研人员低学历者比例过高, 对竞技体育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省要实现西部体育强省行列的战略目标,没有科研力量的支持是无法想象的。我省竞技体 育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大体育成绩中的科技含量,而科技兴体的关键就在于科研人 才。加强科研人才资源的建设,是未来我省加快体育发展、实现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必然选 择。

2.4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现状

人才队伍的年龄构成是反映人才队伍整体功能和创造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体育事业具有战 略性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直属单位及各地、市体育管理人员总数为1 877人,35岁以下 占总数的比例最高,为39.7%,45岁以下者占到了72.6%,管理人才队伍年龄整体呈现年轻 化趋势,有利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管理人员队伍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者比例仅占28%;而低学历(高中及以下)人员 占到30%。专科学历的管理人员达到了42%。结果表明,目前陕西省体育系统管理人员呈现出高、中、低学历层次分布极不协调的特点,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因此,要提高我省体育管理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降低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才比重,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就应在加强中、低学历人才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努力改善我省体育管理人才学历结构(表6)。

在专业结构上体育专业类比例达到了37%,经济、管理类占22%,表明我省拥有相当数量的具 有一定经验、素质和技能的体育、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对于顺利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体育事业建设和体育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但其他类专业占38%,高与体育类专业。这表明我省体育系统内有38%的体育管理人才专业不对口,非对口专业比例 偏高,不利于我省体育管理事业的发展,应引起重视。

3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总量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全省在聘专业教练员982人,与我国体育发达的辽宁、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比较,差 距明显,难以发挥竞技体育金字塔形配置中的塔基作用,教练员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 理,初、中级职称比重过大、高职称比例偏小(表3),可能导致长期缺乏执教运动项目的领 军人物,严重制约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部分教练员掌握现代信 息知识和技术的意识不强,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健全,竞技体育教练员 缺乏整体竞争力。这些阻碍陕西省竞技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问题。若不加以改善,将 会影响和制约陕西省竞技体育竞技运动快速发展。

3.2 缺乏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基础薄弱

陕西省各项竞技运动项目发展不平衡,优势项目少。十运会上陕西参加了14个大项的比赛, 只有3个优势项目获得了金牌、银牌7.5枚、铜牌8.5枚、奖牌总 数19枚,金牌数量出现较大的下滑,团体总分位居全国第20位。从全运会的成绩来看 ,参赛的项目中,仅有跳水、射击、赛艇具备了一定的人才群,初步形成了多点夺金的态势。 而重竞技作为陕西省重点发展项目,已经连续几届全运会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绝大 部分项目整体竞争实力不强,尖子队员过少,孤身奋战的局面十分严重。陕西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竞技体育专业训练的封闭运行机制仍起主要作用,竞 技体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缺口较大,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没有有效地形成,尤其是在广泛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方面没有取得较明显的进展[6]。基层竞技体育基础薄 弱,相当 一部分县级体校体育经费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着县级少体校的发展。后备人才初级层次的 数量和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专运动学校的生源锐减,市级运 动学校招生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后备人才的中级层次面临着生存的挑战[7]。极易 造成二线、 三线后备人才资源不合理流失等一系列关联问题。从而导致陕西省运动员队伍的“金字塔” 结构失去坚实的基础。

3.3体育科研发展缓慢,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竞技体育科研人员是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陕西省竞技体育科研由于多方面的原 因,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两张皮”,致使竞技体育失去了科技支撑,运动训练科技含量不高,竞技体育成绩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成为制约陕西省实现西部体育 强省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1) 管理部门和部分教练员对科学研究不重视,极少数 教练员甚至拒绝科研人员,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自认为不需要科学研究;2)实际上能用来 进行科学研究的经费相当有限,缺乏先进设备,特别是缺少先进的检测设备,使科研人员不能 及时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保证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3)体育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远落后 其他行业和地区,不能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来带动竞技体育科研水平提高,尤其是部分地 、市,体育科研更是如此,使基层竞技体育科研工作更无从谈起;4) 缺少体育科研课题带 头人,目前仍以运动监测服务为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训练科学化的能 力还不强。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建设,政策上健全、完善教练员引进与交流充分认识陕西省教练员队伍的学历低、职称低的现状,应重点加强教练员学历教育和岗位业 务培训,依托西安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 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练员培训。

健全、完善政策配套,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来陕工作,创造生活和 工作等各方面优良条件,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4.2 整合和优化项目布局,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切实加强“体教结合”的体育运动学校、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培养形 式的探索和建设,倡导基层体校与重点小学和初中联合办校,发挥教育、训练各自的优势,强 强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鼓励普通高校承办、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加大由社会组织通过市 场竞争培养后备人力资源队伍人的比例,逐步提高后备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 完善奖励机制 ,提高后备人才输送奖励的幅度,形成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3 加强体育科研监管,密切体育科研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结合

调整管理方式, 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与检测监控体系,加大体育科研投入经费,有计划地开展 科技公关和科技服务,积极推进省体科所、西安体院及其他科研力量与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的合作,深入运动训练实践第一线进行综合攻关研究,发挥体育科技工作的先导和保障作用 ,尽可能的为运动队配备科研教练员,弥补陕西省运动训练科学化层次不高的不足。提高体 育科研对运动训练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等.资源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18.

[2] 潘书波.我国重工业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调控与探究[J].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7,30(4):575-577.

[3]2007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陕西省统计局2008.3.20.

[4] 徐霞,高雪峰,林晓华.湖北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6):1-5.

[5] 李登光,等.陕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 007(1):81-83.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6

关键词 国家角色 竞技体育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逐步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面对日益具有挑战性的国际发展形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体育作为增强国民体质和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国际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视角下明确竞技体育发展方向,τ谕贫我国成为世界性大国具有重要意义。

1国家角色定位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关联性

竞技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门,也是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从竞技体育发展我们能解读出国家定位的思路,国家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决定了竞技体育往哪走、怎么走。我国当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制定了错位竞争思维,其也体现到竞技体育中,避开竞争对手的强力优势项目,重点发展对手尚未注意或领先优势不明显的项目。我国的国家角色定位直接体现到竞技体育非均衡性发展战略中,产生了明显的金牌效应。尽管我国在奥运金牌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举国体制的发展仍然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可喜的是,目前这种局面正在逐渐改善,里约奥运会人们正在逐渐淡化金牌情节,也体现出我国不再一味追求金牌效应的思路。

2 大国角色定位下竞技体育发展方向的重塑

2.1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服务

竞技体育应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当前世界发展形势日益复杂化,我国面临的外部形势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素质决定的,而竞技体育在这方面能发挥关键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举国体制运作下,竞技体育是局限在极少一部分优秀运动员间的小范围体育运动,尽管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也因为逐渐脱离人民大众为人民诟病。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应转变理念采取切实手段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促使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有机融合。以足球发展为例,首先应该重点发展校园足球,扩大足球人口,充分发挥足球在强化国民身心素质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才考虑到足球竞技水平的提升。实际上,随着足球人口的扩大,优秀足球运动员不断涌现,足球竞技水平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因此,发展竞技体育,应切实发挥其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2.2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服务

我国在发展成为世界性大国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与大国定位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实力,也要有与大国身份相符的“大国民”素质,形成讲原则、进退有据、有理性的国民心态。体育的发展,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都应该贯彻这一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推动国民心态健康发展。金牌尽管对于彰显国家体育实力非常重要,但是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发展应该逐渐淡化金牌情节,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推动竞技体育的多元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即使政府逐步降低对竞技体育的财政投入,依靠民间力量,我国也可以诞生很多优秀体育明星。在世界大国的角色定位下,我国更应该积极推动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为其多元化布好局。在运动项目上,应重视一些非奥项目的开发,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充分体现出体育发展的人文关怀和大国自信的心态,即群众喜欢什么项目,我们就去发展什么项目,体现出大国应有的风范。

2.3为世界性体育发展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发展中推行举国体制,集中优势资源在自身优势项目和别人弱势项目上进行重点突破,为我国在国际赛场尤其是奥运赛场扬眉吐气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时展,国民金牌情节逐渐淡化,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持续受到质疑。可以说,有选择性地发展体育项目正是弱国心态的体现,也不应该继续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方向。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竞技体育发展,积极看待与国外体育的交流互动。在发展竞技体育的过程中,重点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成为宣扬国家软实力的明信片。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敢于将自己优秀的东西拿出去,彰显大国民心态,不能以一种不平衡的心态看待所谓的东方体育或者西方体育,不能将某个运动项目简单地划分为民族的或者西方的。无论是什么体育项目,只要能够非常好地扎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就应该视其为民族化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同理,我国的某些传统运动项目,如武术,也应该积极吸收世界性的文化元素,推动其走出国门,这才是成熟大国心态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3结语

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正在朝着一个世界性大国的新国家角色定位迈进。体育作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窗口,非常有必要转变竞技体育发展理念,重塑其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为促进体育多元化发展、体育世界性发展服务,从而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辜德宏.政府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干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 4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