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价值范例6篇

儒家思想的价值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学校;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6-03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如果做宏观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在德育上“施工”的“蓝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问题。

1.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不注重层次,不讲“序”。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程序性和现实性,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达到,没有根据自身任务要求和层次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只有抽象的大致相同的培养目标。这种德育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实际上淡化了目标意识,软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中小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学生,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忽视。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德育实施这些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2.儒家德育中思想德育目标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注重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自身修养上,孔子提出了追求“仁人君子”的高尚理想和人格境界。给人一种追求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且不同时期之间要注意衔接性、连贯性。

二、对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一味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1.我国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不是很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认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分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忽视了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过程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过程。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践履躬行。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儒家德育认为,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道德,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算真有道德。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或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强调践履在修德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概括为“生活即德育的思想”。

三、对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强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透过多种选择以作判断,不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不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且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方法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在道德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

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极具价值的一个方面。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注重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极具科学性和借鉴价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有效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儒家还主张教育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感染、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发挥典范的作用,进行生动的教育。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道德教育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和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四、对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有所滋长。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人们都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已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公共卫生状况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内容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儒家并非一概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只是把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远远高于世俗物质利益价值之上,认为决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道德意识对于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对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

1.我国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表现在学校内部,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分离,除了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专业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根本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而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受教育者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家庭德育功能减弱,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心理、人格乃至品德很少过问。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还不具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当前家庭与社会教育都未能做到密切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途径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习与性成,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至于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风尚的教育方面。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儒家教育者看来,主要应是统治者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总之,儒家道德教育的施行注重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结合,共同培养人的良好德行,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途径建设仍很重要。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道德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包括在德育目标方面、德育过程方面、德育内容方面、德育方法方面、德育途径方面儒家德育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有着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牟钟鉴.儒学价值的新探索[M].济南:齐鲁书社,2001.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2

摘 要: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儒家虽早已成为历史,但其思想精粹所带来的价值影响一直在不断延续,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天人合一生态观、为政者修生观和义利观着手,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现代价值 天人和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随之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儒家思想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中提倡的诸如天人和谐等思想依然对当今社会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笔者对相关观点进行了论述,以求了解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中华大地历经几千年发展,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儒家思想中“义利观”所提倡的先义后利的价值观依然是人们价值观的指向标。经济高速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抬头,一些人在商品经济洪流中逐渐迷失,“义利观”中的先义后利思想就能对这类现象的产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当前,市场利益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性中求利欲望的增强,使得一些人们的享受欲、利益欲急剧增长。面对这种情况,比较迅捷便当的方法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解决不了最本质的问题。挖掘利用“先利后义”“见利思义”等价值观,并大力倡导,提升民众精神需求,从心理上遏制堕落思想的蔓延。

儒家思想中以义为上这种道德追求有利于民众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对个人思想的约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集体主义这一传统,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只有通过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体现个人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随着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参与市场经济的人往往在竭尽全力地追求最大化利益,其中某些人开始出现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情况。“以义为上”这种儒家义利观中,把多数人的利益称之为“义”,如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等。这种高尚的道德追求促使人们循义而行,应用到现代则能对当今个人思想蔓延这一现象起到抑制作用。

二、生态和谐中的“天人合一”道德观

我们把协调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行为准则称之为生态道德,是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天人合一”这种生态和谐思想,从道德方面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就现代社会而言,“天人合一”思想立足于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互相协调,重点强调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发展”。

儒家认为:天与人、天性与人性、天道与人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类相通的,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儒家思想认为,天人关系实际上就是神人关系,天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中的最高主宰,是具有人格和意志的神。《尚书・洪范》中提到:“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意思是说民众是由天在保佑,因而上天赐给大禹九类大法规范人伦,使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这种观点肯定了天与人之间的相通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春秋时期,子产认为“礼”具有天人相通的性质,民众按照“礼”行事是天经地义的。他提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种思想是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反映的是天与人之间的相通性。

战国时期,孟子再次把天性和人性联系起来,他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是人的天性,要以道德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实现天与人的统一。孔子明确主张敬天法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依据自然界变化的本体建立尊卑秩序,协调天人关系的。《易传・文言》提出了“与天地合其德”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和协调就是与天地合其德。《易传・系辞》中提到圣人的行事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从哲学角度表述就是一方面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与之相似的是荀子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和自然所存在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人类需要对自然保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一直到张载在两宋时期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认为天地生人与万物,如同父母。民众是兄弟姐妹,万物则是亲朋好友,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天人协调是最高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儒家对于“天人合一”有很多种表述,但是核心都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使其符合人类需求,绝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对其进行改造和破坏。把儒家天人和谐这种思想用作现代工业发展环境保护的价值导向,对于如何解决当今社会因为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天人和谐思想引导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和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重新认识大自然对于我们生存所存在的重大意义,启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为后人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正是因为这些,“天人合一”这一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政者修身的领导思想

宋朝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儒家中所包含的丰富治国理政学问,一直到今天,儒家的领导思想与智慧仍然对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有借鉴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统主张在《礼记・大学》中被明确提出。儒家思想中治国理论主要为人治和德治。对于领导者有着非常高的道德要求,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从政思路,实际上就是把德治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最终通过人治实现其政治理念。所谓的“人治”中的人,就是各级官吏,在人治的时代,选择的官吏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政治素质。虽然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法制时代,但是对于从政者来说,修身这一要求仍然对现代官员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思想仍然⑹鞠执社会的领导者增强执政能力和提高个人修养。各级官员需要明白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富民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各级官员在道德体系中纳入儒家领导思想中的修身理念,就能有效遏制问题的发生,民众对于政府会更信任和支持,整个社会都会进一步完善,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大步前进。

四、结语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之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这些因素造成了一些人对儒家思想现代价值的怀疑。对于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我们要摒弃其中那些不适用的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改进和运用那些积极有用的思想,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是现代人的财富还是负担?这需要我们自己把握。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3

    【论文摘要】孺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儒家文化的核心,体现为它的伦理思想,儒学就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和各种现象都含有正负两面性一样,儒家思想也有其精华的方面和糟粕的一面,并且儒家伦理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儒家文化涉及的方面颇为广泛,仅仅就精华的方面也不可能全面阐述,本文从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理想的形成、对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了简单的分析。

    儒家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智慧,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在具体方面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儒家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心态的形成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1.儒家伦理思想和个人理想的形成

    中国从计划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很多人思想变得浮躁,丧失了前辈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出现了精神危机,功利主义急剧恶性膨胀。现在甚至有一些中学生、大学生出现了炫耀比富心理,好像自己吃的比别人好,穿的比别人好就觉得有了值得骄傲的资本。作为祖国希望的年轻一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抱有这种思想,我们国家的未来何在?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己宝贵的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要克己、慎独有理想。人若没有理想,就失去了生活的航标,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幢一天钟,这样会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节约资源,也包括节约个人脑力资源,儒家文化中的“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具有较高理想,较高素质的人才能永远前行,才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现在评价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标志不是人口数量而是人口质量。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儒家的“仁者,爱人”对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意义

    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只有爱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社会上亿万家庭的和谐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两人是家庭的核心,夫妻的关系与家庭的幸福休戚相关。今天的离婚率逐年增长,固然一方面显示了人的自由,但是对于社会的长足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拥有和谐的家庭,发扬儒家的修身思想就显得特别重要。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思想对于夫妻关系同样有益。对于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儒家主张父慈、子孝。其实父子关系中,父亲作为长辈,也应该尊重子女,不能家长专制,自己要修身、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历来不容易处理,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把自己配偶的老人当作自己的老人一样孝顺,对一个家庭的和谐也是不可缺少的。

      “以身作则,正人正己”,这是儒家讲究道德教育有效性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方面。孔子提出正人正己的观点,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强调教育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他人。荀子也十分注重“正己”和“修身”,特别指出“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从上行下效的角度说明正人正己的重要性。在现代思想教育中,我们仍然主张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形象。教育者的自我形象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受教育者都是一种暗示,可以引起他们的效仿意向,也可以引起他们对教育本身的抵触。现在有些思想教育活动效果不好,也往往是因为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或其所为与其宣传的“大道理”相去甚远。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是儒家道德教育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充满尊重、理解和宽容的心理换位法,有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是以双方平等、真诚交流为前提条件的。如果教育者自以为是,凭空妄测,强加于人,无疑会阻断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现代思想教育应提倡尊重人格、理解情感、宽容异己,将自己置于教育对象的心理位置上,去观察体验和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对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的修身思想,“仁者,爱人”思想同样重要。另外孔子主张过犹不及,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个人空间。《论语·季氏》之中主张交友原则有三:首先,朋友说话时,不要抢话说。其次,不要有话不说—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再次,要有眼色—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瞎子。即“知之才谓之智”,交友就要对人有所了解才行。

    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的发展才能有和谐的氛围。

    3.儒家义利观和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义利观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重义轻利,以义制利”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为上”(《阳货》)。他主张一要“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子张》),要以“义”来制约个人的私欲。二要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三要不做不义之事,不谋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赞扬“君子喻于义”,批评“小人喻于利”(《里仁》)。我}i7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获取利润的,做生意是为追求富裕生活的,但一定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要遵纪守法,以正当途径和手段来盈利,而不能唯利是图,搞假冒伪劣、见利忘义,坑骗消费者利益。

    儒家的这种见利思义的道德观念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仍有现实意义。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当今社会里,我们不仅应高度重视个人利益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同时也应该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乃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唯一出路。现在有些人在义和利的天平上失去了平衡,只讲私利,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官不是一心做人民的好公仆,而是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把权利当作肥己的手段。如果各级领导干部不是以民为本,不懂荀子所说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损害群众利益,一定会阻碍国家的发展。

    4.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杜会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学派认为人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生存,认为天、地、人同源,并提出“天人合一”学说。这里所说的  “天”是指大自然等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人”是指人类社会,“合一”是指人类对以“天”为代表的大自然的认识与适应,人类的活动应该符合自然界的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朴素的辩证唯物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多少年来,人类一味的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总是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现在大气臭氧层的消失已导致出现了臭氧洞、气候的逐年变暖已导致南极冰雪覆盖面积的减少,以及无节制的排放废气、污水已严重的造成了大气、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已经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如果再不引起人民足够重视的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4

论文关键词 儒家 政治 法律思想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改进和发展中国当今的法制是不可或缺的。而要完成这一目标,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实际,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尤其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法律思想。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摒弃落后的、错误的部分。只有从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特别是儒家法律思想中吸收营养,才能真正的促进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朝着更加稳定和优秀的方向发展。

一、儒家法律思想概述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儒家法律思想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创立,孔子时期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为“仁”、“礼治”和“道德教化”,主张“德主刑辅”。其中“坚持礼治,宽猛相济”是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刑罚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惩罚犯罪的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惩罚犯罪来消灭犯罪,最终达到消灭刑罚的目的。

孔子之后,是由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对儒家法律思想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孟子的思想是在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的思想以“仁政”为核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有的人之所以会去干坏事,不是因为他天性是恶的,而是因为他没有去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善良一面。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统治者不能只用残暴的武力方式来统治人民,而是要从善的方面出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以德服人。

战国后期的荀子是儒家在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其它思想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的发展了儒家法律思想。他的思想主张概括起来就是“隆礼重法”。他认为,礼是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巩固自己的政权进而实现统一其他国家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这是其继承了前面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体现。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对这种恶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人们就会犯罪。因此统治者要通过法来限制人们的这种恶,通过这种引导来使人向善,从而达到防止犯罪的目的。

到西汉时期,儒家法律思想逐渐被重视。尤其是到后来,经过董仲舒对前代儒家法律思想的总结,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认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董仲舒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和“三纲五常”思想。

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这些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使儒家法律思想成为了以后各个朝代的法律思想的核心。

(二)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礼治思想。礼治思想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各个时期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都是在“礼”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儒家思想认为,社会不是平等的,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最典型的代表理论就是“三纲”、“五常”的提出。

2.德治思想。儒家提倡“德主刑辅”,主张以刑辅德,重视道德教化。他们认为在统治国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的治国策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以及荀子“明德慎罚”的思想都是强调德治的重要体现。

3.人治思想。孔子的人治思想首先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豍。他认为,政事的兴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贤明。其次是“身正令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豎。他强调要重视自身的修养,要遵守政令,尤其是统治者,要带头遵守礼法。

二、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从儒家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家的法律思想中有许多积极的、正面的观点,但同时存在着落后和消极的观念。我们应当辩证的来进行评析。

(一)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礼治”为基础的人伦思想。儒家法律思想强调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维护家庭的稳定。“亲亲相隐”是儒家的重要法律思想,它的意思是亲属之间,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是有血缘关系联系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亲情关系是不能被割裂开的,因此允许亲属之间隐匿违法犯罪行为,不相互举报。

2.重视“德治”。这种德治思想要求提高统治者的素质,这是非常重要的,统治者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维护国家的稳定。同时它还强调道德教化,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人民,要“慎法”即在使用刑罚的时候要审慎,要做到“罚当其罪”,反对滥用刑罚。

3.“民本”思想。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豏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豐足见他们对这一思想的重视。他们反对统治者们横征暴敛、实行暴政。

4.“礼法结合”的思想。儒家法律思想中虽然重点在强调“礼”的作用,但并没有忽略“法”的意义。认为在“礼”教化不了的情况下,就可以用法来进行惩治。同时,“礼法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范于未然”,提前通过教育来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二)儒家法律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儒家法律思想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的所有的法律思想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其落后性和消极性。

1.儒家法律思想的等级观念严重。“三纲“、”五常“思想就是等级观念的极致体现。君臣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都要按照相应的等级制度来调整和约束。

2.过分强调人治,忽略法治。“有治人,无治法”豑、“为政在人”这种极端思想过分的夸大了统治者的作用,是为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服务的,是给封建统治者们的统治寻求理论依据。由于这种过分强调人治的思想,致使统治者们权力不受限制和监督,法律也就是统治阶级个人意志的体现,最终导致君王的意志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变成了他统治人民的工具。

3.过分强调德治,忽略法治。儒家希望用完全的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采用法来规范人的行为。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道德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在实行的过程中,个人的主观意志较大,从而导致滥用道德标准,而最终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三、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2011年已基本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制建设总体上正在逐渐完善和成熟,而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也极大的促进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是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法治在普法、执法、司法和的许多具体方面和细节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在普法方面,公民的法律意识总体上仍然淡薄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法律出台,但是公众的法律意识并没有相应的随之增长,对这些大量的法律法规,公众很少去关注和了解。况且,现在的法律条款,很多都是用专业术语来表达的,对这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专业的法律人理解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是普通的民众。这就造成了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很多人连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懂。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再者,国家的普法工作还不够具体和落实,在普法方面更多的是法律法规和法律条款的宣传,重理论,轻实效。

(二)法律监督体制不够落实

法律是否得到实施,执法、司法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监督。目前,中国虽然确立了相应的监督体制,也正在日趋完善,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法律虽然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独立并没有完全做到,行政权干预检察权的情形仍然存在。

(三)在执法方面,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具体执行法律的过程中,许多执法人员怠慢松懈,衍敷了事,不讲实效。对中央和国家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没有真正的贯彻执行。

(四)法律工作者们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

执法、司法的工作人员们本应是公平正义和人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践行者。但是,从中国目前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司法、执法的工作人员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甚至为了自己能够享乐,置人民的利益不顾、视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为无物。

(五)法律工作者滥用刑罚的现象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的执法工作总体上虽然是在有效、有序进行的,但是在一些具体和细节上面仍然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知法犯法,甚至为了维护私利而公报私仇,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

(六)执法者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法律的作用

有些执法者一味的只是死板的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人类自身所与生俱来的一些人伦感情,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四、儒家法律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儒家法律思想的形成是长期历史发展和演变而来的结果,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虽然他具有一些封建的特征,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可能与现代的一些法治要求存在着冲突,但是我们并不能就因为这些而否定儒家法律思想中的合理、正确的部分。在以后的法治建设中,仍然要继续借鉴优秀的儒家法律思想。

(一)借鉴儒家法律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国家重视人民的力量。因此国家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对人民的普法工作,只有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国家的法律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得到贯彻和实施。现在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与儒家法律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的。

(二)重视德治

儒家思想强调德治,包括重视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加强统治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审慎的使用刑罚等方面。

1.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现在,中国的普法工作面临许多更加复杂问题时,用更加温和的、用更加民主的道德教化,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有利于法治建设更好的发展,有利于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2.“德治思想”对于执政者而言,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尤其是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践行国家法律,以身作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执政者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外,还要善于用人、注重选拔人才,尊贤重能。孙中山曾经说过:“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任用真正有能、有才的人来适用法律,践行法律,有利于执法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将法律真正的落到实处。

3.德治思想还要求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必须得当,要做到“罚当其罪”。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不能一味的只是进行惩罚,应当“先教后刑”,这样更有利于保障人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总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具体的法治建设和法律工作中,要把二者紧紧的结合起来。

(三)重视“人伦”思想

法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保障人性的健康发展。“亲亲相隐”的思想虽然与我们现在实施的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出入,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它的价值。在现代立法过程中,我们应当适当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适当的允许和理解亲人之间的相互隐瞒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家庭稳定和谐了,社会也就会稳定和谐。

总之,儒家法律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淀,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当代社会法治建设借鉴和学习的思想,我们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力量,从中找出对我们现代有益的、有用的部分,为我们的现代法治服务。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儒家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02-02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现代社会先进文化的核心,从本质上来讲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但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时至今日,仍然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彰显出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印证,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儒家文化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如何体现现代价值,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儒家文化概述

儒家文化起源于先秦,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学流派,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积累和流传下来,至今对当代文化都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代文化。它以物化和精神两种形式存在:物化方面包括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精神方面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形式。儒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它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道德规范、人生理想、政治、哲学、宗教等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颇为深刻的。

二 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核。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内心所有的东西,而礼则是表现在外

的种种礼节,对人要做到温、良、恭、俭、让,多为他人着想。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发展完善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并且把仁学发展成为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荀子提出了从性恶论的角度出发发展孔子“礼”的思想,主张“以礼为主,礼法并施”认为人性本恶,加之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就不会稳定。这些思想都为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孔子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依托,仁、义、礼、智、信仍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这些都说明了儒家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古代教育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后代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模式。儒家的内在观要求知行合一,学习要身体力行。儒家的教学原则如下:(1)因材施教。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认为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2)教学相长。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不但要从书本中学,还要从学生身上学。因为教与学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3)身教重于言教。儒家文化强调“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注重强调教育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先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为学生做出表率。

3.儒家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人文精神的支撑

儒家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追求人自身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表现出的鲜明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特点,既培养了教育者的艺术气息,又提高了人生的自我修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人文精神支撑。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应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理解儒家文化,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培育其高尚的情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鉴儒家文化,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素质,有利于当代受教者中国梦的实现。

三 儒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新形势下,文化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越来越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一方面,在现代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在儒家文化中寻找更多合理有用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一方面,要把对儒家文化的合理借鉴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与社会相适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1.融入儒家经典思想,明确文化向度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自我意识的培养,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枯燥和讲授方式的单一,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较差,只知道儒家文化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语句,却不知道如何实践。因此,把儒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讲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讲解儒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更新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处世态度、方法和道德情操。另外,也应将儒家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利用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现实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对比,淡化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利用儒家文化中的“见利思义”“以义生利”,把“义”“利”有机地统一起来的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拜金主义相对比,突出道德在金钱利益中的重大作用;利用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与现代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的状况相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2.引入儒家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儒家在古代的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儒家文化中的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把握学生的智力、兴趣和个性等,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注重儒家文化中的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要率先垂范,重视教育的示范作用,利用“慎独”教育学生的同时,先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注重儒家文化中的教学相长,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者不仅是要从书本上学,实践中学,还要从学生身上学,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注重儒家文化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教育者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取得学生的信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3.塑造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完善教育目标

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儒家学说强调:追求真理和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推崇人的道德品质为先,淡化物欲,以大体为重。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继续弘扬爱国、爱民的思想,完善自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儒家提出的仁爱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大仁爱在教育中的融合力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增加更多仁爱思想的教学内容;二是在实践中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关心他人的活动;再次,教育学生要有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和情操,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培养学生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最后,培养“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将儒家“信则人任焉”与现代教育中的诚实守信相结合,讲述典故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汪泽青、庆格乐.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冯季林.儒家教育思想的后现代意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 儒家思想 ; 仁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的大党,领导着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着经济、信息全球化和剧烈的国际竞争;面临着科教、文化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社会发展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低潮时期,在改革发展所凸显的冲突与矛盾面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值得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触及到了精神生活的价值层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金钱观念得到强化,人们的享乐观念也得到了强化,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滋长。一些理论家推波助澜,崇尚西方国家的政治,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贬低共产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淡化,政治信仰和精神信仰的消退,使得精神生活本身日益世俗化、表面化,精神生活中核心的神圣性价值被掩盖和侵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的突出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广泛的认同。有效整合多元化的社会,将理想与信念落到实处,是应对挑战、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儒家仁学思想强调传统道德文明,人文价值的弘扬和重建,对于克服片面发展工具理性、唯科学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人生意义的失落和危机,自有补偏救弊之功。

一、 孔孟的仁学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五霸迭兴,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习语有“周文疲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等语,儒学便是对于社会政治上下失序所作的回应。孔子一方面继承和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天命观和礼乐教化思想,另一方面创造性地从人事体悟天命,第一次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

《论语》载: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人道政为大。古之为政,爱人为大。”[1]

哀公问政,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礼者,人道之极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仁”的本义就是“人”,“仁道”也就是“人道”。“人道”不是相对于人类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利益的一个概念,而是相对于天道、自然的一个概念,是面对天地自然而将人看待作人。

仁爱从本质上看,是血缘亲情的显发和推广,由爱父母兄弟推而及于社会其他人,在儒家看来,血缘亲情自原始时代以来就有,是符合人性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就很难谈得上爱别人,具有爱自己父母亲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把这种爱推广于社会。“仁”即“爱人”。按照程颢、程颐的说法,“仁”是“全体”,它“涵义、礼、智、信”,他称为“四支”,即它是一切美好德行的总概括。“恕”即“推己及人”,把自己内在的爱心推及于爱众人。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银律。在孔子看来,实施仁的推及要建立在两个原则和前提之上,一是人道的原则,即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格,二是理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在人类共同的是非、善恶、美丑这样的基础之上。

仁者爱人的思想要通过具体问题而体现出来。这就是儒家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所要阐述的内容。在经济上孔子主张:养民,惠民,富民。孔子提倡“富民惠民”的政策,强调“因民之利而利之”,是德政的重要内容。荀子从所欲与之出发,主张“以政裕民”,他认为只要实行了“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这样的政策,民众就可以富裕了。他还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帮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孔子的仁学思想得到孟子的大力发展。孟子明确指出“仁者,人也”。所谓仁,是人之所以为仁的本质,因为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2],差别在于人有道德。告诫人们如果人不保存这点差别,很容易丧失道德。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明确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同样,孟子的仁学思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所表现。在经济上,孟子指出制民之产的主张,因为在孟子看来,人有恒产,方有恒心,而人无恒产,则无恒心,无恒心,则放僻邪纵。在政治上,孟子在孔子德政的基础上又提出仁政的主张,具体言之,首先要注重民心的向背,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13]。与此同时,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4]这就是孟子着名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思想。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5]。孟子不仅强调君民之间正确关系,还论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6]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关系而非绝对的关系。这才是儒家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尚书·无逸》要求为政者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进而“则知小人之依”,“依者,隐也”,下层的普通民众心中的隐痛和难以言说的疾苦,为政者要从爱民的立场出发,实行祥和的政治,要导之以德,教化民众,让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要使民有恒产,要有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生产资料,要使民众安居乐业,衣食饱暖,不饥不寒;要薄其赋敛,少派徭役,减轻民众的负担,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二、 儒家仁学对伦理价值的补偏救弊

从儒家的视野看,在现代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人的价值、自我意识、想象力屈从于资本主义市场原理和技术以及产业秩序而被歪曲。因而现代文化失去了人的自我实现这一根据而日趋枯竭。孔子早已认识到文化的人性本质。《论语》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儒家强调传统道德文明,人文价值的弘扬和重建,对于克服片面发展工具理性、唯科学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人生意义的失落和危机,自有补偏救弊之功。

儒家重视以德为本的人和关系。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机械的合理性渗透到人格关系,因而造成了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异化。儒家强调指出,德作为人格要素是经济关系的根本。《论语》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17]尽管这是在农业经济条件下适合“人口=劳动力=生产力”逻辑的理论,但也对资本主义经济有许多启示意义。经济活动乃是人际活动,故应以人为本;而经济分配体现社会平等与否,故均分才能民安。实际上,君与民之间存在着对等的、相互不可分离的关系,因而孟子曰:“无君子,莫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18]孟子又认为,当百姓无忧于生计时,才能恒下心来修身养性。若君子只顾自己的富贵而不为百姓创造经济条件使他们过道德生活,那么这就等于把百姓推向罪恶的深渊。同样,在现代社会里,劳资之间也存在互相依赖、相生、相成的关系,企业家或资本家有义务为劳动者创造能够过道德生活的经济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的伦理是以财富的积累为目的和价值的。而儒家的经济伦理观则认为,财富的积累不过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手段。在孔子看来,富贵不得离道而求,贫贱不得合道而弃。而且儒家的经济伦理比财富的积累更加关注它的平均分配。《论语》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化,无寡;安,无倾。”孔子把经济活动的目的理解为财富之均享和生活之安定。由此观之,孔子重视的是平等、安定等社会福祉问题。

孔子在表述其财富观念时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0]。孔子首先肯定人们厌恶贫贱追求富贵的欲望和行为,是符合人性的,是正当的。这是他立论的前提。然而他要求人们弃贫贱求富贵,应该遵循一条符合普遍化理想的正道,也就是必须以合乎道德的方法取得。对那些因行不义而取得的富与贵,就像对待天空飘过的浮云一样,无动于中,不应有丝毫的歆羡。在这里,孔子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富贵不可取,什么样的富贵应取,而且告诉我们谋取财富和荣耀的方法与途径。伦理规范在孔子那里不再是对人们取利行为的消极防范,而是已经具有了激励人们如何进取的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21]在一个多行不义,社会秩序严重失范的国度里,发财作官是可耻的。因为那意味着不是同流合污便是趁火打劫,当然是不道德的。而在一个广行仁义,井然有序的国度里,却不能摆脱贫贱,同样是可耻的。因为那说明若非缺乏向善的进取心,便是不够勤勉努力。即是说在政治良好的国度里自甘贫贱,也被孔子视为非道德,因之也是一种耻辱。这就给人们对富贵的追求,设立了一个正反面的价值尺度。富贵虽是人之所欲,但非唯一的追求,还有更高的价值在,这就是仁义、礼义或称善。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出一种植于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合而执持之,便是人的尊严。

三、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体系

人是追求无限的有限存在者,人对无限的追求就表现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世俗化,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是更加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的追求,重视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无可厚非。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而存在,也不能不对更好的物质生活有所追求。在人类原始的利益机制中,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个体物欲满足及生存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级论认为,人类皆有五种基本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及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但是,如果人们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变成了唯一的动力,就会使人们失去精神追求,特别是理想信念,而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对当下物质生活的超越。

共产主义者也有自己的一种利益机制,这就是在理想信念的催化下,形成了更加高尚的利益机制,除了部分为个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外,更大程度上追求贡献社会,为大众谋利益,从而为个人获得组织归属、社会尊重和自身价值需要。人只有把理想和信念追求当作人的终极意义时,人才会受“最好的动力”所驱策。这就是我们所要信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复杂的时代。在国际上,我们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对我进行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从国内来说,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社会情况出现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改革中利益分配不公、社会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所有这些必然会给思想政治领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当今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治国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自然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儒家仁学所强调的传统道德,人文价值的弘扬,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丰富的滋养。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传统文化都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儒家文化也不是永远普适于任何时代的。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是儒家文化产生的基础。今天,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到全球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儒家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吸取现代文明的滋养。纵观儒学发展史,儒家思想正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了道家、佛家的思想而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柱。儒家仁学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于克服片面发展工具理性、唯科学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人生意义的失落和危机,自有补偏救蔽之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儒家仁学思想无疑能够提供丰富的滋养。

我们的祖先以无止境的追求和百折不屈的精神克服了当时的危机,而从未丧失自身的文化。特别是北宋儒者张载把一生为学的宗旨概括成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生信念,走完了探索和实践的全过程。《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这里以“旧邦”喻指古老的儒家传统思想,以“新命”喻指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旧邦新命”,亦可表示我们古老的儒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崔高维校点:《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梁海明译注:《礼记·中庸》,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4]杨伯峻注释:《孟子·尽心下》,岳麓书社2000年版。

谢丹译注:《荀子·礼论》,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

[汉] 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心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杨伯峻注释:《论语·雍也》,岳麓书社2000年版。

谢丹译注:《荀子·富国》,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伯峻注释:《孟子·滕文公上》,岳麓书社2000年版。

[10]李全华标点,[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岳麓书社1988年版。

[11]杨伯峻注释:《论语·为政》,岳麓书社2000年版。

[12][16]杨伯峻注释:《孟子·离娄下》,岳麓书社2000年版。

[13]杨伯峻注释:《孟子·离娄上》,岳麓书社2000年版。

[15]谢丹译注:《荀子·哀公》,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

[17]梁海明译注:《礼记·大学》,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9]杨伯峻注释:《论语·里仁》,岳麓书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