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例6篇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1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2

[主题词]经络研究;经络实质;筋膜;中医现代化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583-03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对中医核心“经络实质和物质基础”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缺乏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是制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在数字人研究中发现,运用发育生物学等已知的事实,客观地提出人体内存在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新学说(又可称为筋膜系统或经络系统),借以拓展人们的思路并揭示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神秘面纱。

1 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学说提出的缘由和过程

1.1 背景

通过国家科技部两次(174次和183次)香山科学会议论证,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由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4个单位承担,第一军医大学为承办单位,课题负责人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原林教授,研究期限为3年(2003-2005年)。

1.2科学发现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经穴的本质――医学生物学基础是该研究的关键问题。笔者在数字人研究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冰冻切削、数码照相的方法获取了正常人体的整体形态学信息,利用人体图像数据库实现了整个人体特异组织成分的选择性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在肢体和躯干的筋膜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通过三维重建和透明化处理,在重建人体模型内呈现出与经穴记载走行一致的串珠样影像结构。其中串珠的“珠”相当于经穴的“穴”;联系串珠的“线”相当于经穴的“经”。笔者认为穴位是能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的部位,在人体解剖学定位为筋膜结缔组织聚集处。

近2年,笔者用其他数字人数据集和通过CT、MRI等技术手段获取的活体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重建获取的图像进行反复验证均可得到与此项发现同样的结果。

1.3科学理论创新

形态学研究已证明,筋膜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被在肌、肌腱或血管、神经及某些内脏器官外表面或器官之间的固有结缔组织,它又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及脏筋膜。通过对筋膜的发育生物学溯源分析,从多细胞生物到三胚层生物再到高等动物,筋膜的发育经历为细胞外液一间充质一筋膜。可知其主要是由胚胎时期中胚层大量未分化的间充质分化形成,而间充质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是对其他的组织细胞起支持、储备等作用,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生物个体对衰老、变异的功能细胞不断进行更新和修复,从而使生物个体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因此笔者推断全身的筋膜组织构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功能系统的支持与储备系统。

1.4提出新的学科领域

在提出新功能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筋膜学说,具体内容是研究结缔组织自身的功能机制和结缔组织与其他功能组织细胞的相互关系。

2 从筋膜学的角度探索中医经络的奥秘

从筋膜学角度研究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与经络的解剖学关系。关于经络本质的描述,中医书籍称为“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我们今天所用的国家标准十四经、361穴,实际分别是元代和清代总结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经络穴位如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等等。由于人体各部位均有结缔组织存在,客观上奠定了“穴位”的普遍性,中医大师孙思邈所说的“阿是穴”亦是同理。从历代经典医书对经络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经络描述与笔者对筋膜的描述在形态上有着十分惊人的一致:从功能的角度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结缔组织同样也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联络内外、交通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架。

费伦等提出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在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美国Helene M Lange-vin的研究组在一项获美国NIH资助的课题中,提出针灸经穴网络是间质结缔组织网络表象的假设。该假设得到Elisa E Konofagou在正常人体针灸穴位处,结缔组织分裂位面超声影像显示的实验支持。

在过去针灸经络的研究中,组织学家对穴位进行了组织学切片观察,生理学家进行了神经传导测试,物理学家用各种声、光、电、磁探测等手段,这就像一幅拼图,每个单元都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未能了解整幅图像的全貌,反而越是细微(从大体解剖到组织切片、电镜切片、神经电信号、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水平、离子水平等)离目标却越远,就像是用放大镜去看长城,始终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看到经络的全貌。数字人研究使笔者第一次具备了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人体结构的手段,计算机图像分割和重建技术能够任意显示所关注的组织在人体的分布,通过与经络穴位的对比分析,得出经络穴位的分布与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分布相似的结论。而后从最原始的生物如海胆、水母到高等动物人,逐步推演筋膜结缔组织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从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在人体整个生态系中的作用和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关系。可以简单通俗地把筋膜结缔组织比喻为整个生态系(人体)中的土地,其他功能系统为在筋膜支持下的不同植物。中医对整个生态系的干预如各种刺激疗法(针灸、刮痧、梅花针等)相当于给土地松土,中药汤剂相当于给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这与中医倡导的整体全身调理和辨证论治的总体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现有众多有关针灸理论的假说不同的是,筋膜学说是在现有针灸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经非常成熟的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理论所提出的假说,与其他假说比较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对进一步深入持续研究的指导性。

3 筋膜学说对中医发展战略的影响

新功能系统的发现和筋膜学研究领域的提出,为古代针灸疗法奠定了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基础(人体筋膜系统)和机能学基础,为针灸研究摆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灸是通过针体刺人人体的结缔组织,经过捻转、提插对结缔组织进行机械刺激而产生生物学信息(神经、淋巴、细胞机械受体),从而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穴位与非穴位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经络是前人对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部位的记载。筋膜学说的提出也为传统针灸器具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如笔者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得气针”,其要点是在针体上进行粗糙处理,使针体能够更有利于牵动筋膜组织而产生较强的刺激;还可根据解剖学部位、进针路径和病变情况改进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刺激器具。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3

《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中医内科临床的思维能力。鉴于《中医内科学》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是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为重点的一整套教学方法。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本校2005级和2006级中西医结合班《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同行探讨。

1 激趣引题,深入探究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沿革部分,主要阐述对疾病认识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材料,因而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沿革内容枯燥,部分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激趣引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对病证认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如在“中风”一节中,笔者提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疗方面是如何认识的?你们认为最具影响的认识在哪方面?今天看来还有哪些局限性?需要做哪些补充?”等问题。学生积极阅读教材,讨论热烈,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最后笔者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提高,各时期对中风病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如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多,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主;唐宋以后,中风主要以“内风”立论,成为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对现代治疗中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最后,学生讨论热烈,提出了“内风和外风能否兼夹导致中风病?风为六淫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中风、中暑之外,是否还有中寒、中湿、中燥和中火?现代医学对中风是如何认识和研究的?”等问题,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的探索热情,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中风病打下了基础。

2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病因病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牵涉到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等相关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病因病机,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下基础。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该部分的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其自主性。在探究中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习。对于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留到下一节

课解决。如在讲解“咳嗽”一节时,部分学生对咳嗽与肝、脾及肾有关不好理解。笔者提醒学生,“能否找出四脏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肺与肝、脾及肾是否存在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经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联系到“气”,气使得四脏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互相影响,气的病理变化是四脏与咳嗽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咳嗽是四脏气病理变化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气的生理及病理特点,结合脏腑与气的关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了咳嗽的病机要领,对病因病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

3 辨识比较,强化探究

证治分类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对证型的辨识及方药的选择方面,由于症状交叉、重叠较多,要抓住要点,辨识清楚,并不容易。笔者首先对某病证相关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作简要归纳、概括。以病为纲、病证相为目,理清疾病证候主次,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要点。既避免了主次不分,又不至于遗漏主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较复杂的兼夹证型或变证。例如,在讲授“腹痛”的证治分类时,笔者提出:“如何辨识‘寒邪内阻证’和‘中虚脏寒证’引起的腹痛?选方用药上有什么区别?”大部分学生从腹痛的病史、疼痛性质、持续的时间、缓解的方式以及疼痛时伴随的症状等方面加以区分,掌握了这两个证型的辨识要点和处方用药的异同。有同学进一步提出“寒邪内阻和中虚脏寒证能否转化?若既有中虚脏寒又兼有寒邪内阻,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又如何治疗?”等问题。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证治分类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简化了教学难点,学生从探究中也获得了乐趣。

4 实践评价,探究反思

《中医内科学》的病案教学是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的“模拟”课,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大量病案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独立思维空间,巩固和扩大了知识面,吸收、内化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笔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地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医案的教学中,营造一个学生亲身临床的环境。如在感冒病案教学中,首先选用较典型的风寒、风热病案,先要求学生分析病案记录,各自写出病名、证型、治法和处方用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各自的治疗方案和依据,之后与名医治疗方法对照,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学生对病案的理解加深了,也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把“死”的医案学“活”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气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兼证病案,使学生知常达变,了解临床疾病变化的复杂多变性。笔者体会到,病案的讨论、分析和横向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为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打下了基础。

5 小结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4

【关键词】 档案管理 医疗器械档案 医院管理

1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档案的门类不断增加,档案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医院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医院文化的载体。在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医院器械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做好医疗器械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 医疗器械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医疗器械档案是指在医疗器械审批、购置、培训、防护、验收、应用、检测、维修、管理、报废等动态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材料均属医疗器械档案。根据《档案法》规定,医疗器械档案资料要求真实性,即档案材料收集的应是原始材料;完整性,即档案材料必须根据内容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并装订成完整的档案材料。档案目录与实际档案资料内容、数量页数必须相符,不能缺少;动态管理,即医疗器械设备在整个应用周期内随时产生的新的资料,如设备维修、检测、计量等结果记录包括各种保修合同等。[1]笔者对医疗器械档案采用按“分类”管理的模式,为每项设备建立“专项档案”,每项一宗,分年度、分目录管理。

按医疗设备的管理等级,以“台件”归档,自立项采购开始,招标、采购、到货、验收、器械设备的说明书、工作图、线路图、检测记录、维修记录等等都分目录统一归档。我院医疗器械设备主要内容有:(1)采购档案:采购档案是医疗器械档案的第一项,包括购买医疗器械申请、论证报告、审批、大型设备效益分析报告;医院审议项、考察记录、招标书、投标书、购买合同及及其附属条款,产品明细、供应商公司资质文件、招投标记录及汇总文件、医疗器械资质文件、装箱单、仪器设备验收表、合格证等;基本情况部分包括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线路图,以及医疗器械的场地图、场地的水、电、暖等线路图。这一部分作为医疗器械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医疗器械在使用周期内监测、维修等过程提供依据和参考。医疗器械档案动态管理中的维修、检测等记录都是以前期采购档案中合同涉及权限为准则,所以采购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属于医疗器械档案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医疗器械档案管理中至关重要。(2)监测维修记录:医疗器械在使用周期内会磨损和消耗,近几年我国技术监督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为了增加器械的使用年限和减少设备故障率,对医疗器械的定期监测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医院将每次的维修记录分为日常维护记录、大型维修记录和报废记录,并对其进行整理归档。日常维护记录主要是一些价值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医疗器械或者是一些大型医疗器械的低级故障。在维修档案中详细记载故障的时间、维修人员姓名、所维修的部件、使用更换的零部件、故障是否排除、验收人员等。大型维修记录主要是详细记载故障时间、原因,售后服务部门所指派维修人的姓名、所维修的部件、使用更换的零部件及制造商、故障排除时间、验收人员、维修后使用情况等各项内容。报废记录主要是针对那些严重损坏而又无法维修做报废处理设备的档案管理。报废记录主要包括设备的报废申请书。由于医疗器械属于国有资产,报废流程须级上报申请,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后方可做报废处理。[2]

3 医疗器械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通过查看设备档案资料,为医院对外谈判、科学数据统计、经济效益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如何更好的收集与整理好医院医疗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在设备采购、使用、保养维修等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院医疗器械档案完整、准确、安全,医院医疗器械档案理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以医院综合档案室管理体系图为基础,确定一名院级领导为主管领导,负责对医疗器械档案的督导,指定综合档室专职档案员对医疗器械档案进行立卷、归档、日常管理及维护,指定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兼职档案人员对医院器械档案进行收集及预立卷。(2)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收集制度,以确保档案的完整移交;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保管制度,使设备档案处于最佳保管状态,便于随时开展有效的服务;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借阅制度,确保设备档案长期处于监控状态,不丢失。(3)严格档案借阅制度,按档案借阅流程履行借阅手续。制度要求当所借阅的档案需要带出档案室时,一般只借阅备份的复印件。超过借阅时限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催要,并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延长。

3.2 医疗器械档案的管理

3.2.1 档案的收集流程

(1)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过程往往要经若干个环节和不同部门的人员,所以需要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员及各科室兼职档案员共同完成。每台(件)医疗器械到货安装时,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即器械科通知综合档案室,由档案室指定兼职档案员到场进行开箱验收。开箱完毕后,档案人员在验收报告上签字,并收齐装箱单、安装调试报告、仪器说明书等全套随机材料。(2)在每台(件)医疗器械安装、验收、投入正常使用后二周内,将该器械所有筹购资料、随机设备技术资料整理后,由器械科兼职档案员完成预立卷,于第二年第一季度最后一周移交综合档案室。(3)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每季度最后一周对维修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于第二年第一季度最后一周移交综合档案室。

3.2.2 医疗器械档案的立卷

(1)综合档案室对器械科交来的档案资料进行登记,填写《档案移交登记表》,做好交接记录。(2)综合档案室对器械科交来的资料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再次整理。笔者是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整理的:合同、医疗器械购置申请表、考察记录、招投标记录,供应商资质、医疗器械资质、装箱单、仪器设备验收单、合格证、说明书、图纸、维修记录以及后期的报废记录等。

3.2.3 医疗器械档案的归档

每台(件)器械档案整理完毕后,参照文书档案的归档方法,严格按照归流程图进行归档。

(1)将归档文件中所有带文字的纸张进行页码编制。(2)用档案专用不锈钢订或线进行单件装订,在每一“件”文件的右上方加盖归档章,并将归档章内容填写齐全。(3)将档案有关信息录入档案软件中。(4)按件号顺序装盒,填写档案盒背脊内容,做到字迹清楚、整齐、美观。(5)将档案盒及时存放于档案柜中,确保档案不丢失。(6)打印档案目录并装订,制成检索工具。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5

【关键词】 中医病理学; 教学; 临床病案分析法; 考试成绩; 认可度

中医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桥梁[1],既要给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提高中医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中医病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医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临床病案分析,并与未采用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教学班级做了一个比较,结果令人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两个班级,即2006 级中医1班( 试点班) 和2006 级中医2班( 对照班)。两个班级均同步进行中医病理学的教学,其中试点班49人,对照班46人,两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个班级的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均由同一人担任,在试点班采用以病案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施教,对照班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法施教。期末用同一试题( 以考核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为20道选择题,20分;两道问答题,20分;3道病案分析题,60分。考核时间为90 min。然后,将两个班的中医病理学理论笔试成绩输入已设计好的Excel表格,经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再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分别对试点班49人在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前”和“教学后考试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按参考文献[2]设计,并且每个调查项目设“认可”和“不认可”两个等级,“教学前”教师对每个学生介绍“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方法、过程、可能效果及认可度调查表的意义”,调查表均由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完成。

2 结果

由表1可见,试点班成绩为(81.6±10.7)分,而对照班成绩为(65.2±16.2)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班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病案分析法[3]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加强病理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比如在学习肝硬变时,在精讲肝硬变的病理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对一个典型的肝硬变病案进行分析,并推断出该例的病因、病变、诊断等,使学生通过病案分析,对肝硬变的病理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而且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讨论,可以将中医病理学知识有效地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病理教学中;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临床实际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体验从业情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逐渐提高学生处理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能力;甚至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病案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4],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在各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试点班的考试成绩为(81.6±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的考试成绩(65.2±16.2)分。而且笔者对病案分析法教学前后的学生认可度也发现采用病案分析法后试点班学生在“病案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病案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病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病案教学法能加深理解”“病案教学法能增强记忆”和“病案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等几个选项中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提示病案分析法适宜应用于中医病理学教学,学生认可度也高,建议在医学院校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在采用病案分析法教学中要注重病案的选择、收集与整理[5]。笔者认为选择病案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即选择的病案经分析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二要难易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敏锐感知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新课前,要将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典型病案分发给学生,并对病案进行简单扼要的说明,用典型病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但病案的讨论内容要恰当,不宜过多、过深地涉及临床知识,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要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缠在学生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在中医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这个或那个病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若在讲授中巧用病案分析法,通过启发、分析、讨论、推理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则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6]。教学中还要增加临床病案考核分数比,促进学科教改。笔者认为作为病理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世荃.论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及其与西医病理学的差别[J].山西中医,2006,22(4):1.

[2] 王占欣.病案教学法在中专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609.

[3]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8):957.

[4] 袁锦玉.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23(12):61.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范文6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作简要发言,不当之外,敬请批评指正。

一、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一是健全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坚持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同时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党章》《全县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等理论知识,切实增强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组织多种方式学习,注重学习效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定期对干部学习效果进行考试;三是规范干部学习笔记。制作《党员学习会议笔记本》《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笔记本》《实用手册记录本》分发给全体党员干部手中,不定期抽查干部职工(党员)笔记,并将学习笔记情况进行通报。

(二)规范局党组议事程序。一是规范局党组会议召开程序。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报纪委第五监察组审批后再召开会议;二是规范会议记录。党组会议与班子会议分开记录,会议记录简要记录讨论发言过程和发言人的表态内容;三是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完善党组会议会前沟通机制,所议事项要求汇报人汇报有关工作情况,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一把手“末位发言”制。

(三)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一是加强对下属单位31个党组织的管理,着力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绝对领导;二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和汇报制度。下属医疗机构“三重一大”事项和中层干部任免等报局党组研究同意后执行,未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的,一律不得执行。

二、以健康扶贫为着力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以警示教育为抓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以来,我局利用每周三晚的视频调度会,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警示教育,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灌输到系统每个干部,让干部心存敬畏之心,做到警钟长鸣,以此来警醒脱贫攻坚期间个别干部慢作为思想。

(二)以健康扶贫为抓手,着力提升各党组织的执行力。9月份以来,我局对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县人民医院、蓝田镇卫生院院班子进行了集中约谈,并拟对个别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调整,以此来提升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的执行力,进而推动健康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以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为抓手,坚持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效机制。局党组坚持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红红脸、出出汗已成我局工作常态。近期我局党组拟对2名违反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给予警告和开除处分。

三、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加强干部理想信念建设

(一)提高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局党组经过多次讨论得出结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保障,只要干部思想认识到位,所有的工作都好推动。因此局党组将当前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抓一切工作的总开关。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局党组带领全县卫健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建设,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按照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学习要求和学习篇目,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通过学习,巩固了整个卫健系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使卫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树起白衣天使新形象。

(二)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掌握其绝对领导地位。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常规学习,纳入对各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纳入到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方式加强党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宣传,充分利用健康新天柱微信公众号宣传党的思想路线和各项政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加强党建长廊等文化阵地建设,使党的思想在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看得见摸得着;四是坚持局党组成员上党课制度。以局党组书记为主,执行局党组成员包保乡镇和单位的方式,实现党组成员上党课全覆盖;五是开展干部红色教育。2019年卫生健康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黎平、榕江开展红色教育,党员干部思想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

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宗旨意识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卫健系统干部职工的宗旨是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一)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应签尽签。截止9月底,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8713户108493人,应签104371人,已签104371人,实现应签尽签。辖区内37种慢性病患者36937人,应签35322人,已签35322人,服务87556人次;辖区内25种大病患者2141人,应签2015人,已签2015人,服务4032人次;辖区内瘫痪在床患者725人,已签725人,签约率100%,服务1485人次。

(二)实现大病专项救治应治尽治。对全县罹患25种大病患者进行入户核实,建立了大病患者一人一档材料。目前,全县罹患25种大病专项救治患者1067人(其中:建档立卡942人,非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125人)已救治1067人。

(三)群众看病就诊更加便利。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交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结、“一单清”等便民政策。截止9月30日,全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共13617人次,累计垫付费用2701.4万元。

五、以解决实际困难为突破口,主动担当作为

省委第五巡视组对天柱县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着”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提及到我们有部分村卫生室建设不达标、新建村卫生室未完成和部分村卫生室无村卫生员的问题。局党组主动担当作为,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后,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坚持在落早、落细、落实上下真功夫、下实功夫。各项工作已于8月底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实现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个全覆盖。

(一)实现村卫生室建设和修缮全覆盖。今年,我局对全县163个村卫生室进行了修缮,同时新建了7个村卫生室。实现村级卫生室建设全覆盖。

(二)实现村卫生员配备全覆盖。全县296个村卫生室全部配有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医疗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新农合补偿服务。

(三)实现村卫生室药品配备全覆盖。村级卫生室网上采购、调剂配备药品达100种以上(其中高血压药品3种以上、糖尿病、抢救药品2种以上)。

(四)实现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全覆盖。全县296个村级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均已达到19种以上。(84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26种,一般村级卫生室19种以上)。

(五)实现乡村医生待遇落实全覆盖。2019年1 -9月份,落实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105.15万元,村卫生员基本工资194.81万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80%预拨给乡镇卫生院903.15万元。

(六)实现乡村医生培训全覆盖。县级对乡村医生培训分两期进行,已于9月11日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每月对乡村医生培训按时完成。

六、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全面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全面落实十二届中共天柱县委第九轮第二巡察组反馈问题。2019年4月-6月天柱县委第九轮第二巡察组对我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巡察工作。经认真梳理,巡察组反馈我局存在的问题共计46个。针对巡察反馈问题,局党组先后2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制定具体整改工作方案,把整改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目前全部问题已经整改完成。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一是完善“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议事流程,规范项目建设和采购等工作程序;二是健全下属医疗机构班子成员的警示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班子成员进行约谈;三是规范差旅报销,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差旅报销实行每月一报,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四是健全班子分工,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森林管护区”各项制度。

七、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全面加强党性修养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每周三集中学习调度视频会议等学习制度,加强学习,促使全系统干部学习党章、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史,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章,对党忠诚老实。

(二)规范党组织民主生活会。通过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不断锤炼党性,坚定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不动摇。

(三)树立标榜,提振精神。经过深入讨论和认真分析,局党组提炼了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党性修养和激励卫生健康系统干部干事创业的十二字方针:“忠诚、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创新”作为全系统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总要求,这十二字被刻画在卫生健康局四楼大会议室墙上和全系统干部的心上,以此激励全系统干部奋发有为。

八、以身作则,强化廉洁自律

(一)加强对党内法规的学习。9月份以来,局党组先后3次组织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会计法》《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贵州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责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做到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做到了知敬畏,守底线。

(二)带头垂范,厉行节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省委十项、州委十二项规定。局领导班子带头垂范,到下属单位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期间非因特殊情况一律在单位食堂就餐。

(三)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财经制度和监管制度,真正做到从制度上预防腐败。

(四)强化警示教育。利用身边的事和上级有关通报,经常性的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