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例6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1

关键词硬件软件系统课程设置实践操作应用

1 引言

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电脑的家庭持有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电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但电脑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大多数人对计算机硬件还具有畏惧感,不过大部分人对掌握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知识都有越来越强的迫切感。

因此,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就显得日益重要。

2 同类教程中存在的不足

笔者参阅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同类教程,有以下的看法。

(1)不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大约以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具体的硬件,介绍市场上硬件产品的选购。由于PC机硬件的更新速度极快,不少书中介绍的硬件产品在市场上往往已经淘汰。这样的教程在课堂上讲授,给人有教程已老化的印象。

(2)计算机系统的论述不是采用系统的方法,而是分别介绍PC机的各个硬件,接着分别介绍各个硬件的维护和维修,这样的论述不太符合教学规律。介绍一种硬件之后紧接着讲述这种硬件的故障,显得很孤立,系统性不足。计算机是一个系统,是否应从系统的角度引导读者去认识故障、判断故障的所在和故障的成因?

(3)适合高职高专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较多,讲授纯操作、讲授纯应用。而适合本科生用,既介绍操作和应用,同时又讲授相应的计算机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采用上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介绍相应理论知识的教程欠缺。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不论理科学生、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需要学,都用得上。笔者认为: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后续课程。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微机原理课在实践和操作方面的补充。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重心在于结合操作和应用讲叙相应的理论知识,应做到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4)应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认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让学生能把“微机原理”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结合起来,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理论,成功地分辨应用中遇到的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它们。

3.1 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深入与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定位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深入和提高。所以,课程内容应紧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相对地要跟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但又要做到不能成为产品介绍书;教程要把握计算机的发展方向,结合计算机科学,以一定的理论深度、一定的前瞻性(硬件发展的方向)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发展。

(1)强调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概念:计算机系统构成的概念,计算机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概念。

(2)从众多同类产品中总结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产品予以介绍,尽量避免具体产品的介绍,最大限度减少PC机硬件快速改朝换代对教材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主板,从架构方面分类有Slot 和Socket架构。Socket架构的产品有Socket 370、Socket 432、Socket 478,Socket T(即LGA775)等。

(3)结合PC机的硬件产品的发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如CPU的发展从X86到Pentium,从PⅡ、PⅢ、P4到双核等。

(4)从用户自然辨别的角度、直观的方式将故障分为黑屏故障、蓝屏故障、死机故障,以及安装故障、启动故障、运行故障、关机故障等,讲述相应故障的排除方法。

3.2 “微机原理”课操作实践方面的补充

“微机原理”课程讲述数制、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微机原理”课中所讲述的数制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十进制,所讲述的运算原理不能从一块CPU的外形看出其中的控制器和运算器,无法感性地认识输入输出的接口是如何完成数据的传输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讲述硬件和软件的组装。学生通过DIY可以直接接触计算机的硬件,经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安装的操作实践,可以通过显示器直观、形象地浏览到软件系统。若教程再能完好地结合计算机的硬件产品,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与该硬件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就能很好地做到帮助读者理解深奥的计算机理论,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各种专业的问题。如,结合CPU及其产品的介绍,讲解摩尔定律、讲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结合网卡讲解数、模和模、数的转换理论;结合声卡及音响的输出讲解何为5.1声道、7.1声道等。这样与硬件产品有机结合的讲解,直观性强、课程生动、能很好地做到“微机原理”应用实践与补充的作用。

3.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重心在于理论叙述与应用操作并重

计算机是人类脑力劳动的工具,应用离不开理论,学习应贵在操作、重在实践。所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重心应定位于计算机理论的叙述与应用操作并重。

(1)人们要顺利地完成一件工作(操作),需要概念清晰、流程清楚。计算机的软、硬件组装操作包含的知识和内容很多,必须要让读者建立起完整的、清晰的软、硬件组装流程的概念。

(2)计算机的主存由内存条构成,内存管理知识有基本内存、扩展内存,分页、分段、保护模式管理,虚拟内存、动态数据交换等。系统是否在优化的环境下运行与主存储器的管理相关,内存的管理通过操作系统实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减少内存驻留程序、系统配置实用程序、虚拟内存设置等,以此达到理论叙述与应用操作并重的要求。

(3)当前计算机最重要的外存储器是硬盘,所以,结合硬盘实物(或图片)讲述磁存储知识效果好。通过硬盘讲述磁道、扇区、簇、文件系统以及文件的链式存储等外存储理论知识。结合外存理论的阐述,介绍硬盘分区、格式化等具体的应用操作知识,对外存的介绍同样达到理论叙述与应用操作并重。

(4)与BIOS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主要涉及ROM和BIOS的功能和作用、BIOS在PC启动运行中与系统的关系等。应用操作则讲述BIOS系统设置,以及不同版本BIOS的系统设置操作等。

(5)注册表是PC机的管家。理论上,介绍注册表所采用的树状数据库结构,以主键、子键和值项的方式组织数据和管理信息。注册表的应用主要包括注册表的备份与还原,注册表编辑器的使用,创建、修改表项和值项等;由于注册表是管家,所以注册表还事关系统的安全。

4 结束语

相对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新课。笔者将其定位于微机原理课的实践和补充的看法是否恰当,理论叙述与应用操作同等比例的定位是否合适,如何结合计算机的配件讲解相关的理论、介绍相应的操作应用,能否做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等,都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有待于专家们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虚拟三维实践教学技术 实践平台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及实训现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必修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原理及功能、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整机维护及性能测试优化等方面。目前该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教学内容与市场结合紧密,更新速度快;(2)教学内容广且泛,知识点技能点涵盖多;(3)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课程教授的终极目标。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类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的课程来说,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均倾向采用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指导思路,但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设备老旧,往往采用将要淘汰的电脑用于学生实训,这样只能满足学生认识过时设备的类型和断电后拆装的基本需要,无法安排任何加电实训内容。其次,该课程学生实训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设备损坏不可避免,如果全实训过程均采用实体设备则损耗快、维修成本高,同时也增加实验员实训准备及器材管理的难度。

因此,虽然说各高职院校普遍比较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教学环节,但形式重于实际,学生的学习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与行业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技能训练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2 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搭建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能有效解决实训环节中场所、器材不足以及管理运维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得学生能真正做到“贴近实战、人人动手、反复演练”。教师充分利用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来讲解计算机各部件,使学生直观了解各部件形状、功能、特点以及在组装中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在充分利用此平台练习操作后再进行真机操作,不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技能点掌握的程度,也大大降低真实设备的无故损耗和重复投资。通过将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与真机操作训练,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技能方面受到了全方位职业培养和锻炼,为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目标

在梳理现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内容以及需达到教学目标前提下,结合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设计要求,提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目标:

(1)平台应包含丰富的虚拟设备种类和型号,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挑选部件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实验。(2)平台具有一定开源性,有平台设备资源库,能允许第三方对库内资源更新扩充,方便增加和删减。(3)平台能提供较为真实的、功能完善的工作台操作环境,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提供虚拟场景,便于学生“贴近实战、定岗实训”。(4)平台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反应迅速,能对操作正确与否实时进行判断,并有正确操作方法的提示和引导,有完备的说明文档,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5)平台数据库应包含比较完善的视频演示文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得到正确的引导。(6)平台应能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自动检测评分,并将出错步骤及正确做法告知学生。(7)平台应建有实训操作题库,可根据实训内容从题库抽取考题完成学生期末部分实践操作考核。

4 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依据设计目标,虚拟三维实践教学平台要能实现计算机组装、维护、考核三个主要要求。其中组装模块主要是实现计算机各部件的组装,通过该模块使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部件基础知识,每个配件的功能特性及组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维护模块主要实现计算机常见软硬件维修维护操作,可模仿各类常见故障和问题,通过该模块使用使学生快速掌握软硬件安装调试方法,维护常见应用软件;考核模块主要实现题库的录入抽取和在线评分功能,学生使用该模块可有选择进行自主测试,也可用于期末实践综合考核和技能大赛评分工具。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模块意外,还应包含用户管理模块、实训报告模块、辅导答疑模块、题库管理模块,具体功能描述如下:(1)用户管理模块。分为三个权限等级,一级为管理员级,可对整个平台进行所有模块进行管理和维护;二级为维护员级,可管理维护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和题库,并对实训报告进行批阅;第三级用户级,仅对管理员开通的权限模块用户有权进行使用。(2)实训报告模块。维护员可对新增修改和删除实训报告及其内容,并依据虚拟操作可自动或人工完成批阅得出最终评价结果。(3)辅导答疑模块。教师和学生可借助此模块在线或离线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也具备管理资源库功能,方便学生自主查阅观看演示文档和视频。(4)题库管理模块。维护员可以对题库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操作,并根据每题设定的分值和每次考核确定的题目组成能自动生成考核试题,并依据标准答案可自动或人工完成批改得出成绩。

5 结束语

通过该平台的使用,学生能不受场地、设备限制随时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相关实践操作,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耗,创新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将极大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 赵杰,向慧慧,彭辉,吴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 付向东,金涛.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与软件的开发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4).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0(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3

前言: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计算机专业,而在计算机专业的众多课程中,《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是中职院校里的一门重要选修课,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硬件中的原理、结构和日常维护,综合性强。但这门课程有一些弊端,比如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国家的教育部门对该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旨在联系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实验能力强的专业性计算机人才。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现状分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对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说意义重大,课程中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内容的综合性强,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方法的有效途径。但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弱,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1]。同时,这门课程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教材内容滞后

随着计算机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性能、技术和方法中都进行着不断的更新,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中的教材在内容上却显得滞后,难以跟上计算机的发展进程。当市场上出现计算机新产品时,教材中却毫无涉猎,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对于市面上的新型计算机的品牌、型号、规格等都不了解,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地位,实际的课堂上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为利用黑板和投影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好笔记,再模仿老师进行实验上的操作[2]。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上讲学习能力较差,自控力也不强,这样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其注意力。有的学生虽然能学会课内的知识,但是却没有真正理解这门课程的精髓,缺乏实际中的运用,导致了无法适应今后社会上实际岗位的需求。

(三)实践环节的缺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高度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着重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合理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中会遇到的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分析,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受到了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制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占据的比重很少,学生的实践方面内容锻炼不够,无法达到中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考试形式仍然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缺乏对于计算机操作环节的考评,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考核也是以成绩为参考标准,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电脑组装、电脑维护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重视理论忽视实践,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导致了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只会死记硬背,而对于实际技术运用的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教学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要求培养出计算机的操作员以及计算机硬件的销售员,该目标要求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和考试的形式都要做出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教材是老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就要突出重点,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更新,体现出课程任务中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和先进性[3]。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及时补充当下最新的硬件知识和组装机器的技巧、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能内容,随时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补充最新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革教学的方法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即把传统模式下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一体化的教学。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具体的项目,实现思维过程的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4]。根据教学任务将教材进行模块化的改编,分为硬件组装、软件安装、故障测试和系统维护四个方面,让每一个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知道了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技巧。

3.加大实践的环节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加大实践的环节。中职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老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任务,制定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发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学目的,改变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际运用中的基本问题,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能力。因此,考核的内容也要突出实践性,可以改变传统模式下以理论知识考评为主的局面,加大实验考核力度。在实际的考试中,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电脑配置单、组装一台电脑、简单故障检查和处理、系统安装、硬件及驱动程序安装等内容。

结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这也要求了老师根据市场的变更速度和内容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的观念,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前提,充分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调整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做到这些,中职院校才是真正完成了教学改革的任务,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剑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06):114-116.

[2]江丽丽.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3):126-127.

[3]范洁.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农村科技,2013,(10):60-6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践性教学 教学方法 价值取向

1.问题提出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常情况下,该课程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组织教学。但由于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存在着众多差异,因此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下列问题:一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厌学情绪较重,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二是对常见的硬件问题缺乏判断,往往无从下手。三是对操作系统的维护实践性认识肤浅,一旦出现软件方面的故障,就只能依靠重装系统来解决问题。

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质量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

2.“探究―实践式”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取向

2.1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教学角度来看,视觉和听觉不仅可以让学生达到最佳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声音、动画,能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能集中精力听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通过课件,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控教学进程和创设新的情景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媒体使教学更加方便。教师应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时间,精心组织设计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比较有趣的拓展资料放给学生看,寓教于乐,这样既丰富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空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2.2利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模块化”教学是当今中职教学所倡导推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常而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创设两个方面的模块,一是教学生如何组装计算机模块;二是对出现故障的计算机如何进行维护模块。因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模块化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教学特征的,也能高度体现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理论先行,技能优先”的特色,同时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教学中形成了“项目培养目标―知识描述―教师演示―操作练习(独立实践―教师辅助)―问题讨论―教学反思”的多元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在技能性和实践性中彰显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幅提升。例如在“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这一章节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2.2.1设立项目培养目标:创设情境――开机启动中常遇到的故障:如插头插座、配件接触、黑屏、报警、反复重启、蓝屏等硬件故障。

2.2.2讲述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对计算机所处的环境、新老程度、计算机硬件的认知及是否品牌机等方面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找出计算机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所在。

2.2.3演示如何排除故障:查找问题――通过“看一看”计算机所处现场的环境,计算机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故障所在位置;“听一听”计算机硬件发出的声音等方法来判断故障所在位置。

2.2.4教师指导练习:自主学习――由学生通过掌握的故障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信息资料,运用专业知识、专用设备等判断故障存在的原因,并着手解决问题。

2.2.5问题讨论:经验总结――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汇总,展开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相互讨论,进一步总结、补充、修正、归纳出最简单直接易行的方法,并总结本次实验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3.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核心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去实现。因此,学校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制定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使学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为最终具备计算机维修技术员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具体运作办法如下。

一是让他们从认识硬件开始,先将各硬件所存在的功能特性、技术指标等让学生详细了解清楚。例如:如果内存条不存在或松动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显卡不存在将会怎么样等。进而进入到自主组装一整的计算机,要能够团结一起处理好存在的硬件故障,直到计算机能正常进行自检为止,在此期间总结一切故障出现的原因所在及处理方法等。最后进入到安装软件。二是在安装软件方面要着重介绍软件方面的性能特征,由于实际中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软件方面的故障。更为严重者,需要重装系统来解决问题。正因为这种软件故障的常见性,我认为应着重详尽地讲解,具体可以到操作的每一步。例如(1)如何设置从光驱启动计算机;(2)如何安装纯安装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Ghost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应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如:纯安装版操作系统需独立安装各硬件的驱动程序,虽安装时间长,过程复杂,但操作系统纯净、稳定、不易出现蓝屏等故障。Ghost版操作系统虽集成了各硬件的驱动,安装起来简单、快捷、方便,但往往这类操作系统也包含了一些破解软件注册信息的木马、病毒等,从而影响操作系统的稳定性)。(3)给操作系统打补丁、安装防木马、杀毒软件等。三是我们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学生进厂、进企业、自我择业、自主创业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到学校机房参加实习,与机房的维护员一起维护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十分明显。

4.组织学生参与实战,让学生走出校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节假日去就近的电脑城看看,多向那些卖电脑的员工学习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硬件性能、怎样选择硬件,学习处理一些计算机故障,如:计算机蓝屏、无故重启、开机报警,以及一些软件故障等。要让学生增强实战技能,从而让学生学有所用。

5.结语

如果说当前中职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那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则给了学生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平台。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是教师首先要解决好学生想学习的问题,而本文所提及的就是怎样改正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习方法的问题,实践证明: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过程中解决好了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效能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柳青,郑耀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坤,王晓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中职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评价方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能力。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方法,能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设,诊断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这两年我一直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师,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存在的弊端及改革

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相应教材的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购买、使用、维护自己的计算机不能与时代同步,这样的教材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周期往往需要二至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与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这样的问题会更为突出,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及时增补最新的硬件知识和装机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材选择上,首先,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发展现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弥补所用教材内容上不足和滞后的问题,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也会使学生感觉到本课程的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厌学。如何改变旧的模式,以全新的教学思维运用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探索出一条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要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引导式、示范―模仿式、讨论式、演示式和自学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1.在硬件介绍部分主要采取讲授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各个硬件的相关知识,并在适当时候开展一些讨论

2.在讲解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部分等内容时主要采用演示教学方法

3.在讲解BIOS设置、分区格式化、系统设置和优化等内容时采用示范―模仿式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操作,学生边学边练

4.对于引导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培养学生

(1)网络学习

不仅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更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上网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学习。

(2)市场调查研究学习法

在电脑市场上往往能看到最新的电脑硬件,学到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更新,因此在学校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中,通过下任务、教方法、组织市场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学习的方法。学会从最新硬件的说明书中学习最新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既缓解了学时紧张,又克服了理论内容抽象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环节必不可少,且实验课时占很大的比重,目前我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还存在实验机器少,机器配置过于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硬件安装实验室,并配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并及时更新实验器材,还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就是要实行学生实验小组负责制,实验前登记每个小组所领到的实验设备,实验完成后按照登记表如数归还并记载设备损坏情况,出现丢失情况的由该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教师在实验前首先确定本次实验单元的目标、内容和能力测评标准,以便课后给每位学生打分,作为最后期末考核的参考。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条件来掌握本门课程所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最终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及改革

现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有期末笔试的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违背教学的目的。对于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应该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进行的实验课、社会调查报告、平时作业以及现场测试和实际操作等各个实践成绩的总评来考核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促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学生上课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到课率提高;上课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打瞌睡、干其他事的人明显减少;很多学生反映,通过教学改革,不但使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具有了岗位能力和知识技能更新的再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渤海大学高职学院.

[2]佟伟光.微型机组装与维护实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文光斌.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与维修.清华大学出版社.

[4]新电脑课堂:组装维护篇.电子工业出版社.

[5]辛再甫.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教程与上机实训.中国铁道出版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范文6

关键词:VR技术;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维护;应用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VR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将这种技术形式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更是起到非常重要效果与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进行完善与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的进步,针对其中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浅析

VR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特别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更是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这种技术主要是一种虚拟状态的技术形式,根据虚拟的制图形式,将对象利用多传感交互技术进行合成,制作成真实的三维效果,形成一种虚拟又真实的环境[1]。现在很多娱乐场所积极引进这种技术,使用者带上专属制造的眼镜或是头盔,根据电脑操作或是键盘操作等方式进入到虚拟世界中,在虚拟世界中能够感受到很多真实的存在,同时又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技术利用视觉上的设计,将虚拟世界中的事物能够在人们眼前形成交错的感觉,同时能够带动人们的真实感受变化。根据虚拟信息技术的方式在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项设计在虚拟世界中,轻易带动人们的真实感受。在正常情况下,虚拟世界中的各项事物经常让人们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认为是真实存在的。

2 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现状

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知识点,不仅需要熟练的计算机理论,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的实践基础进行教学,非常重视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运行原理,同时对于计算机的外部连接设备以及各种硬盘软件等安装原理等都需要熟练掌握。从整体上来讲,计算机是一种技术性与专业性非常强的教学课程[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计算机软件等熟练掌握,同时还需要根据计算机本身的运行原理,进行不断的调试,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当然在实际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是教学条件方面,传统教学条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需要,很多教学设备等过于老旧。再者是在实际组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所以经常造成硬盘或是软件等损坏,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各种软件与设备的功能,导致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设备受损等现象发生,很多方面使用不当等严重影响到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的有效运用措施

在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过程中,根据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对VR技术的运用不断深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更好的促进我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进步。

3.1 丰富硬件教学设备

硬件教学设备的丰富是为VR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提供更方便的条件,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中硬件的作用,以及安装程序等。计算机硬件安装中非常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逻辑性再进行安装实践。利用丰富的硬件设备展开计算机组装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真实感受到计算机的安装程序,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中的各种知识在虚拟教学中全部进行体现,满足学生在实践方面的需求。

3.2 提高辅助软件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提高辅助软件教学主要是利用VR技术的特点,将计算机软件操作以及计算机维护等手段进行展现,防止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硬件损坏的现象发生。建立专业的实践分析与教学模式,将学生致力于真实的计算机操作中,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仿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计算机,利用其中展现的计算机影响进行组装与维护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与虚拟操作中能够真正体会到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

3.3 加强VR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学实训。教学的实际训练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技能掌握的重要基础,将这种VR技术手段很好的融入到实训中,利用这种技术形式,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各种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对象等进行设计,学生在虚拟的实训场所中,利用自身对计算机的掌握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促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的运用,很好的改善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虽然VR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融入还需要不断探索,但是在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基础上,教学效果正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