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例6篇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先秦 音乐思想 伦理思想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胚胎”和“萌芽”时期,作为伦理学的“德”的观念发韧于夏代,中经殷周和春秋战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时期。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对音乐文化的阐释中,先秦音乐思想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深厚的伦理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具有总摄诸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尤其作为中国音乐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最核心的观念,从先秦典籍《论语》、《左传》到汉代《礼记·乐记》,从战国末期孟子、荀子的《乐论》到魏晋秘康的《声无哀乐论》,以迄于唐、宋、元、明、清,历代乐论、笔记、诗词、小说、曲论、唱论,无不浸润着“德”的观念。谨遵道德规范,乃是中国古代音乐伦理、政治、美感和形态的最高理想。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伦理思想著述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精神与音乐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传统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传统艺术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格的完成。先秦时期思想家学派繁多,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先秦典籍、诸子百家的著述、先秦考古文献(包括出土的文献如“简犊”“帛书”及“铭文”等)、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先秦音乐思想史料的主要来源。这些文献史料如儒家孔子的《论语》,孟子、荀子的《乐论》及《周易》“象”,《周丰山“春官宗伯·大司乐”,《尚书》“尧典”、“皋陶漠”,《礼记》等经典;墨家的墨子《三辩》、《非乐上》、《非儒朴和《公孟》;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鞍《商君书》、韩非子;杂家的《管子》、《吕氏春秋》、《列子》、《国语》、《左嘟(先秦史书);以及汉代的《史记》 ,《乐记》(后人记载的先秦历史资料)等均载有一定的论乐文字。

    第一个提出较系统的作为伦理学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是儒家的开创者、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先秦,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显学”;以孔子为宗师,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一个以“仁”“和”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墨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墨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他们兴起聆儒家学派之后,但所持思想观点与儒家学派针锋相对,是儒家的反对派。在文艺生活中,墨家认为艺术的美与道德的善是应当统一的,违背道德的娱乐享受应该禁止:法家音乐伦理思想出现于先秦,以商较和韩非为主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不务德而务法”,片面强调社会作用,否认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尽管法家的“法治”理论并未被完全抛弃,但其“不务德而务法”的原则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否定,因此对后世并无显著影响。孔子及其前的音乐思想是儒道两家音乐思想的共同源头,以老子为最早代表的道家出现于春秋末期,是兼采儒墨而又批评儒半的一个学派,老子和庄子为其主要代表,“道”是道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核心。

    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音乐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很有价值、影响至今的音乐理论思想。诸子就音乐伦理思想的论述相互对立,亦各具其思想之精要,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堪称音乐史上思想繁荣的鼎盛时代。因为封建主义宗法等级统治的需要,儒道两家思想贯穿了2000多年中国发展史,称为这个涣映大国数千年的土流思想而影响于后世,其重要性远在其他各家之上。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儒商精神 商业伦理 中国梦

一、引言

2012年,同志提出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自此,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等问题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丑闻,如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故,这些事件凸显了部分从商者的伦理道德缺失。追逐利润是商人的目标,但如果把逐利当作唯一目标就容易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从而破坏良性的商业竞争秩序,大大削减人们对商人的信任感。商人社会形象的贬值显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更会阻碍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可见,社会伦理价值观的改造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这其中就包含商业伦理观的重建。源自儒家伦理的儒商精神主张以义取利和以利济世,以此为商业伦理的精髓当是继承和发展先贤文化的应有之义,同时也适应了时展的社会历史诉求。这种精神的发扬需要教育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高等教育方面来讲,中国梦的实现就包含着一个伦理教育问题,即怎样使大学生具备实现中国梦的伦理道德标准。因此,高校开展儒商精神教育既能够凸显大学文化的精髓又引领了社会风气之先,更与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伦理学诉求不谋而合。

二、儒商精神的伦理学内涵

伦理学乃人伦之学,是建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对于国人而言,儒家伦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杜维明指出,儒学伦理的基本路径是从个人出发,在生活世界里追求以仁德为基础的圣贤大业。这也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勾画了一幅伦理道德蓝图。万俊人认为,孔子和儒家伦理的为己之学表征着儒家据天命而生活的本真性自我德行理解,只有保持天命情怀才能建立人心秩序。他还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能否承托现代性的道德文化使命问题。

儒家伦理研究虽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在应用领域还缺乏深入的探索,商业伦理就是其中一个。我国学界在商业伦理研究领域的创新之处表现在对儒商的阐发。1938年,新儒家代表人物贺麟提出了儒商的概念并且强调了其社会柱石的重要作用。与儒医、儒将等不同,儒商的内涵义素中存在着固有的对峙性,即儒家的向善、向仁和商家逐利之间的张力关系。这种内在的对峙性提醒人们重视在“商”之前加一个“儒”字的合理性。“儒”代表儒家伦理,社会之所以需要儒商是因为需要用儒家伦理思想来规范和提升“商”的伦理道德水准,用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观对“商”进行伦理学洗礼。以义取利是为利人利己,以利济世是为利天下。儒家“善”和“仁”的信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缓解商人迫切的逐利心。因此,要培养具备儒商素质的人才,首先应培养具有君子德操的儒者。改革开放之后,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扬儒商精神的重要性。新世纪以降,更多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李显杰认为,儒商相对于一般商人应该多两项素质:文化内蕴和社会责任。周光明阐述了弘扬新时代儒商精神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新时代儒商精神的核心。这些研究挖掘了儒商的内涵,并提出了儒商精神的概念。学界逐渐意识到,通过弘扬儒商之道树立新时期商人的良好形象,才能为实现中国梦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三、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与精神实质

作为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儒家伦理的主要思想来源是孔孟仁学和阳明心学,相关的儒家经典是《论语》、《孟子》和《传习录》。杜维明主张,现代社会应深刻挖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思想精髓。这是孔孟伦理学的核心理念,也是儒商的精神准则。孔子关于“义”与“利”辨证关系的精辟阐述也是儒商精神的基本信条。作为孔孟伦理学的传承者,阳明心学以其致良知的伦理道德观对儒商精神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日的商业化大潮之下,阳明心学作为一种主体性伦理学正在恢复着其传统的精神力量。此种伦理学的必要性,由于直接相关于全球化时代人类商业伦理的重新建构,而具有了一种实践学的科学性。因此,阳明心学不仅是一门内省学也是一门实践伦理学。只有本着知行合一的理念真正做到致良知才能符合儒商精神的实质,也才能在商业伦理的领域内达到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

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儒商精神可以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儒商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期儒商精神的“新”主要体现在内涵新、时代新和社会新,是在现代社会特有的价值理念、国家法律法规等各种制度下形成的一种新文化、新理念、新思想。因此,儒商精神代表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再者,儒商的“儒”指儒家伦理,强调商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做商人中的君子。从这个角度上讲,儒商精神传承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传统,彰显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可见,儒商精神的实质是一种中国精神。

四、高校开展儒商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儒商精神融入到高校办学和教学的实践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苗泽华探讨了新时期儒商人才的培养问题。邱宁从财经类院校的视角阐述了新时代儒商的内涵和历史任务。刘全顺论述了高校弘扬儒商精神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总结了具备儒商精神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特征。可见,高校已成为弘扬儒商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不仅如此,高校儒商精神教育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开展儒商精神教育有利于深入阐释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促进民族软实力的复兴。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不仅指经济、军事、科技等这些硬实力,还包括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等软实力。在软实力方面,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传统儒家伦理价值观。具体来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这就需要提高国人的伦理道德素质,尤其是作为民族未来的大学生。高校需要通过伦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实现中国梦的道德标准,须知中国梦里的商人必定以儒商为最理想典范。

其次,高校开展儒商精神教育是对中国梦实现途径的有益探索。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体,中国梦的落实需要在其内部划分出不同的范畴,进而基于这些范畴探索具体的实现途径。对于高等教育这一范畴而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伦理学教育的途径。与其他群体不同,针对大学生的伦理学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大学生不同于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对普通民众进行伦理学教育主要通过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而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高等院校可以发挥课堂集中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的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无疑增添了一分紧迫性。实际上,对大学生儒商精神的培养是为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未雨绸缪,是针对未来潜在商界力量的素质教育。因此,儒商精神不仅是商界人士的伦理规范,而应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大学应该引领社会风气之先,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成为弘扬儒商精神的志愿者,因为未来商界人士的社会认可度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择业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并不拘泥于所学专业而是日趋多元化,不是商科出身的学生从商的例子不胜枚举。更不用说网络社会中,虚拟商铺的数量已经多得惊人,很多人工作之余的第二产业就是经营网络商铺。因此,高校儒商精神教育应该涵盖所有在校大学生。儒商精神也决不仅仅是财经类高校应该弘扬的精神,而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精神价值之一。在这一点上,大学的辐射力也应该超越校园的围墙。例如,可以通过校友会的影响力将儒商精神的理念逐步辐射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之中。

综上所述,儒商精神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儒家伦理来消解日益严重的商业化功利主义,从而使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上达到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深入研究儒商精神背后的儒家伦理思想,凸显其助力民族复兴的当代意义。孔孟伦理学和王阳明伦理学应作为儒商精神的指导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致良知的伦理原则应该作为儒商的精神准则。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治学过程中做到近知,在商业活动中做到近仁,才能在社会上重新树立商人的良好形象,也才能逐步达到实现中国梦的道德标准。令人欣喜的是,部分高校已经采取具体措施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并将其视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这是对于整个社会重构商业伦理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杜维明.儒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景[J].中华文化论坛,1999(1)

[2]万俊人.“相与”之道[J].开放时代,2002(3)

[3]李显杰.试论新时代新儒商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0)

[4]周光明.弘扬儒商精神繁荣市场经济――在第六届国际儒商大会上的发言[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5]苗泽华.论新儒商人才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

[1] [2] [3] [4] 

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 儒教 仁 义 信 和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Some Ideas on Confucian Ethics

LI Junji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Hebei Univeristy, Baoding, Hebei 071002)

Abstract Whether Confucianism is a religion with the natu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is paper objectively speaking, Confucian culture is of long standing, as the corn values of Chines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deeply affect our people's every word and action, such as the idea of " love", concept of justice and benefit, sincerity, and the idea of " harmony", of course, in the modern society, it is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love; benefit; sincerity; harmony

1 针对儒学宗教伦理的一些观点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可以称为儒教,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将宗教进行了分类,并认为儒教属于入世神秘主义宗教。他认为在我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文化一直规范着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它的这种深厚的影响力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伦理,可以说它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反对把儒学定义为一种宗教,因为很明显它不具备宗教基本的特点。比如说它总是要问人生以前是怎样的,死后又会是怎样的,这是种超然的意境。在他的《东西文化之哲学》这本书中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宗教不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只是一种情致生活。他认为孔子的宗教主要包括两条:一是孝悌的提倡;二是礼乐的实施。二者合起来就是他的宗教。“孝弟”实在是孔教唯一的提倡。

河北大学教授黄云明老师在他的《宗教经济伦理》一书中指出,儒学不是宗教,原因是因为儒学不具有宗教必备的宗教观念,而宗教观念中对彼岸世界的存在的坚信和向往是其核心内容,也就是宗教都是要求出世的,而儒家并不关注彼岸世界,只关心当世生活。孔子对于生活的赞美,乐在其中。他赞美“生”的话很多:“天地之大德曰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尽管大家对于此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承认儒家或者说是儒教的一些伦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说,“仁爱”、“义利观”、“诚信”、“和为贵”等伦理思想。

2 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2.1 儒家伦理思想 “仁爱”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种“仁”的不仅表现为爱人,还体现在爱物上。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该提倡“恕”道,这才是仁的表现。①

后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指出人人都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而现代社会中,比如说企业内部的道德建设,首先要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融洽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企业的管理者要仁爱,爱护关心自己的下属,而企业的员工也要有爱心,大家相互包容,友爱互助,这样才能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充满着智慧,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见利思义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基本特点,“义”主要指道义。“利”在儒家学派中是指个人的私利。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强调“义”,但是不反对通过正当途径追求“利”财富。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说明他是赞成合理获得财富的,即在崇尚义的前提下获取利。儒家反对自私自利,破坏公共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不遵守道义却富贵了,这对我来说跟浮云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企业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树立正确的企业义利观,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观,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做到不义之财不取,更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当企业的私利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高于企业自身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要毫不犹豫维护公共利益。

2.3 儒家伦理思想贵“信”

在儒家学说的影响下,诚信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孔子主张做人要诚信,童叟无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绝对不可以的,他将会寸步难行。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也强调诚的重要性,“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在当代社会,企业是非常有必要加强诚信的构建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员工。诚信缺失也会对这个社会乃至国家也会造成负面效应,因此,企业的诚信构建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需要道德力量,也急需制度上的安排。曾经震惊国内外的“三鹿奶粉”事件,企业明知奶农为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加入了三聚氰胺,但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危害了许多孩子。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欺骗行为,更是天理不容的。

在日常的经济交往活动中,任何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首当其冲,其利益损害也最大。我们在消费购物时总是钟情于一些老的品牌,比如众所周知的全聚德烤鸭,这家百年老店经营的成功之处,更多的原因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顾客讲求诚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最终赢得顾客的信任。这样建立起的企业信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是要失掉信誉却只在一念之间。

2.4 儒家伦理思想贵“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这些思想颂扬了中国古代儒学的价值观。特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道出了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帮的待客之道。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力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他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高于一切。荀子亦云:“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反映了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对内要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企业对外要跟竞争对手树立其双赢的理念,采取合法正当的竞争。另外,企业自身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造福于全人类。

注释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58.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

[2] (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4] 黄云明.宗教经济伦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仁学;伦理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4-0042-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儒家仁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最主要的传统价值资源,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一、儒家仁学的伦理内涵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儒家仁学的伦理内涵主要有: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恭、宽、信、敏、惠及孝悌的道德规范,基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博爱和“忠恕之道”的道德境界,“省刑薄赋”、“制民之产”及“尊王道反霸道”的仁德政治取向,“为仁由己”、“能近取譬”及“克己复礼”的仁德实践途径,等等。

“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又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的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后,关心的是伤人与否而不问马。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人是第一位的。孟子云:“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理学大师朱熹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论语集注•学而》)“爱之理”是以理言仁,就天而言;“心之德”是以心言仁,就人而言。朱熹将“心之德”和“爱之理”规定为仁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天理与人心合一的理想境界。至近代,谭嗣同、孙中山则用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解释“仁”,从而使得儒家“仁学”获得近代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精神的特质。有学者指出:“‘仁’是孔子学说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是具有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的道德范畴,因而是根本之道。”“儒家以‘仁’为根本之道的理论主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儒学特质。”[1]“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从道德修养的主体看,恭、宽、信、敏、惠等五种品德是实现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要求。《论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把“恭、宽、信、敏、惠”视为君子人格的内在品格,主张通过践行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规范引导主体进行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儒家的仁爱不仅要爱自己的父兄,而且要爱天下所有的人。孔子曰:“子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因此,所谓的孝悌或仁是一种在世界中普遍化的亲情。由此,便形成了“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孔子便把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规范与其他社会伦理规范结合起来,使宗法家族的道德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转化为一种社会公德。可见,“仁”集社会、家庭与国家伦理规范于一体,其目的在于建构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秩序。

与此同时,儒家从“仁者爱人”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了“仁”的不同道德境界。一方面,“仁”的最高道德境界是基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博爱。《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忧病诸!”(《论语•雍也》)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孟子•尽心上》)他将“仁”逐步推展开来,由“亲亲”而“仁民”,再到“爱物”。北宋张载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则进一步拓展儒家仁爱的内涵,即不仅爱人类,而且爱宇宙的万物,体现爱的博大情怀。另一方面,“仁”的一般道德境界是“忠恕之道”。从积极方面来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有某种需求,推想他人也有某种需求,即所谓“忠”。从消极方面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他人,即所谓“恕”。理学大师朱熹《论语集注》释“忠恕”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体现一种互助互爱的精神。

“仁”既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儒家仁德落实到政治层面,就是实行所谓的“仁政”。孔子首先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认为“德治”优于“法治”,“德治”是治国的根本之道。孟子则明确提出了“仁政”主张,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故先王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即实行仁政。孟子的仁政学说主要有:其一,“省刑薄赋”。孟子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其二,“制民之产”。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其三,“尊王道反霸道”。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极力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对后世统治者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提出“仁”的道德境界,还提出实践仁德的基本途径。孔子一贯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从政》)。孔子还认为,君子实行“仁”需要立志,“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具体而言,实行仁德的方法途径或实践路径主要有:首先,“为仁由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就是说,实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不能凭借别人。其次,“能近取譬”。实践“仁德”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主观努力最切近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仁之方”即为实践仁德的方法途径。最后,“克己复礼”。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具备仁的品质,才不会作出违背礼的事情;只有遵循礼仪制度或社会规范,才能实现仁。故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二、儒家仁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现实意义

儒家仁学的合理因素或民主性精华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其中所蕴涵的人本精神、道德规范、道德境界、仁政主张及为仁之方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具有方法论借鉴和现实价值。

1.儒家仁学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政治价值层面上的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包含:“第一,相对于仅把人当作客体而言,它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即发展依靠人”;“第二,相对于仅把人当作手段而言,它把人当作目的,强调不断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即发展为了人”;“第三,相对于人本理念的缺失而言,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高尺度,要求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既坚持历史的尺度,也坚持人的尺度,即尊重人”[2]。当然,儒家人本思想的主体“人”无疑是封建社会的“臣民”或者“子民”,而社会主义人本思想的主体“人”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儒家的“人本”价值理念只是古代思想家的一种美好的理论构想,在封建君主集权社会里几乎就没有应用到政治实践中去。尽管儒家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人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并不能否认两者的文化渊源关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对儒家仁学所蕴涵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批判性继承与历史性超越。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价值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认同,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指出:“儒家以‘仁’为根本之道的理论主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儒学特质。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承认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就必须承认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宰权,就必须承认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1]总之,儒家仁学所蕴涵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直接的、不可或缺的可资利用的传统价值资源。

2.儒家仁学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道德价值层面固有的内涵。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体系是以儒家的“仁”为道德基点整合而成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规范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则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着力,点整合并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应然”到“实然”的现实转变。以儒家仁为核心的封建道德体系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是封建宗法制度的道德注脚;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伦理反映。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可见,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异质冲突,但两者的异质冲突并没有隔断它们在文化渊源上的联系。

为人民服务是对儒家“仁”的继承与升华。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罗国杰指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从古到今贯串着一条‘仁’的主线。发展到今天,它已经升华为我国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3]1022所谓为人民服务就是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要自觉地维护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儒家仁所蕴涵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和“忠恕之道”的伦理意蕴和道德境界,显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有学者指出:“所谓‘仁爱’在封建的宗法社会里不可能真正实现,甚至还会蜕变成少数统治者装饰自己和欺骗人民的工具,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使‘仁’落到实处,使‘仁爱’得到升华,否则它只能被沉埋在封建的历史垃圾堆里,成为昨日的黄花。”[4]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时期道德建设的新指针。总之,儒家仁学所涵盖的道德范畴与所体现的伦理道德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资利用的传统道德资源。

3.儒家仁学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在精神价值层面上的一项紧迫任务。自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类在不断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发现自己所生存的社会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精神匮乏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在多种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社会生活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伦理秩序混乱、人生意义的失落和精神信仰的危机,工具理性急剧膨胀而价值理性则日益式微。一些人的理性与价值追求迷失,出现了心灵和精神的困惑不安。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人需要精神安顿,一个民族需要共有的精神家园。因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无疑,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底蕴。

儒家仁学的主要精神和价值取向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依据,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也是民族文化认同之根基和中华伦理共识之基础。有学者指出:“儒家仁学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于克服片面发展工具理性、唯科学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人生意义的失落和危机,自有补偏救弊之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儒家仁学无疑能够提供丰富的滋养。”[5]也有学者指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仁’在儒家思想中之所以能够呈现‘精神性’的内涵,发挥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的终极性作用,恰恰就是由于它自身具有一种独特的伦理意蕴,不仅构成了区分和评判道德善恶的根本标准,而且还能够在一般性的意义上代表人的高尚道德品质。”[6]儒家仁学理论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具有适应于不同时代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儒家仁学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传统价值资源。

4.儒家仁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主体。“‘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言,即:在礼仪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后天所获得的感性的、美学的、道德的和宗教的意识。正是人的‘自我领域’,即重要人际关系的总和,使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7]因此,儒家仁学思想在于对人类自身的自觉反思和自我提升,它提出了处理群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为建构当代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儒家仁道价值,包括“自然价值原则、德性价值原则、个性价值原则和自由价值原则”,“仁道价值是合理处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德性原则对于确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风尚,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至关重要的,个性原则可以解决当前人的个性自由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冲突,实现民族精神的振兴和时代精神创新,自由原则则是提升社会价值,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前提”[8]。可见,儒家仁道价值所涵盖的价值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准则相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了方法路径和价值导向。

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罗国杰指出:“儒家伦理的‘仁者爱人’思想,已经是一种早期人本主义的思想萌芽。……正是从‘爱人’出发,儒家强调‘和为贵’,要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要不念旧恶、以直报怨。”[3]613忠恕之道,从方法论意义来说,就是运用“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态度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因此,儒家仁学蕴涵着“和谐”的伦理思想。美籍华人杜维明教授运用训诂学解读“仁”,把“仁”理解为“人”和“二”的结合,即众人或者多人的含义,或称人际和谐的含义。因此,有学者指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际之间的和谐。”[9]儒家仁学思想的逻辑是一个不断从个体向社会、自然扩充过程。如《中庸》云:“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由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扩充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广义上讲,儒家的“仁爱”由“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是一个逐步推展的过程。其中,不仅有人类之爱,也有宇宙之爱;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蕴涵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吴光.重塑儒学核心价值观――“一道五德”论纲[J].哲学研究,2010(6).

[2]韩庆祥.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10(94-95).

[3]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9.

[5]吴立群.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J].船山学刊,2008(3).

[6]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当代儒家与精神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7.

[7]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8-49.